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
爰有大物①,非絲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為天下明。生者以壽,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軍以強。粹而王,駁而伯②,無一焉而亡。臣愚不識,敢請之王。王曰:此夫文而不采者與? 簡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 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③? 性不得則若禽獸,性得之則甚雅似者與? 匹夫隆之則為圣人,諸侯隆之則一四海者與? 致明而約,甚順而體,請歸之禮。禮。
[注釋] ①爰:于,在這里。②伯:通“霸”,稱霸。③不:同“否”,否定,鄙棄。
皇天隆物①,以示下民②,或厚或薄,帝不齊均③。桀、紂以亂,湯、武以賢。涽涽淑淑④,皇皇穆穆⑤,周流四海,曾不崇日⑥。君子以修,跖以穿室。大參乎天,精微而無形。行義以正,事業以成。可以禁暴足窮,百姓待之而后寧泰⑦。臣愚不識,愿問其名。曰:此夫安寬平而危險隘者邪? 修潔之為親而雜污之為狄者邪⑧?甚深藏而外勝敵者邪? 法禹、舜而能弇跡者邪⑨?行為動靜,待之而后適者邪?血氣之精也,志意之榮也,百姓待之而后寧也,天下待之而后平也,明達純粹而無疵也,夫是之謂君子之知。知。
[注釋] ①隆:通“降”,降下。②示:當為“施”字,給予。③帝:當為“常”字。④涽涽(hūn昏):水渾濁的樣子。淑淑:水清澈的樣子。⑤皇皇:盛大的樣子。穆穆:細微的樣子。⑥崇:通“終”。崇日,終日,一日。⑦寧泰: 當為“泰寧”。⑧狄:通“逖”,遠。⑨弇(yǎn掩):承襲。
有物于此,居則周靜致下,動則綦高以鉅①。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大參天地,德厚堯、禹。精微乎毫毛,而大盈乎大宇②。 忽兮其極之遠也,攭兮其相逐而反也③,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④。德厚而不捐,五采備而成文。往來惛憊,通于大神,出入甚極,莫知其門。天下失之則滅,得之則存。弟子不敏,此之愿陳,君子設辭,請測意之。曰:此夫大而不塞者與?充盈大宇而不窕⑤,入郄穴而不逼者與⑥?行遠疾速而不可托訊者與? 往來惛憊而不可為固塞者與? 暴至殺傷而不億忌者與⑦? 功被天下而不私置者與⑧? 托地而游宇,友風而子雨。冬日作寒,夏日作暑。廣大精神,請歸之云。云。
[注釋] ①鉅:大。 ②大:當為“充”字。宇:“宇”的古字。 ③攭(lì力):旋轉的樣子。④卬卬(áng昂):高高的樣子。蹇:通“攓”,取。⑤不窕(tiǎo條上聲):沒有間隙。⑥郄:同“隙”,空隙,間隙。⑦億:通“意”,疑。⑧置:通“德”,以……有德。
有物于此,倮倮兮其狀①,屢化如神。 功被天下,為萬世文。禮樂以成,貴賤以分。養老長幼,待之而后存。名號不美,與暴為鄰。功立而身廢,事成而家敗。棄其耆老②,收其后世。人屬所利③,飛鳥所害。臣愚而不識,請占之五泰④。五泰占之曰: 此夫身女好而頭馬首者與⑤? 屢化而不壽者與?善壯而拙老者與? 有父母而無牝牡者與? 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絲,前亂而后治,夏生而惡暑,喜濕而惡雨。蛹以為母,蛾以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謂蠶理。蠶。
[注釋] ①倮倮(luǒ裸):通“倮倮”,沒有毛、羽的樣子。 ②耆老:老年人。此處指蠶蛾。③人屬:人類。④五泰:神巫的名字。⑤女好:柔婉。頭馬首:頭像馬頭。
有物于此,生于山阜①,處于室堂。無知無巧,善治衣裳。不盜不竊,穿窬而行②。日夜合離,以成文章。以能合從,又善連衡。下覆百姓,上飾帝王。功業甚博,不見賢良。時用則存,不用則亡。臣愚不識,敢請之王。王曰: 此夫始生鉅,其成功小者邪?長其尾而銳其剽者邪③? 頭铦達而尾趙繚者邪④? 一往一來,結尾以為事。無羽無翼,反復甚極。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⑤。簪以為父,管以為母。既以縫表,又以連里。夫是之謂箴理。箴。
[注釋] ①山阜:山岡。制成針的鐵礦石在山中,故“生于山阜”。②窬(yú魚):洞。③剽(biǎo表):末梢。④铦(xiān先)達:銳利。趙(diào掉)繚:很長的樣子。⑤邅(zhān沾):回旋。
天下不治,請陳佹詩①:天地易位,四時易鄉②。列星殞墜③,旦暮晦盲。幽晦登昭,日月下藏。公正無私,反見從橫,志愛公利,重樓疏堂;無私罪人,憼革貳兵④。道德純備,讒口將將⑤。仁人絀約,敖暴擅強。天下幽險,恐失世英。螭龍為蝘蜓⑥,鴟梟為鳳皇⑦。比干見刳,孔子拘匡。昭昭乎其知之明也,郁郁乎其遇時之不祥也。拂乎其欲禮義之大行也⑧,暗乎天下之晦盲也。皓天不復,憂無疆也。千歲必反,古之常也。弟子勉學,天不忘也。圣人共手⑨,時幾將矣。與愚以疑,愿聞反辭。其《小歌》曰:念彼遠方,何其塞矣。仁人絀約,暴人衍矣。忠臣危殆,讒人服矣。琁、玉、瑤、珠⑩,不知佩也。雜布與錦,不知異也。閭娵、子奢(11),莫之媒也。嫫母、力父(12),是之喜也。以盲為明,以聾為聰;以危為安,以吉為兇。嗚呼上天,曷維其同!
[注釋] ①佹(guǐ鬼)詩:詭異激切的詩。佹,通“詭”,詭異,詭怪。②鄉:通“向”,方向。③殞:通“隕”,墜落。④憼(jǐng警):同“儆”,戒備。貳:當為“戒”字。⑤將將(qiāng槍):同“鏘鏘”,吵嚷的樣子。⑥螭(chī吃):傳說中的一種沒有角的龍。蝘蜓(yǎn tíng眼停): 壁虎。⑦鴟梟(chī xiāo 吃消): 指貓頭鷹。⑧以上兩句當作“拂乎其遇時之不祥也,郁郁乎其欲禮義之大行也”。拂,違背。郁郁,有文采的樣子。⑨共:同“拱”。共手,拱手(以待)。⑩琁(xuán旋):同“璇”,似玉的美石。瑤:美玉。(11)閭娵(jū 居):戰國時魏國美女。子奢:即子都,春秋時鄭國的美男子。(12)嫫母:丑女,黃帝時人。力父:不詳,當是丑男子。
【鑒賞】 中國古代的文學傳統以詩、賦為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之一。
“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陸機《文賦》),詳盡地描摹物態便是賦的最突出的特點。荀子的這一《賦》篇,正是以“賦”命篇的開山之作,細察其理,不難感受到先哲寄寓其中的微言大義和這一文體新興之時的熠熠光華。
藝術來源于生活,賦的最早萌芽亦發端于民間閭巷的說唱吟誦。“弟子不敏,此之愿陳,君子設辭,請測意之”,如同猜謎游戲一般,在一問一答的結構下,越來越接近謎底。這種起源于民間的口頭文學,最早確是質木無文、難登大雅之堂的,一直到荀子筆下,才遽然成為“鋪采摛文,體物寫志”(劉勰《文心雕龍·詮賦》)的生動篇章。也正是在這種深具“隱語”特征的生動模式下,一貫難以描摹的抽象概念,如“禮”、“知”等得到了具體的描繪。“爰有大物,非絲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為天下明”,“禮”雖不可觸摸,卻能使天下萬物自然而然地各歸其位,各呈其才;雖不可觀看,卻如同日月在天,照亮每個人的內心世界。禮之所至,率爾成文,人人嚴守心中律令,而上下內外則和諧至隆。各種比喻、象征的表現形式穿插其間,“或體目文字,或圖象品物,纖巧以弄思,淺察以炫辭”(劉勰《文心雕龍·諧隱》),五賦并列,更是煥然成章,光華奪目,在初創之時便呈現出鮮活的文學魅力。
“詩人之賦麗以則”(揚雄《法言·吾子》),后世的文學家們多以荀子為“詩人之賦”的楷模,并不僅僅因為荀子乃賦體的始創者,更是因為其賦秉承了詩經“吟詠情性”的傳統。荀子之賦也許不能一直保持溫柔敦厚的含蓄之美,卻始終堅守著“無冕之王”的使命——抒情言志、抨擊時政。最后之佹詩,更是作者的心聲直白。其中的文字一句比一句鏗鏘激昂,怨憤之氣直沖云霄:“比干見刳,孔子拘匡。昭昭乎其知之明也,郁郁乎其遇時之不祥也……。以盲為明,以聾為聰;以危為安,以吉為兇。嗚呼上天,曷維其同!”魯迅先生在《漢文學史綱要》中即曾評論:“詞甚切激,殆不下于屈原,豈身臨楚邦,居移其氣,終亦生牢愁之思乎?”言雖戲謔,而一語成讖。時代相近的兩位文學家,在國運日衰而蕭艾遍地的楚國,內心也有著相近的慘怛和怨憤,發而為言,為騷為賦,雖為殊途,卻皆是以筆寫心,化成文章。
入漢之后,賦的創作蔚為大觀,其語言藝術也日益精純,成為一代文學之典范。然而,宴席吟賞之間的文辭,又怎能直抒心中種種憤懣和不滿?主客問答,鋪張揚厲,也多是對奢華生活的互相吹捧。“朝夕論思,日月獻納”之際,抨擊時世的強度大大減弱,“勸百諷一”的實質也只不過是裝飾性的言論民主而已。
本文地址://n85e38t.cn/sici/462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作文陽山畈的桃花,陽山畈桃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