第一個問題:阿司匹林消痛效果的確是很好嗎?答,阿司匹林確有鎮痛作用,是不可逆性環氧合酶抑制劑,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從而減輕疼痛,適用于慢性鈍痛,用于頭,牙,神經,肌肉等都的輕,中度疼痛。但是是對癥治療,不對病因治療,即是常說的指標不治本第二個問題:上我看見阿司匹林副作用沒提可致死,那請問是可致死還是不可致死。答, 任何藥物一次性吃過了其最大安全劑量都有可能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或致死,但只要按照常規治療劑量服用,對癥治療的話,多半不會發生致死現象。但有一例外,就是瑞夷綜合征,它是阿司匹林的專有嚴重不良反應,是指病毒感染伴有發熱的兒童和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后,偶見病癥,表現為肝損害和腦病,可致死,我想你在網上看到的應該是指這種情況吧。第三個問題(若第二問題不可致死那第三問題可跳過):聽說銀翹解毒顆粒和阿司匹林都含有可致阿司匹林哮喘的成分,那么,我吃銀翹解毒顆粒沒事的話,是不是代表我吃阿司匹林也一樣沒事?答,這個是沒有任何可參考價值的,因為銀翹解毒顆粒是復方中成藥,里面具體的成分尚不確定,它致阿司匹林哮喘與否,還不可知,但吃銀翹解毒顆粒沒事的話,完全不表示吃阿司匹林會沒事。第四個問題:服用阿司匹林(頭痛服用0.3-0.6克一天三次)造成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的幾率有多大?答,這個就不可知了,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對藥物的敏感性也不一樣。說明書上有“一般用于解熱鎮痛的劑量很少引起不良反應。”(說明書敢這樣寫,是經過臨床運用后的結論)。那說明大多數人服用此劑量是安全的。第五個問題:上見當藥物血濃度>200μg/ml時則較易出現副作用。那么我頭痛服用0.3-0.6克一天三次,藥物血濃度會>200μg/ml嗎?答,不會,一般用于解熱鎮痛的劑量很少引起不良反應。長期大量用藥(治療風濕熱)、尤其當藥物血濃度>200μg/ml時較易出現不良反應。血藥濃度愈高,不良反應愈明顯。——阿司匹林片說明書第六個問題:(如第五問題會則答,不會可略過)以一個普通的40歲女子(低血壓,常頭痛,不常運動)依照頭痛服用劑量去計算,估計藥物血濃度多少天能達到200μg/ml?答,這個不是你想的那種它會每天累計在你體內,藥物都有消除半衰期的,會慢慢的在體內代謝掉的,當服用劑量小于1g時,阿司匹林按一級動力學消除,其消除半衰期是3~5小時,也就是說經過5到6個消除半衰期后,就基本上全部消除掉了。不會出現你擔心的情況。第七個問題:(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腸溶片的區別是?)請從副作用,治頭痛作用,預防其他病癥效果和哪個國家研制方面做回答。答,你把問題想的太復雜了,單就阿司匹林來講,做成腸溶的目地只是因為你的胃黏膜需要前列腺素的保護,而阿司匹林剛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做成腸溶后,阿司匹林就在腸道中才會釋放出來發揮藥效,從而保護了你的胃,僅此而已。至于到底要用哪個廠家的藥,我覺得只要是在正規大醫院買的就可以了(主要是為了保障藥品的安全性),哪個廠家的都差不多,因為有效成分都是阿司匹林,區別只在于一些物理方面,沒必要太講究。第八個問題:又聽說買阿司匹林還要選廠家,那再問,那個廠家效果最好,副作用小的。求推薦!答,見上。不存在哪個廠家的藥好到比其他廠家的藥副作用小,這只是偏見,副作用是由藥物有效成分的本身決定的。只能說某些廠家的藥的溶解性,崩解度表較好,易于吸收,或是還有其他的物理優越性。
為了防止血栓的形成,很多老年朋友也會在醫生的建議之下,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因為這類藥物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療效非常顯著,而且經過上百年的臨床實驗研究,所以對患者是非常安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不過醫療專家同時提醒廣大老年患者,如果年齡超過七十歲,還是要謹慎服用阿司匹林。
今年剛剛七十歲的老趙,因為患有高血壓的緣故,所以需要常年服藥保持血壓的平穩。在前幾年的時候,老趙曾經因為用藥不當引發了心梗,并被家人送到了醫院搶救了回來。 也正是從那時候起,醫生為了防止老趙的病情進一步惡化, 所以特意給他開了阿司匹林來服用,以預防老趙再次換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
如今三年時間過去了,老趙的血壓控制的也非常平穩,也沒有出現其他的并發癥。為了預防血栓的形成,老趙仍然按照醫生的建議,長期服用阿司匹林。 不過在前一階段的時候,老趙在聽廣播的過程當中,也了解到了一個新知識, 像他這樣的年齡,是不適合服用阿司匹林的,因為很容易產生副作用。
聽到這個消息之后,老趙也隱隱約約有了一絲不安,因為他本身就服用了降壓藥,如果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很有可能會對自己的胃腸道產生影響。趁著周末女兒來看他,老趙也表達了自己內心的不安,想讓女兒帶著他到醫院里面檢查一下。 聽到父親的疑惑之后,老趙的女兒趕緊開著車,帶老趙來到了醫院里面。
距離老趙上一次體檢已經過去了大半年,所以老趙的女兒順便給他開了一個全身體檢的單子,并陪著父親走了幾個科室完成了體檢。當化驗單子出來之后,老趙的女兒又拿著化驗單,陪著老趙找到了他的主治醫師。看到老趙的體檢結果之后,醫生也感到非常欣慰, 因為老趙的各項指標均在標準之內,身體沒有太大的問題。
當老趙將內心的疑惑告訴醫生的時候,醫生同樣給他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因為老趙已經發生過心梗了,所以讓他服用阿司匹林是為了二級預防,與普通的老年人不同。 醫生同時寬慰老趙,只要他做好生活的調理,定時定量服用阿司匹林和降壓藥 ,不會對身體產生負面的影響。聽到醫生的解釋之后,老趙終于釋然了。
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像老趙這樣的老年病例非常多,他們雖然知道阿司匹林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方面,有著非常基礎性的作用, 但是他們并不清除阿司匹林的作用機理,所以也會對阿司匹林產生很多誤解, 這其實并不奇怪。阿司匹林除了能夠預防血栓之外,它的臨床應用范圍不斷擴展,讓越來越多的老年患者受益。
不過醫療專家同時提醒廣大老年患者,如果年齡超過七十歲,大家最好不要采用阿司匹林來作為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看到醫療專家的建議之后,也有很多老年患者表達了不解,他們并不清楚什么是一級預防。 針對這樣的疑問,醫療專家同樣給出了詳細的解釋,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分為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
如果老年朋友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曾經發生過心梗或腦梗,他們為了防止此類疾病的再次發作,而進行的藥物治療,在醫學上統稱為二級預防。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二級預防的范疇也在不斷擴大,對于那些確診存在冠心病的朋友, 如果為了防止個人患上腦梗,同樣也可以服用相關的藥物來預防,也被稱為二級預防。
根據以上的介紹,相信很多讀者都清楚了,如果七十歲以上的老年朋友,目前還沒有心血管疾病的典型癥狀,最好不要采用服用阿司匹林的方式,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醫療專家同時提醒四十歲以下的高危人群,如果本身也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癥狀, 最好也不要采用阿司匹林來預防,因為很容易產生依賴性。
如果老年朋友曾經出現過心梗和腦梗的癥狀,無論年齡是否滿七十歲,都可以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來做好二級預防。對于有相關服藥禁忌癥的老年朋友,也要注意在醫生的指導之下用藥,以免服用阿司匹林,對個人的 健康 造成二次傷害。 不過在臨床研究上,阿司匹林的應用還是非常廣泛的,大家完全可以放心服用。
也有一些老年朋友,本來服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效果一直都非常不錯。不過當他們聽到網上的報道之后,結合自己七十多歲的年齡,趕緊把阿司匹林停掉了。 這不僅失去了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作用,而且還極有可能引發心梗的二次發作 ,嚴重危及老年患者的身體 健康 ,所以大家千萬要注意。
為了讓患者更加清楚阿司匹林的療效,同時做到正確服藥,醫生同樣給出了一些建議,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要選擇合適的劑量。針對不同的患者,大家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過程當中,需要服用的劑量是不同的。 對于七十歲以上的老年患者,每日的劑量不能超過一百五十毫克,就已經能夠起到預防的效果了。
因為老年患者一般都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所以最好采用腸溶片的方式,這不僅能夠有效減少阿司匹林的副作用,而且還能對胃黏膜產生保護作用。對于中年心腦血管患者來說,更應該注重用藥的安全性,因為阿司匹林是需要長期服藥的, 否則療效并不顯著,所以中年心血管患者更應該注重這一點。
如果患者并沒有心腦血管疾病,只是因為肥胖和家族遺傳的原因,服用阿司匹林來進行一級預防,醫生建議大家在服藥的過程當中,一方面要監測血糖血脂的含量,另一方面也要做好生活調理。如果用藥一段時間之后, 發現風險已經降到了中低水平,就不要長期大量的服用阿司匹林了,以免產生依賴性。
除了會產生不良反應之外,對于服藥的時機方面,大家也要謹遵醫囑。與普通的預防藥物不同,阿司匹林應該是空腹服用,目的就是為了讓藥物更好的溶解吸收,避免產生少量的藥物溶出,對人體的胃部粘膜產生影響。 不過有些廠家的說明書沒有更新,也會導致患者飯后服用的現象出現 ,這一點需要廣大患者注意。
看到服藥的時機之后,也有一些讀者會產生糾結,不知道自己應該睡前服用阿司匹林,或者是早上起床之后服用阿司匹林。針對這樣的疑問, 醫生同樣給出了詳細的解釋,如果患者是長期服用藥物, 一定要堅持同一個時間點服用。如果患者每天早起服用阿司匹林,就一直堅持早起服用,反之則一直堅持睡前服用,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
在日常生活當中,越來越多的急性心梗患者呈現在了大家的面前,當急性心梗發作的時候,醫生也會指導病人服下阿司匹林,以便能夠起到延緩病情的作用,進而為搶救病人爭取時間。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時候,醫生也會讓病人嚼碎藥片, 并就著白開水沖服下去,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起到急救的效果。
不過醫生也提醒廣大患者,首先應判斷自己是急性心梗發作,還是出現了主動脈夾層,因為兩者的癥狀非常相近。如果是后者的情況,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不僅不會起到延緩病情的效果,而且還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惡化,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如果患者無法判斷自己的病情,還是應該交給專業的醫生來處理,避免因為判斷失誤而貽誤病情。
對于很多患有慢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醫生也會給他們開一些阿司匹林,一方面避免心梗的發作,另一方面也是在心梗發作的時候,能夠起到救命的效果。不過在兩種情況之下的服藥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作為預防藥物服用的時候, 患者不需要嚼碎后服用,只有在搶救的時候,才需要患者嚼碎后服用。
雖然阿司匹林的急救效果非常明顯,但是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應該避免心梗的突然發作。一旦出現搶救的情況,證明患者的癥狀已經非常嚴重了,所以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嚴重影響患者之后的生活質量。因而從這一點上來說, 患有慢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還是應該盡量注意預防心梗的發作。
根據以上的介紹,相信很多讀者都看到了,阿司匹林預防血栓的過程當中,雖然效果是非常不錯的,但是對于不同年齡段的患者,還是應該區別看待的。 只有對本身的禁忌癥有著充分的了解 ,患者才能在醫生的指導之下正確服藥,并起到針對性的治療作用。
尤其是七十歲以上的老年患者,當他們把阿司匹林作為二級預防藥的時候,更應該謹遵醫囑。 在長期服藥的過程當中,也要避免阿司匹林對患者的負面影響 ,盡量做到定期體檢,以監測自己的身體變化。
在搶救心梗患者的過程當中,阿司匹林也能起到救命的效果,不過患者一定要注意嚼碎后服用,否則起不到急救的效果。做到以上這些之后,才能充分發揮阿司匹林的作用,給患者帶來更好的療效。
焦慮癥患者在食物選擇上就是要選一些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保證大便每天一次。在主食方面可吃一些小米,因為小米能夠改善人的睡眠,增加熱度,因為我們在臨床遇到好多手腳都發涼的患者,那么吃點小米以后,平常手腳能夠保溫,因為焦慮癥患者體內的五羥色胺比較低,同時小米還有助于補充五羥色胺。
還有一個食物主要是百合,百合既能安神又能滋養肺部,我們要吃點銀耳百合湯;還有一些食物,比方黃花菜、魚、還有些堅果,這些都有助于我們的睡眠。還有就是香蕉,為什么吃香蕉,因為吃完香蕉后我們通便,我們中醫講叫胃不和,覺不安,好多人是因為睡不好覺,所以說我們吃點香蕉,那么這樣也能緩解我們焦慮。還有一些谷類食物、谷類的食物,我們要吃一些綠豆、蓮子,這樣把我們的心火還有肝火降一降,那么也會使我們焦慮感降低。還有就是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碳水化合物它里頭含有葡萄糖比較多,真正的大腦的營養是靠葡萄糖來供給的。
via 果殼網
為了控制疾病,如今許多人需要長期不間斷地服用藥物,最常見的莫過于降壓藥和抗血栓藥(抗凝血藥)。我的母親每天服用降壓藥,已經超過二十年。而父親七年前中風、今年又發生第二次中風,因此每天必須服用阿司匹林和華法林。
然而,這兩種廣泛使用的抗凝血藥物,在我父親身上卻效果不太明顯。查閱過許多藥物與遺傳的相關文獻后,我發現,還有其他患者曾遇過同樣麻煩,而原因可能是“基因不配合”。
阿司匹林(Aspirin):傳奇也會遭遇“抵抗”
先從“神藥”阿司匹林說起。
自1897年問世以來,阿司匹林的傳奇就從未完結。若以每片藥含50 mg阿司匹林計算,全球每年消耗的阿司匹林超過1000億片,無怪乎它在1950年就以“銷量最高的藥物”入選了吉尼斯世界紀錄。2004年,英國人杰弗里斯(Diarmuid Jeffreys)把阿司匹林的歷史寫成了一本《阿司匹林傳奇》。直到今天,人們對它的興趣絲毫沒有減弱,每年都有相關科研論文發表。
阿司匹林最初并不是抗血栓藥,而是對付頭疼腦熱的居家藥品。最早的阿司匹林是從柳樹皮中提取出來的。公元前400年,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記述了柳樹皮的醫學價值。但阿司匹林的活性成分——乙酰水楊酸是在1853年才合成成功。到了1897年,拜耳的化學家、海洛因“止咳藥”的合成者,菲力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終于合成出一種穩定的乙酰水楊酸。又過了不到兩年,拜耳就推出了命名為“阿司匹林”的止痛藥。
Aspirin這個名字,是由乙酰基的首寫字母“A”與繡線菊類植物(水楊苷成分的來源)一詞中的“Spir”組合而成,末尾加上了一個當時藥物的常見后綴“in”。
從1980年代起,阿司匹林的使用范圍逐步擴大到了預防心肌梗死、中風、靜脈血栓,甚至一部分癌癥和阿爾茲海默癥。
從藥理上說,阿司匹林能夠阻止血小板黏結形成阻塞,因此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對于有心腦血管家族病史的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尤其有效。
作為預防和治療動脈血栓性疾病類疾病的基礎藥物,阿司匹林可以稱得上是“活人無數”。一項薈萃分析表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療使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減少1?3,非致命性中風減少 1?4,血管疾病病死率減少1?6。
然而, 阿司匹林并非對所有血栓患者都有效,部分患者不能從中獲益,即使服用阿司匹林也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無法預防血栓形成。有研究報道稱,5%-40%的人存在阿司匹林抵抗(AR)。
什么造成了這種“抵抗”?有些研究認為是吸煙、糖尿病、高血脂等因素削弱了阿司匹林的療效,同時也有研究提示,要預測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應的個體差異,最重要的因素是遺傳背景差異。
阿司匹林之所以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目前明確的主要機制是通過抑制一個叫環氧合酶(COX)的蛋白活性來實現的。目前已知有三個COX同功酶:COX-1、COX-2和COX-3。COX-1被認為是種有益的酶,存在于大多數哺乳動物細胞中,而COX-2為誘導酶,其功能是活化巨噬細胞或其他細胞,充斥于炎癥組織。關于COX-3的研究則較少。
當身體組織受到某種刺激如外傷、感染,就會激活COX。COX能催化合成各種前列腺素——別以為只有男性有前列腺素,實際上前列腺素廣泛存在于人體的各種組織中,是炎癥反應的關鍵。阿司匹林能抑制COX,也就能抑制前列腺素,從而抑制炎癥和疼痛,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阿司匹林和布洛芬都能抑制COX蛋白 圖片來源: circres.ahajournals.org
問題就出在 COX 基因身上。
在基因組水平上,常常會出現單個核苷酸的變異。比如說,同一個位點上,一群人是A,另一群人是G。這叫單核苷酸多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人類可遺傳的變異中最常見的一種,占所有已知多態性的90%以上。
一個核苷酸看上去似乎微不足道。但研究卻表明, COX-1 基因多態性可能妨礙阿司匹林對其乙酰化,影響其作用效果。另一項研究發現,漢族人 COX-1 基因-1676A>G位點的單核苷酸多態性,與阿司匹林抵抗有強烈的相關性,該基因型的患者更容易發生阿司匹林抵抗。
另外,阿司匹林對COX-1的抑制作用比對COX-2的抑制作用強170倍。也就是說,阿司匹林對COX-2要無能為力得多。一般來說,COX-2在正常組織細胞中極少或不表達。但在一些病理條件下,由于各種內外環境的刺激,可使COX-2過度表達。還有研究發現,突變型等位基因-765G>C位點rs20417的攜帶者COX-2會過度表達,這是阿司匹林療效不佳的原因之一。
COX-3目前研究不多,但不難想象,其上的突變或多態性,也將影響阿司匹林的使用效果。
華法林(Warfarin):先檢測基因再服藥
比起阿司匹林最初“抗炎止痛”的定位,另一種抗凝血藥的出身聽起來更嚇人。華法林早在1948年就成了“滅鼠靈”,雖然已經有其它更有效的鼠藥開發出來,但華法林至今依然是滅鼠的奇方。
華法林是一種抗凝血藥物,在阻止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病治療中使用,用于防治血液凝固和凝塊在血管內的遷移。20世紀50年代,華法林在對抗血栓形成和防止血栓栓塞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證實。1954年,華法林被批準上市,并沿用至今。如今,華法林是北美使用最為廣泛的口服抗凝藥。
華法林藥效明顯,但缺點也不少,比如會跟很多藥物發生相互作用,甚至連富含維生素K1的綠葉食物都可能降低藥效,再加上每個人的個體差異,就導致華法林的劑量特別難以掌控,吃少了沒用,吃多了出事。所以華法林需要過通過血液測試的國際標準化比值(INR)確保安全服用劑量,高于INR可能有流血風險,低于INR可能有血栓形成風險。
近年的臨床觀察發現,雖然具有相同癥狀,但是不同病人對華法林使用的個體差異很大,而這些差異跟病人本身的基因背景有直接的關系。
為此,美國FDA在2010年2月修改了華法林的藥物說明書,因為劑量的基因特異性,建議在開具華法林處方前對 CYP2C9 、 VKORC1 進行基因檢測,針對不同的基因類型進行藥物劑量調整。
CYP2C9 基因編碼的蛋白,負責代謝80-85%的左旋(S型)華法林,S-華法林被其代謝后就更容易被排出體外。這種蛋白從屬的細胞色素P450酶家族,負責氧化外源性和內源性化合物,也是體內藥物代謝的主要酶系。在肝臟的微粒體中, CYP2C9能代謝超過100種治療性藥物。除了華法林以外,還有治療驚厥和癲癇的苯妥英(Phenytoin),以及常規處方藥如醋硝香豆素、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氯沙坦和一些非甾體類抗炎藥。而肝外的CYP2C9則代謝一些重要的內源性化合物如花生四烯酸、5-羥色胺和亞油酸等。
至于 VKORC1 則是華法林作用的對象,它的全名叫“維生素K環氧化物還原酶復合物亞單位1”基因。維生素K是凝血所必須的,但需要經過酶的激活。而 VKORC1 基因編碼的蛋白就負責激活維生素K。如果 VKORC1 基因發生突變,那么維生素K就無法活化,從而導致缺乏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進而阻止凝血。
從藥理上說,華法林作用的靶點正是 VKORC1 編碼的蛋白,華法林通過影響VKORC1蛋白來抑制維生素K,從而干擾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II、VII、IX、X的羧化,使這些凝血因子無法活化,僅停留在前體階段,從而達到抗凝血的目的。不過,不同人制造的VKORC1蛋白活性有差異,這也就導致了華法林的劑量變得因人而異。
最新一版的FDA目錄,還增加了 PROS 、 PROC 兩個基因作為華法林警告和預警的范圍,因為這兩個基因也參與了凝血的過程,這兩個基因編碼的是血漿里存在的維生素K依賴性的蛋白。它們如果基因突變會增加形成血栓的傾向,華法林的使用也必須有所不同。
波立維(Plavix):一場法庭爭端的主角
波立維又名氯吡格雷,同樣是一種非常暢銷的抗凝血藥物,適用于中風、心肌梗死和外周動脈疾病。從藥理學上說,波立維屬于二磷酶腺苷(ADP)受體拮抗劑,通過阻止ADP與它的血小板受體結合,來抑制血小板聚集。
關于波立維有一個著名的訴訟,就是2014年3月19日的夏威夷島民控告藥廠百時美施貴寶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和賽諾菲-安萬特(Sanofi-Aventis)隱瞞“波立維”對夏威夷島民無效的訴訟案。
按照藥價計算,波立維比阿司匹林要貴100倍,但很多島民因為看到藥品宣傳抗凝血效果好于阿司匹林,而用波立維替換了阿司匹林。
然而,由于38-79%的太平洋島民和40-50%的東亞人遺傳易感性低, “波立維”在許多東亞和太平洋島居民身體中代謝不足,因此無法起效,阿司匹林其實可以保護他們不發生血栓,波立維卻并不可以。
但藥企自1998年開始就故意隱瞞了這一信息,造成大量患者濫用該藥物,增加了經濟負擔,同時將病人置于危險之中。藥廠甚至還隱瞞了一件事,波立維的有效性可以通過簡單的 CYP2C19 基因(rs4244285)檢測即可明確判斷。
之前說過, CYP2C19 編碼的蛋白能代謝藥物,一般來說,代謝的結果是使藥物更容易排出體外,降低藥物的效力,但波立維偏偏不是這樣,波立維本身是“無活性前體”,要被代謝后才起效,因此,有些人的 CYP2C19 基因型屬于“慢代謝者”,他們服用推薦劑量的波立維后,其活性代謝物的血藥濃度就不如“正常代謝者”那么高,不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出現“氯吡格雷抵抗”。
基因與藥物的關系,以前雖被忽略,但正在逐步被人們認識和理解。同一種藥物,對于不同的人來說,有效性是不同的,這種不同不只表現為“有效”或者“無效”,還可能表現為“副作用”的強弱,還有藥物在身體里停留的時間長短,以及不同藥物是否可以一起吃。通過基因的表達和單核苷酸多態性,我們可以確認有無遺傳性或獲得性的基因變化,這種變化又會怎樣影響病人對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這,就是所謂的藥物基因組學。
如今,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規定,166種藥物對應靶點、65種藥物在使用之前要進行基因檢測。前文提到的三種被廣泛使用的抗凝血藥物,其實都可以通過基因檢測來確定其有效性,特別是華法林和波立維,證據十分明顯,長期服用這兩種藥物的人,強烈推薦進行基因檢測,如果療效可能不佳,就需要與臨床醫生商量,針對個人具體情況決定到底是更改劑量,還是換個藥物。
對于美國FDA審批過的其它與基因關系明確的藥物,也建議大家在用藥以前,進行相應的基因檢測,以確定服用該藥物的有效性和或合理劑量,如此,才是真正的個體化用藥和精準治療。
/article/440458/
現在不養生,將來養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n85e38t.cn/yinshiyingyang/636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