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戰國策·江一論北方畏奚恤(楚策一)》原文鑒賞
荊宣王問群臣曰①;“吾聞北方這畏昭奚恤也②,果誠何如?”群臣莫對。江一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③,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④,而專屬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
【注釋】 ①荊宣王:即楚宣王良夫。 ②北方一:指北方各諸侯國。昭奚恤:楚國名將。 ③長百獸:為群獸之長。 ④帶甲:指軍隊。
【今譯】 楚宣王向群臣問道:“我聽說北方諸國都懼怕昭奚恤,果真如此嗎?”’群臣不知如何回答。江一回答道:“老虎尋找百獸來充饑,抓到一只狐貍。狐貍說道:‘你怎敢吃我,天帝讓我作百獸之王,現在你吃掉我,是違背天帝的命令。如果你認為我說的不是實話,那就讓我在你前面走,你跟在我后面,看看百獸見了我敢不逃跑嗎?’老虎以為有道理,就跟狐貍一起走,野獸見它們一來紛紛逃竄。老虎不知道野獸是懼怕自己才逃跑的,還以為它們是懼怕狐貍呢。如今大王的土地方圓五千里,將士一百萬,而且把指揮權專門托付給昭奚恤,因此,北方諸國懼怕昭奚恤,實際上是懼怕大王的軍隊呀,就好象百獸懼怕老虎一樣。
【集評】 清·張星徽《國策評林》:“何處得此快談,可解宿酲,可愈頭風。貝錦至此,翻令人咥然而笑。”
【總案】 本文所引用的寓言《狐假虎威》,如今已是膾炙人口,童叟皆知。一談起這個寓言,人們的眼前似乎馬上會浮現出那個仗勢欺人的狐貍的可憎面孔。然而,這只不過是在長期流傳中,人們所賦予它的新的內涵。江一引用它時,卻有他自己的命意。
昭奚恤是楚宣王手下的一位名將。楚宣王就其名傳北方、威震中原一事,詢問群臣“果誠何如”。群臣摸不清宣王問話的真正動機,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善于揣摩人意的江一便借用這個寓言,進行了委婉巧妙的回答。江一稱引“狐假虎威”,真意不在揭露狐貍的奸詐,而在于指出聲威的屬主——老虎,即所謂“北畏虎也”。江一的對答似乎使宣王消除了嫉妒,滿足了虛榮。巧引寓言,善長比擬,正是這篇短文的特色。
本文地址://n85e38t.cn/sici/513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魯迅《隨感錄三十八》散文全文
下一篇: 豐子愷《秋》抒情散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