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站在生命長路的中途,前看后望皆是茫茫。前為漸已年邁的父母擔憂,后為未成年的孩子操心。
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待到自己生兒育女,方知父母的不易,此時,卻已是中年人。
是父母老了我們才真正懂得什么是孝順,還是人到中年后是人生教會我們去體悟父母一生的艱辛。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兒子即將遠行,母親為他縫制遠行的衣衫,那密密的一針一線,皆是不舍,內心只怕兒子歸來太晚。
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同住。
詩人在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之后,愈覺親情可貴,于是寫出這首發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當你無法確定自己現階段要做什么事情的時候,那就對父母孝順,那是唯一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做錯的一件事情。
《洗兒詩》宋·蘇軾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世間父母,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只有蘇軾說,只愿孩子愚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蘇軾真的不想孩子聰明嗎 并不是。
蘇軾仕途受挫,坎坷飄泊,感慨“我被聰明誤一生”,痛定思痛后,愿孩子能平安健康,無災無難。
父母一生心血培育孩子,最大的要求即是兒女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別老母》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黃景仁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干了。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 倒不如沒有啊。
古語有云,父母在,不遠游。
可我們總是為了工作,為了夢想,不得不一次次地離他們而去。
你總是想著,快了,就快了,再給我一點時間,爸爸媽媽,我會努力的,我一定會把你們接過來的。
可是,現實殘酷,歲月不饒人,我們沒有實現夢想,而父母卻已經老了。趁父母還在,請輕輕擁抱他們,告訴他們,你真的很愛他們。
《憶父》清·宋凌云
吳樹燕云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
夢魂不憚長安遠,幾度乘風問起居。
欲歸未得悵空囊,兒女相思淚數行。
苦憶寢門雙白鬢,朝朝扶杖倚閭望。
父母為了撫育孩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年華消逝,日漸衰老。
從什么時候開始,你發現母親鬢邊已有了白發;從什么時候開始,你發現,父親的行動已然放緩。
生命也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當我們幼小的時候,是父母牽著我們的手走過一個個溝溝坎坎;總有一天,會輪到父母伸出衰老的雙手,等待我們的扶持。
我們總要長成大樹,讓他們依靠,就像當初,他們作我們的依靠一樣。
《客夜思親》宋·宋無
老妻病女去淮西,慈母居吳鶴發衰。
我獨天涯聽夜雨,寒燈三和照相思。
母親的頭發已經白了,我在天涯的這一邊,思念著她。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父母好像永遠有忙碌不完的家事和操不完的心,他們不停地奔波勞累,只愿兒女一生健康,平生喜樂。
《墨萱圖》【元】王冕
萱草生北堂,顏色鮮且好。
對之有余飲,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順心,豈在榮與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歲華老。
游子未能歸,感慨心如搗。
從咿呀學語到長大成人,十幾年的時間,飽含著耐心與愛,只有自己當了父母,才知父母的辛勞和珍貴。
有人說,母親,是一種再苦再累也情愿承擔的悲壯和感動。
當我們走過半生,這一路上,有人離開,有人再來,惟有父母,一路相隨,無怨無悔。
這個世界上,朋友會離棄你,愛人會背叛你,惟有父母,會一直扶門相望,等你歸來。
《京師得家書》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詩人收到了家書,只有十五行,行行都在說:趕緊回來吧!
在外飄泊的我們,總想給父母一個好的環境,讓他們享享清福。于是我們終年在外奔波。
可是,父母要的,可能不是大房子,不是很多錢,而是你陪在他們身邊。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期。
世間最大的悲傷,莫過于:子欲養而親不在。往后余生,愿你能善待自己的父母,不要讓陪伴,成為遺憾。
來源:古詩詞
孩童時,家里窮,魚肉之類的只能在逢年過節或者家里招待客人時,才能吃上,每次,媽媽總說她不愛吃,把肉肉省給我們吃。
直到自己結婚,有了孩子,那一刻我才明白,這是愛,無私的愛。
印象中,父母總是很早起床,上學時總是先做好飯再喊我們起床,為的是讓我們多睡會,那時總是覺得奇怪,為什么爸爸媽媽能每天那么早起床。
自己的孩子長大,開始上學后,我終于明白,這是責任。
孩子們長大了,各自成家,有自己工作,父母老了。
父母自己省吃儉用,卻在孩子們回家時掏心窩的買了很多好吃的。每一次回家,我跟媽媽說
別買太多吃的,媽媽總說,好不容易回來一次,怎么也得給你們做點好吃的。
每次返程,母親恨不得將家底掏空,把車里給我們裝得滿滿的,這裝的都是愛。
父母老了,盡管年輕時為我們遮風擋雨,年老了卻要看我們的臉色行事。
他們察言觀色,看我們有空不忙時,才會提出自己想讓我們幫忙做的事。
父母為孩子奉獻了一生,卻在年老時成為孩子的手下敗將。
經常聽到同事說婆婆的不好,父母在幫子女出力照顧孩子后,卻成了那個吃力不討好的人,他們心里的委屈有多少,也許只有等自己老了才能有體會。
有多少父母自己省吃儉用,卻在孩子有需求時,一下子拿出好多給予補貼,那可是他們從嘴里剩下來的飯錢。
時間很長又很短,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只能在現有的時間對父母好些。
希望孩子們經常回去看看父母,讓他們不再孤獨。
楊絳先生說:當有一天生你養你的人都走了……
“當有一天,生你養你的兩個人都走了,這世間就再也沒有任何人真心實意地疼你愛你了,沒有人在意你過得好不好,工作累不累,胖了還是瘦了,再沒有人忍你的壞脾氣,包容你的缺點。
當你再去回憶和父母的點點滴滴時,你會淚流滿面,心如刀割。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這世間,除了父母,還有誰會真心實意期望你好?
老話說,門前有車不算富,家中有娘才是福;年少不懂父母恩,懂時已是中年人。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才了解,人與人之間,離別是常態。
這個世界上,我們總在奔忙,為了應對慌張的碎銀二兩。
我們忙,真的很忙,想著有足夠的條件,享受生活,回報父母,滿足家庭,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但忙來忙去,結果卻成了,離開了父母,冷待了家人,疏離了孩子,辜負了時光。
追求更好的生活有錯嗎?我們很委屈!
但我們卻不該忘了,人間的幸福也在那,柴米油鹽的充實,身體康健平安,家庭和睦團圓。
煙火人間,平淡流年,那份燈火闌珊的溫暖與幸福,就在我們身邊。
別真的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
別讓孩子總問,爸爸(媽媽)去哪兒啦?
人生,真的是一場與自我博弈的修行。
在父母跟前修孝心,在子女身邊修脾氣,在夫妻之間修忠誠,在朋友面前修品行。
人生的每個關口,都要靠我們自己去闖關。
但請記住,父母越慈愛,子女越孝順;子女越孝順,父母越安心。
世間的理,從來都如此循環往復,滾滾向前。
時間就像單行道,有去無來。
人生,哪怕行走萬 里,哪怕看盡繁華,心中思念最 深的,依然是那平淡中的一份煙火流年。
那是回不去的曾經。
三餐四季,整整齊齊,老屋還在,父母康泰,有人做飯,有人等待,人間最 美,最撫慰人心的,就是這一份煙火流年。
養兒方知父母恩,記憶中那些美好的過往,當時的爹媽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也在負重前行,為養我們長大,撐了一年又一年。
魯迅先生曾說,“父母存在的意義,不是給予孩子舒適和富裕的生活,而是當你想到父母時,你的內心就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獲得人生真 正的樂趣和自由。”
讓我們在人生這條路上,從跌跌撞撞到有勇氣有能力奔跑,讓我們懂得,什么是責任,什么是壓力,什么是擔當,什么是堅強。
父母是我們花心思花時間最少,卻為我們付出最多的人。常回家看看,別讓爸媽等太久,別讓等待變成了遺憾。
我們的父親,是一個嚴肅、認真、不茍言笑的男人,從小到大,也許你和他溝通不多,共同話題也不多,甚至你還嫌棄他管得太寬了。
尤其在我們的青春期,曾經幻想無數次脫離他的“魔掌”,因為我們青春需要自由,就像那天上的雄鷹那般自由飛翔。
所以我們就從心理上抵觸父親,時常斗嘴,反抗他對我們的管束,哪怕明知道毫無作用。
這,就是中國傳統的父親。
馬丁在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節目中曾經以《父與子的戰爭》為題進行演說,講述他和他的父親,他有一個從來不夸別人的父親,父子兩個也很少溝通,彼此不了解,尤其是不認同,導致馬丁逆反,和父親對著干。
隨著時間推移,馬丁長大了,父親老了,天平秤向馬丁傾斜,直到父親得癌癥住院,才發現父子是如此深愛著對方,卻給彼此留了遺憾。
這不就是中國千萬家庭中的父子嗎?
父愛無言,卻重于泰山。
趁父親還健在,把想做的事情趕緊做了,把想說的話趕緊說了,不然等到泰山轟然倒地的時候,你會非常無助。
父親75歲了,得了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老年癡呆癥。
有一天兒子推著坐在輪椅的父親到公園里散步,正在這個時候,迎面走來一個賣氣球的,那一大撮氣球隨風飄揚,看得老人家是兩眼發光,直直的盯著。
兒子以為父親喜歡,就買了一個插在輪椅上,這回父親不看賣氣球了,而是直直的盯著插在輪椅上的氣球。
“這是什么?”父親問。
“爸,這是氣球。”兒子回答。
“哦......”
過了一會父親又問這是什么,兒子耐著性子說:“這是氣球呀,記住沒有?”
剛推著輪椅沒幾步,父親又問了,兒子不耐煩的說:“氣球!”
沒多久,父親問同樣的問題,兒了惱火了:”都說了,是氣球!氣球!你知道嗎?還有完沒完?“
父親回頭看了一眼兒子,默默的坐在輪椅上,不再說話。
一年后,父親去世了,兒子在整理遺物的時候,發現父親的好幾十年前的日記本,上面清楚的寫著:兒子兩歲半了,剛學會呀呀語,在逛公園的時候,看到有賣氣球的,他就用他胖嘟嘟的小手指著問那是什么?我就說是氣球。
兒子剛學會說話,所以他很喜歡問重復的問題,他一直問,我就一直答,他問了10次,20次,30次,最后問了39次,我就答了39次,兒子真是太可愛了。
看到這里,兒子止不住的眼淚往下來,最后是嚎啕大哭。
知道兒子這時候是什么感覺嗎?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家有一老,猶如一寶!我們身為兒女的,真的把他們當寶了嗎?但在我們還是孩童的時候,他們卻是非常有耐心的對待我們,我們就是他們手掌心里的寶。
在80年代,父親原來是國企職工,用當時的話說就是”鐵飯碗“。
可是父親愛折騰,跟著當時時興的”下海“潮下海去了,開始做生意,結果因為沒經驗虧得是一塌糊涂。
最后只找到一份做環衛工人的工作,而我那時卻認為,父親由原來的”鐵飯碗“和老板,淪落為環衛工人,太丟人了,因此自己沒少給父親臉色看,哪怕是母親的責罵,我依然我行我素。
那一年,我考上了重點中學,在開學的前天晚上,父親抽著便宜的不能再便宜的”武林“煙,激動的對我說:”兒子,老爸上個星期申請掃你學校門口那條馬路了,以后咱爺倆可以天天見面了。“
我一下子就火了:“你這是干嘛?明擺著跟我過不去是吧?想讓我丟人現眼?”然后摔門而去,而我母親聽到我這樣說父親,直接出門攔住我就是一巴掌,然后哭著跑回了父親身邊。
但第二天晚上,母親告訴我,讓我不要擔心,父親又回原來那條馬路去了,讓我不要生氣。
第一學期的冬天,很冷很冷,有一天晚自習放學,因為作業問題自己很晚才走出教室,快到學校門口的時候,我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在門口外面掃馬路,他也發現了我,就馬上跑開,躲了起來。
我急忙跑出去,在一個角落里找到他,在路燈下,他不知所措,摸著自己紅紅的臉說:“兒子,對不起,我和你媽媽騙了你,我還在這里掃馬路,就是想每天遠遠看著你。”
我聽了,猛然醒悟過來,自己的父親是多么愛自己,自己居然不領情,這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我人生第一次,緊緊的抱著父親,并大聲告訴父親:“用自己的手腳賺錢,不丟人!勞動最光榮!”
雖然后來父親辭去了環衛工作,做起了生意,改善了生活,但那件事一直深深刻在我的心里,鞭笞著我要念親恩。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現代 社會 壓力大,我們通常習慣最好的一面留給了陌生人,而把最差的一面留給了最熟悉的人,這點一定要改正過來。
很多的父親都是在愛著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們愛的方式不同而已,平凡中顯偉大,莫過于父愛如山了。
生活很苦,也很累,為了孩子能夠多吃幾頓肉,為了孩子多添幾件新衣服,為了孩子能像別人一樣可以有好玩的玩具,快樂的童年,他們在默默硬扛著,他們要求回報很簡單,就是兒女們的一個笑臉就足矣。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父親在為孩子負重前行而已。
你可能一直未曾知道,你考上心儀的大學的時候,他們為了你的大學學費東借西籌;
你可能一直未曾知道,你春節回家的時候,他們高興得徹夜不眠;
你可能一直未曾知道,為了明天將要離別的你,他們惆悵得一夜不睡;
你可能一直未曾知道,你曾經說過餐桌上最好吃的那道菜,來年你從外地回來,還是那道菜。
他們自從有了你,再也沒有了自己,全部心思都撲在了你身上,這種無私的奉獻,我們做兒女的不要習慣的接受,就忘記了感恩。
記得大學的時候,老教授曾經給我們講過一個故事:
在古時候,有一個兒子十分搗蛋,但他父親十分嚴厲,只要他犯錯,父親必打他一頓。
慢慢長大了,父子習慣了這種教育交流方式,哪怕兒子是成年人了,只要犯錯,照打不誤,當然這個和封建 社會 ,父為子綱傳統有關系。
直到有一天,已經而立之年的兒子犯錯時,父親的鞭子再次落到了兒子的屁股上。
兒子突然間放聲大哭,父親非常奇怪,便問道:“平時我打你都不哭,現在為啥哭呀?”
兒子回答道:“從小到大,你打我都是為了教育我,我都懂,以前你打我都很疼,可是今天你打我卻不疼了!”
知道為什么?你能猜到嗎?
我告訴你,因為父親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越來越弱了,做兒子的奉養父親的時間也越來越短了。
父母為了養 育兒 女,不辭勞苦,歲月在他們身上都留下了痕跡,一日比一日年長和衰老。
為人子女者,理當孝養父母。
朱自清的《背影》最后有一段話:
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后,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你是否這個時候也想起你父親的背影?不管他是高大的,還是瘦小的,那都是父親的背影,那都是值得一生敬重的人。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往后余生,我們好好善待父母,不要讓陪伴,成為遺憾。
本文地址://n85e38t.cn/scgf/1087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秋去秋來,惜君如常
下一篇: 意境最美的10首古詩詞,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