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傳
孫策傳
【題解】
孫策(175—200),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孫堅之嫡長子,孫權之長兄,東吳政權的奠定者,《三國演義》稱其武勇猶如西楚霸王項羽,故有“小霸王”的美譽。孫堅死后,為繼承父業,孫策初屈事袁術,后脫離袁術,逐漸統一江東。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后身亡,年僅26歲。孫權稱帝后,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
【原文】
策,字伯符。堅初興義兵,策將母徙居舒,與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咸向之。堅薨,還葬曲阿,已乃渡江居江都。徐州牧陶謙深忌策。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范、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
興平元年,從袁術。術甚奇之,以堅部曲還策。太傅馬日磾杖節安集[1]關東,在壽春以禮辟策,表拜懷義校尉,術大將喬蕤、張勛皆傾心敬焉。術常嘆曰:“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策騎士有罪,逃入術營,隱于內廄。策指使人就斬之,訖,詣術謝。術曰:“兵人好叛,當共疾之,何為謝也?”由是軍中益畏憚之。
術初許策為九江太守,已而更用丹楊陳紀。后術欲攻徐州,從廬江太守陸康求米三萬斛。康不與,術大怒。策昔曾詣康,康不見,使主簿接之,策嘗銜恨。術遣策攻康,謂曰:“前錯用陳紀,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廬江真卿有也。”策攻康,拔之,術復用其故吏劉勛為太守,策益失望。
【注釋】
[1]安集:安撫。
【譯文】
孫策,字伯符。孫堅當初興義兵,孫策領著母親遷往舒縣居住,與周瑜結為好友,招納會聚了很多上流社會人物,江淮一帶的人都投奔他。孫堅死后,孫策將他歸葬曲阿,自己渡江居住在江都。徐州牧陶謙忌恨孫策。孫策的舅父吳景,當時任丹楊太守,孫策于是帶著母親遷居曲阿,與呂范、孫河一起投靠吳景,并依賴吳景招募得數百人。
興平元年(194),孫策前往跟隨袁術。袁術認識到孫策非是一般之人,便將孫堅的部隊交還孫策。太傅馬日磾執符節安撫關東,在壽春以禮征召孫策,上表奏請任孫策為懷義校尉,袁術的大將喬蕤、張勛都傾心敬重孫策。袁術常常嘆息說:“如果我袁術有孫郎這樣的兒子,死也瞑目無憾啊!”孫策有個騎兵犯了罪,逃進了袁術的軍營,藏躲在馬廄中,孫策派人前往殺掉他。過后,他又前往袁術處賠禮請罪。袁術說:“兵士叛變,理當共同懲處,有什么可請罪的呢?”從此軍中更加敬畏孫策。
袁術當初答允讓孫策任九江太守,過后改用丹楊(在今安徽宣城)人陳紀。后來袁術準備攻打徐州,向廬江太守陸康求派軍糧三萬斛。陸康不給,袁術大怒。孫策以前曾求見過陸康,陸康不見,只讓自己的主簿接待他。孫策因此對陸康懷有恨心。袁術派孫策攻打陸康,對孫策說:“先前我錯用陳紀,常恨我的本意未能兌現。如今你如果能抓獲陸康,廬江就真正屬于你所有了。”孫策攻打陸康,打敗了他,袁術再次任用他過去的下屬劉勛為廬江太守,孫策更為失望。
【原文】
先是,劉繇為揚州刺史,州舊治壽春。壽春,術已據之,繇乃渡江治曲阿。時吳景尚在丹楊,策從兄賁又為丹楊都尉,繇至,皆迫逐之。景、賁退舍歷陽。繇遣樊能、于麋東屯橫江津,張英屯當利口,以距術。術自用故吏瑯邪(琊)惠衢為揚州刺史,更以景為督軍中郎將,與賁共將兵擊英等,連年不克。策乃說術,乞助景等平定江東。術表策為折沖校尉,行殄寇將軍,兵財千余,騎數十匹,賓客愿從者數百人。比至歷陽,眾五六千。策母先自曲阿徙于歷陽,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轉斗,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而軍令整肅,百姓懷之。
策為人,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劉繇棄軍遁逃,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吳人嚴白虎等眾各萬余人,處處屯聚。吳景等欲先擊破虎等,乃至會稽。策曰:“虎等群盜,非有大志,此成禽(擒)耳。”遂引兵渡浙江,據會稽,屠東冶,乃攻破虎等。盡更置長吏,策自領會稽太守,復以吳景為丹楊太守,以孫賁為豫章太守。分豫章為廬陵郡,以賁弟輔為廬陵太守,丹楊朱治為吳郡太守。彭城張昭、廣陵張纮、秦松、陳端等為謀主。
【譯文】
起先,劉繇為揚州刺史,州府原來設在壽春。袁術已占領壽春,劉繇于是渡江以曲阿為州府治所。此時,吳景尚在丹楊,孫策的堂兄孫賁又是丹楊都尉,劉繇到后,把他們都攆走了。吳景、孫賁退居歷陽。劉繇派樊能、于麋東往駐扎橫江津,張英駐扎當利口,以抵御袁術。袁術任用自己過去的下屬瑯琊人惠衢為揚州刺史,又任用吳景為督軍中郎將,與孫賁共同領兵進擊張英等,一連幾年都未能攻克。孫策于是勸說袁術,請他派自己前助吳景等人平定江東。袁術上表任命孫策為折沖校尉,代理殄寇將軍,只給他配備一千多的士卒及相應的軍需品,戰馬幾十匹,賓客中愿意跟隨者幾百人。及至歷陽,孫策的兵眾發展到五、六千人。孫策的母親已先從曲阿遷來歷陽,孫策又將母親遷往阜陵居住,然后渡江轉戰,所向勢若破竹,無人敢與他交鋒,而且軍令很嚴整,百姓們都依附他。
孫策為人喜好修飾外表,善于談笑,性格豁達開朗樂于接受意見,又善于用人,所以兵士和百姓對待他,沒有不盡心盡力的,都愿意效死于他。劉繇棄軍自己逃走,各州郡的太守們也都紛紛棄城逃跑。吳郡人嚴白虎等手下有一萬多人,嚴守各自的地盤。吳景等想先擊破嚴白虎等,然后再到會稽。孫策說:“嚴白虎等盜賊,心無大志,憑此就能將其擒獲。”于是率兵渡過長江到達浙江,占據會稽,屠城東冶后,攻破嚴白虎等盜眾。孫策將原有長吏全部更換,自己兼任會稽太守,又以吳景為丹楊太守,以孫賁為豫章太守,分豫章另置廬陵郡,以孫賁弟弟孫輔為廬陵太守,丹楊人朱治為吳郡太守。彭城人張昭,廣陵人張纮、秦松、陳端等為謀士。
【原文】
時袁術僣[2](僭)號,策以書責而絕之。曹公表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后術死,長史楊弘、大將張勛等將其眾欲就策,廬江太守劉勛要擊,悉虜之,收其珍寶以歸。策聞之,偽與勛好盟。勛新得術眾,時豫章上繚宗民萬余家在江東,策勸勛攻取之。勛既行,策輕軍晨夜襲拔廬江,勛眾盡降,勛獨與麾下數百人自歸曹公。是時袁紹方強,而策并江東,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撫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為子章取賁女,皆禮辟策弟權、翊,又命揚州刺史嚴象舉權茂才。
建安五年,曹公與袁紹相拒于官渡,策陰欲襲許,迎漢帝,密治兵,部署諸將。未發,會為故吳郡太守許貢客所殺。先是,策殺貢,貢小子與客亡匿江邊。策單騎出,卒(猝)與客遇,客擊傷策。創甚,請張昭等謂曰:“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于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至夜卒,時年二十六。
權稱尊號,追謚策曰長沙桓王,封子紹為吳侯,后改封上虞侯。紹卒,子奉嗣。孫皓時,訛言謂奉當立,誅死。
【注釋】
①詣:拜見。
[2]僣(jiàn):古同“僭”,超越身份,冒用在上者的職權、名義行事。
【譯文】
此時袁術擅自稱帝,孫策去信譴責并與他絕交。曹操上表舉薦孫策為討逆將軍,并封爵吳侯。袁術死后,長史楊弘、大將張勛等想率領部下投靠孫策,廬江太守劉勛半路截擊,并將他們全部俘虜,收繳了他們所帶的珍寶后返還。孫策聽說后,假意與劉勛結盟為友。劉勛得到袁術的軍隊,此時豫章上繚的宗民有一萬多戶在江東,孫策勸劉勛前往攻取。劉勛出兵后,孫策率領部下輕裝奔襲,一夜間即占有廬江,劉勛的軍隊全部投降,劉勛只帶著幾百個部下投歸曹操。這時袁紹的勢力正強大起來,而孫策又吞并了江東,曹操已無力東顧,就打算對孫策實行安撫。于是把弟弟的女兒許配給孫策的小弟孫匡,又為兒子曹章娶了孫賁的女兒,用禮征召孫策的弟弟孫權、孫翊,并令揚州刺史嚴象舉薦孫權為秀才。
建安五年(200),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壘相持,孫策暗中盤算襲擊許昌,迎取漢獻帝,便秘密整頓軍隊、部署將領。還未行動,他就被過去的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所殺害。起先,孫策殺許貢,許貢的小兒子與門客逃亡隱居在長江邊。這次孫策單身匹馬外出,猝然與許貢的門客相遇,門客擊傷了他。孫策傷勢甚重,就請張昭等前來說:“中原正在大亂之中,憑我們吳越的兵眾,三江的險固,足以觀其虎斗成敗。您各位要好好幫助我弟弟!”又招呼孫權,將印綬交予他,對他說:“率領江東兵眾,決戰兩陣之間,橫行爭衡天下,你不如我。但舉賢任能,使其各盡其心,用以保守江東,我不如你。”到夜間孫策便死去,時年26歲。
孫權登基稱帝后,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封孫策的兒子孫紹為吳侯,后改封為上虞侯。孫紹死后,他的兒子孫奉繼承爵位。孫皓為帝時,謠傳孫奉應為皇帝,于是孫皓將其誅殺。
本文地址://n85e38t.cn/sici/455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福特,福特·瑪陶克斯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