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姓,為中文姓氏之一,《百家姓》收入。分布很廣。戰國時候秦國有白起,唐朝時候有白居易,元朝時候有白樸。當代白姓的人口已達280萬,為全國第七十九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22%。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陜西、山西四省,大約占白姓總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四川、黑龍江、甘肅、青海、內蒙古、云南,這六省區又集中了26%的白姓人口。
歷史上部分姓白的名人
白起(?—前257年),羋姓,白氏,名起,楚白公勝之后。春秋時期楚君僭稱王,大夫、縣令僭稱公,白起為白公勝之后,故又稱公孫起。白起號稱“人屠”,戰國四將之一(其他三人分別是王翦、廉頗、李牧)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郿(今陜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后又一個杰出的軍事家、統帥。
白圭,戰國時期人,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譽。在魏惠王屬下為大臣,善于修筑堤壩,興修水利。《漢書》中說他是經營貿易發展生產的理論鼻祖。他主張減輕田稅,征收產物的二十分之一。提出貿易致富的理論。主張根據豐收歉收的具體情況來實行“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方法經商。谷物成熟時,進收糧食;蠶繭出產時收進絮帛,出售糧食。白圭并提出了農業經濟循環說,認為農業的一個周期為12年。他亦認為經商要按時機,就像孫子吳起用兵、商鞅行法。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行簡(約776~826)中國唐代文學家。字知退。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人,白居易之弟。元和二年(807)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累遷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又曾任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職。
白敏中(792-863),晚唐名相,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字用晦,白居易從弟。長慶年間進士。會昌初,為殿中侍御史,轉戶部員外郎。李德裕薦為知制誥,授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學士承旨。宣宗立,以兵部侍郎進同平章事。李德裕罷相,乘機排之,為時論所非。大中五年,出為邠寧節度使。六年,遷西川節度使。治蜀五年,頗有政績。十一年,遷荊南節度使。懿宗即位,入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再次輔政。咸通二年出為鳳翔節度使。卒于鎮。
白文珂(876—954),字德溫,太原人也。曾祖辯。父君成,遼州刺史。文珂初事后唐武皇,補河東牙將,改遼州副使。莊宗嗣位,轉振武都指揮使。
白樸(122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墻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墻記》等。
白英(1363—1419年),字節之。明初著名農民水利家。山東汶上顏珠村人,后遷居汶上彩山。白英是運河上的一位“老人”(10余名運河民夫的領班,不是指上年紀的人),治水、行船經驗相當豐富,十分熟悉山東境內大運河及其附近地勢、水情。因治河有功,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被追封為“功漕神”,建祠于南旺。清雍正、光緒皇帝追封他為“永濟神”和“大王”,受到人民敬仰。
白云上,[清](一七二四至一七九〇)字凌蒼,號秋齋,河南河內(今河南沁陽)人。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武進士,由侍衛累遷副將。以游擊鎮揚州。嘗曰:“官樂則民苦,官苦則民樂,以吾一人之苦,易數十萬人之樂,吾獨不樂乎?”引疾去官,僑寓揚州。工詩,善草書,于揚州慧因寺書“了然”二字,刻石陷于樓壁。卒年六十七。《揚州畫舫錄》、《清朝書畫家筆記》
白崇禧(1893年—1966年),字健生,廣西臨桂縣人,回族,阿拉伯名“烏默爾”,意義與“崇禧、健生”吻合,當代作家白先勇之父。畢業于保定軍校,屬國民黨桂系中心人物,地位僅次于李宗仁,與李宗仁合稱“李白”。系陸軍一級上將,有“小諸葛”之稱。1911年參加武昌起義,歷經北伐戰爭、抗日戰爭,指揮過諸多著名戰役。國共內戰,從武漢與四野周旋,終不剩一兵一卒,退撤臺灣。
白鵬飛(1870-1943)字經天,號擎天,桂林人,是著名的學者與民主人士,畢業于日本帝國大學,遍修獸醫、統計、政治、經濟、法律諸專業,留學11年,獲得政治、法律5個碩士學位。回國后先后在上海、北京、廣西的9所大學擔任教授和校長。
姓白的男明星:
白鷹、白道彬、白正男、白彪、白誠鉉、白凱南、白允植等等。
姓白的女明星:
白靜、白茹、白雪仙、白燕、白雪、白歆惠、白靈、白冰、白百何、白露娜、白智英、白冰冰等等。
起源主要有六:①出自姬姓。據《元和姓纂》、《唐書·宰相世系表》等資料所載,春秋時秦有大夫名白乙丙,其后人以其名諱為氏,是為陜西白姓。②據《姓氏尋源》及《元命苞》所載,炎帝大臣白阜后裔以白為氏,稱為白姓。③出自羋姓。據《元和姓纂》、《尚龍錄》等資料所載,顓頊羋姓后裔白公勝,被封于白邑(今河南息縣包信東南),其子孫以封邑為氏,是為河南白姓。④以地為氏。據《姓氏考略》所載,唐置白州(今廣州博白),國人以地為氏,稱為白姓。⑤出自賜姓。元時西域紇城人察罕,明時元人北斗努、阿都拉、伯嘉律等人被賜姓白。⑥出自他族。據《臺北縣氏族略》所載,唐代白元光系突厥人,后改姓白;猶太人留居河南開封之后裔中有白姓;裕固族斯娜氏、阿克達塔爾氏、巴依亞提氏,鄂倫春白依爾氏,土族白彥氏,漢姓為白;臺灣土著、佤、東鄉、苗等族均有白姓。 始祖:白乙丙。 遷徙: 白姓最早發源于陜西、河南一帶。戰國時期,河南白姓(白公勝一支)遷入陜西等地。據載,白公勝之子首先徙居秦國,在今陜西發展繁衍。秦時,始皇一統天下,封白起之子白仲于山西太原,其子孫遂世居太原。魏晉南北朝之際,白仲之后形成太原郡望,進而或遷陜西韓城、渭南;或遷湖北襄陽;或遷河南洛陽,皆在當地發展旺盛。隋代以后,白姓有更多新鮮血液注入(如上“起源”所述),使得白姓家族更趨繁茂龐大。唐時白仲后裔白溫,遷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白鍠居鄭州(今屬河南);白锽之孫為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晚年居洛陽(今屬河南)香山,為白姓遷洛始祖,其后代分衍河南各地,蔚為壯觀。五代時,白姓遷于古時南陽,后繁衍旺盛,形成當地望族,且以“南陽”為郡望堂號。宋元時期,有白姓族人為避金人及蒙古軍隊南下,紛紛徙遷南方。但總體看來,白姓仍以北方為主居地。明朝,白姓作為山西大槐樹移民姓氏之一,分遷于山東、河北、河南、陜西、北京、天津等地。從清初開始,閩、粵白姓有陸續入居臺灣,進而移于海外者。今日白姓以四川、山西、陜西、河南等省為多。目前白姓人口列全國第七十三位。 郡望: 太原郡 戰國秦置,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 南陽郡 戰國秦置,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 堂號: 治生堂 戰國時白圭樂觀時變,他曾經說:“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吾治生猶伊、呂之治國,孫吳之用兵。”所有天下論治生的,推白圭做祖師。 香山堂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別號“香山居士”。 其它堂號:①郡望堂號:太原、南陽。②自立堂號:忠厚、惇厚、惇本等。 字輩: 某支白氏字輩:有應起之中,學思志遠宏,克昌光庭玉,大德世必從。 河北滄州白氏字輩:玉壽克顯,云亭松平,品宏茂令。 山東曲阜白氏字輩:珍士憲鳳,天振云廣,毓傳繼興。 四川瀘州白氏字輩:珩仕鏡文,玉鴻朝堂,錦聯芳肇。 名人: 白圭(前370-前300),先秦商業經營思想家。名丹,周人,梁(魏)惠王時在魏國為官,后在秦為官。他和范蠡都提出了農業經濟循環說。根據古代歲星紀年法和五行思想,認為天時的好壞與農業的豐歉,是具有周而復始的循環周期,每一周期為十二年,周期開始的第一年總是大豐收,其后兩年“衰惡”,第四年旱,再后兩年小豐收,第七年又是大豐收,而后兩年又“衰惡”,第十年大旱,繼而又是兩年小豐收,如此反復,以至無窮。在此基礎上,白圭提出經商貿易致富的“治生之術”。基本原則是“樂觀時變”,依據對年歲豐歉的預測,實行“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看準時機后要當機立斷,“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強調善于經商的人要有豐富的學識,要像“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那樣,精于運籌和制斷。如“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則掌握不了“治生之術”。對白圭本人有兩說,一說他擅長經商,“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另一說他做官時主張輕稅,迄無定論。 白起(?-前257),戰國后期軍事家。又稱公孫起。郿(今陜西眉縣東)人。初為秦左庶長,由相國魏冉舉薦,任主將攻韓、魏,旋升左更。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伊闕之戰,白起用避實擊虛、先弱后強的戰法,全殲韓、魏聯軍二十四萬,因功晉升國尉。次年,再升大良造。此后三十余載,屢戰獲勝,攻取七十余城。三十六年,率軍數萬深入楚地,大破楚軍,受封武安君。四十二年,趙、魏聯軍攻韓華陽(今河南新鄭北),白起與客卿胡陽率軍救韓,大敗聯軍。斬魏兵十三萬,將趙軍二萬驅入河中淹死。五十五年,秦、趙長平之戰,白起針對趙軍統帥趙括驕躁輕敵、缺乏實戰經驗的弱點,予以分割包圍,待其饑疲交迫,一舉殲滅,史傳他坑殺降卒四十萬。后因觸怒昭王,貶之士伍,五十八年十二月被迫自殺。白起戎馬一生,勇謀兼備,長于野戰進攻,料敵用兵,戰必求殲,為秦國統一大業立下功勛。后世多稱贊其巧妙用兵,而譏評其殺戮無度。 白居易(772-846),唐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十一歲起因戰亂顛沛流離五、六年。元十六年(800)進士,十八年與元稹同舉書判拔萃科。二人訂交,后詩壇元白齊名。十九年春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元年(806)罷校書郎,撰《策林》七十五篇,登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授盩厔縣尉。作《觀刈麥》、《長恨歌》。元和二年回朝任職,十一月授翰林學士,次年任左拾遺。四年與元稹、李紳等倡導新樂府運動。五年改京兆府戶曹參軍,仍充翰林學士,草擬詔書,參與國政。能不畏權貴近戚,直言上書論事。元和六年因母喪居家,服滿,應詔回京任職。十年因率先上疏請急捕刺殺武元衡兇手,被貶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次年寫下《琵琶行》。開始“吏隱”,在廬山建草堂,思想從“兼濟天下”轉向“獨善其身”,閑適、感傷的詩漸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還京,累遷中書舍人。因朝中朋黨傾軋,于長慶二年(822)請求外放,先后為杭州、蘇州刺史,頗得民心。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書監,明年轉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陽。后歷太子賓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職。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在洛陽以詩、酒、禪、琴及山水自娛,常與劉禹錫唱和,時稱劉白。會昌四年,出資開鑿龍門八節石灘以利舟民。病逝后葬于洛陽龍門香山琵琶峰,李商隱為其撰寫墓志。白居易是杜甫而后我國古代一位杰出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亂后各種矛盾沖突急劇發展的時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時期。錯綜復雜的社會現實,在白居易詩中得到了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詩近三千首,數量之多在唐代詩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政治諷喻詩;一是以《長恨歌》、《琵琶行》為代表的長篇敘事詩。前者把當時社會病態的癥結所在,幾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筆底。后者則有著曲折離奇、自具首尾的細致的情節描寫,和完整而鮮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語言和音調上又顯得特別得流暢勻稱,優美和諧。這是一種新型的詩,當時號稱“千字律詩”,流傳極廣,正如宣宗李忱所說:“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白行簡(約776-826),唐文學家。字知退。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人,白居易之弟。元和二年(807)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累遷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又曾任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職。著有文集十卷,文辭簡易,有其兄風格。辭賦尤稱精密,文士皆師法之。白行簡以傳奇著稱。代表作《李娃傳》。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少時至雷州,為白氏繼子,故名白玉蟾,后改名葛長庚。字如晦、紫清、白叟,號海瓊子、武夷散人、瓊山道人、神霄散吏、繽庵、海南翁。福建閩清(一說海南瓊州)人。幼舉童子科,博覽詩書,長于書畫。及長,俠義殺人,亡命武夷,出家為道,師事陳楠九年,盡得其道法。終身云游。嘉定年間詔命館太乙宮。五年在羅浮山得陳楠付囑。十一年寧宗降御香,白玉蟾主國醮于洪州玉隆宮、九宮山瑞慶宮。此后即致力于傳擴丹道,設立教區組織,創建內丹派南宗。所創南宗道法以宇宙生成論,以精氣神為其內丹學說的基本理論,摻揉儒家易學、道家學說、佛教禪宗“知止”說,同時兼通大洞法篆、齋醮科儀。尤以雷法著稱,常為人驅邪治病。形成與張伯端、石泰不同風格的內丹派學說,對五代以后道教修煉方術有較大影響。卒后詔封紫清真人,世稱紫清先生。著述有《道德寶章》、《海瓊集》、《海瓊集詞》、《海瓊問道集》、《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金華沖碧丹經秘旨》、《海瓊白真人語錄》(謝顯道等編)、《海瓊玉蟾先生文集》(彭耜編)等。 白樸(1226-1306后),元戲曲作家、詞人。字太素,號蘭谷。初名恒,字仁甫。 州(今山西河曲)人,客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父白華為金樞密院判官。白樸幼年蒙古軍攻占南京(今開封),父母離散,曾由元好問照料。蒙古滅金后,白樸終生不仕。后移居金陵(今江蘇南京),與諸遺老詩酒往還。作雜劇十六種,今存《梧桐雨》、《墻頭馬上》、《東墻記》三種,以《梧桐雨》為代表作。詞流傳至今一百余首,大多為懷古、閑適、詠物與應酬之作,豪放婉約兼而有之,不少懷古之作寄托故國之思。今存《天籟集》詞二卷。散曲存小令三十七首,套曲四首收錄。 白文選(1615-1674),明末農民起義軍將領。陜西吳堡人。初為張獻忠部將,后從孫可望入貴州,受明桂王封為鞏國公、鞏昌王。從李定國扶明抗清。順治十七年(1660)降清,封承恩公,隸漢軍正白旗。康熙七年加太子少師,十四年卒。 其他白姓名人有春秋楚將領白善;西漢水利家白公;晉釀酒師白墮;南北朝北齊大臣白建;隋末農奴起義首領白瑜娑;唐大臣白敏中;五代后周大臣白文珂;元大臣白景亮;明大臣白圭,水利專家白英;清書法家白云謙等。近當代白姓名人有反袁起義將領白朗,民主革命者白毓昆,國民黨軍事家白崇禧,叛徒白鑫,歷史學家白壽彝,行政法學家白鵬飛,美籍華人作家白先勇,電影演員白志迪,芭蕾舞演員白淑湘,京劇鼓師白登云,京韻大鼓演員白云鵬、白鳳鳴,歌手白雪等。
本文地址://n85e38t.cn/qimingdaquan/2918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姓柏的名人(張清柏名字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