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姓,是(shi)中(zhong)(zhong)文姓氏之一,在《百(bai)家姓》排(pai)第82位,中(zhong)(zhong)國大陸第38大姓(2006年統計)。
歷史上部分姓于的名人
于(yu)定國(?-前40)西漢丞(cheng)相。字曼倩。東海郯(tan)縣(xian)(今(jin)山(shan)東郯(tan)城西南(nan))人。少時(shi)隨(sui)父學法(fa)。為(wei)獄吏(li)、郡決曹。宣帝時(shi),任(ren)廷(ting)尉(wei)。為(wei)人謙恭,能決疑平法(fa),被(bei)時(shi)人所(suo)稱(cheng)贊(zan)。后為(wei)丞(cheng)相,封西平侯。
于吉(ji),東漢末(mo)期的道士,漢族,瑯(lang)琊(今山東膠南)人,被普遍認為是道教經(jing)典《太平經(jing)》的作者(zhe),《三國志》記(ji)載為孫策所(suo)殺。
于(yu)禁(?-221年(nian)(nian)),字文則,泰(tai)山(shan)(shan)鉅平(今山(shan)(shan)東(dong)泰(tai)安南)人。三國(guo)時期魏國(guo)武將(jiang)。本為(wei)鮑信部將(jiang),后屬曹操(cao),曾于(yu)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shou)軍紀的(de)青州兵,同時為(wei)迎擊敵軍而固守(shou)營壘,因此曹操(cao)稱贊他可(ke)與古代名將(jiang)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si)年(nian)(nian)(219年(nian)(nian))的(de)襄樊之戰中,于(yu)禁在敗(bai)給關羽后投降,致使晚節不保。關羽敗(bai)亡后,于(yu)禁從荊(jing)州獲釋到(dao)了吳國(guo)。黃初二年(nian)(nian)(公元221年(nian)(nian)),孫權遣還(huan)于(yu)禁回(hui)魏,同年(nian)(nian)去世(shi)。
于謹(493—568、5、5),字思敬,小名(ming)巨彌,河南(nan)洛陽(今河南(nan)洛陽)人,南(nan)北朝時期北魏(wei)、西魏(wei)、北周(zhou)著名(ming)將(jiang)(jiang)領、戰略家。出(chu)身官吏世家,六世祖于栗磾為北魏(wei)名(ming)臣;曾祖于婆為北魏(wei)懷(huai)荒(huang)鎮將(jiang)(jiang);祖父于安定為平(ping)涼(liang)郡(jun)(jun)(jun)守、高平(ping)郡(jun)(jun)(jun)將(jiang)(jiang);父親于提為隴西郡(jun)(jun)(jun)守,荏(ren)平(ping)縣伯。北周(zhou)保定二年(562年)時,因(yin)于謹的(de)原因(yin)被追(zhui)贈為使持節、柱(zhu)國大將(jiang)(jiang)軍、太保、建(jian)平(ping)郡(jun)(jun)(jun)公。
于(yu)(yu)志(zhi)寧(ning),于(yu)(yu)謹的曾孫,于(yu)(yu)宣(xuan)道之子(zi)(zi)(zi)(zi),過繼叔父于(yu)(yu)宣(xuan)敏。大業末年,于(yu)(yu)志(zhi)寧(ning)任(ren)冠氏縣長,因為(wei)山(shan)東民變群起(qi),于(yu)(yu)志(zhi)寧(ning)辭官(guan)回鄉。617年,李(li)(li)淵起(qi)兵入(ru)關(guan)中(zhong),任(ren)其為(wei)銀(yin)青光祿大夫(fu)。629年,任(ren)中(zhong)書(shu)侍郎,后加散(san)騎常侍、太(tai)(tai)(tai)(tai)子(zi)(zi)(zi)(zi)左庶子(zi)(zi)(zi)(zi),封黎陽(yang)縣公。640年,兼(jian)太(tai)(tai)(tai)(tai)子(zi)(zi)(zi)(zi)詹事。643年,李(li)(li)承乾被(bei)廢,東宮屬官(guan)都被(bei)問(wen)罪,只有于(yu)(yu)志(zhi)寧(ning)受到表彰。李(li)(li)治被(bei)立為(wei)皇(huang)太(tai)(tai)(tai)(tai)子(zi)(zi)(zi)(zi),于(yu)(yu)志(zhi)寧(ning)再任(ren)太(tai)(tai)(tai)(tai)子(zi)(zi)(zi)(zi)左庶子(zi)(zi)(zi)(zi)。太(tai)(tai)(tai)(tai)宗去世,李(li)(li)治繼位,于(yu)(yu)志(zhi)寧(ning)任(ren)侍中(zhong)。650年,加光祿大夫(fu)之位,進封燕國公。652年,兼(jian)太(tai)(tai)(tai)(tai)子(zi)(zi)(zi)(zi)少師(shi)。656年,轉太(tai)(tai)(tai)(tai)子(zi)(zi)(zi)(zi)太(tai)(tai)(tai)(tai)傅。659年,任(ren)太(tai)(tai)(tai)(tai)子(zi)(zi)(zi)(zi)太(tai)(tai)(tai)(tai)師(shi)、同中(zhong)書(shu)門下三(san)品。665年,于(yu)(yu)志(zhi)寧(ning)薨,贈(zeng)幽州都督(du),謚(shi)號為(wei)定。
于頔(di)唐朝大臣。浜(bang)庢嘗(chang)字允元,行二(er)十九,河南(今(jin)河南洛陽(yang))人。始以(yi)門(men)(men)蔭(yin)補(bu)千牛,調授華陰尉。建中(zhong)四年以(yi)攝監察御(yu)史充入蕃使判官。遷司門(men)(men)員外郎兼(jian)侍御(yu)史,充入蕃計(ji)會(hui)使。歷長安令、駕部(bu)郎中(zhong)。貞元七年出為湖州刺史,有政聲,與(yu)詩僧皎然等唱(chang)酬。
于(yu)琮,于(yu)敖子(zi),河南人也。落拓(tuo)有大(da)志,雖(sui)以(yi)門資為吏,久(jiu)(jiu)不見用。大(da)中朝(chao),駙馬(ma)都尉鄭顥以(yi)琮世故,獨以(yi)器度(du)奇(qi)之。會有詔于(yu)士族中選(xuan)人才(cai)尚公主,衣冠多避(bi)之。顥謂琮曰:“子(zi)人才(cai)甚佳,但不護細行,為世譽所抑,久(jiu)(jiu)而不調,能應此命乎?”琮然之。會李藩知貢舉,顥托之登第;其年(nian)遂升諫(jian)列,尚廣(guang)德公主,拜駙馬(ma)都尉。累踐(jian)臺閣(ge),揚歷藩府(fu)。乾符中同平章事。
于(yu)謙(qian)(1398年(nian)5月13日-1457年(nian)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shao)保(bao),世稱于(yu)少(shao)保(bao)。漢族(zu),明(ming)朝浙江承宣(xuan)布(bu)政(zheng)使司杭(hang)州錢塘(tang)縣(xian)人。因(yin)參(can)與(yu)(yu)平定漢王(wang)朱高(gao)煦謀反有功(gong),得到明(ming)宣(xuan)宗器重,擔任明(ming)朝山西(xi)(xi)河南巡撫。明(ming)英宗時期,因(yin)得罪王(wang)振下獄,后(hou)釋放,起為兵部侍(shi)郎。土木之(zhi)變(bian)后(hou)英宗被(bei)俘(fu),郕(cheng)王(wang)朱祁鈺監(jian)國,擢兵部尚書(shu)。于(yu)謙(qian)力排南遷之(zhi)議,決策守(shou)京師,與(yu)(yu)諸大(da)臣請郕(cheng)王(wang)即(ji)位。瓦(wa)剌兵逼京師,督(du)戰,擊(ji)退之(zhi)。論(lun)功(gong)加封少(shao)保(bao),總督(du)軍務,終迫也(ye)先遣使議和(he),使英宗得歸。天(tian)順元年(nian)因(yin)“謀逆”罪被(bei)冤殺。謚(shi)曰忠肅。有《于(yu)忠肅集》。于(yu)謙(qian)與(yu)(yu)岳飛、張煌言(yan)并(bing)稱“西(xi)(xi)湖三杰”。
于成龍,字北溟,別號子山,山西(xi)(xi)永寧州(今山西(xi)(xi)離石)人。生于明萬(wan)歷四(si)十四(si)年(nian)(1616),卒(zu)于清康熙二(er)十三年(nian)(1684)四(si)月,為清代名臣。
于(yu)(yu)敏中(zhong)(1714年(nian)—1779年(nian)),字叔子,一(yi)字重棠,號耐圃,江蘇(su)金壇人。乾(qian)隆(long)二年(nian)(1737年(nian))進(jin)士,官(guan)至文華殿大學(xue)士兼軍機大臣。在乾(qian)隆(long)朝為漢臣首揆(kui)執(zhi)政最久者(zhe)。乾(qian)隆(long)三十八年(nian),詔議開館校書,初劉統(tong)勛反(fan)對,于(yu)(yu)敏中(zhong)主(zhu)力開館。四庫全書館開,于(yu)(yu)敏中(zhong)為正(zheng)總(zong)裁。于(yu)(yu)敏中(zhong)擅長(chang)翰墨,書風(feng)近董(dong)其(qi)昌,是當(dang)時頗有影(ying)響(xiang)的書法家。卒謚文襄。有《臨清紀(ji)略》。
于右任(1879年(nian)(nian)4月11日-1964年(nian)(nian)11月10日),漢族,陜西(xi)(xi)三原人,祖籍涇陽,是我國(guo)近代、現(xian)代著名(ming)政(zheng)治家(jia)、教育家(jia)、書(shu)法家(jia)。原名(ming)伯(bo)循,字誘人,爾后以(yi)“誘人”諧音“右任”為名(ming);別署“騷心(xin)”“髯翁”,晚(wan)年(nian)(nian)自號(hao)“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nian)(nian)系(xi)同盟會成員,長年(nian)(nian)在(zai)國(guo)民政(zheng)府擔任高級(ji)官員,同時(shi)也是中國(guo)近代書(shu)法家(jia),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guo)立西(xi)(xi)北農林專科(ke)(ke)學校(今(jin)西(xi)(xi)北農林科(ke)(ke)技大學)等(deng)中國(guo)近現(xian)代著名(ming)高校的創辦人。
于省吾(1896~1984)古(gu)文字學家。字思泊(bo),號雙劍(jian)誃主人、澤螺居士、夙興(xing)叟,漢族,遼(liao)寧省海城縣人。
姓于的男明星:
于(yu)(yu)正、于(yu)(yu)榮(rong)光、于(yu)(yu)海、于(yu)(yu)和偉、于(yu)(yu)謙、于(yu)(yu)小彤、于(yu)(yu)小偉、于(yu)(yu)波、于(yu)(yu)洋、于(yu)(yu)是(shi)之、于(yu)(yu)仁泰(tai)等等。
姓于的女明星:
于(yu)(yu)丹、于(yu)(yu)藍、于(yu)(yu)小慧、于(yu)(yu)娜、于(yu)(yu)莉(li)、于(yu)(yu)芷蔚、于(yu)(yu)莎莎、于(yu)(yu)芷晴、于(yu)(yu)明加、于(yu)(yu)素秋(qiu)等(deng)(deng)等(deng)(deng)。
俞是中國第119個人口最多的姓氏,俞在長三角地區占據主導地位。當代余姓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0.11%,總人口約140萬。
于的名字與圖騰
余,原意是用木頭造一艘船。在古代,先以天然空心樹干為舟,后以空樹干為舟,是知字。甲骨文中的禹,其下部是一只船,是一只船的象形字;上半部分是一個三角形符號。文的禹,左有船,右有尖木鑿,形似人鑿成的船,旁邊的點表示鋸末。小篆中的于,下部豎曲線表示船在水上行走的水紋。后來楷書的水紋變成了豎刀。古代的禹人生活在河岸邊,制造獨木舟和擺渡是他們的拿手絕活,于是形成了禹氏族,禹氏的誕生也與此有關。
俞氏的起源與演變
俞氏的主要來源有和姬姓兩種。
第一個來自于之,黃帝時代的一個好醫生。據說于之的醫術不僅限于“對癥下藥”。其實已經可以“削皮、去筋、洗五臟”,達到了祛除病根的程度。稱“于”,意為恢復,故其姓于。這位名醫之后便是,而中國大部分的俞姓都尊為祖。
第二個出自姬姓。春秋時期鄭公子名為,周名為鄭司徒,后來其他家族名為,生活在秦漢時期,漢景帝來的時候,和分家。所以重慶、渝、渝同屬一個集團,在史書中有時是相互交流的。虞姬姓氏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
外源基因流入
姓于的其他民族很少。滿清八旗的尼瑪哈和蒙古人的海拉蘇改姓只是在清初。東北的俞姓與這兩個滿族宗族的改姓有關。
歷史上商禹的分布與遷徙
俞氏出現后,主要活動于陜西、河南一帶。他東遷北遷,到了晉代,于的足跡已經到了河北、山東。到了唐代,俞氏迅速發展到江南。當時,在河北滄州、山東曲阜、滕州、浙江紹興等地,俞氏已經成為當地的望族。到了宋代,俞氏進一步向東南聚集,遍布南方。
宋朝時,余姓有兩萬多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27%,居第71位。俞氏當時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和江西,約占三省俞氏總人口的60%。其次分布在廣西、江蘇、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浙江是余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余姓總人口的27%。基本上在國內形成了一個以長三角為中心的余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余姓約有41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4%,居第57位。浙江仍然是俞氏第一大省,約占俞氏人口的50%。余姓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江蘇、安徽四省,約占全國余姓總人口的94%。禹的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遷移。余姓多集中在長三角。
當代俞氏的分布與圖譜
俞姓人口已達140萬,居全國第119位,約占全國人口的0.11%。自宋代以來,1000年間,俞氏人口增長率呈A型。目前,余姓第一大省仍是浙江,約占全國余姓人口的30%。俞氏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江西、江蘇四省,集中了全國72%的俞氏人口。其次,分布在上海、遼寧、福建、廣西。在中國形成了一個以長三角為中心的余姓分布區。
俞氏分布于浙江-上海、安徽-江蘇大部、湖北東部、江西-福建北部、廣西中部、云南大部、甘肅中部、青海東部、寧夏西部、遼寧西南部。余氏在本地人分布的頻率約為0.24%,中心區可達1.1%以上。上述區域覆蓋面積約占中國總面積的10.4%,其中約65%的區域有人居住。安徽北部、魯豫東部、湖北中部、江西南部、臺灣省、廣東東北部和西部、湖南和廣西大部、四川和云南西部、貴州南部、寧夏大部、甘肅南部和西部、遼寧大部、內蒙古東南部和西部等地,當地人群中的于姓分布頻率約為0.08%-0.24%,上述地區的覆蓋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4%。
俞氏傳統文化
王鶴堂郡,姓于,主要包括河間、河東、江陵。俞姓鄭,鄭的名字叫俞,是明朝的人。余對的兵法很熟悉。當他在福建當連長時,他帶領余家俊抗擊日本侵略者,成為一名著名的士兵。他家叫正氣堂,還寫過正氣堂集。他們的后代以正氣為堂名。
俞氏重要對聯有以下五幅:
志在山水;放了林泉。
明星十友;河間四公。
漁民送驕傲;云谷藏書。
葬于土,禹妻孝,荊門借粟,與禹同居。
詩知法,得山川之音;
鼓勵庸俗育兒,征和綁嘉禾之差。
目前,上海圖書館收藏有86部俞氏宗譜,國內其他單位圖書館也收藏有213部俞氏宗譜。
名人頻率和家族圣賢
從755年到79000年,共收集了140位姓于的名人,占名人總數的0.31%,在名人姓氏排行榜中排名第76位;余的著名文學家占全國文學家總數的0.28%,排名第79位。于名醫占全國所有醫學博士的o.6%%,排名第38位;于的著名藝術家占中國藝術家總數的0.51%,排名第45位。
歷代俞氏重要人物有:春秋時期的秦、西漢司徒于玉蓮;宋代大理舒邵青于吉;宋元時期的道家學者顏瑜;明朝樞密院官員余,福建連長余;清代道光學者、學者俞樾,學者俞;昆曲藝術家余素祿、教育家余慶堂、臺灣省省“主委”余鴻鈞;當代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俞,畫家,分類學家、園藝家俞德訓,作家、紅學家俞平伯,植物病理學家俞大龍,戲劇家,語言學家俞敏。
俞氏血型
裕民的血型分布如下:0型占34.7%,A型占29.7%,B型占27.1%,AB型占8.5%。
回答了覺得可以要采納
于姓的名人很多,把主要名人都列出來了,請看完比較全面
一、姓氏源流
于(Yú)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為周武王姬發的后代,以國名為氏。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周武王克商后,大舉分封諸侯,其第二個兒子邘叔被封在邘國。據《廣韻》所載,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第二子(有說第三子)于邘(故城在今河南省沁陽西北于邘邰鎮),稱于邘叔。后來,于邘叔的子孫就以國名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則去邑旁姓于,是為河南于氏,史稱于姓正宗。
2、出自古復姓淳于氏,為唐代時避諱憲宗李純所改單姓于氏。據《古今姓氏書辯證》等所載,淳于公子孫,以國名為姓,稱為淳于氏。唐貞觀年間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至唐憲宗李純時,為避諱(“純”“淳”同音),復姓淳于氏改為單姓于氏。到了宋代,又有部分于姓恢復淳于姓,也有一部沿襲未改的,形成此支于氏。
3、出自北魏時的萬忸于氏,為孝文帝漢化改革時,恢復本姓于。據《路史》所載,鮮卑族的萬忸于氏原為山東于姓人,后隨鮮卑改之,孝文帝漢化改革,又復于姓。這一支于氏雖然是從鮮卑族的萬忸于氏所改,一向也被當作外來的姓氏看待,但在實際上,他們仍然是漢族于姓的后代,只是在漢代之時,有一位名為于公的后代,隨著拓跋氏離開了中原,并且為了適存于鮮卑族而改姓為萬忸于氏,等到后來鮮卑族的拓跋珪在我國北方建立了北魏,才又“重回娘家”,復姓為于而已。
4、出自賜姓或少數民族改于姓而來:
① 明朝時賜元人巴延達哩姓于名忠,清八旗尼瑪哈氏改于姓。
② 又有達斡爾、鄂倫春、土、回、高麗等小數民族有改于姓者。
得姓始祖:于邘叔。為周武王姬發之次子(一說第三子),武王滅商后,大舉分封諸侯,他把于邘國分封給于叔,起初于叔為于邘叔,其名得于封地。后來于邘國的子孫就以國為氏,有的姓了于邘,后來干脆去掉邑旁姓于,稱為于姓,史稱于姓正宗,是為河南于氏,后世于姓尊于叔為于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繁衍播遷河南沁陽縣北部一帶,是古于邘國所在地,當然也是于姓的發祥地。在于邘國滅亡后較長的一段時間里,于姓基本上都生活在今河南省境,播遷基本是以河南境內為主,如方城、午湯、許昌、伏牛山等地。秦漢時期,于姓人開始以河南為中心緩慢向周邊播遷,北遷山西、河北、東遷安徽、山東,西遷陜西、甘肅,此期于姓主要是以我國北方的中原地區為繁衍播遷的中心,并形成三大郡望,即河南、東海、河內,由此,東遷入山東的于姓也開始興旺起來。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期的軍閥紛爭割據,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的慘狀,于姓人跟隨著逃難大軍,大舉南遷于東南廣大地區,五胡亂華,促進了民族間的交流與融合,而戰爭又使中原地區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為躲避戰亂,處于河南南部的于姓則就近南下湖北,后輾轉于四川、湖南。隋唐時期,由于國家統一,戰亂減少,也由于國人根深蒂固的戀家思想,于姓遷徙有等于無,卻繁衍昌盛起來,于姓相繼在北方形成了幾處大的望族。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并擄走徽、欽二宗,有于姓人隨往黑龍江。南宋后期,于姓開始由浙入閩,由閩入粵。元末農民起義軍四起,社會動蕩不安,江南人口銳減,由于山西表里山河的特殊優越位置,所受影響不大,朱明王朝建立,遷山西人于人口蕭條處,則山西于姓也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其分別遷山東、河南、河北、陜西、江蘇等地。此前有河南于姓遷順天府(今北京市)(據《于氏宗譜》所載)。清代,河南、河北,尤以山東的于姓人為多,闖關東謀生并定居。至此于姓人已遍布天下。如今,于姓分布以山東省為多,約占全國漢族于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其次黑龍江、遼寧、吉林、湖南、陜西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于姓約占全國漢族于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于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八位的大姓,人口較多分布廣泛,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六。歷史上的于姓人才濟濟,涌現出不少名人。
古代
于公:東海郯縣(今山東郯城西南),以善于決獄而成名,他所洗雪的“東海孝婦”一案,更是千古美談。 其子定國、孫永皆封侯。
于定國:東海郯縣人,漢初丞相,少學法于父,后為獄吏,宣帝時,任廷尉,決疑平法,后為丞相,被封為西平侯。
于吉:瑯邪(今山東膠南縣)人,東漢時方士,為孫策所殺,有《太平清領書》傳世。
于禁:泰山巨平(今山東泰安南)人,三國時魏名將,因征戰有功,封益壽亭侯,后被水淹七軍,為關羽所擄,釋放后,羞愧而死。
于志寧:京兆高陵(今屬陜西)人,貞觀中為太子右庶子,高宗時拜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三品,并封燕國公,以華州刺史致仕。
于休烈:唐代洛陽人,開元初舉進士,累官至積賢殿學士。性恭儉仁愛。禮賢下士。
于濆:唐代晚期詩人,雖不為時人所重,但卻具有顯著現實主義創作特色,藝術上雖不夠錘煉,但質樸無華,明快直切。《全唐詩》收其詩四十五首。
于謙: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兵部尚書,土木堡事變,明英宗被俘,也先挾英宗南下,他擁立景帝穩固人心,大敗也先,取得北京保衛戰大捷。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而復位,于謙被斬,這是歷史上的一樁冤案,有《于忠肅集》。
于慎行:山東東阿人,明代文學家,曾任禮部尚書,其學有原委,貫穿百家,詩文弘麗,一時推為大手筆,有《讀史漫錄》、《谷城山館詩文集》。
于成龍:(老于成龍)山西永寧(今屬交口)人,清代廉吏,其為官清廉,愛民如子,重視教育,興修學校,康熙贊其“天下廉吏第一”,官至兩江總督。
于成龍:(小于成龍)祖籍遼東,生于直隸固安(今河北省固安縣),為漢軍鑲黃旗人,曾任通州知府,直隸巡撫、河道總督等要職。
于準:清山西永安人,官至江蘇巡撫。于敏中:清江蘇金壇人,進士及第,后為軍機大臣。
近代到民國
于式枚:賀縣(今賀州)人。光緒六年(1880年)進土,授兵部主事。充李鴻章幕僚多年,奏牘多出其手。1896年參加康有為倡設的保國會。1906年任廣東提學使,廣西京官聯名上奏薦其兼任廣西鐵路公司總理,規劃建筑廣西境內鐵路。1907年充出使考察憲政大臣,上奏反對立憲和召開國會,維護專制皇權,立憲派請罷。因得皇族和頑固派支持,擢升郵傳部侍郎、禮部侍郎、學部侍郎、修訂法律大臣、國史館副總裁。辛亥革命后悲憤憔悴,穩居青島,謝絕袁世凱聘為參議。
于右任:陜西三原人,國民黨南京政府成立后,歷任審計院院長、政府委員、監察院院長、最高國防委員會委員等職。又是著名書法家、詩人,善草書,1964年病逝于臺灣,有《右任文存》、《右任詩存》行世。
于學忠:山東篷萊人,早年為吳佩孚之干將,后離吳投張,轉入奉系,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過臺兒莊戰役和武漢保衛戰,是張學良被軟禁后奉系的重要將領。
現代的就更多了
于權伸中國1904~1973吉林遼源開國少將(1955年)
于時雨中國1910~1942吉林輝南抗日愛國人士
于桑中國1917~2008四川渠縣共產黨員,少將軍銜
于笑虹中國1914~1973山東即墨共產黨員,少將軍銜
于俠中國1915~2002安徽金寨開國少將(1964年)
于敬山中國1919~1996安徽宿州共產黨員,少將軍銜
于波中國1930~2006山東文登海軍少將
于殿臣中國1930~江蘇鎮江少將軍銜(1988年)
于永波中國1931~遼寧瓦房店共產黨員,上將軍銜
于鴻禮中國1931~遼寧丹東少將軍銜(1988年)
于敏中國1926~河北寧河核物理學家,中國“氫彈之父”
于占元中國1905~1997北京戲劇教師
于是之中國1927~2013河北唐山話劇演員,中國話劇代表人物
于承惠中國1939~2015山東蓬萊演員,武術家
于榮光中國1958~北京演員
于魁智中國1961~遼寧沈陽京劇表演藝術家
于震中國1975~北京演員
于姓起源參考之一
「于」源出 :
一、出自「姬」姓。
以國名為氏。
據《元和姓(xing)纂》和《廣韻(yun)》所載,周武王第三子受(shou)封於邘(yu)國,稱為邘(yu)叔(shu),其(qi)後去邑旁(pang)為于(yu),有于(yu)氏(shi)。
二、為鮮卑族復姓(xing)所(suo)改。
據《路(lu)氏(shi)》所載(zai),東海(hai)于公裔孫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定居中原,代為漢(han)姓(xing)「于」氏(shi)。
三、唐(tang)代淳于氏(shi)為避唐(tang)憲(xian)宗李純之名(ming)諱(hui)(淳,純同音)改(gai)為于氏(shi)。
家族 名人
于譧(1398-1457) 字廷益,明(ming)代浙江(jiang)錢塘人。
歷任官監察御史,兵部尚(shang)書等。
正(zheng)統十四年,土木橋(qiao)之變,瓦刺首領也先侵擾(rao)大同,明英宗被俘,于譧反對放棄(qi) 北京 ,擁立英宗弟(di)為景帝,主君(jun)務,擊退也先軍隊,接英宗回。
英宗復辟(pi)後被(bei)殺,年六十歲,天下(xia)冤之。
于成龍(long)(1617-1684)字北溟,清 山西 永寧人,康熙時(shi),官至(zhi)兩(liang)江(jiang)總督,以清廉著稱,時(shi)稱天下清官第一。
地望分布:
河(he)南河(he)南郡,山東(dong)東(dong)海郡。
于姓起源參考之二
中國 的于姓和其它許多姓氏一(yi)樣,其姓源的出處并不(bu)是單一(yi)的。
它既有于姓(xing)(xing)后人(ren)改為他姓(xing)(xing)后,經過(guo)100多年的時間(jian), 又改回原來的于姓(xing)(xing),又有因避皇帝名諱而改姓(xing)(xing)于姓(xing)(xing)的人(ren)。
可(ke)以說,于姓的來(lai)源共有(you)三支,但追本(ben)溯源只有(you)兩支。
據(ju)《新唐書·宰相世系(xi)》所載,最(zui)早的一支于(yu)姓祖先是源自周文王的姬姓后(hou)人(于(yu))叔,其姓源的發(fa)祥地(di)在(zai)河南沁陽(于(yu))邰(tai)村(cun)。
沁(qin)陽姓氏(shi)研(yan)究會副會長鄧宏里:“武王姬(ji)發(公元前11世紀(ji))封他的第三個兒子(于)叔,封到(dao)這里,成(cheng)立了(le)(le)(于)國(guo),(于)叔也就(jiu)成(cheng)了(le)(le)國(guo)君了(le)(le)。
到(dao)了(le)(le)春秋(qiu)戰國(guo)的(de)時候(hou),邗(han)國(guo)消亡(wang)(wang)了(le)(le),(于)國(guo)消亡(wang)(wang)以后,國(guo)人為(wei)了(le)(le)不(bu)忘自己的(de)祖根,不(bu)忘自己的(de)國(guo)家,所以就以國(guo)為(wei)姓了(le)(le)。
而(er)原來(lai)的(de)(de)邗國有耳(er)刀旁(pang),作為姓氏的(de)(de)時候,就把耳(er)刀旁(pang)去掉,只(zhi)保留干勾就是(shi)于,這就是(shi)于姓的(de)(de)來(lai)源。”
另據(ju)《姓(xing)氏(shi)考略(lve)》記載,唐朝元和(he)初年,復(fu)姓(xing)淳于氏(shi)因避憲(xian)宗皇帝(di)李純的名(ming)諱,就改為姓(xing)于,從此就形成了又一支于 氏(shi)族 人。
最初,源(yuan)自姬姓的(de)(de)于姓人(ren)氏(shi)主(zhu)要在(zai)其(qi)發祥地一帶發展繁(fan)衍(yan),后(hou)(hou)因戰亂及自然災害等(deng)原因,在(zai)戰國后(hou)(hou)期的(de)(de)時(shi)候,開始向外地遷移,其(qi)中遷到山東郯(tan)城的(de)(de)一支于氏(shi)發展很(hen)快,到西漢時(shi)就有(you)一位(wei)叫于永的(de)(de)在(zai)朝廷(ting)做御史大夫,所以(yi)在(zai)相當長的(de)(de) 時(shi)期 內于姓一直是郯(tan)城的(de)(de)名門望族。
東(dong)漢末年(nian),于(yu)永的(de)后(hou)代有一支隨著鮮卑族拓跋氏離(li)天中原(yuan),并改姓(xing)萬(wan)(wan)忸于(yu)氏,后(hou)來拓跋氏在(zai)我(wo)國北方建立北魏,這一支萬(wan)(wan)忸于(yu)氏又重返(fan)中原(yuan),在(zai)孝文帝拓跋宏遷(qian)都洛陽后(hou),又將(jiang)萬(wan)(wan)忸于(yu)氏恢復為原(yuan)來的(de)于(yu)姓(xing)。
在于姓的發祥(xiang)地西(xi)萬(wan)鎮(于)邰村(cun)我們了解(jie)到,村(cun)中現(xian)已沒有于姓村(cun)民了,在與(yu)村(cun)民的談(tan)話中,我們可以感(gan)受到世事的久遠和 歷史 的滄(cang)桑。
(于(yu))邰(tai)村(cun)村(cun)民:“姓于(yu),這村(cun)沒姓于(yu)的。”
記者:“現在(zai)沒有(you)過去呢?”
(于(yu))邰村村民:“過去也沒有(you)(you),過去也沒有(you)(you)姓于(yu)的(de)。
(于(yu))邰,這是個地名,它(ta)不(bu)是姓于(yu)的。”
記(ji)者:“于姓就(jiu)是從咱們這(zhe)里遷出去的?”
(于)邰(tai)村村民:“那(nei)咱(zan)可不知(zhi)道,那(nei)咱(zan)可不知(zhi)道。”
歲月悠(you)悠(you),滄海桑田,在(zai)(于)邰村(cun)的旁邊有個志嶺村(cun),村(cun)民于興國的家中(zhong),至今還保留著明代時的族譜。
志嶺村(cun)村(cun)民于興國:“這(zhe)是我們(men)保(bao)存下(xia)來的于姓族譜,是從明(ming)朝萬歷年間到現在的,有25代(dai)了,這(zhe)上面(mian)記載的是19代(dai),后邊的沒(mei)記。
到(dao)現(xian)在25代? 到(dao)現(xian)在25代。”
據(ju)譜(pu)牒資料(liao)記(ji)載,于姓自得(de)姓之初到現(xian)在,已經(jing)由原來的(de)兩個(ge)主(zhu)要支(zhi)脈發展(zhan)繁(fan)衍(yan)成18個(ge)主(zhu)要分支(zhi)。
其中山東(dong)、內蒙古(gu)、黑(hei)龍江、江蘇、浙江等省的于姓族人(ren),大(da)部分都是歷朝歷代從河南和陜西逐(zhu)漸遷移過(guo)去的。
據史料(liao)記載,在唐朝初期的時(shi)候,就有于(yu)姓(xing)族(zu)人遷移到廣東和 福建(jian) 定居。
在中(zhong)國的歷史上,最(zui)有影(ying)響(xiang)的于姓名人當屬(shu)明(ming)代(dai)兵部尚書于謙。
于謙在明(ming)朝(chao)英宗皇帝被俘,國(guo)(guo)家面臨嚴重(zhong)困(kun)境之時,擁(yong)立新皇帝,反對遷(qian)都(dou),并(bing)調集重(zhong)兵奮(fen)勇作戰,最終(zhong),保持了當時國(guo)(guo)家的(de)穩定(ding)。
而(er)近代中(zhong) 國民 主革命(ming)的先(xian)驅,原(yuan) *** *** 監察院院長于右任,在從政之(zhi)余,博采眾家之(zhi)長,自(zi)成一(yi)格、創造了于體書法,從而(er)成為中(zhong)國書法藝術屈指可數(shu)的大師級人物。
臺灣的于姓族(zu)人(ren)是明(ming)朝末年從(cong)福(fu)建(jian)遷入的,目前,臺灣的于姓族(zu)人(ren)大部分生活在(zai)臺南和嘉(jia)義等地。
于姓起源參考之三
于姓(xing)(xing)在當今中國姓(xing)(xing)氏中排名第二十八。
于(yu)姓出(chu)自姬姓,是西(xi)周王族的后代。
西周初期,周武王姬發把自己(ji)的第二個兒(er)子封(feng)在于,稱作(zuo)“于叔”,建立了(le)于國。
于叔的(de)子孫,就用國(guo)名作為自己(ji)的(de)姓氏,從此姓于。
于姓的一支,曾經在十六(liu)國時跟拓跋部落北(bei)遷,融入(ru)了鮮卑(bei)族,并且改姓為勿忸(niu)于氏。
直到北魏時期,孝文帝(di)遷都洛陽,才又改成于(yu)姓。
另外(wai),于姓還有一支(zhi)是出自淳于氏。
唐憲宗李純(chun)時(shi),為了避諱(hui),淳于氏被(bei)改成了于姓。
于姓早期主要在(zai)(zai)他的發源地發展(zhan),西漢時(shi),發展(zhan)到山(shan)東(dong),十(shi)六國時(shi),發展(zhan)到山(shan)西和內蒙古,北魏時(shi)期,發展(zhan)到陜西,現在(zai)(zai),已經分(fen)布在(zai)(zai)河(he)南,山(shan)東(dong),河(he)北,山(shan)西,陜西,甘(gan)肅,新疆,內蒙古,黑龍江,遼寧(ning),湖北,江蘇,浙江, 安徽 ,廣西等地。
于姓的主要聚居(ju)地有(you):東海,河南(nan),河內,平城(cheng),京兆,沁陽,濟(ji)源,通許,尉氏,杞(qi)縣,西峽,方城(cheng)等。
姓(xing)纂:周武王第二子(zi)邗叔之后,子(zi)孫以國為氏,其后去邑為于,亦(yi)有不去邑者。
又淳于(yu)氏避(bi)唐諱改(gai)于(yu)氏,見路史。
本文地址://n85e38t.cn/qimingdaquan/275880.html.
聲明: 我(wo)(wo)們致(zhi)力(li)于保護作者版權(quan),注(zhu)重分(fen)享(xiang),被刊用文(wen)章因無法(fa)核實真(zhen)實出處,未能及時(shi)與作者取得聯(lian)系(xi),或有版權(quan)異議(yi)的(de),請聯(lian)系(xi)管理(li)員,我(wo)(wo)們會(hui)立即(ji)處理(li),本站部分(fen)文(wen)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zhua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xin)息之目的(de),若有來源標注(zhu)錯誤(wu)或侵(qin)犯了您(nin)的(de)合法(fa)權(quan)益,請立即(ji)通(tong)知(zhi)我(wo)(wo)們(管理(li)員郵箱(xiang):),情況屬(shu)實,我(wo)(wo)們會(hui)第一時(shi)間予以刪除,并(bing)同(tong)時(shi)向(xiang)您(nin)表示(shi)歉意(yi),謝(xie)謝(xie)!
上(shang)一篇(pian): 姓薛的名人
下一篇: 姓(xing)程的(de)名人(ren)(古(gu)代姓(xing) 程 的(de)名人(ren)有哪(na)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