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 >> 傳統資訊 >> 傳統文學

里仁·《論語》原文注釋與鑒賞

大道家園 2023-07-17 18:29:38

里(li)仁(ren)·《論語》原文(wen)注釋與(yu)鑒賞里(li)仁(ren) 《論語》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chu)仁,焉得知(zhi)?”

子(zi)曰:“不(bu)仁(ren)(ren)者不(bu)可以久處約,不(bu)可以長處樂。仁(ren)(ren)者安仁(ren)(ren),知者利仁(ren)(ren)。”

子曰:“唯仁(ren)者能(neng)好人(ren),能(neng)惡人(ren)。”

子曰(yue):“茍志(zhi)于仁矣,無惡也。”

子曰(yue):“富(fu)與(yu)貴,是人(ren)之所欲也(ye),不以(yi)其道(dao)得之,不處也(ye)。貧與(yu)賤(jian),是人(ren)之所惡(e)也(ye),不以(yi)其道(dao)得之,不去也(ye)。君(jun)子去仁,惡(e)乎成(cheng)名?君(jun)子無終食(shi)之間(jian)違仁,造次必(bi)于是,顛沛(pei)必(bi)于是。”

子曰:“我未(wei)見好仁(ren)(ren)者,惡不(bu)(bu)仁(ren)(ren)者。好仁(ren)(ren)者,無以尚之;惡不(bu)(bu)仁(ren)(ren)者,其為仁(ren)(ren)矣(yi),不(bu)(bu)使不(bu)(bu)仁(ren)(ren)者加(jia)乎其身。有(you)能一日用其力于仁(ren)(ren)矣(yi)乎?我未(wei)見力不(bu)(bu)足者。蓋有(you)之矣(yi),我未(wei)之見也(ye)。”

子曰:“人之(zhi)過(guo)也,各于其黨(dang)。觀(guan)過(guo),斯知(zhi)仁矣(yi)。”

子曰:“朝聞(wen)道,夕(xi)死(si)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e)衣(yi)惡(e)食(shi)者(zhe),未足與議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tian)下(xia)也,無(wu)適也,無(wu)莫也,義之與比。”

子曰:“君(jun)子懷(huai)德,小人(ren)懷(huai)土;君(jun)子懷(huai)刑(xing),小人(ren)懷(huai)惠(hui)。”

子(zi)曰:“放于利而行,多怨(yuan)。”

子曰:“能(neng)以禮(li)讓為(wei)國乎,何有?不能(neng)以禮(li)讓為(wei)國,如禮(li)何?”

子曰:“不患(huan)無位,患(huan)所以立。不患(huan)莫己知,求為(wei)可知也。”

子(zi)曰(yue)(yue):“參乎!吾道一以貫(guan)之(zhi)。”曾子(zi)曰(yue)(yue):“唯(wei)。”子(zi)出,門(men)人問曰(yue)(yue):“何謂也(ye)?”曾子(zi)曰(yue)(yue):“夫子(zi)之(zhi)道,忠恕而已矣(yi)。”

子(zi)曰:“君子(zi)喻于義(yi),小人喻于利。”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ye)。”

子曰:“事父母(mu)幾諫,見(jian)志不(bu)從,又敬不(bu)違(wei),勞而不(bu)怨。”

子曰:“父母在,不遠(yuan)游(you),游(you)必有(you)方。”

子(zi)曰(yue):“三年(nian)無改于父之道(dao),可謂孝矣(yi)。”

子曰:“父(fu)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yi)則(ze)以喜,一(yi)則(ze)以懼。”

子曰:“古(gu)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yi)約(yue)失之者鮮矣(yi)。”

子曰:“君子欲訥于(yu)言而敏于(yu)行。”

子(zi)曰:“德不(bu)孤(gu),必有鄰(lin)。”

子游曰(yue):“事君數(shu),斯(si)辱矣;朋友(you)數(shu),斯(si)疏矣。”


〔注釋〕里(li):居(ju)住(zhu)。處(chu)(chu)仁(ren):擇(ze)居(ju)求(qiu)有(you)(you)仁(ren)厚風俗之(zhi)(zhi)鄉(xiang)。知(zhi):同“智”。約(yue):窮困。好(hao)(hào):喜愛。惡(e)(wù):厭(yan)惡(e)。茍:如果。不以其道(dao)得(de)之(zhi)(zhi):此(ci)句(ju)解釋(shi)歷來多有(you)(you)歧義,朱熹釋(shi)為(wei)“不當得(de)而得(de)之(zhi)(zhi)”,也(ye)可讀為(wei)“不以其道(dao)去之(zhi)(zhi)”。惡(e)(wū):何處(chu)(chu)。惡(e)乎:在哪里(li)。終食之(zhi)(zhi)間(jian):一(yi)頓飯時間(jian)。造(zao)次(ci):匆促(cu)之(zhi)(zhi)時。尚:超過、勝(sheng)于(yu)。蓋(gai):大概。黨:類別。仁(ren):同“人”。適:親近,一(yi)說釋(shi)為(wei)敵對(dui)。莫:疏遠,一(yi)說釋(shi)為(wei)羨慕。比(bì):適從、靠攏。放(fǎng):依(yi)照。何有(you)(you):有(you)(you)何難。參:孔子弟(di)子曾子,名參。貫:貫穿。唯:是(shi)。喻:知(zhi)曉、明(ming)白。幾:這里(li)表示婉(wan)轉。逮:及。約(yue):約(yue)束。訥(nè):說話(hua)遲(chi)鈍,此(ci)指謹慎。數(shuò):煩瑣(suo)。

(夏乃儒)

〔鑒賞〕《論(lun)語·里(li)仁》篇著重論(lun)仁,思考層層深(shen)入,進(jin)入到孔子(zi)思想(xiang)體系中的核心。因而弄通(tong)本篇內容對(dui)于(yu)理解孔子(zi)思想(xiang)有著重要的意義(yi)。

可是(shi)(shi)開篇(pian)就(jiu)碰到(dao)難題。孔(kong)子(zi)(zi)說(shuo):“里(li)仁(ren)為(wei)(wei)美。”里(li)有(you)(you)居義。難道孔(kong)子(zi)(zi)真的(de)認為(wei)(wei)“擇(ze)(ze)居”有(you)(you)那么重(zhong)(zhong)要(yao),成為(wei)(wei)成仁(ren)之首(shou)(shou)么?康有(you)(you)為(wei)(wei)認為(wei)(wei)“擇(ze)(ze)鄰(lin)里(li)為(wei)(wei)熏德之要(yao)義。此篇(pian)言仁(ren),故孔(kong)子(zi)(zi)首(shou)(shou)貴擇(ze)(ze)鄰(lin)焉”(《論(lun)語注》)。有(you)(you)人(ren)引孟(meng)子(zi)(zi)論(lun)函(han)矢巫匠之術而(er)(er)認為(wei)(wei)孔(kong)子(zi)(zi)強(qiang)調(diao)(diao)的(de)是(shi)(shi)“擇(ze)(ze)業”。這(zhe)(zhe)些說(shuo)法未(wei)必(bi)有(you)(you)很強(qiang)的(de)說(shuo)服力。其實這(zhe)(zhe)里(li)還(huan)是(shi)(shi)順第三(san)篇(pian)而(er)(er)談禮與(yu)仁(ren)相(xiang)結(jie)合(he)的(de)關系。荀(xun)子(zi)(zi)曾說(shuo):“仁(ren)有(you)(you)里(li),義有(you)(you)門。仁(ren),非(fei)其里(li)而(er)(er)處,非(fei)仁(ren)也。”(《荀(xun)子(zi)(zi)·大(da)略》)荀(xun)子(zi)(zi)以“里(li)”、“門”來喻(yu)“禮”,強(qiang)調(diao)(diao)“禮”的(de)重(zhong)(zhong)要(yao)。孔(kong)子(zi)(zi)也是(shi)(shi)以“里(li)”喻(yu)“禮”,而(er)(er)強(qiang)調(diao)(diao)“仁(ren)”的(de)重(zhong)(zhong)要(yao)。首(shou)(shou)章(zhang)既已提出(chu)“仁(ren)”的(de)重(zhong)(zhong)要(yao)性,那么需要(yao)進一(yi)步闡述。往后(hou)各章(zhang)展開了以下(xia)一(yi)些問題:

第一,仁(ren)(ren)(ren)與智(zhi)(zhi)的(de)統(tong)一。孔(kong)(kong)子(zi)(zi)常以仁(ren)(ren)(ren)智(zhi)(zhi)并舉。從本篇開始,《論語》多次記述孔(kong)(kong)子(zi)(zi)這方面言論。孔(kong)(kong)子(zi)(zi)說:“仁(ren)(ren)(ren)者(zhe)安仁(ren)(ren)(ren),知者(zhe)利(li)仁(ren)(ren)(ren)。”有仁(ren)(ren)(ren)德(de)的(de)人(ren)必然會自覺地(di)實現道德(de)原則,有知識的(de)人(ren)也會懂得如何去實現道德(de)原則。在(zai)這里(li)知識與道德(de)是統(tong)一的(de)。孔(kong)(kong)子(zi)(zi)認為只有把仁(ren)(ren)(ren)與智(zhi)(zhi)統(tong)一起來(lai),才達(da)到(dao)了理想的(de)人(ren)格。以后(hou)儒(ru)家后(hou)學(xue)也常用“仁(ren)(ren)(ren)且智(zhi)(zhi)”來(lai)稱(cheng)道孔(kong)(kong)子(zi)(zi)的(de)人(ren)格。

第二,義(yi)與(yu)(yu)(yu)利(li)(li)(li)的(de)統一(yi)。孔子(zi)開始把(ba)義(yi)、利(li)(li)(li)作為(wei)一(yi)對倫理范疇,規定原則與(yu)(yu)(yu)功利(li)(li)(li)的(de)關(guan)系(xi),用來(lai)調節(jie)人(ren)(ren)(ren)與(yu)(yu)(yu)人(ren)(ren)(ren)之(zhi)(zhi)間的(de)關(guan)系(xi)。“義(yi)”重在(zai)群體利(li)(li)(li)益(yi),“利(li)(li)(li)”重在(zai)個(ge)體利(li)(li)(li)益(yi)。孔子(zi)并不完全排斥(chi)個(ge)體利(li)(li)(li)益(yi),相反承認(ren)私利(li)(li)(li)為(wei)人(ren)(ren)(ren)之(zhi)(zhi)所(suo)(suo)欲。他說(shuo):“富(fu)(fu)與(yu)(yu)(yu)貴(gui),是(shi)人(ren)(ren)(ren)之(zhi)(zhi)所(suo)(suo)欲也”,“貧與(yu)(yu)(yu)賤(jian),是(shi)人(ren)(ren)(ren)之(zhi)(zhi)所(suo)(suo)惡(e)也”。可是(shi)私利(li)(li)(li)不能(neng)背離(li)仁道。他認(ren)為(wei)富(fu)(fu)與(yu)(yu)(yu)貴(gui)“不以其道得(de)之(zhi)(zhi),不處也”。如(ru)果無所(suo)(suo)抑(yi)制(zhi)地“放于(yu)利(li)(li)(li)而(er)行”,偏離(li)于(yu)“義(yi)”,必然招致“多怨”,引發多種社會矛盾。究竟是(shi)把(ba)“義(yi)”放在(zai)第一(yi)位,還是(shi)把(ba)“利(li)(li)(li)”放在(zai)首位,孔子(zi)認(ren)為(wei)這是(shi)區別(bie)“君子(zi)”與(yu)(yu)(yu)“小人(ren)(ren)(ren)”的(de)試金石。所(suo)(suo)謂“君子(zi)喻(yu)于(yu)義(yi),小人(ren)(ren)(ren)喻(yu)于(yu)利(li)(li)(li)”就是(shi)這個(ge)意思。

第三,為(wei)仁(ren)(ren)在己(ji)(ji)。“君子(zi)”與“小人”,“好(hao)仁(ren)(ren)者(zhe)(zhe)(zhe)(zhe)”與“不(bu)(bu)仁(ren)(ren)者(zhe)(zhe)(zhe)(zhe)”有(you)根(gen)本(ben)(ben)的(de)(de)(de)區別。前者(zhe)(zhe)(zhe)(zhe)是“義以為(wei)上(shang)”,后者(zhe)(zhe)(zhe)(zhe)是“利以為(wei)上(shang)”。孔(kong)子(zi)認為(wei)造成兩者(zhe)(zhe)(zhe)(zhe)不(bu)(bu)同的(de)(de)(de)一(yi)個基本(ben)(ben)原因(yin)是一(yi)個人是否(fou)真(zhen)心(xin)實意(yi)努力(li)為(wei)仁(ren)(ren)。如以行(xing)仁(ren)(ren)作為(wei)自己(ji)(ji)人生的(de)(de)(de)根(gen)本(ben)(ben)目標(biao),就能從(cong)內(nei)心(xin)“好(hao)仁(ren)(ren)”,“惡不(bu)(bu)仁(ren)(ren)”。好(hao)仁(ren)(ren)者(zhe)(zhe)(zhe)(zhe)既然以追求仁(ren)(ren)德為(wei)最(zui)高理想(xiang),那么就應該以自己(ji)(ji)的(de)(de)(de)言(yan)行(xing)去影響“不(bu)(bu)仁(ren)(ren)者(zhe)(zhe)(zhe)(zhe)”,更不(bu)(bu)能“使(shi)不(bu)(bu)仁(ren)(ren)者(zhe)(zhe)(zhe)(zhe)加乎(hu)(hu)其(qi)身”,受“不(bu)(bu)仁(ren)(ren)者(zhe)(zhe)(zhe)(zhe)”所左右。孔(kong)子(zi)說:“有(you)能一(yi)日用其(qi)力(li)于仁(ren)(ren)矣(yi)乎(hu)(hu)?我未見力(li)不(bu)(bu)足者(zhe)(zhe)(zhe)(zhe)。”從(cong)求仁(ren)(ren)的(de)(de)(de)角度來說,最(zui)重要的(de)(de)(de)是一(yi)個人主觀上(shang)肯不(bu)(bu)肯“用力(li)”,而不(bu)(bu)是力(li)足與不(bu)(bu)足的(de)(de)(de)問題,因(yin)為(wei),無論什么人從(cong)根(gen)本(ben)(ben)上(shang)來說都有(you)為(wei)仁(ren)(ren)的(de)(de)(de)能力(li)。這(zhe)里(li)已蘊涵著在道(dao)德面(mian)前人人平等的(de)(de)(de)思想(xiang)。以后孟子(zi)加以發展,提出“人皆可以為(wei)堯舜”的(de)(de)(de)命題。

第(di)四,言(yan)與行的(de)統一。在道(dao)德實(shi)踐過(guo)程中(zhong),一個(ge)很(hen)重要(yao)的(de)問題是言(yan)行之一致。針對人們往往言(yan)過(guo)其行的(de)弊病,孔(kong)子(zi)說:“君子(zi)欲訥于(yu)言(yan)而敏(min)于(yu)行。”提倡說話要(yao)謹(jin)慎,行動要(yao)敏(min)捷。他還以(yi)古代賢人的(de)道(dao)德榜樣告誡弟子(zi):“古者言(yan)之不出,恥(chi)躬之不逮也(ye)。”對于(yu)口(kou)頭上表(biao)示(shi)“志于(yu)道(dao)”,而行動上卻“恥(chi)惡(e)衣惡(e)食者”,孔(kong)子(zi)非(fei)常厭(yan)惡(e)地斥之為“未足(zu)與議也(ye)”。

第五,一(yi)以(yi)(yi)(yi)貫之(zhi)(zhi)之(zhi)(zhi)道(dao)。孔子(zi)(zi)(zi)(zi)說:“吾道(dao)一(yi)以(yi)(yi)(yi)貫之(zhi)(zhi)。”的(de)(de)確如此,整部《論(lun)語》似有(you)一(yi)根紅(hong)線貫串(chuan)始終,那就是(shi)“仁”的(de)(de)思(si)想(xiang)。可(ke)是(shi)由(you)于(yu)曾(ceng)子(zi)(zi)(zi)(zi)立即答以(yi)(yi)(yi)已經明白,孔子(zi)(zi)(zi)(zi)未(wei)加(jia)以(yi)(yi)(yi)明說。而(er)其(qi)他門人(ren)疑惑不(bu)(bu)解時,曾(ceng)子(zi)(zi)(zi)(zi)告之(zhi)(zhi):“夫子(zi)(zi)(zi)(zi)之(zhi)(zhi)道(dao),忠恕(shu)而(er)已矣。”曾(ceng)子(zi)(zi)(zi)(zi)以(yi)(yi)(yi)忠、恕(shu)二道(dao)來表述孔子(zi)(zi)(zi)(zi)一(yi)以(yi)(yi)(yi)貫之(zhi)(zhi)的(de)(de)思(si)想(xiang),引(yin)起后世各種不(bu)(bu)同(tong)的(de)(de)詮釋。據《衛(wei)靈公》篇所記:子(zi)(zi)(zi)(zi)貢問曰:“有(you)一(yi)言而(er)可(ke)以(yi)(yi)(yi)終身(shen)行(xing)之(zhi)(zhi)者乎(hu)?”子(zi)(zi)(zi)(zi)曰:“其(qi)恕(shu)乎(hu)。”其(qi)意(yi)一(yi)致(zhi)。“忠、恕(shu)”二者可(ke)看作(zuo)“仁”的(de)(de)內涵(han)。朱熹注(zhu)釋“忠恕(shu)”為:“盡己(ji)(ji)(ji)之(zhi)(zhi)謂忠,推(tui)己(ji)(ji)(ji)之(zhi)(zhi)謂恕(shu)。”盡己(ji)(ji)(ji)心(xin)(xin)以(yi)(yi)(yi)待人(ren),并將心(xin)(xin)比心(xin)(xin),推(tui)己(ji)(ji)(ji)及人(ren),不(bu)(bu)以(yi)(yi)(yi)己(ji)(ji)(ji)所不(bu)(bu)欲者施于(yu)人(ren)。這與(yu)孔子(zi)(zi)(zi)(zi)所闡述“仁”的(de)(de)思(si)想(xiang)是(shi)相通(tong)的(de)(de)。

第(di)六,以(yi)孝達仁。首篇已明孔(kong)門(men)視“孝悌”為“仁之(zhi)本”。以(yi)后(hou)又有(you)多(duo)篇申(shen)述以(yi)孝達仁之(zhi)意(yi),這(zhe)并不(bu)(bu)(bu)奇怪(guai)。除本篇第(di)二十(shi)章與前《學而(er)(er)》第(di)十(shi)一章有(you)所(suo)重復(fu)外(wai)(可能弟子(zi)(zi)各有(you)所(suo)記,而(er)(er)詳(xiang)略(lve)不(bu)(bu)(bu)同(tong)),其余(yu)幾(ji)章論孝,皆有(you)新(xin)意(yi)。例如本篇中提出(chu)的(de)(de)“幾(ji)諫”,即可解(jie)除一般人的(de)(de)疑慮。父母(mu)之(zhi)言行也可能有(you)不(bu)(bu)(bu)當之(zhi)處,也會有(you)過失。子(zi)(zi)女決非一味聽從,而(er)(er)是(shi)婉言規勸(quan),如果父母(mu)不(bu)(bu)(bu)從,待父母(mu)心平氣和,再相(xiang)機勸(quan)諫。讀了這(zhe)一章,對(dui)孔(kong)子(zi)(zi)的(de)(de)“無改于父之(zhi)道”,會有(you)較全面的(de)(de)理(li)解(jie)。

《論語*里仁第四》原文、注釋、翻譯與解讀本篇重點談論“仁”,“禮”是“仁”的外在表現形式,“仁”是“禮”的核心,本篇章也是整部《論語》的重點篇目,集中地記載了孔子的“仁學”思想。“仁”不但是孔子學說的核心,也是儒家追求的最完美的道德境界。

【原文】4.1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譯文】孔子說:“居住在有仁愛的地方最好。選擇居住環境而不講究仁德,怎么算是聰明?”
【解讀】安德義解讀認為此章是孔子的環境論,我以為有道理。但我還以為生命成長應該從生命的內在開始,似乎這句話與“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憲問》篇)有關。實際上講的就是人的生命的美好,要以內在的仁德修養為基礎,離開對內在仁德的追求都是不明智的。
【原文】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譯文】孔子說:“不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于貧困之中,也不能長久地處于安樂之中。仁德的人安于仁道,真正聰明的人一定會實踐仁德。”
【解讀】對一個人而言,仁德的有無決定了他的生命狀態。無論是貧困還是安樂,能夠始終如一的泰然處之的人并不多,始終如一是生命成長之道。“久處”說的就是始終如一,講的是心不被物役的道理。“久處”的概念在佛教中,就是人的定力。能夠做到“久處”是因為心中有仁德,而心中有仁德的人又會安于仁德,其行為就會利于仁德。至此,我們就會明白喜新厭舊、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的人往往都是內心缺乏真正仁德的人。“仁”不是小善,而是大善,是一個人生命的定海神針。
【原文】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譯文】孔子說:“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喜歡一個人,才能憎惡一個人。”
【解讀】此章孔子談論的是仁德的人內心情感的體現。真正具有仁德的人,一定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多談論的是人心,是人的品德修養。而仁德有無在有些人眼里是很難分得清,判斷得明的。仁與不仁的界限實質上就是公與私的界限,仁者天下為公,心中裝著天下蒼生,以老百姓的幸福為己任;不仁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因此,仁者與不仁者對好惡的價值判斷就有了區別。仁者所好惡也是天下人所好惡,不仁者所好惡卻不一定是天下人所好惡。這一段《鮑鵬山新讀論語》說得好,仁者的好惡以正義為前提,不仁者心中沒有正義。所以不仁者未必有真愛,但卻常常有刻骨的恨。被不仁者愛的人,未必真可愛;被不仁者恨的人,更未必真可恨——恰恰相反,到有可能是一個正直的人。
【原文】4.4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譯文】孔子說:“如果立志于行仁德,就不會有惡行了。”
【解讀】“仁”是孔子終其一生所追求的理想,說的是人一心向善,惡就會減少,如果一個人一生中奉守仁行,自然就會無惡。錢穆老先生把此章與上一章聯系起來理解說,仁者的惡也是基于內心的善出發的,所以無惡,也是有道理的。
【原文】4.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比于是,顛沛必于是。”
【譯文】孔子說:“財富和地位,都是人想要的,不用正當的手段獲得,君子是不愿意安此富貴的。貧窮和地位低賤,是每個人都厭惡的,不是因為正當的手段招來的,失去不掉的。君子離開了仁德,還怎么去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是連一頓飯的功夫也不能違背仁德的,倉促緊迫的時候是這樣,顛沛流離的時候也是這樣。”
【解讀】此章談的是孔子對財富地位的看法。告訴我們財富和權力地位都是人們想要的,但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可以不擇手段。這也是仁者與不仁者在對待財富與權力地位上的區別。君子在于志于仁,所以不僅要養身,更要養心、養德;而小人貪得無厭,是因為小人僅知道肉體快樂,只是一味的養欲、縱欲,不知節制。
孔子還說:“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述而》篇7.12)這是仁者求財、求功名的理智選擇;“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篇7.15)這是仁者對待不義之財的態度;“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子張》篇19.1)這是得時考慮的標準;“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篇6.7)這是仁者應該有的定力。
【原文】4.6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譯文】孔子說:“我沒有見到過真正愛好仁德而厭惡不仁德的人。愛好仁德的人,會把仁德奉為至高無上;厭惡不仁德的人,他實行仁德的方式就是不讓不仁德的事情施加在自己的身上。有哪怕一天的時間也把自己的力量用于實行仁德的人嗎?我還沒有看見(要實行仁德而)力量還不夠的人。可能會有這樣的人,但是我沒有見到過。”
【解讀】其實,這章記載的話語,反映了作為老師的孔子心中的困惑。他所困惑的不是自己實行仁德的問題,而是對于他的學生實行仁德的困惑,修養自己的仁德這方面的理論,孔子的弟子不是不知道,但在實踐中能得到老師認可的也就只有顏回一人,不過是“三月不違仁”,而冉求居然會以“力不足”來推脫。孔子能不難過嗎?
我以為“仁”是一個極為高度的境界,又是對人的美好情感抽象出來的境界,是達于理性的感性。通常的人對人情的感受常在感覺的層面,無法提高到理性的層面,而理性與感性則分屬于形而上與形而下兩個層面,所謂“中人以上”與“中人以下”的問題,對于“中人以下”而言是無法理解和體會“仁”的本質的,那么,實踐起來也就會很難。而孔子在“中人以上”,且有切身的體悟,自然會是“我欲仁,斯仁至焉”了。與他人而言,卻是天壤之別。實質上,這章說得也就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問題,古人的知行合一的問題。
【原文】4.7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之人矣。”
【譯文】孔子說:“人所犯的過錯,與他是哪一類人有關。觀察一個人所犯的過錯,也就知道他是什么人了。”
【解讀】關于識人察人的問題,孔子沒少提及。但從所犯的過錯來識人還是孔子的獨到之處。人以類聚,什么樣的人就會犯什么樣的過錯。同樣,從什么樣的過錯也可以看出是什么樣的人。而人的差別還是體現在對仁的認識與體悟上。
【原文】4.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孔子說:“(如果能夠)早上知道事物的至理,即使晚上死去也可以!”
【解讀】孔子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猜想一定是在他晚年的時候。此言一出,孔子一定會非常的感慨人的一生。面對生命中已經不多的時間,孔子已經感受到時間的緊迫,盡管他一生“學不厭,教不倦”,但生命終歸有著時日,我在他的話語中感覺到他對人生的深深眷戀。這使我聯想到孔子說過的另一句話:“逝者如斯夫”,也讓我記起他的叮囑“當仁,不讓于師”。孔子一生都是這樣,深懷使命之感。
【原文】4.9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譯文】孔子說:“讀書人有志于探索真理,但卻以衣食不好為恥,這樣的人就不值得與他討論了。”
【解讀】理想與現實,追求真理與生存的關系,總是存在矛盾。既然志于道就應該處理好道與衣食的輕重關系,“志于道”自然應該“道”重于一切,不議“道”才是真正的恥辱。在人的心中,關注的重點是不一樣的,一個人如果真的以“道”為重,就不會注意到“衣食”的好與壞,而一個以“衣食”不好為恥的人,顯而易見他關注的不是道,而是物質。志于道的人更會注重精神價值,恥衣食的人更會注重物質的價值,這是兩種價值觀的沖突。自然這樣的兩類人也無法談到一塊了。
【原文】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譯文】孔子說:“君子對待天下的事情,沒有絕對的正確,也沒有絕對的錯誤,能夠適當就可以了。”
【解讀】我們把眼界放寬,就會發現生活當中很多的事情都是沒有絕對的對錯,孔子所言的“無適也、無莫也”也應該是指生活中的小事,并非大是大非問題。其實,在整個人生中,我們是沒有必要任何時候都要分個是非清白的。因為世界本來就是整體,是對立統一的,失去任何一方另一方都會不存在。比如物質與精神,有誰可以肯定地說究竟哪一個重要呢?我們常有人標榜自己是純粹的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唯物主義者就好嗎?不見得。更多的時候,一個人常常既是唯物的也是唯心的。唯心也不見得就是迷信,迷信的唯心主義者都是不懂得唯心的道理的人。在這里,我們看到的不是孔子無原則,而是寬闊的胸懷與氣度。
【原文】4.1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譯文】孔子說:“君子關心的是道德修養,小人關心的是自己的田宅。君子關心的是法律制度,小人想的是實惠好處。”
【解讀】君子與小人是兩個不同層面的人。簡單的看,君子注重內在生活,小人看重外表;君子看重精神的高貴,小人看重物質的繁華;君子所好無形,小人見不到無形的美好,只能關注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原文】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譯文】孔子說:“按照利益的標準來行事,就會招致很多抱怨。”
【解讀】實質上孔子講的還是處理生活中的事情要以道義為標準,而不是以利益為標準,按照利益標準處理生活中的事情的結果就會使招致抱怨。
【原文】4.13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譯文】孔子說:“能用禮讓來治理國家嗎,那還會有什么困哪嗎?不能以禮讓治國,禮讓又有什么用呢?
【解讀】儒家一貫主張以德治國。禮則是德治的要求,是仁的外在形式,仁通過禮表現出來。禮的作用在于規范社會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秩序,是人們共同認同的規范。它不同于法制,有不同于道德。禮再多大家不自覺遵守,也沒有什么用。
【原文】4.14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譯文】孔子說:“不要怕沒有職務和地位,要擔憂憑什么獲得職務與地位。不要擔心沒有人知道自己,要追求讓人知道自己的本領和才德。”
【解讀】“位”有社會賦予的地位,有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之別。真正的“位”是“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這就是大丈夫之“位”。“使人知己”、“知人”、“自知”是智者的三種境界。
此章的現實意義就在于,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大學畢業就是失業,似乎是普遍現象,也是人們的共識。其原因很復雜,拋開其他原因,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大學生讀大學的時候,不懂得學習是要增長本領的道理。大學四年,心為物役,總是追隨潮流,喜歡明星軼事、道聽途說、花邊新聞,唯獨看不到生存需要本事。這正是問題的癥結所在,當然與此相關還有社會問題、家庭教育問題、學校體制問題等等。
【原文】4.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譯文】孔子說:“曾參啊!我的思想是貫穿始終的。”曾子說:“嗯。”曾子出來后,同學們問他“啥意思?”曾子說:“老師的思想,就是忠和恕而已!”
【解讀】我以為此章孔子想要對弟子們說的是不變的東西或原則,孔子所言之道,有做人之道、教學之道、學習之道,這個“道”是孔子一生堅守的,是孔子保持不變的一。有人解釋說,是曾子將孔子的“道”具體化為“忠”與“恕”了,是曾子對老師思想的解讀。而我卻認為是曾子片面的理解了孔子的一以貫之的“道”。如果從“仁”這個孔子的思想核心來看,曾子的解讀也許是對的。但我想,孔子想要說的“道”含義應該更為廣泛和深刻。孔子的做人原則是始終如一的,這是孔子的做人之道;孔子的學習之道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這一原則也是始終如一的;孔子的教學原則也是始終如一的,那就是在要求學生做人基礎之上的“游于藝”。
【原文】4.16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譯文】孔子說:“君子講道義,小人講利益”。
【解讀】義利的爭辯從生活到學術自古及今沒有停止過。此章孔子所言,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分辨出君子和小人。這個世界是一個整體,從整個人生來說,大致有精神與物質兩個范疇,與人個體而言物質與精神都不能傾向哪一個,對社會而言也是如此。所以,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義與利也是如此,兩者兼顧,協調發展,才是全人。如此看來,正應了孔子的那句話“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當然,對君子與小人的分別,還是看兩者對待義與利的側重程度。但不要忘了過分的看重義與利,都會走入極端,其結果就會是“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為政》篇2.16)。
【原文】4.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孔子說:“看到別人身上優秀的方面就要想著向他這方面看齊,看到別人身上不足的地方,就要反省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毛病。”
【解讀】很多解讀《論語》的人,都把這句話翻譯成“看到賢能的人就要向他看齊,看到不賢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我以為這樣解讀孔子有不足的地方。孔子作為一代圣人,既是識得大體的人,又是一個識得具體而微的人。這章所反應的思想不乏傳統的對整個人好壞的認識,但更重要的是再好的人都存在缺點和不足,再壞的人身上也會有閃光點,從這一點出發,就更切近于孔子的思想了。我們今日教育方法上的不足,就是圣人式的教育,總是把十分完美的完人作為榜樣和典型拿來教育學生,而學生因為這個榜樣的高大全會感到自己與目標的距離太遠,學習起來也就會感到困難,所以,作為學生干脆對此等榜樣置之不理。但是發展自己、提高自己,從他人身上一點一滴學習卻是很容易做到的,在教育的過程中能始終如此,一個人終究會成為一個接近圣人的人。因此,我對此章的認識相較于他人的認識就更具有現實的意義和價值。我堅信!
【原文】4.18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譯文】孔子說:“侍奉父母時,如果他們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的勸說,看到他們不聽從自己的規勸,還要對他們保持尊敬,不違逆他們的心愿和想法,為他們做事也不要有怨言。”
【解讀】本章孔子談善待父母的原則。與父母親人相處最重要的是情感和親情,而非信仰、價值觀和原則。但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不妨婉言相勸,但不認同的時候,也要保持對他們的敬重和情感。遺憾的是,對待父母能夠做到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能夠一輩子這樣善待父母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張祥龍認為“幾”,很委婉,很時機化,很隱約,不突出地、情境化地來勸父母,應該是微笑的,很有道理。
【原文】4.19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譯文】孔子說:“父母在世的時候,不要遠游。如果遠游,一定要告訴父母自己的去處。”
【解讀】在孔子那個時代,交通不便。父母年老需要人照料,長期遠離家庭,父母就會失去照料,所以,孔子才告誡人們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也是說一旦父母需要也好找到自己。
【原文】4.20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譯文】孔子說:“如果父親死后三年內沒有改變父親立下的規矩,可以說就是孝順了。”
【解讀】此章表面上說的是仁孝的問題,實際上講的是家族的持續發展問題。任何一個家庭的發展和興旺發達,都需要在前輩人努力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社會的發展,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集體的發展都是如此。這其中包含了繼承與創新的問題,無改父道就是繼承,三年無改不是一輩子不改。社會生活中,常常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換了一個時代,換了一批鳥;換了一批鳥,換了一種歌謠。”,所以社會的發展水平總是很難前進,有的時候還要倒退。任何基業常青的事業都需要繼承與發展,這是基本的道理。無改父道就是家族興旺常青的秘訣。于孔子的“仁學”文化相關的也是一樣道理。
【原文】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譯文】孔子說:“父母雙親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知道父母的年齡)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高興,一方面為他們日漸衰老而憂懼。”
【解讀】本章說的是對待父母雙親年齡的心情,其情感喜憂參半,喜年高壽長,憂壽高日短。
【原文】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譯文】孔子說:“古代的人說話不輕易出口,以自己做不到為恥。”
【解讀】說的是言與行的關系。古人做事不輕易承諾,害怕說道做不到會失信于人。今人卻不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夸夸其談,夸下海口做不到也不以為然。子路無宿諾,“聞到而不能行,恥躬之不逮也”(《里仁》篇),“恥其言過其行”(《憲問》篇)。言與行的關系,還有說到做到,說道做不到,做到不說,光說不做,這些都需要在生活中細細體會。
【原文】4.23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譯文】孔子說:“能嚴格約束自己卻出現錯誤的人是很少見的!”
【解讀】此章實質說的是自律、節制對成功的重要。
【原文】4.24子曰:“君子喻訥于言而敏于行。”
【譯文】孔子說:“君子要言辭謹慎而行動敏捷。”
【解讀】還是言與行的關系問題。說話要謹慎,行動要迅捷。孔子告訴我們要少說多做。
【原文】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譯文】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獨,一定會有朋友。”
【解讀】有道德的人,總是會為他人著想,不會損人利己,自然會有朋友。
【原文】4.26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譯文】子游說:“侍奉君主過分繁瑣嘮叨,就會招致羞辱;對待朋友過分繁瑣嘮叨,就會被疏遠。”
【解讀】今日上下級的關系也(ye)是(shi)如此(ci),總是(shi)不分時(shi)間場(chang)合(he)地給領導(dao)提意見(jian),就會招致(zhi)羞辱;自以為(wei)朋友關系不錯(cuo),總是(shi)說(shuo)對(dui)方這也(ye)不足,那也(ye)不是(shi),就會被(bei)朋友疏(shu)遠。自古亦然。

《論語》全文及翻譯賞析怎么寫?內容如下:

1、子曰:“學而(er)時習之(zhi),不亦(yi)說乎(hu)?有朋(peng)自遠(yuan)方(fang)來,不亦(yi)樂(le)乎(hu)?人(ren)不知(zhi)而(er)不慍,不亦(yi)君(jun)子乎(hu)?”《學而(er)》

譯文:孔(kong)子(zi)說:“學了知識之后時常(chang)去溫習,不(bu)(bu)是(shi)很愉快(kuai)嗎(ma)?有志同道合的人(ren)從遠方來(lai),不(bu)(bu)是(shi)很快(kuai)樂嗎(ma)?人(ren)家不(bu)(bu)了解我,我卻不(bu)(bu)惱(nao)怒,不(bu)(bu)是(shi)有才德的人(ren)嗎(ma)?”

2、曾子曰:“吾(wu)(wu)日三省吾(wu)(wu)身:為人(ren)謀而不(bu)忠乎(hu)?與朋友交而不(bu)信乎(hu)?傳不(bu)習乎(hu)?”《學(xue)而》

譯文:曾子說:“我每日(ri)多次進行(xing)自我檢查:替(ti)人(ren)謀劃事情是(shi)否(fou)竭盡(jin)自己的(de)心(xin)力了呢(ni)?同朋友交(jiao)往是(shi)否(fou)誠(cheng)實可信了呢(ni)?老(lao)師傳授(shou)的(de)知識是(shi)否(fou)復習了呢(ni)?”

3、子曰:“吾十(shi)有五(wu)而志于學(xue),三十(shi)而立,四十(shi)而不(bu)惑(huo),五(wu)十(shi)而知天(tian)命,六十(shi)而耳順,七十(shi)而從(cong)心(xin)所欲,不(bu)逾矩。”《為政》

譯(yi)文:孔子說:“我十五(wu)歲(sui)(sui)開始有志(zhi)于做學問,三十歲(sui)(sui)便小有所成(cheng),四十歲(sui)(sui)能(neng)(通達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wu)十歲(sui)(sui)能(neng)知(zhi)道上天(tian)的意(yi)旨(zhi),六十歲(sui)(sui)能(neng)聽得(de)進(jin)不同的意(yi)見(jian),到(dao)七(qi)十歲(sui)(sui)才(cai)做事能(neng)隨心所欲,不會(hui)超過規矩。”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yi)為(wei)師(shi)矣。”《為(wei)政》

譯文:孔子說:“溫習學過(guo)的(de)知識(shi),可以(yi)獲得新的(de)理(li)解與體(ti)會,那么就可以(yi)憑借這一點(dian)去當(dang)(別人的(de))老師(shi)了。”

5、子曰(yue):“學而不思(si)則罔,思(si)而不學則殆。”《為政》

譯文(wen):孔子說:“只學(xue)習(xi)卻不思考,就(jiu)會感到迷惑而無所(suo)適從(cong)(cong);只空(kong)想(xiang)卻不學(xue)習(xi),就(jiu)會疑惑而無所(suo)適從(cong)(cong)。”

6、子(zi)曰:“賢(xian)哉,回(hui)也(ye)!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you),回(hui)也(ye)不改其樂。賢(xian)哉,回(hui)也(ye)!”《雍也(ye)》

譯文:孔子(zi)說:“多么賢(xian)德(de)啊(a),顏回(hui)!一(yi)碗飯(fan),一(yi)瓢水,住在簡陋(lou)的小巷子(zi)里,別人都不能忍(ren)受這(zhe)種窮困清苦,顏回(hui)卻不改變他(愛好學習)的樂趣(qu)。多么賢(xian)德(de)啊(a),顏回(hui)!”

7、子曰:“知之者(zhe)不如(ru)好之者(zhe),好之者(zhe)不如(ru)樂之者(zhe)。”《雍(yong)也(ye)》

譯文(wen):孔子(zi)說:“知道學習的(de)人比不上愛好(hao)學習的(de)人;愛好(hao)學習的(de)人比不上以學習為快樂的(de)人。”

8、子曰:“飯(fan)疏食,飲水,曲肱(gong)而枕之,樂亦在其(qi)中(zhong)矣(yi)。不義而富且貴,于我(wo)如(ru)浮云(yun)。”《述而》

譯文(wen):孔子(zi)說:“吃粗糧,喝冷(leng)水,彎著胳膊枕著它睡,樂趣也(ye)在(zai)這當中(zhong)。用不正當的手段得(de)來的財富和地位,對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樣。”

9、子曰:“三(san)人行,必有我師焉(yan)。擇(ze)其善(shan)者(zhe)而從之,其不(bu)善(shan)者(zhe)而改之。”《述而》

譯文:孔子(zi)說:“在多個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wo)的老師(shi)。我(wo)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發(fa)現他的缺點(如果自(zi)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zi)己的缺點。”

10、子(zi)在川上(shang)曰:“逝(shi)者如斯夫,不舍(she)晝夜。”《子(zi)罕(han)》

譯文:孔子(zi)在河(he)邊上說:“逝去的一切(qie)像河(he)水一樣流去, 日夜不停。”

11、子(zi)曰:“三(san)軍(jun)可奪帥也(ye), 匹夫不可奪志也(ye)。”《子(zi)罕》

譯文:孔子說:“軍(jun)隊(dui)的(de)主帥可以(yi)改(gai)變(bian),平(ping)民百(bai)姓(xing)的(de)志(zhi)向卻(que)不可改(gai)變(bian)。”

12、子(zi)(zi)夏曰(yue):“博學而篤志,切(qie)問(wen)而近(jin)思,仁在其中矣。”《子(zi)(zi)張》

譯文:子夏說:“博覽(lan)群書并(bing)廣泛學習,而(er)且能堅守自(zi)己的(de)志向,懇切地提(ti)問,多思考當前的(de)事,仁德就(jiu)在其(qi)中了(le)。”

本文地址://n85e38t.cn/sici/46323.html.

聲明: 我們(men)(men)致(zhi)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an),注重(zhong)分享,被刊(kan)用文章因(yin)無法核實真實出(chu)處,未(wei)能及時(shi)與(yu)(yu)作者取得聯系,或有(you)版權(quan)異議的,請(qing)聯系管(guan)理(li)(li)員,我們(men)(men)會立即(ji)處理(li)(li),本站部分文字與(yu)(yu)圖片資源來自(zi)于網絡,轉載是出(chu)于傳遞更多信息(xi)之目的,若有(you)來源標(bia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he)法權(quan)益,請(qing)立即(ji)通(tong)知(zhi)我們(men)(men)(管(guan)理(li)(li)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men)(men)會第一時(shi)間予以刪除,并同(tong)時(shi)向您表示(shi)歉意,謝(xie)謝(xie)!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