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掌權杖:大兵如何成小將之8
案例
“串糖葫蘆”現象
在一個國有大型企業,一個部門沒有幾個人,卻設立五六個副總經理,其實一個副總經理只負責分管一兩個處,而處里面雖然只有三五個人,一個處長就管一個副處長,一個副處長下面就管兩個人,還設立主管、經理。
為什么這些不管人的人還設置了這么多的官階?他們其實也都是個人貢獻者,但是由于沒有專業上晉升的通道,只有管理通道,所以只能從專員做到主管、做到經理、做到副處長、處長,做到副總,總經理,路徑非常單一。其實這個部門是不需要五六個副總的,副總也是要管人的,承擔的是管理的職責,但是很多副總是因為專業上很強,只是為了給他一個名稱一個社會地位。
現在這個企業建立了雙通道,將部門架構調整為:一個部門下面有一兩個副總,再設兩個專家崗(某個領域專業上比較高,但是不帶隊伍不管人)。在不少國有企業,類似這種“串糖葫蘆”的現象很普遍,就是一個領導管一個領導,下面這個領導再只管一個領導。
一個員工的職業發展通道應該有兩條:一是走專業通道,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在專業領域有所造詣;二是走管理的通道,突破個人貢獻者,而去管理團隊。走專業通道還是走管理通道,這是由員工個體的自我定位和動機等深層次因素決定的,即其獲得自我價值增值的方式是依靠個人能力完成挑戰性的工作,還是對他人施加正面影響、讓他人獲取更大成功。這不是外界強加就能短期改變的,一旦錯位,對其個人職業生涯和企業都是打擊。
但一方面,由于中國企業高速發展、管理人才缺口擴大,很多企業未與員工達成共識而主觀臆斷地將其提拔到管理崗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中國“官本位”的社會文化環境下,只有“做官”(成為管理者和領導)才能占有資源、擁有社會地位,很難有人能堅守自己的專業路線,哪怕是那些成就動機非常高的人,這就導致了職業發展“雙通道”只能停留在理念和設想階段,很難真正落地實施,千軍萬馬只有都擠一條通道。
“被提拔”
不適合或還沒有準備好走管理通道而“被提拔”為新生管理者的現象,非常普遍。
“被提拔”的新生管理者,有一些方面是可以彌補的,比如說專業知識技能、一般的管理能力等,但有一些是很難快速彌補、甚至可以說是“風險基因”,這就是每個人不同的“動機”。
動機(個人的內驅力,或者說欲望)是成功的新生管理者必須完成的深層次轉型。從個人貢獻者到新生管理者,必須從完成挑戰性工作的成就動機轉型為 對 他 人施 加 影響的影響力動機。但一個人的動機不是很快就能改變的,很多人其個人欲望、成就導向更傾向于成為一個“專家”,在自己所在的專業領域有所造詣,比如說有些人就希望將來走到科學家的高度,其實對公司、行業和社會都是有很大貢獻的,但他貢獻的方式是以其專長來貢獻,并且他樂在其中,非常享受由于他的專業知識和創新所帶來的對公司和行業的貢獻。而管理者角色需要的是另外一類人,其通過鼓勵、引導他人成長、領導他人而獲得價值。對于前一類人,如果其骨子里、內心獲得滿足感非常強烈地來自專業,如果非把他轉型為新生經理人,他成功的幾率通常來說是比較小的,一定要慎之又慎。
所以,無論從個人還是企業的角度,都必須有一個清晰的自我認知。要知道真實的動機,內心的驅動力是什么?是成就導向還是影響力導向?如果其個人動機和管理者角色所需要的影響力動機不匹配,就要做一個深入的雙向溝通和探討,要讓他意識到如果去做職業經理人,需要在這個方面發生轉變,他自己愿不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愿意發生這種轉變。須知,任何的轉變、尤其是這種深層次動因的轉變,都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同時任何轉變都是很難的,都要有心理的準備。如果這個人有了心理的 認 知和準備,還愿意往前走,那么企業就可以幫他一起實現這樣的轉變。但是如果經過雙方的了解,發現他不愿意發生轉變,或者意愿并不強烈的話,企業也要有寬容,給個人貢獻者一個更好的發展方向,在他的專業領域去建立權威,而不是一定要放在管理的崗位上。
事實上,在整個企業中都需要“人崗匹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自我定位,希望當專家還是當一個管理人員,更追求個人成就還是影響力,同時企業里的每一個崗位也都具有崗位的特點,人的特點和崗位的特點的匹配在企業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到人崗匹配,人才能贏,企業也才能贏。否則很可能雙輸。
雙通道
很多時候,企業忽略了員工本身的驅動力,只是因為個人做得不錯,就硬性地將其提拔到管理崗位。尤其在目前的中國企業中,對人才的需求量特別大,由于企業的發展已經遠遠超過人才成長速度,企業由于無人可用而不得不硬性提拔,導致“被提拔”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
而“被提拔”一旦不成功的話,這個人在新的崗位上不能發揮其價值,就不僅僅是企業的不成功,也是對個人整個職業規劃和生涯的重大打擊,很可能導致其“被提拔”之后流失,即跳槽到其他企業繼續做專業工作。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企業和個人一定要達成共識,否則很可能導致“多輸”。
最近十年,中國企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管是民營企業還是國有企業,在職業發展通道上,打破從前的局面,建立了多渠道的職業發展通道,一個專業的個人貢獻者可以做到公司的專家、行業的專家、甚至全國、全球在某一領域的專家或科學家,比如有些技術公司有“全球科學家”,或者國家科學家、集團科學家、區域科學家等很多等級,在不同層面上認可專業的造詣,當然同時也會提供相應的資源,比如研發的人員、經費、預算等等。既有頭銜上的地位,也有薪酬上的增加,以長期保持這類優秀的個人貢獻者的敬業度和積極性。
目前很多企業都建立了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的“雙軌制”,一是專業領域的發展通道,從而激勵和保留專業的個人貢獻者;另外一條是走管理的崗位,畢竟企業當中有很多崗位是需要管人的,通過管人來實現其價值。
雙通道、不限定單一的發展方向,大多數企業現在都接受了這樣的理念,也希望推崇這樣的概念,也設計了這樣的通道,目的是希望因人而異,讓員工發揮各自所長。但是在現實中的應用就千差萬別了,真正落地實施的不多,大多數還停留在設計理念的階段,口號上宣稱“我們公司確實設計有雙通道、多通道,我們公司很重視人才,根據他們不同的特點給他們不同的發展空間”,講出來政策上都沒有問題,但沒有完整的系統,一旦具體到人就很難落地實施了。
那么,為什么“雙通道”如此難以落地?
官本位
有些時候是因為個人的想法不能得到組織的接納,企業硬性安排;更多時候是受中國人固有的價值觀和價值體系影響,認為一定要當官才能在社會上“如何如何”,這在中國的社會文化環境下尤其突出。
以前有一句話叫做“千軍萬馬走獨木橋”,無論什么人都最終還要走到管理的崗位上,只有這樣才有社會地位,才能掌握資源,相應地薪酬上才能得到提高,功成名就。
即便是現在,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很大程度上還是看重你是不是經理、是不是總經理,而并不是看重你是不是一個專家。這就是一個社會的價值體系問題了。在這樣的社會價值體系下推動人崗匹配的雙通道是有很大難度的,只有特別堅持的人,就是要在專業領域走,不在乎是不是當官,不在乎家里人是不是覺得一定要當官才是有社會地位———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最后屈服于社會了。
本文地址://n85e38t.cn/shangban/2046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職場人你會調情嗎?
下一篇: 職場不可冒犯的13個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