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景公欲祠靈山河伯(諫上·十五)》原文鑒賞
齊大旱逾時。
景公召群臣問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饑色。吾使人卜,云,祟在高山廣水①。寡人欲少賦斂以祠靈山②,可乎?”
群臣莫對。
晏子進曰:“不可。祠此無益也。夫靈山固以石為身,以草木為發。天久不雨,發將焦,身將熱,彼獨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③,可乎?”
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為國,以魚鱉為民。天久不雨,水泉將下,百川將竭,國將亡,民將滅矣,彼獨浴雨乎?祠之何益!”
景公曰:“今為之奈何?”
晏子曰:“君誠避宮殿暴露④,與靈山河伯共憂,其幸而雨乎!”
于是景公出野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盡得種時⑤。
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無用乎?其維有德。”
【注釋】 ①祟(sui歲):鬼神作怪。 ②少:稍微,略微。賦斂:征收斂取財物。祠(ci詞):祭祀。 ③河伯:河神。 ④暴(pu)露:置身在露天地里。 ⑤時:當作“蒔(shi是)”,移栽植物。
【今譯】 齊國大旱時間久災情重超過往常。
景公召集群臣問道:“天不下雨很久了,民眾都面有饑色。我讓人占卜過,說作祟的是高山大河。寡人打算稍微再賦斂些財物用來祭祀靈山,可以嗎?”
群臣沒有一個答話。
晏子進前道:“不可。祭祀靈山沒用。那靈山原本是拿巖石作身軀,用草木當頭發的。上天長久不下雨,頭發將要枯焦,身軀將會發熱,難道靈山就不想下雨嗎?祭祀靈山有什么用!”
景公道:“不這樣,那么我想要祭祀河伯,可以嗎?”
晏子道:“不可。河伯是以水為國,拿魚鱉水族當臣民的。上天長久不下雨,水泉會干涸,百川要枯竭,國家快亡了,臣民也將死滅,難道河伯就不盼下雨嗎?祭祀河伯有什么用!”
景公問道:“現在該怎么辦?”
晏子答道:“國君如果能夠離開宮殿去到露天地里,同靈山河伯一道經受旱災造成的憂患,這樣會有希望下雨吧!”
于是齊景公來到野外暴露在天地間,過三天,天果然下了大雨,民眾全都得以趕雨栽種了。
景公樂道:“好啊!晏子的話,怎么可以不采納,那是有恩德的話呀!”
【集評】 明·楊慎評《晏子春秋》:“詼諧入情理,石亦點頭,泉應撫掌。用韻(滅)應前(竭)。”
明·姜思睿《諸子鴻藻》:“嬰亦知賦斂是祟乎?”引楊慎(評晏子說靈山、河伯)“奇文奇情”。
民初·張之純《諸子菁華》:“破除迷信,體恤民力,與臧文仲之諫焚巫虺事異而意同。”
【總案】 春秋以來,早期的無神論思想,在與傳統的天命思想與鬼神觀念的對立中逐步發展起來。許多晏子故事里就閃耀著古代無神論思想的光芒。作品里的齊景公扮演的總是雙眼望天、迷信鬼神的蠢漢,而晏子則是巧慧多智、敢于破除迷信的智者。
這篇故事里,晏子運用生動而風趣的語言,把靈山、河伯描繪成旱災的“受害者”,并同人們一樣渴望著天降大雨。顯然,這故事繼承了神話對自然力與自然物作擬人化表現的藝術方法,并按著假想,給自然物披上了人間生活的外衣。故事的情節是虛妄的,想像是幼稚的,但就是在這虛構的故事中,有力地說明了山川并不是神,它不能為人類興云作雨,祭祀靈山河伯去求雨,是毫無益處的活動。這樣便破除了對山河的迷信,還山河以無神的自然的面目。故事寫景公“暴露”,感動上天,普降喜雨,這也是幻想中的故事情節,它很可能是從成湯禱于桑林而祈雨的傳說演化而來的。
本文地址://n85e38t.cn/sici/468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