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姓(xing)氏(shi)(shi)在(zai)(zai)古代時是(shi)十(shi)分(fen)有名的,薛平貴是(shi)這個(ge)姓(xing)氏(shi)(shi)的代表(biao)人(ren)物,讓古代的人(ren)們也是(shi)可以了(le)解這個(ge)姓(xing)氏(shi)(shi)。我(wo)們現(xian)(xian)在(zai)(zai)也出現(xian)(xian)了(le)好多(duo)這個(ge)姓(xing)氏(shi)(shi)的名人(ren),接(jie)下來(lai)就(jiu)讓我(wo)們的華易算(suan)命網的小編來(lai)告(gao)訴大家薛氏(shi)(shi)的郡望堂號和各(ge)支始(shi)祖(zu)的信息。
薛氏的郡望堂號分別是什么
堂號(hao),本意(yi)是(shi)(shi)(shi)(shi)廳堂、居室的(de)名稱(cheng)。堂號(hao)是(shi)(shi)(shi)(shi)家(jia)(jia)族(zu)(zu)(zu)門戶的(de)代稱(cheng),是(shi)(shi)(shi)(shi)家(jia)(jia)族(zu)(zu)(zu)文化(hua)重要的(de)組成(cheng)部分(fen)。同姓(xing)族(zu)(zu)(zu)人為祭祀供奉共同的(de)祖(zu)先(xian),在(zai)其宗(zong)(zong)祠、家(jia)(jia)廟(miao)的(de)匾額(e)上題寫堂名,因而堂號(hao)也含有祠堂名號(hao)之(zhi)含義,是(shi)(shi)(shi)(shi)表明一個家(jia)(jia)族(zu)(zu)(zu)源流(liu)世系,區分(fen)族(zu)(zu)(zu)屬、支派的(de)標記;是(shi)(shi)(shi)(shi)家(jia)(jia)族(zu)(zu)(zu)文化(hua)中用以弘揚祖(zu)德、敦宗(zong)(zong)睦族(zu)(zu)(zu)的(de)符號(hao)標志;是(shi)(shi)(shi)(shi)尋根意(yi)識與祖(zu)先(xian)崇拜(bai)的(de)體現(xian)。
所(suo)以,堂號(hao)和(he)郡(jun)望一樣,都是中國姓氏文化中特(te)有的范疇(chou)。也是中國人(ren)進行(xing)尋根(gen)問(wen)祖(zu)時不可不先熟悉的一個概念(nian)。
郡望
新蔡郡:
原為(wei)周朝(chao)呂國(guo)的(de)地(di)域,即(ji)今河(he)南省新(xin)(xin)(xin)蔡(cai)(cai)(cai)(cai)一帶。春秋時(shi)期(qi)蔡(cai)(cai)(cai)(cai)平侯從上蔡(cai)(cai)(cai)(cai)遷都到下蔡(cai)(cai)(cai)(cai),故名(ming),也稱為(wei)新(xin)(xin)(xin)蔡(cai)(cai)(cai)(cai)。漢朝(chao)設置新(xin)(xin)(xin)蔡(cai)(cai)(cai)(cai)縣。晉(jin)朝(chao)時(shi)期(qi)晉(jin)惠(hui)帝從汝陰郡分出(chu)置新(xin)(xin)(xin)蔡(cai)(cai)(cai)(cai)郡,即(ji)治新(xin)(xin)(xin)蔡(cai)(cai)(cai)(cai)(今河(he)南新(xin)(xin)(xin)蔡(cai)(cai)(cai)(cai)),其時(shi)轄地(di)在今河(he)南省新(xin)(xin)(xin)蔡(cai)(cai)(cai)(cai)縣一帶。南北朝(chao)時(shi)期(qi)北齊改(gai)為(wei)廣寧郡。隋朝(chao)時(shi)期(qi)又(you)改(gai)名(ming)為(wei)蔡(cai)(cai)(cai)(cai)州(zhou)。
沛郡:
也稱(cheng)沛(pei)國(guo)郡(jun)(jun)、沛(pei)縣(xian),始(shi)建(jian)于漢(han)朝(chao)初期(qi)。西漢(han)建(jian)立(li)后(hou),漢(han)高祖(zu)劉邦將家鄉(xiang)泗水郡(jun)(jun)改(gai)(gai)為(wei)(wei)沛(pei)郡(jun)(jun),治(zhi)所(suo)在相(xiang)縣(xian)(今安(an)徽濉溪)。王(wang)莽改(gai)(gai)為(wei)(wei)吾符郡(jun)(jun),東(dong)漢(han)改(gai)(gai)為(wei)(wei)沛(pei)國(guo)。三國(guo)魏移(yi)(yi)治(zhi)沛(pei)縣(xian)(今江(jiang)蘇沛(pei)縣(xian))。西晉還舊治(zhi),后(hou)復(fu)為(wei)(wei)郡(jun)(jun),又移(yi)(yi)治(zhi)沛(pei)縣(xian)。南朝(chao)宋移(yi)(yi)治(zhi)蕭縣(xian)(今安(an)徽蕭縣(xian))。北齊時(shi)(shi)(shi)廢。早期(qi)沛(pei)郡(jun)(jun)所(suo)轄范圍(wei),包(bao)括今安(an)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東(dong),河南夏邑、永(yong)城和江(jiang)蘇省沛(pei)縣(xian)、豐縣(xian)等地。東(dong)漢(han)時(shi)(shi)(shi)改(gai)(gai)為(wei)(wei)國(guo),后(hou)又改(gai)(gai)回沛(pei)郡(jun)(jun),所(suo)轄地域(yu)大為(wei)(wei)縮(suo)小,而(er)且(qie)郡(jun)(jun)治(zhi)屢(lv)有遷移(yi)(yi)。但作為(wei)(wei)姓氏郡(jun)(jun)望意義上(shang)的(de)沛(pei)郡(jun)(jun),主要(yao)是指西漢(han)時(shi)(shi)(shi)的(de)沛(pei)郡(jun)(jun)。
北平郡:
戰(zhan)國(guo)時期(qi)燕(yan)國(guo)始置。秦國(guo)滅燕(yan)國(guo)后沿用(yong),轄(xia)地在(zai)河北(bei)東(dong)北(bei)部(bu)(bu)和(he)遼寧西部(bu)(bu),治所在(zai)薊縣(xian),如今北(bei)京當時屬(shu)廣(guang)(guang)陽(yang)(yang)郡(jun),與右(you)(you)北(bei)平之間隔著(zhu)漁陽(yang)(yang)郡(jun)。西漢時期(qi)北(bei)平屬(shu)廣(guang)(guang)陽(yang)(yang)國(guo),東(dong)漢復為(wei)廣(guang)(guang)陽(yang)(yang)郡(jun),均與右(you)(you)北(bei)平隔著(zhu)漁陽(yang)(yang)郡(jun)。《史記·李將軍列傳》有“廣(guang)(guang)居右(you)(you)北(bei)平”。三國(guo)時期(qi)北(bei)平屬(shu)燕(yan)國(guo),右(you)(you)北(bei)平北(bei)部(bu)(bu)為(wei)東(dong)鮮卑(后為(wei)宇文部(bu)(bu))所侵,其地日狹,漁陽(yang)(yang)不(bu)變(bian)。西晉時期(qi),燕(yan)國(guo)并(bing)漁陽(yang)(yang)郡(jun)。右(you)(you)北(bei)平郡(jun)改(gai)稱北(bei)平郡(jun),轄(xia)地不(bu)變(bian)。
東晉(jin)十六國(guo)時(shi)(shi)(shi)(shi)三(san)郡(jun)(jun)轄地多(duo)有(you)變化,燕(yan)(yan)國(guo)時(shi)(shi)(shi)(shi)稱燕(yan)(yan)國(guo)時(shi)(shi)(shi)(shi)稱燕(yan)(yan)郡(jun)(jun),漁(yu)陽(yang)時(shi)(shi)(shi)(shi)設時(shi)(shi)(shi)(shi)撤,北(bei)(bei)(bei)平較(jiao)穩定(ding)。晉(jin)、魏時(shi)(shi)(shi)(shi)期,北(bei)(bei)(bei)平郡(jun)(jun)遷新昌(chang)(今(jin)河北(bei)(bei)(bei)盧龍)屬平州(州治(zhi)在遼(liao)西(xi)郡(jun)(jun)),今(jin)地當時(shi)(shi)(shi)(shi)為(wei)燕(yan)(yan)郡(jun)(jun),為(wei)幽州州治(zhi)所(suo)在。漁(yu)陽(yang)屬幽州。隋朝時(shi)(shi)(shi)(shi)期,撤遼(liao)西(xi)郡(jun)(jun),北(bei)(bei)(bei)平郡(jun)(jun)治(zhi)不變。漁(yu)陽(yang)郡(jun)(jun)治(zhi)還至現薊(ji)縣。今(jin)地屬涿郡(jun)(jun),轄地廣(guang)大,自天(tian)津(jin)向西(xi)北(bei)(bei)(bei)延伸(shen)出長城與突(tu)厥相(xiang)接,郡(jun)(jun)治(zhi)時(shi)(shi)(shi)(shi)稱薊(ji)縣。唐(tang)朝時(shi)(shi)(shi)(shi)期北(bei)(bei)(bei)平郡(jun)(jun)改(gai)為(wei)平州,公元714~743年為(wei)安東都護府,漁(yu)陽(yang)分為(wei)薊(ji)州和(he)檀州,北(bei)(bei)(bei)平為(wei)幽州治(zhi)所(suo),轄大約今(jin)天(tian)京(jing)(jing)、津(jin)兩市,置范(fan)陽(yang)節度使,至此“北(bei)(bei)(bei)平”第一次消失。梁國(guo)時(shi)(shi)(shi)(shi),北(bei)(bei)(bei)京(jing)(jing)稱幽州,置盧龍節度使。后(hou)唐(tang)依(yi)舊。晉(jin)朝時(shi)(shi)(shi)(shi)期割(ge)與契丹。遼(liao)國(guo)時(shi)(shi)(shi)(shi)期,實行五(wu)京(jing)(jing)制,有(you)上(shang)京(jing)(jing)、東京(jing)(jing)、西(xi)京(jing)(jing)、南京(jing)(jing)、中(zhong)京(jing)(jing),其地為(wei)南京(jing)(jing)析津(jin)府,屬平州。
高平郡:
原為(wei)(wei)高(gao)(gao)平(ping)縣(今(jin)(jin)(jin)(jin)寧夏固(gu)(gu)原),西晉朝泰始元(yuan)年(乙(yi)酉,公元(yuan)265年),將(jiang)漢朝原有的山陽(yang)郡(jun)(jun)改為(wei)(wei)高(gao)(gao)平(ping)郡(jun)(jun),治(zhi)所昌邑(今(jin)(jin)(jin)(jin)山東(dong)(dong)巨野),轄(xia)七(qi)縣,統轄(xia)范圍包括今(jin)(jin)(jin)(jin)山東(dong)(dong)巨野、金(jin)鄉、嘉祥、兗州、魚臺(tai)、鄒縣等地。兩漢、十六國、北魏均有此縣。北周改為(wei)(wei)平(ping)高(gao)(gao)郡(jun)(jun)(今(jin)(jin)(jin)(jin)寧夏固(gu)(gu)原)。漢朝時(shi)期有“高(gao)(gao)平(ping)第一城”之(zhi)稱(cheng),言其險固(gu)(gu)。北魏時(shi)期在這一帶置軍鎮,置郡(jun)(jun),皆稱(cheng)高(gao)(gao)平(ping)。南(nan)朝宋移(yi)(yi)治(zhi)高(gao)(gao)平(ping)(今(jin)(jin)(jin)(jin)山東(dong)(dong)微山),北齊移(yi)(yi)治(zhi)任城(今(jin)(jin)(jin)(jin)山東(dong)(dong)濟寧),隋朝開皇初年廢止。
堂號
河東堂:以望立堂。
新蔡堂:以望立堂。
沛國堂:以望立堂。
忠諫(jian)堂:漢(han)朝時候(hou),沛(pei)人(ren)薛(xue)廣德為御史大夫,敢于直諫(jian)。漢(han)元(yuan)帝(di)要做(zuo)樓船供自己玩(wan)樂,薛(xue)廣德脫帽子諫(jian)阻,倘若漢(han)元(yuan)帝(di)不聽(ting),他打(da)算光(guang)著頭向皇帝(di)乘輦的(de)車輪上(shang)碰(peng)。結果皇帝(di)采納了(le)他的(de)諫(jian)議(yi)。
薛姓氏的各支始祖是誰
奚仲
薛姓出自黃帝的任(ren)(ren)(ren)(ren)姓,黃帝共有(you)二(er)十五子,分(fen)別得十二(er)個姓,其中(zhong)有(you)一子名禺陽,因被封在任(ren)(ren)(ren)(ren)(今山東(dong)濟寧(ning)市)而得任(ren)(ren)(ren)(ren)姓。任(ren)(ren)(ren)(ren)姓傳(chuan)到(dao)十二(er)世孫奚(xi)仲(zhong),奚(xi)仲(zhong)在夏禹時任(ren)(ren)(ren)(ren)車正,為車的創(chuang)造者(zhe),居住在薛,稱為薛侯。
其(qi)后人(ren)祖(zu)已的(de)(de)七世孫曰(yue)成,舉(ju)國(guo)遷(qian)于摯,改號為摯國(guo)。商末時(shi),周伯(bo)(bo)季歷娶摯國(guo)女大任為妻,生子姬昌,就(jiu)是后來的(de)(de)周文王。到武(wu)王克商,復封為薛(xue)(xue)(xue)侯(hou)。春(chun)秋時(shi),齊(qi)桓公稱霸諸(zhu)侯(hou),惟(wei)有(you)薛(xue)(xue)(xue)侯(hou)不從,被黜為伯(bo)(bo)爵。春(chun)秋后期,薛(xue)(xue)(xue)公子登在(zai)楚國(guo)做官(guan),薛(xue)(xue)(xue)人(ren)遷(qian)往下邳(今江(jiang)蘇邳州),楚懷(huai)王賜(si)沛地為其(qi)食邑。薛(xue)(xue)(xue)國(guo)歷夏、商、周三代,凡六(liu)十四(si)世,戰國(guo)時(shi)亡(wang)國(guo),其(qi)后子孫以國(guo)為氏(shi),稱薛(xue)(xue)(xue)姓(xing)(xing)。他們尊奚仲為薛(xue)(xue)(xue)姓(xing)(xing)的(de)(de)得(de)姓(xing)(xing)始(shi)祖(zu)。
48薛
1張 2王 3李 4劉 5陳 6楊 7趙 8黃 9周 10吳 11徐 12孫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馬 20羅 21梁 22宋 23鄭 24謝 25韓 26唐
27馮 28于 29董 30蕭 31程 32曹 33袁 34鄧 35許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呂 41蘇 42盧 43蔣 44蔡 45賈 46丁 47魏 48薛 49葉 50閻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鐘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譚 66廖 67鄒 68熊 69金 70陸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顧 82侯 83邵 84孟 85尤 86萬
87段 88曹 89錢 90湯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喬 97賀 98賴
99龔 100文
薛姓起源有三:
一、出自任姓,得姓始祖為奚仲。相傳薛姓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黃帝的后裔。據《元和姓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等資料記載,黃帝一生共有25子,為4母所生,成年后皆以德行出眾,受封為12個不同的姓族,散居于各地。其中幼子禹陽在顓頊帝時受封于任(今山東濟寧),而為任侯。禹陽之裔孫以邑為氏,形成任姓,其后任姓幾經發展壯大,人才興旺,支系龐雜。
禹陽的第十二世孫奚仲,是中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夏舜因其精工巧思、發明車輛有功,特任命為車正(官名),專門管理天下車轅之事,奚仲因此也被視為車的
創造者,受后人仰慕。車輛的發明使用大大加快了中華文明的步伐,禹賜封奚仲以薛 (今山東藤州東南)為邑,稱薛侯。奚仲家人聞訊都以此為榮,不少人甚至索性以薛為氏,表示紀念,是為薛姓之始。后來,奚仲曾一度遷居于邳(今山東微山西北)。
傳至奚仲第十二世孫仲虺,已是夏朝統治末期,隨著夏桀的統治搖搖欲墜,商湯的勢力在東方興起,在眾多諸侯國紛紛叛離夏桀的形勢下,商湯積極籌劃滅夏的工作。他啟用賢人伊摯為尹,人稱伊尹,又任用仲虺為相,在伊尹和仲虺兩人共同輔佐下,商湯的進攻勢如破竹,很快就滅亡了夏桀,建立了商王朝。作為商的貴族,仲虺及其子孫在祖居地薛邑享有封地和爵位。仲虺的后代有臣扈和祖巳,傳到祖巳的七世孫成,遷國于摯,國號由薛國改為摯國。
商末,活動于岐山之陽的周族部落首領季歷娶摯國國君成的女兒大任為妻,生子姬昌,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到周文王次子周武王興兵克商后,分土建邦,大封天下諸侯,復封成的后裔為薛侯。薛姓人復又回到發源地生活,此后薛人一度遷居于邳,又曾在摯地生活多年,這些地方都留下了薛人生活的印跡,但薛地作為薛人的肇始之地,仍是薛人最重要的發展蕃息之地。
春秋時期,周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域日益縮小,控制諸侯的權力也日益喪失。而一些地方經濟較為發達、軍事實力日漸增大的諸侯國,卻積極發展自己勢力,欲圖稱霸諸侯。至公元前7世紀中葉,齊桓公得賢相管仲輔佐,連滅周邊小國,成為當時縱橫捭闔、咤叱風云的一位霸主。薛國作為西周王朝的一個小諸侯國,其國人在薛侯的領導下安分守己地生活著,對當時諸侯爭霸采取不參與政策。迫于齊國的強大,當時眾小侯國紛紛向齊國進貢屈服,獨有薛侯不聽命于齊桓公的調遣。不可一世的齊桓公的霸主地位竟遭到國力弱小的薛國國君的挑戰,齊桓公惱羞成怒,假借周天子的名義,降罪于薛侯,將薛侯的爵位降黜一級,由侯貶黜為伯。大約在戰國中期,薛國被戰國七雄中疆土最大、擁有百萬大軍的楚國所滅,國土臣民盡歸于楚。國破家亡的薛公子登不得不聽任楚王的派遣,楚懷王封其為沛公,強令登仕楚為官,為自己服務。悲憤滿懷的公子登就任未已,即趁機離去,輾轉隱藏于市井賭徒之間,為了紀念失去的國土,他便以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后人稱他為薛公。
薛國歷經夏、商、周三代,凡64世,以下為有史可記的世次:畛一初一厲侯陵一宣武侯房一哀侯褒一莊侯元一平侯貴一昭侯直一襄侯夷一桓侯辨一康侯安興一定公箱一恭侯尚一景侯魏一宣侯伯勤一簡侯文歡一惠侯夷黃一靈侯英一文侯俱一隱侯清一愍侯洪,戰國后期為楚所滅。薛國族人輾轉遷徒,始終不忘先祖列宗,國滅后以國為氏,稱薛氏。
二、出自虞舜的媯姓,為孟嘗君(田文)之后。孟嘗君是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其父齊相田嬰被齊緡王封于薛(即任姓薛國舊地),田嬰死后,田文襲封,仍以薛為食邑。至秦滅六國,失封,子孫分散。西漢初,田文之孫田國、田陵到竹邑(今安徽宿縣北)居住,以封邑命氏,遂為薛氏。以上兩支薛氏通常認為是當今薛姓的主要組成部分,雖然出自任姓的要比出自孟嘗君的略早一些,但他們同出于一個地方,就是古時的薛地。
三、賜姓改姓及少數民族改姓
薛姓與其他歷史悠久的大姓一樣,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不斷兼容并蓄、演進壯大,宗族隊伍日漸興盛。除了先前提到的兩支姓源之外,歷史上薛姓也有不少較為復雜的旁支別系融入或衍出,他們有的是經民族融合改姓而來,有的則是皇帝欽令御賜,更有直接源出于少數民族的薛姓,下面就此作一簡介。
賜姓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歷朝各代中,一般來說,身份地位越高,與皇帝的淵源關系越密切,其姓氏相應地也就越尊貴,影響也越大。但為了籠絡人心,彰布皇帝崇德威儀,歷朝封建皇帝也經常通過賜名改姓的方式來達到昭示榮寵、褒獎臣屬的目的。如唐代武則天時期的薛懷義,本姓為馮,名小寶,因其體格健碩、俊朗過人而深得武則天的寵愛。由于他的身份卑微,又非科舉出身,為了提高馮小寶的地位,武則天便稱賜與自己的女兒太平公主的駙馬薛紹同族,令其改姓薛,并命薛紹拜之為叔父。馮小寶改名換姓后稱薛懷義,與武則天公行于宮闈之間,旦夕富貴,恩寵有加,曾顯赫一時,被世人以薛師相稱。《明史·薛斌傳》載:明初皇帝賜蒙古貴族托果齊姓薛名臺,托歡姓薛名斌。賜姓是皇帝對臣屬的殊榮,故一人受賜,全族榮耀。馮小寶發跡后,其兄弟子侄乃至姻親裔孫紛紛冒姓薛氏,以崇其位,此后沿襲不改。內附的少數民族往往因酋長獲姓,整個部族均隨之姓薛。
改姓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國家,一部中華民族的演進史,實際上也是一部民族的交流融合、共同進步的歷史。在這一過程中,漢族與各少數民族相互融合,頻繁往來,逐漸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的關系,使中華民族的發展呈現出一派絢麗多姿的景象。以薛姓為例,既有少數民族改宗換姓為薛,也有薛姓漢人融入少數民族卻仍堅持舊姓者。
1.鮮卑族叱干氏:《魏書·官氏志》記載:“叱干氏,后改為薛氏。”叱干氏源出鮮卑叱干部,亦譯作薛干部。
鮮卑族是中國古代北方游牧部族之一。曹魏后期,拓跋鮮卑興起于西部,降服了濡源以西直至五原的諸部落,建都于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北),其首領力微遣太子入魏朝聘,長期留居洛陽達17年 (26l—277);晉懷帝時,首領猗盧受晉封為大單于、代公。東晉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拓跋鮮卑的代國被苻堅所滅,十一年 (386年),拓跋硅復國,并改國號為魏(北魏)。這一時期,尤其是北魏統治的一個半世紀中,鮮卑族進一步吸收漢文化,漸與漢人融合。至北魏孝文帝,為進一步強化統治,鞏固政權,爭取中原漢族地主支持,增進胡漢融合,孝文帝決定順應形勢,推行一系列的漢化改革,要求朝廷上下“禁胡服,斷北語,改姓氏,定族姓”,強令鮮卑族人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迅速漢化,并將本民族的二三字以上的復姓改為單音漢姓,如皇族拓跋氏改為元姓,獨孤氏改為劉姓,“其余所改,不可勝紀”。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改姓浪潮中,叱干部遂改為薛,成為薛姓成員之一。《北齊書·薛(王叔)傳》中記載:“薛(王叔),字曇珍,河南人。其先代人,本姓叱干氏。”由此可知,薛姓的一支確實來自鮮卑族。
2.匈奴薛氏: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游牧部族,又稱胡。戰國時匈奴開始與中原各政權接觸,其后長期影響中原各地,直至南北朝后期,匈奴之名逐漸消失。通過戰爭、和親和關市,匈奴在很多方面接受了漢文化的影響。
關于匈奴薛氏來源,因史料不詳,今已無從查考。僅《魏書·裴延俊傳》附《裴慶孫傳》載:“正光末,汾州吐京群胡薛悉公、馬牒騰,并自立為王。”吐京地望在今山西石樓西北15公里處。匈奴最先活動于今蒙古高原一帶,東漢時因內訌分成南北二部,南
匈奴后來南下附漢,并幾經輾轉最后定居于今山西離石一帶。由于長期與漢人雜居生活,交往密切,南匈奴各部逐漸放棄原來的游牧生活轉而農耕定居,出現漢化趨勢,至魏晉時,甚至紛紛改用漢姓。如南匈奴單于原姓虛連疑,這時也改姓劉,匈奴薛姓或許也形成于這一時期。
3.薛延陀:薛延陀,隋唐時期北方游牧民族鐵勒的一支,由薛部與延陀部組成。據傳,薛部先祖本是漢人,后來流落到漠北一帶并在此蕃息發展不斷壯大起來,成為當地的一個游牧部落。為了表示不忘先祖,他們便以薛為部落名稱。以后薛部在與鄰近的延陀部戰爭中獲勝并其部而有其眾,兩部遂合二為一,稱薛延陀。突厥汗國建立后,鐵勒諸部并役屬于突厥,成為其騎兵的重要組成部分。東西突厥分裂后,居阿爾泰山西南部之薛延陀受西突厥統治。鐵勒諸部反抗西突厥統治,建立了第一個部落聯盟,不久即被西突厥所滅。后薛延陀建汗國,統轄東突厥之故地,此為鐵勒建立的第二個部落聯盟。汗國自建國于漠北后,存在時間近20年(628—646),后為唐所滅。唐以其地置六府七州。以薛延陀部置奚彈、祈連二州,并隸燕然都護府。
薛延陀滅亡后,部眾四散流徙,或南下附唐,或并于他族,其中一部分人“以族為氏”,而改姓了漢族的薛姓。居住在今蒙古的杭愛山脈的薛姓人家,其中就有薛延陀的后裔,因為薛延陀族原來就居住在這里。
介紹文件
薛姓遷徒史
薛姓遷徙史
秦漢時期
薛姓自春秋戰國得姓以后,就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山東是薛姓的發源地,地處中原東部,薛姓人由山東向周邊地區擴散,活動地域大致在趙、宋、楚、齊、秦諸國,相當于今湖北、湖南、江蘇、河南、河北、陜西、山東的部分地區。
春秋時有薛邦,兗州人,孔子弟子。戰國至秦,散布于中原各地的薛姓就已活躍在中國歷史舞臺上。戰國末期任姓薛氏裔孫薛倪為楚令尹。戰國時趙國(建都今河北邯鄲)有處士薛公,為寓居趙國的魏公子信陵君之友。泰國大舉攻魏,魏王派人請信陵君回國統兵御秦,信陵君因與魏王有矛盾,不肯應命。經薛公苦心勸說,信陵君無忌才從趙返魏,帶兵遣將擊破秦軍,解救魏國。宋國(建都于今河南商丘)有高士薛居洲,居于當時中華文明的中心,主張長幼尊庫皆應有序,被時人奉為道德楷模;秦國(建都于咸陽即今陜西西安附近)有薛炬,相傳他劍術精湛,為一代宗師。
秦及兩漢,薛姓經過長期的繁衍發展,人口大為增加,一些人因仕宦等原因而分居于各地,使薛姓的分布地域得以擴大。這一時期,黃淮流域下游仍是薛姓族人重要的居住地,但當時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于黃河中下游,越來越多的薛姓人,或為官,或經商而遷至中原腹地,尤以今河南省境內為甚,為薛姓的河南郡望形成奠定了基礎。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位改制,但改革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西漢末期的政治危機,反而使社會經濟日益惡化,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終于爆發了綠林赤眉起義,后來變成各種軍閥勢力的混戰。這一時期,一部分薛姓為避戰亂,自黃淮流域南遷至長江流域。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軍閥混戰,中原烽煙再起,一支薛姓人在首領薛永的帶領下追隨蜀先主劉備進入四川,薛永父子為蜀漢重臣,薛氏人亦在蜀地扎下根來,蓬勃發展,世號蜀薛。
秦漢400多年的歷史時期,薛姓名人頻出,光宗耀祖,永載史冊。
楚漢相爭之時,項羽部下有薛公,驍勇善戰。劉邦手下有將軍薛歐,追隨漢王,功成名就。西漢建立后,漢高祖封薛歐為廣平敬侯,在漢高祖所封的漢初18位侯爵中名
列第土5位,食邑四千五百戶。漢高祖五年任典客,掌管祭祀、外交。兒子薛山為靖侯,孫子薛澤繼封為平棘侯,曾孫薛穰為平棘節侯,玄孫薛去病在漢宣帝時任大夫。漢元帝時御史大夫薛廣德,不記榮辱,正直敢言。西漢末年,齊人薛方,字子容,時值外戚王莽把持朝政大權,陰謀篡奪漢室江山,他一方面排斥異己,殘酷打擊忠于漢室、不歸附他的大臣,另一方面,他又采取籠絡人心的伎倆,封官許愿,加官進爵,還邀請當時通曉禮儀、博古知今的清明方正之士到朝為官。薛方也是其中被征之一,但薛方看破王莽虛假偽善的面目,拒絕了王莽的一再征請,居家講經授文,寫詩作賦,保全了自己的清白聲譽。東漢政權建立后,世祖劉秀久聞薛方清高正直,征用之,薛方欣然受命,可惜途中病卒。王莽時還有博士薛順。西漢末年,洛陽有富商薛子仲。洛陽是西漢東都,地處中原,物產豐饒,人員輻輳,交通便捷,自先秦即為水陸商業中心,薛子仲依靠洛陽優越的經商條件,穿梭往來于全國各地,擁有家財萬貫,富甲全國。王莽見其致富有方,甚至邀請他去商討解決國家的財政問題。西漢時平陵人薛恭,以孝舉為縣令,是為關中薛姓。
東漢末年,豪強割據,薛氏一族在社會動蕩中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遷徙。從此,在蠻夷居多的西南蜀地有了薛姓的蹤跡,并很快發展為蜀地大姓,世號蜀薛。
東漢末年,政治日趨腐朽,皇帝幼弱無知,外戚宦官擅權專制,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蕩不安,不堪重壓的農民奮起反抗,爆發了波瀾壯闊的黃巾軍大起義,東漢中央集權勢力大大削弱,而州郡官吏和地方豪強卻乘機發展割據勢力。——時群雄并起,天下大亂。中原逐鹿,生靈涂炭,兵荒馬亂之中,人民流離失所,避難他鄉,紛紛向江南和巴蜀流徙。
在龐大的逃難人群中,有一支薛姓人隨劉備進入蜀地,這支薛姓族人的首領叫薛永。薛永的父親薛蘭是西漢御史大夫薛廣德的十世孫,曾任兗州別駕,后被曹操所殺。父親慘死后,薛永遂轉而投奔當時占據徐州一帶的劉備。劉備旋即敗于呂布、曹操,幾經輾轉,被迫到荊州牧劉表手下謀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六軍南下,據有荊襄九郡之地,劉備于當陽再次敗于曹軍,最后只得聯合江東孫權,在赤壁大敗曹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復奪得荊州大部,才算有了落腳之地。面對曹操和孫權兩大軍事集團的壓力,劉備惟有向西發展以求自保。211至214年,劉備終于打敗益州牧劉璋,據有西川之地,為以后蜀國建立奠定了基礎。而在此過程中,薛永恪盡職守,忠心佑主,始終追隨于劉備左右,南征北戰,立下了卓越功勛。大批薛氏族人也隨著薛永往返遷徙,逐漸進入巴蜀。
從歷史記載上看,這或許是薛姓宗族第一次大規模的移動,盡管史書對此語焉不詳,但由蜀漢王朝建立后,薛永升受劉備蜀郡太守、其子薛齊官拜巴郡太守的情況來看,他們父子能同時掌管號為蜀地大郡、朝廷屏翼的巴、蜀重郡,說明他們不僅居功至偉,而且足可擔當御敵戍邊的重責。蜀地不少人因感念其惠,遂以薛為姓。大概也因此原因,薛姓在川北各地影響深遠,并留下了不少與薛姓有關的地名。直至隋唐之際,屬于劍南道的維州仍有薛城縣的記載,入宋后方改名為保寧。據專家考證,這可能就是薛氏一族舊日的聚居地。263年,曹魏發兵滅蜀,當時薛氏投降的竟達5000戶之多,勢力之大,亦可窺知薛姓在蜀漢時期占據相當重要的政治地位。
蜀漢滅亡后,為了徹底斷絕劉氏宗族恢復故國的企圖,曹魏決定采取移民空地的政策,大舉將蜀地百姓內遷中原各地。這時,薛齊雖然降魏,受封為光祿大夫,然而也在遷徙之列,隨同薛姓宗族一道遷至河東郡汾陰居住。盡管這些薛姓族人原本大多不是蜀人,由于薛永勤政愛民,深得當地蜀人擁戴,因他們遷自蜀地,所以世人共謂之“蜀薛”。成為后來河東望族薛姓的先祖之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薛姓呈現出全面發展的勢頭,薛姓族人已遍及北方的黃淮流域,很大一部分集中于今山西、河南、山東、安徽北部等地,并形成了薛姓的主要繁衍中,心。
在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政權里,就有薛姓人任職。魏國有天水人薛夏,魏文帝時官至秘書丞,曹操對他頗為器重.常與之談古論今,并尊稱他為“薛君”。薛靈蕓,為魏文帝宮中美人,對裁剪針工有獨到之處,能在沒有燈光的房間里,很快地裁制衣服,宮中稱之為“針神”。蜀國薛姓宗族領袖薛齊為巴、蜀二郡太守。竹邑人薛綜至孫子薛兼三代任太子少傅,“由綜至兼,世傳東宮,談者美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河東薛姓在魏晉時期形成,并逐漸發展成當地的名門望族。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盛行,無論漢族政權,或是少數民族政權,要建立和鞏固自己的統治,都必須依靠當時的名門望族,于是他們紛紛拉攏、吸收中原望族參加到自己的政權里。河東薛姓,作為關東著姓,也是各個政權積極爭取籠絡的對象,作為統治集團的中堅力量,薛姓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到南北朝時,薛姓在各方面則大放異彩。河東汾陰人薛安都是南朝宋著名將領,歸附北魏后被封為鎮南大將軍、徐州刺’史,并賜爵河東公。其子薛淵為南朝齊重要軍事將領。薛安都侄子薛深任南朝宋驃騎將軍,薛真度歷任荊州、豫州、揚州刺史,又授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能撫恤百姓,深得北魏宣武帝的信任。代北(后落籍河南洛陽)人薛豹子,本鮮卑族叱干氏,在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中改姓薛,于北魏任徐州刺史,剛正不阿,“在州甚多惠政”,深受百姓愛戴。其子薛椒,風度翩翩,遵禮行教,舉止得當,拜七兵尚書。太原人薛提,北魏初年因有政績,遷晉兵將軍、冀州刺史,封太原公。河東汾陰人薛強原為后秦右光祿大夫、七兵尚書,封馮翊公,其子薛辯為北魏平西將軍、東雍州刺史,賜爵汾陰侯。薛辯子薛謹為北魏河東太守,襲爵汾陽侯。薛辯長子初古拔,因功任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河東公。學者薛(忄登),曾為北魏征虜將軍、中散大夫,西魏時進爵為伯,升任中書侍郎、安東將軍。汾陰人薛實,西魏時領著作佐郎,修國史,遷中書令,北周時因功進爵為侯,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等等不一而足。
一些在北朝任職的薛姓人,在隨后的隋唐時期繼續擔任官職。北周司金大夫、文城郡公薛胄在隋文帝時任兗州刺史。義興 (治所在今江蘇宜興)人薛士通為隋膺揚郎將,唐初歸降,授東武州刺史、平輔公,后改任泉州刺史。長期主持中樞的河東汾陰人薛道衡,深受隋文帝器重,道衡的兄弟、五個兒子及族叔、堂侄等多在朝廷任職,且委以重任。隋代河東汾陰薛姓因薛道衡家族而發跡,成為聞名全國的望族。
隋唐時期
隋唐時薛姓除在黃淮流域中下游繼續發展外,更稱盛于我國西北部。南北朝時,薛姓族人主要沿自東向西北的路線傳播,三國時魏有天水(今屬甘肅)人薛夏,說明此時已有薛姓人居住在今甘肅省。至隋唐時,甘肅省薛姓已形成壯大之勢,金城(今甘肅蘭州)人薛舉家財萬貫,隋朝末年曾起兵反隋,后一度稱帝。
及至唐代,薛氏家族達到了空前繁榮。薛姓郡望已全部形成。唐代的政治中心在長安(今陜西西安),因為有薛姓人多在朝中為官,因此,大量的薛姓族人遷居關中,今陜西關中地區成為薛姓一個重要繁 衍地,從而躋身關中望族。武則天女兒太平公主嫁給出自河東薛氏家族的薛紹,既是恩寵,也是唐王朝對薛氏家族的拉攏。
宋元明清時期
五代時期有薛懷讓,其先世為戎人,說明他是由少數民族加入薛姓的。他自幼勇敢,在后唐莊宗時任軍職,唐明宗時任神武廂都校、州刺史。后晉時歷任宿州團練使。后漢時安國軍節度使,后移鎮同州。后周時加同平章事銜,任左屯衛上將軍、左武衛上將軍。
宋朝建立后,國家重新統一,人民又得以過上較為安定平穩的生活。這一時期,薛姓散居于全國各地,發展相對穩定,其中北宋初年薛居正家族比較顯赫。
明清時期,薛姓規模日盛,族人已遍及大江南北,尤其向南遷徙的進度更快、規模更龐大了。自南宋開始,福建薛氏又分衍出廣東海陽、五華、興寧、梅州等支派。元代有薛信,由寧化轉徙粵之平遠,其后復由平遠轉徙程鄉(今屬福建)。,作為一個歷史悠久、有著輝煌事跡的家族,這一時期的薛姓人不遜先輩,以多姿多彩的形象活躍在歷史的舞臺上。
遷入臺灣
自明清起,于東南沿海的薛姓已零星遷入臺灣。清康熙年間,派兵攻滅臺灣鄭氏政權,隨即在臺駐軍,設置府縣。當時臺灣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對于地窄人稠的閩粵居民很有吸引力,于是陸續有人從閩、粵兩地入臺墾殖,其中也有薛姓人士。大約 1710年前后,有一個入墾打獵東堡的人,名叫薛大;另有一位粵籍人薛昌貴,定居于淡水。乾隆年間又有薛君隆從廣東到桃園的大桃村開墾,廣東的薛華梅到臺中縣的東勢鎮定居。近代以來,特別是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后,大陸與臺灣的聯系一度中斷達50年之久,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臺灣方才回到祖國的懷抱。其間薛姓極少有移居臺灣者。1949年國民黨政權退居臺灣后,黨、政、軍、科、教、文各界有大批人員自大陸遷臺,其中就有為數不少的薛姓人,如國民黨高級將領薛岳,資深報人薛心熔等。
遷徙海外
薛姓人在清代遷往臺灣的同時,也開始有人涉洋過海,向東南亞等地遷徙,成為當地華僑。進入近代,由于世界奴隸制的廢除,歐美各國及其殖民地急需大量廉價勞動力,而此時清政府也由于政局不穩,世事多變,且急需外匯彌補巨額貿易赤字。如光緒十年(1886年)兩廣總督張之洞上奏稱,每年需要總數2000萬元(約合1400萬兩白銀)的僑匯,已相當于光緒后期每年關稅收入的65%,所以不但解除清初的禁海令,同時大力鼓勵華人出洋勞務。這樣又極大刺激了中國向海外移民的熱情,進一步壯大了華僑的隊伍。據不完全統計,到光緒末年,全球華僑及華裔已達400多萬人,其中就包括大量的薛姓族人。
家譜
家譜文件
家譜文件
薛姓家譜介紹
薛姓家譜介紹
家乘譜牒,即記錄氏族世系的書,簡言之即家譜,又稱族譜、宗譜、家牒、家乘、世譜,一般多指用來記載宗族世系事跡的歷史典籍或圖表,舉凡姓氏源流、家族遷徙、人口興衰、人物掌故、風土人情都可以入譜,可以說是宗族的發展史。由于家族不同,反映在譜中的內容也各有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家譜的續修、重修,家譜的形制越來越完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于是便相應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家譜文化。
薛姓宗族雖然歷史悠久、譜系綿長,但由于歷史上的種種原因,其家族修撰家譜始于何時,今已無從考證。不過從北朝薛安都家族事跡來看,當不晚于魏晉南北朝時期,這與當時盛行的門閥譜系之學有關。目前保存最早的薛氏族譜為唐代人林寶的《元和姓纂》,是書于中唐以前姓氏族望,記載頗詳。其論得姓受氏,多源于《世本》、《風俗通義》、《三輔決錄》及《姓苑》。這些書后世頗多失傳,賴《元和姓纂》之征引,后世學者方得以了解姓氏梗概。北宋歐陽修等人撰《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時,參考了《元和姓纂》,其《薛姓世系表》較為系統地記述了薛姓二大主支——任姓薛氏、媯姓薛氏的源流始末。
目前存世的(de)家(jia)譜(pu)(pu)多(duo)為修譜(pu)(pu)盛行時期(qi)的(de)明清兩(liang)代家(jia)譜(pu)(pu)。這些家(jia)譜(pu)(pu)大(da)多(duo)有固定的(de)體例和(he)格(ge)式,包括譜(pu)(pu)名、譜(pu)(pu)序、凡(fan)例、譜(pu)(pu)論、遺(yi)(yi)像(xiang)、恩榮錄、先世考、族規家(jia)法、禮(li)堂、五服圖、世系(xi)、傳(chuan)記(ji)、族產、契據(ju)文約、墳塋、字輩譜(pu)(pu)、續后(hou)譜(pu)(pu)、領譜(pu)(pu)字號等內容(rong),其中譜(pu)(pu)名、譜(pu)(pu)序、遺(yi)(yi)像(xiang)、先世考、世系(xi)、傳(chuan)記(ji)等都是常見的(de)內容(rong),也是各種家(jia)譜(pu)(pu)的(de)中心。
是:
1、遼寧(ning)錦縣薛姓一支字行為:“繼致順積美(mei),大中(zhong)其允從。”
2、 河(he)南新蔡牛灣薛姓的(de)輩份序列為:“孝靈兆(zhao)慶,守善光(guang)宗,恩培世(shi)蔭(yin),一道統風。”
3、 山(shan)東德(de)州薛(xue)姓始祖薛(xue)山(shan)白,后傳十四世,十四世以后的輩分為,福九長春(chun),洪儒景林,懋秀玉(yu)才,厚(hou)德(de)明新。
4、吉林省松原市薛姓(xing)排行:成國兆慧廣,清晶滿庭芳(fang),貴顯學(xue)文俊(jun),兵(bing)洪(hong)艷(yan)作長。
5、山(shan)東臨清一代薛姓始祖薛進榮,后傳九(jiu)世,九(jiu)世后的輩分為:因長朝德慶,繼厚永(yong)昌明。
6、 安徽肥東縣一代始(shi)于薛玉仙,后傳(chuan)二十余世,輩分為:盛應仙志,榮華(hua)忠正,賢良(liang)邦本,家國事(shi)成。
7、 山東(dong)臨沂市沂水縣一代傳二(er)十余世(shi),輩分為(wei):采芹(qin)唯秀士,會燕喜俊儒,復宗成(cheng)可(ke)效,述亞實(shi)言師。
8、重慶(qing)市(shi)奉節(jie)縣(xian)汾河(he)鎮(zhen)一代傳十世(shi)左(zuo)右,輩分為(wei):恩云承圣(sheng)明。
9、山(shan)東乳山(shan)市薛姓一(yi)支:啟(qi)君文兆(zhao)先,維思丕興全,祥和忠余慶,昌都(dou)廣世宣。
10、湖北隨州市高城鎮薛姓一支:大啟加升,樹德光(guang)照,永遠前進。
11、安徽壽(shou)縣一代薛(xue)(xue)氏,傳十幾世,按最初住處有南薛(xue)(xue)、北薛(xue)(xue)、東(dong)薛(xue)(xue)、西薛(xue)(xue)之分,輩分為:道德文章(zhang),敬信立和順。
12、江蘇徐州一支(zhi)薛:“傳書青云美。”
薛姓人口分布
當代薛姓(xing)的(de)(de)人(ren)(ren)口(kou)(kou)已(yi)近320萬(wan),是全(quan)國(guo)第(di)六十四位姓(xing)氏,大約(yue)占(zhan)全(quan)國(guo)人(ren)(ren)口(kou)(kou)的(de)(de)0.32%。從(cong)明朝(chao)至今600年中薛姓(xing)人(ren)(ren)口(kou)(kou)由32萬(wan)增(zeng)長(chang)到近320萬(wan),增(zeng)長(chang)了10倍多,薛姓(xing)人(ren)(ren)口(kou)(kou)的(de)(de)增(zeng)長(chang)速度等同全(quan)國(guo)人(ren)(ren)口(kou)(kou)的(de)(de)增(zeng)長(chang)速度。在全(quan)國(guo)的(de)(de)分布如今主要(yao)集中于江(jiang)蘇、陜西、河南三省,大約(yue)占(zhan)全(quan)國(guo)薛姓(xing)人(ren)(ren)口(kou)(kou)的(de)(de)39%。
其(qi)次(ci)分布于山西、河北(bei)、山東、安(an)徽(hui),這四省的薛姓(xing)又集中了(le)27%。江蘇為薛姓(xing)第一大省,占薛姓(xing)總(zong)人(ren)口的15%。全國(guo)形成了(le)東南蘇皖、西北(bei)秦晉(jin)、北(bei)部(bu)豫(yu)冀三塊薛姓(xing)聚集區。在近600年期(qi)間,薛姓(xing)人(ren)口流動的程度(du)和方向與宋元明期(qi)間有了(le)很(hen)大的區別,由東南向華中、華北(bei)的回遷(qian)已經大于由北(bei)向東南的遷(qian)移。
薛姓(xing)在(zai)長江以(yi)北(bei)地(di)區是比較常(chang)見的(de)姓(xing)氏之一。薛姓(xing)在(zai)人群(qun)中分布(bu)頻率示意圖(tu)表(biao)明:在(zai)江蘇(su)大部(bu)、安徽北(bei)部(bu)、山(shan)東(dong)南部(bu)、陜(shan)寧晉豫、甘肅東(dong)部(bu)和(he)中西部(bu)、渝鄂北(bei)部(bu)、新疆西北(bei),薛姓(xing)占(zhan)當地(di)人口的(de)比例達0.45%以(yi)上(shang),中心地(di)區可(ke)達到0.8%以(yi)上(shang),上(shang)述地(di)區覆蓋面積約(yue)占(zhan)了總國土面積的(de)16%,居住了大約(yue)32%的(de)薛姓(xing)人群(qun)。
本文地址://n85e38t.cn/qimingdaquan/276461.html.
聲明: 我們致(zhi)力于(yu)保(bao)護(hu)作(zuo)者版權,注重分(fen)享,被(bei)刊用文(wen)章因無法核實(shi)(shi)真實(shi)(shi)出處,未能及時與(yu)作(zuo)者取(qu)得聯系,或有版權異(yi)議的,請(qing)聯系管(guan)理員(yuan),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fen)文(wen)字與(yu)圖片資源(yuan)(yuan)來自(zi)于(yu)網絡,轉(zhuan)載是出于(yu)傳遞更多(duo)信息之目(mu)的,若有來源(yuan)(yuan)標注錯(cuo)誤或侵犯了(le)您的合(he)法權益(yi),請(qing)立即通知我們(管(guan)理員(yuan)郵箱:),情(qing)況(kuang)屬(shu)實(shi)(shi),我們會第一時間予(yu)以刪除,并同時向(xiang)您表示歉意(yi),謝謝!
上一篇: 薛氏家(jia)(jia)族的字輩排(pai)行和家(jia)(jia)譜記載
下一篇: 滕(teng)氏家族的字輩排行和家譜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