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奇門術數 >> 起名 >> 起名大全

云姓在百家姓中嗎第幾位得姓始祖是誰

佚名 2023-10-02 21:47:27

云姓在百家姓中嗎,第幾位?得姓始祖是誰?百家姓,家喻戶曉的一部著作,其中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各個姓氏,而且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歷史由來。比如王姓出自姬姓,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后代。更多百家姓文化,如下所示。云姓在百家姓中嗎,第幾位?云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名列第41位。起源之一:出自于縉云氏,是黃帝時夏官之后,以官名為姓氏。歷史人物有隋朝大將云定興。漢化改姓的如中國蒙古族政治人物云澤(烏蘭夫)、內蒙古自治區前主席云布龍等等。云姓得姓始祖是誰?祝融、額蘇哩·云岱、武佳氏。顓頊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孫子,曾經君臨天下78年之久,他的子孫繁衍甚廣,是中國民族最主要的組成份子,其中有一支他的子孫最初是以妘為姓,而云姓則是再從妘姓所分出,可見得云姓根本就是顓頊的后代。 云姓既然出自顓頊之后的妘姓,那么又怎么會跟“火”扯上關系的呢,這只要翻看《說文》上面有關妘姓的姓源記載,就不難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一目了然了。據《說文》說:“妘姓,祝融之后。”“祝融”,人人都知道就是“火”的代詞。云姓的姓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又擁有這樣一位功在民族的杰出始祖“祝融”,豈不是姓云的人所最足引以自豪自傲。故云氏后人奉祝融為云姓的得姓始祖。

中國姓氏是誰發明的,第一個姓是什么姓?

趙姓起源有二: 一、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其遠祖為伯益,得姓始祖是造父。 1、趙姓血緣始祖——少皞氏鳥夷族為趙姓的先祖氏族。 伯勞鳥,趙姓民族的鳥圖騰,其地望在今山西趙縣。趙是少皞氏的后裔伯益的后代。伯益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賢人,他能調訓鳥獸,深曉火的用途,使鳥夷族的畜牧遷徙生活進入農耕定居生活,因此而繼承了少皞氏的贏姓,很得舜的欣賞,并將女兒嫁給他,禹曾想將王位禪讓于他,可惜未能遂愿。伯趙就是伯勞鳥,是遠古主掌司至、通報節氣的官員《左傳·注》里說:“伯趙,伯勞也。以夏至鳴,冬至止。”《左傳·疏》里:“此鳥以夏至來鳴,冬至止去,故以名官,使之主二至也。”伯趙又名[貝鳥]或鴂,《詩經·豳風·七月》記:“七月鳴[貝鳥]”。就是說:七月到了,[貝鳥]這種鳥就鳴叫開了。 伯趙有兩個含義:其一,伯趙即伯勞鳥,是一種于七月定期鳴啼,冬至時即止的候鳥。其二,伯趙是上古時主掌司至,通報節氣的官員。趙的始祖是少嗥金天氏,為中國上古時代“法度量,調氣律,行二十有八宿”的創始人,為人類天文歷法之父。《帝王世紀》說少嗥氏“有鳳鳥之瑞,以鳥紀官。,’伯趙又是一種“夏至鳴,冬至止”的候鳥,這樣,以伯趙為氏族圖騰的趙姓氏族,其首領也就擔任了主掌報“夏至、冬至”兩節氣的官員。鳥夷族除其首領少皞、皋陶、伯益三個部族,都以玄鳥而演化的鳳凰為圖騰,少皞金天氏是鳥夷族的第一位杰出的首領,也就是趙姓的血緣始祖。 少皞金天氏為中國歷史上傳說中的上古“五帝”之一。 中國的古籍之中,有關少皞金天氏的記載非常多。《史記》中的《五帝本紀》記載,少嗥金天氏是黃帝之子青陽,又名玄囂。當今著名學者何光岳研究員經考證研究后,何先生認為:少睥金天氏是鳥夷族人的始祖,而鳥夷族人以玄鳥為圖騰,并因此而轉化為鳳凰崇拜。玄鳥即是燕子。在中國的上古語言之中,嬴即是燕,燕就是嬴,嬴與燕二字是相通的。因此,說少睥金天氏是嬴姓,合乎歷史的事實。 少皞金天氏是中國歷史上傳說中的原始手工業與原始金屬制造業和金屬制器使用的創始人。除此之外,少皞金天氏還是傳說中的中國上古時代原始古樂的發明人。少眸是其名,金天氏為其號。由于少嗥是以金德居于五帝之一,故曰金天氏的名號之中有“金”。 少皞金天氏也是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第一位天文歷法的學者。據宋代羅泌《路史》中的《后紀七》所記,少皞金天氏領導下的鳥夷族,是中國上古時期最早確定星宿的部落。少皞金天氏曾“法度量,調氣律,行二十有八宿”,運用天文學的原始知識,來測定天上的星座和確定方位,并以此來記錄氣節,故而在其名號金天氏之中有“天”。 少皞金天氏的地望在北方燕山一帶。據《通典》所記:“北辰為睥宗。”意思是說北方的星辰是以嗥作眾氏族的宗主,即少皞金天氏是眾鳥夷族部落的領袖。《帝王世紀》中言:少皞金天氏“作樂曰九淵”。所說九淵又稱大淵,即為今時的渤海;因少皞金天氏所領導的鳥夷族人當時居于渤海,少嗥金天氏故而作九淵樂曲,歌頌自己的故鄉。此后,少嗥金天氏帶領鳥夷部落南遷至山東南部。據《路史》一書《注》引休子云:“少昊 (嗥)生于稚華之野。”稚華即是今河北鹽山縣東南。后率眾鳥夷族人南遷,“邑于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而謂之窮桑帝”。窮桑和曲阜都在今山東曲阜市。所謂登帝位,實際上是被鳥夷族人正式推舉為鳥夷族部落聯盟的首領。 2、受姓始祖——造父 鳥夷族的第三位杰出的首領伯益與玉女的長子鳥俗氏繼承部落首領之位時,夏朝還國事太平。鳥俗氏大廉的長子名叫費昌。費昌繼承部落首領之位時,正是夏桀當政之際。在夏桀當政時,朝廷大臣們幾乎都在荒淫無度、奢侈腐朽中生活。一些關心江山社稷、敢于直諫的大臣,或被莫須有的罪名治罪,或被貶官革職。廣大勞動人民遭受的剝削和壓迫越來越嚴重和殘酷,夏王朝的社會矛盾和階級斗爭日益尖銳。 面對人民群眾日益高漲的反抗情緒,費昌為夏王朝的前途十分擔憂。他再也不能緘默不語了,于是冒著被砍頭的危險,多次向夏桀進諫,勸其儉奢華、輕賦稅,減輕人民的負擔,以緩和日益尖銳的階級矛盾。荒淫無道的夏桀不但不聽其勸告,反而認為費昌是在收買人心,圖謀不軌,于是暗中下令將費昌入獄待斬。費昌事先得報,舉家逃到了正在匯集天下英雄,商討滅夏大事的商國。 夏桀統治的后期,夏朝的天下已開始分崩離析,朝廷的政令不通,各路諸侯各自為政,互相侵伐。定居在亳(今河南省商丘)地的商湯治政有方,國事興旺。商湯委任賢人伊尹為相,委以國政,征服了與商為敵的部落葛(今河南省寧陵北),并先后滅掉了韋(今河南省滑縣)、顧(今河南省范縣)兩個諸侯,又滅了昆吾氏(今河南省濮陽縣),開始舉兵西向,準備與夏桀爭奪天下。費昌就是在這種形勢之下,避難逃到了正處于旭日東升之勢的商國。 費昌是當時頗有聲望的一位賢臣,伊尹早就建議商湯與其聯系,以便削弱夏桀身邊的力量,今見費昌避難本國,商湯與伊尹都無比高興,于是立即召費昌入宮,三人連夜商討滅夏桀的大事。《史記》中的《秦本紀》記曰:費昌“為湯御”。即指費昌充當了商滅夏的開路先鋒。費昌統兵伐夏,夏兵多于戰前倒戈,商兵勢如破竹,夏桀只得親自統兵迎戰。費昌“敗桀于鳴條”(今山西省運城安邑鎮),為商朝的建立立下了顯赫戰功。 從商湯開國直至商朝第九代王太戊帝,費昌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國,故贏姓多顯,遂為諸侯”。其子孫后代,“或在中國,或在夷狄”,遍布于九州之地。費昌之子中衍,為帝大戊御。其孫名中潏,任商朝西戎(今甘肅省)守土官。中潔有子蜚廉,蜚廉善跑,惡來力大如牛,父子二人頗得商紂王的器重。紂王憑借蜚廉父子二人之力,坐穩王位后,即行暴政,舉國上下怨聲載道。蜚廉知紂王無道,必無善果,于是借口為紂王尋找神石棺而離開京城,隨后隱居于霍太山(今霍山,又名太岳山,位于山西省霍縣東南)。惡來因為是紂王的貼身護衛統領,故而未能走脫。后來周武王伐紂,惡來盡職而殉身。惡來的后代由蜚廉撫恤養大,逐漸繁衍成日后強大的秦族,仍繼承舜帝賜給遠祖伯益之姓——贏。 蜚廉退隱霍太山后,因而避免了戰爭之禍,并喜添一子,取名季勝。季勝有子名孟增,自幼聰明過人,對商朝的甲骨文造詣頗深,因而“幸于周成王”,被周成王召人宮內,當上了講學的太學士。不久,孟增就得到了周成王的嘉獎,被賜封于皋狼(今山西省與陜西省交界之處的河套地區)。孟增以地名顯貴,被周成王賜名皋狼。皋狼有子名衡父,衡父有子名造父。造父得信于周穆王,并因功受賜趙城(今山西省洪洞縣),由此而得姓為趙氏。 漢代的大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是這樣解釋“趙”字的:“趨趙也,從走,肖聲。”又說:走“趨也,從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屬,皆從走。”再說:肖“骨肉相似也,從肉小聲。”依據許慎的考證,“走”與“肖”二字結合為“趟”字(今簡化為趙),“趙”的含義就是親近的隨從仆人。正如許慎所言,趙姓的受姓始祖造父,正是周穆王的親近車御,并因此而受賜趙城,獲得趙姓。 造父為少嗥金天氏的十三代孫。造父因祖父孟增皋狼的功德而成為周穆王的親信隨臣。造父與周穆王歲數相近,并又有共同的喜好,都喜愛收養天下的名馬,擅長狩獵。周穆王于是封造父為御馬官,專管天子車輿。一日,造父游潼關馬市,發現了六匹毛色無雜的駿馬。其時,周天子的車乘為八匹駿馬,并且品種統一,毛色一致。造父心想,買下了這六匹駿馬,若留下自己來用,其品種優于周穆王車乘之馬,自感不妥;若送與周穆王,又還少了兩匹。若不買下這六匹駿馬,造父內心實在難以平靜。這樣,造父在馬市上轉了一天,直到得知這種駿馬在潼關東南山中的桃林地方還可以找到,就毫不遲疑地買下了這六匹駿馬,并親自深入東南山桃林去找尋同一毛色的駿馬。 據《史記》中的《趙世家》正義所云:桃林之地,“廣闊三百里”,樹木參天,遮天蔽日,捕獲千里駿馬,談何容易。造父在三百里桃林之中,風餐露宿,人蛇蟠之川,闖虎穴之溝,終于獲得同一毛色的千里駿馬兩匹。造父將所得之八匹千里駿馬送給周穆王。周穆王萬分喜悅,立刻更換新輿,并賜造父深入桃林親自捕獲的兩匹千里駿馬名為“驊騮”、“驪耳”。從此以后,“驊騮”“驪耳”就成為贊美千里駿馬的代名詞。

百家姓全部姓氏

百家姓全部姓氏

百家姓全部姓氏。中華千千萬萬的歷史文化傳承流傳下來的精華數不甚數,廣為人知的卻也不少,百家姓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具體內容可能沒幾個人說得出來,下面分享百家姓全部姓氏。

百家姓全部姓氏1百家姓分別為:

趙 錢 孫 李 周 吳 鄭 王 馮 陳 褚 衛 蔣 沈 韓 楊 朱 秦 尤 許

何 呂 施 張 孔 曹 嚴 華 金 魏 陶 姜 戚 謝 鄒 喻 柏 水 竇 章

云 蘇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魯 韋 昌 馬 苗 鳳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鮑 史 唐 費 廉 岑 薛 雷 賀 倪 湯 滕 殷 羅 畢 郝 鄔 安 常

樂 于 時 傅 皮 卞 齊 康 伍 余 元 卜 顧 孟 平 黃 和 穆 蕭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貝 明 臧 計 伏 成 戴 談 宋 茅 龐

熊 紀 舒 屈 項 祝 董 梁 杜 阮 藍 閔 席 季 麻 強 賈 路 婁 危

江 童 顏 郭 梅 盛 林 刁 鐘 徐 邱 駱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虞 萬 支 柯 昝 管 盧 莫 經 房 裘 繆 干 解 應 宗 丁 宣 賁 鄧

郁 單 杭 洪 包 諸 左 石 崔 吉 鈕 龔 程 嵇 邢 滑 裴 陸 榮 翁

荀 羊 於 惠 甄 麴 家 封 芮 羿 儲 靳 汲 邴 糜 松 井 段 富 巫

烏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谷 車 侯 宓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宮

寧 仇 欒 暴 甘 鈄 厲 戎 祖 武 符 劉 景 詹 束 龍 葉 幸 司 韶

郜 黎 薊 薄 印 宿 白 懷 蒲 邰 從 鄂 索 咸 籍 賴 卓 藺 屠 蒙

池 喬 陰 郁 胥 能 蒼 雙 聞 莘 黨 翟 譚 貢 勞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酈 雍 舄 璩 桑 桂 濮 牛 壽 通 邊 扈 燕 冀 郟 浦 尚 農

溫 別 莊 晏 柴 瞿 閻 充 慕 連 茹 習 宦 艾 魚 容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終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滿 弘 匡 國 文 寇 廣 祿 闕 東

毆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師 鞏 厙 聶 晁 勾 敖 融 冷 訾 辛 闞

那 簡 饒 空 曾 毋 沙 乜 養 鞠 須 豐 巢 關 蒯 相 查 後 荊 紅

游 竺 權 逯 蓋 益 桓 公 萬俟 司馬 上官 歐陽 夏侯 諸葛

聞人 東方 赫連 皇甫 尉遲 公羊 澹臺 公冶 宗政 濮陽

淳于 單于 太叔 申屠 公孫 仲孫 軒轅 令狐 鐘離 宇文

長孫 慕容 鮮于 閭丘 司徒 司空 亓官 司寇 仉 督 子車

顓孫 端木 巫馬 公西 漆雕 樂正 壤駟 公良 拓跋 夾谷

宰父 谷梁 晉 楚 閆 法 汝 鄢 涂 欽 段干 百里 東郭 南門

呼延 歸 海 羊舌 微生 岳 帥 緱 亢 況 后 有 琴 梁丘 左丘

東門 西門 商 牟 佘 佴 伯 賞 南宮 墨 哈 譙 笪 年 愛 陽 佟

第五 言 福

拓展資料:

《百家姓》,是一篇關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獻記載,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后增補到568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124個。

《百家姓》采用四言體例,對姓氏進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對于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這也是能夠流傳千百年的一個重要因素。《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并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吳越地區,故而宋朝皇帝的趙氏、吳越國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主李氏成為百家姓前四位。

百家姓對后世影響:

啟蒙教育:

《百家姓》是一部記錄姓氏的文集,全文568個字,通篇采用四言體例,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讀來順口,易學好記,與《三字經》《千字文》相配合,成為中國古代蒙學中的固定教材。關于《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的區別,明代理學家呂坤曾說過:“初入社學八歲以下者,先讀《三字經》以習見聞,讀《百家姓》以便日用,讀《千字文》以明義理。“

姓氏文獻:

姓氏的延續,可以使人們從基 因學、遺傳學的角度認同同為炎黃子孫的血脈相連。中國有著尋根問祖的傳統,認為這樣是為祀祖尊宗,求得祖先佑護,同時也是傳承祖德、光宗耀祖,認為每個人與祖先都是血脈相連的,祖先曾經的苦難與輝煌,一定會通過血脈,流傳到自己身上。因為有著這種傳統,通過《百家姓》這篇啟蒙文學對姓氏傳承、使人們對姓氏的認識。作為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一種特殊的歷史文獻,記載了中國姓氏的發展,它與姓氏家譜、方志、正史構成完整的中國歷史,是中國珍貴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百家姓》作品的出現,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流傳至今,影響極深,它所輯錄的姓氏,還體現了中國人對宗脈等的強烈認同感。《百家姓》在歷史的衍化中,為人們尋找宗脈源流,建立宗脈意義上的歸屬感,幫助人們認識傳統的血親情結,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據。它是中國人認識自我與家族來龍去脈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獻基礎藍本。2009年,《百家姓》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最早的姓氏書。

百家姓全部姓氏2每個人一出生就傳承了家族姓氏,它既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代號,也是血緣關系的符號。你了解這個跟隨自己一生的符號嗎?它的本義是什么?主要發源地是哪兒?如今又是怎么分布的?看圖,李、王、張、劉、陳、楊……中國18大姓氏的起源,尋根溯祖,收藏!

據統計,中國姓氏排名前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來自河南,南方“ 八大姓”更是全部源自河南。毫不夸張的說,河南是姓氏資源第一大省。

兩項合計,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97個,占120大姓的80.8%,占全國漢族人口的79.49% 。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率在80%以上。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海內外華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河南是華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自然也是華人姓氏的搖籃。如果進一步分析,把中華姓氏史與河南歷史加以對照,就不難發現,無論是姓氏的萌芽、產生,還是普及、定型,無不與河南息息相關。

據估計,中國87%的人口都姓著百家姓中的姓氏,逾1/5的中國人姓李、王或張,總共超過2.75億人。大多數中國姓氏都在中國境內有一個地理“基礎”,這一點較少為人所知。一些有趣的地圖告訴我們,哪些姓氏在中國的哪里最為集中。大家都來看看你的根在哪里?

李姓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四位。為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或“木子李”。在臺灣、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 第二大姓。 據統計,李姓人口總數約為1億,其中中國大陸有李姓9207.4萬人,占中國人口總數的7.19%。河南省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隴西,既今甘肅臨洮, 為李氏重要發源地。

陳姓

陳姓在我國眾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來說,是中國的第五大姓。陳姓最早出自媯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滿,封他在陳這個地方, 建立陳國。 到了陳閔公的時候,陳國被楚滅掉了,亡國后的陳國子孫便以原國名為姓氏,于是有了陳姓。陳姓除了源于國名,還有從其他姓氏改名而來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數 民族改姓而成的。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時期鮮卑貴族侯莫陳氏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將侯莫陳改為單姓陳。

趙姓

趙姓:《百家姓》排名第一,宋朝國姓。趙宋王朝是最具有貴族氣質的漢族王朝,其經濟,文化,科技,藝術的繁榮程度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人口數量也超過 了一億人 且趙宋王朝優待士大夫,名臣名家輩出;太祖以"杯酒釋兵權"開社會風氣于包容博愛之風,使得開國功臣均得以善終,與趙氏同享世襲榮祿,贏得天下士子民心。

陸姓

陸氏是由戰國時期齊宣王少子田通受封于平原陸鄉(今山東平原縣境內)因以得姓。 陸姓當今分布極為廣泛,以江蘇、廣西、廣東、浙江、上海較多。陸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98位。陸姓在2006年中國姓氏人口排名第70位,總人口大 約近420萬。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31%

姜姓

姜姓源出神農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為姜,裔孫姜子牙周初封于齊,到戰國中期,為田氏所滅,子孫分散,有以國名為氏是齊氏,或以姓為氏是姜氏。 秦漢時,姜姓以關東大族向西遷徙充實關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如今姜姓廣泛分布于中、朝、韓、菲、泰和印尼等國。

劉姓

劉姓,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后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得姓始祖。劉姓望出江蘇彭城。 至2013年有人口近7000萬,占全國人口的5.34%,在王、李、張之后排第四位。劉姓建立了西漢、后漢、南漢等政權。

徐姓

徐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為徐姓始祖。 徐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至2010年,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按人口排序,徐姓在中國大陸列第十一位(在中國臺灣列第二十位)。大陸 人口近200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1.43%。

沈姓

沈姓主要源出于贏姓、姒姓、姬姓和羋姓。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十四位。至2007年,中國沈姓近600萬人,占中國總人口的0.5%,排列第37位。

黃姓

黃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吳回(祝融)之子陸終為得姓始祖。 黃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至2006年,黃姓人口約有2700萬,約占全國人口的2.2%;按人口算,黃姓排名從第8位升為第7位。

黃姓起源于中國北方,后遷至中原地區并建立黃國。黃國被楚國所滅后,部分族人開始南遷。兩宋之后,黃姓廣布到湖北、陜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當代,黃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廣東、四川、湖南、廣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蘇等地。

楊姓

分布較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01%。尤以吉林省多此姓。 今揚姓居民主要聚居于江西上饒,山西長治、臨汾等地。

何姓

在當今,何姓在南方各省區中,一般均占各省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而在北方省區中僅占百分之零點五左右,人口最集中的當屬四川、廣東、湖南三省,約占全國漢族何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 何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十七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一點二。

任姓

三國以后,任氏分布更為廣泛,如西晉任旭為章安人(今浙江臨海),東晉任延皓為平州人(今山西太原),南朝陳任忠為汝陰人(今安徽阜陽),唐朝任迪簡為萬年 人(今陜西西安),任濤為高安人(今屬山西)。南宋有紹興進士任文薦,為閩縣人(今福建福州市),這說明至遲在宋代已有任氏遷閩。 大約自清代開始,閩、粵任氏有徙居海外者,如新加坡現有任姓華人,并建立有宗親組織。

馬姓

馬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趙奢為得姓始祖。 馬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52位。當代,馬姓排行第13位。

周姓

周姓是現今中國大陸第十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5位。由元朝至今,周姓是中國十大姓氏之一。現代大陸周氏人口不少于三千三百六十萬。根據最新研究資料, 周氏在中國大陸地區占第九位,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2.1%。在長江流域的各省市中,周氏所占比例相對要高一些。 周姓源于姬姓,是黃帝的后裔。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江蘇、湖北四省。

吳姓

吳姓是當今中國大陸第十大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六。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吳姓也是第十大姓。 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志》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吳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根據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華夏姓氏源流研究 中心2013年4月14日綜合分析,當今中國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中,吳姓排行第十。

孫姓

孫姓,中華姓氏之一,東吳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據史書記載,主要源自姬姓、媯姓、羋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 文王與陳胡公,春秋時期衛國的孫乙與齊國的孫書為得姓始祖。孫乙是姬姓孫氏的得姓始祖,孫書是媯姓孫氏的得姓始祖。孫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為第3 位;截至2012年,孫姓在中國姓氏按人口排序中,排行第12位,約占中國總人口的1.5%。 在中國歷史上,孫權曾建立三國時期的吳國,此外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曾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胡姓

胡姓是當今常見姓氏,讀音作hú(ㄏㄨˊ),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13位,分布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1.31%, 為中國人口超過1%的十九個大姓之一。 起源于周王朝初期的'封地陳國,國都在今天的河南省淮陽縣,得姓始祖為舜帝后裔陳國首任君主胡公滿。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四川、山東、湖南多此姓,上述 七省胡姓約占全國漢族胡姓人口65%。其中湖北省胡姓約占全國漢族胡姓10.4%。

林姓

林姓,中國姓氏200強排名16,南方排名第4。 始祖一般被認為是商朝的亞相比干,現在有2000多萬人,南方居多,林姓人口密度最高為福州、莆田、閩南、粵東及臺灣。

郭姓

郭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東周時期的虢序為郭姓得姓始祖。 郭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4位,截至2014年,當代郭姓的人口達到1382萬,是中國第17大姓,大約占中國總人口的1.15%。郭姓在全國的 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15.6%),河北(8.8%),山東(7.8%),湖北(7%)四省,共占全國郭姓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四川(6.9%),廣 東(5.5%),山西(4.7%),遼寧(4.4%),安徽(4.2%),吉林(4.1%)。六省的郭姓又集中了30%。河南為郭姓第一大省,占河南總人 口的2.1%。中國形成了華北、中原與東北三大郭姓聚集區。

曹姓

曹姓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名第32,在臺灣排名第58。曹姓的主要來源有兩個:一是古帝顓頊玄孫陸終的后代。陸終有六個兒子,其中第五個名叫安,因幫助禹治水 有功,被封在曹,后代有人把曹作為姓。另一個來源是出自姬姓。周武王姬發把曹挾改封到了邾,同時把自己的弟弟振鐸封在了曹,建立了曹國。 發展和演變:曹姓還有其他兩個來源。一是在現在的烏茲別克,曾經有過一個曹國,當地人有的人遷居中原,就以曹為姓。另外一個來源比較有名,東漢時期,曹參 之后曹騰,官至大鴻臚,無后,死后由養子曹嵩繼任。曹嵩原來姓夏侯,過繼給曹騰后改姓曹。曹姓名人,較早的要數《春秋》記載的曹劌;其次是漢初大臣曹參。 至于曹操,其實他真姓是夏侯。曹植,著名詩人;曹丕之子,為魏明帝;曹丕之孫為魏國皇帝。其后裔曹霸,武衛將軍,又極善畫馬。三國后,唐時詩人曹松,宋初 名將曹彬,元代畫家曹之白,明時文學家曹學檢,明理學之冠曹端。清著名作家曹雪芹。

鄧姓

鄧姓是中國新姓氏排行27的大姓(據2013年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布的數據),姓氏發源于今湖北襄陽團山鎮鄧城村,今有鄧城遺址。 春秋時的古今天鄧姓人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原地區、長江流域及沿海一帶,其中江西、湖南、河南為最,四川、廣東、福建、江蘇次之。《說文解字注》鄧國曼姓之 國。左傳。楚武王夫人曰鄧曼。則知鄧國曼姓也。前志曰。鄧縣故國。今屬南陽。從邑。登聲。徒亙切。六部。

范姓

范姓出自祁姓。以邑為氏,據《古今姓氏書辨證》和《元和姓纂》所載,帝堯裔孫劉累事夏王孔甲,賜氏御龍。后遷魯縣,至商為豕韋氏。商末國于唐,為唐杜氏。周 成王滅唐,遷之杜邑(陜西西安東南),時稱杜伯。周宣王殺杜伯,其子隰叔奔晉為士師,其玄孫士會擔任晉國上軍主將。 公元前五九三年,因戰功升為中軍元帥,執掌朝政。士會先得到封邑隨(今山西介休),后來又得到封邑范(今河南范縣),所以又稱隨會、范會,死后追謚武子, 所以也稱范武子。子孫遂以封邑范為姓,稱范氏。范姓尊范士會為范姓的得姓始祖。范姓位居大姓行列,位列新百家姓第51位,約有468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 0.36%。中國范姓一支遷居越南,現今范姓已是越南第四大姓,占越南總人口的7.5%,約678萬。

丁姓

中華姓氏,其始祖為丁公伋。少典之子炎帝神農氏,因居住在姜水之濱,于是以姜為姓。姜姓子孫經夏、商兩代,到周時有姜尚,俗稱姜太公。 西周初年姜尚任周太師,因輔佐武王滅商有功,封于齊(今山東省北部、河南省東部)。其長子名伋,周成王、周康王時為重臣,謚號為齊丁公,其子孫便以謚號為 氏,稱為丁氏,并尊丁公伋為丁姓始祖。

董姓

董姓是一個古老的姓,董姓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相傳黃帝的己姓子孫中有個叫叔安的,被封于飂(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縣),稱為飂叔安。 飂叔安的兒子董父,為帝舜馴養龍,被舜賜姓為董,任為豢龍氏,封之于鬷川(今山東定陶縣),他的后代便以董為姓。主要以第一種為主。歷史名人:董仲舒、董詩曈、董必武、董存瑞。

百家姓全部姓氏3宋朝以前,我國已經有標志家族系統的稱號——姓。系統地將"姓"篇成書籍,則是由明一位儒人來完成的,書名為《百家姓》。明朝也有過《皇明千家姓》;清朝也曾出現過《御制百家姓》。但能夠一直流傳到現在的,仍為宋朝時期的《百家姓》。它采用四言體,而且押韻,讀來爽朗上口,所以舊時就成識字課本及兒童的啟蒙讀物。

書名《百家姓》并非只有一百個姓,實際編入書內的"姓",約五百多個,而且未編入的姓,還有很多。因為《百家姓》之書始于宋朝,宋王朝的創立者是趙匡胤,史稱"宋太祖",為尊重皇帝之姓,所以就將趙姓定為《百家姓》之首。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馮陳楮衛 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 柏水竇章 云蘇潘葛 奚范彭郎 魯韋昌馬 苗鳳花方 俞任袁柳 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 雷賀倪湯 滕殷羅畢 郝鄔安常 樂于時傅 皮卞齊康 伍余元卜 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貝明臧 計伏成戴 談宋茅龐 熊紀舒屈 項祝董梁

杜阮藍閩 席季麻強 賈路婁危 江童顏郭 梅盛林刁 鍾徐丘駱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萬支柯 昝管盧莫 經房裘繆 干解應宗 丁宣賁鄧 郁單杭洪 包諸左石 崔吉鈕龔

程嵇邢滑 裴陸榮翁 荀羊於惠 甄麹家封 芮羿儲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烏焦巴弓

牧隗山谷 車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宮 寧仇欒暴 甘斜厲戎 祖武符劉 景詹束龍

葉幸司韶 郜黎薊薄 印宿白懷 蒲邰從鄂 索咸籍賴 卓藺屠蒙 池喬陰郁 胥能蒼雙

聞莘黨翟 譚貢勞逄 姬申扶堵 冉宰酈雍 郤璩桑桂 濮牛壽通 邊扈燕冀 郟浦尚農

溫別莊晏 柴瞿閻充 慕連茹習 宦艾魚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庾終 暨居衡步 都耿滿弘

匡國文寇 廣祿闕東 歐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師鞏厙聶 晁勾敖融 冷訾辛闞 那簡饒空

曾毋沙乜 養鞠須豐 巢關蒯相 查后荊紅 游竺權逑 蓋益桓公 萬俟司馬 上官歐陽

夏侯諸葛 聞人東方 赫連皇甫 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 宗政濮陽 淳于單于 太叔申屠

公孫仲孫 軒轅令狐 鍾離宇文 長孫慕容 鮮于閭丘 司徒司空 丌官司寇 仉督子車

顓孫端木 巫馬公西 漆雕樂正 壤駟公良 拓拔夾谷 宰父谷梁 晉楚閻法 汝鄢涂欽

段干百里 東郭南門 呼延歸海 羊舌微生 岳帥緱亢 況后有琴 梁丘左丘 東門西門

商牟佘佴 伯賞南宮 墨哈譙笪 年愛陽佟 第五言福 百家姓終

1986年,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袁義達根據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相關抽樣數據資料,開始對我國的姓氏做統計研究。1987年,袁義達統計出中國的姓氏有12000個到13000個。同年,中國科學院正在進行有關姓氏研究的消息被一些媒體廣泛傳播。1987年5月2日,袁義達將此次姓氏統計中排名前一百位的姓氏公之于眾,被稱為"新百家姓",這也是最早的新百家姓。由于新百家姓中姓氏較多,節選部分排名靠前姓氏以作參考。

李王張劉 陳楊趙黃 周吳徐孫 胡朱高林 何郭馬羅 梁宋鄭謝 韓唐馮于 董蕭程曹

袁鄧許傅 沈曾彭呂 蘇盧蔣蔡 賈丁魏薛 葉閻余潘 杜戴夏鐘 汪田任姜 范方石姚

譚廖鄒熊 金陸郝

孔 白崔康毛 邱秦江史 顧侯邵孟 龍萬段雷 錢湯尹黎 易常武喬

賀賴龔文 龐樊蘭殷 施陶洪翟 安顏倪嚴 牛溫蘆季 俞章魯葛 伍韋申尤 畢聶叢焦

向柳邢駱 岳齊尚梅 莫莊辛管 祝左涂谷 祁時舒耿 牟卜路詹 關苗凌費 紀靳盛童

歐甄項曲 成游陽裴 席衛查屈 鮑位覃霍 翁隋植甘 景蒲單包 司柏寧柯 阮桂閔歐

陽解強柴華 車冉房邊 辜吉饒刁 瞿戚丘古 米池滕晉 苑鄔臧暢 宮來繆茍 全褚廉簡 婁蓋符奚 木穆黨燕 郎邸冀談 姬屠連郜 晏欒郁商 蒙計喻揭 竇遲宇敖 糜鄢冷卓

花仇艾藍 都鞏稽井 練仲樂虞 卞封竺冼 原官衣楚 佟栗匡宗 應臺巫鞠 僧桑荊諶

銀揚明沙 薄伏岑習 胥保和藺

值得一提的是,袁義達的排名都是將蕭與肖、戴與代、傅與付等合在一起統計(都計入前者);而2007年排名(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的統計分析)、2014年排名(數據援引自國家統計局負責的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卻是將其分開統計。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姓氏是什么?

中華姓氏的起源,可直溯到距今大約5000多年的伏羲氏時期。據《楚辭〉〉記載“伏羲,古代傳說中的部落酋長,即太昊,風姓”相傳他始畫八卦,教人捕畜牧,以充庖廚。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開始有姓的人,而且自伏羲氏開始“正姓氏,別婚姻”伏羲以前,發明鉆木取火的“燧人氏”和構木為巢的“有巢氏”還是族號,尚未有姓。

擴展資料 以龍為圖騰與以鳥為圖騰的原始氏族部落,不一定屬于同一個氏族淵源。

 “風”的古體字為“颺”,后簡筆為“風”,代表的是龍蛇圖騰,“風”是有角的、人格化的龍蛇之王;雄龍為龍,雌龍為蛟。

 “鳳”的古體字為“鴌、籶”,后統一為“鳳”,代表的是禽鳥圖騰,“鳳”是有冠的、人格化的禽鳥之王;雄鳳為鳳,雌鳳為凰。

風、鳳二字的共通之處,就在于都有“凢”字偏旁,而“凢”字的含義就是天下、人世間。

-風姓

本文地址://n85e38t.cn/qimingdaquan/3481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