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詩詞歌賦

夜讀散文寫給我的四十歲

食養人 2023-07-24 00:55:33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寫在夏季

2021-8-13

文/一生所愛

時光

1

 年輕時從未想過自己會老,就仿佛沒有經歷過一場大病,或沒有經歷過變故的人從未想過自己會離開這個世界一樣。當青春已然一去不回,懵然回首,竟發現從前的大部分時光大多是在渾渾噩噩,隨波逐流中渡過。總有一些時光,要在過去后,才會發現它已深深刻在記憶中。多年后,某個燈下的晚上,驀然想起,會靜靜微笑。那些人,已在時光的河流中乘舟而去,消失了蹤跡,心中,卻流淌著跨越了時光河的溫暖,永不消逝。還沒有抓住什么,還沒有認認真真思考過,很多想做的事還沒有做,有些沒有實現的愿望也許永遠也不會實現。時間就在匆忙中,在瑣碎中悄然劃過。雖然人前總是自嘲地說“老了,老了”,其實內心也未必真的這樣認為。這大概是人性中格外疼愛自己緣故。在人們的感覺中,四十歲的人多了份成熟,添了份從容,多了份冷靜,添了份理性,從前看不慣的事,如今可以淡然地接受,老實說這樣的感覺我倒仿佛從未有過。當記性慢慢減退,忘性倒愈來愈與我交好,當焦灼油然而生,倦怠時時來襲,理智要做的事,身體常常要唱反調。當道德觀價值觀不斷被時下的新思維所沖擊,所顛覆,仿佛要在迷霧中尋找到一條折中的道路,一條回歸依然堅守精神家園的道路。我們都曾有年輕過最美的時光,我們都曾有過最好的年華。而在那樣的年華里,我也許懵然無知,也許跌跌撞撞行走著人生的路。可當歲月終于流逝,當我的雙鬢染上白發時,再回頭四顧,原來我一生最期盼的,就是不要辜負。總是想起孔夫子的話“四十不惑”,真的可能無惑嗎 世界在一個四十歲的人眼里是逐漸清晰,亦或更加迷茫呢 大眾常常受媒體的操縱與導向,有多少人能分得清成熟與圓滑,虛偽的分別呢 從容有時也不過是種掩蓋和冷默。按照世人的觀點和習俗去生活很容易,可是人類自從學會思考,便不肯安份守己。總要不停地追問,不停的探求,想要掙脫自己,飛騰出去,尋找更完善的自己或更完善的世界。四十歲2

四十歲的徐霞客,有一天行走在山川與河流之間,突然覺得自己非常渺小。為什么我在這里 我到底要去向何處 哪是我的終點 最后他說“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行走在天地之間。”人生仿佛一個橢圓,從我們一出生,時間便開始計算,開始繪制,當生命結束,這個橢圓,從起點到終點,時間便成功地將它連結為一點。沒有比時間更忠實,更克盡職守的,誰也打動不了他,他更不屑賄賂。他是如此地公正,無論你行走還是在原地沉思,無論是偉人還是凡夫俗子,是快樂還是痛苦,他死終如一的繪制,盡管緩慢卻從不停下片刻。我們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沒有靈魂的蒼蠅,喧鬧著,躁動著,聽不到靈魂深處的聲音。時光流逝,童年遠去,我們漸漸長大,歲月帶走了許許多多的回憶,也消蝕了心底曾經擁有的那份童稚的純真,我們不顧心靈桎梏,沉溺于人世浮華,專注于利益法則,我們把自己弄丟了。不重要了,真的不重要了,生活的不易與殘酷,人性中的險惡,正像蒙田在談人性時說的“我們在通過仇恨,殘酷,野心,貪婪,誹謗,反叛的斜坡上勁頭十足。若反過來,除非出現奇跡生來就是好脾性,沒有人會朝著善意,寬容和節制的道路直奔而去。” 有人為一點點的收獲沾沾自喜,有人為財富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沒有看不慣的事,沒有過不去的坎,無非是從驚詫到憤怒,從憤怒到麻木,由麻木到去淡然承受的過程。重要的是我們行走在天地之間,我們依然在行走,只要太陽每天照常升起,只要我們的呼吸還未停止,生命就有他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不重要了,真的不重要了,這個世界我來過,我深深地愛過,而且今后還將依然愛他,雖然煩惱經常來糾纏我,打擊不知何時會突然來臨,痛苦有時似乎要將人逼瘋,但我依然熱淚擁抱他,依然要說我愛你。因為你也給了我快樂,最重要的給了我愛和希望,這更加打動人心,正是有了愛和希望的力量,我們才會有抵風雨的勇氣。造化的偉大與智慧無與倫比,他賜于女人博愛的心胸,讓我們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和溫暖,賦于男人信念和意志,讓他們在拼搏中體會成功的喜悅,這是我們如此眷戀他的巨大動力和源泉。四十歲,人生的道路我們已經走了將近一半,回頭凝望,很多時候我們不過是重踏著父輩的足跡在行走。我們越來越能理解父母,我們的思維和做事的風格很多都能找到他們的影子。雖然我們曾經是如此地想掙脫他們的束縛,想推倒他們的觀點去證明自己。四十歲,逐漸在心里筑起一座圍墻,既遮風擋雨,又避免試探誘惑,它代表一種理性,一種秩序,于是不再輕易相信,不再輕易感動。年紀越大這座城墻愈厚,也愈堅固。但時代需要進步,人類永遠需要有新鮮的思維和活力。一種秩序不管多么完善,但時間久了,會僵化,會死氣沉沉,會讓人產生厭倦和冷默,變成一種束縛。這時便需要有年輕人將原來的秩序擊破,推翻,重新建立一個新的秩序。總是警醒自己要與時俱進,但常常難免要回首往昔,對往昔投下留戀的一暼。在追憶中,體會到人一生中童年是最快樂的時光。孩童的天性處在一種無拘無束,傾聽內心聲音的自然健康狀態,即便發生了不快樂的事情,一覺醒來,立刻忘記所有的不快,遵循著天性去尋找著快樂。最重要的孩子的快樂是與金錢,與其它各種利益的欲望無關的,在非洲貧瘠的土地上,孩子們在沒有草坪的塵土飛揚的曠地,在赤黃狹窄的窮巷,赤腳光臂,只穿著一條短褲,踢著一個破敗不堪的足球,汗水混合著泥土,讓他們顯得那么骯臟,那么貧困,但依然是充滿了快樂。那種快樂是極是一種簡單,單純的快樂,對孩子是平等的,不論富有還是貧窮。正是因為極簡單,不帶任何條件,才是真正的快樂,那種快樂在成人的世界里是找不到的。加油3

無論什么人,高貴或卑微,成功或平凡,對童年的追憶都充滿了溫馨,樂趣與魔力,是我們人生中極其珍貴的一件寶貝。在戀愛時節,我們和所愛的人坦誠的分享童年的快樂和感受,這有助于彼此加深了解我為什么會成長成這樣一個人,這和我們的童年經歷有很大關系。和年齡相仿的人一起回味童年也是件愉快的事情,年代相同,經歷仿佛,總有共同的感受交流,卸下了沉重的擔子,拋開了煩人的事務,仿佛又回到那個純真的年代。葉子枯了,黃了,來年春天還會長出更綠的新葉,花兒調了,謝了,第二年夏季還會開出更妖艷的花朵,可是白發生了,只會一年比一年多,皺紋添了,容顏只能一年比一年衰老。我們無法留住時光,我們無法保持青春永駐,但愛依然在我們心中流淌,對這個世界的真和善的追求從未停止。快樂的時候我們常常忽略很多,因為我們太快樂了,無暇顧及。痛苦反倒讓人獨處,讓人反省。四十歲,背負著重任前行,父母老了,常常需要我們的陪伴。孩子還未成年,還需要繼續付出巨大的耐心,陪伴他們成長。激情雖然漸漸隱退,但生活給了我們堅韌,四十歲,加油!記錄生活擴展閱讀原創已修改夜讀散文|桃花祭午讀散文|葦花如雪原創原創散文|暮春原創散文精選:夜未央(原創)原創晨讀散文|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原創)原創散文|逝去的年 遠走的情(原創)原創散文|那個與墳塋為伴的老人(原創)原創夜讀散文|塞北的故事散文|心上的刻痕原創夜讀散文|這是你最好的時光

散文精選大全

「最受歡迎關注散文精選大全,邂逅詩歌散文」

詩詞 |朗誦|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閱人生

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詩歌詩歌朗誦愛國詩歌 父親寫的散文詩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

吳伯蕭 《夜讀》全文 ,,找遍了 百度!!!沒找到全文 在線等 。

吳伯蕭

種花好,種菜更好。花種得好,姹紫嫣紅,滿園芬芳,可以欣賞;菜種得好,嫩綠的莖葉,肥碩的塊根,多漿的果實,卻可以食用。俗話說:“瓜菜半年糧。”
我想起在延安藍家坪我們種的菜園來了。
說是菜園,其實是果園。那園里桃樹杏樹很多,還有海棠。每年春二三月,粉紅的桃杏花開罷,不久就開綠葉襯托的艷麗的海棠花,很熱鬧。果實成熟的時候,杏是水杏,桃是毛桃,海棠是垂垂聯珠,又是一番繁盛景象。
果園也是花園。那園里花的種類不少。木本的有薔薇,木槿,丁香,草本的有鳳仙,石竹,夜來香,江西臘,步步高,……草花不名貴,但是長得繁茂潑辣。甬路的兩邊,菜地的周圍,園里的角角落落,到處都是。草花里邊長得最繁茂最潑辣的是波斯菊,密密叢叢地長滿了向陽的山坡。這種花開得稠,有絳紫的,有銀白的,一層一層,散發著濃郁的異香;也開得時間長,能裝點整個秋天。這一點很像野生的千頭菊。這種花稱作“菊”,看來是有道理的。
說的菜園,是就園里的隙地開辟的。果樹是圍屏,草花是籬笆,中間是菜畦,共有三五處,面積大小不等,都是土壤肥沃,陽光充足,最適于種菜的地方。我們經營的那一處,三面是果樹,一面是山坡;地形長方,面積約二三分。那是在大種蔬菜的時期我們三個同志在業余時間為集體經營的。收成的蔬菜歸集體伙食,自己也有一份比較豐富的享用。
那幾年,在延安的同志,大家都在工作,學習,戰斗的空隙里種蔬菜。
機關,學校,部隊里吃的蔬菜差不多都能自給。那個時候沒有提出種“十邊”,可是見縫插針,很自然地“十邊”都種了。窯洞的門前,平房的左右前后,河邊,路邊,甚至個別山頭新開的土地都種了菜、我們種的那塊菜地,在那園里是條件最好的。土肥地整,曾經有人侍弄過,算是熟菜地。地的一半是韭菜畦。韭菜有宿根,不要費太大的勞力(當然要費些工夫),只要施施肥,培培土,澆澆水,出了九就能發出鮮綠肥嫩的韭芽。最難得的是,菜地西北的石崖底下有一個石窠,挖出石窠里的亂石沉泥,石縫里就涔涔地流出泉水。
石窠不大,但是積一窠水恰好可以澆完那塊菜地。積水用完,一頓飯的工夫又可以蓄滿。水滿的時候,一清到底,不溢不流,很有點像童話里的寶瓶,水用了還有,用了還有,不用就總是滿著。泉水清冽,不澆菜也可以澆果樹,或者用來洗頭,洗衣服。“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這比滄浪之水還好。同樣種菜的別的同志,菜地附近沒有水泉,用水要到延河里去挑,不像我們三個,從石窠通菜地掏一條窄窄淺淺的水溝,用柳罐打水,抬抬手就把菜澆了。大家都羨慕我們。我們也覺得沾了自然條件的光,仿佛干活掂了輕的,很不好意思,就下定決心要把菜地種好,管好。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為了積肥,大家趁早晚散步的時候到大路上拾糞,那里來往的牲口多,“只要動動手,肥源到處有”啊。我們請老農講課,大家跟著學了不少知識。《萬丈高樓從地起》的歌者,農民詩人孫萬福,就是有名的老師之一。記得那個時候他是六十多歲,精神矍鑠,聲音響亮,講話又親切又質樸,那老當益壯的風度,到現在我還留著深刻的印象。跟那些老師,我們學種菜,種瓜,種煙。像種瓜要浸種、壓秧,種煙要打權、掐尖,很多實際學問我們都是邊做邊跟老師學的。有的學會烤煙,自己做挺講究的紙煙和雪茄;有的學會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醬能吃到冬天;有的學會蔬菜腌漬、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
種菜是細致活兒,“種菜如繡花”;認真干起來也很累人,就勞動量說,“一畝園十畝田”。但是種菜是極有樂趣的事情。種菜的樂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時候,像蘇東坡在《菜羹賦》里所說的:“汲幽泉以揉濯,待露葉與瓊枝。
或者像他在《后妃菊賦》里所說的:“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庶幾西河南陽之壽。” 種菜的整個過程,隨時都有樂趣。施肥,松土,整畦,下種,是花費勞動量最多的時候吧,那時蔬菜還看不到影子哩。可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算種的只是希望,那希望也給人很大的鼓舞。因為那希望是用成實的種子種在水肥充足的土壤里的,人勤地不懶,出一分勞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驗證不遠,不出十天八天,你留心那平整濕潤的菜畦吧,就從那里會生長出又綠又嫩又茁壯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條播的行列整齊,撤播的萬頭攢動,點播的傲然不群,帶著笑,發著光,充滿了無限生機。一棵新芽簡直就是一顆閃亮的珍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詩句吧,清新極了;老圃種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詩?
暮春,中午,踩著畦垅間苗或者鋤草中耕,煦暖的陽光照得人渾身舒暢。
新鮮的泥土氣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陣陣沁人心脾。一會兒站起來,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額頭的汗,看看苗間得稀稠,中耕得深淺,草鋤得是不是干凈,那時候人是會感到勞動的愉快的。夏天,晚上,菜地澆完了,三五個同志趁著皎潔的月光,坐在畦頭泉邊,吸吸煙;或者不吸煙,談談話;談生活,談社會和自然的改造,一邊人聲咯咯羅羅,一邊在談話間歇的時候聽菜畦里昆蟲的鳴聲;蒜在抽薹,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發脈脈的香氣: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種真正的田園樂趣。
我們種的那塊菜地里,韭菜以外,有蔥、蒜,有白菜、蘿卜,還有黃瓜、茄子、辣椒、西紅柿,等等。衣諺說:“谷雨前后,栽瓜種豆。”“頭伏蘿卜二伏菜。”雖然按照時令季節,各種蔬菜種得有早有晚,有時收了這種菜才種那種菜;但是除了冰雪嚴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園里總是經常有幾種蔬菜在竟肥爭綠的。特別是夏末秋初,你看吧:青的蘿卜紫的茄子,紅的辣椒,又紅又黃的西紅柿,真是五彩斑斕,耀眼爭光。
那年蔬菜豐收。韭菜割了三茬,最后吃了薹下韭(跟蓮下藕一樣,那是以老來嫩有名的),掐了韭花。春白菜以后種了秋白菜,細水蘿卜以后種了白蘿卜。園里連江兩臘、波斯菊都要開敗的時候,我們還收了最后一批西紅柿。天涼了,西紅柿吃起來甘脆爽口,有些秋梨的味道。我們還把通紅通紅的辣椒穿成串曬干了,掛在窯洞的窗戶旁邊,一直掛到過新年。

夜微涼,一紙回憶泛香散文

窗外幽靜的夜色汩汩流淌而過,漫過一地飄零的落葉,同樣漫過我的指尖,這一季的時光,微涼……

--題記

耳邊單曲循環著一首輕音樂,柔曼無比,便任窗外的夜色獨自繾綣,與風纏綿交織,譜就一首深秋的戀歌。天空湛藍無比,星子寥寥無幾,在廣袤銀河里訴說著孤獨凄苦,風過,了無痕跡,只有一只鳥兒飛過天空,沒再回頭,劃痕也消失在身后。

從街上回來后便悵然所失,來來往往的人流擁擠著喧鬧的大街,卻沒有一個我熟悉的鏡頭。我曾對一個好友說,當我置身于人流如潮的大街,會有種想要逃跑的強烈想法。友沒有說話,我也沉默了,沉默的認同。很多時候便是如此,一個人擁著大大小小的事,在空蕩寂寥的空間里,與時間作手無縛雞的對抗。當走到人流間,才發現竟是那么格格不入,甚至怪異。

“靜以修身”難道不是如此嗎?一個人,一壺茶水,獨坐于閑暇時光,翻讀一部時光冊,安靜由己,從容有致。骨子里便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閑翻書卷,淡寫年華,雖然也曾鑼鼓喧天的熱鬧過,絢爛過,但心卻從未屬于過那里。走過,那一站便成了記憶里的風景;路過,兩岸華麗便沉淀進了歲月。唯有那一輪明月,依舊照著窗前人,訴說著幾千年來天上人間的陰晴圓缺。

陰晴圓缺的變換,天上人間的聚聚散散,一場宴席上賓客也好,坐守年華的不辭人也罷,在歲月面前終歸是弱小的。也許,很多緣分一旦錯過就成了永遠,就像這茫茫夜色埋葬了多少白日的塵煙,而又有誰能明了天亮后它們還能否再現?

毫無疑問,再這樣寫下去,秋就會很深了,而絲絲涼意穿梭于有限的空間,同樣,染涼的還有那一紙未及老去的`芳華。

捧讀一本書卷,把夜讀的很深很深,也有些涼潮。這個秋,終歸卷著一些離愁別緒走到深處,戚戚然,卻有著難以擺脫的宿命,任由黑暗爭奪廝殺。站在風中,有種透心的涼,原來我也走到了深秋,只是一枚葉子的提醒而已,便知了時令。

黑色濃霧不斷蔓延,覆過天空,高山,樹林,還有白天時那一江惆悵的流水,在一片安靜里漸入夢境。而今夜,我注定是無眠的,思緒不斷的拉長,絲絲縷縷纏繞在有百年之久的榕樹上,接受露水的喂養和寒風的欺凌。

驀地,想起了黛玉葬花的情景,時光便跟著倒流了,流成了一抹眼底的閑愁。那闕殘章,最終沒能寫完,一段故事卻草草畫上了句號,沒有絲毫余地,把我還給了這個薄涼的秋天。所以,今夜我也只能借著微弱的星光,將所有的思念和愁緒寄出,用一杯月光酒祭奠逝去的春秋,還有未及遺忘的故事。

翻來一本散文集,目光停在一封淡藍色的信紙上,薰衣草安靜地盛開著,撐起一首意境唯美的詩。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把它存放在書里的,應該是有些日子了,因為時光已經落上薄薄的塵埃。在塵埃的落腳處,秀氣的筆跡將夢輕柔打開:

記憶分岔長出兩個花瓣

一瓣向著陽光開出美麗的花朵

一瓣在陰郁里用黑色將時光涂鴉

我乘著陽光慢慢靠近

薰衣草已經開出最美的盛夏

你還在流浪嗎

……

背對紅塵的孤影讓一顆心牽掛

若是你愿意,可否把心交給我

舍去煙火璀璨帶你走

自此無論天涯海角隨你挑

俊逸的鋼筆字盛開在薰衣草上,氤氳出一個美麗夢境。淚水再次劃落,暈染了藍色信箋,濡濕時光中少年的容顏。我站在深秋的路口,回頭,多少年華都已老去,多少人,多少事都已滄海桑田。而今,我再度路過曾經的畫面,卻驚訝一切未改,只是我們都已不是那時青澀單純的自己,轉身后,在各自的世界續寫人生片段。

多少文字祭,多少眼迷離,在時光的疏忽里,一切都慢慢隨季節的步履輪轉。當回頭時,才發現曾經的執念不過一縷煙云,風輕云淡時,仿佛一切從未發生,只是我們都多了些平淡,安然。寧靜的秋夜,落葉紛飛的心事已無需再去撿拾,風有風的故事,葉有葉的追求,在無怨無葛里時光也是沉默的,任由人間百態俱全。有時也只想做一過客,將一切悲歡看盡,靜坐時光的狹縫里,將一片龍井放進滾燙的水杯,浸泡出一程清香年華。

 花開花落,不過一段距離,悲歡離合,也只是時光里的流沙,握住的,便珍惜;散落的,便不再去沾惹。秋夜,一紙舊章,拉開回憶的序幕,原來時光冊里收藏的并非全是灰色,也有一些明朗的顏色。一些過去,記住就好;一些回憶,收好安放,流年清淺,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適合夜讀的散文

京北的秋天,遠山如畫,然而,置身畫中,我卻分外想念此時的皖南。淡淡的鄉愁,化成家鄉草木特有的氣息,透過他們,我似乎一眼又望見了家門口的那條山路。

我的家鄉祥云村,地處皖南山區,徽州與宣城的交界,登上村邊山頭,便與黃山對望。參軍那年秋天,我從山路出發,至今已有20多年,這些年里,有時每年走一趟山路,有時兩年才走一趟,但大多只在春節來去匆匆,秋天回家幾乎是一種奢望。

大山里的秋天,是豐厚的。味蕾,被夏天喚醒后,增添了一份濃郁。九月黃、小柿子、野板栗、山核桃……自然的饋贈,不時給貧苦的童年帶來美味的驚喜。記得上中學后,家里開始收不抵支,為了籌集學費,我常跟隨父親上山采藥、摘果換錢。翻山越嶺、汗流浹背后,看著層林盡染的深山之秋,感覺大山的懷抱,如此真實而清晰。

還記得一個秋日,父親別著一把砍柴刀,帶我進了山。路上各種鳥獸不時鳴叫,父親渾然不理。突然,他喜上眉頭,按住我說:“別動,學費夠了!”我正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父親立即砍了根長約2米的樹杈,又找了根樹藤,用手指向前面坡上一棵大樹,悄悄說:“看,蛇!”

順著父親所指,只見30米開外的那棵樹下,一條五步蛇盤踞著,蛇身有茶杯那么粗,盤起來如茶葉篩子(直徑約1米)那么大。似乎看到我眼里的驚色,父親按住我的肩頭低語:“別怕! 在這兒別動,它在睡覺。”說完,他提起刀徑直走過去,三下五除二,便把這條蛇吊在杈頭。

那次經歷,讓我至今想來,仍感覺奇妙而后怕。說奇妙,在于深山之秋,涼意漸濃,按說,蛇已經準備冬眠了,那條蛇卻還在留戀陽光,好似專門等待我們捕獲一般。說后怕,在于這種蛇太致命,村里被咬的人都無一幸免。時隔多年,父親提及此事依然感慨,當時學費還沒湊夠,眼看開學,實在沒辦法,之后便再也沒冒險捕過毒蛇。

一次次讀取這些記憶,我漸漸領悟了大山的饋贈。秋天的大山,就像一個滄桑而睿智的老人,總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敞開他的懷抱,無償贈予我們他的所有。年歲日長,我更是發現,這些饋贈里,最珍貴的,便是父母親在秋天里播種的艱辛和汗水,每一滴都化成我心靈的養分,讓我參軍以后,始終對皖南的大山魂牽夢縈、念念不忘。

大山,不僅哺育我成長,更教會我艱苦奮斗、不懼任何困難,教會我始終保持生活的激情、不放棄追尋的希望。心念著家鄉的大山,我參軍后,任勞任怨、頑強拼搏,贏得了領導和戰友的認可。1998年,經過部隊三年的滋養,我的青春與夢想,在齊魯大地饅頭就咸菜、煎餅卷大蔥的憨厚里,奮斗出了一道光——以考區第一的成績被第二炮兵工程學院本科錄取,并成為村里第一位大學生。

大山無言,卻非無聲。參軍至今,我未再見一次秋日的大山,但它已經刻寫在我心底最深處。上軍校那一年,我剛好20歲,至今想來,能夠走出大山、走進校園,正是基于我在大山中采擷的“精神果實”。徜徉書山學海,我仿佛又一次開啟“大山尋寶”模式,一遍遍告訴自己,踏踏實實、堂堂正正、認認真真做人做事。

本文地址://n85e38t.cn/scgf/1040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