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正月十二,人們已經回歸了自己的正常生活,但是正月,是一年之中最開始的月份,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月。那么在正月十二的時候,每個地區的人們都會吃什么呢?在吃食的方面有什么講究嗎?比如吃食的口味,或者是每一種食物的寓意。
2023年初十二吃什么有什么講究
在大年初十二這一天,大多數地區的人們認為這一天應該吃鴨肉,這是祖輩告訴我們的傳統,而且盡量要吃整只鴨子做成鴨肉比較好。在大年初十二這一天,多吃鴨子也代表了生活富足不受苦的寓意。而吃鴨肉的時候,也有做成比較清淡的做法,例如可以煲鴨湯或者蒸食。所以在吃鴨肉的時候,人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吃法,在正月十二享受的美味才是最好的。
正月十二吃餃子
在大年初十二這一天,北方地區傳統的做法是吃餃子。而且要將餃子捏成上面全都帶著褶子的形狀,相當于將餃子的封口都封好。這樣也寓意著捏上老鼠嘴的意思,這樣老鼠就不會隨意搶糧食吃了。有的地方還會將餃子捏成老鼠的模樣,還是先捏成餃子的形狀,隨后還需要用面團捏一條老鼠尾巴。然后用綠豆捏老鼠的眼睛,都捏好之后,一個個老鼠餃子就做好了。我們將餃子上鍋蒸熟之后,讓全家人將餃子都吃掉,這樣也寓意著一年都沒有老鼠的干擾,也代表新一年可以收獲更多。
初十二餃子餡的寓意
韭菜餡:這是大眾最親愛的一種,而且久財之意故為久財餃。久:即時間長、久遠,謂之久財。是祈福長久的物質財富;更是對天長地久的祈福,但愿人長久::健康、和睦、快樂、幸福。
白菜餡:即百財之意故為百財餃。百:量詞,即百種、百樣之意,謂之百財。對百樣之財的祈福;或為對新婚燕爾白頭偕老的美好祝愿。
香菇餡:即鼓財之意故為鼓財餃。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或為股票大盤的勢,向上、飽鼓之意,謂之鼓財;也表達了對晚輩的一種祝愿,希望晚輩可以出人頭地。
①大道家園①
正月初十?捏老鼠嘴?這個習俗在河北這一帶比較盛行。所謂?捏老鼠嘴?指的就是包餃子。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條河叫古漳河,在這條河的上游一處平坦的地方坐落著一個小村莊,幾百戶人家不受外界打擾,過著猶如世外桃源般的日子。
有一年快要過年的時候,忽然電閃雷鳴,下了一場雨夾雪,一般來說哪有冬天打雷的道理,村里的人就去找老村長詢問解卦,這老村長曾經是個道士。老村長說,這是災星來了,上天給我們啟示,會有災厄降臨,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
果不其然,沒過兩天,有一天夜里幾個串門的村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只碩大無比的老鼠,像一只小牛犢一樣,競對迎面過來的人群視而不見,大搖大擺地離去了。然后沒過幾天,村子里近百戶人家準備的過冬的年貨在一夜之間消失不見了,人們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是前陣子看到的大老鼠帶著一群小老鼠搞的鬼,這年關將近,沒有年貨還怎么過年,村民十分焦急。
這時候大家又把老村長找來了,老村長想了想,叫來了村里的打鐵匠,連夜趕制了一個超級大號的老鼠夾,上面擺上了雞鴨魚牛肉來勾引他們上鉤。
第二天早上在特制的老鼠夾旁邊發現了一只超大的老鼠尾巴,還有一灘血跡,眾人循著血跡在河邊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老鼠洞,它正在用力啃著河堤,準備讓河水倒灌淹沒村莊。老村長說時遲那時快,雙手拿上符咒雙手結印,貼在老鼠的命門之上,隨后雙手迅速捏碎了老鼠嘴,村民們一致叫好。
經過此次大戰,老村長舊疾復發,在正月初十那天離開了人們,人們為了紀念老村長,在這天包餃子,稱為捏老鼠嘴。
民間諺語: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面。
大年初一
1、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2、萬年糧——廣東部分地區春節第一餐要吃“萬年糧”,即做好足夠春節3天家人吃的飯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
3、餃子——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4、湯圓——大年初一的早餐湯圓一定更具特殊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
5、面條——長面,也叫長壽面,大年初一的時候吃長壽面,寓意“年年長久”,預祝著壽長百年,不少老年人還保持著這樣的風俗。
6、雞湯——大年初一喝雞湯,象征“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
7、甜食——大年初一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大年初二
1、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這面須為冷湯。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過,稱為冷湯。
現在的人們一般都打個鹵兒或者炸點醬做成打鹵面或者炸醬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過,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風俗。
2、大年初二是女兒(偕女婿)回娘家給父母拜年。一般必吃年三十留下的東西,比如雞,年夜飯是要把頭,翅,腳,尾留著的,但初二就可以吃了。
有年夜的飯要多煮,留下年飯初二開吃。必有臘肉香腸,魚和面。
3、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大年初三
1、間以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2、俗話說:初三合子往家轉,合子是中華面食中的一種,是中國北方,尤其是在京、津地區流行的一種面食。比較常見的是韭菜、茴香、雞蛋、豬肉,以韭菜+雞蛋、茴香+豬肉、韭菜+豬肉的組合最常見和最受歡迎。
合子的面皮一般不用發酵的面,而是用燙面和冷水面這兩種。合子皮薄、餡大、味道鮮美,因此深受歡迎。
3、北方有些地方流行在“初三”也吃餃子,由于一部分人此時需要提早出門,趕往工作地點,民俗、民風的名言是:“出門餃子、進門面”。也就是說:親人離開家門時,吃餃子保平安,來年再團圓,家中親人的祝福都包在餃子中。
大年初四
折籮——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籮。所謂折籮,就是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
過去人們不富裕,頭天的剩菜剩飯舍不得倒,第二天“折”到一起燴食,殘羹剩飯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有人喜食。
大年初五
餃子——“破五”吃餃子,承載了人們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
老北京有講究,“破五”吃餃子的肉餡兒,一定要是自己去剁的,菜餡兒也要自己去剁,這樣的話,就是預示著來年一切都很順利。把不順的東西都剁沒有了。“破五”的餃子講究餡兒是一個肉丸的。餃子的形狀是扁圓的,它和古代象征財富的元寶的樣子很相似。一家人團圓吃“破五”餃子,那么就寓意著在新的一年里頭,可以增加財富,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
大年初六
“年關”已過,一切恢復往常的生活。因此可以像往常一樣吃什么都可以。
初七人日
吃壽面
初六“年關”已過,一切恢復往常的生活,因此吃什么都可以。
正月初七為“人日”,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人日要吃以七種菜所做的“羹”,稱“七寶羹”。除了吃“七菜羹”,還有吃“及第粥”與“面線”等象征吉祥如意、步步高升的食物。
吃面條
此外,一些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面條的習俗,寓意著用面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面條。
吃餃子
人日這天,臨清、濟南等地忌諱婦女做針線。單縣早晨吃餃子,現包現吃,叫做“捏老鼠嘴”,晚上不能點燈,據說是讓老鼠娶媳婦,不要危害百姓。淄川在這天吃小豆腐,象征吃老鼠腦。
大年初八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里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初八放生,不僅體現了古人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品德,也表達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達的美好愿望。
初八初九牛羊肉
做法:
1、牛腩切塊后,放入鍋中加冷水煮開,3分鐘后關火,用溫水沖洗干凈。
2、牛筋切段放入高壓鍋加水,煮至上汽后轉小火,20分鐘后關火。
3、自然排氣后撈出牛筋,用溫水沖洗干凈。
4、洋蔥、生姜切片,大蒜去皮,入油鍋炒出香味。
5、倒入老鹵或清水、香葉、八角、草果、桂皮,煮開。
6、放入牛腩和牛筋,煮開后加入料酒、生抽、老抽和冰糖。
7、轉小火燉煮2-3小時左右,至牛肉和牛筋酥軟入味即可。
初十要喝棒子粥
做法:
1、適量大米洗干凈。
2、將玉米剝掉,洗凈。
3、把玉米和大米放在鍋中。
4、倒入適量清水。
5、大火煮開,小火慢煮二十分鐘左右。煮好的玉米粥既粘稠顏色又漂亮,更加好喝。
正月十一(2月18日)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傳說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嫉妒,在正月十五這天被害死在廁所里,天帝憐憫,封她為廁神。紫姑代表了封建社會中深受壓迫的女性,被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
十一吃魚有說頭
新年吃魚,講究的是〝年年有魚(余)〞,況且魚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療效。
做法:
1、魚肉洗凈。
2、熱油中放入姜片。
3、倒入魚肉,翻炒。
4、加點醬油。
5、放一點糖。
6、加水煮一會。
7、出鍋前滴幾滴美極鮮,撒上蔥花即可。
正月十二(2月19日)
正月十二,搭建燈棚。民間俗稱“十二搭燈棚”,意思是元宵節將近,村莊中的管事人從這一天開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壯年準備花燈,做元宵賞燈的各種準備工作了。
十二餐桌有鴨子
中國許多地方的人都喜歡吃鴨子,比如北京人愛吃烤鴨,南京人愛吃鹽水鴨,四川人愛吃樟茶鴨,新年期間的餐桌上怎能少了鴨子。
做法:
1、鴨肉洗凈,切成中等大小的塊便于入味,過于肥厚的鴨皮剔下來。
2、鴨肉放入碗里,加入料酒,鹽,生抽,姜片,蔥段,腌制20分鐘。
3、把剔下來過于肥的鴨皮脂肪放入鍋里。
4、小火用鏟子按壓,慢慢逼出鴨油。
5、待鴨皮兩面變金黃時,很多鴨油都出來了,盛出鴨皮。
6、鴨油里倒入干辣椒,花椒炒香。
7、倒入腌制好的鴨肉翻炒熟。
8、倒入老抽翻炒上色。
9、倒入一瓶啤酒,沒過鴨肉,中小火慢慢燒。
10、慢慢收汁,倒入青椒翻炒即可。
正月十三(2月20日)
正月十三,灶下點燈,預放元宵。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灶下點燈,稱為“點灶燈”,其實是因為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日子臨近了,各家都試點制好的燈,才被說為“燈頭”之日。
做法:
1、蝦洗凈瀝干。
2、蔥姜、料酒浸泡蝦5分鐘,中途翻動幾次,使之均勻浸漬調料。
3、倒出汁水,保留蔥姜。
4、倒少許油,熱鍋炒蝦。
5、慢慢翻炒至蝦變成紅色,加鹽。
6、加醬油,煮一分鐘。
7、加青紅椒圈。
8、湯汁收干,拌勻起鍋。
正月十四(2月21日)
正月十四,“臨水娘娘”誕辰。娘娘誕辰于正月十四,又稱“順天圣母”。傳說娘娘姓陳,是唐朝大歷年間的人,后來成為了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于是民間立祠奉祀,稱為“順天圣母”。
十四大碗炸醬面
老北京人做炸醬面時一般只認六必居、天源的醬,面條要用手搟面,夏吃熱冬吃涼,伴上老北京人吃炸醬面時最講究的八碟菜碼,包括:黃瓜絲、水蘿卜絲、香椿末、芹菜末、青豆嘴兒、黃豆嘴兒、白菜絲、青蒜末,如果再咬上幾口臘八蒜,味道更爽。關注微信“大海旅游人”
做法:
1、五花肉切丁,黃瓜和蘿卜切絲。
2、炒鍋放適量油,肥肉先入鍋,煸出油后入精肉。待鍋內飄香后入少量生抽,料酒。盛肉丁出鍋。
3、用煸肉的油炸醬。先用大火把醬燒至咕嘟咕嘟,然后用小火慢慢咕嘟咕嘟著。
4、炸個十分鐘左右,再倒入煸炒過的肉丁,翻炒幾次,快出鍋時撒入蔥花。
5、然后就是煮面了。
6、然后把菜碼在沸水里過一下,脫生即可。
正月十五(2月22日)
正月十五,夜照田蠶(神)。相傳,正月十五日是蠶神嫘祖的生日,因此這一天便成了百姓祭祀“蠶神”的日子。祭蠶神用白粥加上肉脂為供品,同時用一桿竹竿挑著燈燭插在田間,謂之“照田蠶”(據說觀察燈火顏色可以判斷一年的豐歉)。這項活動逐漸成為了后代元宵節觀燈習俗的一種源頭。
十五家家鬧元宵
正月十五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起初,人們曾經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圓、和睦、幸福。
本文地址://n85e38t.cn/shierxingzuo/379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