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年(哀帝元壽二年),二十五歲的哀帝突然去世。此前他的祖母傅太后與母親丁皇后都已去世。王政君又成為最高權威,她立即恢復王莽的大司馬職務。
王莽復職第一件事是罷免董賢,并選立中山孝王九歲的兒子即位,是為漢平帝。王莽命令平帝的親屬一律不許進入京城,以杜絕新的外戚之患。接著,他把傅、丁兩氏外戚全部趕出京城。王莽復出執政,得到全社會歡呼,臣民們覺得漢朝振興有望了。這一年,王政君封王莽為安漢公,實際總理國政。
公元2年(平帝元始二年),發生旱災蝗災。王莽帶頭捐款一百萬錢,捐地三十頃,救助窮人。二百三十個貴族跟進,捐出大批糧食、土地,分給弱勢群體。民眾捕蝗蟲,按多少給錢。全國無災地區凡是財產不滿兩萬錢、受災地區財產不滿一萬錢的貧民,免交租稅。發生病害的地方,騰出大房子給病人醫治。一家死六人以上給葬錢五千,四人以上給三千,兩人以上給兩千。
王莽廢去皇室的呼池苑,改設安民縣,遷移窮人去住。沿途飲食以及到達之后所需的田宅器具耕牛種子等,都由官府供給或借貸。
王莽又下令在長安城中投資建設五個里共二百個廉租房小區,供貧民居住。權勢開始向民生傾斜。
王莽努力解決教育難題,擴大太學招生,太學生數量破紀錄超過一萬人。他還下令各地興建學校,讓更多的孩子讀書增長知識。
《漢書·王莽傳》說,王莽在京城為學者蓋了一萬間房子,成立了不少研究所。凡是對古典文獻有所專長的,都召到京師做研究,前后來了千把人,每天討論儒家學問。
王莽還大抓意識形態建設,根據《周禮》精神,重訂車服制度,分等級確定國人的著裝、住房、器用、婚喪式樣,接著又下令對老人、兒童不加刑罰,婦女非重罪不得逮捕。
一時之間,社會風氣大為好轉。逢到災害,王莽自動吃素,并赦免囚徒。
這些改進或改革措施,大概就屬于胡適所說的“社會主義”。
平帝十二歲時討論結婚,成千上萬的士人百姓涌向政府大門,不肯離去,要求平帝必須娶王莽的女兒,以王莽之女為國母,別的女子完全喪失競爭力。王莽女兒當然被選為皇后.平帝因娶王莽之女賜給王莽的兩萬五千六百頃土地,王莽都退回了。聘皇后的禮金兩億錢,王莽接受六千三百萬,其中四千三百萬周濟劉氏宗族中的沒落窮人,剩下的錢大部分孝敬王政君使用。
眾大臣感念至深,先是提議把新野、召陵、新息、黃郵聚等四個地方的土地賜給王莽(王莽退掉了新野、召陵、新息三個地方),接著又提議加封王莽為宰衡(高于所有諸侯王公之上的職務官名,為西漢末年新創),后又奏請加封王莽九錫(自古以來視為最尊貴的九種物品,如最高級的車馬、衣服、弓矢、樂器、儀仗隊、武裝衛隊、天子祭祀天地用的酒、朱紅大門、能罩住臺階的屋檐等,只有新皇帝登基才用)。
加封九錫意味著地位離皇帝不遠了。
王莽不受新野田的消息傳出,朝廷收到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上書,懇請王莽接受封地。有人統計,當時全國人口五千萬左右,以明朝識字率不超過人口的百分之五計算(北京大學研究成果),漢朝識字者最多二百萬左右。長安及周邊地區能上書的知識分子也就是四十八萬多人,這里幾乎所有能上書的人都參與了這個運動。
如果當時進行民意測驗,王莽的支持率當在百分之九十九左右。高層官員當中,支持加九錫的王公列侯及卿大夫九百零二人,幾乎百分之百。
公元5年(平帝元始五年),漢王朝為王莽加封九錫。一個推舉王莽代替劉氏當皇帝的運動開始興起。為什么無能的劉氏后人永遠坐江山,而這樣的圣人卻不能當皇帝呢 當時絕大多數臣民一致認定,只有王莽才能讓奄奄一息的國家重新強壯起來。
地球氣候也在幫助王莽。王莽執政之前的幾十年,夏天降霜,冬天打雷,地震隕石,日食月食,災異頻頻發生。老天爺弄神弄鬼,忙得不可開交。
時在遠古,每逢“詭異”,總不免有人添油加醋,口口相傳,鬧得氣氛十分緊張。可是王莽上臺之后,災異大為減少,人們舒了一口氣。與此同時,“祥瑞”、“神跡”卻接二連三出現了。
早在公元1年(元始元年),就有南越人進貢一只白雉、兩只白雉。儒生們一查《尚書》的記載,周朝時候,越裳氏曾向周成王進貢白雉。此時白雉重現,顯然是“周成白雉之瑞”。
公元5年12月,十四歲的漢平帝去世。同月,長安附近一個井里發現一塊白石,上面刻有紅色文字:“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王政君即刻下詔讓王莽攝政,朝臣稱之為攝皇帝(攝即代理之意,攝皇帝為代理國政),又有人稱他為“假皇帝”。公元6年(王莽居攝元年)3月,王政君宣布,立漢宣帝玄孫、兩歲的劉嬰為皇太子。
王莽當了攝皇帝之后,一個最基層的官員——臨淄縣昌興亭的亭長向朝廷報告說,他夢見了“天公”。“天公”在夢中告訴這個亭長,“攝皇帝當為真”。為了表示靈驗,“天公”還說,早晨醒來,將會看見亭中有一口新井。亭長早晨起來跑到亭中一看,原來的平地上果然出現了一口新的深井。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絡繹不絕給京師送來載有“天命”信息的奇石銅符。這些信息的內容,都是王莽應該即位稱帝。
在諸多“神跡”面前,王莽卻是一個勁推辭。形勢演變到了非常迫人的地步:他越推辭,臣民就越急;他越展示出無私,臣民就越狂熱。全國推舉他做皇帝的勢頭已經匯成洶涌大潮,“祥瑞”和“神跡”每天都大量出現。臣民們也每天都在引起議論和催促,不容王莽后退。歷史上甚至還出現了這樣的記載:王莽前往未央宮觀看各地送來的奇石時,突然天風大作,煙霧彌漫。霧散之后,石頭前面出現了帛圖:“天告帝符,獻者封侯。承天命,用神令。”
公元8年(王莽居攝三年)11月,一個叫哀章的人向朝廷進獻了分別放在兩個銅盒里的“天帝”和“赤帝”降下的“符命”,“符命”的內容是王莽該當皇帝。
到了這個時候,王莽終于顧不得王政君的勸阻,在這個月即位當了真皇帝,改國號為“新”。王莽廢掉劉嬰的皇太子名號,封他為定安公。賜給他一塊方圓百里的地方,把漢朝的宗廟放在那里。西漢二百一十四年歷史就此畫上句號。
有研究者說,王莽其實是那個時代的民選皇帝,此話有理。王莽當皇帝之后,當時的學界領袖楊雄寫了一篇《劇秦美新》獻給王莽,說王莽“配五帝、冠三王”,“奉若天命”。
有些學者認為,這些“祥瑞”不過是王莽自導自演的“勸進”丑劇罷了,益發暴露出王莽的“篡位”野心,諸多東漢學者就說這是王莽命令地方官搞的陰謀。其實,就當時形勢來看,更大的可能是各地臣民主動所為。這里既有拍馬屁成分,又有進獻者獲益的盤算,也有真心的期盼。不妨說,前者正是利用了彌漫全社會的真心期盼。這種期盼是哪里來的呢 是長期以來王莽的所作所為激發的社會心理。
在歷史上,一些宗教創始者或改革者,大都有一個偉岸的人格。信仰他們的人,為他們的人格所折服,常常把他們的弱點忽略了,遺忘了。比如一些人看見大海汪洋的氣魄,就情不自禁贊美起來。在那個時刻,他們沒有想到海里什么骯臟的東西都有,這海水也不能飲用。在西漢末年那種頹廢沉悶馬上要完蛋的時候,看看大海還是十分必要的心理調適。臣民們會被大海的宏闊壯觀所蕩擊,從而產生出一種期盼。這種期盼如能實現,那些沉悶自然就會被蕩到烏有之鄉去了。
這是王莽的作為和臣民期盼之間的互動。所以鄧廣銘說,王莽是順應歷史要求掌握政權并制定改革方案的。
:
“民間歷史故事”“魚羊趣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唐興亡三百年大全集(套裝全7冊)
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解析版 批注點評24史全集紅色經典正版圖書籍
易中天中華史全套18卷 中華上下五千年正版王安石變法魏晉風度
史記 文白對照司馬遷全本全譯史記故事中國通史歷史故事書知識書
180包郵-正版大秦帝國全套全6部11卷
在幾千年中國歷史上,被冠以“陰謀家”、“野心家”罵名的,不計其數。
但其中首屈一指的當屬王莽。
那么,王莽究竟是一個怎樣的“陰謀家”、“野心家”呢?
王莽生于漢元帝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自幼喪父兄,年紀輕輕就成了家庭的頂梁柱。
對內孝敬寡母,照顧兄長的遺孀,耐心教育頑皮的侄子;對外拜當時著名的學者陳參為師,攻讀經書孜孜不倦。
待人接物恭敬有禮,小心翼翼侍奉執掌大權的伯父叔父們。
王莽從不跟堂兄們去尋歡作樂,潔身自好,恭謹勤儉,溫文爾雅,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贊譽。
漢成帝陽朔三年﹙公元前12年﹚,執掌朝廷大權的伯父王鳳病重,王莽日夜伺候在王鳳身旁,無微不至照顧,幾個月如一日,王莽衣不解帶,蓬頭垢面,面黃肌瘦。
王鳳在臨終前拜托皇太后和外甥漢成帝,關照一下王莽。
隨后王莽有了黃門郎的職務,不久又升任射聲校尉。
進入官場后,王莽更加謙遜恭謹。
王莽為侄子請一位博士當老師,每次從朝廷回來總是沐浴凈身,衣冠整齊后才去博士府拜謝,對博士恭恭敬敬。
雖然侄子比自己的兒子王宇還小,但王莽給他們一塊辦婚禮,錢財花費一視同仁。
王莽善待侄子,孝敬母親,成了人們的佳話。
王莽還結交公卿貴族,禮賢下士,散放財物給窮人,使上下左右齊聲稱贊。
在一片盛譽之下,成帝封王莽為新都侯,同時晉官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成了朝廷重臣。
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成帝提拔王莽為大司馬,輔佐朝政。
王莽更加克己修行,延聘德才兼備名聲遠揚的學者政客當幕僚,收到的賞賜總是全部分給手下的官吏侍從,家中余財也經常發給窮人,而且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了。
有一次,他母親生病,各公卿大臣們紛紛派夫人前來探視,負責招待客人的王莽夫人,身穿短衣布裙,以至于貴婦人們把她當成了奴婢。
王莽對當時大學者孔休畢恭畢敬,把一把鑲有寶玉的劍相贈,孔休誠惶誠恐執意不收。
王莽說,我見您臉上有塊傷疤,聽說寶玉可以消除傷痕,所以把劍送給您。
孔休還是推辭,王莽問,您是嫌它太貴重了吧?我敬重您的學識,沒有什么比品德學問更珍貴的!說完,用木棒把劍柄打碎,親自包好送給孔休。
王莽的二兒子王獲,因故殺死了一個家奴,這在當時的達官貴族中本是區這小事,王莽逼著兒子自殺償命。
百姓聽說后,無不為王莽大義滅親而感動。
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哀帝一命嗚乎。
9歲的漢平帝繼位。
因平定國家,安寧漢室有功,眾多名士 *** ,贊譽王莽的人品和才德,使他進入了西漢末年的政治中心。
而身居高位的王莽一樣的謙虛謹慎、勤儉節約、秉公辦事、高風亮節,上書請求給王莽封安漢公的有近五十萬人,甚至公卿、博士、列侯等共九百零二人聯名請求給王莽“加九錫”。
他輔佐年幼的皇帝,勤勤懇懇、無私無畏,群臣都視其為周公般的英明偉大。
王莽重新掌權后,奏請太后封了一批開國功臣及前代勛爵的子孫,對二千石以上官吏,退休后發養老金。
他派官員巡察全國,督促指導農民種好莊稼,幫助農民捕殺蝗蟲,減免災區賦稅。
他還帶頭捐獻田宅,賑濟流民,在長安城新建了二百多區房舍,安置無家可歸者,賞賜財物,安葬死者。
公元6年12月,王莽被歷史推上了皇位。
在那沒落的王朝末年,在那腐化的群臣之間,卻有一顆燦爛的讓人精神一振的政治明星,以至于讓所有世人仿佛看到了希望。
于是,各種祥瑞符命風起云涌,各式文人紛紛歌功頌德,輿論推動著要讓王莽做皇帝,群臣百姓都急切的要王莽做皇帝,然而王莽是如此的拒絕,一次次否定群眾呼聲和大臣勸解,最后只有在太后下詔的前提下,退了一步當了“攝皇帝”,即攝行皇帝之事。
三月立兩歲的劉嬰為皇太子。
此時,各地的叛亂不止,都被王莽平息。
在鋪天蓋地的輿論引導下,王莽本人也逐漸沉迷其中,相信符命、敬神敬天的他真的以為自己就是上天注定來挽救蒼生的真命天子。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頗有“民選”色彩的皇帝就這么誕生了,王莽改國號為“新”,要一掃西漢末年的腐化而力創一個全新的時代,他決心勵精圖治、他決定大刀闊斧,他要托古改制,按照周禮打造他心中一個理想的王國。
王莽依照《周禮》制定頒布了一系列改革新政。
政治方面仿效周代的封建制度。
更改漢朝的官名,完全仿照唐虞三代的舊制。
社會方面 禁止奴婢買賣: 把奴婢改稱“私屬”,仍為私人所有,但不許買賣。
經濟方面實行王田制度: 把全國土地收歸國有,改稱“王田」”,不準買賣。
規定一家男子不滿八口而占田超過一井(九百母)的,要分余田給本族或鄉鄰。
原來無地的,按男丁每人授田一百畝。
設五均司市官,負責征工商企業和管制 。
平抑物價當貨物滯銷時,由 *** 平價收購;貨物昂貴時,則平價拋出,以防商人囤積居奇,操縱物價。
另外,五均官又負責向人民貸款,凡因祭祀喪葬所需貸款者,不取利息。
若因借錢經商的,收年息十分之一。
推廣管理六種經濟事業,叫“六管”,即是煮鹽、冶鐵、釀酒、鑄錢、名卜、山澤資源及五均賒貸。
改革幣制:王莽多次變動幣制,曾發行多種貨幣,分為金、銀,龜、貝、錢、布等共六類二十八種,種類繁雜,換算煩瑣。
從成帝到哀帝的40多年間,西漢政治腐敗,社會動蕩不安,王莽順應了時代潮流,推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改革方案,這些方案,就是以今天的視角來看,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明智之舉!
西漢中期以來,官吏貪贓枉法腐敗墮落,貴族豪強掠奪聚斂財富,老百姓日常生活難以為繼。
整個社會就像是個病入膏肓的老人,茍延殘喘。
王莽上臺后,雖然進行了大膽改革,只是些修修補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新政侵犯了貴族豪強的利益,受到他們的反對和 *** 。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各地地主武裝風起云涌,而書生意氣的王莽卻屢戰屢敗,潛伏西漢末期多年的各種社會矛盾被引燃了,各地地主豪強紛紛組織農民軍隊對抗中央,其中就有一支借用了漢室皇家名義并迅猛發展的劉秀軍隊。
翌年,劉秀等起義軍攻破長安,新莽政權垮臺,王莽被殺。
這就是王莽的一生。
中國的既得利益集團太龐大了,以至于每一次稍稍觸動他們一丁點利益的改革都顯得舉步維艱,甚至像王莽這種哪怕你本身就是皇帝。
改革,也就必然會有主張改革的人為此犧牲,商鞅被車裂了、柳宗元被流放了、王安石被罷免了,但他們得到了歷史的賢名,而王莽,為之付出的代價太過沉重,他失去了皇位、失去了頭顱,還落了個萬人唾罵與恥笑。
王莽的悲劇在于他不該發起了一場失敗的改革并終而失去了江山,成王敗寇,他放著好好的富貴不享卻從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妄圖去撼動既得利益群體的龐大根基,照搬什么圣賢之書去架構根本就不可能實現的大同社會,畢竟是書生啊。
在西漢和東漢之間,夾著一個新朝新帝新政,被人們認為是大逆不道。
唐人有詩:“周王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
”其意是,周代獨攬大權的周公也曾懼怕那些沸沸揚揚的流言蜚語,王莽原形畢露前也曾有禮賢下士的美名,要是他們早早地死掉了,那么他們是忠是奸誰能知道呢? 如果一個人是偽君子,那他一定別有私心,而當他的企圖得逞后其定會撕下偽善的面紗,而在史上被公認為最虛偽的王莽,卻幾十年如一日的謙恭仁愛、高風亮節,他登上皇位后既沒有大興土木、暴殺政敵,也沒有荒淫無道、沉溺酒色,而是如此的勤政愛民,是如此的一心惦記著天下貧苦百姓。
對于王莽這種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這種有益于人民的人就算再虛偽我們又何嘗求之不得?從王莽執掌朝中大權到所謂的“篡漢”,是有廣大朝臣的支持和鼓勵的。
是符合當時維持國家機器,維護朝廷安定的做法。
這一點,比后人唐太宗通過玄武門之變,殺兄弟的做法,來的要平和些。
王莽以新代漢,沒有通過流血的戰爭,沒有殘忍的殺戮,堪稱中國歷史各朝代更替的“和平典范”。
王莽篡奪皇位,就被人罵為“陰謀家”、“野心家”,就把他的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孝敬母親,散財于窮人,說成是沽名釣譽,居心叵測,假仁假義,不忠不孝,偽君子,就把他的新政改革說得一無是處,這公平嗎?國人有個習慣思維,皇帝反不得,漢朝就是劉姓一家傳宗接代,別人覬覦不得,如果誰篡位奪權,就是陰謀家、野心家,就是奸臣逆子,就要全國共罵之,全民共討之。
對此,我大為不然。
漢朝天下到了由一個八九十歲的皇太后和幾個娃娃皇帝當政時,已弄得國將不國,民不聊生,奪下漢朝劉姓皇位,取而代之,有何不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
想當年漢朝的天下不也是奪了瀛姓的天下嗎!憑什么愚鈍的漢皇室子弟可以當皇帝把國家弄得不安寧,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而賢德的王莽不能!踢開占著茅房不屙屎的昏君,而自立為王,此乃正義之舉,天下之幸,何罪之有!
本文地址://n85e38t.cn/scgf/1081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冢虎”司馬懿
下一篇: 靠打白條奪取政權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