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
學會了作文章(文章不一定就是文藝),而后中了狀元,而后無災無病做到公卿,這恐怕是歷來的文人的最如意的算盤。相傳既久,心理就不易一時改變過來;于是在今天也許還有不少的人想用文章獵取利祿與聲名。可是,這個心理必須改變,因為它正是把文藝置之死地的禍根。
要搞文藝就必先決定去犧牲。你要忘了個人的利益與幸福,你才能做一輩子文人,為文藝而生,為文藝而死。在物質享受上,稿費版稅永遠不能比囤積走私的來頭大;在精神上,思想永遠是自取煩惱的東西。相安無事便是一夜無話,文藝也就無從產生。不甘相安無事,你便必苦心焦慮地思索,而后把那最好的、最有價值的話說出來,而后你還要認真地去駁辯,勇敢地做真理的律師。這些,都給你帶來痛苦,也許會要掉了腦袋。好話永遠不甜蜜悅耳,而真理永遠是用生命換得來的。
這樣地說來,你假若想要以一半篇作品取個文藝者的頭銜,從而展開一條小小的路徑,去弄點錢花,娶個相當漂亮的太太,或且做一番與文藝無關的事業,則似乎大可不必,因為文藝最忌敷衍,最忌腳踩兩只船;頂好賣什么吆喝什么,大不該只在“好玩”,或“方便”上耍些玄虛。
只要你一想到為文藝服役,你就須馬上想到一切苦處,像要去做和尚那樣斬盡塵根,硬是準備滿身虱子連搔也不去搔一下!你要知道,凡是要救世的都須忘了自己,喪掉了自己的生命。
你要準備下那最高的思想與最深的感情,好長出文藝的花朵,切不可只在文字上用工夫,以文字為神符。文字不過是文藝的工具。一把好鋸并不能使人變為好木匠。
即使那是真的,你也不要先去揣摩某人怎么仗著舅舅的力量而印出兩本書,或某人怎么出巧計而做了編輯,從而千方百計地去仿效。文藝中無巧可取,你千萬別自騙騙人!你知道,文藝者對別人是“大智”,對自己卻是“大愚”!
(載1945年3月《抗戰文藝》第十卷第一期)
【導讀】
從事文藝的條件
《大智若愚》主要圍繞作文而談,指出文藝尤其是寫文章沒有捷徑可走,無機可投,無巧可取。因為文藝對別人是“大智”,對自己卻是“大愚”。
作者由相傳已久的文人心理入手,指出如今有不少人想用文章獵取利祿與聲名。圍繞這個中心,從多個角度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第一,搞文藝必先決定去犧牲;第二,搞文藝者要時刻準備最高的理想和最深的感情,而非在文字上用工夫;第三,從事文藝工作最忌諱敷衍,最忌諱腳踩兩只船,不能指望通過作品取得文藝者的頭銜后卻去從事與文藝無關的事業;最后,作者提醒“文藝中無巧可取”,奉勸大家不要自欺欺人。好的文藝作品對讀者而言是“大智慧”的載體和呈現,但對文藝者、作者而言卻是“大愚”,必得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頂聰明的人因為自己的聰明,反而坐不住、靜不下心來思考和寫作。
對照現實,觀照當下,文藝圈、文藝工作者中有沒有這種現象、這種人呢?老舍當年的這篇時文,對如今意欲從事文學工作的人來說仍不失為嚴肅的提醒和告誡。村上春樹也有一篇《我的職業是小說家》的文章,可以和老舍先生的這篇文章對照閱讀。
本文地址://n85e38t.cn/sici/466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描述桃花美女的詩,關于桃花與美女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