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附(fu)子(zi)(炮裂,去(qu)皮(pi)臍)2兩,石菖蒲1兩,木香1兩,桂(去(qu)粗皮(pi))1兩,天(tian)門冬(dong)(去(qu)心,焙)1兩,干(gan)姜(炮)1兩。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益氣補(bu)不(bu)足(zu),卻老延(yan)年。主
用法用量 : 每服1錢匕,空(kong)心溫酒調下(xia)。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一(yi)八五
體免疫力可以保護我們免受致病微生物的侵襲,它就像駐扎體內的一支軍隊,承擔著防御重任,以防人體受到細菌、病毒等“敵人”的攻擊。免疫力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免疫力強的人身體健康、很少感冒,而免疫力差的人容易受流行病感染。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提高免疫力的中藥方劑希望能幫到你。
提高免疫力的中藥方劑一
能激發腫瘤患者免疫反應的中草藥有:人參,豬苓、仙鶴草、大棗、靈芝、桂枝、柴胡、當歸、甘草、白術、天門冬、薏苡仁、茯苓、白花蛇舌草、中邊蓮等。
能提高免疫力的中藥方劑有很多,如玉屏風散、六味地黃丸、歸脾丸、十全大補丸、人參養榮丸、鹿茸丸、八珍丸、龜齡集、補中益氣丸、四君子丸、貞芪扶正顆粒、大補陰丸等上百種,但是也不能亂用,應通過醫生根據自己的體質、病情恰當選用。
提高免疫力的中藥方劑二
1、增強細胞免疫,促進淋巴細胞轉化
藥物:人參、刺五加、黃芪、黃精、靈芝、云芝、豬苓、冬蟲夏草、仙茅、仙靈脾、鎖陽、鹿茸、杜仲、銀耳、阿膠菟絲子、五味子、女貞子、首烏、熟地、杜仲、銀耳、阿膠、龜板、當歸、桑寄生、旱蓮草、雞血藤、紅花、桑葉、蒲公英、柴胡、山豆根、青黛、野菊花、王不留行。方劑:參附湯、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湯、四物湯、生脈散、人參清肺湯。
2、誘導干擾素的產生
藥物:黃芪、人參、山藥、刺五加、靈芝、香菇、石斛、淫羊藿、枸杞、丹參、龍膽草、黃連、金銀花、甘草。
3、影響體液免疫功能、促進抗體形成
藥物:人參、刺五加、黨參、黃芪、香菇、云苓、豬苓、海寶、沙參、天冬、鱉甲、枸杞、女貞子、玄參、附子、生姜、金銀花、黃柏、柴胡、青蒿、龍膽草、丹參、甘草、麝香、肉桂、砂仁、大黃。
方劑:四君子湯、參附湯、黃芪建中湯、龜齡集、六味地黃湯、當歸補血湯、四物湯、葛根湯、柴胡清肝湯。
4、增強單核巨噬細胞功能
藥物:人參、刺五加、黨參、白術、黃芪靈芝、云芝、銀耳、冬蟲夏草、豬苓、猴頭菌、海藻、淫羊藿、枸杞、杜仲、腫節風、丹參、當歸、蒲黃、白花蛇舌草、鴉膽子、紫草、青蒿、山梔、丹皮、知母、大蒜、魚腥草、金銀花、大青葉、野菊花、黃連、黃芩、大黃、穿心蓮、白貓夏枯草、白英、一枝黃花、柴胡、石榴、洋金花、鹿角膠、牛黃、蟾酥、補骨脂、蘑菇、茯苓、甘草、麝香。
方劑:四君子湯、十全大補湯、保元湯、白鳳丸、六味地黃湯、當歸補血湯、黃連解毒湯、犀黃散、生脈散
中藥(yao)(yao)湯劑(ji)是中醫(yi)最常使用(yong)的(de)(de)一種(zhong)劑(ji)型,因為它吸(xi)收快(kuai),易發(fa)揮(hui)(hui)療效(xiao),便于加(jia)減應用(yong),所(suo)以(yi)能(neng)全面、靈活地適(shi)應各(ge)種(zhong)病證。但是如(ru)果煎法(fa)不當(dang),服藥(yao)(yao)方法(fa)不科學,也(ye)會影響藥(yao)(yao)物的(de)(de)療效(xiao)。為了充分發(fa)揮(hui)(hui)中藥(yao)(yao)湯劑(ji)的(de)(de)治療作用(yong),避免不良反應的(de)(de)發(fa)生(sheng),此(ci)文對(dui)煎藥(yao)(yao)的(de)(de)容(rong)器、次數、溫度、藥(yao)(yao)引、禁忌以(yi)及服藥(yao)(yao)后(hou)的(de)(de)注意事項等作詳細的(de)(de)介紹(shao),以(yi)方便大(da)家(jia)掌(zhang)握。
1
制肝安胃法
(《臨證指南醫案·木乘土門·朱案》)
【主治】肝乘于胃,其氣沖逆。嘔吐不食,或吞酸,痞脹,眩暈,不食,胃痛,頭巔痛,吐蛔,脈左弦右弱等。
【處方】人參9g,白茯苓9g,烏梅9g,白芍9g,黃連3g,川楝子6g,淡干姜6g,川椒3g,清半夏9g。
【加減】脈右堅有力,體不虛者,去人參、茯苓;吐酸水、脘痛者,加吳萸;脈微細,陽傷者,去黃連、川楝子,加淡附片;泄瀉者,去黃連、川楝子、川椒,加白術、木瓜、荷葉、甘草。
【體會】《內經》稱“陽明為闔”,闔則無可乘之隙。若陽明之虛,空洞若谷而不闔,則厥陰風木得以乘之,使胃失降下之性、消化之職,則嘔吐、不食、疼痛等病皆作。方中人參、茯苓補其胃,烏梅、白芍制其肝;肝寄相火,黃連、川楝子之苦以降火,得姜椒之辛熱,成苦與辛合,能降能通,再入半夏以止嘔吐。凡肝乘其胃與肝強胃弱所引起諸病,以此法加減,皆可立效。葉氏論烏梅,有云:“梅占先春,花發最早,得少陽生氣,非酸斂之收藥,得連、楝苦寒,《內經》所謂酸苦泄熱也。”余每用于病后不食而兼有熱象者恒效。
2
平肝和胃法
(《未刻本葉氏醫案》)
【主治】肝木犯胃。脘中脹痛,嘔逆,或兼痰氣不食者。
【處方】黃連5g,淡吳萸2.4g,清半夏9g,白茯苓9g,廣橘紅6g,生姜汁2匙。
【加減】脈虛不食者,加人參;胃中寒痛者,去黃連,加高良姜;脈弦,痛在少腹者,去黃連,加青皮、小茴香;肝火盛者,去橘紅,加川楝子。
【體會】此辛通苦降之法,吳萸平其肝,夏、苓、姜、橘和其胃,正合苦與辛合,能降能通,通則不痛,降則不嘔,使肝氣得平,胃氣得和,自然肝胃調和而痊。
3
鎮肝扶胃法
(《臨證指南醫案·噫噯門·王案》)
【主治】肝風扇動,上擾于胃。泛吐涎沫,噫氣,不食或口耳牽引者。
【處方】旋覆花9g,代赭石12g,人參9g,茯苓9g,姜半夏9g,生姜3片。
【加減】呃逆者,去旋覆花,加丁香皮、干柿蒂;便溏,吐食者,去旋覆花,加白術。
【體會】此仲景旋覆代赭湯之加減法,去甘草、大棗之守中,加茯苓之淡滲,即參苓通補其胃,旋覆散結下氣,代赭重鎮逆氣,佐小半夏湯止嘔和胃。蓋胃性原屬下降,反逆而上者,肝乘故也。丹溪云:“上升之氣,多從肝出。”因肝氣升逆,致胃腑不降。張錫純以為,“赭石,為赤鐵礦之石,系三氧化二鐵,用以制肝鎮逆也”。
4
緩肝益胃法
(《臨證指南醫案·肝風門·胡案》)
【主治】肝虛胃弱或病后體虛,胃納不旺。
【處方】人參9g,茯神9g,炙甘草6g,生谷芽9g,木瓜9g,南棗3枚。
【加減】胃陰虛口干者,加原麥冬;胃虛肝乘,久瀉不食者,去南棗,加烏梅、炒菟絲子;兼肝火,頭痛,目赤者,去南棗、谷芽,加丹皮、桑葉。
【體會】肝為剛臟,其性急躁,又為風木之臟,最易犯胃。此法用參苓益胃,佐南棗純甘之味以養胃體,谷芽鼓舞胃氣,以理胃之用;胃之賊者為肝,故用木瓜之酸以泄肝;入甘草以調和諸藥,共成緩肝益胃之效。《內經》稱:“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全劑南棗、甘草得甘味最厚,不特養胃補虛,且可緩肝之急,用于虛人病后,胃氣不醒者,最為合適。
5
泄肝扶脾法
(《臨證指南醫案·泄瀉門·徐案》)
【主治】肝強脾弱。脘腹脹痛,腹鳴泄瀉,或腸風久泄,清晨瘕泄等。
【處方】人參9g,炒白術9g,白茯苓9g,炙甘草2.4g,大烏梅9g,宣木瓜12g。
【加減】晨起泄瀉者,加炒菟絲子;脘腹寒脹者,去烏梅、甘草,加陳皮、厚樸、附子;兼肝火寢食不適者,去木瓜、烏梅,加丹皮、桑葉;脘腹脹痛,嘔吐者,去烏梅、木瓜,加吳萸、白芍。
【體會】脾虛則清氣不升而瀉,肝風乘之則腹鳴、脹痛。法取四君子湯以扶脾,加烏梅、木瓜以泄肝,肝得泄而脾始可扶,即東垣謂“治脾胃必先治肝”之義。
6
肝胃同治法
(《未刻本葉氏醫案》)
【主治】肝陰不足。胃納衰減,或兼頭暈欲吐,脈弦而澀。
【處方】制首烏9g,枸杞子9g,刺蒺藜9g,桑椹子9g,穞豆衣6g,白茯神9g,南棗3枚。
【加減】嘔吐者,加紫石英;頭痛者,加黃菊花;肝虛目花者,去穞豆衣、南棗,加石決明、白菊花。
【體會】此方制首烏、枸杞子、桑椹子味甘多液以養肝,刺蒺藜、穞豆衣平肝息風以理肝,茯苓行陽入胃,南棗甘潤安中。肝為剛臟,其陰易虧,胃為陽土,亦宜柔潤,今肝得養而胃亦同養,一方兩利,故名同治。
7
肝脾同治法
(《三家醫案合刻·葉天士醫案》)
【主治】面萎黃少澤,納食不旺,每交春夏陽升,情志不適必吐血,脈弦促而芤。
【處方】人參9g,茯神9g,炙甘草3g,當歸身6g,白芍6g,炒棗仁9g,遠志6g,桂圓肉6g。
【體會】肝藏血,脾統血。其肝郁脾虛之體,每當春時陽氣升騰,復因郁怒,則五志之火內動,氣機悖逆,脾土受戕,肝脾藏統失司而吐血。法當肝脾兩調,取歸脾湯去芪、術、木香諸剛性動藥,加白芍以和肝脾之陰,俾臟陰充復,陽不妄升,其血自止,所謂“急宜培養中宮,中流砥柱,風陽不得上越,而血可止矣”。觀葉氏用藥,凡中氣衰微,飲食減少者,每用甘溫守中、補中之法,深得仲景之旨。
8
清肝息風法
(《臨證指南醫案·肝風門·梁案》)
【主治】熱耗臟陰,肝風內動。神識憤憒,或手足瘛疭,或頭痛不止,或頭目昏眩等。
【處方】石決明30g,鉤藤18g,生地18g,羚羊角6g,桑葉6g,黃菊花9g。
【加減】神識昏迷不醒者,去生地,加犀角(水牛角代)、鮮菖蒲、郁金;兼痰者,加膽南星、竹瀝;脈弦,頭脹,耳鳴,顴熱者,去羚羊角、菊花、鉤藤,加夏枯草、石斛、茯神。
【體會】肝為風木之臟,主動,主升。升動無制則神明被擾,頭目昏眩,甚則神識不清。方用羚羊角、鉤藤清肝止痙,石決明介類潛陽,菊花、桑葉平肝息風,生地滋陰增液,合而共成清肝息風,滋陰潛陽之效。
9
潛陽息風法
(《種福堂公選良方·續醫案》)
【主治】臟陰虧損,陽化內風,上實下虛。頭暈,耳鳴,肉,肢麻,身若浮云,腳步如懸等。
【處方】大熟地120g,龜甲90g,左牡蠣90g,山萸肉60g,五味子30g,白茯神60g,靈磁石30g,青鹽15g,牛膝90g。
上九味蜜丸,或山藥糊為丸,如梧子大。
【加減】胃虛納差者,去山萸肉、磁石,加人參;遺精者,去磁石、青鹽、牛膝,加芡實、蓮子、金櫻子。
【體會】腎主水,藏精,肝賴腎水以涵養,遂其生發條達之性。若腎精虧損,腎水不足,則肝失涵養,而致肝陽上亢,虛風內動,上蒙清竅,諸病乃生。《內經》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今陰液虧乏而不與陽平,則陽失依戀,不與陰秘。陽主動,動則升騰上擾,遂成下虛上實之病。上實者,風陽鼓動,頭旋、耳鳴、煩躁不安、肢麻、汗泄,甚則昏蒙、痙厥等癥頻起;下虛者,少陰之陰既竭,厥陰之陽竊發是也。故葉氏云:“但身中陽化內風,非發散可解,非沉寒可清,與六氣火風迥異。”誠為精確不磨之論。治法取靜以制動,加以潛陽,用熟地滋少陰之水,萸味酸以收之,龜牡介以潛之,磁石重以鎮之,青鹽潤下,牛膝下行,全料陰藥,慮其呆滯,入茯神淡滲行陽,走而不守,以斡旋陰陽和洽之效,臟陰虧損,非旦夕可復,故取丸方緩圖。
10
柔肝息風法
(《未刻本葉氏醫案》)
【主治】肝陰虧損,內風擾動。頭目不清,眩暈,或心悸,脘痹,咽阻,筋惕,肌麻,心煩,不寐,牙痛,脈左數右虛等。
【處方】大生地18g,阿膠9g,牡蠣12g,白芍9g,天冬9g,茯神9g。
【加減】中虛者,加甘草、紅棗;不寐者,去白芍,加雞子黃;喉癢,干咳者,去白芍、牡蠣,加沙參、麥冬。
【體會】肝臟內寄相火,體陰而用陽,于卦為“震”,一陽下蓄,稟少陽春生之性。若陰液枯少,陽失依附,則動而生風,此風上冒清竅則眩暈、耳鳴,甚則狀如中厥,舌喑難言;游行擾絡,則吐血、衄血,變幻多端,勃然而至。方用生地、阿膠柔潤養肝,牡蠣、白芍咸酸息風,天冬生上下之津,茯苓理陰陽之位,方雖平淡,功效頗偉。
11
和血祛風法
(《臨證指南醫案·頭風門·王案》)
【主治】血虛之體,頭風疼痛,遇寒而發。
【處方】大川芎3g,當歸身9g,白芍9g,刺蒺藜9g,青桑枝一尺。
【加減】嘔吐者,加茯苓、半夏;目痛昏赤者,去川芎,加菊花、鉤藤。
【體會】厥陰風木,須陰血以濡養,如血液空虛,則剛燥生風,是宜和血養血為主。“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故當取當歸、白芍以養血,川芎以和血,刺蒺藜、桑枝以祛風,使血和風平,頭痛自解。
12
養肝祛風法
(《臨證指南醫案·中風門·錢案》)
【主治】中風。肢體偏枯在左,血虛不榮筋骨,內風襲絡,脈左緩大。
【處方】制首烏120g(烘),枸杞子60g(去蒂),當歸身60g,懷牛膝60g(蒸),明天麻60g(面煨),三角胡麻60g(打碎水洗十次,烘),黃菊花90g(水煎汁),川石斛120g(水煎汁),小黑豆衣120g(水煎汁)。
用三汁膏加蜜為丸,丸極細,每服12g,開水送。
【加減】肝虛風動上巔,頭目不清者,去三角胡麻、天麻、當歸身;血虛風動,左臂木痛引肩者,去石斛、牛膝、黑豆衣、天麻,加柏子仁、刺蒺藜、桑枝。
【體會】肝藏血,血榮筋。今血虛液枯,不能涵養肝木,內風襲絡,血不榮筋,筋乃拘急而肢體偏枯,故與外風無關。方取杞子、首烏以養肝,歸身、胡麻以養血,天麻、黑豆衣、菊花以息風,石斛滋陽明津液以溉四肢,牛膝強壯筋骨且制升動。營虛弱體,非湯劑可滌可攻,用丸劑緩圖,取漸養漸痊之義。其制法三汁為丸極細,皆寓精意。
中風偏癱不必拘泥于“右癱屬氣虛,左癱屬血虛”,臨床應據脈癥,辨明陰虛或陽虛。若陰虛筋脈拘急,肢體不用者,則用此法;若陽虛肢體緩疭不收者,則宜補氣活血,通絡祛風,每用補陽還五湯,療效較佳。倘配合針灸、推拿、理療等法,可顯著增強療效,縮短病程。
13
甘緩和肝法
(《臨證指南醫案·驚門·陳案》)
【主治】臟躁證。悲傷哭泣,象如神靈所作,或面色青白,入夜顴赤,頭蒙,耳響,舌心干而不飲,或驚惕少寐,心悸不安,或驚恐畏怯等。
【處方】淮小麥30g,甘草9g,大棗6枚,炒棗仁18g,白芍9g。
【加減】驚恐、畏怯者,去白芍,加龍骨、牡蠣;肝風頭暈甚者,去棗仁,加生地、阿膠、牡蠣;營虛多汗,寒熱,腹痛者,去棗仁,加當歸。
【體會】愚見中醫學所稱之肝臟,非指實質之肝臟而言,乃主要指現代醫學之神經系統。《內經》云:“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若肝膽非指神經系統,何以有計謀、思慮及是非決斷等意識?其他如《內經》中“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藏精于肝,其病發驚駭”,“在志為怒,怒傷肝”,等等,皆言及神經之生理或病理。因此,中醫學從肝辨證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有其科學的一面。臟躁證,類似歇斯底里,中醫輒謂因情志抑郁或思慮過度,心肝陰受損,致臟陰不足而成,仲景立甘麥大棗湯治之。《內經》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方中取甘草甘緩和中,緩其急迫緊張之勢;小麥甘涼之性,寧心火以養肝陰;大棗甘而多液,滋補脾營;葉氏加入棗仁、白芍以增強養陰安神之力。全劑合成甘緩之性,有和肝、緩肝的解急之效。但非急驟見功,須多服為佳。此方葉案變化極多,余遵而用之,治驗多人。
14
甘酸養肝法
(《古今醫案按·癲狂門》)
【主治】操持太過,謀慮不決,肝陰膽汁兩耗,陽陰脈空風動。癲狂病,手足牽掣搐掉,掣掉作則心明,掣掉止則神昏。
【處方】白芍9g,山萸肉9g,白石英18g,淮小麥18g,南棗18g,炙甘草3g。
【加減】產后液傷,絡虛風動,忽然腰腹大痛,或攢膝跗足底,或引脅肩胛,甚則嘔吐者,去萸肉、石英,加阿膠、生地;營陰耗損,神煩心悸,頭暈者,去石英、萸肉,加柏子仁、茯神。
【體會】葉言操持太過,謀慮不決,乃遵《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之說推論病原。陽陰脈空風動,系引《難經·二十九難》中“陰為病,陽緩而陰急;陽為病,陰緩而陽急”之論推求病機。蓋肝膽液耗,腎陰亦傷,而陰為足少陰腎經之別脈,陽為足太陽膀胱經之別脈,足少陰與足太陽互為表里,故陰陽脈亦因之而空虛。陰陽脈主濡目養筋以司運動,今脈氣空虛,肝膽風陽乘虛而襲,則掣掉作而心明;“風者,善行而數變”,肝膽風陽乘太陽經脈之虛,上入于腦,則掣掉止而神昏。然萬變不離其宗,本病總屬臟陰虧損,內風游動所致。故取甘麥大棗湯潤燥緩急,萸肉、白芍涵肝斂陰,石英溫潤鎮沖,合成酸甘化陰之法。俾臟陰復,營血足,脈充盈,風自息,則癲疾解。
甘緩和肝法去棗仁,加萸肉、石英,即甘酸養肝法。前為甘緩,此屬甘酸,主方雖同,稍予加減,法則即變。細讀葉案,大有“一法之中八法備焉;八法之中,百法備焉”之感。
15
溫腎涼肝法
(《公福堂種選良方·續醫案》)
【主治】下虛上實體質,內風陡發,忽然口頰斜,耳竅無聞。
【處方】大熟地18g,龜甲12g,枸杞子9g,淡蓯蓉9g,五味子9g,粉丹皮6g,天門冬9g,川石斛9g,磁石15g,甘菊花6g。
【加減】肝腎精虛,足痿難行者,去五味、丹皮、石斛、菊花,加牛膝、巴戟、當歸、虎骨(現多用牛、豬骨代)。
【體會】觀葉氏治肝腎大法,凡肝腎之陰皆虛者,如《臨證指南醫案·肝風門》云:“大凡肝腎宜潤宜涼,龍相寧,則水源生矣。”此為論其常,如乙癸同治等方即是。然又有陰損及陽之病,腎主水火之司,下元空虛,不獨腎陰之一者而已,其腎陽亦多有衰弱不振者。仲景有腎氣丸之設,而桂附氣味雄烈,精血虛涸之體能免辛熱劫液之弊耶?況內風陽動,剛熱更可助陽,能無意外之慮乎?故葉氏凡遇腎虛不能涵肝,肝陽化風震動者,有溫養腎精,佐以涼肝之法。《葉氏醫案存真》中又云:“腎中內寓真火,宜溫,肝木相火宜涼,凡益腎取乎溫養,必佐涼肝以監制,方無偏黨。”此番議論,精確不磨,是常法外之又一法也。
方中熟地、龜甲以益陰填下,蓯蓉、枸杞以溫養真火,丹皮、菊花以涼肝,石斛、天冬以生津,五味子斂納于下,靈磁石重鎮于上,以制陽氣上升也。
16
固攝平肝法
(《種福堂公選良方·續醫案》)
【主治】脈動如數,按之不鼓,便血日久,吸促如喘,心悸,耳鳴;或脈細,悠悠頭巔疼痛,自利兼血,汗出淋漓,不渴,昏倦如寐,舌紫絳等。
【處方】禹余糧12g,赤石脂12g,人參9g,五味子9g,山萸肉9g,宣木瓜9g,菟絲子餅為丸。
【加減】舌紫絳,頭痛者,去萸肉、菟絲子,加炙甘草。
【體會】此固攝少陰兼平肝風之法從仲景桃花湯化出。桃花湯為治少陰陽虛,填塞陽明之法,今變化為治少陰液虛風動之方。其意謂便血日久,脂液暗耗,肝腎之陰必傷,肝陰耗則風陽越,腎陰竭則關閘撤,然胃腑以通為補,而關門不固,焉有平期?是出其通權達變之治,用以固胃關即是攝少陰。方義見葉氏自注:“李先知曰:‘下焦有病人難會,須用余糧、赤石脂。’以土屬外剛內柔,味酸質厚,能填陽明空漏;人參益氣生津,合木瓜以入胃,萸味酸收,斂液固陰,以息肝風。蓋陽明陽土,宜濟以柔,不用剛燥,慮其劫液耳。”剖析甚詳,毋庸再贅。
17
清肝瀉火法
(《臨證指南醫案·肝火門·葛案》)
【主治】肝經郁火,嗔怒致傷,木火上升。咽痛不寐,或目赤,頰腫,耳鳴,脈象弦數。
【處方】粉丹皮6g,冬桑葉6g,黑山梔9g,鉤藤9g,夏枯草9g。
【加減】不寐者,去夏枯草,加半夏、茯神;耳下腫,有核者,加川貝、牡蠣;胸脘微痛者,去夏枯草,加菊花;口苦,熱盛者,加龍膽草;肝火郁胃,胸痞,脘嘈者,去鉤藤、夏枯草,加石決明、細生地、三角胡麻。
【體會】此為治肝經郁火,肝陰未傷之證。肝為將軍之官,風木之臟,內寄相火。凡五志七情之動,悉從火化,火從其類,故肝火之病極多;火性炎上,而頭為至高之位,每受其累。因火自風發,用桑葉、鉤藤清肝息風,佐夏枯草兼散郁結;丹皮泄肝涼血,梔子導火下行。合之共奏清肝瀉火,消風散腫之效。
18
疏肝解郁法
(《臨證指南醫案·調經門·華案》)
【主治】肝經氣郁。脅痛寒熱,脈弦澀而虛或婦人氣郁,月經不調。
【處方】柴胡9g,白芍9g,當歸9g,郁金6g,香附6g,茯苓9g。
【加減】氣滯脅肋脹痛者,去當歸、白芍,加青皮、橘葉;氣血熱者,加山梔、丹皮。
【體會】此法即逍遙散加減,逍遙散從肝脾兩調立法,治因郁致損,土木交傷之病。今肝氣郁結,脾氣無傷,則宜減健脾守中之白術、甘草,加郁金、香附以理肝氣,氣得暢而郁亦解矣;理氣血藥中,柴胡微升,以引少陽生氣,使肝木條達,遂其曲直之性。若內熱外熱盛者,加丹皮解肌熱,焦梔清內熱,是取加味逍遙之義。
19
泄肝止痛法
(《未刻本葉氏醫案》)
【主治】肝郁不疏,脘腹疼痛,時或嘔逆,脈弦口苦,或脘悶,吞酸,不食等。
【處方】川楝子6g,淡吳萸3g,生香附6g,小青皮5g,延胡索9g,川黃連3g。
【加減】兼寒者,去黃連,加桂枝、川椒;痰濁上逆者,去黃連,加半夏、茯苓。
【體會】肝藏血,主疏泄。肝郁則經氣不利,脅肋疼痛;由郁生熱而犯胃,則脘痛、嘔吐、吞酸、不食、舌紅苔黃、脈弦。《內經》云,“諸逆沖上,皆屬于火”,“諸嘔吐酸,皆屬于熱”。故治宜泄肝以止痛。川楝、延胡為金鈴子散,一泄氣分之熱,一行血分之滯,為治熱厥心痛佳劑;川連、吳萸為左金丸,苦辛化濁,通降清熱;再以香附、青皮疏理肝氣;蓋肝為剛臟,內寄相火,相火動則君火亦無有不動,法用川楝平相火,黃連平君火,二火寧,痛可止。
20
息風祛痰法
(《臨證指南醫案·痰門·張案》)
【主治】虛風震動,濕痰壅盛。頭暈,肢麻,胸悶氣窒。
【處方】明天麻5g,刺蒺藜9g,鉤藤9g,白茯苓9g,清半夏9g,廣橘紅5g。
【加減】熱痰阻咽,咯吐不利者,去半夏、橘紅,加川貝,竹瀝;痰火頭痛者,加山梔、菊花;胸悶,惡寒者,加桂枝。
【體會】清陽不旋,濕痰生;內風日沸,眩暈起。丹溪有“無痰不作眩”之謂。濕痰治法,首推二陳,今減甘草之守中助濕,欲其流利之速,加天麻、鉤藤以平肝息風,共為風痰兩解之治。此法與半夏白術天麻湯都治風痰眩暈。對比之下,此法以平肝息風為主,佐以化痰,宜于肝風挾痰上冒之證;后方以運脾燥濕為主,兼以息風,宜于痰濁上擾,引動肝風之證。組方側重不同,應證亦各有別。
21
宣泄肝火法
(《臨證指南醫案·木乘土門·張案》)
【主治】因郁悒強飲,木火犯胃,胃氣不得下行所致納谷脘中噎梗,脈小弦。
【處方】淡豆豉9g,黑山梔9g,廣郁金9g,川黃連5g,淡竹茹9g,清半夏6g,粉丹皮9g,生姜3片。
【加減】氣火上郁,脘中窒痛,嘔涎者,去丹皮、黃連,加瓜蔞皮、杏仁;因郁怒而致心胸及背痛甚,至氣阻咽喉,呼吸有聲,吐涎沫,又不熱渴者,去連、夏、丹、姜、茹,加瓜蔞皮、杏仁、枇杷葉;脈數,按之澀,腹痛,嘔吐,痧穢格拒者,去郁、連、茹、丹、姜,加豆蔻、桔梗、廣皮;舌黃,微渴,痰多咳逆,食下欲噎,病在肺胃者,去連、茹、夏、丹、姜,加杏仁、枇杷葉、瓜蔞皮。
【體會】此為苦辛泄降,以宣泄肝火之法。用梔子豉湯加郁金以宣上焦肺氣;用黃連之苦降,生姜、半夏之辛開,丹皮佐梔子以瀉火涼肝;竹茹佐豆豉以和胃氣。觀葉氏梔子豉湯之運用,凡上中兩焦氣結熱郁之病,皆可以此方加減治之。既可用于外感病,如風溫、暑溫、濕溫等,又可用于雜病,如眩暈、脘痞、胃痛、嘔吐、吐血等。每加入微苦微辛之藥,意取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如杏仁、瓜蔞皮、郁金、豆蔻、橘紅、枳殼之類,應用極廣,細閱原書可知。
22
瀉火寧心法
(《臨證指南醫案·癲癇門·葉案》)
【主治】五志陽升,熱冒頭巔,神識如蒙,或不寐,驚狂初起等。
【處方】生地30g,龍膽草6g,蘆薈6g,木通6g,黑山梔10g,丹參12g,青黛3g,薄荷葉15g。
【加減】痰多,苔膩者,加膽南星、橘紅;大便秘結者,兼服當歸龍薈丸。
【體會】肝臟內寄相火,在志為怒。因惱怒驚恐,相火竊發,上擾神明,則夜不入寐,神識昏蒙,語言時昏時清,現代醫學稱歇斯底里發作。初起宜瀉火安神,法取河間當歸龍薈丸,去四黃、二香、當歸、神曲,加生地、丹參、薄荷。以膽草、蘆薈、青黛苦寒涼肝瀉火,山梔、木通導火下行;然瀉火必須補水,故入生地以滋腎,丹參以寧心;妙在稍加薄荷一味,有輕散上達之功,免諸藥苦寒沉滯之弊。葉氏云:“今以陽逆狂亂,非苦藥之降,未能清爽其神識也。”此法意在苦寒直降,使上擾之肝火得以下瀉,精神乃可復常。凡癲狂初起,投以此法,屢試屢效。
上(shang)述治肝(gan)(gan)(gan)二(er)十二(er)法,以(yi)見葉氏治肝(gan)(gan)(gan)妙(miao)用之(zhi)一(yi)斑(ban)。是以(yi)治肝(gan)(gan)(gan)之(zhi)法紛繁,而于(yu)(yu)治療(liao)雜病為尤多也。昔王旭高生于(yu)(yu)葉氏之(zhi)后,所著《西溪書(shu)屋夜話錄》闡明(ming)肝(gan)(gan)(gan)病治法,較為詳(xiang)盡。王氏歸(gui)納(na)為肝(gan)(gan)(gan)氣(qi)、肝(gan)(gan)(gan)風、肝(gan)(gan)(gan)火三者(zhe)立言,其(qi)實(shi)乃采葉氏之(zhi)法,加以(yi)歸(gui)納(na)發揮(hui)而已
本(ben)文地址://n85e38t.cn/pianfang/35108.html.
聲明: 我們(men)致力于保護作者版(ban)權,注重分享,被(bei)刊用(yong)文章(zhang)因(yin)無法(fa)核實(shi)真實(shi)出(chu)處,未(wei)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you)版(ban)權異議的,請聯系管(guan)理員,我們(men)會立即處理,本站(zhan)部(bu)分文字與圖(tu)片資源來自于網絡(luo),轉載是(shi)出(chu)于傳遞更多信(xin)息之(zhi)目的,若有(you)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fan)了您的合(he)法(fa)權益(yi),請立即通(tong)知我們(men)(管(guan)理員郵箱(xiang):),情況屬實(shi),我們(men)會第一時間予以(yi)刪除,并同(tong)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附(fu)子大黃湯
下(xia)一篇: 附子山茱萸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