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開篇第一句是: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國人眼里的天下大勢,是長期合一,短暫分裂的,統一才是最終的道路。
歐洲人最不能理解的,恰恰就是這一點。
因為在歐洲人的眼里,分裂才是王道,統一是特別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那么天下大勢,到底是分好,還是合好呢
中歐雙方各執一詞,都覺得自己對。
其實是因為東方和西方的歷史不同,才導致了這樣完全相反的世界觀。
一、歐洲的離心力
歐洲產生過很多強大的帝國,古希臘帝國、羅馬帝國、查理曼帝國、拜占庭帝國、大英帝國等等。
尤其是查理曼大帝,他在公元800年的時候,幾乎統一了整個西歐,有望完成歐洲的大一統事業。
他不僅武功顯赫,而且重視文化教育,帶來了“加洛林文藝復興”。
可惜身死道消,他生了三個不肖的孫子,簽訂了凡爾登條約,把父輩打下的龐大帝國再次分裂為三個國家。
這份凡爾登條約,對歐洲影響非常深遠,埋下了歐洲離心力的種子,打斷了歐洲統一的骨頭。
在此之后,歐洲戰火連綿,再也沒有一個帝國達到查理曼帝國的成就。
由于長期的分裂,統一非常短暫,歐洲人對統一完全不感冒,更不要提恢復某個帝國的榮光了。
在長期的列國紛爭中,歐洲人在近代,形成了平等主權國家的理論。
其中的典型就是集大成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確立了近現代以平等和主權為基礎的國際準則。
然而這種主權國家體系,也不能保持和平,反而打得更狠。
從葡萄牙西班牙稱霸,到英國崛起,到英法戰爭,殖民戰爭,再到后來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
歐洲人只會為自己的民族而戰,為自己信仰的宗教而戰,絕不會為某個帝國而戰。
所以歐洲的文化里,分裂的離心力特別強,他們堅信分裂了才能過好日子。
從英國脫歐,到英國家門口的愛爾蘭鬧獨立,都是覺得分開才能過得好。
所以他們特別不能理解,中國為什么對統一有這么強的執念
二、中國的文明傳承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其實也和歐洲一樣,分裂嚴重,打得不亦樂乎。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還有一堆小國在夾縫中生存。
秦國經過數代國君,勵精圖治,由秦始皇橫掃六合,終于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
雖然秦朝很短暫,但意義非凡,秦朝奠定了中國大一統文明的基礎。
因為秦始皇讓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
全中國無論是什么民族、之前是什么國家,都必須用同樣的文字交流,馬車輪子間距必須一致(方便修建道路),衣食住行、風俗習慣和信仰等要相對統一。
還用一塊傳國玉璽,來證明自己受命于天,說得玉璽者得天下。
這也為今后的各朝代,確立了天下的概念。
漢朝的劉邦得天下后,因為玉璽在自己手中,為了證明自己統一天下的合法性,再次把這個概念強調了幾百年。
最后全中國都相信了,皇帝受命于天,誰有實力和品德,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全天下就歸順新朝。
新朝的皇帝登基以后,會強調自己是“真命天子”,宣布自己從法理上繼承了前朝的一切。
這樣才可以說出“自古以來”,某國土是我朝固有領土之類的話。
這就是中國的神奇之處,歷朝歷代,都認可自己是中國,并且一脈相承。
所以過去的2000年里,中國在大部分時間都處在統一且強大的狀態。
用歐洲主流思想家的看法來講,中國一直在巔峰,只是偶爾衰落,但終將復興。
中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
——《文明的沖突》,亨廷頓
三、偽裝成國家的文明
從古至今數千年,中國是唯一一個傳承至今,還閃耀著光輝的文明。
因為中國實際上是一個文明,所以才沒有斷絕。
而歐洲的帝國只是一個國家,所以終將滅亡。
建立唐朝的李世民,本身是胡人血統,但得天下以后,自然成了中國的皇帝,而不是之前胡人的皇帝。
明朝的朱元璋是漢人,但照樣要繼承元代的中華正統,承認元朝的地位。
朕惟中國之君,自宋運既終。天命真人起于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傳及子孫百有余年,今運亦終。
海內土疆豪杰分爭,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顧、祖宗之靈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賢于左右。于南郊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
——朱元璋
這就是文明的傳承,中國以中華文化為國家的核心凝聚力,是永恒不滅的。
因為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極強,認可中華文化的,那就是中國人,無論血統,不分宗教。
古代中國,并不只是我們以為的秦漢,唐宋,元明清,你應該從更宏觀的層面來看待它。
歷代王朝的疆域都不一樣,有的朝代疆域可以劃到中亞,有的連西藏都沒有包括。
難道現在要去追著要以前的領土,或者現在很多領土不能要
答案在古代中國的概念里,古代中國其實是一個體系,它的名字叫“天下”。
《詩經》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在古代人眼里,中國就是“中央之國”,是“天下”體系里的中央王國,是文明世界的統治者,是文明的核心領袖。
其他國家,可以不納入直接統治,是中國的封臣藩國就行。
而中國人三個字,就等同于文明人。
如果你把“天下”這個概念琢磨透了,就會明白,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回到那個天朝上國的時代。
很多中國人認為,中國必須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那是因為我們還殘存著中央王國,天朝上國的記憶。
哪怕大多數普通人無法想象古代的輝煌,也不能準確理解復興的含義。
但是最起碼,中國人打心底里,就認為第一才是中國的正常狀態,哪怕是列強之中的第一也可以。
看完本文,你應該明白,中國要實現復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要回到漢唐的地位,就需要更長的時間,走更遠的路,或許要到大星際航海時代才能實現。
所以當代的中國人要明白當前處在什么歷史階段,不要做一個繁榮卻人人可欺的北宋,就覺得可以了。
萬里長征我們才走出第一步而已,要繼續向前走,直到實現那個輝煌的偉大復興時代!
: “民間歷史故事”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求分享 求點贊
引述別人的觀點吧 那本書你有興趣可以看看
許天田(Victoria Tin-bor Hui)2005年出版了《古代中國與早期現代歐洲的戰爭與國家形成》(War and state formation in ancient China and early modern Europe)》。該書解決了西方學術界這個多年來沒有解決的難題,一經出版,立即榮獲美國政治學會年度最佳圖書獎。這本書的基本結論是:中國統一、歐洲分裂,都不是必然的、命定的,都是偶然的、人為的。
戰國七雄中,秦本是弱國,秦滅六國,是以弱勝強(第65頁)。六國的戰略是合縱,秦國的戰略是連橫(第67頁)。連橫最后戰勝了合縱,為什么?因為六國之間也是爭斗關系,難以真正合縱。等到不真正合縱就要滅亡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第74-79頁)。商鞅變法,獎勵耕戰,富國強兵(第80-84頁)。秦國得以富強的制度政策,六國也可以學,但他們學得太慢、太遲,最后學也來不及了(第85頁)。秦善于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于坐山觀虎斗、坐收漁人之利,慎戰,輕易不出手(第88頁)。非打不可的時候,也善于以少擊多,分而殲之。但到了非集全部國力一決雌雄的時候,秦國從不手軟,例如長平之戰和滅楚之戰(第89-90頁)。歐洲分裂、中國統一,與地理無關。歐洲多有一馬平川,中國多有高山大河、天塹屏障。黃河與幾個險關隘要,曾經是秦國東進的天然屏障(第90-91頁)。秦滅六國,以弱勝強,不是逞一時之勇,而是七代君王,花了135年時間,打了57場戰爭,殊為不易(第96-97頁)。采用郡縣制使秦的擴張更為便利(第97-99頁)。秦最后終于一統天下,主觀條件決不可忽略。秦始皇、李斯,雄才大略,氣吞山河,集全國人力、物力、財力,破釜沉舟,發起最后一戰,九年時間,蕩平六國,一統天下(第99-101頁)。為什么秦國能制定聰明的戰略?和六國統治者相比,秦國君臣更為雄才大略、聰明睿智。秦國用人看才能、不看出身。秦王胸懷寬廣、用人不疑、放手讓大臣將帥做事(第101-107頁)。
早期歐洲則完全相反。1495年到1659年,不論法國還是哈布斯堡王朝,都不是走自強的道路,而是自我消弱(第111-120頁)。1661-1715年,英國走向自強,法國則繼續自我消弱(第120-126頁)。直到法國大革命之后的拿破侖法國,才達到古代中國的水平,拿破侖差一點統一歐洲。法國大革命之后,才像古代中國一樣,實行了征兵制,有了職業軍官。拿破侖也像秦國一樣,實行連橫的戰略。在兵敗俄國之前,拿破侖一直走上坡,之后就走下坡了。為什么?秦國也有過多次大的失敗,但最后成功了,為什么拿破侖敗了一次就起不來了?秦國是靠自己的人力、物力打仗,這次敗了,回去生聚修養,下次再來。拿破侖是靠歐洲各國的錢和歐洲各國的兵來打仗,一敗就不可收拾。簡言之,和秦國相比,拿破侖自強的制度政策還不夠徹底、不夠有力,國力還很有限,還達不到統一的要求(第127-136頁)。早期歐洲士兵是雇傭兵,軍官是雇傭軍官、貪污腐化,資本家唯利是圖,容易自我消弱(第139-142頁)。歐洲長期英法相斗。英國走富國的道路,國富兵不強;法國走強兵的道路,兵強國不富;都沒有找到秦國富國強兵的正確道路。主要由于直接學習中國,后來普魯士最先找到了接近于秦國富國強兵的道路(第142-149頁)。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爭野以戰,殺人盈野,尸積成山,血流成河,歐洲中國,蓋莫如是。但如果比較戰爭時代的長度,戰爭頻繁的程度,投入兵力的數量,傷亡的數量,戰爭所引起的人口的減少,按人口比例計算戰爭所造成的人口減少,古代中國的戰爭都要比歐洲慘烈的多。春秋戰國打了500年,從100多個國家,打到幾十個國家,打到戰國七雄,最后秦始皇一統天下。歐洲打來打去,并沒有滅掉多少國家,早期歐洲君主實屬無能。拿破侖之后,要想改變多國并存的狀況,為時已晚(第149-156頁)。
春秋戰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臣子經常直諫君主,君主經常從善如流,大家都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不行仁政,從大臣到百姓,都可能棄你而去(第168-179頁)。為了自強,戰國七雄都搞征兵制,都搞中央集權政府,都搞以法治國。商鞅變法后秦國搞得最好,政府按政策和法令辦事,高度合理化,高度理性化,秦律的規定非常詳細,力圖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很接近現代民族國家。這些方面,歐洲都是在拿破侖之后才逐漸趕上來。秦律雖然嚴苛,但公平。英國稅率比法國高,但法國老是因為征稅鬧事,因為法國不公平。秦國比英國還公平(第178-190頁)。早期歐洲國家,國不像國。沒有常備軍,雇傭兵腐敗。國家向資本家借錢,還不起就要破產。國家自己收不了稅,雇人收稅,弊端叢生。后來瑞典、英國、普魯士、法國都變法改革自強,但都沒有強大到足以統一歐洲(第190-195頁)。古代中國不用雇傭兵,政府手上沒有現款也垮不了。田賦用來支付政府行政費。商業稅收用于宮廷,現款多了,則會重賞有功之士。而歐洲君主離了商業稅收就活不下去。為了富國強兵,春秋戰國秦漢都重農。歐洲則不得不重商。重商把歐洲國家搞弱了(207-214頁)。秦國用民力用得太狠,講法太多,講禮太少,重武輕文。漢承秦制,但總結了這些經驗教訓,糾正了這些錯誤,中國的統一遂成為定勢(第216-223)。
沒有什么是命定的,秦國的統一,德國的崛起,日本的崛起,都是逆勢上揚,都是秦國、德國、日本變法圖強、自強不息干出來的。世界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未來如何取決于你現在怎么做。國家的未來取決于國家現在的政策。國際社會將繼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第三世界國家難以發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發達國家不讓他們產生一個強大的國家機器(第235-237頁)。
本文地址://n85e38t.cn/scgf/1100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成語故事——水滴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