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詩(shi)人,因為(wei)一首詩(shi)流傳(chuan)千古,如寫下《楓(feng)橋夜泊》的張繼(ji);
有的詩人,因為一句詩流傳(chuan)千(qian)古,如寫下“潮平兩岸闊,風正(zheng)一帆懸(xuan)”的王灣;
有的詩人,因為半(ban)句詩流傳千古,如寫下“為他人做嫁衣裳”的秦韜玉;
還(huan)有的(de)詩(shi)人,因為一個字或兩個字,而(er)寫下流傳千古的(de)詩(shi)句。
古(gu)時,詩(shi)人重(zhong)于煉字,下面這16句(ju)傳誦千古(gu)的詩(shi)詞(ci),因為(wei)一個(ge)字或兩個(ge)字,而(er)流傳千古(gu),讓人拍案叫絕。
1.
鳥宿(su)池邊樹,僧敲月(yue)下門。
——賈島《題李凝幽居》
“推敲”是煉字的經(jing)典故事。因為“推敲”兩個字,賈島(dao)還沖撞了當時(shi)的京(jing)兆尹韓(han)愈(yu),傳下一段佳話。
拜訪(fang)友人(ren),不知友人(ren)在不在家,所以,“敲”字(zi)好一(yi)些。而且(qie),在靜謐的環境中(zhong),一(yi)個“敲”字(zi),使靜夜(ye)更添了(le)幾(ji)分聲響(xiang)。
2.
綠楊煙外曉寒(han)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祁《玉樓春(chun)·春(chun)景》
一個“鬧(nao)”字仿佛使(shi)人看到春(chun)日紅杏怒放盛開(kai),生(sheng)氣勃發,如(ru)火如(ru)荼,如(ru)噴(pen)火蒸霧,寫(xie)盡(jin)那一派盎然(ran)的春(chun)意,蓬(peng)勃的生(sheng)機(ji)。
王國維《人間詞話》:“紅杏枝頭春意鬧(nao)”,著一“鬧(nao)”字,而境界全出。
3.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yue)何(he)時(shi)照(zhao)我還
——王(wang)安(an)石《泊船瓜(gua)洲(zhou)》
這個“綠”字,王(wang)安石經歷數十次修(xiu)改才成(cheng),已經成(cheng)為(wei)煉字的(de)經典示例。
“綠(lv)”’字(zi)把看不(bu)見的春風(feng)轉換成鮮明的視(shi)覺形象——春風(feng)拂煦,百草始生,千(qian)里江岸,一片新綠(lv),春風(feng)如(ru)在眼前。
4.
坐看蒼(cang)苔色,欲【上】人衣(yi)來。
——王維《書事》
“欲上人(ren)衣(yi)來”是傳神之筆,一個“上”字,仿佛(fo)讓(rang)人(ren)看到,坐在蒼苔之間(jian),濃濃的(de)綠色掩(yan)映(ying)在衣(yi)服上,似乎要爬(pa)到人(ren)的(de)衣(yi)服上。
這一句巧妙地表達自己(ji)欣(xin)喜、撫愛的(de)心情和新奇、獨(du)特(te)的(de)感(gan)受。
5.
前村深(shen)雪里, 昨夜【一(yi)】枝開。
——齊己《早梅》
“一枝開”是(shi)詩中畫龍點睛之(zhi)筆:梅(mei)花(hua)開于(yu)百花(hua)之(zhi)前,是(shi)謂“早(zao)”;而這“一枝”又(you)先于(yu)眾梅(mei),悄然“早(zao)”開,更顯出(chu)此梅(mei)不同尋常。
6.
泉聲【咽】危石(shi),日色【冷】青松(song)。
——王(wang)維《過香積寺》
詩人用“冷(leng)”來形容“日色(se)”,粗看極謬,然而(er)仔細玩味,這(zhe)個(ge)“冷(leng)”字實(shi)在太妙了。夕(xi)陽西(xi)下,昏黃的余暉涂(tu)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這(zhe)情(qing)狀,不(bu)能不(bu)“冷(leng)”。
“咽”、“冷”兩字運用擬人、通感的修辭手法,繪聲繪色、精練傳(chuan)神地顯示出山(shan)中幽(you)靜(jing)孤寂(ji)的景象。
7.
近鄉(xiang)情更怯(qie),不(bu)敢問(wen)來人。
——宋之問《渡(du)漢江》
作為流放(fang)之(zhi)身,宋之(zhi)問(wen)離家越(yue)近卻(que)卻(que)膽怯(qie)。
一(yi)個“怯”字將(jiang)詩人心中那憂(you)慮(lv)的心理寫(xie)得入木(mu)三分(fen),對家人的入骨關愛引起了千(qian)古的共鳴。
清代朱之荊《增訂唐詩摘(zhai)鈔》:“‘怯(qie)’字寫得真情出。”
8.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ming)《飲酒·其(qi)五》
一個“見”字,表現(xian)了詩人(ren)看山(shan)不(bu)是有意之為,而是采菊時,無意間,山(shan)入眼簾。
有的版本“見(jian)(jian)”字寫(xie)作“望”字,蘇軾《題陶淵明飲酒(jiu)詩(shi)后》云:“因采菊而見(jian)(jian)山,境與意會,此句(ju)最(zui)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此一篇(pian)神氣都索然(ran)矣。”
9.
一道(dao)殘陽【鋪】水中(zhong),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jiang)吟》
殘(can)陽照射(she)在江面上,不(bu)說“照”,卻(que)說“鋪(pu)”,這是因為“殘(can)陽”已(yi)經接近地平線,幾(ji)乎是貼著地面照射(she)過(guo)來,確像“鋪(pu)”在江上,很形象。
這個“鋪”字也(ye)顯(xian)得委婉、平緩,寫出了秋天(tian)夕陽獨特的柔和,給人(ren)以親切(qie)、安閑的感(gan)覺。
10.
葉上初(chu)陽干(gan)宿雨,水(shui)面清圓(yuan),一(yi)一(yi)風荷【舉(ju)】。
——周(zhou)邦彥《蘇(su)幕遮(zhe)》
清圓的荷(he)葉,葉面上還留存昨夜的雨珠,在(zai)朝陽下(xia)逐(zhu)漸地(di)干(gan)了,一陣(zhen)風來(lai),荷(he)葉兒(er)一團(tuan)團(tuan)地(di)舞動(dong)起來(lai)。
詞句(ju)煉一“舉”字,全(quan)詞站立(li)了起來,動景(jing)如生(sheng),描繪出荷花亭亭玉立(li)的姿態美與荷花的莖的力(li)度美。
11.
柳外輕雷池上(shang)雨,雨聲滴【碎】荷聲。
——歐陽修(xiu)《臨江仙(xian)》
雨(yu)滴落(luo)在池塘的荷葉上,簌簌作響(xiang)。
此處一(yi)個“碎”字用得巧妙,細膩表現出(chu)雨(yu)打(da)荷葉的聲(sheng)音蓋過了荷葉本身風中相(xiang)撞發(fa)出(chu)的聲(sheng)音。
此為輕雷疏雨,于(yu)一“碎”字盡(jin)得風流,如于(yu)耳際聞之。
12.
數點雨(yu)聲風【約】住(zhu)。朦朧【淡】月云(yun)來去(qu)。
——李冠《蝶戀花·春暮》
剛剛聽到幾點雨聲,卻被吹來的春風攔住而聽不(bu)(bu)見了(le)。“約”字(zi)煉得極為出色。天(tian)上的月(yue)亮因積有(you)云層而艨朧不(bu)(bu)明,一(yi)個“淡”字(zi)用(yong)得形象而生動。
清·沈謙:“紅(hong)杏枝(zhi)頭春意鬧”、“云破(po)月(yue)(yue)來花弄(nong)影(ying)”,俱(ju)不及“數(shu)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dan)月(yue)(yue)云來去”。
13.
沙(sha)上(shang)并禽池上(shang)瞑,云破月來花(hua)【弄】影。
——張先《天仙子》
月亮從云中跑出來,花(hua)枝搖曳,映著地上的影子,張先說“花(hua)弄(nong)影”,一(yi)個“弄(nong)”字,天(tian)上,云在流(liu),地下,花(hua)影在動,多么生動,多么天(tian)成。
沈祖(zu)棻說:“其好處在(zai)于‘破’、‘弄’二字,下(xia)得極(ji)其生動(dong)細致(zhi)。
14.
山抹【微】云,天連衰(shuai)草,畫(hua)角聲斷譙(qiao)門。
——秦觀《滿庭芳·山抹(mo)微(wei)云(yun)》
“山(shan)抹(mo)微云,天(tian)連衰草”,只(zhi)此一個(ge)對句(ju),便足以(yi)流芳詞史了。
一個“抹(mo)(mo)”字出語新(xin)奇,別有(you)意趣。“抹(mo)(mo)”字本意,就是(shi)用別一個顏色,掩(yan)去了原來(lai)的(de)底色之謂。
蘇東(dong)坡非(fei)常喜(xi)歡這一(yi)句(ju),給秦觀取名“山抹微云君(jun)”。
15.
大漠孤煙【直(zhi)】,長河(he)落(luo)日(ri)【圓】。
——王維《使至塞上》
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guan)其間(jian)的(de)黃河,就非(fei)用一(yi)個“長”字(zi)不能表達詩人的(de)感覺。落日,本來(lai)容易給(gei)人以(yi)感傷的(de)印象(xiang),這里用一(yi)“圓(yuan)”字(zi),卻(que)給(gei)人以(yi)親切溫暖(nuan)而又蒼茫的(de)感覺。
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jin)準確地(di)描(miao)繪了(le)沙(sha)漠的(de)景象,詩人還(huan)把自己的(de)孤寂情緒巧妙(miao)地(di)溶化(hua)在廣闊(kuo)的(de)自然景象的(de)描(miao)繪中(zhong)。
16.
唯(wei)見(jian)月寒日暖(nuan),來【煎】人(ren)壽。
——李賀《苦晝短》
光陰流逝(shi),歲月蹉跎(tuo),人生沒來(lai)得及(ji)干點事業,生命就白白消耗(hao)了(le)。
這是詩人內心深(shen)處的憂慮與恐懼,一個“煎(jian)”字,表現出虛度年華的痛(tong)苦心情(qing),歲月虛度,所以,流(liu)逝的每一刻都是“煎(jian)熬”。
這些都是千古流傳(chuan)的名句(ju),因為(wei)一(yi)個字流傳(chuan)千古的,你還(huan)知道哪些詩(shi)詞呢
大賽作品集,人手一冊哦!已加主(zhu)編微信的可直接微信聯系購買!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ru)耳(er);
○
寫詩填詞
○
家事(shi)、國事(shi)、天下事(shi),事(shi)事(shi)關心。
有詩還有遠方...
1.“推敲”一詞的典故,賈島(779-84?0?6)是唐代詩人,屢次應試沒有考中,一度出家當和尚,后來聽從韓愈勸
告還了俗,當過小官。
他作詩時,非常講究鑄字煉句,反復苦吟思索,為此傳下來一個生動的故事:有一天,他騎驢訪問隱居的友人李凝,正好友人外出未歸,他便在門墻上題詩一首(即《題李凝幽居》),共八句,描繪李凝隱居地的幽靜景色,敘述自己來訪不遇,以后再來,一同隱居。
從李凝隱居地往回走,賈島一直覺得這首詩的三四句有個字似乎應該改一改,原詩是這樣:“島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他想:究竟用“推”字好呢?還是改為“敲”字好?
賈島在驢背上反復思索,總是猶豫不決,不知不覺間用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勢,想把這個字定下來。這樣一直走到長安城里,他還是做著手勢不斷苦吟。這時,當時任長安地方長官的韓愈出門辦事,賈島由于太專心了,一頭撞進韓愈的儀仗隊還不覺得。儀仗隊的士兵見賈島這么放肆,已經沖進了第三節還要向前闖,便不客氣地把他揪下驢來,推到韓愈跟前。韓愈問賈島,為什么無緣無故沖撞他的車騎?賈島這時已回過神來,連忙說明是由于在驢背上做詩,神情恍惚的緣故,并非有意沖撞。韓愈是有名的文字家,對賈島的問題也發生了興趣,不但沒責備他,反而立馬想了很久,然后說:“用‘敲’字好!”于是,這兩句就最后定下來,成為: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唐朝任蕃夜宿臺州巾子峰禪寺,在寺墻上題詩“絕頂新秋生夜涼,鶴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映一江水,僧在翠微開竹房”。他走出幾十里路后,覺得“半江水”要比“一江水”,更貼切,更符合現實。忙返回寺院修改,誰知到了寺院,他發現早有人把“一”字改為“半”字了。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北宋范仲淹曾寫過“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來為東漢隱士嚴子陵的祠堂作記。友人李泰伯看后,夸云山、江水等句立意宏偉,氣勢不凡。但“德”字略顯局促,換“風”字會更協調。范仲淹反復吟詠,果真韻昧無窮,大喜而改之。
有一天,蘇軾被貶,王安石為其餞行。其中有一句“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蘇軾一看,心想,明顯的有錯誤嘛:明月怎么會叫呢,黃狗再小,也不能臥在花心上啊!這與事實不符,所以改成了“明月當空照,黃犬臥花陰”。后來,蘇軾得知當地有種小鳥叫明月,有一種小蟲被稱為黃犬,才知自己改錯了,于是登門致歉,一時傳為佳話。
其實,好些詩人、作家都注意錘煉詞句。如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個“鬧”字,境界全出。還有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綠”字,曾打動了多少讀者!張先的“沙地并禽池上眠,云破月來花弄影”中的“弄”字把景物寫的活靈活現。
除了寫詩外,錘詞煉句還能幫人打贏官司呢。古時有個縣官最討厭啰嗦,斷案也因此有偏向。有一位婦女喪夫后想改嫁,婆家竭力勸阻。這時有人幫婦女寫了一份訴狀,縣官當時就下了判詞:“嫁”。原來訴狀上只有八個字:夫死,無嗣,翁鰥,叔壯。這四個原因清清楚楚地擺出了這位婦女的為難處境。可謂字字如金。
其實,煉字還能救人性命呢!從前,某縣尉查案卷,看到他的一個朋友的案卷。上面有一句“某盜大門而入”,這是強盜所為,按律當斬,縣尉想幫熟人減輕罪行,就在這句話的某一個字上加了一筆,定案時,此人由死罪改為流放三年,究竟是哪個字改動,竟有這么大的變化呢?原來是“大”字改為“犬”字。“大門而入”的強盜行為變成,“犬門而入”的小偷小摸,一字之差竟“生死有別”呀。
2.
(一)
王荊公(王安石)絕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為“過”,復圈去而改為“入”;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洪邁《詩詞改字》)
(二)
任翻(人名)題臺州寺壁詩曰:“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開竹房。”既去,有觀者,取筆改“一”為“半”字。翻(任翻)行數十里,乃得“半”字,亟欲回易之,則見所改字,因嘆曰:“臺州有人。”——(李東陽《麓堂詩話》)
第一個故事是同學們所熟悉的,王安石開始用的“到”、“過”、“入”都是動詞,只是客觀地說明春風來了,沒有其他內容;后來用的“滿”、“綠”是形容詞用作動詞,“滿”僅僅描寫了春風吹拂的范圍之廣、面積之大,而“綠”字則把春風吹來大自然發生的可喜變化描繪出來了,當然“綠”字要好得多。
第二(er)段寫的是唐(tang)代詩人任(ren)翻為(wei)改(gai)一個字(zi),跑(pao)了數十里的故(gu)事,也很動(dong)人。“前(qian)峰(feng)月照”一定會出現“峰(feng)掩(yan)月”的情況,月光不會照遍一江流水,改(gai)為(wei)“半江水”既符合實際,又(you)詩味(wei)含蓄(xu)。
本文地址(zhi)://n85e38t.cn/scgf/104166.html.
聲明: 我們(men)致力于(yu)保護(hu)作(zuo)者版權,注(zhu)重(zhong)分(fen)享,被刊用文(wen)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chu)處,未(wei)能及時與作(zuo)者取得聯系,或(huo)有版權異(yi)議的(de)(de),請(qing)聯系管理員(yuan),我們(men)會立即處理,本站部(bu)分(fen)文(wen)字與圖片資源(yuan)來自于(yu)網(wang)絡,轉載是出(chu)于(yu)傳(chuan)遞(di)更(geng)多信息之目的(de)(de),若有來源(yuan)標注(zhu)錯(cuo)誤或(huo)侵犯了您的(de)(de)合法權益(yi),請(qing)立即通知我們(men)(管理員(yuan)郵箱:),情況屬實,我們(men)會第一時間(jian)予以刪除,并(bing)同時向(xiang)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