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大黃(銼炒)半兩(liang),芍(shao)藥1兩(liang),牡丹皮1兩(liang),犀角(鎊屑)1兩(liang),生(sheng)干地黃1兩(liang)半。
制法 : 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 傷寒太陽病,隨經入里,瘀熱內(nei)積,蓄血(xue)喜忘如狂。
用法用量 : 每(mei)服(fu)5錢(qian)匕,用水2盞(zhan),煎(jian)取1盞(zhan),去滓溫服(fu)。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三十
1.組成
白頭翁湯:黃連、黃柏,白頭翁,秦皮。
芍藥湯:黃連,黃芩,大黃,芍藥,當歸,檳榔,木香,甘草,肉桂。
2.功用,主治
白頭翁湯: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主治:熱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門灼熱,下痢膿血,赤多白少,渴欲飲水,舌紅苔黃,脈弦數。
芍藥湯:功用:清熱燥濕,調和氣血。主治:濕熱痢疾。腹痛,便膿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弦數。
3.方歌:
白頭翁湯:
白頭翁湯治熱痢,黃連黃柏與秦皮,
清腸解毒并涼血,大便膿血最相宜。
芍藥湯:
芍藥湯內用檳黃,芩連歸桂草木香,
重在(zai)調氣兼行血,里急(ji)便膿自然康。
黃芩芍藥湯--《類證活人書》卷十九
【處方】黃芩、白芍藥、白術、干地黃各30克。
【制法】上藥銼于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婦人傷寒,口燥咽干,腹滿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150毫升,煎至)00毫升,去滓溫服。寒則加生姜,同煎服。
【摘錄】《類證活人書》卷十九
黃芩芍藥湯--《活人書》卷十九
【處方】黃芩1兩,白芍藥1兩,白術1兩,干地黃1兩。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婦人傷寒,口燥咽干,腹滿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寒則加生姜同煎服。
【摘錄】《活人書》卷十九
黃芩芍藥湯--《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處方】條芩3錢,芍藥2錢,升麻2錢,甘草1錢。
【功能主治】麻痘滯下。腸胃熱瀉。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論述】《醫方考》:條芩可以清之,芍藥可以寒之,升麻可以舉之,甘草可以調之。
【摘錄】《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黃芩芍藥湯--《傷寒大白》卷二
【處方】黃芩、白芍藥、川連、甘草。
【功能主治】陽明表熱而衄;濕熱傷于少陽,下利,寒熱口苦。
【摘錄】《傷寒大白》卷二
黃芩芍藥湯--《幼科直言》卷五
【處方】柴胡、黃芩、赤芍、陳皮、甘草、花粉、桃仁、山楂肉、歸尾。
【功能主治】小兒傷寒傳里為熱,發熱作渴,譫言亂語,血分生熱,小便赤黃,兼得微汗,傳入少陰者。
【用法用量】白水煎,兼服牛黃錠子。
【摘錄】《幼科直言》卷五
黃芩芍藥湯--《種痘新書》卷十一
【處方】黃芩1錢(炒),赤芍1錢,升麻1錢,甘草1錢5分,生地1錢5分,木通1錢5分,枳殼1錢5分,歸尾1錢5分,川連8分,人參6分,酒大黃。
【功能主治】麻癥,實熱滯于大腸,欲泄不泄,里急后重,時時欲出,滯而不下。
【用法用量】方中酒大黃用量原缺。
【摘錄】《種痘新書》卷十一
黃芩芍藥湯--《麻癥集成》卷四
【處方】酒芩、酒芍、江殼、木香、甘草。
【功能主治】麻后下痢,日久者。
【摘錄】《麻癥集成》卷(juan)四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讝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芍藥甘草湯方:
白芍藥四兩? ? ? ? 甘草四兩 ,炙? ?
上二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之。
芍藥甘草湯所用芍藥與甘草劑量相同,均為四兩。二藥相合,酸甘合化為陰,可以養血平肝,緩解筋脈拘攣,善治血脈拘急疼痛,對于因血虛而引起的兩足痙攣性疼痛或腓腸肌痙攣性疼痛不可伸者多有良效,故有“去杖湯”的美稱。
我曾經治過一個曹姓患者,五十三歲,主證是腓腸肌痙攣,而且多在晚上發作,脈弦而舌紅。我就用了芍藥甘草湯,四劑就痊愈了。還治過一個周姓的女孩,十二歲,主證是左臀受外傷后腫痛,左下肢拘緊不能伸展,而且還有發熱,體溫37.8℃,脈弦細數。西醫診斷為化膿性髖關節炎。從脈象分析,弦為肝脈,細為血虛,數為有熱,表明是肝血不足,筋脈不利而且有郁熱之證。我先開了芍藥甘草湯三劑,服完以后左腿就可以活動了。又服兩劑之后,左腿竟然就伸直了,髖部的脹痛也減輕了。考慮局部仍有紅腫和熱感,于是就換了仙方活命飲,連著吃了幾劑,病逐漸就好了。
芍藥甘草湯?? (腹痛) 治腹中不和而痛(此陰陽氣血不和,肝木乘脾之故也。腹痛有寒、有熱、有虛、有實、有食積、有濕痰、有死血、有蟲。寒痛者,痛無增減,或兼吐利;熱痛者,時痛時止,腹滿堅結;實痛者,痛甚脹滿,手不可按;虛痛者,按之即止;食痛者,痛甚則利,利后病減;死血痛者,痛有常處;濕痰痛者,脈滑、痰氣阻礙,不得升降;蟲痛者,時作時止,面白唇紅。大抵胃脘下大腹痛者,多屬食積外邪;繞臍痛者,屬痰火積熱;臍下小腹痛者,屬寒,或瘀血,或溺澀)。仲景用治誤表發厥,腳攣吐逆,與干姜甘草湯以復其陽,厥愈足溫者,更作此湯以和其陰,其腳即伸(酸甘相合,用補陰血。王海藏曰:稼穡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方也)。
白芍藥? ? ?甘草(炙)? 各四兩
脈緩傷水,加桂枝、生姜;脈洪傷金,加黃芩、大棗;脈澀傷血,加當歸;脈弦傷氣,加芍藥;脈遲傷寒,加干姜。
此足太陽、陽明藥也。氣血不和故腹痛,白芍酸收而苦泄,能行營氣;炙草溫散而甘緩,能和逆氣。又痛為木盛克土(諸痛皆屬肝木),白芍能瀉肝,甘草能緩肝和脾也(虞天民曰:白芍不惟治血虛,大能行氣,腹痛者,營氣不和,逆于肉里,得白芍行其營氣,又以甘草之甘緩和其逆氣,此不治之治,乃所以深治之也)。
本方去芍藥,加干姜(一兩,炮),名甘草干姜湯(仲景。別見寒門),《金匱》用此治肺痿肺冷,吐涎沫,小便數(以此溫之)。
本方加附子,名芍藥甘草附子湯(仲景。別見寒門)。
本方加黃芩,名黃芩芍藥湯(《機要》),治熱痢,腹痛后重,身熱膿血稠粘,及鼻衄不止,脈洪數(此即仲景之黃芩湯除大棗)。
本方加白術,名白術芍藥湯(《機要》),治脾濕水瀉,身重困弱(《保命集》曰:瀉痢不止,或暴下者,皆太陰受病,故不可離芍藥;人不受濕則不痢,故須白術;四時下痢,于白芍、白術內:春加防風,夏加黃芩,秋加厚樸,冬加桂附。更詳外證治之,如身困倦加白術;自汗逆冷、氣息微,加桂附以溫之;如里急后重、膿血稠粘,雖在盛冬,于溫藥內亦加大黃)。
張錫純芍藥解中說:芍藥與甘草同用,則調和氣血,善治腹疼。并附案一例:一童子年十五六歲,于季春得溫病,經醫調治,八九日間大熱已退,而心猶發熱,怔忡莫支,小便不利,大便滑瀉,脈象虛數,仍似外邪未凈,為疏方用生杭芍二兩,炙甘草一兩半,煎湯一大碗,徐徐溫飲下,盡劑而愈。夫《本經》謂芍藥益氣,元素謂其止瀉利,即此案觀之洵不誤也。然必以炙草輔之,其功效乃益顯。
按: 此證原(yuan)宜用(yong)(yong)拙擬(ni)滋陰清(qing)燥(zao)湯,原(yuan)有芍(shao)(shao)藥(yao)(yao)六錢,甘(gan)(gan)(gan)草(cao)三(san)錢,又加生懷山(shan)藥(yao)(yao)、滑(hua)石各一(yi)兩,而當(dang)時(shi)其(qi)方猶未擬(ni)出,但(dan)投以(yi)芍(shao)(shao)藥(yao)(yao)、甘(gan)(gan)(gan)草(cao),幸亦(yi)隨手奏效。二方之中(zhong),其(qi)甘(gan)(gan)(gan)草(cao)一(yi)生用(yong)(yong)、一(yi)炙(zhi)用(yong)(yong)者,因一(yi)則少(shao)用(yong)(yong)之以(yi)為(wei)輔佐品(pin),借(jie)以(yi)調和藥(yao)(yao)之性(xing)味,是(shi)以(yi)生用(yong)(yong);一(yi)則多用(yong)(yong)之至兩半,借(jie)其(qi)補益之力以(yi)止滑(hua)瀉,是(shi)以(yi)炙(zhi)用(yong)(yong),且(qie)《傷寒論》原(yuan)有芍(shao)(shao)藥(yao)(yao)甘(gan)(gan)(gan)草(cao)湯為(wei)育陰之妙(miao)品(pin),方中(zhong)芍(shao)(shao)藥(yao)(yao)、甘(gan)(gan)(gan)草(cao)各四兩,其(qi)甘(gan)(gan)(gan)草(cao)亦(yi)系炙(zhi)用(yong)(yong)也。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第十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去故也。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
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PS:少(shao)陰(yin)病(bing)(bing)癥(zheng),與(yu)太(tai)陽病(bing)(bing)癥(zheng)不(bu)是(shi)對(dui)立(li)的,是(shi)兩個不(bu)同的辯證(zheng)病(bing)(bing)理(li)。理(li)解不(bu)容易。
本文地址://n85e38t.cn/pianfang/29939.html.
聲明: 我(wo)們致力于(yu)保護作(zuo)者版權(quan),注(zhu)重(zhong)分(fen)享,被刊用文(wen)章因無(wu)法核實(shi)(shi)真實(shi)(shi)出處(chu),未能及時(shi)與作(zuo)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quan)異議(yi)的(de),請聯系管理員,我(wo)們會立(li)即處(chu)理,本站(zhan)部分(fen)文(wen)字(zi)與圖(tu)片資源(yuan)(yuan)來自于(yu)網絡(luo),轉(zhuan)載是出于(yu)傳遞更(geng)多信息之目的(de),若(ruo)有來源(yuan)(yuan)標注(zhu)錯誤(wu)或侵犯了您的(de)合(he)法權(quan)益,請立(li)即通知我(wo)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shu)實(shi)(shi),我(wo)們會第一時(shi)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i)向您表示歉意(yi),謝謝!
上一篇: 大黃膏子(zi)
下一篇: 大黃(huang)芒消二味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