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法國影片《天上再見》,一直難忘愛德華的那縱身一跳。
又惋惜,又痛心,又覺得在情理之中。
愛德華的容貌毀于戰爭,回歸家庭的信心毀于愛的缺失,生命毀于跟父親和解的一刻……這是戰爭的悲劇,又是家庭的悲劇。
魯迅先生說:真正的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
《天上再見》的故事發生在一百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殘酷的戰場上,愛德華和阿爾伯特相互救了對方一命,但愛德華身受重傷,下巴被炸掉了。
容貌被毀,不能說話,他不想回自己的家。讓阿爾伯特偽造了陣亡證明,替他改了檔案,以別人的身份活著。戰爭結束,倆人在城市的邊緣,社會的底層,過著窮困的生活。
愛德華身心倍受折磨,一度自暴自棄。身體的疼痛可以靠阿爾伯特偷來的嗎啡緩解,心里的病痛呢 也許時間是治愈一切的良藥,也許是因為他熱愛的藝術。
當他在阿爾伯特的鼓勵下重拾畫筆,當他給自己制作一個個精美的面具,當他設計戰爭紀念塔,策劃一場騙局,當他對向戰友開槍、大發戰爭財,又成為他姐夫的渣男中尉實施報復……他游戲著人生,也展現著智慧和才華。
愛德華不愿回家這件事非常值得玩味。
表面上是容顏被毀,不愿面對家人,實際上是他的內心一直想逃離。
他出身顯貴,現在來說就是個標準的“富二代”。父親是銀行家,自然對他寄予厚望,回憶兒時被訓導的場景歷歷在目。他從小喜歡畫畫,藝術的天分卻不被父親認可,父親貶低他的才華,似乎根本看不起他。
一個不被認可、不被接納的孩子,要么會養成討好型人格。
你說我不行我偏要行,努力證明給你看,很多家庭中,小時候最不受待見的孩子,反而是最成功、最孝敬的那個,他們就是想用實際行動、用表演告訴父母,“我沒有你以為的那么差”,“我值得你愛”。
一個不被認可、不被接納的孩子,要么會自我放棄。
你說我不行我就不行吧,自暴自棄。你都覺得我不行了,我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你說我是笨蛋,我就是笨蛋了行了吧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她從小不被父親喜歡,有次發現自己搞怪的表情博了父親一笑,便經常露出那自以為是的討好表情,討好父親,也討好身邊的每個男人,卻總是被嫌棄,甚至遭遇暴力。松子節節敗壞的命運,又何嘗不是源于對自我的放棄。
《士兵突擊》貢獻了一句很經典的臺詞,“不拋棄不放棄”。
在一個有愛的家庭里,對每一個成員都應該是“不拋棄不放棄”。
哪怕在戰場上斷了胳膊斷了腿,哪怕變成了一盒骨灰,如果一個家庭有愛,有吸引力,孩子總是會回歸的。怎么可能像愛德華那樣沒死裝死
他無法容忍不完美的自己出現在家人面前,不想讓家人對自己失望,成為負累。
做兒女的,有這樣一份自覺。
我一直記得這樣一個關于戰爭的小故事。
戰爭結束,幸存的英雄們終于可以回家跟父母團聚。年輕士兵彼得在火車站打電話給父母,告訴他們自己就要回家了。父母欣喜至極。
彼得在電話里提了個要求,說他有個戰友無家可歸,問父母“能不能收留他 ”父母開始答應了,但當得知那個戰友在失去了雙臂,他們在電話里沉默很久,又拒絕了。
結果,這對父母等了很久也沒等到兒子出現。當后來他們看到兒子的遺體時,明白了一切——彼得,失去了雙臂。
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躲開了死神的命運之網,幸運的活下來,是誰又把他推向了死亡的懷抱
《天上再見》中,愛德華的父親在一幅畫中發現了兒子的簽名標識,當他趕到賓館與戴著鳥頭面具的兒子相見。告訴他:你有權利去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你很有藝術天賦,我為你感到驕傲……
愛德華眼含熱淚,與父親相擁,下一刻卻飛身窗外,一躍而下。
等到了父親的認可、嘉許、點贊,卻選擇了徹底的消失。
愛德華的故事,在《天上再見》中由另一個男主角,他的戰友阿爾伯特講述。講到愛德華的這一跳,他只說了四個字:“天上再見”。
愛德華的命運,難免讓我聯想到那個戰爭小故事中的彼得,難免唏噓,為命運的周折和人生的無常。
怪彼得的父母嗎 怪愛德華的父親嗎 這樣簡單歸因,似乎對痛失去兒子的父母并不公平。如果沒有對兒子深沉的愛,愛德華的父親不可能在夜深人靜之時輕撫兒子的照片,不可能邀請兒子的戰友阿爾伯特到家里用餐,還給他提供了工作機會,也不可能出資設立戰爭紀念碑。
怪彼得和愛德華嗎 人都死了,特別是愛德華的死,何嘗不是一種徹底的解脫,永恒的自由。
“即便死亡,也不能讓我遺忘”。
要怪,就怪戰爭吧。
沒有戰爭,就沒有種種的傷害。戰后的世界,沒有誰是真的英雄;每個人的面具之下,都可能有一顆破碎的心……戰爭片的意義,大概就在于引發觀眾如此這般的思考。
戰爭,往往不是小人物能夠掌控和決定的。但具體到家庭中,每個人都可以讓家人感受到更多的愛和幸福。
愛德華短暫的一生,其實是在尋求父親的愛、理解和認可的一生。
三毛在《送你一匹馬》中寫過自己的故事。她覺得從小父親對自己比對姐姐弟弟都苛責,對她的文章也不喜歡。她在聯合報發表了一篇文章,父親寫了個紙條表達了贊賞。三毛讀到字條,寫了這樣的文字:
你留的信,很快地讀了一遍,再慢讀了一遍,眼淚奪眶而出。爸爸,那一剎那,心里只有一個馬上就死掉的念頭。
等你這一句話,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親,親口說出來,肯定了我在這個家庭里一輩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虛。
理解了三毛想“馬上 就死掉”的念頭,就容易理解愛德華的視死如歸。
對子女來說,父母的欣賞、鼓勵和嘉許,才是人生最至關重要的、最珍貴的認可,是可以連生命都放棄的釋然和解脫。
點下面的二維碼可以加我微信
相關文章:
愿你成為最好的女子
有什么動力是支撐你寫作的
《四個春天》:如此詩意,如此溫暖
《狗十三》:歡迎來到成人的世界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
本文地址://n85e38t.cn/scgf/1146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有什么動力是支撐你寫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