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是秦始皇身邊的重要大將,掌握著秦帝國最精銳的軍事力量,是秦國柱石。他精通謀略,戰功卓著,滅六國、驅胡虜,奠定了秦帝國一統天下的不世基業。然而,隨著秦始皇的突然離世,奸祟當道,他被逼自殺,為后人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一、出身名門蒙恬(公元前248—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齊國,山東省蒙陰縣人。蒙恬出身將門,一門三代忠良。祖父蒙驁在秦昭王時期,因赫赫戰功被拜為上卿,位高權重。父親蒙武協助秦將王翦滅楚,立下軍功,被拜為內史,蒙家成為秦國將門勛貴,聲名顯赫。
在如此好的家庭環境中,蒙恬耳濡目染,從小便對軍事謀略苦學不已,年紀輕輕便武藝高強、熟讀兵法。隨后跟隨名將王賁攻伐齊國,立下戰功,成為秦始皇的心腹愛將,深得圣眷。《史記》中有此記載:“蒙氏秦將,內史忠賢,長城首筑,萬里安邊。”
二、驅逐胡虜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了亙古未有的千秋霸業,始皇帝實至名歸,他和他帝國的輝煌,永載史冊。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北方草原又出現了一個強大的敵人—匈奴。
匈奴從何而來,史學界尚無定論,在秦漢之交時迅速強大。他們騎馬作戰,來去如風,迅如閃電,讓秦軍防不勝防。更要命的是還占領了水草肥美的河套平原,該地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作為一個戰略凸點,使匈奴可以隨時俯沖進攻中原。
秦始皇一直追求長生不老,后來有個方士告訴他:亡秦者,胡也。秦始皇發兵進擊匈奴做打算,于是秦始皇開始了第四次巡游。從潼關北上一直到山西,轉了邯鄲、秦皇島后,再繞了半圈回到咸陽。勘察好地勢之后,秦始皇發兵三十萬,用于進擊匈奴。并且還修筑了長城與秦直道,派十萬精兵守護該處。
秦始皇是一個極具魄力的人,在秦始皇看來,自己的無敵軍隊打擊匈奴不費吹灰之力,而事實也確實如此。當然這其中,大將蒙恬也有不少功勞。
《史記》記載:“秦以戰車開路,箭矢如蝗,步騎大軍隨后掩殺,匈奴大潰。”從中我們可看出,蒙恬的戰術以步兵、騎兵相互結合,同時還有先進的戰車加入,配合弓兵可實現遠近距離交替作戰,體現了蒙恬多兵種協作的作戰思想。對于只靠個人勇武騎馬沖殺的匈奴人,具有非常大的優勢,第一次交鋒就給匈奴人迎頭痛擊。
第二年,蒙恬繼續擴大戰果,連戰連捷,收復河套平原,擊退匈奴。賈誼曾稱贊到,“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大概意思為:當時的胡人,因為懼怕秦始皇以及蒙恬的軍隊,都不敢南下來放牧。由此可以看出,蒙恬對秦國北方邊境的安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三、含冤自盡“春草離離墓道侵,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千枝筆,難寫孤臣一片心。”清人閻秉庚的詩句,道出了這位戰國制霸名將的悲慘結局。蒙恬本有機會可以中興秦國,可是他的忠心連累了他,沙場豪杰最終死于奸佞之手,可惜可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時,把自己給累死了。不但沒能長生不老,反而讓自己短命,走到沙丘宮這個地方,駕崩歸天了。
沙丘宮,位于今河北省邢臺市廣宗縣大平臺村南,商紂王在此自焚、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這回輪到了秦始皇,仿佛不少帝王,都走不出這看似平平無奇之地,出了名的“困龍之地”。
筆者認為,秦始皇最大的錯誤就是不立太子、不立皇后,因為他妄想著長生不老,覺得自己不需要太子。后宮無主,這就給奸佞篡權提供了可乘之機。
秦始皇臨終前召喚貼身宦官趙高,口諭傳位于扶蘇,然而他信錯了人,往日里忠心耿耿的趙高,搖身一變,成了千古奸祟,反轉太快,秦始皇根本想不到。
人走茶涼,秦始皇生前威風赫赫,但死后還是成了一具尸體,啥用也沒了。趙高彎了幾十年的腰桿一下硬了起來,扶蘇、蒙恬那兩小子成天與其作對,讓他倆掌權,那可不行。
然后他就聯絡了同樣野心勃勃的丞相李斯,秦朝丞相權力極大,李斯能做的事太多了,兩個人合謀秘不發喪,假傳圣旨賜死扶蘇和蒙恬。
老實人扶蘇一下便死了,武夫蒙恬梗著脖子不肯死,趙高只能將他和其弟弟蒙毅一起抓回。這時候胡亥已經即位,生米煮成了熟飯,再次賜死,蒙恬的經驗還是淺,在忠心的蠱惑下,一仰脖,喝了毒酒死了。
蒙恬的死亡,導致秦軍軍心渙散。雖然是胡亥繼位,但實際是趙高掌實權,在這一殘暴統治下,沒幾年,就把一個輝煌大秦帝國給折騰沒了。
一代縱橫疆場的名將,就只留給后人無盡的感嘆。
: “民間歷史故事”“魚羊趣史”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求分享 求點贊
本文地址://n85e38t.cn/scgf/1090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