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詩詞歌賦

明代的鄭和艦隊和鄭芝龍父子的艦隊,究竟孰強孰弱?有何不同呢?

蒼耳子 2023-07-26 05:33:24

看過《鄭和下西洋》電視劇或者動畫片的朋友們,肯定都知道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從首次航行到結束,一共航行了七次,至今仍為不少人津津樂道;而對于鄭氏(鄭芝龍父子)艦隊,除了鄭成功收復臺灣,人們卻關注甚少。

其實在明代,雖有海禁為國策,但仍然是先后出現兩支在當時堪稱世界一流的強大艦隊,他們就是:明前期的鄭和艦隊和明晚期的鄭氏(鄭芝龍父子)艦隊。

他們究竟孰強孰弱呢 有何異同呢

你可能就會說,他兩個各有所長,但鄭和艦隊是明朝皇帝本人的,而非明政府的! 而鄭氏艦隊則明確無疑地先后掌握于海商兼海盜出身的鄭芝龍及其子鄭成功之手。

是的,你可謂是抓住了核心,他們確實是各有所長,但是正是因為所在權的這種差異也決定了兩大艦隊迥然不同的特征。

今天,就和叮當貓一起來看看吧。

鄭和艦隊七下西洋的根本動因應當是,靠非正常途徑取得皇位的明成祖急于提高個人聲望,而其方式則是通過向邊遠地區炫耀財富、文明和武力,招徠“蠻夷”建立厚往薄來的朝貢貿易。這個目標無疑達到了,鄭和艦隊下西洋,是中國王朝國家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把儒家封貢體制擴展到遙遠的海洋世界:受鄭和下西洋的推動,亞非國家來華使節不斷,其頻繁程度為中國數千年封建社會所罕見。

鄭和而本為海商、海盜首領的鄭芝龍,維持一支龐大艦隊,原本就是為了掌控利潤巨大的海上貿易。他以商貿所得之利供養這支艦隊,又以艦隊維持海上秩序與來勢洶洶的荷人展開貿易權和制海權的角逐,屢屢獲勝,是名符其實的"南海王”。鄭成功艦隊在繼續控制中國海的同時,堅持十余年的抗清斗爭,最后驅逐荷蘭殖民勢力,收復臺灣,建立復明基地,從而奠定了鄭成功民族英雄的歷史地位。史載,鄭和艦隊“體勢巍然,巨無與敵,篷帆錨舵非二三百人莫能動”。這支龐大的艦隊,經常擁有各種技術人員、水手、士兵二萬七千多人。鄭和同時,鄭和艦隊還以價值無比的中國絲綢、瓷器、藥材、工藝品、金屬器物等賜予西洋地區的土王們,換回的卻是當地的土特產、動植物等。《明史》“鄭和傳”末尾說他"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費亦不貲”。這些價值極高的賜品和艦隊的巨額開銷都來自明朝國庫或直接向民間強征而來。如果僅從這種意義上講,鄭和艦隊七下西洋可謂勞民傷財。而鄭氏艦隊脫胎于海盜艦隊,其活動范圍當未出中國海。但由于鄭芝龍杰出的領導才能,鄭氏艦隊一開始就顯示出強大的實力。據荷蘭人稱,鄭芝龍早在歸附明朝前,即擁有戰船一千余艘,逼得一向在中國沿海耀武揚威的荷蘭戰艦不敢在中國海岸露面。1628年,鄭氏艦隊加入明水師;1633年,鄭氏艦隊再次重創來犯的荷人艦隊,更提高了其稱雄中國海的威望,以至“八閩以芝龍為長城”。在經費上,鄭芝龍降明后,以福建海防官的身份征收原有的“水餉”作為維持艦隊的重要經濟來源。鄭成功《明季北略》稱,“自鄭芝龍就撫后,海舶不得鄭氏令旗不能往來,每舶例入三千金,歲入千萬計。”鄭成功艦隊對商船的征稅也是如此,根據他給居留日本的同母弟七左衛門的信可知,鄭成功控制中國海時,往東洋(日本)貿易的船只,大船一條每年納餉銀2100兩,小船500兩;至于往南洋、西洋的餉銀當與此相當。鄭成功

可見,鄭氏艦隊基本上是以商養軍,維持著一支龐大的艦隊。必須指出,鄭氏向商船抽重稅是建立在其能以強大艦隊維護海上貿易秩序的基礎上的,客觀上也促進了中國海外貿易的發展。鄭和艦隊七下西洋,是強盛中的農業王朝積極開展的和平外交,促進了中國與西洋地區國家的友好關系,確立了中國主導下西洋地區的國際和平。明成祖以后,宣宗皇帝在鄭和最后一次航行后不久,即下令嚴禁船只出海航行,停止所有建造遠洋帆船及修繕的工作,違反者都被處死。鄭和到明憲宗時,這位皇帝想效仿先帝招徠遠夷,下詔索要鄭和出使水程圖,遭到臣下堅決反對,深受皇帝器重的兵部車駕清吏司郎中劉大夏藏匿所有舊檔,并慷慨陳詞:“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于國家何益 此特一敝政大臣所當切諫者也。舊案雖存,亦當毀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無哉 ”從同樣重視朝貢禮制的官僚集團中郁積的這股深厚怨恨可以看出,鄭和艦隊給明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財政壓力,超出了具體負責保障的明朝政府的忍受限度,強大的鄭和艦隊就這樣輝煌于一時,不到30年,也消失于一時。龐大的艦船長期停泊于港口,任其朽爛!給歷史留下無盡的惆悵和遺憾。鄭氏艦隊以商養軍,以軍護商,走出了一條類似于西方近代化海軍的發展之路。在當時海上霸主荷蘭殖民勢力大舉東來的情況下,無論在與殖民勢力的商業競爭上,還是在反擊殖民勢力的海盜式進犯、維護沿海安全上,鄭芝龍海上力量都起到了應有的作用。可惜,鄭氏艦隊只能存在于王朝交替之時,卻不能見容于一統王朝。鄭成功鄭成功重新組織起鄭氏艦隊后,在以主力抗清的同時,也仍然控制著中國海。鄭成功艦隊的聲勢甚至超過其父之時,如鄭成功曾迫使搶劫中國商船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賠償損失,命令占據臺灣的荷蘭人不得與西班牙人貿易,使西方殖民者敢怒而不敢言。后來,鄭成功北伐失利,又以這支艦隊東進臺灣,驅逐荷蘭殖民勢力,使臺灣回到祖國懷抱。明朝的這兩大艦隊分別出現于由所謂“大航海”和“地理大發現”開啟的海洋世紀到來之前和初期,它們的不同集中體現在是否與海外貿易發生密切關聯上。鄭和艦隊單純地按皇帝指令行事,不計經濟成本,反而極力打壓民間海外貿易勢力,以維護朝貢貿易的權威。鄭氏艦隊在鄭芝龍時以謀取海上貿易之利為主導,在鄭成功時以抗清復明為指針;其共同點在于,鄭氏艦隊既以海上貿易之利為維持艦隊的重要經費來源,又注重維護海上貿易秩序,走的是一條近代海軍成長的一般道路。它們要么為處于權力頂端的皇帝個人所有,要么為處于封建政權邊緣的鄭芝龍(鄭芝龍為明朝立下大功,他本人也積極向官僚階層靠攏,但并不順利)所有,都不曾屬于政府,且與政府矛盾重重,故都不僅難以長期存在,而且都未能對國家的進步和世界的發展產生像西方艦隊那樣深刻的影響。鄭芝龍

鄭成功艦隊無疑是忠于明朝的艦隊,但這個明朝早已滅亡。鄭氏艦隊能成為明鄭,卻始終未能成為清鄭,并不是清政府與鄭成功談判無誠意的問題,其深層次原因恰恰存在于上述兩大艦隊不可調和的差異之中:鄭和艦隊體現了傳統農業王朝帝王的絕對權威,其七下西洋是國勢興旺下皇帝個人奇想的實踐;而鄭氏艦隊則反映了中國民間海外貿易勢力受世界商業浪潮沖擊而在農業帝國邊緣地區的生長和壯大。封建政府無法阻止帝王實現其浪漫遐想,卻絕對不能容忍一個與農業社會關系不大卻沖擊農業社會秩序的海上力量的存在,這是由其根本制度和體制決定的。施瑯

清初施瑯統一臺灣后的強大艦隊基本是鄭氏艦隊的老底子,但施瑯雖功高蓋世,貴為靖海侯,卻為朝臣所忌,差點落得與鄭芝龍同樣的下場(后者長期被軟禁于京城)。康熙帝信任施瑯,主張開海,但在盛世海患暫時“消失”的情況下,一個強大艦隊不僅非農業王朝所必需,而且難以為農業王朝控制,只能使其將帥招致更大更多的猜忌。鄭芝龍面對再次蓬勃發展的中國海外貿易,靖海侯施瑯主動提出消極限制人民出海的建議,而不能像鄭氏那樣以強大艦隊去積極地維護海上貿易秩序從而推動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這就使完成統一大業后的中國艦隊只能把自己的任務定位為“重防其出”(海)。 : “民間歷史故事”“魚羊趣史”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鄭和和鄭成功兩人是一個人嗎?鄭和與鄭成功兩人是什么關系?

我想很多人現在都有著非常大的疑問,對于我們中國歷史上兩個非常偉大的歷史人物鄭和與鄭成功,其實對于他們兩個人的疑問已經由來已久了,因為兩個人都姓鄭,于是很多人都感覺兩人是不是同一個人,就算不是同一個人是不是也是有什么關系。面對這樣的疑問,我們一起來找找答案。

鄭和和鄭成功兩人是一個人嗎?



鄭和與鄭成功都是明朝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不過這兩個人根本是牛馬不相及的兩個人物,鄭和是朱棣時期最得寵的太監,與他有關的事跡就是聞名今外的鄭和七下西洋了,并且鄭和原名姓馬不姓鄭;而鄭成功是明末清初的軍事家,是收復臺灣和清政府對抗的民族英雄,兩人并不是指的同一個人。

鄭和資料介紹:

鄭和(1371-1433),明朝太監,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又作三保,云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中國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鄭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馬哈只第二子,鄭和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云南,馬和僅十歲,被明軍副統帥藍玉掠走至南京,閹割成太監之后,進入朱棣的燕王府。永樂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馬和為菩薩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永樂二年(1404年),鄭和立下赫赫戰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以紀念戰功,史稱?鄭和?。并升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于司禮監。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1405到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國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鄭成功資料介紹:

鄭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歷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鄭成功收復臺灣后首先是建立政權,廢除荷蘭侵略者的一切殖民體制和機構,他以赤嵌為東都明京,設一府二縣。府為承天府,縣為天興縣、萬年縣。天興縣管北路,萬年縣管南路。也在島上設立了一個安撫司,專門管理這個地區的事務。從此臺灣建立起與祖國大陸相同的府縣制度。



鄭和與鄭成功兩人是什么關系?

鄭和與鄭成功在中國歷史上都是彪炳千秋、名垂千史的英雄人物,是中國人民引以自豪的杰出人物。他們所建的曠世奇功:鄭和?七下西洋?,鄭成功?光復臺灣?一直為史學家所津津樂道,為中華民族所萬世景仰。歷史就有那么巧,兩個人都姓鄭,都是明朝人。



一個處于明朝初年,處于封建歷史上的?盛世?;一個則處于明朝的末年,經歷明亡清初時代。兩人都深得當時的皇帝的信任,并且都由皇帝賜姓,鄭和這個?鄭?姓是永樂皇帝所賜予的。而鄭成功也得到皇帝賜姓的殊榮,不過給他賜姓的是南明三個小皇帝中的隆武皇帝,他本姓鄭,皇帝卻賜他姓國姓?朱?,叫朱成功,又稱?國姓爺?。但在歷史上還是叫他鄭成功或?國姓爺?而不叫朱成功。他們都是傳奇人物,都是英雄人物。

鄭和是明朝前期朱棣時代的人,而鄭成功是明朝后期南明時代的人。鄭和與鄭成功除了都是中國籍,還有都是響當當的歷史人物之外是沒有任何關系的,更談不上是同一個人了。

鄭和與鄭成功兩人的共同點介紹:

都屬于明朝

鄭和是明朝早期

鄭成功是明末清初

都被明朝皇帝賜姓

鄭和原姓馬,被賜姓鄭

鄭成功被賜姓朱,被稱為?國姓爺?

都是艦隊統帥

鄭和帶領的艦隊算是使節團

鄭成功帶領的是海軍

都和外國人打過交道

鄭芝龍鄭成功父子權傾一世,為何迅速衰敗?父子二人的經歷怎樣呢?

愛新覺羅?玄燁在成功統一臺灣之后,給國姓爺鄭成功先生題挽聯?四鎮多異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海外有孤忠?,寥寥數字,完整地概括了鄭成功的一生,同時也可見康熙皇帝作為政治家的胸懷,因為這個?孤忠?的國姓爺忠的不是他的大清,相反他就是生來給大清朝找不痛快的。

 鄭成功同志可是實打實的中日混血兒,并且他的童年是在日本度過的,那么在明末那個禁海的年代,他怎么就成了混血兒了呢,這要歸功于他父親鄭芝龍的傳奇。

 鄭芝龍,小名一官,年少時迫于生計艱難,下南洋至馬尼拉謀生,頗具語言天賦的他很快便精通盧西塔語和葡萄牙語,他還有一個很多人不知道的名字,名曰尼古拉?一官。

 他的舅舅所干的行當是當時國家禁止但能獲得暴利的海外貿易,鑒于一官的精明強干,很快成為舅父的得力助手,后來他又傍上了當時資本雄厚的海商李旦的大腿,并頗得賞識,成功成為李旦的義子,由此一官聲名鵲起,常年往來于越南、中國、日本之間,家資巨萬。

 在日本期間,他得到了田川昱皇的千金田川松的青睞,并結百年之好,于1624年生下長子鄭森,即后來的鄭成功。

 鄭芝龍的好運好好沒有結束,他的義父李旦去世后,了無牽掛,他自然承襲了義父的事業,成為航海界巨無霸。

 鄭芝龍多年發展下,其海上實力已經發展到無人可望其項背的地步,他的航海集團成為自鄭和下西洋之后整個中國海域內最為強大的武裝力量,鄭芝龍旗下擁有超過3000多艘大小艦只的超級船隊,軍力高達二十萬人之巨,就連當時在全世界橫著走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都在1633年被鄭芝龍殺的大敗虧輸,可見鄭大老板的實力。

 明朝于1644年滅亡之后,鄭芝龍于1645年扶立唐王朱聿鍵為皇帝,意圖抵抗清軍南下,然而清軍南下之勢不可阻擋,在清軍攻破南京之后,一路南下,勢如破竹,鄭芝龍對戰局心灰意冷,居然走上了投降清廷的路,但是他的兒子鄭成功不愧是自小接受儒家文化的漢子,絕不屈膝請降,決意抗清到底,至此鄭芝龍、鄭成功父子分道揚鑣。

 鄭芝龍投降清廷后,本來清廷指望鄭芝龍勸降鄭成功,然而沒有任何效果,非但如此鄭成功居然成功由南向北進攻,給清朝以巨大打擊,清廷震怒之下,將鄭芝龍圈禁。

 后鄭成功的北伐遇到巨大困難,不得已退兵廈門,北伐失敗后鄭成功勢力大損,為了給自己找一個穩定的根據地,也為了抗清大業,鄭成功決意驅逐盤踞在臺灣的荷蘭人,將臺灣作為自己的根據地,于是鄭成功于1661年發起對臺灣的進攻,并取得成功。

 但不幸的是,當年清廷徹底對鄭芝龍失去耐心,也對鄭成功投誠不抱任何希望,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殺掉鄭芝龍,并十分不厚道地挖了鄭家祖墳。

聽聞此噩耗,鄭成功在急怒交加之下病故。

明代初年,鄭和七下西洋,有什么特殊的歷史意義

鄭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從太倉的劉家港起錨(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率領兩百多艘海船、2.7萬多人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東非、紅海。[1]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早幾十年,是明朝強盛的直接體現。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一個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是唯一的東方人,更是比馬漢早五百年提出海權論[2],更有說法稱鄭和最早發現美洲、澳洲、南極洲。[3]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眾說紛紜,一說宣揚大明威德,《明史·鄭和傳》中記載:“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一說尋找建文帝朱允炆,《明史·鄭和傳》中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一說發展貿易緩解財政,有未被抹殺干凈的史料稱鄭和下西洋使“貧民致富”、“國用充足”[4-6];另有包抄帖木兒帝國、 掃蕩張士誠舊部、解決軍事復員問題等說法。

政治方面
加強邊防
永樂帝在位24年間,中國西北部的蒙古舊部繼續對明朝產生危機,永
鄭和
樂帝還親征幾次,并在最后一次征途中去世。所以,有人認為永樂派鄭和下西洋是為安定海外,使永樂沒有后顧之憂,以利明朝專注防御北方之亂。
但此說不可能成立,因為當時海外諸國武力都不強,沒有攻侵明朝海域之可能。
另有一說是,下西洋是為控制遺存在中南亞及印度北境之蒙古汗國。這也不可能,因在永樂年初,此國之可汗死亡,對明朝已沒有威脅。
鄭和七次下西洋,碰到三次戰役,其一為幫助某一小國政權轉換,一為某國想偷襲鄭和船隊,一為海盜集團,三者都是小戰役(下篇會再詳述)。有人依此視為鄭和下西洋有當“國際警察“之作用。但這些只是順途發生事件,不可能是主要動機或目的。鄭和碑文有言“及海外邦、番王不恭者生擒之。蠻寇之侵略者剿滅之,由是海清寧,番人仰賴者“,可證實此言。
皇位繼承
朱棣
燕王明成祖朱棣以“靖難”之名,最后攻下國都應天(今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火燒皇宮,不知所蹤。明成祖繼位稱帝,改年號為永樂,但對于建文帝的失蹤及其遺臣逃散各地可能仍有掛懷。明朝歷史文獻里,留有一些建文帝可能沒有被燒死,而逃亡海外之傳言,甚至有說出家于二十年后,返北京之故事。所以,有人認為永樂帝派鄭和下西洋的主因為尋找建文帝。但此種說法不一定成立,因為鄭和每次出使海外都是那么浩浩蕩蕩,建文帝若亡命海外,當可聞風而躲藏起來,大規模下西洋尋建文帝絕非有效之方法,而絕大多數學者已不相信此說,但歷史小說常常為了戲劇化,尚強調此可能。
明成祖奪得皇位時,明朝已經建立了三十多年,農業與人們的生活并沒有受到這場政變的影響。這時,中國廣州等沿海的大都市發展得十分繁榮。在經濟獲得良好的發展之后,發展海外交通和海外的貿易已經是十分迫切的事。另一方面,明成祖也想利用對外的活動,展示自己的勢力,并建立自己的聲望。因此,遠航的活動就勢在必行了。

外交方面
西洋各國對于鄭和龐大百艘巨舶及數萬兵士,浩浩蕩蕩迫臨其海域,當然會有小巫見大巫,戰戰兢兢之感。所以“揚威躍武“作為永樂派鄭和下西洋之主要目的之一是很可了解的,并被絕大多數研究者所接受的。
但若只為海外展示國力,對明成祖有何大利益呢?何需花費那么大的經費及軍力呢?故“揚威躍武“不可能是永樂帝的“終極“目的。
其實,鄭和的寶船每次都載了許多寶物,送給每一個訪國之國王,做為“禮物“。并且許多國家也都派使者或皇帝本人,乘鄭和寶船并帶了其國之特產珍奇,返回明都進貢。這些外國使者來中國后,過些時間要鄭和船送他們返國,并帶回更多的“禮物“。所以永樂年間,海外朝貢國家由洪武帝年間之幾國,增至30余國。其中滿剌加(今馬六甲)和浡泥(今北加里曼丹和文萊一帶)兩國與明朝的關系最為密切。[7]永樂死后,下西洋事停止六、七年宣帝初年,希望有外國來朝貢,才有第七次之行。
再者,這共28年間七下西洋,等于平均每四年一次,一次出使往返要兩年,故約有一半年月,鄭和船隊絡繹不絕之中國至西洋之間。為什么要如此頻繁呢?

貿易方面
西洋諸國,對明朝出品之陶瓷、絲綢等,都極喜愛,永樂年間確也利用鄭和下西洋之官船,載運這些貨品到海外。在返程中,鄭和官船亦購買或交換一些中國所缺之香料,染料,寶石,象皮,珍奇異獸等等。所以下西洋當然有某程度中外兩方貿易作用。但若貿易是主要目的,何需建造寶船二、三百艘及每次派二、三萬人(官兵)古今所有商船都設法用最少的船員,空出最大的船上空間做為載物之用,以增加其利潤。鄭和船隊與一船商船隊是背道而馳的。故學界所習用“朝貢貿易”“厚往薄來“為鄭和下西洋動機之說,是把“貿易“重要性過于夸大了。

文化方面
原為中國東南沿海區的媽祖海神,保佑船事之信仰對鄭和下西洋人員是很重要的。因為訪問西洋各國有七次之多,媽祖信仰也借助此航行,傳播到南洋諸國。這是下西洋文化方面最值得提及的,也是影響至今的。但這些相互海事與宗教信仰之發展,是下西洋之成果而非其動機。

條件編輯
大明混一圖
明代初期,由于朱元璋三十一年的勵精圖治,農業經濟恢復了。在手工業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礦冶、紡織、陶瓷、造紙、印刷各方面,都比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中國的絲織品、瓷器以至一些歐洲國家的歡迎,贏得了很高的聲譽。尤其是造船業的發達,航海技術的進步(包括羅盤的使用,航海經驗的積累,航海知識的提高),大批航海水手的養成,以及明初工商業的恢復和發展,宋、元以來中國海外貿易的發達,對外移民的增加,所有這一切,都為鄭和下“西洋”準備了堅實的經濟基礎,提供了較為雄厚的物質條件。明初這種強盛的國勢、發達的貿易,本身具有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擴大海外的貿易和來往的要求。明太祖于1389年編制的《大明混一圖》就是實例。明成祖朱棣進一步對外擴展海外貿易,決定組織一支強大的船隊,前往“西洋”諸國。
中國唐宋元朝以來發達的造船技術;
中國古代羅盤,火炮等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大規模的遠洋航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永樂帝明成祖宣揚大國國威,出于政治目的的需要。
中國的元朝的遠洋貿易傳統,元朝時中國的遠洋貿易非常發達[8],擁有當時世界上貿易量最大的幾個港口和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和大量的民船和商船,為后來的明朝航海奠定了基礎。
地方支持:江蘇、福建等提供的支持
明朝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度能夠調動力量辦大事,能提供經濟上的支持和軍事力量保障;
鄭和船隊上的海員、明朝軍隊士兵、翻譯官等人的共同努力。

船隊編制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軍事組織進行編成的,在當時世界上堪稱一支實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很多外國學者稱鄭和船隊是特混艦隊、鄭和是海軍司令或海軍統帥。著名的國際學者,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這一時期的世界歷史之后,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
鄭和下西洋船隊,是根據海上航行和擔負的任務,采用軍事組織形式組建的。
首先,人數多。
鄭和下西洋的人數,史料上有明確記載的有4次。
鄭和每次下西洋人數在27000人以上。約明朝軍隊5個衛,每個衛5000-5500人;從《武職簿》來看,主要是來自沿海衛所。當時西方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航海的人數:分別在90-150人之間;170多;265人。我這里不是單純地談數量,而是說明一個科學道理,航海人數的多少,反映了一種實力,尤其是在古代社會,它需要各方面物質保障,很不容易。
其次,船隊編制。
根據中國海軍專業人員多年研究,鄭和船隊由舟師、兩棲部隊、儀仗隊三個序列編成。舟師就是現在的艦艇部隊,基本單位戰船,它們被組成編隊,叫前營、后營、中營、左營、右營;兩棲部隊用于登陸行動;儀仗隊擔任近衛和對外交往時的禮儀,莊嚴威武。
按照下西洋的任務,鄭和船隊人員主要有五個部分:指揮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貿易部分、后勤保障部分、軍事護航部分。指揮部分:整個船隊的中樞,對航行、外交、貿易、作戰等進行指揮決策。鄭和職務是欽差正使總兵太監;航海部分:航海業務、修船的、預測天氣的等;外交貿易部分:外交禮儀的、進行貿易的、聯絡翻譯的;后勤保障部分:管理財務的、后勤供應的、起草文書的、醫務人員等;軍事護航部分:負責航行安全和軍事行動的。從對鄭和船隊人員組成研究,編制是完善的、嚴密的,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豐富航海經驗,確保鄭和下西洋的實現。
別的影響: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認為,永樂期間,鄭和下西洋所費約在白銀600萬兩,相當于當時國庫年支出的兩倍,而這還不包括造船等各地支出的費用。而建造和修補一艘船平均需要1600兩銀子,每次出航平均需船260多艘,僅造修費用就需要幾十萬兩銀子。
從表面上看,鄭和船隊每次出海,“云帆蔽日”,浩浩蕩蕩,但從實質上看,卻是“孤帆遠影”,它的后面沒有,也不許跟隨民間海商的船隊,厲行禁止民間海商“片板不許下海”[9]。在梁啟超看來,“其希望之性質安在,則雄主之野心,欲博懷柔遠人、萬國來同等虛譽,聊以自娛耳。”
明宣德六年(1431年),地處福建的小城福建福州長樂縣驟然喧嘩起來。一支兩百多只船、兩萬七千多人的龐大船隊,從太倉劉家港南下,泊在縣城西邊的太平港。[10]福建長樂縣是鄭和七次下西洋的開洋之地,當年龐大艦隊屢此駐扎于此,伺風下海。這里不僅有鄭和當年親自豎立、保存完好的《天妃靈應之記》碑,而且有下西洋影響下形成的“十洋街”。明后期“倭患”的嚴重更促使人們紀念和崇拜與海洋相關的神癨,將鄭和塑像供奉在寺廟中,合乎一般民間造神過程的。
永樂帝即位當年,他就調浙江、福建、湖廣等五省府縣優秀造船工匠四百余戶來南京龍江造船,他動員全國造船力量,要造出比曾在印度洋上航行的元船更大的遠洋巨舶,其中,供正副使乘坐的寶船長44丈,寬18丈,當屬15世紀世界上最大最好的船。南京龍江造船廠遺址現有鄭和寶船模型一座。
造這么巨大的船,并不完全取決于實際需要的載重量,而是為了給人“巍如山丘,浮動波上”的觀感,以“耀兵異域,以示中國富強”。為了保證造船質量的精良,明成祖不惜“支動天下一十三省的錢糧”。
永樂年間,鄭和船隊每到一國,首先向當地國王或酋長宣讀詔書,舉行隆重的冊封典禮,賞賜寶物。除了建立藩屬關系之外,鄭和還奉命調解海外各國之間的紛爭,飽受強國欺凌的滿刺加國,就是在鄭和的幫助下獲得獨立的。
事實上,與貢品相較,“際天極地皆王臣”的滿足感才是皇帝更看重的東西。明成祖在位時,鄭和每次下西洋,隨船隊來中國的各國貢使、國王等都大量增加。1423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回航的時候,船上載有16國1200多名使臣及其家屬。到永樂晚期,來朝貢的國家超過60多個。
這么多國家樂于朝貢是有原因的。朝廷在接受香料、珍奇等貢物后,按“賞賜厚宜”的原則予以賞賜。賞賜物品與貢品的差價一般在1至20倍左右。比如,胡椒在蘇門答臘市場每百斤值1兩,但作為“貢品”,明朝政府給予每百斤20兩。
具體賞給了巫寶赤納什么物品已不可考,但明朝政府一貫大方,卻是事實。賜給各國國王、王族絲綢、瓷器等物品,絲綢動輒數千匹,“永樂間多給銅錢”。1405年賜給日本國王銅錢150萬枚,次年又賞賜1500萬枚,王妃500萬枚。以致于一段時間內,日本甚至自己不鑄銅錢,以永樂銅錢作為通行日本的貨幣。
賞賜之外,招待貢使也是一項巨大開支。完成繁雜的朝貢手續,往往需要很多時日,而沿途往返的車船住宿均由政府承擔,另外還給銀錠作為車馬費。于是,許多貢使和大批隨從,一邊從容處理自家的貿易,一邊樂不思蜀地等待。巫寶赤納在中國待了大半年時間,便逢上鄭和出航。有的貢使為了搭乘免費的寶船回國,甚至一等就是三年。
宣德七年(1432年)七月初八,鄭和船隊抵達滿刺加國,先送巫寶赤納回國復命,然后前往暹羅國宣讀明宣宗的敕書,告誡其“和睦鄰境,以副朕同仁之心。”具體如何交涉不得而知,但鄭和往返滿刺加和暹羅兩國之間,忙了一個多月才調解妥當。
八月十八日,船隊到達蘇門答剌,然后去阿魯、那故兒、黎代、南渤利等國訪問。前幾次下西洋,鄭和已在這些國家舉行過封王儀式,賜其國王或酋長璽書、彩幣、御窯瓷器等物。
朝貢貿易
事實上,鄭和船隊,又名取寶船,他所率領的部屬,本就是押送朝廷物資的軍隊,從西洋各國獵取珍珠、瑪瑙、香料、奇禽異獸等“寶物”,運回國之后,主要是供皇帝和貴族享受。這些寶物,并不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國庫收入。

巨型寶船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明史·兵志》又記:“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在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中,有五種類型的船舶。第一種類型叫“寶船”。最大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載重量八百噸。這種船可容納上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它的體式巍然,巨無匹敵。它的鐵舵,須要二,三百人才能舉動。第二種叫“馬船”。馬船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第三種叫“糧船”。它長二十八丈,寬十二丈。第四種叫“坐船”,長二十四丈,寬九丈四尺。第五種叫“戰船”,長十八丈,寬六丈八尺。可見,鄭和所率領船隊的船只,有的用于載貨,有的用于運糧,有的用于作戰,有的用于居住。分工細致,種類較多。我們可以說,鄭和的船隊是一支以寶船為主體,配合以協助船只組成的規模宏大的船隊。
肯定派
鄭和下西洋船只
認為《明史》基本上正確,因為南京靜海寺鄭和殘碑所記“兩千料海船”,不是“寶船”,而是較小的“戰座船”。
對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考古,發掘出一根約15米長的舵,和明史所述寶船大小相符。
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船塢寬可容20丈。
伊本·白圖泰(ibnBattuta)(1304-1377年)游記中早已紀錄中國巨大的12張帆可載千人的海船。白圖泰的紀錄可作為12帆載千人的寶船的旁證。
根據南京靜海寺鄭和所立殘碑記載,鄭和首次出海寶船為“兩千料”,根據他們推論,折合長約為長十五到二十丈,寬六到八丈左右。載重量約為五千噸。至今未有人復制能夠實際航行的四十四丈“寶船”。復制中的寶船多采用質疑派的說法。
即便采用質疑派的說法,鄭和寶船仍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右圖為按照當年鄭和船隊中的中號寶船尺度設計建造的仿古寶船,展示于南京寶船廠遺址公園。船長63.25米、船寬13.8米,6桅8帆,排水量約1300噸。

航海技術
根據《鄭和航海圖》,鄭和使用海道針經(24/48方位指南針導航)結合過洋牽星術(天文導航),在當時是最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鄭和的船隊,白天用指南針導航,夜間則用觀看星斗和水羅盤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于對船上儲存淡水、船的穩定性、抗沉性等問題都作了合理解決,故鄭和的船隊能夠在“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險惡條件下,“云帆高張,晝夜星馳”,很少發生意外事故。白天以約定方式懸掛和揮舞各色旗帶,組成相應旗語。夜晚以燈籠反映航行時情況,遇到能見度差的霧天下雨,配有銅鑼、喇叭和螺號也用于通訊聯系。
體現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天文航海技術
中國很早就可以通過觀測日月星辰測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鄭和船隊已經把航海天文定位與導航羅盤的應用結合起來,提高了測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確度,人們稱“牽星術”。用“牽星板”觀測定位的方法,通過測定天的高度,來判斷船舶位置、方向、確定航線.,這項技術代表了那個時代天文導航的世界先進水平。
2、地文航海技術
鄭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術,是以海洋科學知識和航海圖為依據,運用了航海羅盤、計程儀、測深儀等航海儀器,按照海圖、針路簿記載來保證船舶的航行路線。航行時確定航行的線路,叫作針路。羅盤的誤差,不超過2.5度。
3、《鄭和航海圖》
《鄭和航海圖》得以傳世,多虧明代晚期作者茅元儀抄錄在《武備志》中。原圖呈一字形長卷,收入《武備志》時改為書本式,自右而左,有圖20頁,共40幅,最后附“過洋牽星圖”二幅。海圖中記載了530多個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個,最遠的東非海岸有16個。標出了城市、島嶼、航海標志、灘、礁、山脈和航路等。其中明確標明南沙群島(萬生石塘嶼)、西沙群島(石塘)、中沙群島(石星石塘),1947年民國政府內政部以鄭和等命名南海諸島礁,紀念這位偉大的航海家。
《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該圖與同時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蘭海圖相比,《鄭和航海圖》制圖的范圍廣,內容豐富,雖然數學精度較其低,但實用性勝過波特蘭海圖。英國李約瑟在《中國科技史》一書中指出:關于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問題,米爾斯(Mills)和布萊格登(Blagdon)曾作了仔細的研究,他們二人都很熟悉整個馬來半島的海岸線,而他們對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作出了很高的評價。
鄭和下西洋折射出的中國先進航海科技光輝,表現了中國古代人的偉大智慧,從而創造了鄭和下西洋的偉大航程。

目的編輯
鄭和下“西洋”的動機和目的,也是明成祖派遣他出使“西洋”的動機和目的。明朝初年,正是國勢向上發展的時期。這時在北方,蒙古的勢力已被驅逐出長城以外,明朝的封建統治已十分鞏固,加上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國勢日趨強盛,這就有可能使它向海外發展。明成祖自認為是“奉天命天君主天下”的“供主”,要海外各國都來朝貢。和歷代功利主義的封建帝王一樣,明成祖也要宣揚國威,向外示富。
到了永樂年間,由于國力強盛,明成祖向異域顯示中國的富強,對明朝初期對海外的消極政策深表不滿,故朝廷對外政策為之一變,即位后便派宦官出國,召各國來朝,此舉無疑可以提高明成祖的威望。鄭和下西洋便可以在國外顯耀兵力,向海外各國夸示中國的富強,宣揚明朝的威德。同時他還想用揚威海外來緩和國內國內一部分人對他武力奪取皇位的不滿。有些書上說的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是找尋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據說,“靖難之役”以后,朱允炆出走,不知所終。明成祖的皇位是發動靖難之變后,從侄兒建文帝手中奪得的。這在猜忌心很重的明成祖看來,自然是一件最不放心的事。明成祖懷疑他逃到海外避難,恐怕他將來對自己構成威脅,所以派鄭和下西洋暗中偵察建文帝的蹤跡,以杜絕后患。
鄭和率領的龐大船隊,就其活動的性質來說,既不是一般的商船隊,也不是一般的外交使團,而是由封建統治者組織的兼有外交和貿易雙重任務的船隊。
他出使的任務之一,就是招徠各國稱臣納貢,與這些國家建立起上邦大國與藩屬之國的關系。為了完成這一任務,鄭和所到各國以后,第一件事便是宣傳明成祖的皇帝詔書。向各國宣諭:明朝皇帝奉天乘命的上邦大國之君,是奉“天命天君”的旨意來管理天下的,四方之藩夷都要遵照明朝皇帝說的去做,各國之間不可以眾欺寡,以強凌弱,要共享天下太平之福。如果奉召前來朝貢,則禮尚往來,一律從優賞賜。
第二件事便是贈送禮物。賜各國國王誥命銀印,賜國王及各級官員冠服和其他禮物,表示愿意和那些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的關系。第三件事是與南海(今馬六甲海峽)國家建立友好關系。
⒈宣揚明朝國威(政治目的);
⒉擴展朝貢貿易(經濟目的);
⒊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⒋出海目的是為迎佛牙[11]
⒌加強同各國的聯系。

本文地址://n85e38t.cn/scgf/1081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