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兩漢
作者:司馬光
原文:
陶侃嘗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詰曰:“汝⑺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農植,家給人足。注釋譯文譯文
陶侃曾經外出游玩,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沒熟的稻穗,陶侃問:“你為什么用這個呢?”那人說:“我走在路上看見的,姑且取來玩玩罷了。”陶侃非常生氣地說:“你既然不種田了,還隨意戲弄別人的莊稼!”陶侃把那人抓起來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懇地耕地,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
注釋
⑴嘗:曾經。
(1)出:外出。
⑵持:拿著。
⑶何為:即“為何”,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指干什么。
⑷云:說。
⑸聊:姑且。
⑹耳:罷了。
⑺汝:你.
⑻不田:不種田。田:名詞作動詞,種田。
⑼賊:毀害,毀壞,損害,傷害。
⑽執:抓住。
⑾鞭:名詞作動詞,抽打。
⑿是以:因此。
⒀勤于農植:即“于農植勤”,對農業肯下苦力。
⒁給:富裕,足,豐足。
⒂足:足夠。
⒃聊取之耳:隨便取來玩玩罷了。
⒄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種田。
⒅戲賊人稻:為了游戲破壞農民的莊稼。
(19)陶侃:史稱陶侃為荊州刺史,在所轄的長江中游地區,甚至“道不拾遺”。這顯然與他的愛惜民力,重視生產有關。
(20)出:外出
(21)持而鞭之 ,而:表轉折。
作者介紹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本文地址://n85e38t.cn/sici/371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娘子軍
下一篇: 田子方教育子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