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芝《小屋》抒情散文鑒賞作者:李佩芝
【原文】: 我有一間小屋。
高高的,在樓的三層。
十二平方米。屋頂是六塊粗糙的水泥板。象倒扣的水槽。窗在南,門在北,直線對著,挺通風。
我喜歡把窗上的玻璃擦得亮亮的。早上,這扇玻璃映來絢麗的朝霞;傍晚,那扇玻璃映出落日的余輝。我也愛站在窗前,望望藍藍的天,望望熱鬧的地,悄悄兒笑。有時,也躲在窗簾后面唱幾句,讓心中的快樂飛出小屋。
不愛串門,卻也在小屋門口,和豪爽、純樸、好心腸的大娘大嬸們扯閑天兒。他們偶而來。總驚嘆:“好多的書喲!”
哦,我不是個好主婦。房子里亂的很。到處丟著書:床頭上、桌子上,當然還有書架上……別的東西,也放得沒規矩,別人大概很看不上眼,我卻自個兒愜意呢。
墻上沒貼畫,我不大愛。我掛了一張大大的中國地圖,兒子愛踩在小凳上,用小手指在上面劃來劃去,問東問西;我也愛站在地圖前,看南看北,心里做著天云海霧的夢……
于是,愛人把我叫作“愛瞎想的小姑娘”,我回敬他“拿實權的大掌柜”,真的,小屋的王國里,只有一個小小的臣民,是還懵懂的兒子。
也許,這小屋真算不得是個家,只能說是個小窩吧!對于這小小的、十二平方米的享有權,我如醉如癡!這是我的世界,我的樂園,我的港灣……
我是滿足的。生活不富足,也時時有煩憂。可當孩子睡下,我和丈夫各捧著書本,湊到燈下時,那相對一笑,足以消除一切的苦惱。在這小小的屋里,我的心,總是靜靜的,甜甜的,一種合諧與詩意,是我和愛人的創作呢。
記得蜜月里,我們擠在婆婆騰出的一個套間里,原本對家沒有什么概念的我,心中很覺得苦澀了。雖然,婆婆絕沒有抱怨過,我卻自覺得不安生,覺得慚愧。為了結婚,把一家人都擠到別處去了,連灶房里也睡進了人,為此,心中很不是滋味。
好在兩年之后,丈夫在單位上,跑來跑去,說了許多的好話,敘了許多的難處,終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要到了這三樓上的十二平方米的小屋。因為難,我非常滿意;因為不易,我十分珍愛它。十二平方米,我也太高興啦,記得,一聽到消息,我立即飛跑回去,對終日牽掛我的母親大聲地嚷:“我有房子啦!”
的確,在小屋里,我感到了異樣的幸福、歡樂、自由!雖然是簡易房,沒有灶房,沒有陽臺,沒有水管,沒有衛生間,又不隔音,緊臨著煤場與紡織廠,常常飄來煤屑與棉絮,但這些,我全不在乎!
我在母親那兒,住慣了綠萌遮掩的小院,靜靜的一間小書房,豐富了我的青春,我深深地眷戀過;在學校里,我住慣了窗明幾凈的宿舍,雖說是上下的架子床,門外卻是廣闊的天地——圖書館、資料室、大教堂……
這兒是擁擠的,屋里屋外。窄窄的走廊,擺滿了各家的雜什;各樣的人,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天性羞澀的我,常常尷尬地學著和鄰人說笑,很是難為情,但這些,我高興!
“四人幫”肆虐那些年,社會上風風雨雨,我那顆不諳時務的心,常常疲倦得疼痛。回到自己的小屋里,我就可以忘卻一切,忘卻因家庭出身不好而受的委屈,忘卻因工作受挫而常存的辛酸,忘卻沒有事業的空虛……小屋,是我的世界,我擁抱這世界!可愛的孩子,樂觀的丈夫,迷人的唐詩宋詞,撩人心緒的《安娜·卡列尼娜》與《約翰·克里斯朵夫》……
我的世界是狹小的,也是廣袤的;是貧困的,也是充實的;是蒼白的,也是絢麗的……我從外面回來,抖落掉肩上的塵土,拭去心上的寒霜,走進小屋,撲面是小家里脈脈的溫情,親人拳拳的心,我,便感到了慰藉了。
真的,我的小屋,有種神秘的魅力呢!不全是珍如家寶的書籍,不全是相扶相攜的情愛,是事業藏在我們心靈深處,是信仰支撐著我們的靈魂……
那時,盡管白天胡亂地混過去了,我還擁有小屋的黃昏、夜晚和凌晨。不灰心,不沮喪,不自卑,不退卻……自愛,自尊,自勉,自立……
也有人感嘆過小屋的狹小。我很不以為然。何況,換房子,談何容易?而說真的,在小屋里,我慢慢認識了自己,也認識了小屋的靈魂,屋雖小,卻小的純凈,小的可愛,小的安生……
哦,有時翻開劉禹錫的《陋室銘》,頗能心領神會,高誦一遍:“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讀到“孔子云‘何陋之有?’”時,我和丈夫便相視大笑,逗樂了孩子,全家笑成一團。
啊,我總愛這么想:如不是有這間可愛的小屋,在那狂虐的社會風暴里,我的心,一定也會被抽打的畸形了呢。
如今,我那向陽的小窗臺上,擺了幾盆綠透了的小生命。花不名貴。菊花,仙人掌,蘭草。耐旱又耐澇的,適于我這粗心的主婦。于是,兩扇玻璃窗,常常是映著生命的綠了。
還是那張大地圖。還是那樣的散亂。一般人,現在都布置的相當講究了,可我的小屋,依然如故。一對老式的木椅,是結婚時,母親覺得凄惶,送我的,現在已給孩子架床用了。剩下的,便是在狂風暴雨之后,丈夫用他那剩下的精力與熱忱,自己做的。小小的書桌,粗笨的書架,可笑的書箱子。
小屋的白天,照例是靜寂的,一把鐵鎖守了門。清晨,黃昏,夜晚,卻比昔日熱鬧多了。有兒子背外文單詞的稚氣又認真的聲音,有廣播員純正又動聽的時事播音,有我快樂的哼歌聲,有丈夫詼諧的逗趣……
當然,電視機沒買,錄音機也還買,我們都沒有時間。燈亮了的時候,三個人便向燈下擠去了,兒子是常勝的,上學了,我們都得給他讓步。于是,不是我,便是丈夫,要去靠床頭了。哦,靠在床頭上看書的人,心中那個羨慕與妒忌喲……
我常常微笑著環視小屋,心中有說不出的醉意!記得一個老同學,是個汽車司機,有一次歡天喜地地來告訴我,他搞到了一套三間的房子。不久,他又愁眉不展地對我說:“好空漠呀,那么大的地方,從這間走到那間,再從那間轉到這間,沒事干,乏味的很呢!你是不是借我本字貼,我練字好了……”我笑起來,看來,我還是富有的呀!房子再大,再美,人心要充實才行啊!
我這小屋里,就是個喧鬧的世界,我把我過去的老熟人都請來了呢,有“人到中年”的陸文婷,有“受戒”的小和尚,有“飄”來的極有魅力的女人,有癡心愛“木木”的蓋拉新……
有人說,我們這些人,是時代浪費了的一代人,我不承認。沉淪之事,怪不得別人,是自己的心不夠堅毅。
不是么?我小小的陋室,也為我展開了一個廣闊無垠、絢爛多姿的世界啊!
啊,我摯愛的小屋!
外面有蒼蒼的林木,藍藍的天空,青青的芳草,燦爛的陽光;小屋里,有萬千的氣象,澎湃的熱忱,奮爭的勇氣,永恒的青春……
啊,我摯愛的小屋!
墻,灰白色。屋頂,六塊倒扣的水泥槽。地面,粗糙的可以。這一切,我愛。
油米柴鹽,盆盆罐罐。我愛。
擁擠。狹小。繁忙。我都愛。
我的小屋是有靈魂的。它給我以啟示、力量和信心。在生活的波濤上,小屋,猶如我前進的小舟,春風浩蕩,我要升起風帆,向蔚藍色的大海駛去呢……
【作者簡介】: 李佩芝(1946—— ),女,河北人。1970年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現任《文學家》雜志編輯,中國作家協會陜西省分會會員。作品有小說《中午》、《雨夜,在小鎮上》等多篇以及大量散文、詩歌。
【鑒賞】: 人們都在追逐著寬敞的住房,而在《小屋》這篇散文中,作者卻獨愛那間粗陋的小屋,因為,在這里,在這片狹小的天地里,壓縮創造出的是充實的世界、充實的心靈,你喜歡你的寬敞,卻不要忘記那里躲藏著空虛。
作品緊緊圍繞小屋,由小屋來書寫小屋里的人和小屋周圍的世界,以作者那女性特有的溫秀細膩的情感中,從那淡淡如水的敘述中,我們可以流暢地尋找出作者那由小屋而得的快慰的心,甚至一個時代到另一個時代的變遷。小屋只有十二平方米,條件很差,以致作者引“陋室”自喻,但這是自己的,這是完全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自己的天地里可以任你添寫各種音符,天地與自己合為一個榮辱與共的整體,哪怕是出現最不和諧的音符,聽起來也是動聽無比。作者雖然由以往的優雅舒適過渡到如今的擁擠艱難,但這里是一個充滿雅趣的家,一個擁有溫馨和充實的世界,小屋用它那簡陋的軀體把這塊新奇的天地同外面那個風風雨雨的鬧市分開。小屋時刻在無聲地安慰著從外面帶來的痛苦,平息著無盡的煩憂。作者抑止不住興奮的筆,暢述著小屋里的歡樂,甚至小屋里的爭奪也仿佛是浸在蜜水中一樣,透著溫情,透著甜蜜,透著深愛。在這一方狹小的空間里,作者能夠創造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她的心靈是快樂充實的,她的心胸也在沖破這溫馨的包裹,正容納整個世界,裝進全部宇宙。這里,通過與一位老同學的對比,寫出了作者對小屋的滿足和不斷豐富的發現。“房子再大。再美,人心要充實才行啊”。不論是主人處在逆境的時代還是處在順境的時代,小屋忠實地協調著主人的心緒;而作者不僅以小屋得到了生活的滿足,得到精神的安慰,更得到了對生活、對事業、對世界的深入的理解。她不能不高歌對小屋的熱愛,她又不能不用這小屋中的充實和朝氣去開創未來的天空,新的一切。天下又有多少這樣的小屋呢?
急需抒情散文10篇孤獨的歲月在一座孤獨的小房中,躺著孤獨的歲月,這個孤獨的歲月,厚愛這一位孤獨的老人。
孤獨的老人不想走出孤獨的小房,孤獨的歲月不想讓老人見陽光,因為孤獨的老人一見陽光就落淚……
那時候該是中國最動亂的時候,農村有工作組,我對那段歷史不了解,不敢亂評論,反正那時的工作組中有很多很多有頭有臉的人物在農村指導工作。
那時孤獨老人二十五六歲,他的媳婦俏俏的,是他們那個村一只人見就想掐的一朵花,而孤獨老人則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那個俏媳婦看不上老實的孤獨老人,在給他生了一個兒子之后,就和工作組的那個大官好上了。那個大官住在他們西屋。俏媳婦和孤獨老人住東屋。那陣子運動正緊,孤獨老人惹不起工作組的頭頭。他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苦苦地等待俏媳婦回心轉意懸崖勒馬,在心里詛咒那個工作組的頭頭快點滾蛋。再后來孤獨老人實在忍無可忍,和俏媳婦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舌戰”,無奈俏媳婦心里根本就沒有了他。
他像一只斗敗的公雞,在空曠的田野里唱著撕心裂肺的歌。他的歌悲涼,感動的星星為他落淚;他的歌悲慘,感動得月亮為他灑下溫柔的光;他的歌傷情,花兒為他擦淚;他的歌沉痛,草兒為他撫摸傷痛的心。可他的撕心裂肺卻感動不了變心的小媳婦。后來,孤獨老人抱著家丑不可外揚的思想,躲進了孤獨的小屋。他抱著他認為的好男不娶二房的舊古董,忍氣吞聲地在小屋中編織著自己破舊的網。
一個孤獨的歲月就從這里開始……
風兒吞噬著時光,雨兒剝削著時間,太陽追趕著時月,月亮疼愛著歲月。一年年一月月,老人變得古怪了,老人成了一個孤獨的老人,而最令人佩服的是老人從此再也沒有去看過他的俏媳婦。漂亮的俏媳婦在沒有“丈夫”的家里,竟奇跡般地給他折騰了四個管他叫爸爸的孩子!
可憐的老人,大海見了都要哭泣的老人,天空見了都要落淚的老人;高尚的老人,高尚得讓山痛心的老人,高尚得讓樹痛心的老人,他似乎心安理得的將自己心愛的巢穴,無私的奉獻給了那個早該死去的運動,沉重的歲月慶幸他保留了一個沒有“男人”的家。四個孩子時不時地去孤獨小屋中叫爸爸,而每一聲爸爸把他的一片片心撕的粉碎。
那場運動走了,工作組走了,那個該死的工作組頭頭也走了。改革開放了,孤獨的小屋不止一次的勸老人:出去走走,換換腦筋,老人只是孤獨地搖了搖孤獨的歲月……
如今,孤獨老人已經兒孫滿堂,老人卻仍舊在孤獨的小屋中做著孤獨的夢。有人說:老人有骨氣,有人說:老人不值得,付出的太多。只有老人額前的道道深溝,最明白老人魂斷天涯的記憶……
本單元學習寫景抒情散文.針對這類散文我們應該如何解讀?如何賞析一篇寫景的抒情散文?
借景抒情的散文通過對具體景物的描繪,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
這類散文雖然描寫的是自然風物,但是賦予其深刻的社會內容和思想感情。優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摯,語言生動,還常常運用象征和比擬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1.注意散文表現手法的特點,深入體會文章的內容。
借景抒情的散文常常托物寄意,為了使讀者具體感受到所寄寓的豐富內涵,作者常常對所寫的事物作細致的描繪和精心的刻畫,就是所謂的“形得而神自來焉”。我們讀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點,由“形”見“神”,深入體會文章內容。
2.了解背景,透視創作歷程。
作品是社會的折射,內容是背景的產物。有不少散文的創作,往往受環境的影響。因此,了解文章的相關背景,是閱讀鑒賞散文的一把鑰匙。
3.讀散文要識得“文眼”。
凡是構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寫得含蓄的詩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鑒賞散文時,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畫龍點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領會作者為文的緣由與目的。“文眼”的設置因文而異,可以是一個字、一句話、一個細節、一縷情絲,乃至一景一物。當然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4.要抓住線索,理清作者思路,準確把握文章的立意。
結構是文章的骨架,線索是文章的脈絡,二者是緊密聯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線索,便可對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且也是對作者謀篇布局本領的鑒賞,從而透過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傳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如:以事物的形象為線索,巴金的《燈》;以感情的發展為線索,楊朔的《荔枝蜜》。
如何鑒賞寫景抒情散文?
語文高考的文學類文本中,寫景抒情散文的比例是很大的,在高中教材中也有專門的單元來體現它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寫景抒情散文在高中階段的散文鑒賞中是很重要的,想要在考試中獲得理想的分數,就要在平時抓緊,要注意“授之以魚”,并且要“授之以漁”
下面就如何鑒賞寫景抒情散文談談我的心得。
一、掌握散文的特點散文的特點可以從內容上與形式上來分析。
1、內容上“神不散”:是作者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經驗,通過狀物、記人、寫景等方式表達出來。所謂自我感悟,也就是對事物的特殊意義和美質的發現、認識。
2、形式上“形散”:(1)以個人抒情為主,把抒情、敘述、議論熔為一爐;(2)從細處落筆,小中見大;(3)從側面暗示,發揮讀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結構靈活。
3、語言上“優美凝練,富于文采”:(1)優美,就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也美麗),生動活潑,富于音樂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2)凝練,是說散文的語言簡潔質樸,自然流暢,寥寥數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散文力求寫景如在眼前,寫情沁人心脾。鑒賞散文時,就是要透過“形”抓住“神”,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結構和線索(文脈),要注意欣賞優美的語言。
二、掌握散文的分類散文一般分為三類,即記敘散文,抒情散文,議論散文。這里重點分析寫景抒情散文。
(1)、寫景散文: 以描繪景物為主的散文。這類文章多是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間的變換順序,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把觀察的變化作為全文的脈絡。生動的景物描繪,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氣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現主題。例如:劉白羽的《長江三峽》。
(2)抒情散文:注重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這類散文有對具體事物的記敘和描繪,但通常沒有貫穿全篇的情節,其突出的特點是強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觸景生情,洋溢著濃烈的詩情畫意,即使描寫的是自然風物,也賦予了深刻的社會內容和思想感情。優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摯,語言生動,還常常運用象征和比擬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例如:茅盾的《白楊禮贊》、魏巍的《依依惜別的深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櫻花贊》。
三、抓住散文的線索散文構思的線索,一般常見的有:以情為線索;以理為線索;以物為線索;以空間為線索;以行為為線索;以文眼為線索。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線,還有暗線,線索的特征有:在結構上貫穿全文,時隱時現,有明顯的標志(或是標題本身,或在文中反復出現)。
四、掌握散文散文的語言特點散文的語言感情色彩濃厚,委婉含蓄,聲調和諧,表現力強。在分析時,要特別注意它在語言環境中的特定含義,要結合上下文,結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結合文章的語言風格,甚至修辭,才能既理解詞語的表層意義,又理解其深層含義。
五、理解散文的意境意境是客觀生活、景物與主觀思想、情感相熔鑄的產物,具有含蓄深邃的美。優美的散文可謂“無韻之詩”,其意境可以與詩相媲美。閱讀散文時,就要善于通過自身的感受,進入散文所描繪的意境中去。不能忽略了語言的揣摩,要調動豐富的想象,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情感,獲得主觀體驗,才能達到思想的共鳴與升華。
六、重點散文的表現手法常見的表現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對比烘托、欲揚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聯想想象、設置懸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辭等。(1)象征散文往往運用象征的寫法,象征就是托物喻義,即通過一定的具體形象來表現一種深遠的意義。這里的“具體形象”——“物”就是本體,與之相對應的事物就是象征體,“深遠的意義”就是象征意義。(2)托物言志就是借物喻人,是散文中寫景狀物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把所寫的景物或景象擬人化,賦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3)對比烘托在散文中,為了突出作者所寫的對象,作者往往運用對比烘托的寫法。 (4)欲揚先抑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更講究波瀾,要贊美某種事物,先表達對它沒有好感;想歌頌某個人物,先說他的不足等等,然后根據情節的發展,達到歌頌與贊美的目的,而且使這種歌頌與贊美得到強調。
七、關于散文閱讀的解題技巧
(一)散文閱讀的一般方法(1)要理出作品選擇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2)看“形”和“神”的“結合點”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線索。(3)看作者組織材料的順序,選擇了怎樣的角度。(4)品味散文的語言。
(二)散文閱讀應注重的幾個方面及考點
1.把握文章內容,概括文章主題散文選材廣泛,行文自由,表達的思想感情豐富多彩,所以準確把握文章的主題也是散文的考點之一,把握散文主題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題的提示語、關鍵詞語,從中概括文章主題。(2)從所選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為文章中心服務的,我們可以看文章所選的材料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觀點、態度、感情,從中找到作者要表達的主題思想。考題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題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題要點:(1)能利用原文詞語,盡可能使用。(2)沒有原文詞語可利用時,要注意語言文字表達的準確性和層次性,要做到言簡意賅又不漏掉答題點。
2.理清文章脈絡,把握順序
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會精心組織,選取材料;在表達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別注意詞語在表達上的順序,層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順序,一般包括:選取的材料順序、段落順序、句子順序、詞語順序等。比如,線索是作者選擇材料的準繩,我們形象稱之為線索。是作者選擇材料脈絡或描寫、記敘的脈絡。例如:《背影》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藤野先生》以“我與藤野先生交往的過程”和“我的愛國思想感情”為線索等。
考題形式:直接問文章的線索是什么或說說作者選擇材料的依據等。 答題要點:找到線索,根據提問靈活回答。關鍵是能判斷準線索。
3.品味語言 在散文閱讀中,這是一個大的考點,更是考查的重點和難點。可以包含很多小項: (1)字詞含義解釋詞語要根據該詞語所在的語境來推斷。答題思路:①考慮文章或段落的主題,結合主題來答詞語的含義;②根據詞語前后語句的內容、含義來推斷。注意:如果知道該詞語的原始意義解釋,一定不要忽略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2)詞語妙用 考題形式:品評加點詞語作用(妙用)或加點詞語能否刪除。 答題思路:①解釋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②表達作用。詞語的表達作用要結合語境或主題思想來回答,要答該詞語對表達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題思想的作用,有時也可以考慮詞語對景物描寫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體現詞語的準確性或生動性。(3)哲理性語句的深層含義 這樣的題,往往結合發展性考題來考,有時,也會單純考哲理性語句的含義,這種題型可以說“逢散文閱讀題必有之”。這樣的考題,關鍵要抓住中心詞,要體會詞語的深層含義和雙關意義。
4.表達方式的作用一篇文章或一個文段,一般會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為了表達主題需要,往往幾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有時會考(或變相)其它表達方式的作用,有時會把修辭融合在這里考。
(1)描寫的作用散文中的描寫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寫等。小說景物描寫是渲染氣氛或交代時令、季節,襯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寫是直接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題的;人物描寫主要是考外貌,神態,動作,心理,有關細節描寫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寫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議論的作用散文中的議論,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題或和抒情結合在一起,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點一般不單獨出題。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傾向,一般不單獨出題,往往和詞語表達考點結合起來考。
本文地址://n85e38t.cn/sici/476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