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文字關注我們
貧困的夫妻做什么都不順利,生活中全是柴米油鹽的問題,去什么地方找尋幸福。
【出處】《遣悲懷三首·其二》——唐代:元稹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譯文】往昔曾經戲言我們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說的展現在眼前。你穿過的衣裳已經快施舍完了,你的針線盒我珍存著不忍打開。因懷念你我對婢仆也格外憐愛,也曾因夢見你并為你送去錢財。我誠知死別之恨世間人人都有,但咱們共苦夫妻死別更覺哀痛。
幸福婚姻的基礎:
婚姻本應以愛情為基礎,其他方面只是參考,如果一段婚姻當中沒有愛情,很難達到所謂的白頭偕老。然而,經常聽說讓人惋惜的悲劇,原本非常恩愛的情侶,卻由于現實被迫含淚分手,縱然心中有萬分不舍,也抵不過現實的壓力。我們不能說誰對誰錯,也許愛情沒有對與錯,只能感嘆有緣無分。
幸福的婚姻令人羨慕,而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每當因家庭條件不好感到無奈時,人們會情不自禁說出一句很有名的詩,那就是“貧賤夫妻百事哀”。表明上是說,無論夫妻之間感情多深,哪怕以前是青梅竹馬,一旦家里拮據,整日為柴米油鹽操心,都會產生矛盾。
意思是:夫妻死別,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對于同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來說,一旦永訣,是更為悲哀的。
出自:唐代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
原文: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譯文:
往昔曾經戲言我們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說的展現在眼前。你穿過的衣裳已經快施舍完了,你的針線盒我珍存著不忍打開。因懷念你我對婢仆也格外憐愛,也曾因夢見你并為你送去錢財。我誠知死別之恨世間人人都有,但咱們共苦夫妻死別更覺哀痛。
賞析:
物是人非最容易引起人的傷悲,當初戲言死后這個世界會是怎樣,沒曾想竟然成了現實,那個原本同元稹相濡以沫走過人生最艱難時期的妻子,已經離開人世。妻子當初為元稹縫制的衣服和那些針線還在屋中,一看到就讓人悲傷,實在是不忍心再看一眼,干脆把衣物送了人,把針線都封存起來,然而,思念卻是鎖不住的,元稹就算把與妻子有關的一切都收起來。
因為懷念妻子時,稹對待那些曾經侍奉妻子的丫環仆人也是格外憐愛,妻子去世之后,元稹因為思念,曾在夢中和妻子相見,醒來之后就給妻子燒紙錢。在傳統觀念里,但凡夢見故去的親人,一定是親人錢不夠花才托夢,現在看來,在唐朝就已經有這樣的習俗了。
當生活中的痕跡都能讓人想起妻子的時候,元稹卻強忍住悲傷,來了一句很有道理的感悟,“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生離死別是原本是這個世界上很常見的事情,人人都會遇到親密伴侶的離去,然而,對于那些能夠一起過苦日子卻不能一起過好日子的人來說,這一切就顯得世事更加悲哀了。
元稹這一句感悟,看似強行要阻止自己對妻子的思念,實際上是把思念推向了新的高潮——好日子來了,而妻子卻不能陪自己過。
元稹,著名情詩王子之一。他的情詩中,寫給亡妻的悼亡詩尤其情真意切,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題主提到的這兩句詩同樣也是悼亡詩,出自《遣悲懷三首(其二)》: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元稹妻子韋從
公元802年,一介書生元稹攀上了高枝,迎娶了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小女兒韋從。韋從雖出身名門,但心甘情愿嫁給元稹過窮日子。可惜好景不長,結婚7年后,韋從病故。大約2年后,元稹思念亡妻,含淚寫下三首悼亡詩,這是其中第二首。
原詩解讀當年“我們”開玩笑,談及種種死去的情景,不幸言中,今天都成為殘酷的現實。因為害怕睹物思人,你穿過的衣服,“我”都送給了別人,基本上看不到了;你縫補衣服用過的針線“我”還保持著,但是一直不敢打開,生怕又悲痛難忍。
因為對你的愛,“我”對侍奉過你的婢女、仆役也有深情的憐愛。常常夢到你,夢醒后便給你少一些紙錢。“我”也知道生死離別是在所難免,但是想到你以前陪“我”度過的那些窮苦日子,就會十分悲傷。
賞析從詩句來看,滿滿的情真意切。玩笑不幸變成現實,送掉了衣服又還保留針線,復雜的心情刻畫得細膩而深刻。愛屋吉屋,因愛亡妻而憐愛下人。現在日子好過了,但是亡妻沒能一起享受,想彌補她卻終究不能如愿,只能送上一些紙錢。
題主問題所涉及的尾聯,我們重點看看。“誠知此恨人人有”,一聲嘆息,寫盡了元稹對亡妻深深的愧疚和遺憾:對他的虧欠永遠無法彌補,尤其是作為多年的貧賤夫妻,妻子下嫁,沒過上好日子就匆匆離去。元稹把夫妻之間的遺憾擴展到貧賤夫妻的悲哀,內涵得到提升,有意無意之間提醒了世間的貧賤夫妻要珍惜對方,珍惜現在。
擴展:詩中的癡情男,卻言行不一從全詩看,元稹真是個癡情種,妻子去世兩年了還是思念不已。然而,大家可能想不到,寫這首詩的時候他已經續娶了一位叫安仙賓的女子,而在安仙賓之前,他還跟大唐才女薛濤攪到一塊,最后拋棄薛濤娶了安仙賓。
更狗血的是,妻子去世不久,他寫下“取次花叢懶回顧”(看到別的女子,我都沒心思看),然而他主動搭上薛濤的時候離妻子去世僅有半年,不得不說,元稹對妻子僅僅是愧疚而已,他對妻子的愛并沒有詩中體現的那么濃烈,那么真摯。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解釋:我誠知死別之恨世間人人都有,但咱們共苦夫妻死別更覺哀痛。詩詞名稱:《遣悲懷三首其二》。本名:元稹。字號:字微之,字威明。所處時代:唐代。民族族群:漢化鮮卑族。出生地:河南洛陽。出生時間:大歷十四年(779年)二月。去世時間:太和五年(831年)。主要作品:《過襄陽樓》《遣悲懷三首》《聞樂天授江州司馬》《明月三五夜》《行宮》等。主要成就:倡導新樂府運動。
我們為您從以下幾個方面提供“誠知此恨人人有”的詳細介紹:
一、《遣悲懷三首其二》的全文點此查看《遣悲懷三首其二》的詳細內容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二、背景
這三首詩約作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時元稹在監察御史分務東臺任上;一說這組詩作于公元822年(長慶二年),這是元稹為懷念去世的原配妻子而作的。
三、譯文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往昔曾經戲言我們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說的展現在眼前。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你穿過的衣裳已經快施舍完了,你的針線盒我珍存著不忍打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因懷念你我對婢仆也格外憐愛,也曾因夢見你并為你送去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我誠知死別之恨世間人人都有,但咱們共苦夫妻死別更覺哀痛。
四、注解
戲言:開玩笑的話。
身后意:關于死后的設想。
今朝:如今。
行看盡:眼看快要完了。
憐:憐愛,痛惜。
誠知:確實知道。
貧賤:共苦。
哀:哀痛。
五、元稹其他詩詞
《菊花》、《離思五首·其四》、《行宮》、《賦得九月盡(秋字)》、《晚秋》。六、賞析
這首詩主要寫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詩人寫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幾件事。
首聯“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詩人感嘆以前說的話都已經成現實,開頭就表現出詩人對妻子的離去充滿了無奈。
頷聯“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人已仙逝,而遺物猶在。為了避免見物思人,便將妻子穿過的衣裳施舍出去;將妻子做過的針線活仍然原封不動地保存起來,不忍打開。詩人想用這種消極的辦法封存起對往事的記憶,而這種做法本身恰好證明他無法擺脫對妻子的思念。
頸聯“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每當看到妻子身邊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對婢仆也平添一種哀憐的感情。白天事事觸景傷情,夜晚夢魂飛越冥界相尋。夢中送錢,似乎荒唐,卻是一片感人的癡情。苦了一輩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貴中的丈夫不忘舊日恩愛,除了“營奠復營齋”以外,已經不能為妻子做些什么了。于是積想成夢,出現送錢給妻子的夢境。
尾聯從“誠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說,落到“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別,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對于同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來說,一旦永訣,是更為悲哀的。末句從上一句泛說推進一層,著力寫出自身喪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詩人的悲痛之情如同長風推浪,滾滾向前,詩人善于將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無的意思,用極其質樸感人的語言來表現。在取材上,作者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幾件小事來寫,事情雖小,但都曾深深觸動過他的感情。敘事敘得實,寫情寫得真,寫出了作者的至情至性,因而成為古今悼亡詩中的佳作。
相同朝代的詩歌
《三姑石》、《暖翠》、《贈別徐侃》、《幽恨詩》、《題賈島墓》、《天臺禪院聯句》、《長恨歌》、《憶江南》、《錢塘湖春行》、《暮江吟》。
點此查看更多關于遣悲懷三首其二的詳細信息
本文地址://n85e38t.cn/scgf/1078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