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小區封閉,不方便去濱河步行道,只好每天下午到操場散步,轉圈。
也不能算是操場,就是一棟學員樓前的空場地。花崗石鋪就的地面,中間是一個毫無設計感的橢圓形花壇,沒有種花,只有三棵矮小的松樹。泥土裸露出來,那里本來是草坪,北方的冬天,維護草坪需要特別用心。
操場方方正正,從南到北是70多步,從東到西也是70多步,我邁很大步子測量過。一圈走下來不到300米吧。
我爸跟我媽很少一塊出門散步,除非是到濱河。我爸走得快,他喜歡在花園里走,原來那里有一個籃球場,一個網球場,后來某一任校長把球場鏟除,改建成了花園。我媽走得慢,她喜歡操場,每次都走五圈或六圈。
我也喜歡操場。下午三四點鐘光景,操場上空無一人,太陽已經繞過前面小區的那棟高樓,陽光灑滿操場,照得人暖洋洋的。
操場東邊一排水杉高聳著,每天都有鳥兒站在最高的枝頭唱歌。每天,我開始覺得是去操場散步,后來覺得是去赴跟鳥兒的一日一會。
我分辨不清鳥兒的種類,也許是喜鵲,也許是畫眉,也許是別的什么鳥兒,只憑那鳥鳴聲,我知道它們都有屬于自己的名字。有時我就在樹下駐足,找尋那只叫得婉轉清脆或者喳喳啾啾的鳥兒,好像在努力想聽懂它們說的話。
也許看民間故事或童話難免有后遺癥吧。我記得一個故事,是講一個人能聽懂“鳥語”,但是他如果把鳥語傳遞給人類,就會變成石頭。一天,他看到群鳥逃離村莊,說山洪要暴發了……他面臨兩難選擇,告訴村莊里的人洪水就要來了,自己會變成石頭;不告訴大家,村民都會遭殃。
他挨家挨戶告訴人們趕快逃到山上去,村里人都覺得他瘋了,他沒辦法他只好說出了鳥兒們告訴他的訊息,當他變成石頭,人們才追悔莫及。故事的結局當然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他被當成英雄,美名傳四方。
我小時候聽到這個故事,一邊受到英雄主義的鼓舞,一邊渴望“要是能聽懂鳥語有多好”。直到現在,每聞鳥鳴聲,就條件反射一般,想知道它們在說什么
我在水杉樹下駐足,仰望鳥兒,回想起這個已經忘了名字的故事。忽然意識到,那個能聽懂鳥語的變成了石頭的人,就是“吹哨人”啊。
俄羅斯有部電影叫《危樓愚夫》。管道工接到報告說某個住滿了底層群眾的公寓樓水管崩裂,他去勘察維修時,發現大樓將傾。他千方百計上報,官員們卻因為切身利益的考慮,決定放棄轉移大樓里的820名住戶,為此還殺了兩個知情者。
管道工本可以閉嘴帶著家人遠走他鄉,但他的價值觀是“不能活得像動物,死得像動物。”他不聽父母及妻子的勸告,執意去救人,挨家挨戶敲門,告訴他們公寓大樓即將坍塌。
危樓居民不相信他說的是真的,不肯離開。最后的一幕是他被居民痛毆,倒在地上……
危樓是不是倒掉了,影片戛然而止。
我不知道管道工蜷縮在地仰望危樓時有沒有后悔,后悔做那個“吹哨人”。我知道民間故事里那個能聽懂鳥語的吹哨人沒有后悔,他變成了石頭,變成了傳說,還活著。
離開操場回家的時候,那鳥仍站在樹梢嘰嘰喳喳啾啾,叫得嬌媚婉轉。
我想:也許,它們想談論的也是這些事吧。推薦:我們現在過的,就是退休時的日子吧 為看一朵花做一次遠行
本文地址://n85e38t.cn/scgf/1152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仇恨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