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中醫基礎常識 >> 偏方秘方

葦莖湯方歌,功效與加減運用

道醫 2023-06-24 18:26:44

葦莖湯

出自《外(wai)臺秘要》引(yin)《古今(jin)驗錄方》

【組成(cheng)】 葦(wei)莖切,二(er)(er)升(sheng)(sheng)(sheng),以水(shui)二(er)(er)斗,煮(zhu)取五升(sheng)(sheng)(sheng),去(qu)滓(60g) 薏苡仁(ren)半(ban)升(sheng)(sheng)(sheng)(30g)  瓜瓣半(ban)升(sheng)(sheng)(sheng)(24g) 桃仁(ren)三(san)十枚(mei)(9g)

【用(yong)法】 口父咀,內葦(wei)汁中(zhong),煮取二升,服一升,再(zai)服,當吐如膿(nong)(現代(dai)用(yong)法:水煎服)。

【功用】 清肺化(hua)痰(tan),逐瘀排膿。

【主治】 肺癰(yong),熱毒壅滯,痰瘀互結證。身有微熱,咳嗽痰多(duo),甚則咳吐腥臭膿血,胸中隱(yin)隱(yin)作痛,舌紅(hong)苔黃膩,脈(mo)滑數。

【方歌】?葦莖湯中薏苡仁,桃仁瓜瓣四般濟(ji),治療肺熱癰膿證(zheng)(zheng),臨證(zheng)(zheng)加減功(gong)用奇(qi)。

【方解】 本方所治(zhi)(zhi)之肺(fei)(fei)(fei)癰(yong)(yong)(yong),是由熱(re)毒(du)壅肺(fei)(fei)(fei),痰(tan)(tan)瘀(yu)互結所致(zhi)。痰(tan)(tan)熱(re)壅肺(fei)(fei)(fei),氣失清(qing)(qing)肅則(ze)(ze)咳嗽痰(tan)(tan)多;《內(nei)經(jing)》說:“熱(re)盛(sheng)則(ze)(ze)肉(rou)(rou)腐,肉(rou)(rou)腐則(ze)(ze)成膿(nong)”,邪(xie)熱(re)犯(fan)肺(fei)(fei)(fei),傷及(ji)血(xue)(xue)脈(mo),致(zhi)熱(re)壅血(xue)(xue)瘀(yu),若(ruo)久不消散(san)則(ze)(ze)血(xue)(xue)敗(bai)肉(rou)(rou)腐,乃成肺(fei)(fei)(fei)癰(yong)(yong)(yong);癰(yong)(yong)(yong)膿(nong)潰破,借口咽而(er)出,故(gu)咳吐腥臭黃痰(tan)(tan)膿(nong)血(xue)(xue);痰(tan)(tan)熱(re)瘀(yu)血(xue)(xue),互阻(zu)胸(xiong)中,因而(er)胸(xiong)中隱痛;舌紅(hong)苔黃膩,脈(mo)滑數,皆痰(tan)(tan)熱(re)內(nei)盛(sheng)之象。痰(tan)(tan)熱(re)內(nei)盛(sheng),熱(re)壅血(xue)(xue)瘀(yu),治(zhi)(zhi)當清(qing)(qing)肺(fei)(fei)(fei)化痰(tan)(tan),逐(zhu)(zhu)(zhu)瘀(yu)排膿(nong)。方中葦(wei)莖甘(gan)寒(han)輕浮(fu),善清(qing)(qing)肺(fei)(fei)(fei)熱(re),《本經(jing)逢原》謂:“專于利(li)竅(qiao),善治(zhi)(zhi)肺(fei)(fei)(fei)癰(yong)(yong)(yong),吐膿(nong)血(xue)(xue)臭痰(tan)(tan)”,為(wei)(wei)肺(fei)(fei)(fei)癰(yong)(yong)(yong)必用(yong)之品(pin),故(gu)用(yong)以(yi)為(wei)(wei)君(jun)。瓜瓣清(qing)(qing)熱(re)化痰(tan)(tan),利(li)濕(shi)排膿(nong),能(neng)清(qing)(qing)上(shang)徹下,肅降肺(fei)(fei)(fei)氣,與葦(wei)莖配合則(ze)(ze)清(qing)(qing)肺(fei)(fei)(fei)宣壅,滌(di)痰(tan)(tan)排膿(nong);薏(yi)苡仁甘(gan)淡微寒(han),上(shang)清(qing)(qing)肺(fei)(fei)(fei)熱(re)而(er)排膿(nong),下利(li)腸胃而(er)滲濕(shi),二者(zhe)共為(wei)(wei)臣(chen)藥(yao)(yao)(yao)。桃(tao)仁活血(xue)(xue)逐(zhu)(zhu)(zhu)瘀(yu),可助(zhu)消癰(yong)(yong)(yong),是為(wei)(wei)佐(zuo)藥(yao)(yao)(yao)。方僅四藥(yao)(yao)(yao),結構嚴謹,藥(yao)(yao)(yao)性(xing)平和,共具清(qing)(qing)熱(re)化痰(tan)(tan),逐(zhu)(zhu)(zhu)瘀(yu)排膿(nong)之效。

本方(fang)為治療肺癰之良(liang)方(fang),歷代醫(yi)家甚為推崇。不論肺癰之將成或(huo)已成皆可(ke)(ke)使用。用于肺癰膿未成者(zhe),服之可(ke)(ke)使消散;膿已成者(zhe),可(ke)(ke)使肺熱(re)清,痰瘀化,膿液外排,癰漸向愈。

方中葦(wei)莖一(yi)藥(yao),現代臨床上(shang)多用(yong)蘆(lu)根(gen),而(er)鮮用(yong)莖者(zhe),是古(gu)今用(yong)藥(yao)習(xi)慣不同使(shi)然。

方中瓜(gua)瓣一藥(yao),《張氏醫通(tong)》認為(wei):“瓜(gua)瓣即(ji)甜瓜(gua)子”,后世常以冬(dong)瓜(gua)子代瓜(gua)瓣,因其功用近(jin)似。

【運用】

1.辨證(zheng)要(yao)點(dian):本方(fang)為(wei)治肺(fei)癰(yong)的常用方(fang)劑。不(bu)論肺(fei)癰(yong)之將成(cheng)或已(yi)成(cheng),均可使用本方(fang)。以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膿血,舌紅(hong)苔黃膩(ni),脈(mo)數為(wei)辨證(zheng)要(yao)點(dian)。

2.加(jia)(jia)減法:若肺(fei)癰未成膿者(zhe),宜加(jia)(jia)金(jin)銀花、魚腥草以增強(qiang)清熱解毒(du)之(zhi)功(gong);膿已(yi)成者(zhe),可加(jia)(jia)桔梗(geng)、甘草、貝母以增強(qiang)化痰排(pai)膿之(zhi)效。

3.現代運(yun)用(yong):肺(fei)膿腫、大(da)葉性肺(fei)炎、支氣管炎、百日咳等屬(shu)肺(fei)熱痰瘀互結(jie)者,可用(yong)本方加減治療。

【附方】

桔(jie)梗湯(tang)(《金匱要略方論》)桔(jie)梗一(yi)(yi)兩(liang)(30克) 甘草二兩(liang)(60克) 右二味,以水三升(sheng),煮取(qu)一(yi)(yi)升(sheng),去滓,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也。功用(yong):宣肺止咳,祛(qu)痰(tan)排膿。主治:肺癰。癥(zheng)見咳而胸痛(tong),振寒,脈數(shu),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xing)臭,久久吐膿如米(mi)粥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外臺秘(mi)要》卷10:“肺(fei)癰,吐如膿。”

 2.方論選錄

張(zhang)秉成《成方便讀》卷4:“是以(yi)肺癰之(zhi)證,皆由痰(tan)血火邪互結肺中,久而成膿所致。桃仁、甜瓜子皆潤降之(zhi)品(pin),一則(ze)行其(qi)瘀,一則(ze)化(hua)其(qi)濁(zhuo)。葦莖退熱而清上(shang);薏(yi)苡除濕而下行。方雖平(ping)淡,其(qi)散結通(tong)瘀,化(hua)痰(tan)除熱之(zhi)力,實無所遺。所以(yi)病在(zai)上(shang)焦(jiao),不欲以(yi)重濁(zhuo)之(zhi)藥重傷(shang)其(qi)下也。”

徐彬《金(jin)匱(kui)要略論(lun)注》卷7:“此治肺癰之(zhi)(zhi)陽劑也。蓋(gai)咳而(er)有微(wei)熱(re),是邪(xie)在(zai)陽分也。煩滿則挾(xie)濕(shi)也,至胸(xiong)中(zhong)甲錯(cuo),是內(nei)之(zhi)(zhi)形體為病。故甲錯(cuo)獨見于胸(xiong)中(zhong),乃胸(xiong)上之(zhi)(zhi)氣(qi)(qi)血(xue)兩病也。故以葦(wei)莖之(zhi)(zhi)輕浮而(er)甘寒者(zhe),解陽分之(zhi)(zhi)氣(qi)(qi)熱(re),桃(tao)仁瀉(xie)血(xue)分之(zhi)(zhi)結(jie)熱(re),薏苡下肺中(zhong)之(zhi)(zhi)濕(shi),瓜瓣清結(jie)熱(re)而(er)吐其(qi)敗(bai)濁(zhuo),所謂在(zai)上者(zhe)越之(zhi)(zhi)耳。”

【臨床報道】

加味韋(wei)莖(jing)湯治療慢(man)(man)性(xing)支氣管炎急性(xing)發作75例。日1劑(ji),水煎服。療效(xiao)標(biao)準:顯效(xiao):咳(ke)、痰、喘(chuan)癥(zheng)狀(zhuang)好(hao)轉六成以(yi)上,或癥(zheng)狀(zhuang)及(ji)肺(fei)部(bu)哮鳴(ming)音明顯好(hao)轉(3+→+)。好(hao)轉:咳(ke)、痰、喘(chuan)癥(zheng)狀(zhuang)好(hao)轉三成以(yi)上,或癥(zheng)狀(zhuang)及(ji)肺(fei)部(bu)哮鳴(ming)音有好(hao)轉(3+→2+或+)。無效(xiao):咳(ke)、痰、喘(chuan)癥(zheng)狀(zhuang)好(hao)轉不(bu)足(zu)三成以(yi)及(ji)癥(zheng)狀(zhuang)及(ji)哮鳴(ming)音加重。結果:臨床控制(zhi)24例,顯效(xiao)31例,好(hao)轉15例,無效(xiao)5例,總有效(xiao)率93.3%。[李國安,等(deng).加味葦(wei)莖(jing)湯治療慢(man)(man)性(xing)支氣管炎急性(xing)發作75例。陜西中醫 2000;21(4):174]

蘆葦(wei)根的功(gong)效(xiao)與(yu)作(zuo)用(yong),蘆葦(wei)根的功(gong)效(xiao)與(yu)作(zuo)用(yong)及(ji)禁忌

今天給各位分享蘆葦根的功效與作用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蘆葦根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收藏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1、蘆葦根的作用2、蘆草根的功效與作用3、河邊常見的“蘆葦根”也是中藥嗎?它有什么功效?4、蘆葦根的功效與作用它可以用來做什么蘆葦根的作用蘆葦根有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胃熱嘔吐、肺熱咳嗽、肺癰吐膿、熱淋澀痛。
還能清中兼透風熱,治風熱咳嗽可用,常配桑葉、菊花、桔梗等藥,以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既能清熱和胃止嘔,又不滋膩礙胃,故為治胃熱嘔噦之要藥。
輕者單用即可,重者常配竹茹、生姜、粳米等,以增強清熱降逆,和中止嘔之功。
蘆葦根清泄肺熱,兼能利尿,可導熱毒從小便出,故蘆葦根可治肺熱咳嗽痰稠及肺癰咳吐膿血。
蘆葦根功能清熱利尿,可用蘆葦根治熱淋澀痛,小便短赤,常配白茅根、車前子等用。
蘆葦根單用搗汁,或配生姜、紫蘇葉等,煎水飲。
蘆葦根能清肺熱,化痰濁,用于風熱犯肺引起的肺熱咳嗽,痰稠難出。
蘆葦根味甘能生津,性寒能清熱,可用于熱盛傷津口渴者。
若用鮮蘆葦根汁則清熱生津之力更大。
治療干燥綜合征口眼干燥,在復方中加入蘆葦根,有助于唾液分泌,改善口燥咽干的癥狀,蘆葦根似比石斛更為有效。
鮮蘆葦根根較干蘆葦根更好,宜與生地、麥冬同用。
如果看到自己舌尖明顯比,舌頭的其他地方紅,意味著有肺熱,可以用蘆葦根煮水喝,清除肺熱。
擴展資料:
1.蘆葦根的功效與作用之治療口臭
蘆葦根性涼,能清熱祛火,蘆葦根對虛火口臭,有明顯效果,蘆葦根可以配合生地,甘草。
蘆葦根可以使煎出藥汁好喝,有加強效果。
2.蘆葦根的功效與作用之抗癌
近年來,由于發現蘆葦根中天門冬酰胺能有效地抑制癌細胞的生長、擴散并能使細胞生長正常化,使蘆葦根身價倍增。
3.蘆葦根的功效與作用之肺熱咳嗽,肺癰吐膿
蘆葦根清泄肺熱,兼能利尿,可導熱毒從小便出,故蘆葦根可治肺熱咳嗽痰稠及肺癰咳吐膿血。
蘆草根的功效與作用蘆葦根煮水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的作用,對熱病煩渴、肺熱咳嗽、胃熱嘔噦、熱淋等疾病的治療有好處。
梁代醫家陶弘景編著的《名醫別錄》記載:“蘆根,主消渴客熱,止小便利”,唐?《新修本草》也記載:“療嘔吐逆不下食,胃中熱、傷寒患者彌良”。
1.蘆葦根煮水可祛除口臭。
蘆葦根性寒,能清熱瀉火,對實火胃熱引起的口臭有明顯的效果。
還可以治療胃火熾盛的牙齦出血。
2.蘆葦根煮水可以治療肺熱咳嗽,肺癰吐膿。
蘆葦根入肺經,善于清瀉肺熱,祛痰排膿,如《千金》葦莖湯。
3.蘆葦根煮水可以治療胃熱嘔噦。
蘆葦根入胃經,能清胃熱而止嘔逆。
4.蘆葦根煮水有利于治療熱淋澀痛。
蘆葦根具有清熱利尿的作用,對于小便短赤者常與白茅根、車前子等同煮。
不但單味蘆葦根煮水有諸多好處,而且蘆葦根還可與其他食物、藥物同煮水,其作用更加廣泛,如:蘆葦根加綠豆煮水,可緩解內熱口干;蘆葦根加麥冬煮水可用于大便干燥者,對肺熱喘證也有一定的療效;蘆葦根加荸薺、雪梨煮水,溫飲或冷飲,可用于中暑等。
河邊常見的“蘆葦根”也是中藥嗎?它有什么功效?中藥材蘆根,本是水邊常見的植物蘆葦的根莖,相信很多朋友在見到蘆葦的時間并沒有意識到這種植物的根莖還是一味良藥。
1、蘆根能清胃熱、止嘔逆。
蘆根甘寒之性入胃經可起到較好的“清胃和中、降逆止嘔”的效果,對于胃中常有內熱的人是比較適合使用的一味養生良藥。
比如當我們出現胃熱且伴有想要嘔吐、胸悶心煩等癥狀的時間,直接尋一些新鮮的蘆根來煮水喝,飲后即可緩解;或者再加一些新鮮的淡竹葉,更添其清熱除煩之效。
而中醫里面則常有蘆根同白茅根、生姜、竹茹、生地黃等藥材配伍使用,其清胃內之熱邪而止嘔逆、除煩渴的效果更佳。
2、蘆根能清肺熱、止咳嗽。
蘆根甘寒之性入肺經的話,還能起到明顯的清肺中燥熱之邪氣的作用。
同時因蘆根甘潤多汁而能養陰,所以蘆根在清肺熱的同時兼可養肺中之陰。
比如當我們偶感風熱,且熱邪內侵于肺出現燥咳、氣喘等情況的時間,以蘆根煮茶喝也是可以奏效的。
民間一些地方人們就會在夏秋氣燥易傷肺的時節采挖些蘆根來煮茶喝,可有效預防燥熱之邪對肺氣的侵襲。
3、蘆根能除濕熱、通淋癥。
濕熱之邪最易蘊結于中焦脾胃、流注于下焦膀胱。
當濕熱蘊結于中焦脾胃的時間,則會導致人們出現氣機宣降失調、運行紊亂,常伴有胸腹滿悶發脹、上吐下瀉難受之癥,中醫里面常用蘆根配伍陳皮、厚樸、石菖蒲、生姜等藥材同用緩解,頗有佳效。
而當濕熱流注于下焦膀胱的時間,濕熱就容易蘊結于腎及膀胱,從而導致人們出現尿路結石、小便淋痛等癥,此時以蘆根同車前草、滑石、木通、白茅根等藥材配伍使用,其利水、通淋、除濕的作用也是很妙的。
蘆葦根的功效與作用它可以用來做什么1、蘆葦根性味甘寒,既能清透肺胃氣分實熱,又能生津止渴、除煩,故可用治熱病傷津,煩熱口渴者,用煎濃汁頻飲。
常配麥門冬、天花粉等藥用,或以其鮮汁配麥冬汁、梨汁、荸薺汁、藕汁服,如五汁飲。
2、治肺熱咳嗽,蘆根既能清熱和胃止嘔,又不滋膩礙胃,故為治胃熱嘔噦之要藥。
輕者單用即可,重者常配竹茹、生姜、粳米等,以增強清熱降逆,和中止嘔之功,方如《千金要方》蘆根飲子。
3、清肺排膿,蘆葦根入肺經善清透肺熱,用治肺熱咳嗽,常配黃芩、浙貝母、瓜蔞等藥用。
若治風熱咳嗽,可配桑葉、菊花、苦杏仁等藥用,如桑菊飲。
若治肺癰吐膿,則多配薏苡仁、冬瓜仁等用,如葦莖湯。
蘆葦根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蘆葦根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蘆葦根的功效與作用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蘆根(gen)的(de)(de)功(gong)(gong)效(xiao)與(yu)(yu)作用,蘆根(gen)的(de)(de)功(gong)(gong)效(xiao)與(yu)(yu)作用的(de)(de)功(gong)(gong)能與(yu)(yu)主治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蘆根的功效與作用,以及蘆根的功效與作用的功能與主治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1、蘆根的功效與作用這里有詳細介紹2、蘆草根的功效與作用3、蘆根有什么用途?4、蘆根的作用是什么?5、蘆根的作用和用途蘆根的六大醫用價值分享6、蘆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什么是蘆根蘆根的功效與作用這里有詳細介紹1、清熱生津
清熱生津是中藥蘆根的重要功效,它既能清除肺熱,又能化痰止咳,對風熱犯肺引起的肺熱咳嗽和痰多,以及呼吸困難等不良癥狀,都有一定調理作用,另外人們出現熱病煩渴和熱病傷津時都能及時服用中藥蘆根,它能讓人體因熱病引起的不適癥狀很快減輕。
2、提高消化功能
蘆根含有豐富的黏多糖,這種物質被人體吸收以后,能促進人體內各腺體分泌,能讓人體內的唾液,胃液和腸液等消化液數量明顯提高,同時它對人類腸胃還有溫和刺激作用,能加快腸胃蠕動,經常服用可以提高人類腸胃消化功能,能預防緩解人類的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
3、消炎殺菌
消炎殺菌抗病毒,也是中藥蘆根的重要功效,它對人體內有一道金葡萄球菌,有明顯消滅作用,對這種病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咽喉腫痛和聲音嘶啞都有一定治療功效,另外人們出現口干咽干和口舌生瘡,以及牙齦腫痛時,及時服用中藥蘆根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4、清熱解暑
蘆根是一種性質微寒的中藥材,清熱解暑是它的主要功效,在夏天時,人們直接用它煮水喝,能預防中暑癥狀發生,而人們出現中暑時及時服用中藥蘆根還能讓中暑以后的無力以及惡心胸悶等癥很快消失。
蘆草根的功效與作用蘆葦根煮水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的作用,對熱病煩渴、肺熱咳嗽、胃熱嘔噦、熱淋等疾病的治療有好處。
梁代醫家陶弘景編著的《名醫別錄》記載:“蘆根,主消渴客熱,止小便利”,唐?《新修本草》也記載:“療嘔吐逆不下食,胃中熱、傷寒患者彌良”。
1.蘆葦根煮水可祛除口臭。
蘆葦根性寒,能清熱瀉火,對實火胃熱引起的口臭有明顯的效果。
還可以治療胃火熾盛的牙齦出血。
2.蘆葦根煮水可以治療肺熱咳嗽,肺癰吐膿。
蘆葦根入肺經,善于清瀉肺熱,祛痰排膿,如《千金》葦莖湯。
3.蘆葦根煮水可以治療胃熱嘔噦。
蘆葦根入胃經,能清胃熱而止嘔逆。
4.蘆葦根煮水有利于治療熱淋澀痛。
蘆葦根具有清熱利尿的作用,對于小便短赤者常與白茅根、車前子等同煮。
不但單味蘆葦根煮水有諸多好處,而且蘆葦根還可與其他食物、藥物同煮水,其作用更加廣泛,如:蘆葦根加綠豆煮水,可緩解內熱口干;蘆葦根加麥冬煮水可用于大便干燥者,對肺熱喘證也有一定的療效;蘆葦根加荸薺、雪梨煮水,溫飲或冷飲,可用于中暑等。
蘆根有什么用途?蘆根是一味中藥,來源于禾本科植物蘆葦的新鮮或干燥根莖。
蘆根的性味是甘、寒,歸肺經和胃經。
蘆根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臨床用于治療熱病煩渴、肺熱咳嗽、肺癰吐膿、胃熱嘔噦、熱淋澀痛等。
蘆根味甘性寒,所以善于清透肺胃氣分實熱,并且有生津止渴、除煩的功效,所以常用于熱病傷津、煩熱口渴及內熱消渴的癥狀。
蘆根清熱利尿而通淋,又可以用來治療小便短赤、熱淋澀痛。
而且蘆根甘寒之性可以入胃經,能夠清胃熱、止嘔,又不滋膩礙胃,所以也是治療胃熱嘔逆的一個很重要的藥物。
現代藥理學研究也表明:蘆根具有保肝、抗草酸鈣腎結石,以及升高肝糖原含量等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藥藥性比較的寒涼,脾胃虛寒的患者要慎重使用。
蘆根的作用是什么?功效與作用
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
蘆根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蘆葦的地下莖,蘆根味甘,性寒,入肺、胃經,是一種藥用價值較高的中藥,在臨床上的使用也比較廣泛,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等功效。
1、清熱生津:蘆根味甘能生津,性寒能清熱,具有清熱生津的功效,可以清肺熱,化痰濁,用于風熱犯肺引起的肺熱咳嗽、痰稠難出,常用于治療熱病傷津、煩熱口渴、舌燥少津等病癥,或胃熱嘔逆、肺熱咳嗽、痰稠、口干及外感風熱的咳嗽等病癥。
2、除煩止嘔:蘆根具有除煩止嘔的功效,多配竹茹等同用,可治療胃熱引起的嘔吐、呃逆癥狀。
蘆根也可清熱除煩,常用于治療煩躁癥狀。
3、利尿:蘆根具有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療熱淋澀痛、小便短赤等病癥,可與木通、車前子、滑石等配伍,以加強清熱利尿之功效。
蘆根的作用和用途蘆根的六大醫用價值分享1、清熱生津。
蘆根具有清熱生津的功效,經常用于治療發熱、發熱、胸悶咳嗽等癥狀,效果良好。
2、和胃止嘔。
蘆根具有止吐作用,對經常因腸胃不適而嘔吐的人非常有效。
它通常用于治療胃熱嘔吐和其他癥狀。
3、抗菌效果。
蘆根具有抗菌作用。
100%蘆根湯能抵抗金葡萄球菌、卡塔克菌、白喉等細菌的侵襲。
4、保肝作用。
蘆根提取物對肝損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但其提取物的作用相對較弱,效果不是很強。
此外,它還具有抗氧化損傷的能力,并能降低肝臟脂質過氧化物中mda的含量。
然而,與cci相比,這顯然是不夠的。
通過促進和調節體內生物酶,增強肝細胞的活性,從而起到預防和抑制肝病的作用。
5、平熱瀉火。
蘆葦屬干冷性質,屬清熱瀉火藥物,有利于肺熱咳嗽、肺膿腫、流膿、熱淋、澀痛等癥狀。
6、保護牙齦。
蘆根也可用于治療牙齦出血。
取一塊蘆根,用水煮沸。
靜置一段時間后,可直接用作茶。
同時,它也對喉嚨痛有效。
搗碎新鮮蘆根后,可以和蜂蜜一起喝果汁。
蘆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什么是蘆根1、蘆根的功效與作用如下:蘆根性寒質輕,上走肺經,下入膀胱,有清熱、利尿的功效,善治肺熱引起的咳嗽、痰多黃稠、咯血、口渴、舌燥以及熱結膀胱引起的小便不利、小便短赤等。
食用方法:可以做成蘆根冬瓜子湯、蘆根青皮粥。
2、蘆根,別稱蘆茅根、葦根、蘆頭、蘆柴根,生于江河湖澤、池塘溝渠沿岸和低濕地。
也是中藥名,用于熱病煩渴、胃熱嘔吐、肺熱咳嗽、肺癰吐膿、熱淋澀痛。
蘆根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蘆根的功效與作用的功能與主治、蘆根的功效與作用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方劑學(xue)的口(kou)訣(jue)

辛溫解表
001、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熱惡寒頭項痛,喘而無汗服之宜。
002、桂枝湯治太陽風,芍藥甘草姜棗同,解肌發表調營衛,表虛有汗此為功。
003、大青龍湯桂麻黃,杏草石膏姜棗藏,太陽無汗兼煩躁,風寒兩解此為良。
004、小青龍湯最有功,風寒束表飲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黃芍藥同。
005、九味羌活用防風,細辛蒼芷與川芎,黃芩生地同甘草,分經論治宜變通。
006、三物香薷豆樸先,散寒化濕功效兼,若益銀翹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辛涼解表
007、銀翹散主上焦疴,竹葉荊牛豉薄荷,甘桔蘆根涼解法,清疏風熱煮無過。
008、桑菊飲中桔杏翹,蘆根甘草薄荷繞,清疏肺衛輕宣劑,風溫咳嗽服之消。
009、傷寒麻杏甘石湯,汗出而喘法度良,辛涼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熱效力彰。
扶正解表
010、人參敗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獨芎,薄荷少許姜三片,時行感冒有奇功。
011、麻黃附子細辛湯,發表溫經兩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陰反熱曷能康。
012、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蔥白桔梗隨,草棗薄荷八味共,滋陰發汗功可慰。
寒下
013、大承氣湯用硝黃,配伍枳樸瀉力強,痞滿燥實四證見,峻下熱結宜此方。
014、金匱大黃牡丹湯,桃仁瓜子芒硝囊,腸癰初起腹按痛,苔黃脈數服之康。
溫下
015、溫脾人參干姜草,附子大黃大劑量,寒熱并行治寒積,臍腹絞結痛非常。
016、三物備急巴豆研,干姜大黃不需煎,卒然腹痛因寒積,連投此方急救先。
潤下
017、麻子仁丸治脾約,大黃枳樸杏仁芍,胃熱津枯便難解,潤腸通便法高超。
逐水
018、十棗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與芫花,懸飲內停胸脅痛,大腹腫滿用無差。
019、舟車牽牛與大黃,遂戟芫花檳木香,青皮陳皮輕粉入,瀉水消脹力量強。
攻補兼施
020、黃龍枳樸與硝黃,參歸甘桔棗生姜,陽明腑實氣血弱,攻補兼施效力強。
021、增液承氣參地冬,硝黃加入五藥供,熱結陰虧大便秘,增水行舟腸腑通。
和解少陽
022、小柴胡湯和解功,半夏人參甘草從,更用黃芩生姜棗,少陽百病此為宗。
023、大柴胡湯用大黃,枳實夏芍棗生姜,少陽陽明同合病,和解功里效無雙。
024、蒿芩清膽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陳輔,清膽利濕又和胃,少陽濕熱痰濁阻。
025、達原草果檳厚樸,知母黃芩芍甘佐,辟穢化濁達膜原,邪伏膜原寒熱作。
調和肝脾
026、陽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實甘,透邪解郁理肝脾,肝郁脾滯力能堪。
027、逍遙散用當歸芍,柴苓術草加姜薄,肝郁血虛脾氣弱,調和肝脾功效卓。
028、痛瀉要方用陳皮,術芍防風共成劑,腸鳴泄瀉腹又痛,治在瀉肝與實脾。
調和腸胃
029、半夏瀉心配芩連,干姜人參草棗全,辛開苦降除痞滿,寒熱錯雜脾證益。
溫中祛寒
030、理中干姜參術甘,溫中健脾治虛寒,中陽不足痛嘔利,丸湯兩用腹中暖。
031、吳茱萸湯重用姜,人參大棗共煎嘗,厥陰頭痛胃寒嘔,溫中補虛降逆良。
032、小建中湯君飴糖,方含桂枝加芍湯,溫中補虛和緩急,虛勞里急腹痛康。
回陽救逆
033、四逆湯中附草姜,陽衰寒厥急煎嘗,腹痛吐瀉脈沉細,急投此方可回陽。
034回陽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加麝三厘或膽汁,三陰寒厥建奇勛。
溫經散寒
036、當歸四逆用桂芍,細辛通草甘大棗,養血溫經通脈劑,血虛寒厥服之效。
038、陽和熟地鹿角膠,姜炭肉桂麻芥草,溫陽補血散寒滯,陽虛寒厥陰疽療。
清氣分熱
039、白虎膏知甘草粳,氣分大熱此方清,熱渴汗出脈洪大,加入人參氣津生。
040、竹葉石膏湯人參,麥冬半夏甘草臨,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熱益氣養陰津。
清營涼血
041、清營湯是鞠通方,熱入心包營血傷,角地銀翹玄連竹,丹麥清熱佐之良。
042、犀角地黃芍藥丹,血熱妄行吐衄斑,蓄血發狂舌質絳,涼血散瘀病可痊。
清熱解毒
043、黃連解毒湯四味,黃芩黃柏梔子備,躁狂大熱嘔不眠,吐衄斑黃均可為。
044、涼膈硝黃梔子翹,黃芩甘草薄荷饒,竹葉蜜煎療膈上,中焦燥實服之消。
045、普濟消毒芩連鼠,玄參甘桔藍根侶,升柴馬勃連翹陳,僵蠶薄荷為末咀。
046、仙方活命金銀花,防芷歸陳草芍加,貝母花粉兼乳沒,穿山角刺酒煎佳。
047、五味消毒治諸疔,銀花野菊紫地丁,蒲公英與天葵子,癰瘡癤腫亦堪靈。
清臟腑熱
048、導赤生地與木通,草梢竹葉四般共,口糜淋痛小腸火,引熱同歸小便中。
049、龍膽瀉肝梔芩柴,生地車前澤瀉偕,木通甘草當歸合,肝經濕熱力能排。
050、左金連茱六一丸,肝火犯胃吐吞酸,再加芍藥名戊己,熱瀉熱痢服之安。
051、清胃散用升麻連,當歸生地牡丹全,或加石膏清胃熱,口瘡吐衄與牙宣。
052、玉女煎用熟地黃,膏知牛膝麥冬嚢,胃火陰虛相因病,牙痛齒枯宜煎嘗。
053、葦莖湯方出《千金》,桃仁苡仁冬瓜仁,肺癰痰熱兼瘀血,化濁排膿病自寧。
054、瀉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瀉肺伏火平喘咳,不傷嬌臟顯神奇。
055、芍藥湯中用大黃,芩連歸桂檳草香,清熱燥濕調氣血,里急腹痛自安康。
056、葛根黃芩黃連湯,再加甘草合煎嘗,邪陷陽明成熱利,清里解表保安康。
057、白頭翁湯治熱痢,黃連黃柏與秦皮,味苦性寒能涼血,解毒堅陰功效奇。
清熱祛暑
058、六一散用滑石草,清暑利濕有功效,益元碧玉與雞蘇,砂黛薄荷加之好。
059、王氏清暑益氣湯,善治中暑氣陰傷,洋參冬斛荷瓜翠,連竹知母甘粳嚢。
清虛熱
060、青蒿鱉甲知地丹,熱自陰來細察看,夜熱早涼無汗出,養陰透熱服之安。
061、清骨散用銀柴胡,胡連秦艽鱉甲扶,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勞熱保無虞。
涼開
062、安宮牛黃開竅方,芩連梔郁朱雄黃,牛角珍珠冰麝箔,熱閉心包功效良。
063、紫雪羚牛朱樸硝,硝磁寒水滑石膏,丁沉木麝升玄草,不用赤金法亦超。
064、至寶朱砂麝香息,雄黃牛角與牛黃,金銀二箔兼龍腦,琥珀還同玳瑁良。
溫開
065、蘇合香丸麝息香,木丁朱乳蓽檀嚢,牛冰術沉訶香附,中惡急救莫彷惶。
補氣
066、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陳名六君,祛痰補益氣虛餌。除卻半夏名異功,或加香砂氣滯使。
067、參苓白術扁豆陳,山藥甘蓮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服益脾神。
068、補中益氣芪術陳,升柴參草當歸身,虛勞內傷功獨擅,亦治陽虛外感因。
069、生脈麥味與人參,保肺清心治暑淫,氣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脈絕急煎斟。
補血
070、四物地芍與歸芎,血家百病此方通,經帶胎產倶可治,加減運用在胸中。
071、當歸補血東垣箋,黃芪一兩歸二錢,血虛發熱口煩渴,脈大而虛宜此煎。
072、歸脾湯用術參芪,歸草茯神遠志隨,酸棗木香龍眼肉,煎加姜棗益心脾,怔忡健忘倶可卻,腸風崩漏總能醫。
氣血雙補
073、雙補氣血八珍湯,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棗調營衛,氣血虧虛服之康。
074、薯蕷八珍姜蘞棗,桂桔柴杏麥防好,風氣百疾并諸虛,豆卷膠曲為至寶。
075、炙甘草湯參姜桂,麥冬生地大麻仁,大棗阿膠加酒服,虛勞肺痿效如神。
補陰
076、六味地黃益肝腎,茱薯丹澤地苓專,更加知柏成八味,陰虛火旺自可煎。養陰明目加杞菊,滋陰都氣五味先,肺腎兩調金水生,麥冬加入長壽丸。
077、左歸飲用地藥萸,茯苓炙草與枸杞,真陰不足舌光紅,純甘壯水好方劑。
078、大補陰丸知柏黃,龜版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熱,陰虛火旺制亢陽。
079、一貫煎中用地黃,沙參杞子麥冬嚢,當歸川楝水煎服,陰虛肝郁是妙方。
補陽
080、金匱腎氣治腎虛,熟地淮藥及山萸,丹皮苓澤加桂附,引火歸原熱下趨。
081、右歸飲用地藥萸,附桂仲草與枸杞,氣虛大加參和術,腎陽虛衰服之愈。
固表止汗
082、牡蠣散內用黃芪,小麥麻根合用宜,衛虛自汗或盜汗,固表收斂見效奇。
083、玉屏風散最有靈,芪術防風鼎足形,表虛汗多易感冒,藥雖相畏效相成。
084、當歸六黃二地黃,芩連芪柏共煎嘗,滋陰瀉火兼固表,陰虛火旺盜汗良。
澀精止遺
085、桑螵蛸散治便數,參苓龍骨同龜殼,菖蒲遠志當歸入,補腎寧心健忘卻。
086、金鎖固精芡蓮須,蒺藜龍骨與牡蠣,蓮粉糊丸鹽湯下,補腎澀精止滑遺。
澀腸固脫
087、桃花湯中赤石脂,干姜粳米共用之,虛寒下痢便膿血,溫澀止痢最宜施。
088、四神骨脂與吳萸,肉蔻五味四般須,大棗生姜為丸服,五更腎泄最相宜。
固崩止帶
089、固沖湯中用術芪,龍牡芍萸茜草施,倍子海螵棕櫚炭,崩中漏下總能醫。
090、完帶湯中用白術,山藥人參白芍輔,蒼術車前黑芥穗,陳皮甘草與柴胡。
重鎮安神
091、朱砂安神東垣方,歸連甘草合地黃,怔忡不寐心煩亂,清熱養陰可復康。
092、磁朱丸中有神曲,安神潛陽治目疾,心悸失眠皆可用,癲狂癇證宜服之。
補養安神
093、酸棗二升先煮湯,茯知二兩用之良,芎二甘一相調劑,服后安然入夢鄉。
094、補心丹用柏棗仁,二冬生地當歸身,三參桔梗朱砂味,遠志茯苓共養神。
095、金匱甘麥大棗湯,婦人臟躁喜悲傷,精神恍惚常欲哭,養心安神效力彰。
疏散外風
096、川芎茶調散荊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風攻上,正偏頭痛悉平康,方內若加僵蠶菊,菊花茶調用亦臧。
097、牽正散是楊家方,全蝎僵蠶白附嚢,服用少量熱酒下,口眼歪斜療效彰。
098、玉真散治破傷風,牙關緊急反張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內服一方通。
099、小活絡丹天南星,二烏乳沒與地龍,寒濕瘀血成痹痛,搜風活血經絡通。
平熄內風
100、鎮肝熄風芍天冬,玄參牡蠣赭茵供,麥龜膝草龍川楝,肝風內動有奇功。
101、大定風珠雞子黃,再合加減復脈湯,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陰熄風是妙方。
102、俞氏羚角鉤藤湯,桑菊茯神鮮地黃,貝草竹茹同芍藥,肝風內動急煎嘗。
103、地黃飲子山茱斛,麥味菖蒲遠志茯,蓯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棗服。
輕宣外燥
104、杏蘇散內夏陳前,枳桔苓草姜棗研,輕宣溫潤治涼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105、桑杏湯中象貝宜,沙參梔豉與梨皮,干咳鼻燥右脈大,辛涼甘潤燥能醫。
106、清燥救肺參草杷,石膏膠杏麥胡麻,經霜收下冬桑葉,清燥潤肺效可夸。
滋陰潤燥
107、麥門冬湯用人參,棗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虛火,益胃生津此方珍。
108、養陰清肺是妙方,玄參草芍麥地黃,薄荷貝母丹皮入,時疫白喉急煎嘗。
109、玉液山藥芪葛根,花粉知味雞內金,消渴口干溲多數,補脾固腎益氣陰。
110、瓊玉膏用生地黃,人參茯苓白蜜嘗,肺燥干咳虛勞證,金水相滋效力彰。
111、增液玄參與地冬,熱病津枯便不通,補藥之體作瀉劑,但非重用不為功。
112、百合固金二地黃,玄參貝母桔甘藏,麥冬芍藥當歸配,喘咳痰血肺家傷。
消食化滯
113、保和神曲與山楂,苓夏陳翹菔子加,炊餅為丸白湯下,消食和胃效堪夸。
114、枳實導滯曲連芩,大黃術澤與茯苓,食濕兩滯生郁熱,胸痞便秘效堪靈。
115、木香檳榔青陳皮,黃柏黃連莪術齊,大黃黑丑兼香附,瀉痢后重熱滯宜。
健脾消食
116、健脾參術苓草陳,肉蔻香連合砂仁,楂肉山藥曲麥炒,消補兼施不傷正。
117、枳術丸是消補方,荷葉燒飯作丸嘗,本意不取食速化,胃氣強實不復傷。
118、枳實消痞四君先,麥芽夏曲樸姜連,蒸餅糊丸消積滿,消中有補兩相兼。
行氣
119、越鞠丸治六般郁,氣血痰火濕食困,芎蒼香附兼梔曲,氣暢郁疏痛悶伸。
120、良附丸用醋香附,良姜酒洗加鹽服,米飲姜汁同調下,心脘脅痛一齊除。
121、金鈴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調效更強,疏肝泄熱行氣血,心腹胸脅痛經匡。
122、半夏厚樸痰氣疏,茯苓生姜共紫蘇,加棗同煎名四七,痰凝氣滯皆能除。
123、栝樓薤白白酒湯,胸痹胸悶痛難當,喘息短氣時咳嗽,難臥仍加半夏良。
124、厚樸溫中苓陳草,干姜生姜一起熬,行氣燥濕蔻木香,腕腹脹痛服之消。
125、天臺烏藥木茴香,青姜巴豆制楝榔,行氣疏肝散寒痛,寒滯疝痛酒調嘗。
降氣
126、四磨飲子七情侵,人參烏藥及檳沉,濃磨煎服調滯氣,實者枳殼易人參。
127、蘇子降氣半夏歸,前胡桂樸草姜隨,上實下虛痰嗽喘,或加沉香去肉桂。
128、定喘白果與麻黃,款冬半夏白皮桑,蘇杏黃芩兼甘草,外寒痰熱喘哮嘗。
129、旋覆代赭用人參,半夏姜甘大棗臨,重以鎮逆咸軟痞,痞硬噫氣力能禁。
130、橘皮竹茹治嘔逆,人參甘草棗姜益,胃虛有熱失和降,久病之后更相宜。
131、丁香柿蒂人參姜,呃逆因寒中氣傷,溫中降逆又益氣,胃氣虛寒最相當。
活血祛瘀
132、桃仁承氣五般施,甘草硝黃并桂枝,瘀熱互結小腹脹,如狂蓄血功最奇。
133、金匱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藥和牡丹,等分為末蜜丸服,緩消癥塊胎可安。
134、血府當歸生地桃,紅花甘草殼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勞。
135、補陽還五赤芍芎,歸尾通經佐地龍,四兩黃芪為主藥,血中瘀滯用桃紅。
136、復元活血湯柴胡,花粉當歸山甲倶,桃仁紅花大黃草,損傷瘀血酒煎祛。
137、失笑靈脂蒲黃同,等量為散釅醋沖,瘀滯心腹時作痛,祛瘀止痛有奇功。
138、溫經湯用萸芎桂,歸芍丹皮姜夏冬,參草益脾膠養血,調經重在暖胞宮。
139、生化湯是產后方,歸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溫經效亦彰。
140、鱉甲煎丸瘧母方,蟅蟲鼠婦及蜣螂,蜂窠石葦人參射,桂樸紫葳丹芍姜,瞿麥柴芩膠半夏,桃仁葶藶和硝黃,瘧纏日久脅下硬,癥消積化保安康。
止血
141、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櫚煨,二薊梔黃各炒黑,上部出血勢能摧。
142、槐花散用治腸風,側柏荊芥枳殼充,為末等分米飲下,寬腸涼血逐風功。
143、黃土湯用芩地黃,術附阿膠甘草嘗,溫陽健脾能攝血,便血崩漏服之康。
144、小薊飲子藕蒲黃,木通滑石生地嚢,歸草黑梔淡竹葉,血淋熱結服之良。
145、咳血方中訶子收,瓜蔞海粉山梔投,青黛蜜丸口噙化,咳嗽痰血服之瘳。
146、膠艾湯中四物先,阿膠艾葉甘草全,養血調經治胎漏,沖任虛損病自痊。
芳香化濕
147、平胃散用樸陳皮,蒼術甘草姜棗齊,燥濕運脾除脹滿,調胃和中此方宜。
148、藿香正氣大腹蘇,甘桔陳苓術樸倶,夏曲白芷加姜棗,感傷嵐瘴并能驅。
清熱祛濕
149、茵陳蒿湯治陽黃,梔子大黃組成方,梔子柏皮加甘草,茵陳四逆治陰黃。
150、三仁杏蔻薏苡仁,樸夏白通滑竹倫,水用甘瀾揚百遍,濕溫初起法堪遵。
151、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陳滑石木通菖,芩翹貝母射干薄,濕溫時疫是主方。
152、八正木通與車前,扁蓄大黃滑石研,草梢瞿麥兼梔子,煎加燈草痛淋蠲。
153、二妙散中蒼柏兼,若云三妙牛膝添,四妙再加薏苡仁,濕熱下注痿痹痊。
154、連樸飲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梔,蘆根厚樸黃連入,濕熱霍亂此方施。
155、當歸拈痛豬苓澤,二術茵芩苦羌葛,升麻防風知參草,濕重熱輕兼風邪。
利水滲濕
156、五苓散治太陽腑,澤瀉白術與二苓,溫陽化氣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157、豬苓湯用豬茯苓,澤瀉滑石阿膠并,小便不利兼煩渴,利水養陰熱亦平。
158、五皮散用五般皮,陳茯姜桑大腹奇,或用五加易桑白,脾虛膚脹此方施。
159、防己黃芪金匱方,白術甘草棗生姜,汗出惡風兼身重,表虛濕盛服之康。
溫化水濕
160、實脾苓術與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附姜兼厚樸,虛寒陰水效堪夸。
161、苓桂術甘化飲劑,溫陽化飲又健脾,飲邪上逆胸脅滿,水飲下行悸眩去。
162、雞鳴散是《準繩》方,蘇葉吳萸桔梗姜,瓜橘檳榔晨冷服,腳氣浮腫效非常。
祛風勝濕
163、羌活勝濕草獨芎,蔓荊藁本加防風,濕邪在表頭腰痛,發汗升陽經絡通。
164、獨活寄生艽防辛,芎歸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參草,冷風頑痹屈能伸。
燥濕化痰
165、二陳湯用半夏陳,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氣和中燥濕痰,煎加生姜與烏梅。
166、指迷茯苓丸半夏,風硝枳殼姜湯下,中脘停痰肩臂痛,氣行痰消痛自罷。
167、溫膽湯中苓半草,枳竹陳皮加姜棗,虛煩不眠證多端,此系膽虛痰上擾。
清熱化痰
168、清氣化痰杏瓜蔞,茯苓枳芩膽星投,陳夏姜汁糊丸服,氣順火清痰熱瘳。
169、小陷胸湯連半蔞,寬胸開結滌痰優,心下熱痰按之痛,舌苔黃膩服之休。
170、滾痰丸是逐痰方,礞石黃芩與大黃,少佐沉香末引導,實熱頑痰一掃光。
潤燥化痰
171、貝母瓜蔞花粉研,橘紅茯苓桔梗添,嗆咳咽干痰難咯,清肺潤燥化痰涎。
溫化寒痰
172、苓甘五味姜辛湯,痰飲咳嗽常用方,氣降仍咳胸尤滿,速化寒飲保安康。
173、三子養親祛痰方,白芥蘇子萊煎湯,大便實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治風化痰
174、半夏白術天麻湯,橘紅苓棗草生姜,眩暈頭痛風痰盛,痰化風熄復正常。
175、定癇二茯貝天麻,丹麥陳遠蒲姜夏,膽星蝎蠶珀竹瀝,姜汁甘草和朱砂,鎮心祛痰又開竅,平肝熄風控癇發。
176、止嗽散內用桔梗,紫菀荊芥百部陳,白前甘草共為末,姜湯調服止嗽頻。
驅蟲劑
177、烏梅丸用細辛桂,黃連黃柏及當歸,人參椒姜加附子,清上溫下又安蛔。
涌吐劑
178、鹽湯(tang)探吐(tu)《金匱》方,干霍亂證宜(yi)煎嘗,宿食停脘(wan)氣機(ji)阻,用之及時功(gong)效良。

本文地址://n85e38t.cn/pianfang/84574.html.

聲明: 我(wo)們(men)(men)致力于保護作者版(ban)權(quan),注重(zhong)分享,被刊用文章(zhang)因無法核實(shi)真實(shi)出處,未(wei)能及時與作者取(qu)得(de)聯系(xi),或有版(ban)權(quan)異議的(de),請(qing)聯系(xi)管(guan)理(li)員,我(wo)們(men)(men)會(hui)立即處理(li),本站部(bu)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ang)絡,轉(zhuan)載是(shi)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de),若有來源標(biao)注錯(cuo)誤或侵犯了您的(de)合法權(quan)益(yi),請(qing)立即通知我(wo)們(men)(men)(管(guan)理(li)員郵箱:),情況(kuang)屬實(shi),我(wo)們(men)(men)會(hui)第一(yi)時間予以刪除,并(bing)同時向您表示歉(qian)意,謝(xie)謝(xie)!

上一篇:

下(xia)一(yi)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