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詩歌詩歌朗誦愛國詩歌散文精選散文精選大全文/吳瓊
(點擊下方音樂結合一起讀文章哦)《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紅院劫遇母蝗蟲”中,劉姥姥二進大觀園,賈母帶眾人設宴款待,其間關于賈府的美食有一段這樣的描述——鳳姐兒搛些茄鲞送入劉姥姥口中,因笑道:“你們天天吃茄子,也嘗嘗我們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劉姥姥笑道:“別哄我了,茄子跑出這個味兒來了,我們也不用種糧食,只種茄子了。”眾人笑道:“真是茄子,我們再不哄你。”劉姥姥詫異道:“真是茄子 我白吃了半日。姑奶奶再喂我些,這一口細嚼嚼。”鳳姐兒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內。劉姥姥細嚼了半日,笑道:“雖有一點茄子香,只是還不象是茄子。告訴我是個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著吃去。”鳳姐兒笑道:“這也不難。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削了,只要凈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并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釘子,用雞湯煨干,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劉姥姥聽了,搖頭吐舌說道:“我的佛祖!倒得十來只雞來配他,怪道這個味兒!”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巔峰之作,其成就不僅僅在于文學上,書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知識可謂包羅萬象,賈府作為一個極盡顯赫富貴的家族,每每遇到節日、婚慶、祭祀、待客等活動,豐盛的宴席是必不可少的主角,而在眾多的美食中,給讀者留下印象最深刻,也是最特別的,莫過于文中提到的這道“茄鲞”。對于這道菜,作者所著的筆墨甚多,而且放在了全書比較重要的一個章節,由賈府中一個甚為重要的人物口中詳詳細細的道出了其制作方法和過程。這個“鲞”字,在我們日常書寫中不但不常見,而且極為少見,倘若不是一早讀過了雪芹先生這部傳世佳作,恐怕我這輩子也不會知道,中國的漢字里還有這么一個字的存在。關于它的來歷有這樣一種說法:春秋末期,2500多年前,吳國國君闔閭在位時,東海之中的沙洲被夷人侵占,進而侵犯吳國邊境。闔閭親自帶兵出征,將夷兵趕至東海,與夷兵各據沙洲一隅彼此對峙,相持近月而不得勝,此時忽起風暴,海上糧草無法補充,相峙兩軍均受風沙斷糧之苦。闔閭于是焚香祈禱,卻見東風大起,海面上波光粼粼、銀光閃閃,不知是什么東西,向吳軍四周環繞而來。撈起一看,竟是一種銀色的極為鮮美的魚,后人說便是今天的鰳魚。憑借著上天所賜的這種美食,吳軍果腹飽餐,大獲全勝。
闔閭回朝后,思念東海之魚的美味,便有下人將此魚制成了便于攜帶和易于長期保存魚干來獻給他。闔閭嘗后覺得魚干之味美更勝于鮮魚,于是便提筆寫下了一個美字,略一思索,又在美字的下面加上了一個魚字,“鲞”便由此誕生。最初意為美味的魚,后來泛指各類曝曬和腌制之后的干魚、咸魚,再后來,就走出了魚的范疇,演變成了一切食材所腌制的美味的東西,譬如茄子,用雞油炸了、雞湯煨干、香油一收、糟油一拌,便是《紅樓夢》中那道最美味的美食——茄鲞。《紅樓夢》所描寫的地點當是滿清時期的北京城,按照北方人的口語特點和老北京人的發音習慣,說鲞字的時候不會只單單把舌頭抻直了發一個直白的鲞的音,而是讀作“鲞兒”。后面跟了個兒字,并不是要把鲞和兒分開來讀成兩個字,而是將二者合一,舌頭在口中微微卷翹,在鲞的后面加上一個兒化音。讓你既聽到了那個兒字音的存在,又不是單獨的存在,將它緊緊地融在了鲞字的尾音之后,呈現出一種若隱若現、似有還無的狀態,所謂的北方口音和京味兒,大抵如此。◆文章來源:圖片來源于網絡。#有話說#@記錄生活擴展閱讀原創已修改夜讀散文|桃花祭午讀散文|葦花如雪原創夜讀散文|豐富多彩的童年(原創)原創散文精選:夜未央(原創)原創晨讀散文|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原創)原創散文|逝去的年 遠走的情(原創)原創原創詩詞|春天的詩原創夜讀散文|夏的樂章(原創)原創散文|六月情散文|心上的刻痕原創夜讀散文|這是你最好的時光
散文精選大全
「最受歡迎關注散文精選大全,邂逅詩歌散文」
詩詞 |朗誦|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閱人生
散文詩精選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詩歌詩歌朗誦愛國詩歌 父親寫的散文詩父親的散文詩的歌詞散文詩精選
本文地址://n85e38t.cn/scgf/1038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每天一首歌莫失莫忘
下一篇: 每天一首歌不過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