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 >> 傳統資訊 >> 傳統文學

《柿子紅了(外一篇)》董華散文賞析

大道家園 2023-07-16 19:56:26

《柿子紅了(外一篇)》董華散文賞析霜打柿子紅如火。

柿子紅了,美!

能道出一個“美”,就判定了你曾經和鄉土風物有過體驗,我隨之同你心醉。

柿子紅于啥季節呢?民諺: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紅了皮。按公歷折算,十月之末。此一時,或于庭院,或于坡岡,柿子們都紅了。

如果不紅,喜鵲、斑鳩的連連叫嚷,也會催促它紅。

農宅,希望有一棵柿子樹。憑著它顯露的和悅,足能給宅門添松快、添喜氣。

坡岡上的更不用說了。一枝枝紅燈,一襲襲紅衫,一嶺嶺紅塔,一道道紅川,轟趕著你的純正之心向那里去。

摘柿子了,村村樂,家家歡。果筐,把東坡西坡裝遍;馬車,把紅的黃的拽完。鐵桿兒莊稼增收,歲歲盛景,年年迷戀。

柿子紅,模樣美,胖胖憨憨的柿果,像女孩腴潤香甜的臉,像莊稼小伙兒憨厚的心田。還有啥果子像自家人一樣,瞅著如此可親呢?

親手勞動了的果實,吃著美。觀察吃相,迷透了你心、我心。

剛摘下,選了一個艷的、軟的,先獻給了爺爺、奶奶。爺爺單手托著,未吃先樂,好半天,才用另只手搌搌柿子皮,咬下一口。咬了一口,咂咂滋味兒,還不急著吃,看看樹,看看人,眼神里充滿了慈愛。吃了這個柿子,偏紅的柿子汁兒,沾了爺爺滿把胡子。奶奶比爺爺愛吃柿子,鄉間本來就有俏皮話,叫“老太太吃柿子,專揀軟的捏”。遞過來的柿子,夠軟和的了,她也要再試一試,捏一捏。然后叼一小口,嘬出了一兜兒蜜的柿子湯,“吸溜、吸溜”帶聲兒,往嘴里吸。兩道淡眉堆起了甜蜜。

娃娃吃柿子,得選特殊的。有的果形,像倒扣的香爐,田字形果面,有紅撲撲四個胖尖兒。娃娃的判斷力,在見了玩具般可笑的柿子,一臉粲然,更不樂意撒手。大人把柿子放入木碗,給端著,娃娃不依,就想自己吃。會吃成啥樣呢?哈,手心、手背、小臉蛋兒、下巴頦兒,凈是紅紅黃黃的柿子汁兒!伸出舌頭讓大人瞧,小嫩舌頭邊咂著柿子絡、柿子皮兒。娃娃得意地笑,心里說:不用你們大人,看我會吃不會吃。

柿子紅,紅在了樹,是美;紅在了窗臺、屋頂,也是美。柿子進了家門,大部分晾上房。窗臺擺了一溜兒,以備隨時吃。祥光環繞房宅,敞亮如水。

勞動者覺不出依存的美,美的發現,讓給了外人。逛山村來的,由山坡往下而望,見了家家屋頂紅色的蒸騰、村落漂浮的安謐,人間樸樸實實的美觀使他身輕似紙、心丸似仙,羨慕感油然而生。

老人腳上一顆趼,后輩兒孫一分福。一棵柿子樹,生存百余年,庭院中的柿子樹,往往為上一輩或上上一輩所植。樹死了,燒炭;人死了,成灰。人生輾轉,代代都如是。在柿子樹尚顯生命之際,能夠讓爺爺、奶奶靜靜地深情地抬眼瞧,能夠讓他們與兒孫在樹下同處歡樂,吃上一個他們親手種出的柿子,乃是晚輩人的福源哪!

京西三種梨

京西的梨,種類多。這次不多說,只道者三:杜梨、白梨、酸梨。

杜梨,京西鄉土也稱“杜梨子”,為原生野樹。生長區域泛于大江南北。適應性強,肥田、窄地、山坡堎,均可一見。

比較起家梨樹,它體格要小一圈。周身長刺。刺為枝條上抽生的變態小枝,長約一寸,堅硬,養生牢固。古代先民制作木器,難以取材,只用它的枝干堵住院門,防止走獸入侵。

這一點,可能是這一果木被稱為“杜”的原因。《尚書》、《國語》、《周禮》等章用“杜”字表示“關閉、堵塞”的意思,其謂蓋此。成語中“杜門謝客”、“杜口吞聲”、“杜口裹足”等等,“杜”字的涵義,就是“關”和“關閉”。今日還見一些農村,保留著把帶刺的樹枝,堆放在存柴草的院門或養牲畜圈口的習慣。

憑我的閱歷,人們喜歡杜梨的少。農人去割谷子、收豆子,經這樹,躲離很遠,惟恐被它的刺扎頭、劃破衣裳。

杜梨葉比家梨葉略小,開花兒比家梨早,碎白花開得雖多,但掛果兒不密,一嘟嚕一嘟嚕的果實和大個兒山里紅差不多。顏色土黃,帶麻點兒。味道“艮”而澀。無人看管,也不用提防丟。

少年之初,試著吃過它。咬一口,澀得伸舌頭。也不多摘,摘一兜帶回家,用汆子煮了,味道還可以。也見了它掛樹時間長,樹葉落了,梨果還在枝兒上墜著。

長大了,知道這么一種不起眼的果木竟然是果木之林的“王”:那么廣大的梨樹系統,包括蘋果、檳子、海棠、沙果等等,全然通過了它的嫁接而成!那些好滋味,源于它的母體“發酵”。由此,我也想啊,向周天子敬奉的梨子,給孔融留下的“讓梨”美談,若不是通過它,哪兒能成啊。

沖杜梨樹這種生長力強健、不挑揀肥水的習性,用做防護林,街道、庭院、公園綠化,值得推廣。

說白梨,值得說。因了它的籍貫于北京,冠“京”字頭的果品,它是惟一的。

京白梨,扁圓形,短把兒,汁多,甜。果皮始為黃綠,日后變黃白。果面平滑有蠟質光澤,果點似秤星,稀少。肉質粗而脆,易溶于口,香甜宜人。個頭大,一般小的二三兩,大的一只在半斤以上。豐產穩產,樹齡長。

有個傳說,某年乾隆皇帝踏勘永定河決口情況,到了京西,值白梨成熟季節,呈上與他,覺滋味可口,遂下“千年之梨不毀”口諭。御駕回鑾,乾隆責令地方年年朝貢,歲歲來舉。下旨保護這一帶老梨樹,并敕廣植數千畝。

今時,乾隆路過的園子,梨樹依然枝繁葉盛。春季,雪白的梨花翻滾如濤,一望無際;秋時,果實累累,金山相似,十里飄香。賞玩者踏青步秋,樂趣無窮。

京白梨,喜陰濕土質。“旱棗澇梨”,前緣篤定。謝了花,雨水大,掛梨最適宜。

梨花上有詩,梨園有雅集,這股文腔我不講,我述山里的梨樹傳說和童年趣事。

拒馬河邊,有傳說:過了五月初五端陽節,大小梨樹的嫩尖,丟了不少。說是王母娘娘愛喝梨葉茶,仙女給掐走了。王母娘娘的慈貌,仙女們的顏值,全因了年年飲梨葉茶,飲出來的。就此嚇唬山里娃:“初五晚上千萬別去梨樹地,小心讓仙女帶走!”孩兒們終是好奇,初六早晨去看梨樹,看到底掐了沒有,蒙了不少童孩。

說著說著,我就想到淘氣少年時的趣兒。農家孩子,經不住誘惑,想偷梨。生產隊那片梨園叫“七坑兒”。看守梨園的我稱“大爺”,一個拄雙拐的人。下棋好,跟他學過下象棋。覺得他腿腳不靈便,我和伙伴想碰一碰運氣。是個雨夜。《俠客傳》中講了,“偷風不偷月,偷雨不偷泥”,我認為大好時機來了。摸進果園,聽不見動靜,“嘁哩喀喳”都上了樹。摘得上勁,塞滿了背心和褲筒。期間,聽到了三五個“樹熟兒”落地濺出了的水音兒,其他聲響全無。心里正樂著,樹干上傳來“邦邦”的敲打聲。低頭一瞧,拐子來啦。我們趕緊躲閃著他,從四角跳下樹,“咣咣”緊跑,背心里挨著肉的京白梨甩了一地。慌不擇路,纏了黃豆秧的菟絲子絆腳,個個吃了“嘴啃泥”。跑遠了,緩過神,聽拐大爺那邊“哈哈”地樂。

我沒有經歷過單干戶時期的狀況,但生產隊時期的果園場景是經歷了的。

“七月棗,八月梨”。梨在農歷八月成熟,遠看一片金黃。生產隊長和看梨的也并非死厲害,趕上活茬累,口渴,就派人撿來一筐,或者看梨人用草帽殼兜著,讓大家吃“落梨”。別看落梨有蟲眼,吃起來真甜!滴在手上的汁兒,粘得手指頭拉不開黏兒。在梨園旁邊干莊稼活兒,耳聽“啪啪”落梨墜泥水里的聲音,現在想起也特別走神!可惜,只能在夢里了。

收京白梨季節為何景象呢?說起來醉心。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盡入了梨園。有的摘,有的接籃子、遞籃子,有的裝筐。樹下鋪著幾領葦席,摘的梨倒于席上,讓婦女勞力篩選。揀果形周正的、無傷無蟲眼的入筐,剩下的次品留給社員分。裝筐非常仔細,筐底、筐的邊沿和頂蓋兒都敷著蒿草,怕薄薄的梨皮創傷。一大堆白梨,幾摞摞的筐,裝滿了一字排開,青壯年沿果筐蓋兒用細鐵絲擰嚴,就等著啟程了。

剛才忘了說,熟透了的白梨,特別容易招馬蜂、招蜜蜂。有一種大馬蜂,黑色,叫什么忘了,它的體量和蟬差不多,最不敢惹。之所以有落梨,是它們這些東西吮食、梨果受傷、才落了地的。梨園里的馬蜂、蜜蜂比人多,比人忙。

這期間,最牛氣的為車把式。裝車時,他很悠閑,吆五喝六地支使別人挪筐,放穩實,他扮裝得“大爺”一般。一輛車裝好,該他抻勁,自己拿大繩前煞、后煞,煞緊果筐。裝車時辰在下午。裝好車,已至傍晚,車把式還不著急走,跟女社員“逗貧”,直到挨了狗屁呲,方才一捋鞭桿兒,抽一個響鞭,做個鬼臉,嘻嘻哈哈趕著馬車駛出梨樹園。

他們的一程,為一整夜,天明時分到達北京廣安門那叫“六股道”的貨棧。

多少年的梨秋,都是如此過。都是這般情景。美嗎?說不上。只圖一個樂樂和和。

京白梨進了北京,連外國人都吃上了。周恩來總理設國宴,國慶節招待天下來賓和各界英模,京西的京白梨,全國知名,露了大臉嘍。

酸梨呀,還有的說。京西老百姓說它“命賤”,可由心里誰都舍不下它。這感情,是否專屬于農民呢?我也說不準。

酸梨,學名叫“安梨”,除了京西,生長區域還有河北燕山和東北一帶。

我真不敢說這東西多好哇,但我覺得它和我的親情扯不斷。

酸梨,果不大,長成頂大的也不過核桃樣。生時吃木頭渣子似的。只有在黃蒿中和谷倉里“捂”上一段時間,方得好吃。

經過了“捂”,酸味降低了,果肉變細了,但顏色好像變“爛”了。成了這形,“爛酸梨”成了京津冀一帶的口頭語。模樣雖不濟,你吃吧,酸里有甜,酸里有香,清香酸甜得很!掉了牙齒的老人喜歡吃,小孩喜歡吃,最后連果核兒都沒剩下!

酸梨耐儲運,也適宜做果醋,做的梨醋甜酸有味兒、鮮美。

在各種大梨都斷季以后,還想吃梨。我奶奶很神秘地又從谷倉里“變”出了兩個酸梨,我吃得極香,連手指都嘬了。對酸梨的感情,是奶奶的谷倉梨給養成的!

毛澤東著作中一句經典,震爍古今: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他老人家學識廣博,熟悉鄉村,熟悉鄉情,想來多種梨子的滋味,是嘗過了的。以帶有普遍性的梨子做譬,灌輸了深刻道理。偉人之于偉人,原因也在此吧。

酸梨、白梨,就食用來說,最大效能是解渴!南方的梅子,北方的梨,同為止渴生津之品。其他方面的醫學知識,不用我宣講。我說一點經驗,梨木的木質細膩,可以刻印章,可以刻版畫,京西名剎云居寺收來的千年經版有很多就是梨木的;農家使用的搟面杖、大鋤杠、老秤桿兒等等,也是梨木的最好;梨木的氣味佳,烤出的鴨子味道香;一只梨,親人吃不切,切分了犯“分離”的忌。

我再要說的,也不為廢話,以民諺說點知識。“桃三杏四梨五年”,是說家梨的結果期;“桃花開,杏花謝,誰給梨花做滿月”,謂之花期。再者,更要說,它們的原產地都為我國,沖著這一國字號,我們也要對它親!

《柿子紅了(外一篇)》董華散文賞析 霜打柿子紅如火。

柿子紅了,美!

能道出一個“美”,就判定了你曾經和鄉土風物有過體驗,我隨之同你心醉。

柿子紅于啥季節呢?民諺: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紅了皮。按公歷折算,十月之末。此一時,或于庭院,或于坡岡,柿子們都紅了。

如果不紅,喜鵲、斑鳩的連連叫嚷,也會催促它紅。

農宅,希望有一棵柿子樹。憑著它顯露的和悅,足能給宅門添松快、添喜氣。

坡岡上的更不用說了。一枝枝紅燈,一襲襲紅衫,一嶺嶺紅塔,一道道紅川,轟趕著你的純正之心向那里去。

摘柿子了,村村樂,家家歡。果筐,把東坡西坡裝遍;馬車,把紅的黃的拽完。鐵桿兒莊稼增收,歲歲盛景,年年迷戀。

柿子紅,模樣美,胖胖憨憨的柿果,像女孩腴潤香甜的臉,像莊稼小伙兒憨厚的心田。還有啥果子像自家人一樣,瞅著如此可親呢?

親手勞動了的果實,吃著美。觀察吃相,迷透了你心、我心。

剛摘下,選了一個艷的、軟的,先獻給了爺爺、奶奶。爺爺單手托著,未吃先樂,好半天,才用另只手搌搌柿子皮,咬下一口。咬了一口,咂咂滋味兒,還不急著吃,看看樹,看看人,眼神里充滿了慈愛。吃了這個柿子,偏紅的柿子汁兒,沾了爺爺滿把胡子。奶奶比爺爺愛吃柿子,鄉間本來就有俏皮話,叫“老太太吃柿子,專揀軟的捏”。遞過來的柿子,夠軟和的了,她也要再試一試,捏一捏。然后叼一小口,嘬出了一兜兒蜜的柿子湯,“吸溜、吸溜”帶聲兒,往嘴里吸。兩道淡眉堆起了甜蜜。

娃娃吃柿子,得選特殊的。有的果形,像倒扣的香爐,田字形果面,有紅撲撲四個胖尖兒。娃娃的判斷力,在見了玩具般可笑的柿子,一臉粲然,更不樂意撒手。大人把柿子放入木碗,給端著,娃娃不依,就想自己吃。會吃成啥樣呢?哈,手心、手背、小臉蛋兒、下巴頦兒,凈是紅紅黃黃的柿子汁兒!伸出舌頭讓大人瞧,小嫩舌頭邊咂著柿子絡、柿子皮兒。娃娃得意地笑,心里說:不用你們大人,看我會吃不會吃。

柿子紅,紅在了樹,是美;紅在了窗臺、屋頂,也是美。柿子進了家門,大部分晾上房。窗臺擺了一溜兒,以備隨時吃。祥光環繞房宅,敞亮如水。

勞動者覺不出依存的美,美的發現,讓給了外人。逛山村來的,由山坡往下而望,見了家家屋頂紅色的蒸騰、村落漂浮的安謐,人間樸樸實實的美觀使他身輕似紙、心丸似仙,羨慕感油然而生。

老人腳上一顆趼,后輩兒孫一分福。一棵柿子樹,生存百余年,庭院中的柿子樹,往往為上一輩或上上一輩所植。樹死了,燒炭;人死了,成灰。人生輾轉,代代都如是。在柿子樹尚顯生命之際,能夠讓爺爺、奶奶靜靜地深情地抬眼瞧,能夠讓他們與兒孫在樹下同處歡樂,吃上一個他們親手種出的柿子,乃是晚輩人的福源哪!

京西三種梨

京西的梨,種類多。這次不多說,只道者三:杜梨、白梨、酸梨。

杜梨,京西鄉土也稱“杜梨子”,為原生野樹。生長區域泛于大江南北。適應性強,肥田、窄地、山坡堎,均可一見。

比較起家梨樹,它體格要小一圈。周身長刺。刺為枝條上抽生的變態小枝,長約一寸,堅硬,養生牢固。古代先民制作木器,難以取材,只用它的枝干堵住院門,防止走獸入侵。

這一點,可能是這一果木被稱為“杜”的原因。《尚書》、《國語》、《周禮》等章用“杜”字表示“關閉、堵塞”的意思,其謂蓋此。成語中“杜門謝客”、“杜口吞聲”、“杜口裹足”等等,“杜”字的涵義,就是“關”和“關閉”。今日還見一些農村,保留著把帶刺的樹枝,堆放在存柴草的院門或養牲畜圈口的習慣。

憑我的閱歷,人們喜歡杜梨的少。農人去割谷子、收豆子,經這樹,躲離很遠,惟恐被它的刺扎頭、劃破衣裳。

杜梨葉比家梨葉略小,開花兒比家梨早,碎白花開得雖多,但掛果兒不密,一嘟嚕一嘟嚕的果實和大個兒山里紅差不多。顏色土黃,帶麻點兒。味道“艮”而澀。無人看管,也不用提防丟。

少年之初,試著吃過它。咬一口,澀得伸舌頭。也不多摘,摘一兜帶回家,用汆子煮了,味道還可以。也見了它掛樹時間長,樹葉落了,梨果還在枝兒上墜著。

長大了,知道這么一種不起眼的果木竟然是果木之林的“王”:那么廣大的梨樹系統,包括蘋果、檳子、海棠、沙果等等,全然通過了它的嫁接而成!那些好滋味,源于它的母體“發酵”。由此,我也想啊,向周天子敬奉的梨子,給孔融留下的“讓梨”美談,若不是通過它,哪兒能成啊。

沖杜梨樹這種生長力強健、不挑揀肥水的習性,用做防護林,街道、庭院、公園綠化,值得推廣。

說白梨,值得說。因了它的籍貫于北京,冠“京”字頭的果品,它是惟一的。

京白梨,扁圓形,短把兒,汁多,甜。果皮始為黃綠,日后變黃白。果面平滑有蠟質光澤,果點似秤星,稀少。肉質粗而脆,易溶于口,香甜宜人。個頭大,一般小的二三兩,大的一只在半斤以上。豐產穩產,樹齡長。

有個傳說,某年乾隆皇帝踏勘永定河決口情況,到了京西,值白梨成熟季節,呈上與他,覺滋味可口,遂下“千年之梨不毀”口諭。御駕回鑾,乾隆責令地方年年朝貢,歲歲來舉。下旨保護這一帶老梨樹,并敕廣植數千畝。

今時,乾隆路過的園子,梨樹依然枝繁葉盛。春季,雪白的梨花翻滾如濤,一望無際;秋時,果實累累,金山相似,十里飄香。賞玩者踏青步秋,樂趣無窮。

京白梨,喜陰濕土質。“旱棗澇梨”,前緣篤定。謝了花,雨水大,掛梨最適宜。

梨花上有詩,梨園有雅集,這股文腔我不講,我述山里的梨樹傳說和童年趣事。

拒馬河邊,有傳說:過了五月初五端陽節,大小梨樹的嫩尖,丟了不少。說是王母娘娘愛喝梨葉茶,仙女給掐走了。王母娘娘的慈貌,仙女們的顏值,全因了年年飲梨葉茶,飲出來的。就此嚇唬山里娃:“初五晚上千萬別去梨樹地,小心讓仙女帶走!”孩兒們終是好奇,初六早晨去看梨樹,看到底掐了沒有,蒙了不少童孩。

說著說著,我就想到淘氣少年時的趣兒。農家孩子,經不住誘惑,想偷梨。生產隊那片梨園叫“七坑兒”。看守梨園的我稱“大爺”,一個拄雙拐的人。下棋好,跟他學過下象棋。覺得他腿腳不靈便,我和伙伴想碰一碰運氣。是個雨夜。《俠客傳》中講了,“偷風不偷月,偷雨不偷泥”,我認為大好時機來了。摸進果園,聽不見動靜,“嘁哩喀喳”都上了樹。摘得上勁,塞滿了背心和褲筒。期間,聽到了三五個“樹熟兒”落地濺出了的水音兒,其他聲響全無。心里正樂著,樹干上傳來“邦邦”的敲打聲。低頭一瞧,拐子來啦。我們趕緊躲閃著他,從四角跳下樹,“咣咣”緊跑,背心里挨著肉的京白梨甩了一地。慌不擇路,纏了黃豆秧的菟絲子絆腳,個個吃了“嘴啃泥”。跑遠了,緩過神,聽拐大爺那邊“哈哈”地樂。

我沒有經歷過單干戶時期的狀況,但生產隊時期的果園場景是經歷了的。

“七月棗,八月梨”。梨在農歷八月成熟,遠看一片金黃。生產隊長和看梨的也并非死厲害,趕上活茬累,口渴,就派人撿來一筐,或者看梨人用草帽殼兜著,讓大家吃“落梨”。別看落梨有蟲眼,吃起來真甜!滴在手上的汁兒,粘得手指頭拉不開黏兒。在梨園旁邊干莊稼活兒,耳聽“啪啪”落梨墜泥水里的聲音,現在想起也特別走神!可惜,只能在夢里了。

收京白梨季節為何景象呢?說起來醉心。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盡入了梨園。有的摘,有的接籃子、遞籃子,有的裝筐。樹下鋪著幾領葦席,摘的梨倒于席上,讓婦女勞力篩選。揀果形周正的、無傷無蟲眼的入筐,剩下的次品留給社員分。裝筐非常仔細,筐底、筐的邊沿和頂蓋兒都敷著蒿草,怕薄薄的梨皮創傷。一大堆白梨,幾摞摞的筐,裝滿了一字排開,青壯年沿果筐蓋兒用細鐵絲擰嚴,就等著啟程了。

剛才忘了說,熟透了的白梨,特別容易招馬蜂、招蜜蜂。有一種大馬蜂,黑色,叫什么忘了,它的體量和蟬差不多,最不敢惹。之所以有落梨,是它們這些東西吮食、梨果受傷、才落了地的。梨園里的馬蜂、蜜蜂比人多,比人忙。

這期間,最牛氣的為車把式。裝車時,他很悠閑,吆五喝六地支使別人挪筐,放穩實,他扮裝得“大爺”一般。一輛車裝好,該他抻勁,自己拿大繩前煞、后煞,煞緊果筐。裝車時辰在下午。裝好車,已至傍晚,車把式還不著急走,跟女社員“逗貧”,直到挨了狗屁呲,方才一捋鞭桿兒,抽一個響鞭,做個鬼臉,嘻嘻哈哈趕著馬車駛出梨樹園。

他們的一程,為一整夜,天明時分到達北京廣安門那叫“六股道”的貨棧。

多少年的梨秋,都是如此過。都是這般情景。美嗎?說不上。只圖一個樂樂和和。

京白梨進了北京,連外國人都吃上了。周恩來總理設國宴,國慶節招待天下來賓和各界英模,京西的京白梨,全國知名,露了大臉嘍。

酸梨呀,還有的說。京西老百姓說它“命賤”,可由心里誰都舍不下它。這感情,是否專屬于農民呢?我也說不準。

酸梨,學名叫“安梨”,除了京西,生長區域還有河北燕山和東北一帶。

我真不敢說這東西多好哇,但我覺得它和我的親情扯不斷。

酸梨,果不大,長成頂大的也不過核桃樣。生時吃木頭渣子似的。只有在黃蒿中和谷倉里“捂”上一段時間,方得好吃。

經過了“捂”,酸味降低了,果肉變細了,但顏色好像變“爛”了。成了這形,“爛酸梨”成了京津冀一帶的口頭語。模樣雖不濟,你吃吧,酸里有甜,酸里有香,清香酸甜得很!掉了牙齒的老人喜歡吃,小孩喜歡吃,最后連果核兒都沒剩下!

酸梨耐儲運,也適宜做果醋,做的梨醋甜酸有味兒、鮮美。

在各種大梨都斷季以后,還想吃梨。我奶奶很神秘地又從谷倉里“變”出了兩個酸梨,我吃得極香,連手指都嘬了。對酸梨的感情,是奶奶的谷倉梨給養成的!

 *** 著作中一句經典,震爍古今: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他老人家學識廣博,熟悉鄉村,熟悉鄉情,想來多種梨子的滋味,是嘗過了的。以帶有普遍性的梨子做譬,灌輸了深刻道理。偉人之于偉人,原因也在此吧。

酸梨、白梨,就食用來說,最大效能是解渴!南方的梅子,北方的梨,同為止渴生津之品。其他方面的醫學知識,不用我宣講。我說一點經驗,梨木的木質細膩,可以刻印章,可以刻版畫,京西名剎云居寺收來的千年經版有很多就是梨木的;農家使用的搟面杖、大鋤杠、老秤桿兒等等,也是梨木的最好;梨木的氣味佳,烤出的鴨子味道香;一只梨,親人吃不切,切分了犯“分離”的忌。

我再要說的,也不為廢話,以民諺說點知識。“桃三杏四梨五年”,是說家梨的結果期;“桃花開,杏花謝,誰給梨花做滿月”,謂之花期。再者,更要說,它們的原產地都為我國,沖著這一國字號,我們也要對它親!

柿子紅了高中散文白露過后柿子就日漸地紅了起來,離中秋節還差十天左右,已經有鮮柿子上市了。

隴南盛產柿子,漫山遍野大面積種植,兩河口周邊的白龍江、岷江沿岸、212國道兩旁,長滿了一排排枝椏交錯、高大粗壯的柿子樹,成了當地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兩河口大橋頭,是漢藏交界地區農副產品的重要集散地,每年從深秋到隆冬季節這里就成了柿子產品的專賣市場。

陽春三月,光禿禿的柿子樹上生出了新嫩的綠葉,黃里透白、白里見黃的柿子花兒開了,一團團,一簇簇,裝點著春天的鮮亮和美麗。到了盛夏季節,柿子樹上的闊葉變成了深綠色,蒼碧的樹冠形成了濃濃的樹蔭,一個個玲玲瓏瓏的小青果擠擠挨挨的,在密密匝匝的樹葉里藏著貓貓。晚秋時節,柿子的樹葉漸漸由綠變紅,堪與楓葉相媲美,為多彩的秋天增添了一道耀眼的色調。入冬以后,樹葉落盡了,枝頭上掛滿了紅彤彤的柿子,遠遠望去,就如同無數的小燈籠,仿佛在慶賀一個盛大節日的到來。

一般來說,柿子的主產地大都石多土少,不大適合糧食作物的生長,因此在年景不好的時代柿子就成了產地鄉民們的“活命果”。深秋以后摘下柿子,趁著還未變軟就裝進竹筐里,用人力車拉著到出產糧食的地方走鄉串戶,用柿子易換糧食,六十到八十個柿子換一升玉米,一人力車的柿子可以換百十斤粗糧,用來度饑荒。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外婆到附近生產隊掰過苞谷的地里去撿漏,舍不得吃,都積攢起來,專門等待用柿子易換糧食的鄉民到來,好換些柿子來解饞。

隴南有澀柿和甜柿兩大類,市場上銷售的常見品種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小甜柿,可以久存自然脫澀,但多用堿水浸泡人工脫澀;另一種是數量很多、產量很高的“四棱柿”,形狀圓中見方,頭部有四個棱,故而有此俗名。這兩種柿子都屬于澀柿,需要人工脫澀,上市早價格不高;第三種是牛心柿,隴南民間叫“饃饃柿”,個頭大,色澤鮮艷,耐儲存,自然軟化脫澀,口感甜蜜,清爽透心。

隴南還有獨具特色的柿子品牌——酒柿子。每年9月中旬以后,成縣、禮縣、康縣等地的柿農們便開始采摘柿子并加工制作成酒柿子。制作酒柿子首先要采摘無蟲咬、樹葉未落時的橙黃色柿子,在院子里晾曬幾天。再選用當地優質高梁在鍋里煮熟晾冷后拌上甜酒曲發酵,然后將柿子和酒料放入無污染的大缸里,放一層柿子撒一層高粱,待缸滿后用饃葉和木板蓋住,用泥巴糊口密封,一兩個月后便可開缸品嘗了。通過這樣加工制作的酒柿子澀味全無,味道甜而略帶酒味,是人們喜歡食用的一種鮮美水果。酒柿子滿足了市場的需求,使柿子大大增值,成為當地廣大農民的一個生財之道。

作為水果食用的柿子在隴南農村到處都是,而作為飲品的柿子酒,因其稀少就顯得彌足珍貴了。用柿子造的酒口感醇厚香甜,屬于隴南的地方特色飲品。柿子酒有三種:黃酒、蒸餾酒和配制酒,都是以柿子為釀酒原料,將柿子搗碎后拌以酒曲,發酵后蒸餾而成,其最大特點是不用浪費糧食。

眼下隴南柿子豐收的季節到來了,廣闊的田野里,縱橫的田壟上,一眼望不到邊的柿子樹,一顆顆又紅又大的柿子煞是喜人,前來采摘紅柿的村民們一個個笑紅了臉。一顆顆大小勻稱的紅柿被裝進筐里,一筐筐紅柿整齊地碼放著,裝滿紅柿的三輪車一車剛走一車又來,一派豐收繁忙的喜人景象。

拉回家后,把柿子按照大小成色分揀后,放在陰涼處用幾個罐子封閉儲存好,待到冰天雪地時拿出來解饞,當地人叫“喝柿蜜水”。吃之前先把柿子放進涼水盆里給化開,待柿子化到八九分時,里面的柿肉就會變軟了,用手輕輕地把那層皮剝開,拿一個小勺子攪拌一分鐘后,送入口中,又甜又爽。如果它全化開了,那就得用嘴去囁吮。那滿滿的蜜汁,吸吸溜溜地流進嘴里,比蜂蜜還要甘甜爽口。

吃柿子真可謂是一大享受,不過它有清寒的特性,吃多了很容易傷及腸胃的,所以果農就發明了柿餅。每年霜降前后,農人房前屋后的涼席上都鋪滿了像紅燈籠似的柿子,在陽光照耀下鮮紅奪目。經過幾天陽光的濾曬和干風吹吹拂后,柿子的水分就會自動蒸發掉,形體會變得扁實,表面會凝結一層薄薄的糖霜,這就是柿餅。咬上一口,那種綿軟的甜蜜,久久地纏繞唇齒間,久久不能散去……

隴南的柿子,經過幾代人的精心培育和改良加工,質量更優質,品種更繁多,口味更獨特,成為享譽甘肅省內外的“金字招牌”,柿子樹已經成為山區果農們發家致富的“搖錢樹”。

隴南的柿子,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脆柿子的甜,就像冰糖的甜,干脆爽氣,提神醒腦;軟柿子和凍柿子的甜,就像蜂蜜的甜,張揚得擠滿你的口腔,甜透你的味蕾;柿餅的甜,就像葡萄酒般醇厚,回味綿軟悠長……

霜降到了,柿子紅了。隴南的柿子紅彤彤、甜蜜蜜,隴南柿農們的日子紅火火、甜蜜蜜!

本文地址://n85e38t.cn/sici/442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