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tian)(tian)花粉(fen)作(zuo)(zuo)為(wei)一種傳統的(de)中藥(yao)材(cai),在臨(lin)(lin)床應用(yong)中使用(yong)的(de)很廣(guang)泛,天(tian)(tian)花粉(fen)的(de)功效有很多,藥(yao)理作(zuo)(zuo)用(yong)和(he)藥(yao)用(yong)價(jia)值都很高,下面小(xiao)編就為(wei)大家介(jie)紹一下天(tian)(tian)花粉(fen)的(de)功效與作(zuo)(zuo)用(yong)及(ji)禁(jin)忌,天(tian)(tian)花粉(fen)的(de)常(chang)用(yong)附方,天(tian)(tian)花粉(fen)的(de)臨(lin)(lin)床應用(yong)指(zhi)南。
本文目錄
1 天花(hua)粉(fen)簡介2 天花(hua)粉(fen)的(de)功效與作用3 天花(hua)粉(fen)的(de)配伍(wu)應用4 天花(hua)粉(fen)的(de)各家論(lun)述5 天花(hua)粉(fen)的(de)附方6 天花(hua)粉(fen)的(de)方劑(ji)7 天花(hua)粉(fen)用藥禁忌8 天花(hua)粉(fen)臨床應用
天花粉簡介天花粉是(shi)葫蘆科植物栝蔞的根(gen),是(shi)一味傳統(tong)的中(zhong)藥。
天(tian)花粉為清熱瀉火類藥物,其具(ju)體功效是清熱瀉火,生津止(zhi)渴,排膿消腫。
天花粉出處
出自《雷(lei)公炮(pao)制論(lun)》。
1、《唐(tang)本草(cao)》:今用栝樓根作粉,如(ru)作葛粉法(fa),潔白美(mei)好。
2、《本草正義》:藥(yao)肆之所謂天花(hua)粉者,即(ji)以萎根切片用(yong)之,有(you)粉之名,無粉之實。
其搗細(xi)澄粉之(zhi)法(fa),《千金(jin)方》已言之(zhi)。
今吾嘉人(ren)頗喜(xi)制之(zhi),載入邑乘,視為土產之(zhi)一。
法于冬月掘取萎(wei)根,洗盡其外褐(he)色(se)之皮,帶水磨細(xi),去(qu)滓澄清(qing),換水數次,然(ran)后曝干,晶瑩潔白,絕無(wu)纖塵,沸湯(tang)淪服,雖稠滑如(ru)糊而毫(hao)不粘滯,秀色(se)鮮(xian)明(ming),清(qing)澈(che)如(ru)玉,與其它市品。
天花粉的功效與作用性味
甘苦酸,涼。
①《本經》:"味苦,寒。"
②《別錄》:"無毒。"
③《綱目》:"甘微(wei)苦酸(suan),微(wei)寒。"
歸經
入肺、胃經。
①《雷公炮制藥性(xing)解》:"入肺、心(xin)、脾、胃(wei)、小(xiao)腸五經(jing)。"
②《本草經(jing)解》:"入足(zu)少(shao)陰腎經(jing)、足(zu)太陽膀胱經(jing),手少(shao)陰心(xin)經(jing)。"
功能主治
生(sheng)津,止渴,降火,潤燥(zao),排膿(nong),消腫。
治熱病口渴,消渴,黃疸,肺燥咳血,癰腫,痔瘺。
①《本經》:"主消渴,身(shen)熱(re),煩滿(man),大熱(re),補虛(xu)安(an)中,續絕傷(shang)。"
②《別錄》:"除腸胃(wei)中(zhong)痼熱,八疸身面黃,唇干,口燥,短氣。通月水,止小便利。"
③《日華(hua)子(zi)本草》:"通小腸(chang),排膿,消(xiao)腫毒(du),生肌長肉(rou),消(xiao)撲損(sun)瘀血。治熱狂時(shi)疾,乳(ru)癰(yong),發背,痔瘺(lou)瘡癤。"
④《滇南(nan)本(ben)草》:"治癰瘡腫毒,并止(zhi)咳嗽帶血(xue)。"
⑤《本草蒙筌(quan)》:"治偏疝。"
⑥《本(ben)草正》:"涼心肺(fei),解熱(re)渴(ke)。降膈上熱(re)痰(tan),消乳癰腫毒。"
⑦《醫林纂要》:"補肺,斂氣,降火,寧心(xin),兼瀉肝郁,緩肝急,清膀胱熱(re),止熱(re)淋(lin)小便短數,除陽明濕熱(re)。"
⑧《現代實用中藥》:"作撒(sa)布劑(ji),治皮膚(fu)濕疹,汗斑,擦傷(shang)。"
天花粉的配伍應用1、本品長于清熱(re)生(sheng)(sheng)津,用(yong)于熱(re)病(bing)津傷(shang)口渴及消(xiao)渴等癥,常配生(sheng)(sheng)地、山藥(yao)、五味子等,如玉液(ye)湯(tang)。
2、能清肺(fei)(fei)潤(run)燥(zao),用(yong)于(yu)肺(fei)(fei)熱(re)燥(zao)咳,甚或咳血等癥,常(chang)與天冬、麥冬等同用(yong),如(ru)滋燥(zao)飲。
3、有(you)解毒、消(xiao)腫、排毒之效,可(ke)用于癰(yong)腫瘡瘍,偏(pian)于熱(re)毒熾盛者,常與連翹、蒲公(gong)英、銀花(hua)、浙貝母等配(pei)伍,以奏解毒消(xiao)腫之效
此外,用于中期妊娠引產,以(yi)天花(hua)粉針(zhen)劑(ji)肌注,能使胎(tai)盤絨毛膜滋養細胞變性(xing)(xing)壞死而引起(qi)流產。試用于惡性(xing)(xing)葡萄胎(tai)及絨毛膜上(shang)皮癌,也有療效。
1、熱病煩渴
本(ben)品甘(gan)寒,既(ji)能清(qing)肺胃二(er)經實熱, 又能生津止渴,故常用治熱病煩渴,可配蘆(lu)根、麥(mai)門冬(dong)等用。
或(huo)配(pei)(pei)生(sheng)地黃、五(wu)味(wei)子用(yong),如天花散(《仁齋直(zhi)指方》)。取本品(pin)生(sheng)津止渴(ke)之功,配(pei)(pei)沙參、麥(mai)門冬、玉竹等(deng)用(yong),可(ke)治燥傷肺(fei)胃,咽干(gan)口(kou)渴(ke),如沙參麥(mai)冬湯(tang)(《溫病條辨》)。
2、肺熱燥咳
本品既能(neng)瀉火以清肺(fei)熱(re)(re),又能(neng)生津(jin)以潤肺(fei)燥(zao),用治燥(zao)熱(re)(re)傷(shang)肺(fei),干咳少痰、痰中帶(dai)血等(deng)肺(fei)熱(re)(re)燥(zao)咳證(zheng),可配天門冬、麥門冬、生地黃(huang)等(deng)藥用,如(ru)滋燥(zao)飲(yin)(《雜病(bing)源流犀燭》)。
取本品生津潤(run)燥之功(gong),配人參用治燥熱傷肺,氣陰兩傷之咳喘咯血(xue),如參花散(《萬病回春》)。
3、內熱消渴
本品善清(qing)肺胃熱、生津(jin)止渴,可用(yong)治積熱內蘊(yun),化燥傷津(jin)之(zhi)消渴證,常配麥(mai)門冬、蘆根、白茅根等藥用(yong)(《千(qian)金方》)。
若配人(ren)參(can),則治內(nei)熱消渴,氣陰兩傷者,如(ru)玉壺丸(《仁齋直指方》)。
4、瘡瘍腫毒
本品既(ji)能清熱瀉火而解毒,又能消腫排膿以療(liao)瘡(chuang),用治瘡(chuang)瘍初(chu)起(qi),熱毒熾盛(sheng),未(wei)成膿者可(ke)使消散,膿已成者可(ke)潰瘡(chuang)排膿,常與(yu)金銀花、白芷、穿山(shan)甲等(deng)同(tong)用,如仙(xian)方活(huo)命飲(《婦(fu)人大全(quan)良(liang)方》)。
取本品(pin)清熱(re)、消腫作用,配薄荷(he)等分為末,西瓜(gua)汁送服(fu),可治風熱(re)上攻,咽喉(hou)腫痛(tong),如銀鎖(suo)匙(《外科百效(xiao)全書》)。
5、天花粉配知母
滋(zi)陰瀉火,生津(jin)止(zhi)渴(ke),治療熱病(bing)傷津(jin)之煩渴(ke)及肺胃(wei)熱盛傷津(jin)的消(xiao)渴(ke)病(bing)。
6、配蘆根
清(qing)熱(re)生津(jin),清(qing)肺化痰,用于熱(re)邪犯(fan)肺,咳(ke)嗽痰稠,不易(yi)咯出(chu)者。
7、配貝母
化痰止咳,用于燥熱(re)化肺(fei)(fei)或(huo)肺(fei)(fei)陰不足的咳嗽,痰粘不爽等癥。
8、配牡蠣
治痰(tan)火郁(yu)結,癭瘤痰(tan)核(he)及(ji)百合病渴不差者。
9、配天冬
治肺熱燥咳,甚(shen)或咯(ge)血者,配(pei)金(jin)銀花,治瘡瘍腫毒。
天花粉的各家(jia)論述1、成無己:栝萎根(gen),潤枯燥者也。加之則津(jin)液通行,是為渴所宜也。津(jin)液不(bu)足而為渴,苦以堅之,栝樓根(gen)之苦,以生津(jin)液。
2、《綱目》:栝(gua)樓根,味(wei)甘微苦酸,酸能生津,故能止(zhi)渴潤枯,微苦降火,甘不(bu)傷胃(wei),昔人(ren)只(zhi)言其苦寒,似未深察。
3、《本草匯(hui)言(yan)》:天花(hua)粉,退五臟郁熱,如心火盛(sheng)(sheng)而(er)(er)舌干口燥,肺火盛(sheng)(sheng)而(er)(er)咽腫喉痹(bi),脾火盛(sheng)(sheng)而(er)(er)口舌齒腫,痰火盛(sheng)(sheng)而(er)(er)咳嗽(sou)不寧。
若肝火(huo)(huo)(huo)之(zhi)(zhi)脅脹走注,腎火(huo)(huo)(huo)之(zhi)(zhi)骨蒸煩熱,或癰疽已潰未潰,而(er)(er)(er)熱毒不散,或五疸身目俱黃,而(er)(er)(er)小水(shui)若淋若澀,是皆火(huo)(huo)(huo)熱郁(yu)(yu)結所(suo)致,惟(wei)此劑(ji)能(neng)開郁(yu)(yu)結,降(jiang)痰火(huo)(huo)(huo),并能(neng)治之(zhi)(zhi)。又其(qi)性(xing)甘寒,善能(neng)治渴(ke),從(cong)補藥而(er)(er)(er)治虛渴(ke),從(cong)涼藥而(er)(er)(er)治火(huo)(huo)(huo)渴(ke),從(cong)氣藥而(er)(er)(er)治郁(yu)(yu)渴(ke),從(cong)血藥而(er)(er)(er)治煩渴(ke),乃(nai)治渴(ke)之(zhi)(zhi)要(yao)藥也。
4、《本經逢原(yuan)》:栝萎根(gen),降膈上熱(re)痰,潤心中煩渴(ke),除時疾(ji)狂熱(re),祛酒癉濕黃,治(zhi)癰瘍解毒排膿。
《本(ben)經》有(you)(you)補虛安(an)(an)中續絕傷(shang)(shang)之稱,以其有(you)(you)清胃祛(qu)熱之功(gong),火去則(ze)中氣(qi)安(an)(an),津液(ye)復則(ze)血氣(qi)和而(er)絕傷(shang)(shang)續矣。其性寒降,凡胃虛吐逆,陰虛勞(lao)嗽誤用,反傷(shang)(shang)胃氣(qi),久必泄瀉(xie)喘(chuan)咳,病(bing)根愈(yu)固矣。
5、《本草求真(zhen)》:天花粉(fen),較(jiao)之(zhi)栝樓(lou),其性稍平,不似(si)萎性急(ji)迫,而有推(tui)墻倒壁之(zhi)功也。至《經》有言安中續(xu)絕,似(si)非正說,不過(guo)云其熱除(chu)自安之(zhi)意。
6、《藥(yao)征續(xu)編》:凡渴(ke)有(you)二證,煩渴(ke)者(zhe)石膏主之(zhi),但渴(ke)者(zhe)栝(gua)樓根主之(zhi)。
7、《醫(yi)學衷中參西錄》:天花(hua)粉,為其能(neng)生(sheng)津止(zhi)渴,故(gu)能(neng)潤肺,化(hua)肺中燥痰,寧肺止(zhi)嗽,治(zhi)肺病結核,又善(shan)通行(xing)經絡,解一切瘡家熱(re)毒,疔癰初(chu)起(qi)者(zhe)(zhe),與(yu)連(lian)翹、山甲并(bing)用(yong)(yong)即(ji)消;瘡瘍(yang)已潰者(zhe)(zhe),與(yu)黃芪(qi)、甘(gan)草(皆須用(yong)(yong)生(sheng)者(zhe)(zhe))并(bing)用(yong)(yong),更能(neng)生(sheng)肌排膿,即(ji)潰爛至深,旁(pang)串他處,不(bu)能(neng)敷藥者(zhe)(zhe),亦(yi)可自(zi)內生(sheng)長肌肉,徐徐將(jiang)膿排出。
8、《本經(jing)》:主消渴,身(shen)熱,煩滿,大熱,補虛(xu)安中(zhong),續絕傷。
9、《別錄》:除腸胃中(zhong)痼熱,八疸身面黃,唇干,口(kou)燥,短氣(qi)。通(tong)月水(shui),止小便利。
10、《日華子本(ben)草》:通小腸,排膿,消腫毒,生(sheng)肌長肉,消撲損(sun)瘀血(xue)。治熱狂時疾,乳(ru)癰,發背,痔痿瘡癤。
11、《滇南本草》:治癰瘡腫(zhong)毒,并止咳嗽帶血(xue)。
12、《本草蒙筌》:治偏(pian)疝。
13、《本草正(zheng)》:涼(liang)心肺,解熱渴。降膈上熱痰(tan),消乳(ru)癰(yong)腫毒。
14、《醫林纂要(yao)》:補肺,斂氣(qi),降火,寧心,兼(jian)瀉肝郁,緩肝急,清膀胱熱(re)(re)(re),止熱(re)(re)(re)淋小便短數,除陽明(ming)濕熱(re)(re)(re)。
15、《現代實用中藥》:作撒布劑,治(zhi)皮膚濕疹,汗斑,擦傷。
天花粉的附方1、治百合病渴
栝(gua)蔞根(gen)、牡蠣(熬)等分(fen)。為(wei)散,飲服方寸匕。(《永類鈐方》)
2、治大渴
深掘大栝(gua)蔞根,厚削(xue)皮至白處止,以寸切之,水(shui)(shui)浸一(yi)日一(yi)夜,易(yi)水(shui)(shui)經五日,取(qu)出爛舂碎(sui)研(yan)之,以絹(juan)袋濾之,如出粉法干之。
水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作(zuo)粉粥,乳酪中食(shi)之,不限多少,取(qu)差(cha),止。(《千金方》)
3、治(zhi)消渴,除腸胃熱實
栝蔞根、生姜各五(wu)兩,生麥門冬(用(yong)汁) 、蘆根(切)各二升(sheng),茅根(切)三升(sheng)。
上五(wu)味細切,以水一斗,煮取(qu)三升,分三服。(《千金(jin)方》)
4、治黑疸危疾
瓜蔞根一斤,搗(dao)汁六合,頓服(fu),隨(sui)有黃水從小便出,如不(bu)出,再跟。(《簡便單方》)
5、治小兒忽發黃(huang),面(mian)目(mu)皮肉并(bing)黃(huang)
生(sheng)栝蔞(lou)根(gen)搗取(qu)汁二(er)合(he),蜜(mi)一大匙,二(er)味(wei)暖相(xiang)和,分再服。(《廣利方》)
6、治虛熱咳嗽
天(tian)花粉50克(ke),人參15克(ke)。為末,每服5克(ke),米(mi)湯下。(《瀕湖(hu)集(ji)簡方》)
7、治癰未潰
栝(gua)樓根、赤小豆等分(fen)。為末,醋調(diao)涂(tu)之。(《證類本草》)
8、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天花粉50克(ke),貝母(mu)25克(ke),雞蛋殼十(shi)個(ge)。
研面,每(mei)服(fu)10克(ke),白開(kai)水送(song)下。(《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
9、治癰腫
栝蔞(lou)根,苦酒(jiu)熬燥,搗篩之。
苦酒和涂紙(zhi)上攤貼。(《食療本草》)
10、治乳頭潰瘍
天花粉100克(ke),研末,雞蛋清(qing)調敷。(內蒙古《中草藥新(xin)醫療法資料選編》)
11、治產后吹乳(ru),腫(zhong)硬疼痛,輕(qing)則(ze)為(wei)妒乳(ru),重則(ze)為(wei)乳(ru)癰
栝蔞根50克,乳香5克。
為末,溫酒調下,每服二錢。(《永類(lei)鈐(qian)方》)
12、治天泡瘡
天花粉、滑石等分(fen)。為末,水調(diao)搽(cha)。(《苷濟方》)
13、治楊梅天泡
天花粉、川芎藭各200克(ke),槐花50克(ke)。
為末,米糊(hu)丸,梧子大(da)。
每空心淡姜湯(tang)下七、八十丸。(《簡便(bian)單方》)
14、治(zhi)跌打損(sun)傷,胸膛痛(tong)疼難忍(ren),咳嗽多年(nian)不止
天花(hua)粉不拘多少,每服10克,用石膏豆腐(fu)鹵調服。(《滇(dian)南本(ben)草》)
15、治瘡疹入眼成翳
栝(gua)蔞根25克,蛇皮(pi)10克。
上同為細(xi)末,用羊肝一個(ge),批開,入藥(yao)末10克,麻纏定,米泔煮熟,頻與(yu)食(shi)之(zhi)。未(wei)能食(shi)肝,乳母多(duo)食(shi)。(《閻氏(shi)小兒方(fang)論》)
天花粉的方劑天花粉散
處方
天花粉、生(sheng)地、麥(mai)冬、干(gan)葛(ge)各(ge)6克(ke),五味子、甘草各(ge)3克(ke),粳(jing)米100粒。
制法
上藥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
生(sheng)津止渴。治心(xin)移熱于(yu)肺(fei),肺(fei)熱化燥,發為上消,渴飲無度。
用法用量
每服3~6克(ke),溫開(kai)水送(song)下,每日(ri)二(er)至三次(ci)。
摘錄
《類證治裁》卷四。
天花粉丸
處方
天花(hua)粉、黃(huang)連(去(qu)須)各(ge)30克,茯苓、當歸(gui)各(ge)15克。
制法
上藥研末,煉蜜為丸(wan),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清熱生(sheng)津(jin)。治消渴飲(yin)水多,身體消瘦(shou)。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wan),茅(mao)根煎湯(tang)下。
摘錄
《仁齋(zhai)直指》卷十七。
天花粉用藥禁忌1、脾胃虛寒大便滑泄者忌服。
2、《得配本草(cao)》:胃虛(xu)濕(shi)痰,亡陽作渴,病在表(biao)者禁用。
3、《本草經(jing)疏(shu)》:脾胃虛(xu)寒(han)作泄者勿服。
4、《本草匯言》:汗下之(zhi)后,亡液(ye)而(er)作(zuo)渴者(zhe)(zhe)不(bu)可妄(wang)投,陰(yin)虛(xu)火動,津液(ye)不(bu)能上(shang)承而(er)作(zuo)渴者(zhe)(zhe),不(bu)可概(gai)施(shi)。
5、《木經逢(feng)原》:凡痰(tan)飲色白清稀者,忌用。
6、不宜于烏頭類藥材同用。
7、不良反(fan)應及(ji)治(zhi)療:天(tian)花(hua)(hua)粉蛋白有較強的(de)抗原性,測(ce)定188例于1-6年內(nei)曾用(yong)天(tian)花(hua)(hua)粉蛋白流產者的(de)血清(qing)抗體,顯示其在(zai)6年內(nei)仍繼續存在(zai),效價亦(yi)未見有逐年降低的(de)趨勢(shi)。
天花粉蛋白(bai)常見的副(fu)作用有發熱、頭痛、皮疹、咽喉痛,頸項活動不利等。
偶見神經性血(xue)管性水腫(zhong)(zhong),血(xue)壓下降(jiang),心率(lv)異常(chang)肝脾腫(zhong)(zhong)大量出血(xue)等。
曾報(bao)導天(tian)花粉(fen)蛋白引起過(guo)敏性休克數例(li)和肱動(dong)脈血(xue)(xue)栓1列,口服天(tian)花粉(fen)引起顏面四肢起疹作癢2例(li),另有(you)報(bao)告在(zai)加工(gong)天(tian)花粉(fen)過(guo)程(cheng)中(zhong)(zhong)致過(guo)敏反應2例(li),及中(zhong)(zhong)期妊娠(shen)引產所(suo)致彌漫性血(xue)(xue)管凝血(xue)(xue)死(si)亡1例(li)。
口(kou)服天(tian)花粉引起顏面四肢起疹作癢2例。
另有報(bao)告(gao)在加工天花粉過程中致過敏反應2例(li)及中期妊娠引產(chan)所(suo)致彌漫性血管凝血死(si)亡1例(li)。
毒性說明
含毒性植(zhi)物(wu)蛋(dan)白,毒性蛋(dan)白具有(you)細(xi)胞原漿毒作(zuo)用(yong),引(yin)起肝損害且(qie)嚴重時(shi)可(ke)使肝臟(zang)壞死。
用法用量
煎服(fu),10-15g。
天花粉臨床應用1、用于引產。
對中期妊娠、死胎、過期流產的引產具有療效高(gao)、方法簡便(bian)、出(chu)血少等優點。
制劑與用法
1)、注射用(yong)天花粉(fen)。
注(zhu)(zhu)射(she)前先用生理鹽水將天(tian)花粉稀釋至(zhi)每(mei)毫(hao)升含2微克的(de)濃度,取0.05毫(hao)升注(zhu)(zhu)射(she)于(yu)前臂屈側皮內,20分鐘后(hou)觀察(cha)皮試結果,如屬陰性者可深部肌肉(rou)注(zhu)(zhu)射(she)0.2毫(hao)克天(tian)花粉作試探試驗,觀察(cha)2小時如無(wu)反(fan)應,即可深部肌肉(rou)注(zhu)(zhu)射(she)5~8毫(hao)克。
據2000例左右中(zhong)期妊娠、死胎(tai)、過期流產(chan)的引(yin)產(chan)觀察,成(cheng)功率達95%左右,其(qi)中(zhong)死胎(tai)引(yin)產(chan)效果更為(wei)突(tu)出。
2)、取(qu)天花粉1克、豬牙皂粉0.5克,加水調成糊狀(zhuang),紗布包(bao)扎,放(fang)入陰道后穹窿處,經24小(xiao)時(shi)能(neng)迫使中(zhong)期妊娠、死胎、過(guo)期流產、葡萄狀(zhuang)眙塊(kuai)等自然排出。
一般出血(xue)不多,痛苦不大(da),經過順(shun)利。
應用147例,成功率達93.2%。
3)、取花粉素(su)70~80毫克,牙皂素(su)40毫克混(hun)勻裝(zhuang)入膠囊。
用時取1粒放入陰道后(hou)穹窿(long)。一般(ban)經12~24小時出現畏寒、發燒、關節疼(teng)痛等副(fu)作用,約持續2天左右。
上藥(yao)后4小時(shi)測體溫、脈搏、血(xue)壓,如體溫超過38.5℃或血(xue)壓低于90/60毫米(mi)汞柱時(shi),應(ying)即予脫敏、對癥處理,以免(mian)意外(wai)。用藥(yao)期間宜多(duo)飲(yin)水。
一般在3~6天內可自然分娩。觀察(cha)1046例;1次成功973例,成功率為(wei)93%。但二三兩法(fa)副作用嚴(yan)重(zhong),現少采用。
2、用天花粉(fen)蛋白(bai)5g,肌內注射,治療葡萄胎129例(li),自然排出55例(li),占42.6%(云南醫藥,1978,3:1)
3、用天皂合劑,陰道塞藥,治(zhi)療惡性滋養細胞腫瘤7例,其中惡性葡萄胎5例治(zhi)愈,絨(rong)毛癌2例無效(xiao)(江(jiang)蘇醫藥,1978,6:5)
4、此外(wai),臨(lin)床還(huan)用(yong)天花粉治療(liao)糖尿病(bing)、急(ji)性支氣管炎(yan)、肺(fei)炎(yan)、乳腺炎(yan)、流(liu)行性腮(sai)腺炎(yan)等感染性疾病(bing)及用(yong)于(yu)中期妊娠引產、抗早孕(yun)(yun)、過期流(liu)產死胎、宮外(wai)孕(yun)(yun)、腸腺化生等。
結(jie)語(yu):以上(shang)就(jiu)小編為(wei)大家(jia)介紹(shao)的(de)中藥(yao)材:天(tian)花粉(fen)(fen)。天(tian)花粉(fen)(fen)的(de)作(zuo)用(yong)有很(hen)多,小編在(zai)(zai)上(shang)文中介紹(shao)了很(hen)多天(tian)花粉(fen)(fen)的(de)藥(yao)理(li)作(zuo)用(yong),但是,是藥(yao)三分(fen)毒,由于個體差(cha)異(yi)的(de)存在(zai)(zai),不(bu)是所有人(ren)都能食用(yong)天(tian)花粉(fen)(fen)的(de),在(zai)(zai)使用(yong)前(qian)要注(zhu)意天(tian)花粉(fen)(fen)的(de)用(yong)法(fa)和用(yong)量。
蒲公英的功效作用與禁忌
蒲公英的(de)(de)功效(xiao)作(zuo)用與(yu)禁忌(ji),相(xiang)信很多人都是(shi)吃過(guo)(guo)這種食物的(de)(de),很多人都知道它有(you)清熱解毒的(de)(de)作(zuo)用,不(bu)僅僅有(you)降低膽固醇和血(xue)壓的(de)(de)作(zuo)用,藥材對人體的(de)(de)作(zuo)用過(guo)(guo)猶不(bu)及,看完蒲公英的(de)(de)功效(xiao)作(zuo)用與(yu)禁忌(ji),你(ni)了解了嗎(ma)?
蒲公英的功效作用與禁忌1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
1、蒲公英治急性乳腺炎。
蒲(pu)公(gong)英有(you)治急性乳腺炎的作用(yong),可以用(yong)二兩(liang)蒲(pu)公(gong)英與一(yi)兩(liang)香附(fu)一(yi)起煎(jian)藥服用(yong),每日服用(yong)一(yi)劑(ji),煎(jian)服二次。
2、蒲公英治腸癰引起少腹疼痛,身熱脈遲,未成膿。
蒲公英(ying)治腸癰引起(qi)少腹疼痛的作用,可以用30克蒲公英(ying)、30克王不留行、10克生甘草、10克車前子(zi)這(zhe)四味用水煎服(fu),每天服(fu)用1劑。
3、蒲公英治乳癰初起,乳房結塊、排乳不暢、腫脹疼痛,皮色不變或微紅。
蒲(pu)公英(ying)治乳癰初起的(de)作(zuo)用(yong),可以(yi)用(yong)30克(ke)(ke)蒲(pu)公英(ying)水煎取汁、30克(ke)(ke)香附研為細末,加入3克(ke)(ke)麝香一起混勻(yun),外敷于乳房患處,一日敷2次(ci)。
4、蒲公英治乳癰化膿,乳房結塊腫痛,乳房皮色鮮紅灼熱。
蒲公英治乳(ru)癰(yong)化膿的作用(yong)(yong),可(ke)以用(yong)(yong)30克蒲公英、20克天花粉(fen)、10克貝母(mu)、20克當歸(gui)、6克生(sheng)甘(gan)草(cao)這六味用(yong)(yong)水煎(jian)服,每天服用(yong)(yong)1劑。
蒲公英的副作用、禁忌、注意事項
在使用(yong)蒲(pu)公英(ying)時,可以單獨(du)使用(yong)蒲(pu)公英(ying),也(ye)可以搭配連(lian)翹、銀花、地丁草、赤(chi)芍(shao)、野菊花、鮮(xian)蘆根(gen)、魚腥草、冬(dong)(dong)瓜子(zi)、黃連(lian)、桃仁(ren)、板藍根(gen)、忍冬(dong)(dong)藤、車前草、梔(zhi)子(zi)、茵陳(chen)、瓜蔞(lou)、貝母(mu)、夏枯(ku)草、牡蠣等中藥來使用(yong),陽(yang)虛外寒人群(qun)忌(ji)用(yong)蒲(pu)公英(ying);脾胃虛弱人群(qun)忌(ji)用(yong)蒲(pu)公英(ying)。
蒲公英的功效作用與禁忌2 治療炎癥
蒲公(gong)英有(you)消(xiao)炎(yan)的`作用,一般的炎(yan)癥感(gan)染(ran)比如肝炎(yan)、盆(pen)腔炎(yan)、結膜炎(yan)、膽囊炎(yan)等(deng)疾(ji)病都有(you)消(xiao)炎(yan)的作用。
治療感冒
感(gan)冒的(de)時候,通常(chang)伴隨著上呼吸道感(gan)染,比(bi)如扁(bian)桃體(ti)炎、咽炎、支氣管炎等等,這些情況下服用蒲公(gong)英都有一定的(de)抗炎效果(guo),對于風熱感(gan)冒也有一定的(de)緩解癥狀的(de)作用。
利尿
蒲公(gong)英(ying)對(dui)于(yu)泌尿(niao)系統有很(hen)(hen)大的幫助,對(dui)于(yu)泌尿(niao)系統感染有很(hen)(hen)好(hao)的療效。另外(wai)蒲公(gong)英(ying)清(qing)熱解毒,在因上火而產生(sheng)的尿(niao)痛方面,蒲公(gong)英(ying)也有緩解的作用。
現代研究發現,蒲公英的葉子具有很防治腫瘤的作用。
將新鮮(xian)的(de)(de)蒲公(gong)(gong)英葉子或(huo)者是曬(shai)干(gan)之后的(de)(de)蒲公(gong)(gong)英用(yong)(yong)開水(shui)進(jin)行沖泡,然后代替茶水(shui)服(fu)用(yong)(yong),具有很好的(de)(de)清熱解(jie)毒以及抵抗腫瘤的(de)(de)作用(yong)(yong),同時還能夠更好的(de)(de)提高身體的(de)(de)免疫力(li)。
禁忌:
用量(liang)過(guo)大 常規用量(liang)煎服后,偶見有胃腸道反應,如惡(e)心、嘔吐、腹部不適及輕(qing)度(du)泄瀉。大劑量(liang)(30g/kg)灌服煎劑3天,可(ke)見實驗兔子肝(gan)細胞及腎(shen)(shen)小(xiao)管(guan)上(shang)皮細胞輕(qing)度(du)濁腫,腎(shen)(shen)小(xiao)管(guan)變窄,其(qi)它(ta)無(wu)明顯改變。小(xiao)鼠(shu)和兔亞急性(xing)毒性(xing)試(shi)驗,尿(niao)中可(ke)出現少量(liang)管(guan)型,腎(shen)(shen)小(xiao)管(guan)上(shang)皮細胞濁腫。
過(guo)敏反應(ying) 服用蒲公英(ying)煎劑(ji)、蒲公英(ying)酒(jiu)浸劑(ji)后,個別(bie)人會出(chu)現蕁(qian)麻疹(zhen)、全身瘙癢(yang)等(deng)過(guo)敏反應(ying)。蒲公英(ying)注射(she)劑(ji)靜脈滴(di)注后,亦偶有寒戰(zhan)、面色蒼(cang)白(bai)、青紫或精神癥(zheng)狀。
藥不(bu)(bu)對證 主要是寒(han)(han)熱不(bu)(bu)分,不(bu)(bu)加辨(bian)證而濫用(yong)蒲公(gong)英治(zhi)療(liao)各種感染(ran)。臨床上所見的(de)感染(ran)多(duo)數為熱證,用(yong)蒲公(gong)英一(yi)般不(bu)(bu)會有不(bu)(bu)良反應(ying)。但少數感染(ran)屬于陰寒(han)(han)證,無熱象,病(bing)程(cheng)多(duo)較長,病(bing)人(ren)(ren)體質虛弱。筆者普見有人(ren)(ren)用(yong)大劑(ji)量(liang)蒲公(gong)英治(zhi)療(liao)陰寒(han)(han)證,結(jie)果病(bing)人(ren)(ren)出(chu)現食欲減(jian)退、倦怠(dai)、疲(pi)乏、出(chu)虛汗、面色(se)蒼(cang)白。感染(ran)灶(zao)并無好轉之象。將蒲公(gong)英清熱解毒的(de)作用(yong)簡單地看成能抗(kang)菌(jun)消(xiao)炎而加以濫用(yong),會產生不(bu)(bu)良反應(ying)。
今天給各位分享草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草烏的功效與作用禁忌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細辛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收藏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1、吃草烏需要注意些什么2、草烏的攻效怎樣3、制草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4、草烏的作用?5、草烏酒怎么泡6、草烏川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吃草烏需要注意些什么草烏的副作用
那時候有一些人還是要留意的,由于并不是任何人都合適服用草烏的,一旦誤吞草烏得話,可能出現一系列的副作用的,比較嚴重的可能威協到性命的。
烏頭服食不善可造成中毒了,其病癥為口角、四肢及全身麻木,流囗水,惡心想吐,嘔吐,腹瀉,頭昏,頭暈眼花,口干舌燥,脈率緩解,呼吸不暢,手腳搐搦,神智不清,尿失禁,血壓及體溫下降,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縮和竇房停搏等。
情況嚴重,可造成循環系統、呼吸衰竭及比較嚴重心律失常而身亡。
草烏盡管是中草藥材,可是并不是任何人都合適服用的,因此在服用以前一定要了解自身是不是能夠服用,能夠服用得話,一定要了解一下它的忌諱是啥的,防止出現哪些問題的。
1、忌煎制時間過短
烏頭久煎或近期選用的_壓煮制,能降低毒副作用。
如病況需增加烏頭使用量,更宜久煎。
煎制時間過短易致中毒了。
烏頭切勿生用。
2、忌沒經中藥炮制
烏頭毒副作用大,故務必歷經中藥炮制才可口服,口服藥方上也應注明制烏頭或制川烏、制草烏。
沒經中藥炮制服食,很小量就可以造成中毒了。
3、忌長期服用草烏
長期服用烏頭,可蓄積量身體造成中毒了,非常是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更易產生該類中毒了。
如病況需要久服含烏頭的中藥制劑,能用中斷吃藥法。
服食數天或數周后,中斷1周。
此外,每天吃藥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將每天總產量分幾回服食,有益于內毒素的代謝。
草烏辛熱苦燥,擅于驅趕濕寒、舒經止疼,為醫治濕寒痹痛之上品,特別是在適合于濕邪偏盛的痹痛、可醫治濕寒侵蝕,關節痛,不能伸屈等病癥;也可以醫治濕寒積血留滯經脈,身體筋絡攣痛,骨節伸屈不好,時間一長難愈者。
草烏辛散溫通,祛寒止疼的作用非常顯著,因而又常被用用以醫治陰翳內熱所造成的親信冷痛等癥。
怎樣用以醫治醫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及其醫治寒疝、繞臍腹痛、手腳厥冷等病癥。
草烏的止疼功效強,可用以醫治創傷跌打,骨折瘀中疼痛等癥。
也可以做為麻醉止疼藥品應用。
草烏的攻效怎樣草烏的功效與作用:草烏為雙子葉植物綱毛茛科植物烏頭,北烏頭的根,草烏的功效是搜風勝濕,散寒止痛,開痰,消腫,草烏的作用是治風寒濕痹,中風癱瘓,破傷風,脘腹冷痛,痰癖,草烏用藥禁忌是孕婦,陰虛火旺及熱證疼基本概述
藥名:草烏
別名:制草烏、堇、芨、烏頭、烏喙、奚毒、雞毒、茛、千秋、毒公、果負、耿子、帝秋、獨白草、土附子、竹節烏頭、金鴉、斷腸草
性味:辛、熱、有毒
歸經:入肝、脾、肺經
功效:搜風勝濕、散寒止痛、開痰、消腫
主治:風寒濕痹、中風癱瘓、破傷風、頭風、脘腹冷痛、痰癖、氣塊、冷痢、喉痹、癰疽、疔瘡、瘰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2錢;或入丸、散。
外用:生用,研末調敷或醋、酒磨涂。
藥材基源:草烏為雙子葉植物綱毛茛科植物烏頭、北烏頭的根。
功效作用
1、草烏治脾胃虛弱及久積冷氣,飲食減少:草烏頭(凈洗)500克,蒼術1000克,陳橘皮(去白)250克,甘草(生,椎碎)200克,黑豆三升。
上五味,用水一石,煮干為度,去卻橘皮、黑豆、甘草,只取草烏頭、蒼術二味,曝干,粗搗篩焙干,搗羅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收瓷器中。
每日空心、晚食前,鹽湯咸溫酒下三十丸。
(《圣濟總錄》)
2、草烏治陽虛上攻,頭項俱痛,不可忍者:細辛、新茶芽(炒)。
草烏頭(大者,去皮尖,炮裂切如麻豆大,碎鹽炒)各等分。
上為粗末。
每服10克,入麝香末25克,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本事方》烏香散)
3、草烏主中風,惡風,洗洗出汗,除寒濕痹,咳逆上氣,破積聚寒熱。
《本經》
4、草烏治一切諸瘡未破者:草烏頭為末,入輕粉少許,臘豬油和搽。
(《普濟方》)
5、草烏治腦泄臭穢:草烏(去皮)25克,蒼術50克,川芎100克。
并生研末,面糊丸,綠豆大,每服十丸,茶下。
忌一切熱物。
(《圣濟總錄》)
6、草烏治瘰疬初作未破,作寒熱:草烏頭25克,木鱉子二個。
以米醋磨細,入搗爛蔥頭、蚯蚓糞少許。
調勻敷上,以紙條貼令通氣孔。
(《醫林正宗》)
7、草烏追風活血,取根入藥酒。
《綱目拾遺》
8、草烏治久患頭風:草烏頭尖(生用)一分,赤小豆三十五粒,麝香一字,為末。
每服半錢,薄荷湯冷服。
更隨左右搐鼻。
(《指南方》)
9、草烏治惡風,憎寒,冷痰包心,腸腹_痛,痃癖氣塊,益陽事,治齒痛,主強志。
治男子腎衰弱,陰汗,主療風溫濕邪痛。
《藥性論》
10、草烏治喉痹、口噤不開:草烏頭、皂莢等分。
為末,入麝香少許,擦牙,并搐鼻內,牙關自開也。
(《綱目》)
11、草烏治破傷風:草烏頭(生用,去皮尖)、白芷(生用),二味等分為末。
每服2.5克,冷酒一盞,入蔥白少許,同煎服之,如人行十里,以蔥白熱粥投之。
(《儒門事親》)
12、草烏治發背、蜂窩、疔瘡、便毒:草烏頭一個,川烏頭一個,瓦一塊,新汲水一桶。
將二烏并瓦浸于水桶內,候瓦濕透,即將川烏、草烏于瓦上磨成膏,用磨藥手挑藥貼于瘡口四周;如未有瘡口,一漫涂藥如三、四重紙厚,上用紙條透孔貼蓋,如藥干,用雞翎蘸水掃濕,如此不過三度。
(《瑞竹堂經驗方》二烏散)
13、草烏治麻痹癥。
又為傷科要藥。
《貴州民間方藥集》
14、草烏治風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經藥也。
《藥類法象》
15、草烏治腫毒癰疽,未潰令內消,已潰令速愈:草烏頭末,水調,雞羽掃腫上,有瘡者先以膏藥貼定,無令藥著入。
初涂病人覺冷如水,府乃不痛。
(《圣濟總錄》草烏頭散)
16、草烏治淋巴結炎、淋巴結結核:草烏頭一個,用燒酒適量磨汁,外搽局部,每日一次。
(《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17、草烏治一切癱瘓風:草烏頭(生,不去皮)、五靈脂各等分。
為末,滴水為丸,如彈子大。
四十歲以下一丸,分六服,病甚一丸分二服,薄荷酒磨下,覺微麻為度。
(《本事方》黑神丸)
18、草烏治一切風齒疼痛,飲食艱難:草烏頭三枚(炮),膽礬(研)、細辛(去苗葉)各5克。
搗研為細散。
每用一字,以指頭揩擦,有涎吐之。
(《圣濟總錄》草烏頭散)
19、草烏治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臍間痛,肩胛痛不可_仰,目中痛不可久視,又墮胎。
主風濕,丈夫腎濕陰囊癢,寒熱歷節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癰腫膿結。
《別錄》
20、草烏治風濕麻痹疼痛,發破傷風汗。
《東醫寶鑒》
21、草烏治一切癰腫毒:草烏、貝母、天花粉、南星、芙蓉葉等分。
為末,用醋調搽四圍,中留頭出毒,如干用醋潤之。
(《景岳全書》草烏揭毒散)
22、草烏治清濁不分,泄瀉注下,或赤或白,臍腹_痛,里急后重:草烏頭三枚(去皮尖,一生、一炮,一燒作灰)為細末,醋糊丸。
如蘿卜子大。
大人五,七丸。
小兒三丸;水瀉倒流水下,赤痢甘草湯、白痢干姜湯下。
(《局方》三神丸)
23、草烏治頭風喉痹,癰腫疔毒。
主大風頑痹。
《綱目》
24、草烏治偏正頭痛:草烏頭200克,川芎_200克,蒼術250克,生姜200克,連須生蔥一把。
搗爛,同入瓷瓶,封固,埋土中,春五夏三、秋五冬七日,取出曬干,揀去蔥、姜,為末,醋、面糊和丸梧子大。
每服九丸。
臨臥溫酒下。
(《戴古渝經驗方》)
制草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制草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制草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制草烏是一種中藥材,它的藥用價值是很高的,它在醫學領域使用是很廣泛的,以下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于制草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的資料,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制草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1
制草烏為草烏的炮制加工品,制草烏有毒,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的功效,制草烏有治療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的作用,孕婦慎用制草烏;制草烏不宜與貝母、半夏、白及、白蘞、天花粉、瓜萎、犀角同用。
制草烏的功效與作用
藥名:制草烏
中西藥分類:中藥(藥材及飲片)
性味:辛、苦,熱;有毒。
歸經:歸心、肝、腎、脾經。
功效:祛風除濕,溫經止痛。
主治: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用法用量:1.5——3g,宜先煎、久煎。
來源:制草烏為草烏的'炮制加工品。
檢查:取本品,照制川烏項下的方法檢查.應符合規定。
炮制方法:取草烏,大小個分開,用水浸泡至內無干心,取出,加水煮至取大個切開內無白心、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晾至六成干后切薄片,干燥。
性狀:本品為不規則圓形或近三角形的片。
表面黑褐色,有灰白色多角形形成層環及點狀維管束,并有空隙,周邊皺縮或彎曲。
質脆。
無臭,味微辛辣,稍有麻舌感。
鑒別:照草烏項下的鑒別項試驗,顯相同的結果。
含量測定:取本品,照制川烏項下的方法測定,應符合規定。
用藥禁忌:孕婦慎用;不宜與貝母、半夏、白及、白蘞、天花粉、瓜萎、犀角同用。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制草烏的作用:
制草烏屬草烏的炮制加工品,制草烏就是經過炮制的草烏,毒性雖沒有生草烏大,在選購時更要注意勿與生草烏相混淆。
制草烏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的功效。
制草烏主治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制草烏在煎藥時最好先單獨用熱水煎一會兒,建議市民最好到正規藥店和醫院藥房開藥材。
此外,制草烏還不宜與貝母、半夏、白及、白蘞、天花粉、瓜蔞同用。
制草烏用藥禁忌:
孕婦慎用制草烏;制草烏不宜與貝母、半夏、白及、白蘞、天花粉、瓜萎、犀角同用。
制草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2
草烏,性味辛苦熱。
有大毒。
歸心,肝,腎,脾經。
功效為祛風濕,散風寒。
治療痹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
注意,孕婦禁用,不能和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川烏,性味辛,苦,熱。
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
功效為祛風濕,散寒,止痛。
本品祛風濕,對于風,寒,濕邪氣均有較強的作用,為治療風寒濕痹的常用藥。
因其性熱,散寒止痛力優,故寒邪偏盛之痛痹尤其適宜。
本品還常用于跌打損傷,瘀腫疼痛。
孕婦禁用,同樣不能和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附子,性味辛,甘,大熱。
有毒。
歸心,腎,脾經。
功效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
附子味辛大熱,秉性純陽,藥力頗強,既能助心陽以通脈,補腎陽以益火,挽救散失之元陽,又能散陰寒,以利陽氣恢復,固有“回陽救逆第一品藥”。
同時還可以補益腎陽,凡腎,脾,心諸陽氣衰弱者均可選用。
此外本品既溫通止痛,又祛風寒濕邪,且止痛能力強,為治寒凝諸痛要藥。
但陰虛陽亢,熱證及孕婦忌用。
反半夏,貝母,白蘞,白及。
內服需要炮制。
若內服過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當,可引起中毒。
可見三者都可以止痛,但是都有毒性。
以上三味藥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切不可以自行內服,會引起中毒。
而且現在許多鎮痛藥,效果很好,不必使用此三者來鎮痛。
草烏的作用?草烏的主要作用在于通經絡,祛濕止痛,在風濕性關節炎這方面或者是肩周炎關節痛等,治療效果都不錯。
它可以去除濕氣,通經活血活絡,氣血通暢,經絡通了,疼痛的癥狀就會解除。
草藥毒性比較大,所以在應用的時候,一個方面要注意它的劑量,不要劑量過大。
另一方面,在煎煮中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藥要先煎,要比別的藥至少先煎一個小時左右,這可以把它的毒性解除。
草烏酒怎么泡草烏酒怎么泡
草烏酒怎么泡,很多人喜歡在自己家里泡很多的藥材酒,其中就有一種藥材就是草烏酒,草烏是一種中藥但有毒的,因此在運用的時候需要注意安全,下面我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草烏酒怎么泡.
草烏酒怎么泡1
制草烏20克,當歸、白芍藥、黑豆各70克,忍冬藤90克。
做法
將草烏按常法炮翩,黑豆炒半熟,放入1500毫升酒中,再將另3味藥搗碎后放入酒中,5天后開取,即可服用。
草烏泡酒的功效與作用
1、祛風除濕
草烏是一種含有多種生物堿的中藥材,人們把它用白酒浸泡以后,能讓這些生物堿盡快吸出到白酒中,可以讓它的藥效得到更好發揮,平時人們出現風濕骨痛和風濕性關節炎時,能直接把泡好以后的草烏酒直接涂抹在疼痛部位,我去風除濕也能消腫止痛。
2、溫經止痛
溫經止痛也是草烏泡酒的重要功效,平時女性因月經不調引發腹部疼痛,或者心腹冷痛時,都可以使用草烏泡酒來治療,在治療的時候可以直接外用,盡量不要口服,以免讓身體吸收草烏中的毒性。
使用時把它涂抹在疼痛的部位上,并輕輕按摩就能起到明顯的止痛作用。
3、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也是草烏的重要作用,它對人類的跌打損傷和瘀血腫痛都有明顯治療作用,平時人們受傷以后及時用草烏酒做按摩就能盡快消腫止痛。
不過人們外傷出現皮膚潰爛時,盡量不要用草烏酒治療,以免讓草烏中的毒素隨皮膚進行人體內部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
4、毒副作用
草烏泡酒雖然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能消腫止痛也能活血化瘀,但是這種藥酒中也保留了草烏中的毒性成分,平時人們如果過量服用這種草烏酒會讓身體出現明顯的中毒反應,嚴重時會讓心率減慢也會讓人們的血壓下降,有些人還會因中毒而失去生命。
草烏酒怎么泡2
草烏酒
原料:制川烏15克,制草烏15克,當歸20克,牛膝2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
草烏酒的做法
先將制川烏、制草烏、當歸、牛膝分別揀洗干凈,曬干或烘干,切成片,同放入玻璃瓶中,加入低度白酒,加蓋,密封,每日搖動2次,浸泡15日即可飲用。
每日2次,每次1盅(約15毫升)。
功效:對風寒濕痹型關節炎尤為適宜。
草烏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10克;或入丸、散。
外用:生用,研末調敷或醋、酒磨涂。
草烏的禁忌注意
凡虛人、孕婦、陰虛火旺及熱證疼痛者忌服。
生者慎服。
生品內服宜慎。
不宜與貝母、半夏、白及、白蘞、天花粉、瓜蔞、犀角同用。
1、《本草經集注》:莽草為之使。
反栝樓、貝母、白斂、白及(一本有半夏)。
惡藜蘆。
2、《藥性論》:遠志為之使。
忌豉汁。
3、《綱目》:畏飴糖、黑豆。
冷水能解其毒。
4、《本草匯言》:平素稟賦衰薄,或向有陰虛內熱吐血之疾,并老人、虛人、新產人,切宜禁用。
草烏川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草烏川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草烏川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草烏和川烏是一種中藥材,運用歷史悠久,不同的使用方法對人體產生的作用也不一樣,對于調理人的身體有很大的好處,際上川烏草烏的功效與禁忌等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差異的,下面分享草烏川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草烏川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1
1、川烏
川烏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干燥母根,是四川的地道藥材,因其形狀像鳥頭,所以古人把它叫烏頭。
川烏較草烏溫里散寒之力強,還可治療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里寒證。
另外,就中醫而言,川烏性辛苦,熱,有大毒,善于祛風除濕、溫經散寒,為治風寒濕痹之佳品。
除了用于風寒濕痹,川烏還用于治療陰寒內盛的心腹冷痛,如寒疝、胃冷痛等,臨床一般配伍其他藥材來使用。
因本品有大毒,臨床使用一定要注意,內服一定要炮制,要久煎,孕婦要忌用。
另外半夏、瓜蔞、白及、白蘞等這些與烏頭相反的藥物要禁用。
2、草烏
草烏,為毛茛科植物北烏頭的干燥根,草烏的'藥力及毒性較川烏峻猛,但溫陽之力稍弱,常用于除痹止痛,麻醉、止痛也多用。
在臨床應用方面,草烏還主要用于搜風勝濕,散寒止痛,開痰,消腫。
可內服也可外服。
同川烏一樣,凡虛人、孕婦、陰虛火旺者都忌服草烏,生品內服宜慎。
也不宜與貝母、半夏、白及、白蘞、天花粉、瓜蔞、犀角同用。
服用川烏和草烏的注意事項
首先做到用量有毒,因為這兩者都有一定的毒性,病程短、病情輕者,川烏草烏的用量大概在10g左右即可;病程長、病情重、心肝腎功能正常、非重用不能奏功者,一劑用量可達15~20g。
另外,在煎煮川烏草烏的時候,均應先煎至少0.5~1個小時,其煎熬時間的長短以口嘗時舌頭無麻感為度。
強調煎前加水,液面至少應超過藥物表面2~3橫指,且應文火煎煮,不斷攪拌,以使藥物受熱均勻、充分,以達解毒全面。
飯后分2~3次服用,日1劑,大劑量者一般連服超過20劑,中病即止,以防毒性蓄積。
若在服用過程中唇舌出現麻熱感則為早期輕度中毒現象,停服藥物即可自行緩解。
草烏川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2
祛風除濕的功效
草烏辛熱苦燥,善于驅逐寒濕、溫經止痛,為治療寒濕痹痛之佳品,尤其適宜于寒邪偏盛的痹痛、可治療寒濕侵襲,關節疼痛,不可屈伸等癥狀;亦可治療寒濕淤血留滯經絡,肢體筋脈攣痛,關節屈伸不利,日久不愈者。
溫經散寒止痛
草烏辛散溫通,散寒止痛的功效特別明顯,因此又常被用用于治療陰寒內盛所導致的心腹冷痛等癥。
如可用于治療治療心痛徹背、背痛徹心以及治療寒疝、繞臍腹痛、手足厥冷等癥狀。
止痛
草烏的止痛作用強,可用于治療外傷跌打損傷,骨折瘀中疼痛等癥。
亦可作為麻醉止痛藥物使用。
草烏的不良反應
到時候有一些人還是要注意的,因為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食用草烏的,一旦誤食草烏的話,可能出現一系列的不良反應的,嚴重的可能威脅到生命的。
烏頭服用不當可引起中毒,其癥狀為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流涎,惡心,嘔吐,腹瀉,頭暈,眼花,口干,脈搏減緩,呼吸困難,手足搐搦,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血壓及體溫下降,心率失常,室性期前收縮和竇房停搏等。
嚴重者,可導致循環、呼吸衰竭及嚴重心率失常而死亡。
草烏的藥理作用
1、草烏有明顯的抗炎、鎮痛作用,有強心作用,但劑量過大則可引起心率失常,終致心臟抑制;
2、烏頭堿可引起心率不齊和高血壓,還可以增強毛花柑G對心肌的毒性作用,有明顯的局部麻醉作用;
3、烏頭多糖有顯著降低正常血糖的作用;
4、烏頭注射液有抗癌作用,對胃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草烏的禁忌
草烏雖然是中藥材,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食用的,所以在食用之前一定要知道自己是否可以食用,可以食用的話,一定要了解一下它的禁忌是什么的,以防出現什么問題的。
1、忌煎煮時間太短
烏頭久煎或新近采用的高壓蒸制,能減少毒性。
如病情需加大烏頭用量,更宜久煎。
煎煮時間過短易致中毒。
烏頭切忌生用。
2、忌未經炮制
烏頭毒性大,故必須經過炮制才可內服,內服處方上也應寫明制烏頭或制川烏、制草烏。
未經炮制服用,很少量即可引起中毒。
3、忌長期服用草烏
長期服用烏頭,可蓄積體內引起中毒,特別是肝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更易發生此類中毒。
如病情需要久服含烏頭的制劑,可用間斷服藥法。
服用數日或數周后,間斷1周。
另外,每日服藥可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將每日總量分幾次服用,有利于毒素的排泄。
4、忌用量過大
烏頭分川烏、草烏。
草烏毒性更大。
烏頭因采集時間,炮制、煎煮時間不同,中毒劑量差別很大。
川烏為3~30克,草烏為3~4.5克,烏頭堿0.2毫克口服即可中毒。
川烏中毒可見口舌及全身發麻、惡心嘔吐、胸悶、痙攣、呼吸困難、血壓下降、體溫不升、心律紊亂、神志不清、昏迷,以至循環、呼吸衰竭而死亡。
草烏中毒癥狀與川烏基本相同。
烏頭類中毒量個體差異很大,有人僅煎服川烏6克,亦有僅服草烏1克即引起中毒。
因此應特別注意中毒的早期癥狀,及早救治。
草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草烏的功效與作用禁忌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細辛、草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今天給各位分享蒲公英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蒲公英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癥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收藏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1、蒲公英的功效與禁忌2、蒲公英泡水喝有什么作用和功效注意蒲公英泡水的三大禁忌3、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蒲公英有什么功效和作用4、蒲公英的功效作用與禁忌5、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蒲公英的功效與禁忌蒲公英的功效:
蒲公英的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味道比較苦,性質寒涼。
蒲公英中含有蒲公英素,還有膽堿、蒲公英醇等成分。
另外,蒲公英中的營養物質也很多,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也含量很高。
不管是用來做菜還是治病,都很合適。
1、治療炎癥
蒲公英有消炎的作用,一般的炎癥感染比如肝炎、盆腔炎、結膜炎、膽囊炎等疾病都有消炎的作用。
2、治療感冒
感冒的時候,通常伴隨著上呼吸道感染,比如扁桃體炎、咽炎、支氣管炎等等,這些情況下服用蒲公英都有一定的抗炎效果,對于風熱感冒也有一定的緩解癥狀的作用。
3、利尿
蒲公英對于泌尿系統有很大的幫助,對于泌尿系統感染有很好的療效。
另外蒲公英清熱解毒,在因上火而產生的尿痛方面,蒲公英也有緩解的作用。
蒲公英的禁忌:
1、不可多喝
蒲公英性質含量,因此如果大量喝蒲公英對身體是有一些損害的。
比如首先就容易出現胃腸道的反應,容易出現胃痛、惡心、腹瀉等情況。
另外如果長期大量服用蒲公英,還有可能導致腎小管變窄,影響腎小管的健康。
2、過敏不喝
蒲公英畢竟屬于一種草本植物,有一些過敏體質的人容易對蒲公英過敏,服用蒲公英后會產生發冷、面色發白、發紫,還有打寒戰的現象。
還有一部分人會表現在身體上,出現蕁麻疹或者渾身瘙癢。
這些人不適合服用蒲公英,也不適合用蒲公英滴注。
3、寒性感染不喝
蒲公英是清熱的藥物,對于熱性感染有一定療效。
但并不是所有感染和感冒都屬于熱性的,有些炎癥是寒性的感染,而且伴隨身體虛弱的情況。
因此此時并不適合喝蒲公英,喝了反而容易加重病情。
4、陽虛胃寒不喝
蒲公英泡水喝有什么作用和功效注意蒲公英泡水的三大禁忌1、清熱解毒
蒲公英最大的療效就是清熱解毒,能夠有效緩解熱毒癥、肝熱、化膿性疾病、目赤腫痛、口干舌燥等癥狀。
2、美容養顏
其實蒲公英泡水喝的味道還是不錯的,清列甘甜,適量的喝蒲公英泡水還能夠養顏美容。
原因是蒲公英的葉子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脂肪、蛋白質等其他的微量元素,它們合在一起,能夠有效改善皮膚的健康狀況,推薦女性在生活中可以適當的用蒲公英泡水喝。
3、消癰散結
除以上功能外,蒲公英泡水還可以消痛散結,對那些產后女性來說可以起到通乳的效果,而且還能夠有效緩解乳痛。
除此之外,蒲公英水還可以治療臃腫瘡毒和高燒不退的癥狀。
4、防治腫瘤
據相關資料研究表明,蒲公英葉子中含有的一些微量元素在提高我們人體的免疫功能的同時還可以起到防治腫瘤的作用。
5、其他功效
蒲公英泡水除了以上功能之外,還能夠一定的治療跌打損傷、皮炎、感冒傷風、便秘、抗菌、慢性胃炎等病癥。
6、注意蒲公英泡水的三大禁忌:脾胃虛寒者最好少喝,蒲公英與其他野菜一樣屬于寒性的,對于脾胃虛寒者經常喝蒲公英泡水,會加重脾胃負擔,甚至會出現腹瀉的問題,肝火旺盛者可以經常用蒲公英泡茶喝,能有效改善肝火旺盛的問題。
7、過敏體質的人群最好不要喝蒲公英泡茶,由于個體差異有些人在服用蒲公英茶后會出現皮膚瘙癢的問題,甚至也會誘發蕁麻疹,這是對蒲公英典型的過敏現象,如果有過敏情況,最好停止飲用蒲公英泡水,并且要到醫院做相關檢查。
8、放涼后的蒲公英水最好不要喝,蒲公英茶最好溫熱喝,由于蒲公英本身性寒,放涼后喝很容易出現腹瀉的問題,大家要注意正確飲用蒲公英水的方式,正確喝蒲公英泡茶對身體有多種好處,并且還具有排毒養顏的功效。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蒲公英有什么功效和作用1、蒲公英的功效是清熱解毒,消癰散腫,利濕通淋。
2、蒲公英清熱解毒,消癰散腫,為治熱毒瘡瘍之佳品,因其又能疏郁通乳,故又為治療乳癰之要藥。
鮮蒲公英外敷,還可用治毒蛇咬傷。
3、蒲公英可清熱利濕通淋,故對濕熱引起的淋證、黃疸也有較好的效果。
4、禁忌:用量過大可導致腹瀉。
蒲公英的功效作用與禁忌蒲公英的功效作用與禁忌
蒲公英的功效作用與禁忌,相信很多人都是吃過這種食物的,很多人都知道它有清熱解毒的作用,不僅僅有降低膽固醇和血壓的作用,藥材對人體的作用過猶不及,看完蒲公英的功效作用與禁忌,你了解了嗎?
蒲公英的功效作用與禁忌1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
1、蒲公英治急性乳腺炎。
蒲公英有治急性乳腺炎的作用,可以用二兩蒲公英與一兩香附一起煎藥服用,每日服用一劑,煎服二次。
2、蒲公英治腸癰引起少腹疼痛,身熱脈遲,未成膿。
蒲公英治腸癰引起少腹疼痛的作用,可以用30克蒲公英、30克王不留行、10克生甘草、10克車前子這四味用水煎服,每天服用1劑。
3、蒲公英治乳癰初起,乳房結塊、排乳不暢、腫脹疼痛,皮色不變或微紅。
蒲公英治乳癰初起的作用,可以用30克蒲公英水煎取汁、30克香附研為細末,加入3克麝香一起混勻,外敷于乳房患處,一日敷2次。
4、蒲公英治乳癰化膿,乳房結塊腫痛,乳房皮色鮮紅灼熱。
蒲公英治乳癰化膿的作用,可以用30克蒲公英、20克天花粉、10克貝母、20克當歸、6克生甘草這六味用水煎服,每天服用1劑。
蒲公英的副作用、禁忌、注意事項
在使用蒲公英時,可以單獨使用蒲公英,也可以搭配連翹、銀花、地丁草、赤芍、野菊花、鮮蘆根、魚腥草、冬瓜子、黃連、桃仁、板藍根、忍冬藤、車前草、梔子、茵陳、瓜蔞、貝母、夏枯草、牡蠣等中藥來使用,陽虛外寒人群忌用蒲公英;脾胃虛弱人群忌用蒲公英。
蒲公英的功效作用與禁忌2
治療炎癥
蒲公英有消炎的`作用,一般的炎癥感染比如肝炎、盆腔炎、結膜炎、膽囊炎等疾病都有消炎的作用。
治療感冒
感冒的時候,通常伴隨著上呼吸道感染,比如扁桃體炎、咽炎、支氣管炎等等,這些情況下服用蒲公英都有一定的抗炎效果,對于風熱感冒也有一定的緩解癥狀的作用。
利尿
蒲公英對于泌尿系統有很大的幫助,對于泌尿系統感染有很好的療效。
另外蒲公英清熱解毒,在因上火而產生的尿痛方面,蒲公英也有緩解的作用。
現代研究發現,蒲公英的葉子具有很防治腫瘤的作用。
將新鮮的蒲公英葉子或者是曬干之后的蒲公英用開水進行沖泡,然后代替茶水服用,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毒以及抵抗腫瘤的作用,同時還能夠更好的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禁忌:
用量過大常規用量煎服后,偶見有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部不適及輕度泄瀉。
大劑量(30g/kg)灌服煎劑3天,可見實驗兔子肝細胞及腎小管上皮細胞輕度濁腫,腎小管變窄,其它無明顯改變。
小鼠和兔亞急性毒性試驗,尿中可出現少量管型,腎小管上皮細胞濁腫。
過敏反應服用蒲公英煎劑、蒲公英酒浸劑后,個別人會出現蕁麻疹、全身瘙癢等過敏反應。
蒲公英注射劑靜脈滴注后,亦偶有寒戰、面色蒼白、青紫或精神癥狀。
藥不對證主要是寒熱不分,不加辨證而濫用蒲公英治療各種感染。
臨床上所見的感染多數為熱證,用蒲公英一般不會有不良反應。
但少數感染屬于陰寒證,無熱象,病程多較長,病人體質虛弱。
筆者普見有人用大劑量蒲公英治療陰寒證,結果病人出現食欲減退、倦怠、疲乏、出虛汗、面色蒼白。
感染灶并無好轉之象。
將蒲公英清熱解毒的作用簡單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濫用,會產生不良反應。
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蒲公英本身是一種中藥,具有一定的清熱利濕、發汗解表、消疹祛斑、解毒潤腸的功效,對一些風熱感冒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適量食用一些蒲公英,可以有效吸收蒲公英中的膳食纖維,從而促進腸道蠕動。
1、清熱解毒:可用于熱毒癥,尤其是清肝熱,輔助治療目赤腫痛,口舌生瘡,肝熱引起的各種感染。
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化膿性疾病,如皮膚感染、化膿等。
2、護胃助消化:蒲公英是治療胃痛的佳品,可用于食積、脾胃濕熱、肝郁、胃火過盛所致的胃脘痛、飽脹、嘔吐等癥狀。
禁忌:1、脾胃虛弱的人:由于蒲公英本身是一種涼性食物,如果脾胃虛弱的人食用將蒲公英,可能會導致腹瀉或腹脹等異常情況。
2、過敏的人:蒲公英雖然是常見植物,但這種植物表面有絨毛,如果過敏,很容易出現皮膚瘙癢等過敏癥狀。
蒲公英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蒲公英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癥、蒲公英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本文地址://n85e38t.cn/pianfang/851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yu)(yu)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fen)享,被(bei)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i)(shi)真(zhen)實(shi)(shi)出處,未能及時(shi)(shi)與作者取(qu)得(de)聯(lian)系,或(huo)有(you)版權異議的,請聯(lian)系管(guan)理(li)員(yuan),我們會(hui)立即(ji)處理(li),本站部分(fen)文字與圖片(pian)資源(yuan)來自(zi)于(yu)(yu)網絡(luo),轉載是出于(yu)(yu)傳遞更多(duo)信(xin)息之(zhi)目的,若有(you)來源(yuan)標(biao)注錯誤或(huo)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yi),請立即(ji)通知我們(管(guan)理(li)員(yuan)郵箱:),情況屬實(shi)(shi),我們會(hui)第一(yi)時(shi)(shi)間予以刪除,并(bing)同時(shi)(shi)向您表示歉意,謝(xie)謝(xie)!
上(shang)一篇: 豬苓湯加(jia)味(wei)治療遺(yi)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