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 >> 傳統資訊 >> 傳統文學

《學記》國學經典解讀

大道家園 2023-07-16 10:56:30

《學記》原著導讀

1.原文

發[1]慮憲[2],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注釋

[1]憲:法令。典范。

[2]謏(xiǎo):小。

譯文

打開思路,招納良善,可以得到小小的名聲,但不能打動眾人。親近賢人,體恤遠情,可以打動眾人,但不能化育百姓。君子如果要化育百姓,形成風氣,大概一定要通過教與學吧!

評析

本章開宗明義,通過層層深入的方式,由“謏聞”到“動眾”,由“動眾”到“化民”,既推導出教育的目的,又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從教育的目的來看,教育最終是要“化民”;從“化民”的途徑看,“化民”一定要通過教育。開門見山,點明題旨。突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奠定了立論的基礎。

2.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1]。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2],教學為先。《兌命》[3]曰:“念終始,典于學。”其此之謂乎!

注釋

[1]知道:懂得道理。

[2]君民:做百姓的君主。也即治理百姓。

[3]《兌命》:“兌命”當為“說命”,《尚書》佚篇名。

譯文

玉不經過雕琢,就不會成為玉器;人不通過學習,就不會明白事理。因此古代的君主立國治民,教育便成為首要任務。《兌命》里面說:“自始至終,常常想著學習的事情。”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評析

這一節以玉石作比,進一步論述學習的重要性。玉不經過加工,不會成為玉器,人不通過學習,便不會明白道理。正因為學習如此重要,古代的君王把教育作為第一要務。通過《兌命》的“念終始,典于學”,告誡人們要重視學習。這里面其實談的是學習態度的問題。

3.原文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1],弗學,不知其善也。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2]。”其此之謂乎!

注釋

[1]至道:高深的學問。

[2]學學半:教與學。前一“學”字即“敩”(xiào),教導。

譯文

雖有盛饌佳肴,但是如果不吃,就不會知道它的美味;雖有至理妙道,但是如果不學,就不會知道它的好處。所以說,學了以后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了以后才會知道自己的困惑。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只有知道了自己的困惑,然后才激勵自己。所以說,教與學可以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兌命》上說:“教是學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評析

《學記》中的“學”包含非常豐富的意義,可以是“學習”,也可以是“教導”;可以是“學校”,也可以是“教育”等。本節主要講“教”與“學”的關系。在論述了“學”的重要性后,接著強調了“教”的重要性。特別突出了二者相互促進的作用,尤其是“教”對學的促進作用。這一點,可以成為我們提倡終身學習的理論基礎。

4.原文

古之教者,家[1]有塾[2],黨[3]有庠,術[4]有序,國有學。比年[5]入學,中年[6]考校[7]。一年視[8]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9]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10]子時術[11]之。”其此之謂乎!

注釋

[1]家:家族。

[2]塾:與下文的庠、序和學,皆為學校名稱。

[3]黨:上古時代,五百家為一黨。

[4]術:當為“遂”,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遂。

[5]比年:連年。比,并,一個接一個。

[6]中年,隔年。

[7]考校:考試、考察。

[8]視:觀察、考察。

[9]懷:歸順、依附。

[10]蛾:螞蟻。

[11]術:學習。

譯文

古代的教育,每家有塾,每黨有癢,每術有序,每國有學。每年新生入學,隔年進行考試。第一年考察能否經文斷句,辨別志向;第三年考察是否敬待學業,樂于合群;第五年考察能否廣搏學習,親近師長;第七年考察如何論述學問,選擇朋友。考察如果合格,叫做小成;第九年考察能否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自立自強,不違師訓。如果考察合格,叫做大成。這樣以后才能教化百姓,移風易俗,近處的人們心悅誠服,遠方的人們歸順依附,這就是大學教育的過程。《記》上這樣說:“螞蟻時時學習銜土之事,逐漸積累,終成土丘。”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評析

本節闡述大學教育的過程。在作者看來,想要學有所成,關鍵是要循序漸進,逐步積累,這樣便會由“小成”進入“大成”,這樣才能化民易俗。同時,從考察制度我們還能看到,古人考察的內容非常全面,既有文化知識,又有人文素養,如能否辨別志向,是否敬待學業,樂于合群,能否親近師長,如何選擇朋友,等等,都是對學生為人處世方面的考察。對于我們今天瘋狂的應試教育,應該有一點救弊糾錯的作用。

5.原文

大學始教,皮弁[1]祭菜[2],示敬道也;《宵雅》[3]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4],孫[5]其業也;夏[6]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注釋

[1]皮弁(biàn):古冠名,用白色鹿皮制成。

[2]祭菜:釋菜禮,古代入學時以蘋蘩之類祭祀先師。

[3]《宵雅》:即《小雅》。宵,通“小”。

[4]篋(qiè):書箱。

[5]孫:通“遜”,敬順。

[6]夏(jiǎ):苦茶,枝條可作刑具。

[7]躐(liè):逾越。

譯文

大學開學的時候,天子派人戴著皮弁,用蘋蘩之菜祭祀先圣先師,表示尊師重道。學習《小雅》中的《鹿鳴》等三首詩篇,鼓勵學生在開始學習的時候,就要立志做官事上。入學的時候,擊鼓召集學生,然后打開書箱,教育學生要敬順學業。用木、荊條二物制成的兩種教鞭,用來體罰違紀的學生,以收到威嚴的效果。如果夏天尚未禘祭、天子不去學校視察考核,目的是讓學生精神放松。老師常常觀察學生的各方面表現,但并不事事指教,目的是使學生的觀點得以保留。年幼的學生要他們認真聽講,但并不提問,是因為學習要循序漸進,不能超越進度。這七條是教育的基本原則。《記》上這樣說:“大凡教育,做官要先學習辦事,士人要先樹立志向。”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評析

本節闡述教學的七項基本原則。其中除了一些帶有明顯時代特點的內容外,如體罰違紀學生等,大部分內容對我們的教育仍具有借鑒意義,有的甚至帶有匡救時弊的作用。如尊師重道,敬順學業,讓學生精神放松,讓學生的觀點得以保留,學習要循序漸進等,對于目前應試教育中的機械訓練、題海戰術等違背教育規律的做法,人文教育的缺失,致使人口的素質偏低等情況,確能起到警醒的作用。

6.原文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1],退息必有居學[2]。不學操縵[3],不能安[4]弦;不學博依[5],不能安《詩》;不學雜服[6],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于學也,藏[7]焉,修[8]焉,息[9]焉,游[10]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11]而不反。《兌命》曰:“敬孫務時敏[12],闕修乃來[13]。”其此之謂乎!

注釋

[1]正業:正常科目;一指先王正典,而非諸子百家。

[2]居學:居家休息時所學的內容。

[3]操縵:操,琴瑟曲名。縵,即“引”,詞曲中有“慢”的便是。

[4]安:熟習而不勞。

[5]博依:廣博的譬喻。依,譬喻。

[6]雜服:冕服皮弁之類,即各種禮服。

[7]藏,存于內心。

[8]修:現于行動。

[9]息:休息時不忘。

[10]游:游玩時不忘。

[11]輔:指朋友。

[12]時敏:無時不敏,就是不停息的意思。

[13]來:有所成就。

譯文

大學教育要因時施教,教學內容一定是先王正典。放學休息時一定要有居家休息所學的內容。如不學《操》《縵》這樣的曲子,就不會彈琴;不學各種各樣的譬喻,就不會讀《詩》;不學各種禮服的使用,就不會行禮;不學會學習的各種方法技能,就不會喜歡學習。所以君子對于學習,要積累,要修煉,休息時要思索,游樂時要玩味。只有這樣,才能安心學習而親近師長,喜愛同學而相信真知。因而即使離開師長同學,也不會背離真理。《兌命》上說:“恭敬謙遜,努力進取,修行便會成功。”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評析

本節主要從學的角度論述學習的基本內容。除了正式的課程,即先王正典之外,還有許多課外的學習內容,如音樂、譬喻、禮服、學習的方法技能等。這些內容,對正式課程的學習可以起到補充促進作用。特別是這些豐富的課外內容,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愛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今天的應試教育一味強調知識性學習相比,可以看出,古人的教育思想非常成熟。

7.原文

今之教者,呻[1]其占畢[2],多其訊[3],言及于數[4],進[5]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6]。夫然,故隱[7]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8],其此之由乎!

注釋

[1]呻:吟讀。

[2]占畢:指簡冊,即書本。

[3]訊:問難。

[4]言及于數:說到一些形名度數。

[5]進:加快進度。

[6]佛:通“拂”,違背。

[7]隱:憂患,痛苦。

[8]刑:成功。

譯文

當今的老師,自己本來不通,只好照本宣科,并且多找一些難題來提問學生,以掩飾自己的無知;大談很多名物制度方面的問題,說了很多,卻不顧學生是否能夠理解。教學沒有誠意,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他們的施教違背常理,對學生的要求也乖戾不通。因為這樣,所以作為學生厭惡學習而且痛恨老師,對學習上的困難覺得苦惱,并且不知學習有什么益處,即使勉強完成了學業,也必然很快就忘記了所學的東西。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大概就是由于這樣的原因吧。

評析

本節從老師的角度,談了大學教育中所存在的教師素質不高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不學無術、自欺欺人、態度惡劣等幾個方面。教師素質不高致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教學效果極差。最終的結果是大學教育的失敗。放眼今日的中國高校,這樣不學無術、誤人子弟者比比皆是,難怪中國高校的教學質量越來越差了。

8.原文

大學之法,禁于未發之謂豫[1],當其可[2]之謂時[3],不陵[4]節而施之為孫,相觀而善之謂摩[5]。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注釋

[1]豫:預防。

[2]可:可以受教的時候。

[3]時:合乎時宜。

[4]陵:超越。

[5]摩:觀摩,互相切磋。

譯文

大學教育的教學方法是,在學生的錯誤思想還沒有產生以前就加以禁止,這叫做提前預防;在學生正好可以接受教育的時候加以教育,這就叫做適時而教;按照正常進度,不跨越階段進行教育,這就叫循序而教;叫學生相互觀摩,取長補短,各有獲益叫相互切磋,這四種方法,是教育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原因。

評析

本節論述大學教育成功的原因。這種原因就是科學的教育方法。如提前預防,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大大降低教育成本。若等各種不良念頭已經產生,各種不良習慣已經養成,再去興師動眾做說服教育工作,收效甚微。再比如適時教育,告訴我們要把握教育的時機,循序漸進,告訴我們不要違背教育的規律;互相觀摩,告訴我們要運用合作的學習方式等,都是醫治我們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頑疾的良藥。

9.原文

發然后禁,則捍格[1]而不勝;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2]而不脩[3];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4]逆其師,燕僻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注釋

[1]捍(hàn)格:抵觸。

[2]壞亂:惑亂。

[3]脩:通“修”,治,指學得好。

[4]燕朋:對朋友不尊重。燕,褻瀆。

譯文

錯誤的思想已經產生,然后才加以禁止,就會相互抵觸而無法糾正;學習的最好時機已經過去,然后才開始學習,就會非常辛苦而難有所成。雜亂無章地施教而不循序漸進,就會迷亂而學不好;獨自學習而沒有學友,就會孤陋而寡聞;輕慢地對待朋友,就會違背老師的教訓;不重視譬喻之教,就會荒廢學業。這六種錯誤的做法,就是教育之所以失敗的原因啊。

評析

本節闡述大學教育失敗的原因。從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上述六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錯誤的念頭一旦產生,如果要消除,非常困難,因為人有先入為主的心理;學習的黃金年齡一旦過去,學習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為幼年正是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的大好年華,過了這個階段,接受能力就大為下降;如果隨心所欲而不循序漸進,就會使知識缺乏聯系,沒有系統性,即使再努力,也不會學好。因為沒有系統的知識就像一盤散沙。獨自學習而沒有學友,閉門造車,必然故步自封,孤陋寡聞。輕慢地對待朋友,必然違背老師的教訓;不重視老師的教學方法,必然學業難成。所有這些對于我們今天的學校教學,依然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10.原文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后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1]而弗牽[2],強[3]而弗抑[4],開[5]而弗達[6]。道而弗牽則和[7],強而弗抑則易[8],開而弗達則思[9],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注釋

[1]道:導,引導。

[2]牽:指強迫對方聽自己的。

[3]強:勉勵。

[4]抑:壓制。

[5]開:啟發。

[6]達:完全說出來。

[7]和:親和。

[8]易:容易學進去。

[9]恩:善于深思。

譯文

君子既要知道教育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同時也要知道教育之所以失敗的原因,然后才可以為人師。所以君子的教育不過是使人明白事理而已。引導而不牽強,勉勵而不壓制,啟發而不說透。引導而不牽強,師生之間就會融洽;勉勵而不壓制,學生就容易領會;啟發而不說透,學生就會善于思考。如果能夠做到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容易領會老師的意思,并且善于思考,就可以說老師善于使學生明白事理了。

評析

本節在概括上述兩節的基礎上,論述一個合格的老師首先要知道教育成功和失敗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教師的教學是使人明白事理,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而要做到使學生明白事理,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就要做到“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早期的儒家教育思想中閃耀著民主精神的光輝、人文精神的光輝、科學精神的光輝。《論語》中,孔子與弟子們亦師亦友,切磋多于說教。弟子們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子路甚至頂撞孔子,孔子并不以為忤,而且孔子也不止一次地承認自己錯了。只是到了宋明理學的時代,師生關系才變得僵化起來,那是后話。

11.原文

學者[1]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2],或失則止[3]。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釋

[1]學者:學習的人。跟今天“學者”的含義不同。

[2]易:指自己不深思而過于好問。

[3]止:指自己一味思索而不問。

譯文

學生一般有四種過失,老師一定要知道。學生學習,有的人失于所學過多,有的人失于所學太少;所有的人失于過于好問,有的人失于很少發問。這四種情況,心理狀態是不同的。只有了解了這四種過失產生的心理,然后才能挽救過失。所以說,所謂“教”,就是使優點得到發揚而使缺點得到改正而已。

評析

本節闡述作為老師必須了解學生常犯的四種錯誤,并且要了解這四種錯誤產生的心理基礎,才能對癥下藥,改正錯誤。在上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已經認識到在教學中要運用心理學,足見我國古代教育思想的前瞻性。可惜在以后的歲月中,這一思想得不到應有的發展,致使我國的教育事業落后于人。時至今日,在發達國家,教育中運用心理學已非常普遍,而在我們中國,有幾多教師能在教學中自覺地運用心理學?

12.原文

善歌者,使人繼[1]其聲[2];善教者,使人繼其志[3]。其言也約[4]而達[5],微[6]而臧[7],罕譬而喻[8],可謂繼志矣。

注釋

[1]繼:跟著。

[2]聲:歌聲。

[3]志:觀點。

[4]約:簡約。

[5]達:通達。

[6]微:含蓄。

[7]臧:美好。

[8]喻:使人明白。

譯文

善于歌唱的人,能夠使人模仿他的歌聲歌唱;善于教學的人,能夠使人接受他的觀點。他們的語言簡約而通達,含蓄而美妙,少用譬喻而使人明白道理,可以說善于使人接受他們的觀點了。

評析

本節以唱歌作比,論述善于教學的老師的教學特點。善于教學的老師,能夠使人在不知不覺間接受自己的教育,就好像善于歌唱的人,使人情不自禁地想模仿他的歌唱。這樣的老師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教學效果,其實只有一點,那就是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也就是生動。而要生動,老師的語言就要簡約而通達,含蓄而美好,少用譬喻而使人明白道理,使人如沐春風,不知不覺間,受其感化。可惜在當今的時代,這樣的老師很難見到了。

13.原文

君子知至學[1]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后能博喻[2];能博喻然后能為師;能為師然后能為長;能為長然后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3]唯其師。”此之謂也。

注釋

[1]至學:進入學問之境。

[2]博喻:廣泛曉諭。

[3]三王四代:夏、商、周為三王,加上虞為四代。

譯文

君子只有知道進入學問之境的深淺難易,也了解學生資質的高低優劣,然后才能使學生廣泛地明白事理;能夠使學生廣泛地明白事理,然后才能為人師;能夠為人師,然后才能為官;能夠為官,然后才能為國之君。所以,老師,是靠他學習如何做國君的。因此,選擇老師不能不慎重啊!《記》上這樣說:“三王四代雖然都是圣人,但關鍵在于選擇老師。”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評析

本節從政治的角度,以從遠而近的方式,論述了老師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傳道授業解惑的”的道理,在這里,老師除了傳道授業之外,還要靠他學習如何為官為君,從而和政治生活聯系起來,和安邦定國聯系起來,地位不可謂不高,關系不可謂不大。因此,選擇老師就成了頭等大事。

14.原文

凡學之道,嚴[1]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當其為尸[2]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3]于天子,無北面[4],所以尊師也。

注釋

[1]嚴:尊敬。

[2]尸:在祭祀中充當被祭神靈。

[3]詔:告。

[4]北面:面向北。古代帝王面南君臨天下,臣民面北表示臣服。

譯文

大凡求學之道,能夠做到尊重老師很難。老師受到尊重以后知識才能得到重視,知識得到重視以后人們才會知道看重學習。因此,國君不把他的臣子當臣子看待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當臣子扮成祭祀中的神靈的時候,就不把他當臣子看待;一種是當臣子擔任國君的老師的時候,就不把他當臣子看待。按照大學的禮儀,就是向給天子授課,老師也不面向北邊。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以這樣的方式尊重老師。

評析

本節闡述尊師重道的道理。縱觀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教師的地位非常高,所謂的“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天地君親師”等等無不說明教師在封建社會的崇高地位。因為尊師是教育的基礎,尊師是教學活動得以進行的前提,“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所以在過去的幾千年間,教師一直受到社會的尊重,就連天子也不例外。社會發展到今天,教師越來越成為一種職業,早已失去昔日的榮耀。

15.原文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1]之;不善學者,師勤[2]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3]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扣之以小者則小鳴,扣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注釋

[1]庸:功。此處用作動詞,歸功。

[2]勤:辛苦。

[3]說:通“脫”,脫落。

譯文

善于學習的人,老師安逸且功效加倍,又從而歸功于老師;不善于學習的人,老師辛苦而功效減半,又從而怨恨老師。善于請教的人,如同破開堅硬的木頭,先砍容易劈開的地方,然后再砍有節疤的地方,時間一久,自然脫落分解,不善于請教的人與此相反。善于回答請教的人如同撞鐘,用小的東西撞鐘,就發出小的聲音;用大的東西撞鐘,就發生大的聲音;等到撞鐘越來越慢的時候,鐘聲便越來越小,直至消失。不善于回答請教的人與此相反。這些都是增進學問的方法。

評析

本節從老師和學生兩個方面談如何提高教學效果,并且都從正反兩個方面加以闡述。作為學生,善于學習就會功效加倍,否則功效減半。是否善于學習,結果大不相同。另外,善于請教,就能解決問題;不會請教,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可見會不會提出問題,能不能提出有見地的問題,也會影響治學的效果。作為老師善不善于回答請教也極其重要。善于回答學生請教的老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非常明確地進行回答,幫助學生解決疑難;不會回答請教的老師,答非所問,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可見,學習要靠師生兩方面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才能有所成就。

16.原文

記問[1]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后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2]之可也。

注釋

[1]記問:預先記誦一疑難問題,然后把答案教給學生。

[2]舍:放棄。

譯文

預先記誦一疑難問題,然后把答案背誦下來給學生講課,這樣的人不能為人之師。如果一定要告訴學生那些疑難問題的答案,也要等到學生提出那些疑難問題。如果學生的能力還不能提出這些疑難問題,那就直接告訴學生這些問題。如果告訴了學生這些疑難問題的答案,學生還不能理解,就是放棄講授這些問題也是可以的。

評析

本節論述教師的基本素養,那就是“記問之學,不可以為人師”,即作為老師,必須有非常豐富的知識,在課堂上能從容自如,左右逢源,而不能提前準備幾個問題,記住答案,到了課堂上,先給學生提出那幾個準備好的疑難問題,顯示自己的高深莫測,然后講出答案,顯示自己知識的淵博。這樣的教師純屬誤人子弟,可惜這樣的教師如今大有人在。

17.原文

良冶[1]之子,必學為裘;良弓[2]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學矣。

注釋

[1]冶:冶煉,鑄造。此處指冶煉金屬的工匠。

[2]弓:此處指制作弓箭的工匠。

譯文

優秀的冶工之子,一定要學縫制皮衣;優秀的弓人之子,一定要學習制作箕畚。開始學習駕車的小馬與此相反,車子在小馬之前,小馬跟在車子之后。君子如果把這三種情況前因后果弄明白的話,就可以有志于學習了。

評析

本節以比喻的方式,論述學習必須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理性認識必須以感性認識為基礎,只有了解了這一點,才能有志于學習。冶工的兒子要學好冶煉,必須從學習制作皮裘開始,掌握基本的連接補綴知識,才能學好制作金屬器皿;弓人的兒子要學好制作弓箭,必須從學習制作箕畚開始,才能學好制作弓箭。學習駕車的小馬,要跟在馬車的后邊,觀摩熟習,才能學會如何駕車。可見學習之前的準備,打下一定的基礎是極其重要的。

18.原文

古之學者,比物丑[1]類。鼓無當[2]于五聲,五聲[3]弗得不和。水無當于五色,五色[4]弗得不章。學無當于五官[5],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于五服[6],五服弗得不親。

注釋

[1]丑:儔、類。此處用作動詞,指匯為一類,加以歸類。

[2]當:在……之列。

[3]五聲:宮、商、角、徵。羽。

[4]五色:青、赤、白、黑、黃。

[5]五官: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

[6]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能夠比并事物,加以歸類。鼓不在五聲之列,但是五聲沒有鼓的協調就不能和諧;水不在五色之列,但是五色沒有水的調和就不能顯現;學習不在五官之列,五官沒有通過學習就不能把事情辦好;老師不在五服之列,五服之內的親屬沒有老師的教導就不知親近。

評析

本節闡述“比物丑類”的重要性。學習不僅要有感性認識,更要有理性認識。要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要具有比較、分析、綜合、抽象的能力,這樣才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如鼓聲與五音似乎關系不大,如五音沒有鼓聲的協調,就不會形成和諧優美的音樂,從這一意義上講,鼓聲與五音就有了非常密切的關系。

19.原文

君子曰:“大德[1]不官,大道[2]不器,大信[3]不約,大時[4]不齊。”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學矣。

注釋

[1]大德:最高的道德。

[2]大道:最高的學問。

[3]大信:最高的誠信。

[4]大時:最好的天時。

譯文

君子說:“最高的道德不局限于任何一官,最深的學問不拘泥于任何器用,最大的誠信不需要訂立盟約,最好的天時四季并不一致。對于這四種情況搞清楚了,就可以有志于學習了。”

評析

本節論述為學的最高境界。古人治學,超越了具體的事物,追求的是事物的本質。也就是探求隱藏在萬事萬物之中的最本原的道。

20.原文

三王之祭川[1]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2]也,或委[3]也。此之謂務本。

注釋

[1]川:河流。

[2]源:源頭。

[3]委:水流匯聚。

譯文

夏商周三代之王祭祀河流的時候,都是先祭祀黃河,后祭祀大海,一個是河流的源頭,一個是河水的匯聚之處。這就叫做努力追求根本。

評析

讀書治學應力求根本,不追求枝末。那么讀書治學的根本是什么呢?作者以黃河大海作比喻,參求儒家的治學標準,不難理解,讀書治學的終極目的是如何做人。當今的應試教育,只知教書,不知育人,致使人口素質越來越低,從而引發了許多社會問題,難道不能引起我們的深思嗎?

本文地址://n85e38t.cn/sici/434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