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玄參 桔(jie)梗 知母 大青葉 升麻 石(shi)膏 山梔 人中黃 麥(mai)門冬 木通(tong)各3克
功能主治 : 瀉(xie)火解(jie)毒(du)。治療瘡誤灸,逼毒(du)入里,致生煩躁,譫語不定者(zhe)。
用法用量 : 用(yong)水400毫升,加(jia)(jia)淡竹葉、燈心(xin)各(ge)20件,空腹時服。便秘,加(jia)(jia)大黃,悶亂,加(jia)(jia)燒人糞(fen)。
摘錄 : 《外科正宗》卷二
▪ 萌芽時期
▪ 成長時期
▪ 形成時期
▪ 提高時期
望采納O(∩_∩)O謝謝
溫病學在祖國醫學中是一門年青的學科。然而做為一門學科來講,則有著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了解其發展概況,可加深對本學科的認識。溫病學起源于戰國時期的《內經》,到秦漢晉唐時期,溫病皆隸屬于傷寒范圍。經過兩宋金元時期的變革發展,溫病始脫離傷寒藩籬;時至明清,才逐步總結出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診治方法,從而形成一門新興的臨床學科。綜觀中醫的發展史,溫病學的發展大體經過了以下三個時期:
萌芽時期
(戰國—晉唐時期)
據醫史考證,溫病學起源較早。古代由于生產水平、科學水平低下,再加上其他社會原因,諸如戰爭、饑荒等,使許多溫病廣泛蔓延,溫邪日益猖獗,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祖國醫學的溫病學說便在與疾病斗爭中產生出來。從現存醫著分析,從戰國到秦漢時代,可以作為溫病學說的萌芽時期。在此時期中,雖然還沒有堪稱溫病學專著的醫籍出現,但是人們對溫病怎樣進行防治的認識已經開始萌芽,有不少科學設想和具體經驗散見在有關醫書中,為后世溫病學說的發展奠定了初步基礎。
1、秦漢時代對溫病學理論的初步認識(主要見于《內經》、《難經》、《傷寒論》)
(1)對溫病概念的認識:當時認為,溫病隸屬于傷寒,是傷寒中的一個類型,傷寒是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
《內經》:“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內經》時未明確提出溫病病名,稱之為熱病)
《難經》:“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傷寒分廣狹二類,廣者即包括上述五類,狹者即上述五種之一的傷寒。
《傷寒論》認為:溫病是傷寒中的一個類型。“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2)對溫病病因的認識:
《內經》:“冬傷于寒,春必病溫”。
原始病因是寒邪
伏寒化溫
寒邪化熱而成溫病
(3)對溫病證候的認識:熱象偏重,突出了溫病的溫熱特性。
《素問·評熱病論》“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急,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
《傷寒論》第六條:“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扼要敘述了溫病的癥狀,對后世論述溫病的證候和治療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熱象偏重:雖對溫病的證候描述不完全,不準確,但對證候的基本特點已有所了解)
(4)對溫病的治療認識:
《內經》“熱者寒之”,“溫者清之”,雖不是針對溫病而言,但對溫病治療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傷寒論》雖未明確指出溫病的治療原則,但論中所述的清熱、攻下、養陰等,對溫病的治療有實際意義和啟發作用。如白虎湯,可直接用于溫病氣分胃熱證,攻下的調胃承氣湯變化為五承氣湯(牛黃、導赤、增液、宣白、桃仁等)此外,麻杏石甘湯,茵陳蒿湯,梔子豉湯,葛根芩連湯等,對于溫病治療學的形成有深刻的影響,至今仍為臨床所用。另外,秦漢時代對溫病的預防也有一鱗半爪的記載,此處不一一敘述。
2、晉唐時代對溫病病因的探索和防治方劑的創制
秦漢后到了晉唐時代,在整個中醫學界,醫學的發展是對方藥的整理,此時方書較多,在醫理上無重大突破,溫病學的發展情況也是如此。
(1)病因的認識:
葛洪《肘后備急方》:“歲中有厲氣兼挾鬼毒相注,名曰溫病。”認識到溫病的病因是一種特殊的致病因素,不同于其它病因,這種特殊的物質癘氣,致病傳染性強。至于鬼毒,葛洪出生于道家,故認為有鬼毒作用。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認識到:溫病是“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不同于一般病因的致病因素也是一種特殊的致病物質。以上這二種認識,對后世吳又可“癘氣學說”有很大指導意義。
(2) 方劑的創制從治療學方面豐富了溫病學的內容
葛洪《肘后備急方》、孫思邈《千金要方》、王燾《外臺秘要》記載了許多預防和治療溫病的方劑。例如:
黑膏方——治溫毒發斑 萎蕤湯——治風溫(滋陰解毒)
大青湯——治溫病熱盛陰傷太乙流金散——燒煙熏辟溫氣(空氣消毒)
黑膏方:生地黃、豆豉、豬膏(豬膚)
萎蕤湯:白薇、麻黃、獨活、杏仁、川芎、甘草、 木香、石膏
大青湯:大青葉、阿膠(滋陰清熱)
太乙流金散:雄雌黃、礬石、鬼箭羽、羚羊角
(以上幾個方子,突出了清熱解毒,為溫病治療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以上通過對《內經》、《傷寒論》、《肘后方》、《千金方》等對溫病的論述可知,此時雖對溫病的因證脈治有了一定的認識,但理論簡單、樸素、零散缺乏系統,未形成獨立的理論體系,仍屬傷寒范疇。
總結概括此時期:
A、對溫病的病名、病因、證候防治有了初步認識
B、概念上溫病隸屬于傷寒
C、對溫病的認識理論簡樸缺乏系統
但我們從溫病學說發展的過程來看,這個階段是個良好的開端。溫病學說思想一經產生,就為后世繼續發展這門學科開辟了正確道路。
唐代是我國經濟繁榮時代。唐代以后,南方地區,長江流域一帶,逐步得到開發,城市興建,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商業繁榮,海外交通頻繁,因此疾病傳播類型增多。宋代民族斗爭激烈,戰爭頻繁,人民生活極端困苦,外感熱病隨之增多,流行傳染更加殘酷,使得醫家們有更多實踐機會。醫家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了新的治療經驗,認識到《傷寒論》的辨證治療方法,用于治療溫病,存在著許多不足的地方。同時因為藥物的發現日益增多,所以有條件提出發展和改革的主張,使溫病學進入成長發展時期
成長時期
(兩宋金元)
1、治療學上的新突破
① 宋代朱肱擅長靈活運用經方:
朱肱首先提出運用經方不能墨守成規,{因時因地因人因病}靈活加減隨證變化。
② 金元劉河間強調熱病治宜寒涼:
金元時期,百家爭鳴學術活躍。劉河間首先打破《傷寒論》表證必須用麻桂辛溫解表的方法,認識到很多外感病濫用辛溫解表,足以誤人。提出治療熱病:
A、創新論――六氣皆從火化,六經傳變皆是熱證;
B、立新法——寒涼清熱為主,法當表里兩解;
C、制新方――防風通圣散,雙解散等表里雙解劑。
突破了發表不離麻桂的常規,在臨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療效。較朱肱前進了一大步,為后世建立以寒涼清熱藥為中心的溫病治療學打下了基礎,是溫病學發展史上一大轉折。故后世有“傷寒宗仲景,熱病崇何間”之說。
③羅天益對溫病證治作了規律性提示:
《衛生寶鑒》即按熱在上焦、中焦、下焦以及在“氣分”、“血分”不同部位而分證、制方用藥,但未把癥狀系統歸納,以后衛氣營血和三焦辨證皆受之影響。
3、理論上的新進展
(1)宋代郭雍對病因學說的闡發:
宋代郭雍《傷寒補亡論》認識到:發于春季的溫病既有冬傷于寒至春而發、也有感受春季時令之邪而發,后世認為溫病有伏邪、新感兩類,實即導源于此。
(2)元代王安道對寒溫之異的辨析:
元末王安道《醫經溯洄集》對溫病的病名、病理,治則有獨特的見解,對寒溫的辨析很重要。
A、病名:溫病不得混稱傷寒
B、病理:溫病與傷寒發病機理迥然不同,溫病屬里熱外發、怫郁于表
C、治療:清里熱為主,解表兼之
他的看法,劃清了寒溫界限,為溫病學說脫離傷寒,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體系,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故吳鞠通稱他“始能脫卻傷寒,辨證溫病”。
從以上所述,宋代的朱肱、郭壅及金元時期的劉河間、羅天益、王安道等醫家的論述可知,此時對溫病的認識逐步深化,在理論和治法上都有了新的進展和突破,為后世溫病學的形成打下了基礎,所以說是成長階段。
總結此期:
1、理論上的進展: 提出溫病病因的不同看法及從病名、病機和治療上區分傷寒和溫病。
2、治療學的突破:主張靈活運用經方、強調熱病的治療以寒涼為主 ,提出外感病因按邪在三焦氣血制方用藥。
兩宋金元后,到了明清,溫病學的發展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溫病學家輩出,溫病學專著叢現,對有關溫病學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的研討,終于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溫病學的發展進入了成熟時期。
形成時期
(明清)
這一階段,以吳又可《溫疫論》和清葉天士《溫熱論》、薛生白《濕熱病篇》、吳鞠通《溫病條辨》、王孟英《溫熱經緯》溫病學家及溫病學專著為標志,有關溫病的理法方藥已有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從而形成了新的專門獨立學科———溫病學。
1、明代溫病學的主要成就
(1)明代汪石山首創“新感溫病”說,豐富發展了溫病發病學內容
金元以前,論述溫病者大多以《內經》、《傷寒論》為據,“冬傷于寒,春必病溫”的“伏氣溫病”。在成長階段已談到宋·郭雍已認識到發于春季的溫病,既有冬寒伏而后發,亦有感受春季時令之邪而發。但他未直接提出“新感溫病”之說。為清代溫病學家認識到春夏秋冬皆有感而即發的溫病,有較大推動和啟發作用。
(2)明末吳又可編著《溫疫論》,創立溫疫辨證施治理論
吳又可身處崇禎末年,正適溫疫流行。他根據實踐體會,編寫了我國醫學史上第一部溫病學專著——《溫疫論》。他在書中創造性提出了溫病不同于傷寒的一些獨特見解。其學術成就表現在:
Ⅰ、論述了溫病與傷寒的不同,大膽提出“守古法,不合今病”的獨特見解。
Ⅱ、首創“癘氣”學說,脫卻“六淫”致病因素圈子,豐富和發展了溫病病因學說。他說“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溫疫是感觸癘氣而引起,邪從口鼻而入,伏匿膜厚,迨其潰發則有九種傳變。溫疫有強烈的傳染性,“無問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
Ⅲ、在治療上強調以祛邪為第一要義,提出“客邪貴乎早逐”“邪不去則病不愈”。并創疏利透達之法。如:
a、發病初起,即用達原飲疏利透達膜原
(達原飲:檳榔、厚樸、草果仁、知母、芍藥、黃芩、甘草)
b、中期邪已陷胃,用三承氣湯專主下奪,以邪盡方止
(大承氣湯:大黃、厚樸、枳實、芒硝)
(小承氣湯:大黃、厚樸、枳實)
(調胃承氣湯:大黃、芒硝、甘草)
c、 后期重在滋養津液,清解余邪。如用柴胡清燥湯、蔞貝養榮湯、清燥養榮湯等扶正祛邪。
(柴胡清燥湯:柴胡、黃芩、陳皮、甘草、花粉、知母)
(蔞貝養榮湯:知母、花粉、貝母、瓜蔞實、桔紅、白芍、當歸、紫蘇子)
這些認識對后世溫病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觀點和依據,不僅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是一重大創見,且至現在仍不失其先進的科學思想。清代戴天章《廣溫疫論》、劉松峰的《松峰說疫》、余師愚《疫疹一得》、楊栗山《傷寒溫疫條辨》均皆論述溫疫,都是受到吳氏思想的影響。
(3)明末清初喻嘉言提出瘟疫防治新見解,創立秋燥致病新理論:并倡溫疫分三焦論治:
Ⅰ、喻嘉言對溫疫的防治有新的認識
喻氏認為“未病前飲芳香正氣湯,則邪不能入,此為上也。”邪即入,則以逐移為第一義:
上焦如霧,升而逐之,兼以解毒
中焦如漚,疏而逐之,兼以解毒
下焦如瀆,決而逐之,兼以解毒
這對后世運用芳香化濁法和吳鞠通三焦辨證都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Ⅱ、撰寫《燥氣論》,提出秋傷于燥之說(創秋令燥熱為病之論)
喻氏認為,《內經》中只有春傷于風、夏傷于暑、秋傷于濕、冬傷于寒,春必病溫等論述,而沒有論及燥氣,不夠全面。于是撰寫《燥氣論》,補充了秋傷于燥之說,并自訂清燥救肺湯治療燥病的主方,這確是發前人所未發。對溫病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清代四大溫病學家的杰出成就:
清代溫病學的發展已盛行大江南北,溫病學在理論證治上形成完整體系。使溫病學趨于成熟的,是以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孟英等醫家確立了衛氣營血、三焦辨證綱領為主要標志。其中葉天士是溫病學發展史上建立完整體系的杰出代表,有“溫熱大師”之稱。他們的貢獻是:
(1) 葉天士建立了溫病因證脈治的獨立體系:
葉天士的最大貢獻,是建立了溫病學的獨立體系。可以說沒有葉天士的貢獻,就沒有今天的溫病學。其代表著《溫熱論》、《三時伏氣外感篇》。
葉天士,名桂,字天士,號香巖,又號上津老人,清代吳縣人,原籍安徽歙縣,先世遷吳。葉氏生于世醫家庭,少年時,日至學塾讀書,晚歸則由父授以醫學,受家庭熏陶頗深,十四歲時,其父去世,葉氏隨其父門人朱某習醫,十分好學,凡聞某醫善治某證,拜師,學后更以他師,從12—18歲,拜十七師,從而吸收各家之長,加上生性聰穎,又能刻苦鉆研,故得以融會貫通,學業猛進而自成一家。
葉氏生平診務繁忙,無暇著述,現在流傳的幾種葉氏著作系其門人或后人整理而成,另有偽托葉氏之名者,如《溫熱論》、《臨證指南醫案》、《葉氏醫案存真》等為其門人或后人整理而成。較能真實反映葉天士臨證經驗和學術思想。《溫熱論》是葉氏學生顧景文據其口授整理而成,是溫病學理論奠基之作。葉氏建立溫病學獨立體系具體表現在:
A、闡明了溫病的主要類型及其發生發展機理:
如《三時伏氣外感篇》按季節劃分類型,分新感、伏氣
三時:春乃春溫風溫、夏即暑病、秋則燥病,綜合有新感有伏氣。
現在我們教材上的四時溫病基本上是按葉天士的思想來劃分的。
B、創立了“衛氣營血”溫病辨證理論:
為溫病學確立了理論基礎,是繼《傷寒論》六經辨證之后,在熱性病辨證施治體系方面的一個創造性發展。衛氣營血不是葉天士的主觀想象,而是客觀實際,符合衛氣營血的病理變化
C、發展溫病的診斷方法:
傷寒、金匱重視脈象,葉天士創辨舌驗齒。對辨舌驗齒、辨斑疹白陪有獨到心得,對舌象論述詳細簡明。陳澤霖說:真正舌象有研究價值的是葉天士的辨舌。例如:燒傷病人開始表現為黃苔,熱毒熾盛,當舌質絳時,熱入營血,將要出現敗血癥。
D、確立了溫病的治療大法:
“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此外他的《臨證指南醫案》、《三時伏氣外感篇》等也是臨床經驗的結晶,實用價值較大,為后代醫家所推崇。
(2) 吳鞠通充實發展葉氏學說,豐富溫病的證治內容:
吳鞠通為清代江蘇淮陰人,少習儒學。19歲時,其父患病而死,認為不能醫治父病,簡直無顏立于天地之間,故慨然棄舉子業,專事方術。23歲時其侄兒患溫病,“請諸醫其于溫病治法,未之聞也。”至最后身發黃而死。,當時吳氏因初學醫,故“未敢妄贊一詞”,但此事激發了吳鞠通鉆研溫病的決心。26歲時,到北京檢校《四庫全書》,從而得以閱讀大量先賢醫著。在廣泛鉆研醫學書籍的同時,尤對葉氏《臨證指南醫案》深入細致,分析研討,又結合具體病例認真揣摩,附以自己的見解和經驗,編著了《溫病條辨》一書。該書是一部系統論述四時溫病的專書(共列238法,198首方),此書不僅收取了前賢在溫病學方面的成就,猶其使葉氏溫病學說系統化、理論化,從而便于學習推廣運用,而且在溫病的理論、治法、處方、用藥等方面都有所發展和提高。吳氏在溫病學方面的貢獻集中體現于《溫病條辨》中,具體表現于:
A、創立了三焦辨證,完善了溫病的辨證體系
葉天士創衛氣營血辨證綱領,對于明確溫病不同階段和層次的辨證治療,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衛氣營血尚不能確切的反映出與病變臟腑的關系,因而僅有衛氣營血辨證還不能滿足溫病臨床的實際需要。吳鞠通則以三焦來歸納溫病錯綜復雜的辨證表現。凡心肺之病屬上焦、脾胃之病屬中焦,肝腎之病屬下焦。三焦辨證與衛氣營血辨證,互為經緯,共同構成了溫病的辨證理論體系
B、闡明溫病的病機傳變,提示了溫病的發展規律
吳氏提出溫病“始上焦,終下焦”“上焦病不治,則傳中焦,胃與脾也;中焦病不治,即傳下焦,肝與腎也。”——總結了多種溫病的病理發展規律。
C、創制了治療大法,豐富了溫病治療學內容
“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
非輕不舉形容藥性輕清、非平不安形容藥性平和、非重不沉形容藥性重墜。
上焦部位最高,而近于表,所以治上焦的病,宜用如羽毛那樣輕清升浮之品,否則藥過病所;中正平和如秤桿之平衡,中焦處于上、下焦之間,是升降出入的樞紐,故中焦有病用藥須不偏不倚,即不能用上焦輕清升浮,又不宜用下焦滋膩潛降;下焦部位最低,而偏于里,用藥須重濁,猶如秤砣那樣沉重之品,才能直達病所。
(3) 薛生白編撰專著,系統論述濕熱病的因證脈治
《濕熱病篇》專論濕熱病證的辨證施治。薛氏為江蘇吳縣人,與葉天士同
時同地。相傳與葉天士互為矛盾,有掃葉山莊,掃葉老人之稱。薛氏博學多才,興趣廣泛,能畫善詩,與詩詞理論家袁枚是莫逆之交,所著詩文甚富,《隨園詩話》。性格高雅,淡于功名,朝廷兩征鴻博而不就,潛心于歧黃醫學之術,以醫為畢生之業。他的代表作《濕熱病篇》對濕熱病證的論述,詳盡而精辟,藥證俱備,無論處常處變,皆有證可辨,有法可循,是溫病學發展史上,系統而完整地闡述濕溫證治的最早文獻。對掌握濕熱病的辨證施治,確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各論中濕熱病主要取材于《濕熱病篇》。
(4) 王孟英匯集渚家之說,集溫病學之大成
浙江海鹽人,早期行醫在杭州,以后旅居上海行醫多年,晚年移居家鄉海鹽。世代行醫,十四歲喪父,立志繼承先人遺業,謀生之余發奮攻讀醫書。博覽群書,予以融會貫通,如此十年后,學業大成,驗之于臨床,每起沉疴,醫名于是大振。生平著作甚多,大多已毀,流存者尚有十余種,其中較有名的有《霍亂論》、《溫熱經緯》、《王氏醫案》、《歸硯錄》等。
王氏之前,溫病學家及其著作大量涌現,尤其是吳鞠通《溫病條辨》問世,溫病學說體系已建立。但其學術內容多取材于葉天士,甚少吸取其它溫病學家之論述。因而在內容方面,尚不夠完整,還不能全面,系統地反映出溫病學說的全貌。王氏有鑒于此,編著了《溫熱經緯》“以軒歧仲景之文為經,葉薛渚家之辨為緯”。該書五卷:卷一《內經》;卷二《傷寒論》;卷三卷四收集清代有關溫病學名著《外感溫熱篇》、《濕熱病篇》、《外感溫病篇》、《疫病篇》;卷五方論(方劑和藥物)。在匯集基礎上,廣采名家注釋,列證文獻三十余種,闡其本人見解。此書起到了全面整理溫病學說的作用。是溫病學集大成之編,對溫病學成熱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王孟英對溫病學說的貢獻因而能與葉、薛、吳齊名、被稱之為溫熱四大家之一。
他們大膽突破了“溫病不越傷寒”的傳統觀念,在溫病的辨證施治上,敢于總結前人經驗,創立新理論,制定新治法,終于在外感熱性病方面,取得了劃時代的成果。所以說,明清時代為溫病學的形成階段。
總結此期成就有五點:
① 創“新感溫病”之說,豐富發展了溫病發病學內容。
② 提出癘氣學說,在病因學上一大進步。
③ 以溫病做為多種熱性病的總稱,學術上自成體系。
④ 確立衛氣營血和三焦辨證的溫病學理論體系。
⑤ 豐富了溫病的診斷和治療的方法。
隨著溫病學的蓬勃發展,特別是新的理論體系的確立,在醫學界產生了傷寒學派與溫病學派之爭,有關內容放在第二章溫病學說中的三大爭論中講解。
提高時期
(新中國成立以來)
溫病學在明清時期得到蓬勃發展。到了民國時期,由于當時反動政府的腐敗,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國民黨采取取締消滅中醫的政策,祖國醫學倍受摧殘,溫病學基本上沒有得到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在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下,黨中央和人民政府制定了新的中醫政策,祖國醫學獲得了新生,各地建立了大量的中醫院(如安徽就有省、市、縣中醫院所)。各綜合醫院也設立了中醫科,為中醫治療溫病提供了條件。特別是中醫對溫熱病的診治,從門診轉到病房,觀察更為細微,更便于總結。在此同時,很多西醫投身于中西醫結合工作,在中西醫的共同努力下,溫病學得到了蓬勃發展,出現了令人鼓舞的廣闊前景,這一時期是溫病學發展提高階段,主要成就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廣泛運用,成就卓著:
將溫病學的理論和經驗廣泛運用臨床,并取得顯著療效。1954年石家莊地區運用溫病學理論和方法,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其經驗迅速在全國各地推廣,引起了醫學界的重視,不僅扭轉了許多人頭腦中存在的中醫不能治療急性病,不能治療器質性疾病的錯誤認識,而且吸引了許多西醫界人士的重視和研究中醫溫病學。四十多年運用溫病學理論和方法治療流腦、乙腦、流行性出血熱,麻疹,血液病、百日咳、菌痢、腸傷寒、鉤端螺旋體病,肺炎,急性膽道感染,敗血癥等急性傳染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都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并對這些疾病的辨證分型,治療規律,進行了總結。
2、理論研究取得進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醫溫病學理論逐步走向規范。由于歷史的原因,溫病學理論中有的概念比較混亂,或是模糊不清,或是有多種含義,甚至存在著互相矛盾之處,通過系統的整理研究,這些問題,大體上得到了解決,在此基礎上,對溫病學的基礎理論通過深入的探討而使其有所提高。如對:
① 溫病的病因學說有了新的見解:首先對六淫的實質已從單純的氣候因素認識中擺脫出來,而視為各種致病因素,致病屬性和特點的歸類方法。其次提出了“毒”在發病和病變過程中的作用等。
② 對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之間的關系展開了討論,就如何創立新的、統一的外感熱性病綱領進行了探討。與此同時,歷史上的“寒溫之爭”有了較統一的認識,不少人提出“寒溫分家”在歷史上曾推動中醫外感熱性病理論和證治的發展,寒溫對立,不適應臨床實際的新形勢,因而提出應在新的高度上達到“寒溫統一”,在此基礎上建立新的中醫外感熱病學。
②在溫病的治療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見解。如關于“截斷療法”的認識和如何掌握運用、如何針對溫病中的“毒”而采取相應的措施等。
3、結合實驗獲得成果:
對溫病衛氣營血傳變的規律及其本質,對舌苔變化的實質等方面,運用現代生理病理,生化等知識和方法,進行了系統的觀察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近年來還制作了衛氣營血病證的動物模型,在此基礎上來研究溫病的辨證和治療規律,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4、治療方藥不斷豐富:首先對溫病學中常用的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攻下通里,補氣益陰等治法的作用機理及有關方劑,中藥藥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其次,結合辨證論治和針對不同的病原體制定了許多有效的治療方劑。另外,在劑型改革以提高療效,方便治藥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原有的以湯,丸劑的基礎上,創制了片劑、沖劑、水劑、針劑等新劑型,中藥不僅可做靜脈注射,而且有了中藥的大型輸液。這些成果極大地豐富了溫病治療學的內容。
5、文獻整理取得成績:
① 重印和校勘注釋出版了明清時代的一些溫病學名著,對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遺產,促進溫病學進一步發展與提高作出了貢獻。
② 編著出版溫病學專著和教科書。如《溫病縱橫》、《溫病理論與臨床》等。
③ 在新形勢下,溫病學的信息越來越豐富,并通過大量的醫學報刊雜志,迅速地交流傳播,據不完全統計新中國成立到1995年底,有關溫病學的文獻資料僅在雜志上公開發表的就超過了一萬多篇。信息的交流對溫病學的發展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
當然我們應看到:溫病學的發展步伐還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在此提出自己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A、溫病病因學、發病機制等需進一步闡明從本質闡明。
B、對各種溫病還需做具體的鑒別。
C、對病證的診斷和治療有待進一步規范化、標準化,充實完善搶救措施,給藥方式還應多樣化,以求使用方便,而且高效,速效。
D、對于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還應進一步引入溫病學研究中。
E、加強臨床和實驗室科研工作等等。
總之,目的欲使溫病學的發展有一個新的突破,以適應醫學科學的發展和人民群眾對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
結(jie)語:溫病學的發展概況就講(jiang)到這(zhe)里。今天我們對待這(zhe)門學科,需認真學習掌(zhang)握,學習時(shi)需注意幾(ji)點,即為溫病學的學習方法。
病患脈微而澀,此乃醫所病,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后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欲著覆衣;冬月盛寒,欲裸其體,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氣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覆衣。十一月之時,陽氣在里,胃中燥熱,以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脈遲澀,故知亡血也。(此皆可治。陽微惡寒四逆,陰弱發熱為內熱病,宜苦酒、艾草之類。) 大下后,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發汗后,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 茯苓桂枝湯 主之。 茯苓(四兩) 桂枝(二兩) 甘草(一兩) 大棗(八個) 咀,以甘爛水五升,先煮茯苓減一升,內下諸藥,煮取一升半,溫溫作三服。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中,以楊柏枝擊水,上有珠子五六千個相逐,取用之。 發汗或下后,痞滿,或成寒實結胸,氣塞不通,宜 檳榔散 。 檳榔(二個,一生一煨。) 細末,酒二盞,煎一盞四分,作兩服,溫飲之。兼治蛔厥,心腹刺痛。《南海本草》治膀胱氣佳。 龐曰 因發汗時,汗出如水漏下,還復汗少,喘促不止。脈促而按之濡者,合當汗而解;脈促而按之者,死。若脈浮,手足微厥,面垢唇青,昏憒而喘者,陰陽未和,尚阻升降,宜服順陰陽 五味子湯 。 麻黃(半兩) 人參 五味子 麥門冬 杏仁 橘皮 生姜(各一份) 棗(七枚) 咀,水二升,煮七合,去滓,通口服一盞,未瘥,再作二三服。手足厥甚者,濃衣護其厥。 下后,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宜 干姜附子湯 。(不可作煮散。) 干姜(一兩) 附子(一枚,生) 咀,水一升半,煎至半升時,飲一小盞,食久再服。 傷寒,若吐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宜 茯苓白術湯 。 茯苓(二兩) 桂枝(一兩半) 白術 甘草(各一兩) 咀,水三升,煮至一升半,去滓,分溫四服。 發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 ,香豉梔子湯主之;少氣者,加甘草;嘔者,加生姜。 梔子香豉湯 肥梔子(二十枚) 香豉(兩合,綿裹) 水二升,煎梔子至一升三合,下豉,取七合半,去滓,每進一盞。得吐,止后服。 梔子甘草湯 ,前湯內加甘草一兩,同梔子煮,后下豉,如前法,加水半升。 梔子生姜湯 ,前方內加生姜二兩半,同梔子煮,后下豉,同前法,加水一升。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屬梔子香豉湯主之。(用前方。) 下后,腹煩滿,起臥不安者, 梔子濃湯 主之。 梔子(八個,大者) 濃樸(二兩) 枳實(二枚) 咀,水二升,煮一升,去滓,溫飲一盞。 傷寒,醫以丸藥下之,身熱不去,微煩, 梔子干姜湯 主之。 肥梔子(八個) 干姜(一兩) 以水一升七合,煮取八合,去滓,分溫三服。 凡用梔子湯得效,即止后服,病患舊有微溏,不可與之。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塞者,梔子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表未解, 柴胡桂枝干姜湯 主之。 桂枝 黃芩(各一兩半) 柴胡(四兩) 栝蔞根(二兩) 干姜 甘草 牡蠣(各一兩) 咀,水六升,煎至三升,去滓,再煎一升半,溫溫時飲一盞,食頃再服。 傷寒發汗,若吐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 旋復花代赭湯 主之。 旋復花 甘草(各一兩半) 人參(一兩) 生姜(二兩半) 代赭(末,半兩) 棗(三枚)半夏(一兩半) 咀,水五升,煎三升,去滓,再煎取一升半,溫分四服。 傷寒,若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表里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干燥而煩,飲水至數升者,白虎加人參主之。(方在厥陰證中。)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身重,不可轉側者, 柴胡龍骨牡蠣湯 主之。 柴胡(二兩) 龍骨 黃芩 生姜 鉛丹 人參 桂枝 茯苓 牡蠣(各三分) 半夏(一合)大黃(一兩) 棗(六個) 咀,水六升,煎取三升,下大黃,切如棋子塊,更煎取二升,去滓,溫飲一盞。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治中焦,此利在下焦,以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復不止,當以五苓散利小便。(五苓散方在可水證中。) 赤石脂禹余糧湯 赤石脂 禹余糧(各八兩) 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溫飲一盞。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 桂枝人參湯 主之。 桂枝 甘草(各二兩) 白術 人參 干姜(各一兩半) 咀,水五升,先煮四味,取三升,內桂,更煮取一升,去滓,溫分三服。 發汗后,腹脹滿者, 濃樸人參湯 主之。 濃樸(四兩) 甘草(一兩) 生姜(四兩) 半夏(一兩一分) 人參(半兩) 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分三服。 治頭痛壯熱,心中煩, 黃芩梔子湯 。 黃芩 梔子(各一兩半) 石膏 干葛(各二兩) 豉(半兩) 蔥白(寸切,半斤) 咀,水四升,煮取一升半,溫溫作三四服。始得病便如前證,亦可服。治夏月傷暑毒,殊驗。 傷寒發汗后,或未發汗,頭痛如破,宜 蔥白湯 。 連須蔥白(寸切,半斤) 生姜(二兩) 水二升,煮一升,去滓,溫溫作二三服。 服前湯,頭痛未解,宜 葛根蔥白湯 。 葛根(一兩) 芍藥 芎 知母(各半兩) 蔥白(一握,寸切) 生姜(一兩) 咀,水二升半,煮取一升,去滓,溫溫分減服。 傷寒頭痛立效, 荊芥散 。 天南星 草烏頭(肉白者,生用) 荊芥穗(各半兩) 石膏(一兩) 細末,每服二錢半,陳茶一錢,姜汁半呷,薄荷三葉,水兩盞,煎至八分,溫溫相次三服。 傷寒嘔吐不止,惡寒,脈細或浮遲,宜 理中丸 ,兼治霍亂吐利,及傷寒后發熱,水停喜唾者。 人參 干姜 甘草 白術(各一兩) 細末,蜜丸雞子黃大,每服一丸,百沸湯一盞,化令細,煎三五沸,溫服之。 霍亂臍上筑者,不宜術,可作湯去術,加桂一兩半,水三升,煎取八合,稍熱服之。吐甚,去術加生姜一兩半,作湯煎,如前法,飲熱粥一碗,微溫覆之,勿發揭衣被。有寒腹滿痛,或四肢拘急,或下利轉筋,加生附子二枚,作湯服之。 治傷寒嘔吐欲死, 生姜半夏湯 。 半夏(一兩半) 生姜(三兩) 水三升半,煮一升,去滓,溫溫分四服。 治嘔吐發熱,脈滑數或洪者, 茅根湯 。 茅根(半升) 麥門冬(二合半) 半夏(一兩) 人參(半兩) 茯苓(半兩) 生姜(二兩) 咀,水五升,煎一升半,去滓,溫溫分減服。 霍亂,頭痛發熱,身疼,多飲水者,宜五苓散。(方在水證中。) 傷寒發熱自利,脈浮大數,及鼻衄或嘔者,宜 黃芩芍藥湯 。 黃芩(一兩半) 芍藥 甘草(各一兩) 咀,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四服。嘔者,加半夏一兩一分,生姜一兩半,煎服。 治傷寒熱痢,或兼腹痛, 黃連當歸丸 。 黃連 當歸(各三兩) 干姜 赤石脂(各一兩) 細末,蜜丸梧桐子大,米飲吞下二三十丸,日三夜二服。 傷寒,下利如爛肉汁,赤帶下,伏氣腹痛,諸熱毒悉主之, 薤白梔子湯 。 豉(半升,綿裹) 薤白(一握) 肥梔子(大者七個) 水三升半,先煮梔子十沸,下薤白,煎至二升,去滓,下豉煮一升半,溫溫分減服,必解下惡積。 傷寒汗解,因飲酒復劇,苦煩悶,干嘔口燥,呻吟錯語,不得臥。此藥解熱毒,除酷熱。不必飲酒劇者,療五日中神效, 黃連黃柏湯 。 黃連(一兩半) 黃芩 黃柏(各一兩) 肥梔子(十二個) 咀,水三升,煎一升二合,去滓,溫溫分減服,未瘥更作。 傷寒四日而大下,熱利時作,白通諸藥多不得止,四順湯熱,白通湯苦溫,除熱止利,莫若 黃連熟艾湯 。 黃連 黃柏(各一兩半) 龍骨(一兩) 熟艾(兩雞子大) 咀,水四升,煮一升二合,去滓,分減溫服。 龐曰 凡冷利皆宜四逆。冷利臍下必寒,水谷黃白色或青黑也;熱利臍下必熱,利黃赤色也;天行熱毒,下利赤白,久下膿血;及下部毒瓦斯,當下細蟲如布絲縷大,或長四五寸,黑頭銳尾,宜 麝香丸 。 麝香(一錢) 附子 雄黃 丹砂 干姜 巴豆(各二錢) 搗下篩訖,煉蜜和丸小豆大,米飲下二丸。未知增之。(此方本無巴豆,是古方脫去,服之不效。今增巴豆,試之甚驗。) 傷寒后咳噫, 肉豆蔻湯 。 肉豆蔻(一個) 石蓮肉(炒) 茴香(各一分) 丁香(半分) 生姜 人參(各二分)枇杷葉(五片,拭去毛,炙。) 咀,水三升,煎至一升半,分四服,空心暖飲之。 龐曰 傷寒汗后,咳噫不止,是陰陽氣升降欲作汗,升之不上,降之不下,故胃氣上逆而咳噫無休止者,宜 良姜湯 。 橘皮 良姜 桂枝 當歸(各一分) 麻黃(半兩) 檳榔(三個) 杏仁(二十個) 甘草(一分) 生姜(一分) 大棗(十枚) 咀,水二升半,煎至一升,去滓,下檳榔末,又煎三沸,去滓,通口服一盞,未已再一劑。 時行頭痛,心如醉狀,面愛向黑處,不欲見人,此為壞熱不散,速行大青湯與服;不爾,狂走趕人。 大青湯 大青葉 秦艽 吳藍 升麻 薺 栝蔞根(各二分) 甘菊(一分) 石膏(三分) 竹瀝(二合) 樸硝(三分) 咀,分二帖,每服一帖。水二升半,煎至一升二合,去滓,下竹瀝、樸硝,分溫四服。肉色黃加茵陳六分;面似火加梔子十四枚,加水成三升,煮取一升半,溫飲一盞。 七八日熱盛不解, 苦葶藶湯 。 苦酒(一升半) 苦葶藶(一合) 生艾汁(半升) 同煎至七合,作二服,此療內熱病,有牛黃一刀圭尤良。阮河南曰 今諸療疾,多用辛甜姜桂人參之屬,此皆貴價難得,常有必欲求之,轉以失時。而苦參、青葙、葶藶子、艾之屬,所在盡有之,除熱解毒,最勝向貴價藥也,前后數參并用之。得病內熱者,不必按常藥次也,便以青葙、苦參、艾、苦酒療之,但少促其間耳,無不解者。(苦酒即米醋也。) 龐曰 辛甜姜桂人參之屬,是發散寒氣之藥,其病未傳成內熱者,為調治之大要藥也。決不可慮其酸苦之藥,正治內熱病急要之藥也。設當行辛甘而用酸苦,設當行酸苦而用辛甘,是昧于陰陽之用,如此醫殺之耳。其辛甘酸苦,自是調治通行之要藥,若論苦則忌甘,論甘則忌苦,雖有屢中,誠為粗工矣。 傷寒發黃者,先用瓜蒂末內鼻中,口含水搐鼻中,去黃水,用五苓茵陳散最良。 時行一切,不知身上疼痛,不寒亦不熱,沉沉似有所思,順事多語,此臟正傳熱, 麻仁龍膽丸 ,服此藥不死。 大麻仁 大黃(各一兩) 柴胡 黃芩 白鮮皮 秦艽 赤芍藥 龍膽草(各二分) 黃連(一分) 梔子(二十四個) 細末,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后煎淡竹葉湯,下三十丸,日與三服,以大利為度。 十日小瘥,一月平復。 地黃湯 療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與發汗之,內有瘀血者;及鼻衄吐血不盡,內熱瘀血,面黃大便黑者,此方主之,消化瘀血甚良。 生濕地黃(四兩) 牡丹皮 芍藥 犀角屑(無以升麻代,各半兩) 咀,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溫溫飲一盞。喜忘如狂者,加地黃、黃芩各三分,加水一升;脈大來遲,腹不滿自言滿者,為無熱,不用黃芩也。 鼻衄或吐血下血, 黃芩湯 。 黃芩(四兩) 咀,水三升,煮一升半,溫飲一盞,兼治婦人漏下血不止。(黃柏更佳。) 吐血百治不瘥,此方療十瘥十, 大黃散 。 地黃汁(半升) 生大黃末(一方寸匕) 煎地黃汁三沸,下大黃末,調勻,空腹服之,每溫飲一小盞,日三服,血即止。 熱病毒瓦斯入眼,赤痛生翳,不見光明者, 大黃梔子湯 。 生大黃(一兩) 升麻(半兩) 瞿麥 甘草(各一分) 梔子(七個) 咀,水二升,煎至一升,去滓,溫作四服,以利為度。難利者,煎藥畢,下樸硝二分和服。 先煮諸藥至一升半,乃下大黃,大黃先以水漬,和水下之,則折熱易利。 治毒病入眼,忽生赤翳,或白,或腫膚起,或赤痛,不得視光明,入心肝。或眼浮腫,如吹汁出,生膜覆珠子,或內障不見物。良由病后不慎,酒面炙 五辛所致,宜服此頻利之, 秦皮大黃湯 。 秦皮 柴胡 常山 黃芩 升麻 芍藥 白蘞 枳實 甘草(各半兩) 大黃(三分) 咀,水三升,煮二升,下大黃,再煎一升半,去滓,食后溫飲一盞。熱盛者加焰硝半兩,湯成后下,化勻服。未瘥更作,可至五七劑。 又方 滴眼湯 (斑豆瘡不宜用。) 秦皮 升麻 黃連(各半兩) 細銼,水二升,煎至一升,綿包箸頭 湯,滴入眼中,頻頻用之。 下部 瘡, 雄黃散 。 雄黃 青葙子 苦參 黃連(各三分) 桃仁(一分) 為散,以艾汁和丸,棗核大,綿包內下部, 蓄汁更佳。冬月無艾,濃煎艾汁,和為丸,更以米飲調下二錢,溫飲之,日二服。 治 瘡, 青黛丸 。 青黛 丁香 黃連(等分) 細末,甘淀和丸,棗核大,口中有瘡,含之咽汁;若下部有瘡,綿裹內下部,日含化五六十丸瘥。 牽馬丸 治天行四五日,下部生瘡,醫所不能治,此方主之。 附子(一分) 藜蘆 桂枝 巴豆(各半兩,去皮心,炒黑) 細末,別研巴豆,加蜜杵丸,梧桐子大。空心熱水下二丸,未知加三丸。熱在膈上不下,飲熱湯半升,投吐之,下部 自瘥,神良。 天行口瘡, 黃柏升麻湯 。 黃柏 升麻 甘草(生,各半兩) 咀,水一升半,煮半升,入地黃汁一合,煎半升,分二服,細呷之。 又方 薔薇飲子 。 薔薇莖葉切一升(冬用根皮) 水三升,煮半升,溫溫漬之,去涎。喉咽有瘡者,咽汁少許為佳。 又方, 黃柏飲子 。 黃柏,薄切小片,蜜漬一宿,嚼柏汁漬瘡。 又方, 五倍子散 。 五倍子炒為末敷之,涎出吐去,以瘥為度。 傷寒喉中痛,閉塞不通, 射干煎 。 生射干 豬脂(各半斤) 合煎,令射干色微焦,去滓,取一棗大,綿裹,含稍稍咽之。 治喉咽痛塞, 硼砂散 。 硼砂 僵蠶 牙硝 白礬 甘草 雄黃(各一分) 砂(半分) 草烏頭尖(四個) 細末,米飲調一錢,細細呷之。 古方 黑龍煎 ,治咽喉腫痛九種疾。 人參(半兩) 甘草(一兩) 無灰酒(一升) 不 皂角(四十條) 水三斗,浸皂角一宿,凈鐺內煎,令水減半,次下人參、甘草,細切,又同煎三分耗二,布絞去滓,下酒更入釜煤一匕半,攪煎如餳稀,入瓷合內,埋地中一宿。若用時,取一丸如雞頭大,盞中以溫酒一呷化之,先以水漱口,以鵝毛點藥入喉中掃之,有惡涎或自出,或下腹,可兩三度。引藥方歇,良久令吐。候惡物出盡了,令吃少許水浸蒸餅,及軟飯粥壓之,次含甘草一寸咽汁,忌炙胡餅、豬肉淹藏等物。如木舌難下藥,以匙按舌,用藥掃喉中。 九般名 急喉閉、纏喉風、結喉、爛喉、重舌、木舌、遁蟲、 喋、飛糸入喉。 元 五年,自春至夏秋,蘄黃二郡人患急喉閉,十死八九,速者半日、一日而死。黃州潘推官昌言親族中亦死數口,后得黑龍膏,救活者數十人。 龐曰 急切亦不候合此膏,用古方以意處之。但得不 皂角一兩條,槌碎,水三升半,浸少時,揉汁去滓,甘草一分,人參一分,同煎作稀膏,勿令太稠,乃下后藥。 霜梅上白鹽 砂 焰硝(各等分) 三味生研,用前膏斟酌和勻,可以掃得為度。每以鵝毛 少許,如前法掃喉中甚效,其將息次第,亦如前法,此膏得力尤速。若日久膏干,以甘草水化之。病瘥后,胸喉外生瘡勿疑,無鹽梅以白鹽代。 天行手足腫,疼痛欲脫者,濃煎虎杖汁漬之。 天行后毒瓦斯,手足腫痛欲脫,必作癰膿, 升麻大黃湯 。 升麻 木通(tong) 白蘞(各(ge)三分) 黃(huang)芩 芍(shao)藥(各(ge)一(yi)兩(liang)) 甘草(半兩(liang)) 大黃(huang)(一(yi)兩(liang)半) 咀,水三升,煮二(er)升半,下(xia)(xia)大黃(huang)煮一(yi)升半,溫溫飲一(yi)盞(zhan),利下(xia)(xia)為(wei)度(du)。
導讀: 中藥與專區,為您詳細介紹與的藥用價值、等,要更多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中藥目錄(可點擊哦): 簡介 大青葉的與作用 大青葉的藥用價值 大青葉的 大青葉的食用方法
大青葉簡介
大青葉(xie)(xie),中藥(yao)名,為(wei)馬鞭草科(ke)植物(wu)路邊(bian)青、寥科(ke)植物(wu)蓼藍、十字花科(ke)植物(wu)菘(song)藍、草大青或(huo)爵(jue)床科(ke)植物(wu)馬藍等(deng)的(de)葉(xie)(xie)或(huo)枝葉(xie)(xie)。其葉(xie)(xie)皺縮卷曲,有的(de)破碎。完整(zheng)葉(xie)(xie)片展平后呈(cheng)(cheng)長橢圓(yuan)形(xing)至長圓(yuan)狀(zhuang)倒披針(zhen)形(xing),長5~500px,寬2~150px;上(shang)表面暗灰綠(lv)色(se)(se),有的(de)可見色(se)(se)較深(shen)稍突起(qi)的(de)小(xiao)點(dian);先端鈍,全(quan)緣或(huo)微波狀(zhuang),基部(bu)狹窄下延(yan)至葉(xie)(xie)柄呈(cheng)(cheng)翼狀(zhuang);葉(xie)(xie)柄長4~250px,淡棕黃色(se)(se)。質脆。
大青葉的與作用
清熱涼血(xue),解心、胃熱毒。主治流感,熱發斑,咽喉炎,扁桃腺炎,腮腺炎,流腦,,菌痢。外敷瘡腫(zhong)毒。
1、《別錄》:“療時氣頭痛,大(da)熱,口瘡。”“藍葉汁,殺(sha)百藥毒(du)(du),解(jie)狼毒(du)(du),射罔毒(du)(du)。”
2、陶弘景:“療傷寒方多用此(ci),除(chu)時行熱毒為良。”“藍汁(zhi),至解毒。以汁(zhi)涂五心,又止煩(fan)悶。甚(shen)療蜂蟹毒。”
3、《綱目(mu)》:“主(zhu)熱毒痢,黃(huang)疸,喉痹,丹(dan)毒。”“藍葉汁,解斑蝥、芫青(qing)、樗(chu)雞,朱砂、砒石毒。”
4、《本草正》:“治瘟疫熱毒(du)發狂,風熱斑疹,癰瘍腫痛,除煩渴(ke),止鼻衄、吐血,殺(sha)疳蝕、金瘡箭毒(du)。凡以(yi)熱兼毒(du)者,皆宜(yi)藍葉(xie)搗(dao)汁用之。”
5、廣州(zhou)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瀉(xie)火,涼(liang)血解毒,散瘀(yu)止血。治,菌痢(li),咽喉炎,,腮腺(xian)炎,感冒發熱,齒齦出血。”
6、《江西草(cao)藥》:“治,肺(fei)(fei)結(jie)核,矽肺(fei)(fei),牙痛,蛇(she)傷(shang),。”
大青葉的藥用價值
1、治乙腦,流腦,感冒發(fa)熱(re),腮(sai)腺(xian)炎:大青(qing)葉五錢至一(yi)兩(liang),海金砂根(gen)一(yi)兩(liang)。水煎服,每(mei)日二劑。(《江西(xi)草藥》)
2、治溫毒發斑(ban):大青四(si)兩,甘草(cao)、膠各二兩,豉八合(he)。以水一(yi)斗,煮二物,取三升半,去滓(zi),納豉煮三沸,去滓(zi),乃(nai)納膠,分作(zuo)四(si)服,盡(jin)又合(he)。此治得至(zhi)七、八日,發汗不(bu)解,及(ji)吐下(xia)太熱,甚佳。(《補缺肘后(hou)方(fang)》)
3、治麻(ma)疹(zhen)色太紅,或微紫,或出太甚者:大青、元參、生地、石膏(gao)、知(zhi)母、木通(tong)、地骨(gu)皮、荊芥、甘(gan)草、淡竹葉。水(shui)煎熱服。(段希孟《痘疹(zhen)心法》大青湯)
4、治(zhi)風疹,丹毒(du):大青(qing)搗爛,鼉之即散(先(xian)以磁鋒砭(bian)去惡血)。(《本草匯言》)
5、治無黃疽(ju)型肝炎:大青葉二兩,丹(dan)參(can)一兩,大棗十(shi)枚。水(shui)煎服。(《山東中草(cao)藥(yao)手冊》)
6、治熱不解(jie),下痢困篤欲(yu)死者:大青四兩(liang)(liang),甘(gan)草、赤石脂三兩(liang)(liang),膠二(er)兩(liang)(liang),豉八合。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盡更作,日夜兩(liang)(liang)劑。(《補缺肘后(hou)方》大青湯(tang))
7、治小兒(er)赤(chi)痢:搗青藍汁二升,分四(si)服。(《子(zi)母秘錄》)
8、治(zhi)肺(fei)炎高熱喘(chuan)咳(ke):鮮大青葉一至(zhi)二(er)兩。搗爛絞汁(zhi),調蜜(mi)少許,燉熱,溫服(fu),日二(er)次。(《泉(quan)州本草》)
9、治上氣咳嗽(sou),呷呀息(xi)氣,喉中作聲(sheng),唾粘(zhan):藍實葉浸良久(jiu),搗(dao)絞取(qu)汁一升,空腹頓服,須臾以杏仁取(qu)汁煮粥食之(zhi),一兩日將息(xi),依前法(fa)更服,吐痰方瘥。(《梅師(shi)集驗方》)
10、治(zhi)血(xue)(xue)淋(lin),小便尿(niao)血(xue)(xue):鮮大青葉一至二兩(liang),生地(di)五錢。水煎調冰(bing)糖服(fu)。日二次。(《泉州(zhou)本草》)
大青葉的
1、用于解毒
主要治療毒性(xing)感染,如(ru)流(liu)行(xing)性(xing)腮腺炎、乙型腦(nao)(nao)炎、病毒性(xing)肺(fei)炎;也治細菌性(xing)感染如(ru)流(liu)行(xing)性(xing)腦(nao)(nao)脊髓(sui)膜炎、。可單味用,或(huo)配板藍根、荊芥,或(huo)配生(sheng)石膏、等,如(ru)乙腦(nao)(nao)方。
一些出疹性病毒(du)感染在熱毒(du)熾盛時,可(ke)用(yong)大青葉,例(li)如麻疹出疹期高熱、毒(du)性癥狀明顯者(zhe),也可(ke)用(yong)大青葉配黃(huang)連、黃(huang)芩、生石膏(gao)等。重癥肝炎有(you)高熱神昏、皮下(xia)出血者(zhe),也可(ke)用(yong)大青葉配入相應(ying)方劑中(zhong)。
2、用于退熱
尤(you)其適應于解退上呼吸道炎、引(yin)起的高(gao)熱,常配金(jin)沙草、方如青沙湯。
大青葉的食用方法
1、大青葉茶
材料:大青(qing)葉5g、茉莉花茶3g。
做法:用(yong)開水(shui)沖泡5--即(ji)可,沖飲至味淡(dan)。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抗菌。
主治:熱病煩(fan)渴;流(liu)感(gan);急性(xing)傳染性(xing)肝(gan)炎(yan);菌痢;黃(huang)疸(dan);口瘡;癰疸(dan)腫毒(du);肺炎(yan);急性(xing)腸炎(yan)。
2、山楂大青葉茶
材料:山(shan)楂30g、當歸(gui)15g、大青葉30g。
做法(fa):將(jiang)洗凈的山楂、當(dang)歸(gui)、大(da)青葉一同放入鍋中,加(jia)水煎(jian)湯,去渣(zha),取汁即成(cheng)。上、下午各飲適量(liang)。
功效(xiao):滋陰(yin)養血(xue),化瘀活(huo)血(xue),清熱解毒。
主治:適用于,高血壓病,病毒性感冒等(deng)病癥。
3、大青葉綠豆湯
材料:大(da)青葉30克、綠豆(dou)30克。
做法:將綠豆洗凈(jing),用(yong)清(qing)水(shui)浸泡半小(xiao)時(shi)(shi),大青葉洗凈(jing)、把(ba)全部用(yong)料一齊放入鍋內,加(jia)清(qing)水(shui)適量(liang),文火煮(zhu)1小(xiao)時(shi)(shi)即(ji)可(ke)、隨量(liang)飲用(yong)。
功效(xiao):清熱解毒、治流行感冒。
主(zhu)治(zhi):高熱不(bu)退,惡寒(han)頭痛(tong),甚至(zhi)寒(han)戰,周身酸痛(tong),倦怠無力,咽痛(tong)口喝,或咳嗽,舌(she)紅,脈數。
大青葉的副作用
大青葉功能清熱瀉火(huo)的,服用可能導(dao)致(zhi)腹瀉,女(nv)性(xing)懷孕期可能會導(dao)致(zhi)流產。
1、脾(pi)胃虛寒者慎服大青葉。
2、非(fei)心胃熱毒勿(wu)用大青葉。《本草從(cong)新》
3、脾胃虛寒者禁用(yong)大(da)青葉。《得配(pei)本(ben)草》
4、無(wu)實(shi)熱者忌(ji)大青(qing)葉。《醫略六書(shu)·藥性(xing)總義》
5、大(da)青葉不可施(shi)之于(yu)虛寒脾弱(ruo)之人。《本草經疏》
以上就是一些大(da)青葉的相(xiang)關(guan)知(zhi)識(shi)(shi),如果想認識(shi)(shi)更多(duo)的中草(cao)藥,請繼(ji)續關(guan)注養(yang)生(sheng)之道網頻道。
【大青(qing)葉(xie)】、【大青(qing)葉(xie)的功效(xiao)】、【大青(qing)葉(xie)的副(fu)作用】、【】、【大青(qing)葉(xie)圖片】
本文地(di)址://n85e38t.cn/pianfang/50062.html.
聲明: 我(wo)(wo)(wo)們致力于(yu)保護作者(zhe)版權,注(zhu)重分享,被刊(kan)用文章因無法(fa)核(he)實(shi)真實(shi)出處,未能及(ji)時與(yu)作者(zhe)取得聯系,或(huo)有版權異(yi)議的,請(qing)聯系管理(li)員,我(wo)(wo)(wo)們會(hui)立即處理(li),本站部(bu)分文字與(yu)圖片資源來(lai)自(zi)于(yu)網(wang)絡,轉(zhuan)載是(shi)出于(yu)傳遞更多信(xin)息之目的,若(ruo)有來(lai)源標(biao)注(zhu)錯誤(wu)或(huo)侵犯(fan)了您的合法(fa)權益,請(qing)立即通知(zhi)我(wo)(wo)(wo)們(管理(li)員郵箱(xiang):),情況(kuang)屬(shu)實(shi),我(wo)(wo)(wo)們會(hui)第一(yi)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xiang)您表示歉意,謝(xie)謝(xie)!
上(shang)一篇: 解(jie)毒(du)大(da)表湯(tang)
下一篇: 解毒天漿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