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檳榔1兩,使君子8錢,苦楝皮5錢,川樸3錢,元胡5錢,木香5錢,大黃5錢
功能主治 : 膽道蛔蟲病蛔滯型。
摘錄 : 《新急腹癥學》
蛔厥,蛔病證名,厥證之一。即蚘厥。因蛔蟲感染而引起急性腹痛和四肢厥冷的病癥。臨床以蛔蟲病吐蛔、四肢逆冷作厥的主證。
癥狀:癥見腹部絞痛,四肢發涼,痛甚則汗出,或吐涎沫,或吐蛔蟲,時發時止,或伴有寒熱,胃腸功能紊亂等證候。類于肚道蛔蟲或蛔蟲性腸梗阻病。
主癥特點:突然發作右脅及胃脘部劇烈疼痛,痛引肩背,輾轉不安,惡心嘔吐,常有蛔蟲吐出,痛止則如常人 。
治法:安蛔定痛,驅除蛔蟲。
方藥:烏梅丸及膽道驅蛔湯加減。
蛔厥初期,疼痛較劇,宜用烏梅丸安蛔定痛。痛甚可加郁金、延胡、白芍、甘草活血理氣,緩急止痛,或合并針刺治療。大便秘結加大黃,檳榔泄熱通腑;嘔吐甚者,加陳皮、半夏、旋復花、代赭石和胃降逆止嘔。出現發熱、壓痛明顯、脈數、苔黃等熱證表現者,去姜、桂、附等辛熱之品,重用黃連、黃柏,并加蒲公英、金銀花、茵陳、梔子等清熱解毒,疏利肝膽。若畏寒肢冷,便溏,苔白潤,脈沉弱者,去連、柏,重用干姜、人參。
腹痛緩解或腹痛較輕者,則應同時驅除蛔蟲,可用膽道驅蛔湯。方中以延胡、木香、厚樸理氣定痛;使君子、檳榔、苦陳皮驅除蛔蟲;大黃、檳榔瀉下通腑。
此為小兒常見寄生蟲病。成蟲寄生于小腸內,但幼蟲在遷移期可引發肺、肝病變,亦可并發腸梗阻、膽道蛔蟲癥,蛔蟲性闌尾炎及腹膜炎等急腹癥。
臨床表現:
1.有吐出或排出蛔蟲史。
2.臨床有部分無癥狀,其較顯著者:
(1)成蟲寄生在小腸內引起癥狀:納差、腹痛、痛無定時,多無壓痛,可有營養不良,擇食,或異食癖、磨牙等。
(2)幼蟲遷移期癥狀:
①幼蟲移至肝:肝大,肝功能異常,可引起多發性肝膿腫。
②幼蟲移至肺:可引起蛔蟲性嗜酸性肺炎,發熱咳嗽,重者有暴發喘憋。
(3)可有過敏性蕁麻疹或急性結膜炎。
化驗:
1.糞中找到蛔蟲卵、漂浮法陽性率高。
2.血白細胞分類嗜酸性細胞高。
本病屬祖國醫學“蚘蟲”、“長蟲”范疇。由飲食不潔所致。如蟲成團、阻塞腸道或竄入膽道,則劇痛,中醫稱“蛔厥”。
(一)沖醫辨證治療
1.蟲棲腸道。
主證:輕者無癥狀,或繞臍疼痛,時作時止,腹痛時可有條索狀物,時聚時散,胃納差或有異食痹,夜睡不安或磨牙。重者面黃肌瘦,甚則愛挖鼻孔,咬唇角,嗜食土、菜葉、生米、火炭等。面部有淡色蟲斑,鞏膜有灰藍點,下唇內可出現顆粒樣透明小白點,舌尖紅,有刺點或舌尖紅赤,苔黃膩或花剝,脈弦滑。部分患兒有成蟲排出,偶見嘔蟲或大便鏡檢有蛔蟲卵。
治法:驅蟲導滯。
方藥:驅蛔連梅湯。
使君子12克,榧實10克,雷丸10克,青皮5克,檳榔8克,花椒3克,烏梅10克,枳殼8克,苦楝皮15克,川連3克。
方解:川連、烏梅、花椒、苦酸辛并用以制蛔;使君子、榧實、雷丸、苦楝皮殺蟲;檳榔、枳殼、青皮導滯以下蟲。
加減法:大便堅實者可加大黃、元明粉。
2.蛔厥(膽道蛔蟲)。
主證:此為蛔蟲竄入胃或膽,突然右上腹或劍突下絞痛。并向右肩及背部放射。彎腰曲背,或輾轉不安。劇痛時捧腹踡臥或哭叫打滾。惡心嘔吐,肢冷汗出,或吐出蛔蟲。腹痛陣作陣止,重者可持續腹痛。畏寒發熱,如因濕熱蘊伏,膽汁外溢可見黃疽。
治法:安蛔定痛,繼以驅蟲。
方藥:烏梅丸。
烏梅10克,細辛3克,川椒3克,川連3克,黃柏6克,當歸5克,桂枝3克,附子5克,使君子12克,干姜3克。方解:本方取蛔“得酸則安,得辛則伏,得苦則下”之意。烏梅、川椒、細辛、川連、黃柏是酸、辛、苦并用,以烏梅為主藥。干姜、桂枝、附子溫臟去寒,以助川椒、細辛以伏蛔。使氣機通達,調整胃腸,故又能止痛止嘔。
加減法:痛甚加元胡10克。積實10克;便結加大黃6克。
3.膽道蛔蟲繼發感染出現黃疽時,可用清熱利膽驅蛔法。以小柴胡湯合驅蛔湯。茵陳12克,白芍10克,使君子12克,柴胡6克,法夏8克,黃芩8克,元胡8克,苦楝皮12克,銀花10克,檳榔8克。
4.其他治法。
(1)劇痛時,可用陳米醋口服,每次20~30m1,隔1小時1次,連服3~5次。
(2)炒使君子肉,使君子去殼及衣,用其肉炒黃,每歲服1粒,清晨空腹服,連服2天。
(3)苦楝根二層皮:每公斤體重3~6克(鮮皮),睡前煎服,或晨間空腹服。
(4)針灸:腹痛劇烈:天樞、中院、足三里、內關、陽陵泉。蛔厥先刺迎香透四白、膽囊穴,后刺內關、足三里、中院、人中。
(二)西醫;臺療
1.呱嗪(驅蛔靈):160mg/kg/d,分2次口服,連服3大。
2.甲苯咪唑200mg,1次頓服,或100mg每天2次,連服3天。
3.瘠病栓30mg/kg/次,每晚一次,連服2晚。
4.腸蟲清,2歲以下1片,2歲以上2片,一次服
17、癲狂
癲狂總括
癲狂多發青壯年,精神失常證易辨,肝膽心脾關系緊,氣郁痰火陰陽偏。癲疾沉默神癡呆,語無倫次多喜歡,狂證喧擾躁妄罵,多怒不識六親眷。
癲,癲證憂愁久致郁,氣滯津聚傷心脾,痰氣郁結順氣導,心脾兩虛養心宜。
狂,狂證惱怒不得宣,化火挾痰神逆亂,肝膽胃經審病機,生鐵落飲二陰煎。
18、癇證
癇證形成多先天,驚恐腦傷氣逆亂,昏仆抽風吐涎沫、聲類畜叫總由痰。定癇丸主風痰阻,火盛滌痰并龍膽,大補元煎合六君,心腎虧虛滋是全。
19、胃痛
胃痛良附散寒凝,柴胡主疏氣滯型,肝胃郁熱化肝煎,保和丸消食積停,失笑丹參活瘀血,一貫芍甘陰虛更,黃芪建中溫脾胃,通則不痛含義精。
附1:吐酸
泛吐酸水有兩端,香砂六君左金丸,寒熱加減靈便用,病機指示屬于肝。
附2:嘈雜
脘中饑嘈時作止,胃熱溫膽加連梔,四君增味治胃虛,歸脾湯主血虛時。氣虛陽微實難治,補氣右歸延生機。
20、噎膈
噎即噎塞隔為拒,酒食所傷憂思郁,標本虛實當首察,啟膈潤燥利痰氣。五汁津虧得良劑,通幽瘀血最相宜,氣虛陽微實難治,補氣右歸延生機。
附:反胃
食入反出胃家寒,丁香透膈治弗難,更有下焦乏火化,附子理中益火源。
21、嘔吐
胃失和降氣上逆,虛實詳辨定緩急,食傷外邪犯胃腑,保和丸施香正氣。痰飲半夏合苓桂,疏肝夏樸左金一,理中脾胃虛寒型,麥門堪為胃陰虛。
22、呃逆
胃氣上逆呃呃呃,食乖正虧志不和,實證胃寒或火逆,丁香竹葉柿蒂多。若屬氣機郁滯型,五磨順氣勿蹉跎,更有陽虛理中施,陰虛益胃功效卓。
23、泄瀉
泄瀉便稀更衣煩,濕勝脾虛最關鍵,藿香正氣除寒濕,濕熱葛根湯芩連。痛瀉要方肝乘脾,保和食滯腸胃間,參苓白術脾胃弱,四神瀉在黎明前。
24、痢疾
痢下赤白并腹痛,里急后重夏秋生,濕熱疫毒內傷食,損傷脾胃腸澼成,疫毒清涼白頭翁,濕熱芍藥定權衡,寒濕胃苓重溫化,陰虛駐車養陰清,真人善治虛寒痢,連理休息痢收功。
25、霍亂
吐瀉交作霍亂名,揮霍撩亂勢堪驚,時傷*濁食弗潔,三類寒熱干霍生,寒霍重證急回陽,藿香純陽適證輕,蠶矢燃照主熱霍,絞腸為干玉樞平。
26、腹痛
腹痛臟腑氣血分,寒熱虛實審病因,寒則良附熱承氣,虛則溫補建中飲,實痛疏肝氣不運,日久少腹除瘀根,另有食積保和丸,通字義廣法度深。
27、便秘
便秘脾腎關系密,胃腸傳導論病機,不通艱澀便時長,治分熱冷與氣虛。熱結麻丸冷濟川,氣結六磨能解急,黃芪湯擅氣不運,尊生潤腸治血虛。
28、蟲證
蟲證總括
蟲證寄生腸道間,蛔絳鉤蟯及姜片,傷脾擾腑耗氣血,面黃異嗜腹痛現。
蛔蟲病
蛔蟲痛劇烏梅丸,痛減驅蛔化蟲專,病久香砂六君子,尚有簡易方法便
蛔厥
蛔厥痛引右背肩,彎要曲膝躁不安,安蛔定痛烏梅施,緩解膽道驅蛔餐。
絳蟲病
絳蟲特征白節片,治療南瓜子雷丸,檳榔石榴仙鶴草,驅蟲務盡勿留患。
鉤蟲病
鉤蟲病為多南方,脾虛黃病絳礬良,氣血兩虛八珍施,驅蟲榧子雷丸榔。
蟯蟲病
蟯蟲兒童患病多,肛癢夜甚小蟲著,內服追蟲外百部,注意衛生功效卓。
姜片蟲
姜片蟲病囊蚴染,菱角荸薺因生餐,驅蟲為主佐健脾,檳榔香砂六君專。
29、脅痛
脅痛病源主肝膽,實多虛少氣血辨,滯瘀濕熱肝陰虛,以通為主虛滋肝。氣郁當疏柴胡散,瘀血旋覆湯復元,肝膽濕熱龍膽妙,養陰柔肝一貫煎。
30、黃疸
黃疸病由濕邪生,色分暗滯與鮮明,陽黃熱重茵陳施,濕多甘露配五苓。急黃毒盛犀角解,陰黃術附寒濕凝,尚有木瘀郁血積,逍遙鱉甲隨證定。
附:萎黃
萎黃肌膚淡黃色,倦怠干萎無光澤,黃芪建中溫脾胃,調理脾胃為要則。
31、積聚
腹內結塊脹或痛,積聚病形各不同,聚證肝郁逍遙主,六磨食滯痰阻通。積初金鈴失笑和,日久酌補膈下攻,正虛八珍化積施,重證切記圖緩攻。
32、鼓脹
鼓脹氣血水交凝,肝脾腎臟常俱病,氣滯柴胡胃苓選,寒濕實脾溫而行,濕熱中滿合茵陳,肝脾血瘀需調營,六味膈下主陰虛,脾腎陽虛附五苓。
本文地址://n85e38t.cn/pianfang/316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膽道蛔蟲湯
下一篇: 蕩寒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