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阿膠2兩,當歸2兩,青(qing)葙(xiang)子2兩,艾葉(xie)1把。
功能主治 : (匿蟲)蟲蝕(shi)下(xia)部癢,谷道中生(sheng)瘡(chuang)。
用法用量 : 上(shang)(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2升半,去滓,分3服(fu)。
各家論述 : 《千金方衍義》:青葙治蟲(chong),艾葉導熱,阿(a)膠、當歸以(yi)和其血。
摘錄 : 方(fang)出《千金》卷(juan)十八(ba),名見《張(zhang)氏醫通(tong)》卷(juan)十五
問題一:鮮嫩的艾葉怎么吃啊。母雞艾葉湯
做法:老母雞1只,艾葉15克。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起煮湯,分2~3次食用。月經期連服2~3劑。
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于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艾葉甜湯
做法:艾葉15克,白糖20克,共煮湯飲用。
作用: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干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宜清熱利濕,活血化瘀。
艾葉餅子
做法:將五月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并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后齒頰留香。
作用:有美容功能,是客家婦女坐月子必吃的點心,還可治感冒。
艾葉阿膠粥
做法:阿膠20克,干艾葉10克,紅糖1大匙。干艾葉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鐘,倒出藥汁。將阿膠搗碎,加入藥汁中煮至完全溶解(邊煮邊攪),加紅糖拌勻。月經期間經量過多時服用。每日2次。
作用:艾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適用于痛經、小腹冷痛的調理。漢方把艾葉當作止血劑,其能縮短出血、凝血的時間,喝艾葉汁可改善月經量過多或經期過長。阿膠所含的膠蛋白,能幫助血液凝固,故有止血作用;同時又可以加速細胞和血紅蛋白的增長,也有養血的功效。阿膠滋陰補虛、益肺,常用于功能失調型的子宮出血、血虛等癥狀。適用血虛體質者。注意,吃太多有的人會腹瀉、脹氣。
艾葉煎雞蛋
做法:艾葉洗凈后剁碎,加入雞蛋攪勻,加入鹽、胡椒粉,鍋熱加油,煎熟即可。
作用:令人開胃。
艾葉肉圓
做法: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后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艾葉水糕
做法:取艾葉、粘米、糯米、沙糖各適量。先將艾葉陰干,然后與粘米或糯米一起浸泡2小時,用打漿機磨成米漿;沙糖煮溶與米漿煮成糊狀,入銅盆蒸60分鐘,冷卻后切件。
艾葉蒜湯
做法:大蒜50克,生荷葉20克,生艾葉20克,生側柏葉20克鮮生地20克,將各種材料混合一起搗成泥,以水煎服,可平逆氣、止血。
艾葉紅糖水
做法:生姜5片,大棗5枚,艾葉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
作用:用于痛經。
姜艾雞蛋
做法:生姜15克,艾葉10克,雞蛋2個,加水適量煮熟后,蛋去
殼放入再煮,飲汁吃蛋。
作用:用于月經過多。
面粉蒸艾葉
制法:1、將新鮮艾葉去掉硬梗、枯葉,用清水將泥沙淘凈,然后按1千克艾葉拌250克面粉的比例,摻勻拌散,使艾葉全部沾有面粉。2、鋪入籠屜蒸約30~40分鐘后出鍋。蒸熟的艾葉呈灰白色,無濃烈的芳香藥味。3、盛在碗里,調入以香油、辣面、蔥、蒜泥等調制的味料即成。
作用:開胃暖胃。
艾葉餃子
做法:1、艾葉300克,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3、用面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作用:增進食欲。
艾葉菜團
做法:將艾葉切碎,放適量面粉,用水、鹽揉成面團,做成大小適中的艾葉菜團,入鍋中蒸熟即可。
作用:能“通氣血,還寒濕,止血,安胎”。尤其是端午節前后的艾葉,清嫩味鮮,具有開胃健脾,增進食欲的功效。...>>
問題二:艾葉怎么吃鮮嫩艾草包水餃、艾草葉煮面、艾草褒雞、艾草煮雞蛋(小時候常吃)
你想怎么吃都可以,艾草本生就是一種野菜!
下面為你介紹一款“艾糍粑”:
首先準備好糯米干粉,磨得越細越好,艾草準備多些,芝麻、花生適量,豬油適量, *** 糖和白糖適量,柚子樹葉或者芭蕉葉若干。
艾草用清水洗凈后,入大鍋里煮開,其間加一點點蘇打粉一起同煮,這樣可以使艾草容易煮爛,煮好艾草好,撈出再用清水洗凈,然后擠干水分備用。
把花生和芝麻洗凈后,分別入鍋里炒香,然后放入攪拌機攪碎備用, *** 糖切碎加入花生芝麻餡里,再加入適當的豬油和白糖,攪拌均勻后,制成艾糍粑的餡備用。
用適量的 *** 糖放入鍋中煮成水狀,然后把糯米粉置入大盆,加入黃糖水及處理過的艾草,一起搓揉,盡量揉久些,以便艾草能充分的和糯米粉攪拌均勻,水不可一次加太多,慢慢加入,因為艾草也帶有水分,揉好的面應該不干不濕,就象做包子似的面那么樣便可。
抓一團面,揉圓后,在中間挖開個洞,裝入芝麻花生餡,然后輕輕包好,再揉搓一下成圓形狀,蒸籠里墊上柚子葉,把做好的艾糍粑外表抹上一層花生油,然后輕輕置于柚子葉上,置爐上旺火蒸20分鐘即可。
還沒開鍋,就已經滿屋的柚子葉香味了,打開鍋是一個個墨綠的艾糍粑,如果艾葉放得足夠多的話,做好的艾糍粑綠得發黑,輕輕咬一口,哇,艾葉的清香和著柚葉的香味,還有芝麻花生餡,又香又甜,一家做艾糍粑,整棟樓都知,味道太特別了.
但是,艾草雖然有藥用價值,但是并不宜長期食用,一至兩個星期吃一次就能達到不錯的預防感冒效果了,食用過多,反而不利于人體健康。
問題三:艾草怎么吃??煲水喝
問題四:艾草怎么吃?新鮮艾葉吃法:煮粥或煎湯。可加入1-2兩,調味。
【艾葉餃子】
做法:
1、艾葉300克,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
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
3、用面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
作用:增進食欲。
【艾葉煎雞蛋】做法:艾葉洗凈后剁碎,加入雞蛋攪勻,加入鹽、胡椒粉,鍋熱加油,煎熟即可。
作用:令人開胃。
【艾葉肉圓】
做法: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后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艾葉肉圓】
做法: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后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問題五:女人什么時候吃艾草最好的艾草的用途廣泛,既可外用也可內富,它對女性作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女性體寒,女性貧血,這些疾病都是可以通過艾草來進行改善的。
艾草的功效
1、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用藥。
2、用治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如艾附暖宮丸。
3、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
4、本品搗絨,制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
5、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
6、現代醫學的藥理研究表明艾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它對好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葉煙薰防疫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防疫法。
7、艾草泡腳的好處:用艾草水泡腳能有效的祛虛火、寒火,可以治療門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反復發作的與虛火、寒火有關的疾病。
8、艾草的藥理作用:艾草的化學成分方面發現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揮發油外,還含有鞣質、黃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等,這些元素能有效調解人體內需求。而在藥理研究方面發現艾葉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咳、祛痰、抗過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問題六:新鮮的艾草能食用嗎?怎么吃?新鮮艾葉吃法:煮粥或煎湯。可加入1-2兩,調味。
【艾葉餃子】
做法:
1、艾葉300克,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
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
3、用面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
作用:增進食欲。
【艾葉煎雞蛋】做法:艾葉洗凈后剁碎,加入雞蛋攪勻,加入鹽、胡椒粉,鍋熱加油,煎熟即可。
作用:令人開胃。
【艾葉肉圓】
做法: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后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艾葉肉圓】
做法: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后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問題七:可以吃艾草做的食物嗎?可以
艾草又名香艾、蘄艾、艾蒿,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經。能散寒除濕,溫經止血。適用于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于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是一種婦科良藥。
現在給大家介紹幾種艾草的吃法:
艾糍(艾草青團)
主料:艾葉適量 糯米粉200克 粘米粉100克
輔料:花生適量 白芝麻適量 芝麻適量
調料:豬油(煉)適量 白糖適量
做法
花生米和白芝麻的準備:
花生米、白芝麻、適量白糖、豬油混合成餡料備用
做法:
1.新鮮艾草葉,留葉去柄,開水中汆燙后撈起
2.切成小段,加入適量的水料理機打成糊
3.準備好糯米粉、粘米粉置入大盆中
4.加入艾草糊和適量的白糖水(白糖加水煮溶后待涼)
5.搓成光滑面團
6.搓成長條
7.小刀切成均等的小劑子
8.取一個捏成圓形,包入餡料
9.收口捏圓做成生胚
10.放于荷葉片
11.面上蘸水,點上炒香的黑芝麻
12.置于出汽的蒸鍋15分鐘即可
甜艾餅
主料:糯米粉500克 艾葉5小把
輔料:蘇打粉3克 桂花20克 粽葉1把 杏仁50克 芝麻50克 椰絲50克 蔓越莓50克
調料:水250克 白糖適量
做法
1.處理艾葉:艾葉摘取頂部嫩葉,用清水洗凈,放到水里焯去苦味
2.加清水攪拌成泥,加小蘇打再次煮開
3.趁熱倒入糯米粉中,和成面團,取一小塊面團煮熟
4.粽葉切小片,洗凈
5.放到水里煮一下,備用。餡料也準備好
6.煮好的糯米面團趁熱加入生面團中,使勁的揉,過程很痛苦,雙手都很粘,別急,慢慢揉,中途可以加少許糯米粉進行調整干濕度,分小份,取一小份壓扁
7.包好餡料,揉成團
8.放入粽葉中,刷層油,火開后大火蒸6-8分鐘
問題八:艾葉吃了有什么好處艾葉的藥理作用:艾葉的化學成分方面發現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揮發油外,還含有鞣質、黃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等,這些元素能有效調解人體內需求。而在藥理研究方面發現艾葉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咳、祛痰、抗過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艾葉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下面我為大家介紹10種艾葉的食用方法,以及食用它們有哪些作用等。需要注意的是,陰虛血熱者慎食之。
1、艾葉餅。做法:將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并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后齒頰留香。作用:有美容養顏的功能,是婦女坐月子的理想點心,并對感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2、母雞艾葉湯。做法:老母雞1只,艾葉15g。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于女子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3、艾葉甜湯。做法:艾葉15g,白糖20g,共煮湯飲用。作用: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適用于婦女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干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等。
4、艾葉阿膠粥。做法:阿膠20g,干艾葉10g,紅糖1大匙。干艾葉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鐘,倒出藥汁。將阿膠搗碎,加入藥汁中,煮至完全溶解(邊煮邊攪),加紅糖拌勻。月經期間經量過多時服用。每日2次適合。
5、艾葉肉圓。做法:把豬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后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作用:暖胃安神。
6、艾葉餃子。做法:1、艾葉300g,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3、用面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作用:增進食欲。
7、艾葉紅糖水。做法:生姜5片,大棗5枚,艾葉15g,紅糖適量,水煎服。作用:用于婦女痛經。
8、姜艾雞蛋。做法:生姜15g,艾葉10g,雞蛋2個,加水適量煮熟后,蛋去殼放入再煮,飲汁吃蛋。作用:用于女子月經過多。
9、面粉蒸艾葉。做法:將新鮮艾葉去掉硬梗、枯葉,用清水將泥沙淘凈,然后按1kg艾葉拌250g面粉的比例,摻勻拌散,使艾葉全部沾有面粉。然后鋪入籠屜蒸約30~40分鐘后出鍋。蒸熟的艾葉呈灰白色,無濃烈的芳香藥味。再盛在碗里,調入以香油、辣面、蔥、蒜泥等調制的味料即成。作用:開胃暖胃。
10、艾葉菜團。做法:將艾葉切碎,放適量面粉,用水、鹽揉成面團,做成大小適中的艾葉菜團,入鍋中蒸熟即可。作用:能通氣血,祛寒濕,止血,安胎。尤其是端午節前后的艾葉,清嫩味鮮,具有開胃健脾,增進食欲的功效
艾葉煮蛋
艾葉煮雞蛋是比較經典和常見的吃法,它腎陽虛衰型老年腹瀉等有很好的療效。一般的艾葉煮雞蛋的作法是:1、雞蛋2個,艾葉適量;2、用艾葉將蛋包好,放壯火內燒熟,而后去殼吃蛋。除了這種方法,還有艾葉紅糖煮雞蛋和艾葉生姜煮雞蛋。
1、艾葉紅糖雞蛋
艾葉紅糖雞蛋屬于溫性食品,有溫陽散寒的作用。做艾葉紅糖的主材料有:艾葉(中藥房有干艾葉出售,1斤不超過4元),紅糖及雞蛋。
做法:將15克艾葉放入冷水中,用火將水燒開煮15-20分鐘,瀝出艾葉,打入1-2個雞蛋,不要攪散,待蛋清 *** 后關火,放入紅糖,吃蛋喝湯。
2、艾葉生姜煮雞蛋
艾葉生姜煮雞蛋的原材料為雞蛋兩個,艾葉30克,生姜15克。
做法:艾葉生姜雞蛋(帶殼)加水后,同時水煮。待雞蛋熟后去殼放入再煮,煲好后飲汁吃蛋。...>>
問題九:新鮮的艾草怎么吃艾草是一種很好的食物,在中國南方傳統食品中,有一種糍粑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原料做成的。即:用清明前后鮮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餡料(部分地區會加上綠豆蓉),再將之蒸熟即可。在廣東東江流域,當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鮮嫩的艾草葉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首先準備好糯米干粉,磨得越細越好,艾草準備多些,芝麻、花生適量,豬油適量, *** 糖和白糖適量,柚子樹葉或者芭蕉葉若干。 艾草用清水洗凈后,入大鍋里煮開,其間加一點點蘇打粉一起同煮,這樣可以使艾草容易煮爛,煮好艾草后,撈出再用清水洗凈,然后擠干水分備用。 把花生和芝麻洗凈后,分別入鍋里炒香,然后放入攪拌機攪碎備用, *** 糖切碎加入花生芝麻餡里,再加入適當的豬油和白糖,攪拌均勻后,制成艾糍粑的餡備用。 用適量的 *** 糖放入鍋中煮成水狀,然后把糯米粉置入大盆,加入黃糖水及處理過的艾草,一起搓揉,盡量揉久些,以便艾草能充分的和糯米粉攪拌均勻,水不可一次加太多,慢慢加入,因為艾草也帶有水分,揉好的面應該不干不濕,就象做包子似的面那么樣便可。 抓一團面,揉圓后,在中間挖開個洞,裝入芝麻花生餡,然后輕輕包好,再揉搓一下成圓形狀,蒸籠里墊上柚子葉,把做好的艾糍粑外表抹上一層花生油,然后輕輕置于柚子葉上,置爐上旺火蒸20分鐘即可。
問題十:吃艾葉有什么好處艾葉的作用及功效:
辛、苦,溫;有小毒。
歸肝、脾、腎經。
功能與主治
散寒止痛,溫經止血。醋艾炭溫經止血。用于虛寒出血。
艾葉的作用:
2、艾葉治腸炎、尿道感染、膀胱炎:艾葉10克,辣蓼10克,車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服一次。
3、艾葉治氣痢腹痛,睡臥不安:艾葉(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搗羅為末,酒煮爛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
4、艾葉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若為客氣所中者,當吐出蟲物。
5、艾葉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湯服10克。
7、艾葉治忽吐血一、二口:熟艾三雞子許,水五升,煮二升服。
10、艾葉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葉煎服。
11、艾葉治糞后下血:艾葉、生姜。煎濃汁,服三合。
12、艾葉治婦人:艾葉(杵如綿,揚去塵末并梗,酒煮一周時)300克,白術、蒼術各150克(俱米泔水浸,曬干炒),當歸身(酒炒)100克,砂仁50克。共為末,每早服15克,白湯調下。
13、艾葉治產后腹痛,因感寒起者:陳蘄艾二斤,焙干,搗鋪臍上,以絹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氣出,則痛自止。
14、艾葉治頭風面瘡:艾100克,醋一升,砂鍋煎取汁,每薄紙上貼之,一日二、三上。
15、艾葉治濕疹:艾葉炭、枯礬、黃柏等分。共研細末,用香油調膏,外敷。
16、艾葉治盜汗不止:熟艾10克,白茯神15克,烏梅三個。水一鐘,煎八分,臨臥溫服。(《綱目》)
17、艾葉治癰疽不合,瘡口冷滯:以北艾煎湯洗后,白膠熏之。(《仁齋直指方》)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5~15克;入丸、散或搗汁。
外用:搗絨作炷或制成艾條熏灸,搗敷、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
藥膳食療
【艾葉餃子】
做法:
1、艾葉300克,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
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
3、用面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
作用:增進食欲。
2
【艾葉煎雞蛋】做法:艾葉洗凈后剁碎,加入雞蛋攪勻,加入鹽、胡椒粉,鍋熱加油,煎熟即可。
作用:令人開胃。
【艾葉肉圓】
做法: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后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艾葉水糕】
做法:取艾葉、粘米、糯米、沙糖各適量。先將艾葉陰干,然后與粘米或糯米一起浸泡2小時,用打漿機磨成米漿;沙糖煮溶與米漿煮成糊狀,入銅盆蒸60分鐘,冷卻后切件。
【艾葉蒜湯】
做法:大蒜50克,生荷葉20克,生艾葉20克,生側柏葉20克鮮生地20克,將各種材料混合一起搗成泥,以水煎服,可平逆氣、止血。
【艾葉紅糖水】
做法:生姜5片,大棗5枚,艾葉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
作用:用于痛經。
艾絨怎么用?艾絨怎么用?
傳統中,在端午前后采摘的艾草陳放3年以上后,于大寒節氣前后十天內制作。
使用木制的木錘,把艾草放在石頭臼中反復的打,這樣艾葉上的梗子就會脫離,而艾絨則成團狀,用篩子去除這些硬子雜質,剩余的就是艾絨。打的遍數越多,雜質也就會越多,這樣一來經過打與過篩的次數越多,留下的艾絨就越純凈,所以現在艾絨有了“純度”這個評價艾絨質量高低的一個要素。
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已經不再采用那種傳統的制作方法了,因為傳統艾絨制作方法,效率太低。現在所采用的方法是使用艾絨專業的提取機,自動除雜。
艾草的用法-中草藥用法誰知道"艾葉"這位草藥都能做什么用,單獨
多年生草本,高45-120cm;莖具明顯棱條,上部分枝,被白色短綿毛。
單葉,互生,莖中部葉卵狀三角形或橢圓形,有柄,羽狀深裂,兩側2對裂片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中間又常3裂,裂片邊緣均具鋸齒,上面暗綠色,密布小腺點,稀被白色柔毛,下面灰綠色,密被白色絨毛;莖頂部葉葉全緣或3裂。 頭狀花序排列成復總狀,總苞卵形,密被灰白色絲狀茸毛;筒狀小花帶紅色,外層雌性花,內層兩性花。
瘦果長圓形、無冠毛。花期7-10月。
性味歸經: 艾葉味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
功能主治: 本品芳香、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藥。 用治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如艾附暖宮丸。
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制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
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 艾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草藥可以就地取材,且現代醫學的藥理研究表明艾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它對好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艾葉煙薰防疫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防疫法。具體的操作方法是:用半斤成熟的艾草(沒有成熟的艾草不能使用,因為它的藥力不夠)放置在盆子里,在房子里點燃,把窗戶關起來,這樣才能起到熏的作用。
在熏的時候,一定要煙熏,不能是明火,因為實驗證明,煙熏殺菌的效果比明火要好得多。 煙熏的時候人要離開房子,因為艾草有大量的揮發油,揮發油是艾草殺菌的重要成分,但它有毒性,容易引起皮膚粘膜潮紅,使人的中樞神經興奮,嚴重的會導致抽搐,一般應該離開房子半個小時就不會中毒。
艾葉浴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止血,安眠,溫經的功效。取新鮮艾葉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沖泡5~10分鐘,取出艾葉加水調至適宜水溫即可沐浴。
艾葉對毛囊炎,濕疹有一定的療效。
使用方法: 內服3-10g。 可內服,可煙熏,可外洗。
止血宜炒炭用;理氣血宜生用。 中成藥: 艾附暖宮丸、當歸調經丸、烏金丸、暖宮孕子方、膠艾湯 。
艾葉怎么用?有哪些作用?
用法用量 內服:入湯劑,一般用3~10g;艾葉油(膠囊裝)口服,每次服0.1毫升,每日3次。
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及搗絨供溫灸用。
炒炭,用以止血(醋炒可加強收斂止血之功);生用,用以散寒止痛;搗絨,用以燒灸。 使用注意 艾葉一藥,古代醫家有“生寒熟溫”之說。
驗之臨床,觀其所治之證,無論生用熟用,總不離乎寒證。其生用則散寒止痛,治腹中冷痛、宮寒不孕、經寒不調等證,炒用則溫經止血,治虛寒性崩漏下血、胎漏見紅,胎動不安等。
至于四生丸與寒涼止血藥配伍,用治血熱妄行之吐衄出血,亦是取其反佐之用,使寒藥無傷陽之慮,止血無留瘀之弊。
艾草怎么用啊一種中草藥,它的頭,葉子怎么用好啊?
別名:艾草、艾葉、艾蒿、家艾。
為菊科艾屬,學名為Aremisia argyi。 藥用特性: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稈枯后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傳統藥性理論認為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等作用。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
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草是干什么用的?
中醫認為,風寒咳嗽為風寒犯肺,艾葉可溫中、逐寒,所含的揮發油被人體吸收后還能鎮咳、平喘及祛痰。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中山中醫院中藥藥理實驗室主任梅全說,所以用艾葉煎水泡腳或泡浴還有溫驅寒邪及宣肺止咳的作用。
當然,艾草浴不僅有利于防治感冒咳嗽,對濕疹、毛囊炎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又因艾草可以促進氣血流通,改善皮膚新陳代謝,所以經常進行艾草浴還有很好的美容作用,相傳慈禧御醫研究的美白大浴中就有艾草。
艾葉的食用價值也非常高,它含有軟性樹脂、揮發性精油、葡萄糖、鞣酸、氯化鉀和B族維生素、維生素C及鈣、磷、鐵、鋅等多種礦物質元素等成分。而且含有一種單寧成分卡泰新具有軟化血管的作用。
從養生的角度來說,用它烹制一些食療養生品食用,可以達到養胃助消化、驅寒去濕、調經止痛、降血壓、降血脂、緩解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擴展資料:
據《本草綱目》記載,艾草是性溫、味苦、無毒的一味藥。它具有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用艾草泡腳還能夠改善肺功能,對于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處。
艾草泡腳的方法和生姜泡腳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腳,煮法與前面提到的相同。
身體寒(han)濕重的(de)病人(ren),每周(zhou)可(ke)以用艾草泡一次腳(jiao)。還(huan)可(ke)在用艾草水(shui)(shui)泡腳(jiao)的(de)同時,喝上一杯(bei)生(sheng)姜(jiang)紅(hong)棗水(shui)(shui)(10粒(li)干紅(hong)棗加(jia)兩(liang)片生(sheng)姜(jiang),加(jia)十(shi)碗水(shui)(shui)煮兩(liang)個小時)作(zuo)為(wei)輔助。
艾(ai)草的(de)使(shi)用方法(fa)-艾(ai)草的(de)功效(xiao)與作
艾(ai)葉用(yong)于治(zhi)病已有(you)2000多年的歷史。它可以做成(cheng)艾(ai)條,用(yong)來(lai)做艾(ai)灸,還可以外用(yong),治(zhi)療各種女性疾(ji)病,夏(xia)天的時候,點一根(gen)艾(ai)條,熏蚊子簡直百試百靈。下面是(shi)我為(wei)大家帶(dai)來(lai)的艾(ai)草(cao)的使用(yong)方法及艾(ai)草(cao)的功效與(yu)作用(yong)的知識,歡迎閱讀。
艾草泡腳
方法一:艾草加上花椒能(neng)夠除腳汗(han)、腳臭、腳氣、濕疹。
方法二:泡腳的時候,加入艾草和紅花能夠(gou)起(qi)到改善腿部的靜(jing)脈曲張,末梢神經炎,血液循(xun)環不好,手腳麻(ma)痹(bi)和局部瘀血等情況。
泡腳的時候(hou),加入艾草和(he)紅(hong)花能夠起到改善(shan)腿部的靜脈(mo)曲(qu)張
方法三:艾草(cao)加(jia)上(shang)生(sheng)姜能夠(gou)有(you)效的(de)(de)治(zhi)(zhi)療治(zhi)(zhi)風寒感(gan)冒(mao)、關節病、類風濕(shi)、咳(ke)嗽(sou)、支氣(qi)管炎、肺氣(qi)腫哮(xiao)喘(chuan)等(deng)一系列(lie)的(de)(de)疾病。
艾草驅蚊
蚊蟲肆虐(nve)的季節(jie),靠(kao)殺蟲劑和電(dian)蚊香(xiang)驅蚊難(nan)免有健康(kang)隱患。正逢艾(ai)葉(xie)上市,自制幾瓶(ping)艾(ai)葉(xie)防(fang)蚊液,送(song)給親友(you)是(shi)別致(zhi)的禮(li)物,給寶(bao)寶(bao)用起(qi)來也安心(xin)。做法:將(jiang)適(shi)量艾(ai)葉(xie)浸泡(pao)于山(shan)茶油中(zhong),置于玻璃瓶(ping)里約(yue)一(yi)個月,等(deng)艾(ai)葉(xie)的成分都析出到(dao)油中(zhong)后,就(jiu)(jiu)會散發濃郁的艾(ai)香(xiang),再將(jiang)這浸泡(pao)油過濾后加入薰(xun)衣草、薄荷、檸檬草等(deng)精(jing)油,裝入滾珠瓶(ping),就(jiu)(jiu)是(shi)隨身攜帶的最環保(bao)的防(fang)蚊“利(li)器”。
艾草入食
中(zhong)國古人(ren)就有食艾(ai)葉的(de)習慣,艾(ai)葉粥(zhou)清(qing)涼解(jie)暑又易消化,實為夏季之佳品。做法:將大(da)米淘洗干凈,在清(qing)水中(zhong)浸泡(pao)2小(xiao)時,將少量新鮮艾(ai)葉洗凈,切碎,大(da)米加水燒開后(hou)再加入艾(ai)葉一同用文火熬成粥(zhou),最后(hou)根據自己的(de)口(kou)味,加鹽或者糖、蜂蜜,清(qing)香(xiang)撲(pu)鼻又略帶苦味的(de)口(kou)感,下火祛暑。
艾草入浴
艾葉(xie)(xie)有(you)理氣(qi)血(xue)、逐寒濕(shi)、止血(xue)、安眠(mian)、溫經(jing)的功效。對毛囊炎(yan)、濕(shi)疹(zhen)有(you)一(yi)定(ding)療效。取(qu)新鮮艾葉(xie)(xie)30—50克,在(zai)澡(zao)盆中(zhong)用(yong)沸水沖泡(pao)5—10分鐘,取(qu)出艾葉(xie)(xie),加(jia)水調至適宜(yi)水溫即可沐浴(yu)。
艾葉治百病小偏方
1、艾葉(xie)治產后腹痛(tong)欲(yu)死,因感寒起者:陳蘄(qi)艾二(er)斤,焙(bei)干,搗鋪臍上,以絹覆(fu)住,熨(yun)(yun)斗(dou)熨(yun)(yun)之,待口中(zhong)艾氣出(chu),則痛(tong)自止。
2、艾(ai)葉治鼻血不止:艾(ai)灰(hui)吹之,亦可以艾(ai)葉煎服(fu)。3、艾(ai)葉治氣痢腹痛(tong),睡臥不安(an):艾(ai)葉(炒)、陳橘皮(湯浸(jin)去白,焙)等分。上二(er)味搗(dao)羅為末,酒煮(zhu)爛(lan)飯和(he)丸,如梧桐(tong)子大。每服(fu)二(er)十丸,空心。
4、艾(ai)葉治卒(zu)心痛:白艾(ai)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zhu)取一升,去滓(zi),頓服之。若為客氣所中者,當(dang)吐出蟲物。
5、艾葉治脾胃(wei)冷(leng)痛(tong):白艾末(mo)煎湯服10克。
6、艾(ai)葉(xie)治濕冷下痢(li)膿血,腹痛(tong),婦(fu)人(ren)下血:干(gan)艾(ai)葉(xie)200克(炒焦(jiao)存性),川白姜50克(炮(pao))。上(shang)為末,醋煮面糊丸(wan),如梧子大。每服三十(shi)丸(wan),溫米飲下。
7、艾(ai)葉治(zhi)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內崩(beng):熟艾(ai)三雞子許,水(shui)五升,煮(zhu)二升服。
8、艾葉治婦人(ren)崩中,連日不(bu)止(zhi):熟艾如雞(ji)子大(da),阿膠(jiao)(炒為(wei)末)25克(ke),干姜(jiang)5克(ke)。水五盞(zhan),先煮艾、姜(jiang)至二盞(zhan)半,入膠(jiao)烊化,分(fen)三服,空腹服,一(yi)日盡。
、9、艾葉(xie)(xie)治(zhi)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后(hou)出血:艾葉(xie)(xie)炭(tan)50克(ke)(ke),蒲黃、蒲公英各(ge)25克(ke)(ke)。每日一劑,煎服二次(ci)。
10、艾(ai)葉治腸炎(yan)(yan)、急性尿(niao)道感染、膀胱炎(yan)(yan):艾(ai)葉10克(ke),辣蓼10克(ke),車前80克(ke)。水煎服,每天一(yi)劑,早晚(wan)各(ge)服一(yi)次
11、艾葉(xie)治糞后下血:艾葉(xie)、生姜。煎濃汁,服三合。
艾葉治糞后下血(xue):艾葉、生姜。煎(jian)濃汁,服三合
12、艾(ai)葉治婦人白帶淋(lin)瀝:艾(ai)葉(杵如綿(mian),揚去塵末并(bing)梗,酒煮一周時)300克,白術、蒼(cang)術各150克(俱米泔水浸,曬(shai)干(gan)炒(chao)),當歸身(酒炒(chao))100克,砂仁(ren)50克。共為(wei)末,每早服15克,白湯調下。
13、艾葉(xie)治妊娠(shen)卒眙動不安,或(huo)但腰痛(tong),或(huo)胎轉搶心,或(huo)下(xia)血不止:艾葉(xie)一雞子(zi)大,以(yi)酒四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
艾草的作用與功效
艾草的功效
艾(ai)(ai)草(cao),苦燥辛散,能理(li)氣血(xue)、溫經(jing)脈、逐寒(han)(han)(han)濕(shi)(shi)、止冷痛,為婦科要藥。用(yong)治脘腹冷痛,經(jing)寒(han)(han)(han)不(bu)調,宮冷不(bu)孕等證,如艾(ai)(ai)附暖宮丸。炒炭止血(xue),可用(yong)治虛寒(han)(han)(han)性月經(jing)過多,崩漏下,妊娠(shen)胎漏,如膠艾(ai)(ai)湯。本品搗(dao)絨,制成(cheng)艾(ai)(ai)條、艾(ai)(ai)柱(zhu),外灸能散寒(han)(han)(han)止痛,溫煦氣血(xue)。煎湯外洗可治濕(shi)(shi)瘡疥癬(xian),祛濕(shi)(shi)止癢。
艾葉預防(fang)瘟疫(yi)已有幾千(qian)年的(de)歷史,中草藥(yao)可(ke)以就(jiu)地取(qu)材,且現代醫學的(de)藥(yao)理研究表明艾葉是一種廣譜抗(kang)菌抗(kang)病(bing)毒的(de)藥(yao)物(wu),它對(dui)好多病(bing)毒和(he)細(xi)菌都(dou)有抑制和(he)殺傷(shang)作用,對(dui)呼吸系統疾病(bing)有一定的(de)防(fang)治作用。艾葉煙薰(xun)防(fang)疫(yi)法是一種簡(jian)便易行的(de)防(fang)疫(yi)法。
艾草的作用
艾(ai)(ai)葉(xie)(xie)(xie)具有抗(kang)(kang)菌及(ji)抗(kang)(kang)病毒作(zuo)用;平喘、鎮咳及(ji)祛痰(tan)作(zuo)用;止(zhi)血(xue)及(ji)抗(kang)(kang)凝血(xue)作(zuo)用;鎮靜及(ji)抗(kang)(kang)過敏作(zuo)用;護肝利膽作(zuo)用等。艾(ai)(ai)草可(ke)作(zuo)“艾(ai)(ai)葉(xie)(xie)(xie)茶”、“艾(ai)(ai)葉(xie)(xie)(xie)湯”、“艾(ai)(ai)葉(xie)(xie)(xie)粥”等食譜,以增強(qiang)人體(ti)對(dui)疾病的抵(di)抗(kang)(kang)能力。
藥用特性: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zhu)密切的關系,每至端午節(jie)之際,人們總是(shi)將艾置于家中以(yi)“避邪”,稈(gan)枯后的株(zhu)體泡水(shui)熏蒸以(yi)達消毒止癢(yang),產婦多用艾水(shui)洗澡或熏蒸。傳(chuan)統藥性理(li)論認(ren)為艾葉有理(li)氣血,逐(zhu)寒濕(shi)、溫(wen)經、止血、安胎等作用。
現(xian)代實驗(yan)研究證明(ming),艾(ai)葉(xie)具有抗(kang)(kang)(kang)菌及(ji)抗(kang)(kang)(kang)病(bing)毒(du)作(zuo)(zuo)用(yong)(yong);平(ping)喘、鎮咳及(ji)祛痰作(zuo)(zuo)用(yong)(yong);止血及(ji)抗(kang)(kang)(kang)凝血作(zuo)(zuo)用(yong)(yong);鎮靜及(ji)抗(kang)(kang)(kang)過(guo)敏作(zuo)(zuo)用(yong)(yong);護(hu)肝利膽作(zuo)(zuo)用(yong)(yong)等。艾(ai)草可作(zuo)(zuo)“艾(ai)葉(xie)茶(cha)”、“艾(ai)葉(xie)湯(tang)”、“艾(ai)葉(xie)粥”等食譜,以增(zeng)強人體(ti)對(dui)疾病(bing)的(de)抵抗(kang)(kang)(kang)能力。
艾草可祛濕防感冒
孟子說:“七年之病(bing),求(qiu)三(san)年之艾”。意(yi)思(si)是說七年之病(bing)很頑固(gu)的(de),然(ran)而三(san)年以上的(de)陳艾卻有(you)可能治愈它。由此可見,人們(men)對艾草在防治疾病(bing)中的(de)作用是給予了充分(fen)肯定的(de)。
中醫認為艾草味苦,性溫,具(ju)有袪(qu)濕散寒(han)、溫經止血的作用(yong)。現代藥(yao)理研究證明艾草對肺(fei)炎雙球菌(jun)、溶血性鏈球菌(jun)、流感病毒等多種細(xi)菌(jun)、病毒和(he)真(zhen)菌(jun)均(jun)有不(bu)同程度的抑制(zhi)作用(yong)。
南(nan)方的春季雨(yu)水較(jiao)(jiao)多,較(jiao)(jiao)為潮濕,且氣溫波動較(jiao)(jiao)大,如果(guo)(guo)不慎受涼或淋雨(yu),極易引起(qi)感冒。而(er)此時正是艾草生長的季節(jie),如果(guo)(guo)能夠合理使用艾草,不僅能夠讓您(nin)遠離潮濕的困擾,而(er)且能很好地防治感冒。
第一,飲用艾草湯或食用艾草制成的食品
如果在潮濕的(de)春季(ji)不慎與風寒感(gan)冒“狹路相逢”了,您(nin)不妨(fang)取新鮮艾草15克,加水適量,煎服,然后蓋上被子(zi)美(mei)美(mei)地睡上一覺(jue),待身體出汗后,鼻塞、頭痛等種(zhong)種(zhong)不適也就(jiu)隨(sui)之減輕或消失(shi)了。
在潮濕(shi)的(de)(de)季節,經常食用(yong)艾草做的(de)(de)食品(pin),對(dui)感冒(mao)等多(duo)種因寒濕(shi)引(yin)起的(de)(de)'疾病(bing)有(you)很好的(de)(de)預防(fang)作用(yong),如可將新鮮艾草洗(xi)凈,然后(hou)撒入(ru)適量面(mian)(mian)粉(fen),摻勻拌(ban)散,使艾草表面(mian)(mian)全部沾有(you)面(mian)(mian)粉(fen),鋪(pu)入(ru)籠屜蒸煮,約30分鐘(zhong)后(hou)出鍋,盛在碗里,調以香油、蔥、蒜泥等即成美(mei)味可口的(de)(de)蒸餅。此外,用(yong)上湯(tang)白灼或(huo)炒等做法來(lai)烹(peng)飪(ren)艾草也是不錯的(de)(de)選擇。
第二,用艾草洗浴
如果不慎著(zhu)涼或(huo)淋雨了,回到家后(hou)立即來一個(ge)艾草(cao)浴(yu)(yu),可以起到理氣血、逐寒(han)濕、預防感冒(mao)的作用。具體做法為,取新鮮艾草(cao)50-100克,在浴(yu)(yu)缸中用沸水沖泡5-10分鐘,然后(hou)取出(chu)艾草(cao)加水調至適(shi)宜水溫即可洗(xi)浴(yu)(yu)。
艾草(cao)浴不僅有(you)(you)利于防治(zhi)感冒,對濕疹、毛(mao)囊炎也有(you)(you)很好的(de)治(zhi)療作用。此(ci)外(wai),經常進(jin)行艾草(cao)浴還(huan)有(you)(you)很好的(de)美容作用,這是因為艾草(cao)可(ke)以促進(jin)氣(qi)血(xue)流通,改(gai)善皮膚新陳代(dai)謝。慈禧御醫研究的(de)美白大(da)浴中就有(you)(you)艾草(cao)。
第三,用艾草煙熏居室
現代研究表明(ming)艾草(cao)燃燒的(de)煙對引起流行性疾(ji)病(bing)(bing)(bing)的(de)多種致病(bing)(bing)(bing)細菌、真菌和病(bing)(bing)(bing)毒都有明(ming)顯的(de)抑(yi)制作用。因此,在感冒等傳染性疾(ji)病(bing)(bing)(bing)多發的(de)季節,可將艾草(cao)曬(shai)干(gan),點燃,煙熏居室,這樣(yang)不僅可以在人體(ti)周圍空氣中形成天然(ran)消毒氣幕,而(er)且還能殺滅(mie)蓄積于人體(ti)鼻竇腔與咽喉中的(de)細菌、病(bing)(bing)(bing)毒,從而(er)起到預防流感的(de)作用
;
《湯頭歌訣(經產之劑)》全文:
1、妊娠六合湯
海藏妊(ren)娠六合湯 四物為君妙(miao)義長
傷寒表虛地骨(gu)桂 表實細(xi)辛(xin)兼麻黃
少陽(yang)柴胡黃芩入 陽(yang)明石膏(gao)知母藏
小便不(bu)(bu)利加苓瀉 不(bu)(bu)眠黃芩梔子良
風濕防風與蒼(cang)術 溫毒發斑升翹長
胎動血(xue)漏名膠艾(ai) 虛痞(pi)樸實頗相當(dang)
脈沉寒厥亦桂附 便秘蓄血桃仁黃
安胎(tai)養(yang)血先為主 余(yu)因各癥細參詳
后人法此治(zhi)經水 過多過少別溫涼
溫六合湯加芩術 色黑后(hou)期連(lian)附(fu)商
熱六合湯梔(zhi)連益 寒(han)六合湯加附姜
氣六合(he)湯加陳樸 風六合(he)湯加艽羌
此皆經產通用劑 說(shuo)與時師(shi)好審量
2、膠艾湯
膠艾(ai)(ai)湯中四(si)物先(xian) 阿膠艾(ai)(ai)葉甘草全
婦人良方單膠(jiao)艾(ai) 胎(tai)動(dong)血漏腹痛全(quan)
膠艾四(si)物加香附 方名婦寶調(diao)經專
3、當歸散
當歸散益(yi)婦人(ren)妊 術芍(shao)芎歸及子(zi)芩
安胎養(yang)血宜(yi)常(chang)服 產后(hou)胎前功效深
4、黑神散
黑神散(san)中熟(shu)地黃(huang) 歸芍甘草桂(gui)炮姜
蒲黃黑豆童(tong)便酒 消瘀下胎痛逆(ni)忘
5、清魂散
清魂散用澤蘭葉 人參甘草川芎協
荊芥理(li)血兼(jian)祛風(feng) 產中昏(hun)暈(yun)神(shen)魂貼
6、羚羊角散
羚羊(yang)角散杏薏仁 防獨(du)芎歸又茯神(shen)
酸(suan)棗(zao)木香和甘草 子癇風中可回春(chun)
7、當(dang)歸生姜羊肉湯
當歸生姜羊肉(rou)湯 產后腹痛蓐(ru)勞匡
亦有(you)加(jia)入參芪(qi)者(zhe) 千金四物甘桂(gui)姜
8、達生散
達生(sheng)紫蘇大(da)腹皮(pi) 參術(shu)甘陳歸芍隨
再加蔥(cong)葉黃(huang)楊腦(nao) 孕婦(fu)臨盆先服之
若(ruo)將川芎易白術 紫蘇飲子(zi)子(zi)懸(xuan)宜(yi)
9、參術飲
妊(ren)娠轉胞(bao)參術(shu)飲 芎(xiong)芍(shao)當歸(gui)熟(shu)地黃
炙(zhi)草陳皮兼(jian)半(ban)夏(xia) 氣升(sheng)胎舉自如常
10、牡丹皮散
牡(mu)丹皮散延胡索 歸尾桂心赤芍藥
牛膝棱莪酒水煎 氣行瘀散血瘕(jia)削(xue)
11、固經丸
固經丸用龜板(ban)君 黃柏樗皮香附(fu)群
黃芩芍藥酒丸服 漏下崩中色黑殷
12、柏子仁丸
柏(bo)子仁丸熟地黃 牛膝(xi)續斷澤蘭芳
卷柏加之通血脈 經枯血少腎肝匡
增輯
1、交加散
交(jiao)加散用姜(jiang)地搗 二(er)汁交(jiao)攔各(ge)自妙
姜不辛散地(di)不寒 產(chan)后伏熱此(ci)為寶
2、天仙藤散
天(tian)仙(xian)藤散治子氣(qi) 香(xiang)附陳甘烏(wu)藥(yao)繼
再入木瓜(gua)蘇葉(xie)姜 足浮喘悶(men)此方貴
3、白術散
白術散中用(yong)四皮 姜(jiang)陳苓腹五般(ban)奇
妊娠水腫(zhong)肢浮脹(zhang) 子(zi)腫(zhong)病名此可醫
4、竹葉湯
竹葉(xie)湯能臺子(zi)煩 人參芩麥茯苓存(cun)
有痰竹(zhu)瀝(li)宜加入 膽(dan)怯(qie)悶煩自繼(ji)根
5、紫苑湯
紫菀湯方(fang)治(zhi)子嗽 天冬甘桔(jie)杏桑會
更加蜂蜜竹茹煎 孕婦咳逆(ni)此為最
6、失笑散
失笑蒲黃(huang)及五靈 暈平痛止積無停(ting)
山楂二(er)兩便糖入 獨(du)圣(sheng)功同更守(shou)經
7、如圣散
如(ru)圣(sheng)烏梅棕炭姜 三般皆煅漏崩良
升陽舉經(jing)姜梔芍 加(jia)入補中益氣(qi)嘗
8、生化湯
生(sheng)化湯宜(yi)產后嘗 歸芎桃草炮姜良(liang)
倘因乳少豬蹄用 通草同煎(jian)亦妙方(fang)
9、保產無憂方
保產(chan)無憂芎芍歸(gui) 荊羌芪樸菟絲依
枳甘貝母姜(jiang)蘄艾(ai) 功效稱奇(qi)莫浪譏
10、泰山磐石飲
泰山(shan)磐石八珍全 去茯加(jia)芪芩(qin)斷聯
再益砂仁及(ji)糯(nuo)米(mi) 婦人胎動可安痊
11、抵當丸
抵當丸用桃仁黃 水蛭虻蟲共合方
蓄血胞宮少腹(fu)痛 破堅非此莫相當(dang)
12、安胎飲子
安胎飲子建蓮先 青寧還同糯米(mi)煎
神造湯中(zhong)須蟹爪 阿膠生草保(bao)安全
13、固沖湯
固沖湯中芪(qi)術(shu)龍(long) 特蠣海蛸五倍同
茜草山萸(yu)棕炭芍(shao) 益氣止血(xue)治血(xue)崩(beng)
擴展資料:
《湯頭(tou)歌(ge)(ge)訣(jue)》選錄(lu)名(ming)方320條,分為20類,用(yong)七(qi)言(yan)詩體(ti)編成歌(ge)(ge)訣(jue),將(jiang)每個湯劑(ji)的(de)(de)名(ming)稱、用(yong)藥、適應證、隨證加減等都寫入歌(ge)(ge)中,內容簡明扼要,音韻工整,一時成為醫界的(de)(de)美(mei)談。
“湯(tang)頭”是中(zhong)(zhong)藥(yao)湯(tang)劑的(de)俗稱。在中(zhong)(zhong)國傳統的(de)中(zhong)(zhong)藥(yao)方(fang)劑中(zhong)(zhong),一(yi)副湯(tang)劑往往要由多(duo)味藥(yao)材(cai)組成,制法繁瑣,藥(yao)材(cai)名(ming)稱抽象枯燥,不便(bian)記憶和掌握;因此,古人便(bian)嘗試著將一(yi)些傳統的(de)靈驗藥(yao)方(fang),改成詩歌,使其具有合轍押韻(yun),朗朗上口的(de)特(te)點。
參考資料(liao):-湯頭(tou)歌訣
本文(wen)地址://n85e38t.cn/pianfang/49540.html.
聲明: 我們致(zhi)力于保護作者版(ban)權,注重分(fen)享,被(bei)刊用文章因無法(fa)核(he)實真實出處,未能(neng)及時(shi)與作者取得聯(lian)系(xi),或有(you)版(ban)權異(yi)議的(de),請聯(lian)系(xi)管理員,我們會立(li)即(ji)處理,本站部分(fen)文字與圖片資源(yuan)來自于網(wang)絡,轉載是出于傳(chuan)遞更(geng)多信息之(zhi)目的(de),若(ruo)有(you)來源(yuan)標(biao)注錯(cuo)誤或侵犯了您的(de)合法(fa)權益,請立(li)即(ji)通知(zhi)我們(管理員郵(you)箱:),情況屬(shu)實,我們會第一時(shi)間予以刪(shan)除(chu),并同時(shi)向您表示歉(qian)意(yi),謝(xie)謝(xie)!
上一篇: 膠艾芎歸湯
下(xia)一篇: 膠艾(ai)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