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俗稱天下第一苦藥,但又是天下第一良藥,諺云“良藥苦口”,主要指黃連而言。黃連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功擅清熱、瀉火、燥濕、解毒,如《珍珠囊》曰:“黃連其用有六:瀉心臟火,一也;去中焦濕熱,二也;諸瘡必用,三也;去風濕,四也;治赤眼暴發,五也;止中部見血,六也。”《本草經百種錄》:“凡藥能去濕者必增熱,能除熱者,必不能去濕,唯黃連能以苦燥濕,以寒除熱,一舉兩得,莫神于此。”黃連又是臨床的常用藥物,如《傷寒論》中有12方次,《金匱要略》中有7方次。有人曾統計宋以前13部方書中,含黃連的方劑占5%,可見其應用之廣,且許多名醫善用黃連。黃連的主要成分小檗堿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鏈球菌作用最強,現已成為治療菌痢腸炎的常用藥物。此外黃連還有抗原蟲、抗病毒以及抗炎、解毒、利膽和降壓等藥理作用。黃連在臨床的配伍運用甚多,徐老也常用之,并有獨到之處。徐老臨床運用黃連配伍,略有所得,茲擇其一二介紹。
1.黃連配補骨脂
久瀉脾虛,運化失司,濕邪內生,蘊久則有化熱可能,即使臨床表現熱象不著,也不能完全排除“潛在”之熱,結合腸鏡檢查結腸黏膜有充血、糜爛、出血點等,則更能說明腸道局部熱象的存在。因此,徐老認為,即使是久瀉脾腎陽虛的患者,在健脾溫腎止瀉的同時,也應配以少量黃連,臨床常以補骨脂與黃連相伍,蓋黃連清熱燥濕、堅陰厚腸胃,歷來治瀉痢之方用此甚多。兩藥配伍,溫清并用,清澀并施,清熱而不損陽,溫陽而不滯邪,互制互濟,共奏溫清止瀉之功。配伍中黃連一則可清腸腑“潛在”之熱,燥腸胃之濕,使瀉止而不斂邪,二則堅陰而不過溫,亦寓反佐之意。用于治療久瀉,效果甚佳,黃連與補骨脂之比常為1:5左右,若脾腎陽虛較甚,可加益智仁以助溫補脾腎止瀉。
2.黃連配香附
肝主氣,心主火,情志不暢,心肝氣郁,久則化熱生火,可見胸腹疼痛、痞脹,更年期女性患者多見,誠如王旭高《西溪書屋夜話錄》所云:“肝氣、肝風、肝火,三者同出異名,但為病不同,治法亦異耳。”此當疏泄肝火,清心理氣。香附辛微苦甘而性平,宣暢十二經,為氣藥之總司,長于疏肝解郁,理氣止痛,因其性平,故寒熱均宜。黃連瀉心火,解熱毒,《經》云:“諸痛癢瘡,皆屬于心”,“火郁發之”,兩藥合用,取《韓氏醫通》黃鶴丹意,一疏一清,清疏并用,寒不郁遏,疏不助火,相輔相成,共奏行氣瀉火之功,使心火去,肝郁解則痛痞除。
3.黃連配藿香
藿香氣味芳香,辛散而不燥烈,微溫而不燥熱,功善化濕解暑,和中止嘔,現代藥理研究其對胃腸神經有鎮靜作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能力,并有廣譜抗菌作用。黃連苦寒,清熱燥濕,兩藥相配,一寒一溫,共奏清熱化濕,和中止嘔止痢之功。徐老臨床常用于濕熱中阻之胃痛、痞脹、惡心、泄瀉等癥,尤其是夏季,暑濕當令,徐老常囑可在辨證的基礎上加用黃連、藿香以祛時邪。徐老認為兩藥合用尚有鼓舞脾胃,增進食欲的功能,對納谷不香者也常加用,體會到少量黃連確有健胃開胃之效,黃連一般用量為1~3g,藿香10~15g。
4.黃連配蘇梗
蘇梗辛甘,微溫,入脾、胃、肺經,功能理氣,解郁,止痛,安胎,而徐老認為“梗能主中”,蘇梗善主中焦脾胃,理氣寬中,故尤常用于脾胃氣滯、胃脘痞脹隱痛的患者,其效甚佳。并認為其性微辛微溫,溫而不燥,且其氣芳香,有醒脾化濕止嘔之功,若兼有中焦濕熱,此時與黃連相配,辛開苦降,平調寒熱,宣通調和,具理氣消痞,清熱化濕,通降止嘔之功。感冒及因夏秋季節進食螃蟹時可與蘇葉同用,一則表散之力有增,二則可解魚蟹之毒。對于妊娠期胃脘脹痛,惡心欲吐者,黃連、蘇梗同用則有理氣止痛,清熱安胎之功。
黃連為中醫臨床常用中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1、黃連配干姜:
黃連苦寒泄熱,堅腸止痢;干姜辛溫散寒而補脾陽。二藥相配為辛開苦降、寒溫并用之法,用于寒熱互結的胃脘痞痛、嘈雜反酸、 嘔吐泄瀉、痢疾等癥。
2、黃連配肉桂:
重用黃連苦寒瀉火,抑制偏亢的心陽;反佐少量辛熱的肉桂,以導心火下交于腎,用于交通心腎。主治心火偏亢而不下交于腎,心腎不交,火擾心神,則夜寐不安,怔忡失眠等。
3、黃連配半夏:
黃連苦寒降泄,清熱燥濕,以開中焦氣分之熱結;半夏辛溫燥熱,祛痰降逆,以開中焦氣分之濕結。兩藥配用,寒熱互用以和其陰陽,辛開苦降以調其升降,能瀉心消濕熱之痞,化痰濁之結,使中焦得和,則諸癥自愈。用于濕熱痰濁,郁結嘔惡,胸脘痞滿,痰多黃稠等癥。
4、黃連配細辛:
黃連清泄胃火;細辛上行止痛。相配可用于胃火牙痛,齒齦腫脹,口舌生瘡。若加石膏,可增強其清熱功效。
5、黃連配升麻:
黃連苦寒瀉心胃之火;升麻甘辛微寒散火解毒。兩藥相配,善清陽明胃火。主治胃有積熱,牙齦腫痛,牙齦出血等癥。
6、黃連配香附:
黃連清心瀉火;香附疏肝行氣。 李時珍曰:“香附得黃連能降火熱。”兩藥相伍,瀉火解郁,清心行氣,一清一疏,使心火去,郁滯解。善治胸脅悶痛。
7、黃連配朱砂:
黃連清心降火;朱砂重鎮安神。 兩藥相配有清心火、安心神、定驚等功效。可用于心經火熱的心悸、煩熱、失眠癥。配當歸、生地黃、甘草為朱砂安神丸,主治心火亢盛,灼傷陰血之心神不安、胸中煩熱、怔忡失眠。
8、黃連配吳茱萸:
黃連苦寒以瀉肝胃之火,降逆止嘔;吳茱萸辛熱以開郁散結,下氣降逆。兩藥相伍,辛開苦降,瀉肝和胃。主治肝氣郁結,日久化火,橫逆犯胃之脅肋脹痛,嘔吐吞酸等癥。
9、黃連配阿膠:
黃連能降瀉心火,燥濕解毒;阿膠能滋陰養血止血。兩藥相伍,一性剛以祛邪,一性柔以護陰,剛柔相濟,補瀉兼施,有瀉火養陰之效。主治溫病壯火熾盛,營陰大傷見心煩不寐,熱痢傷陰,大便膿血等癥。
10、黃連配蘇葉:
黃連清胃熱降逆氣;蘇葉行氣寬中,宣通肺胃。兩藥相配有調理肺胃,清熱止嘔的作用。主治濕熱嘔吐不止。
11、黃連配生地黃:
黃連苦寒泄降;生地黃涼血養陰。兩藥相配伍,黃連苦寒瀉火不傷陰,生地黃甘寒滋陰而不滯膩,有清熱降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治溫病熱傷營陰,熱勢不減,神昏譫語癥。
12、黃連配木香:
二藥均能止痢。黃連清泄實熱;木香行氣止痛,除里急后重。二藥合用為苦辛通降,寒溫并施之法。主治濕熱痢疾,膿血相雜,里急后重。常與黃芩、葛根同用,療效甚好。
13、黃連配黃芩:
二藥均為清熱燥濕之品。黃連善清心火而除濕火郁結;黃芩善清肺與大腸之火熱。相配則清熱燥濕解毒功效更顯著。可用于治一切熱病的高熱、煩躁及疔瘡、癰腫等癥。常與金銀花、連翹或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藥同用,療效更好。
14、黃連配葛根:
黃連苦寒清里熱,堅腸止瀉;葛根輕清升浮,解陽明外熱,鼓舞胃氣生津液。兩藥相使為用,清熱止瀉的功效更顯著。可治熱病里熱腹瀉,濕熱痢疾。并常配黃芩以增強清熱燥濕止痢的功效。
15、黃連配大黃:
二藥均為苦寒泄熱之品。而黃連善清熱燥濕;大黃氣味重濁善下行。相配可治邪熱內結的痞證。若加黃芩清熱涼血止血,為瀉心湯,治邪熱內迫、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三藥既能清氣分實熱,又能瀉血分火毒,對火熱亢盛所致各癥均可用。
16、黃連配天花粉:
黃連清胃火,瀉實熱;天花粉生津止渴。兩藥相配則清胃火而治消渴。用于胃火熾盛,消谷善饑,煩渴多飲之中消。
17、黃連配枳實:
黃連清中焦濕熱;枳實行氣通 塞。兩藥合用,消痞而去食積,治療宿食不消而心下痞滿。
18、黃連配麥門冬:
黃連瀉心火;麥門冬滋陰清心。兩藥合用,能清心除煩安神。主治心經有熱 之心煩失眠癥。
19、黃連配香薷:
黃連清熱燥濕;香薷祛暑利濕。兩藥相伍,可治暑濕泄瀉,盛熱煩渴。
20、黃連配竹茹:
黃連清瀉胃火;竹茹降逆止嘔。 兩藥相伍,清胃止嘔,用于胃熱嘔吐,舌苔黃,口苦。
黃連藥性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最擅長的就是清胃熱、瀉胃火。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胃火牙痛的清胃散,就是以黃連為主藥的代表方之一。
胃熱熾盛化火可導致牙齦腫痛或出血、口干、口渴、喜歡喝冷水冷飲、口苦、口臭等不適,以及面紅、大便干硬、舌質紅、舌苔黃等熱象。黃連用于清胃火時,即可單獨研末沖服,也可與其他中藥一起煎服。
《本草綱目》明確提出黃連瀉火,是治病用的。慢性胃腸道疾病和慢性肝膽疾病的病人,都有消化道癥狀。長期少量服用黃連,確可有益于肝膽,并能使脾胃虛弱納少便稀的病人食欲增進、大便變得稠厚,這就是益肝膽厚腸胃的意思。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黃連為大苦大寒之品,容易傷胃,不宜過量或長時間服用,脾胃虛寒者忌用。此外,因黃連苦燥傷津,陰虛津傷者慎用。
擴展資料:
黃連傳統多用于治療熱病溫病、腹瀉痢疾、瘡瘍癤腫以及心慌、心悸、失眠、冒痛、消渴、口瘡等病癥。黃連是中醫傳統中使用得最早、最廣泛的清熱解毒藥、抗感染藥。用于各種細菌、病毒等感染性疾病,尤其對急性胃腸炎、急性菌痢效果最好。
由于感染性疾病的復雜性和普遍性,古代曾制定了大量的清熱解毒的復方,以增強療效。在當前抗菌生素廣泛使用的情況下,中藥只有在特定的情況下才會使用。黃連的復方能增效和改善病情。
黃連素(小檗堿)是從十大功勞等植物中提取的,與黃連的作用大致上是一致的,但并不能取代黃連的全部功能,包括抗病原體作用。在許多疾病的治療中,口服黃連素片不及黃連復方煎液的療效好。
黃連治療各種慢性胃腸道疾病在古代就有許多良方,如瀉心湯、左金丸、香連丸、戊己丸、黃連理中丸等,至今還在慢性胃十二指腸炎癥、潰瘍和慢性腸炎的治療中廣泛使用。
這些配方非常合理,既消除了炎癥,又調節了胃腸功能,因此,對胃痛、腹瀉有很好的療效,不比西藥差,而且沒有副作用。如果在劑型上加以改進,使服用、攜帶更加方便就更受歡迎了。
人民網——為何“黃連”被看作清熱代表?
黃連又叫川連、雞爪連,黃連極苦,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之功效。此外還是降血壓、降血糖的中藥,在中西醫上都有應用。那么,黃連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大家都知道嗎?如果不知道,接下來請跟著我了解吧。
黃連的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腸經。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用于溼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溼疹,溼瘡,耳道流膿。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用于目赤,口瘡。姜黃連清胃和胃止嘔。用于寒熱互結,溼熱中陰,痞滿嘔吐。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用于肝胃不和,嘔吐吞酸。
黃連的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
黃連煎劑100%濃度,平皿法實驗表明對痢疾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7種革蘭氏陰性菌及葡萄球菌、a-溶血性鏈球菌、B-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百日咳桿菌等5種革蘭氏陽性菌皆有較強的抑菌作用。
2、抗真菌作用
黃連煎劑15%濃度對許蘭氏黃癬菌、許蘭氏黃癬菌蒙古變種、鐵銹色毛癬菌有抑制作用,8%濃度對狗小芽胞菌、絮狀表皮癬菌、堇色毛癬菌有抑制作用,10%濃度對共心性毛癬菌、20%濃度對紅色毛癬菌、25%濃度對足跖毛癬菌、35%濃度對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黃連水浸劑1:3濃度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奧杜盎氏小芽胞菌、鐵銹色小芽胞菌、羊毛狀小芽胞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紅色表皮癬菌、考夫曼一沃爾夫氏表皮癬菌、白色念珠菌、緊密著色芽生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抑菌作用。
3、抗病毒作用
黃連煎劑50%濃度0、1ml/蛋,雞胚法試驗表明對流感病毒PR8株、甲型流感病毒56-S8株、亞甲型病毒FMl株、乙型流感病毒Lee株、內型流感病毒1233株均有抑制作用。黃連煎劑25-100%濃度對乙型肝炎病毒DNA有抑制作用。小檗堿0、5mg/蛋,能有效地降低沙眼病毒感染雞胚的死亡率,并抑制病毒原生小體的產生。
4、抗阿米巴作用
黃連煎劑1:20-1 :80 濃度、小檗堿1:5000-1 :10,000濃度體外試驗有抗阿米巴作用;黃連煎劑1、3g/kg 灌胃,小檗堿50mg/kg 灌胃 對接種于大鼠盲腸的溶組織阿米巴原蟲有殺滅作用。
黃連的副作用
中藥成份復雜,藥理作用更是復雜,現在的技術水平還不能準確的說明黃連的不良反應。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它的副作用小。
黃連大苦大寒,過服久服易傷脾胃,拉肚子,影響到腸胃的運化功能,從而會影響到食欲,導致消化不良。除非體內有實熱,否則慎用。
黃連具有著清熱解毒以及消炎作用,對于大腸桿菌等都具有著抑制作用。可以泡水喝,但是對于脾胃虛寒的人不宜服用,苦燥傷津,陰虛津傷者慎用,因為是苦寒之品。
一般中病既止不宜久服,最好飯后服用。黃連的用量病輕者每日2-3克,病重者每日5-6克。兒童脾胃功能不健全,不可盲目服用黃連。
本文地址://n85e38t.cn/pianfang/869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野蕎麥根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