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大熟(shu)地1兩,生(sheng)(sheng)龜(gui)板4錢(qian)(qian),萸肉4錢(qian)(qian),枸杞(qi)4錢(qian)(qian),澤瀉3錢(qian)(qian),云苓3錢(qian)(qian),生(sheng)(sheng)牡蠣4錢(qian)(qian),生(sheng)(sheng)龍骨4錢(qian)(qian),黃耆6錢(qian)(qian),丹皮3錢(qian)(qian),邊(bian)桂(gui)5分,甘草1錢(qian)(qian)。
功能主治 : 補氣強陰(yin)。主視定反動癥,兩眼不(bu)疼不(bu)紅,又無云翳,視物皆動,常覺頭暈(yun)目(mu)眩。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眼科臨癥筆記》
消化性潰瘍俗稱“胃氣痛”,其中95%以上發生在胃或十二指腸球部,故又稱為胃潰瘍或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發病的原因可能與神經精神緊張、飲食失調、長期進食刺激性食物或服用某些藥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利血平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引起胃黏膜損傷和胃液分泌(尤其是胃酸、胃蛋白酶)功能失常有關。
本病多見于青壯年,但童年并非罕見。胃潰瘍患者的平均年齡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約大10年。而在臨床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多見于胃潰瘍。這多半是由于十二指腸球部或球后部緊接幽門,胃中酸性食糜尚未與小腸內堿性物質中和,所以十二指腸球部更容易患潰瘍。
胃潰瘍多見于胃小彎和幽門前區,多伴有胃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占多數,而偶見于球后部,可伴有十二指腸炎或胃炎。胃和十二指腸均有潰瘍者,稱為復合性潰瘍。
潰瘍病臨床表現以上腹痛為主,有慢性、周期性和節律性三個特點:
起病多緩慢,一般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本病有反復發作的趨勢,多數在晚秋、早春復發,也可因氣候突變、過度疲勞或飲食失調而引起發作。發作期可達數周至數月不等。如病情逐漸發展,則發作次數增多,發作時間延長,緩解時間縮短。
本病之疼痛呈隱痛、灼痛或鈍痛。有時可僅感上腹不適或心嘈而與饑餓感不易區別。有時在進食、嘔吐或服用制酸藥后。疼痛可暫時減輕或消失。疼痛與飲食密切有關,胃潰瘍疼痛多發生在飯后半小時一1小時,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則在飯后3~4小時,有時還出現半夜疼痛。因此,胃潰瘍病人常害怕進食,怕食后疼痛發作;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常以進食來緩解疼痛。其他癥狀,如常有泛酸、噯氣、口水增加等。
潰瘍病的病灶,就在胃和十二指腸內膜上,隨時都受著胃液和食糜的刺激,它的發生、發展和癥狀輕重及愈復,與飲食均有密切關系。因此,潰瘍病人不能光靠藥物治療,合理的飲食對本病的防治更有積極作用,[飲食原則]食物應選擇無不良刺激作用、能抑制及中和胃酸分泌、有利癥狀減輕和潰瘍愈合者。
1.盡可能選用營養豐富的食物,特別要含有較高的蛋白質、維生素C、B1和A,以利于幫助修復受損傷的組織和促進潰瘍面愈合的作用。
2.避免進食化學性和物理性刺激過強的食物,例如:促進胃酸分泌的濃縮肉汁、肉湯、香料、濃茶、濃咖啡、酒類以及其它過甜、過咸、過酸、過辣食物,過硬的或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如糙糧、整粒大豆、芹菜、韭菜、泡菜、老菜幫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不宜多吃。
3.為了補充營養及中和胃酸,可以常吃牛奶、豆漿,為了減緩胃部蠕動和胃液分泌,可多吃奶酪和奶油。奶類能中和胃酸,有利于止血。
4.在烹調方法上應以蒸、燒、煮、燴、燉為主;煎、炸,煙熏、腌臘、生拌等法烹制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內停留時間較長,易增加胃腸負擔,所以不宜多用。
5.在飲食制度上,應采取定時定量,少量多餐的辦法,這樣既可減少胃的負擔,又可使胃中常有適量食物以中和胃酸,減少對病灶的不良刺激。此外,生、冷、硬和易產氣的食物應少吃或不吃。食物過熱會使血管擴張,容易導致胃出血。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不看書報,更不宜在吃飯時訓斥小孩,要保持精神愉快。
6.由于潰瘍病人大多吃含纖維素較少或無渣食物,為避免便秘,要常吃些香蕉、蜂蜜等潤腸的食物。
當潰瘍病出現下述并發癥時,飲食上更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少量出血時,應適當用些牛奶、豆漿、米湯、藕粉一類流質飲食,但不宜多加糖,以免引起胃酸過多,并應少量多餐。待出血停止,病情穩定后,逐漸改用面糊、稀粥、蛋羹以及餅干等食物。
2.大量出血(一次出血在60毫升以上)者:應禁食,由靜脈輸液。一般出血后24小時才可給予少量流質飲食,溫度不宜過高,待病情穩定,方可逐漸增加流質用量,逐漸改用半流質、軟食,直到正常飯菜。
3.并發不完全性幽門梗阻:可給少量清淡流質飲食,但須絕對禁止任何刺激性飲料。如病情發展到完全梗阻,則要完全禁食,配合靜脈補液等治療措施。至梗阻解除,才能逐步由少量流質飲食漸次到全量流質、半流質、軟食等等。
4.急性穿孔:應立即停止一切飲食,及時送醫藥搶救及手術治療。
5.少數潰瘍病人吃面食反而有癥狀加重感,這是因為此類病人胃黏膜對堿性刺激敏感,所以進食含堿性成分的面食,也可引起繼發性胃酸增多,因而加劇腹部灼熱、疼痛等癥狀。這時要改用粥或軟米飯為主。
[食療驗方]1.把新鮮(未發芽的)馬鈴薯洗凈(不去皮)切碎,搗爛,用紗布包好擠汁,每日早晨空腹服1~2匙,酌加蜂蜜適量,連服2~3星期。服藥期間,禁忌刺激性食物。
2.新鮮包心菜(原名甘藍)搗汁1杯(約200~300毫升),略加溫,食前飲服,1日2次,連服10天為1療程。
3.烏賊骨適量,研成極細末,糖水調服。每服3克,1日2次。
4.蜂蜜100~150毫升,隔水蒸熟后,于食前空腹時一次服下,1日3次,堅持每天服,能使胃液總酸度降低,紅血球、白血球恢復正常值,疼痛消失,大便正常;連服2~3星期,潰瘍壁灶可逐漸消失。
5.老姜250克,紅棗250克,豬板油250克,面粉250克。把老姜洗凈抹去水分和去核紅棗一起,用豬板油炸酥后研為細末,再與面粉調勻加水適量調成小餅,蒸熟后分兩天食盡。有溫中健脾、解痙止痛作用。適用于虛寒型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病,常服有效。
6.將干姜60克、紅棗肉250克、白術120克研末,制成餅蒸熟,空腹當點心吃,每兩天服一料。有溫中健脾、祛濕止瀉作用。
7.飴糖1~2匙,溫水化服,有緩解胃痛之效。
8.刺猬皮、蒲公英各50克,將刺猥皮焙酥、蒲公英烘干,研末。用法:胃痛發作時,以米湯水調和藥末8克服用;平時日服3次,每次5~8克,溫開水送服。刺猬皮有行氣止痛、化瘀止血的功效。臨床常用于肝胃不和之胃脘疼痛;蒲公英清胃止痛之效果明顯,民間常用蒲公英研末沖服治療胃痛。作者體會:在辛開苦降、清胃止血等法的治療過程中,可代黃連使用,有黃連之作用,而又可避免過分苦寒燥濕。《醫林纂要》還認為,具有“補脾和胃”之作用。
此方主治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病,有降氣止痛,涼血止血的功效。
9.海參腸、烏賊魚骨各30克。制法:取海參腸放瓦上焙干,和烏賊魚骨共研細末,裝入空心膠囊,使每粒約重0.25克,干燥貯存。用法:早、中各6粒;晚上臨睡前8粒,空腹服用。1周為1療程。
海參腸能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愈合潰瘍面的作用,烏賊骨為良好的制酸劑,能中和胃酸,保護黏膜,收斂止血。此方對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泛吐酸水,或上消化道出血等,有護膜斂瘍,止血制酸的功效。可起到制酸作用的,主要是烏賊骨內含有碳酸鈣。
10.烏賊魚腹中墨:取烏賊魚墨囊中的墨液,烘干研粉,或用醋磨服,每日3~5次,日2次。也用治胃出血。
11.豬膽3只,生黃豆適量。制法:將新鮮豬膽倒出膽汁一半,裝入生黃豆,以滿為度,將口扎緊,置陰涼通風處晾干,研末。用法:日3次,每次6~8克,空腹米湯水送服。半個月為1療程。
12.狗肉100克,干姜10克。制法:將狗肉切成薄片,砂鍋中放入干姜、蔥、鹽、油做湯,文火煮沸,改用武火,邊煮邊投入狗肉片,再煮2~3沸即可。用法:以上為1次量,趁熱飲用,食肉喝湯。1周為1療程。
本品主要治療虛寒性消化性潰瘍及慢性胃炎,具有溫胃,祛寒、止痛的功用。
13.雞血30毫升、三七粉5克。制法:取健康無病小公雞,拔去翅膀下的羽毛,露出靜脈,以消毒注射器抽取鮮血30毫升,和三七粉調和均勻。用法:日1次,趁熱空腹溫開水送服。3天為1療程。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14.阿膠粥:糯米100克,搗碎阿膠5克,常法煮粥,粥半熟時加入阿膠,邊煮邊攪勻,食粥稠膠化即可。每日早晚溫熱服食,每3天為一療程。
15.羊血豆腐:制法:將新鮮羊血放置碗中凝成塊,然后入鍋中添水煮熟,即成羊血豆腐。取出后冷卻,備用。用法:把羊血豆腐切成塊狀,蘸米醋食用,日2~3次,每次60克。本品主治上消化道出血以及痔瘡出血,跌打損傷等,有止血化瘀的功效。
16.豬血豆腐200克,馬勃30克。制法:將豬血置碗中凝成塊后,鍋中添水煮熟,取出,切塊,再放入鍋中炒焦,和馬勃共研細末。用法:日3~5次,每次5克,空腹糯米湯送服。
17.洋白菜:治胃潰瘍疼痛。用濃厚的甘藍汁(甘藍絞汁),每次半茶杯,內服。治療100名胃潰瘍患者,60%患者服藥后2~5天疼痛消失,90%的患者服藥7天以內疼痛消失。
18.豬肚:治胃潰瘍,將豬胃1只洗凈,裝入切碎的250克生姜,扎好,放瓦鍋內文火煮熟。去姜,切絲,調醬油吃,湯亦喝掉。每只豬胃可吃3~4天,連續吃8~10只。
19.治胃寒痛:豬肚1個,內包生姜120克,每日3餐佐食豬肚1個,連吃30多個,有明顯效果。
20.蜂蜜:治消化性潰瘍,每日吃燉溫蜂蜜3次,每次90毫升,如有嘔吐,每次服30毫升,1日3次。治胃潰瘍:每次蜂蜜150克,熱水中燉溫服(不必加水),每日3次,飯前服。治消化性潰瘍,蜂蜜燉熔,每日早晨空心服60克,日2次。
23.豆油:治吐血。豆油(黃豆油,黑豆油均可)每次服9克,溫暖季節生產,嚴冬季節溫服。
24.青蘿卜:治吐血。用青蘿卜汁半杯,香墨研黑,一次服下。
25.鴨肉:治吐血。嘔血不止,用白毛公鴨1只,去凈毛、腸雜物,不落水,開一日加入人中白30克于鴨身內,將口封固,用瓦器凈水燉,燉透,不入油鹽,連食數只。
26.童雞:治胃病、胃痛及胃下垂。制法:童雞(母雞較好)1只,干姜、公丁香、砂仁各3克,將童雞殺死,去毛洗凈,保留心、肝、肺。切成小塊,象平時燉肉一樣燉好后,加入干姜、公丁香、砂仁(皆研細粉),分2次服,每3天服1只雞,一般用1~5只雞即能收效。
27.馬蘭頭:治胃潰瘍,馬蘭根(鮮)30克,水煎服。
28.生姜:治胃或十二指腸球部潰瘍,鮮生姜50克,洗凈切碎,加水300毫升煎30分鐘,每日3次,2日服完。
29.無花果:胃或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以無花果焙干研末,每次服5克,日服3次。
30.花生油:治胃痛、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者,每日晨起漱口后,食花生油2~4匙,半小時后始可飲食,連服一周可見效。
31.黃魚魚鰾膠:黃魚的白鰾,可炒煉成膠,再焙黃如珠,稱魚鰾膠珠,具有大補真元、調理氣血的特效,對于治療虧血過重、元氣大虛的癥候,效果尤為顯著。臨床主治胃潰瘍、肺結核等病癥。
32.茶葉: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茶葉、白糖等量,一次可各取200~500克,加水同煮數沸,沉淀去渣,貯于蓋瓶中,經6~12日后,色如陳酒,結面如羅皮,即可服用;如不結面,只要經7~14日,也可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匙,蒸熟后服。
33.竹筍:有治胃熱嘈雜之功效,可作菜肴佐餐。
34.西瓜:亦清胃熱,可多飲瓜汁。
35.三七藕蛋羹:治療胃出血。鮮藕1支,三七粉5克,雞蛋1只,鹽適量。將藕洗凈,切碎,用紗布絞成藕汁(約1小杯),三七粉、雞蛋放入碗內調勻。鍋內放藕汁、清水(少許),煮沸后,加三七粉、蛋糊、鹽調勻即成。
36.薺菜粥:新鮮薺菜250克,粳米100克,加水常法煮粥,每日早晚溫熱食用。
37.藕粉糕:可治胃出血。藕粉250克,糯米粉250克,白糖250克。將藕粉、糯米粉、白糖,加清水適量,揉成面團。將面團上籠用武火蒸15至20分鐘即成。
38.栗子糕:可治胃出血。板栗500克,白糖250克。板栗放入鍋內,加清水煮30分鐘。取出。放入盆內,待冷后剝去皮,放入碗內,再上籠蒸30分鐘,取出,加白糖,壓成栗子泥。把栗子泥放入搪瓷盤內,用刀切成4厘米長,3厘米寬的小塊即成。
39.絲瓜飲:老絲瓜1段,白糖少許。絲瓜洗凈入鍋,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煮15分鐘,去渣留汁,加白糖拌勻即成。
40.槐(huai)花(hua)(hua)飲(yin):陳(chen)槐(huai)花(hua)(hua)10克(ke),粳(jing)米30克(ke),紅(hong)糖適量。槐(huai)花(hua)(hua)烘干(gan)研末,粳(jing)米淘凈,放鍋內加水燒煮,先武火燒沸,轉文火煮40分鐘,濾去米飯,留湯(tang)。將槐(huai)花(hua)(hua)末及紅(hong)糖放入米湯(tang),攪勻即成。
花膠還有一個名字是魚肚,它是從魚類的腹中取出來的,大部分是大黃魚,用途非常廣泛,營養價值也非常高,能夠提高我們的思維和智力,還可以迅速幫助我們人體消除疲勞,那么,除此之外花膠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哪些呢?
花膠的作用
花膠素有“海洋人參”之譽,它的主要成分為高級膠原蛋白、多種維生素及鈣、鋅、鐵、硒等多種礦物質。其蛋白質含量高達84.2%,脂肪僅為0.2%,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
花膠的功效
1、魚膠能通過增強胃腸消化吸收功能,而提高食欲,防治食欲不振、厭食、消化不良、腹脹、便秘等病癥,還能加強腦與神經功能,提高思維和智力,維持腺體正常分泌,預防智力減退、神經傳導阻滯、反應遲鈍、老年健忘等癥。魚膠可助人體迅速消除疲勞、對外科手術病人傷口之恢復也有幫助。
2、中醫藥學認為,花膠味甘性平、養血止血、補腎固精,多用它配合中藥治療消化性潰瘍、肺結核、風濕性心臟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及脈管炎等。直接服用魚鰾膠珠,對神經衰弱、小兒慢脾風、婦女經虧、赤白帶下、崩漏等都有顯著療效。
3、一般而言,懷(huai)孕4至(zhi)5個月便可食(shi)用,臨(lin)生產前(qian)可多幾次,這樣產后(hou)便會舒(shu)服些。此外,外科手術后(hou)4至(zhi)5日(ri),亦(yi)可進食(shi)花膠,傷口會愈合得(de)好些。
您好,感謝邀答。人參和鹿茸是“東北新三寶”之二,在農業領域、醫藥領域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人參和鹿茸入藥方面總的來說就是一個字“補”。
首先說人參:
人參被譽為“百草之王”,是滋陰補生、扶正固本的佳品,人參中特有的皂苷、多糖、多肽有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血壓,恢復心臟功能,調節神經衰弱等人體虛弱之癥,總的來說就是“大補元氣”之物。服用人參也有注意事項,同期不能使用蘿卜,茶葉和辣椒等刺激辛辣食物。而且有人參燉雞等做法,一定不要用金屬器皿,多用砂鍋燉煮。
接下來說鹿茸:
在北方鹿茸多是養殖的梅花鹿或馬鹿中的雄鹿還沒有骨化帶著絨毛的幼角。鹿渾身是寶,鹿茸,鹿角,鹿血,鹿尾,鹿骨等都能入藥,而鹿茸更是鹿身上價值最高的地方。《本草綱目》中記載,鹿茸“善于補腎壯陽、生精益血、補髓健骨”,同樣是“大補元氣”之物。鹿茸溫補不燥,是中醫補藥中常用的一品藥材,對提升身體機能,身體虛弱,大病恢復等有很好的效果。同樣服用鹿茸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項,身體陰虛的、高血壓冠心病的、腎病等用戶群體就不能服用鹿茸。
總結起來,人參和鹿茸都是大補之物,但食用一定要謹遵醫囑,千萬不要自己“看心情”隨意服用,補過了反而對身體不利。
《農業早班車回答,僅供參考》
人參和鹿茸入藥以后,其作用是什么,也就是人參入藥以后有什么功效。鹿茸也是貴重藥材,但是入藥以后功效又是什么。
人神和鹿茸是兩種貴重藥材,其作用也完全不一樣。那么他們的具體作用與功能又有什么不同呢!
在這里分析一下,因為兩種藥材的作用不同,所以要分開來說明。
先說人參,人參的作用是補陰益精血,對于身體因為長期疾病,或者是其他原因導致的陰虛(身體的內部虛弱)有極好的補益作用。
因為人參的補益作用是陰虛,所以在服用人參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同時服用升陽的食物,也不能服用消導類食物。如,升陽的有辛辣,溫熱的,其中有,辣椒,大蔥,大蒜,麻黃,生姜,桂枝,荊芥,胡椒,香附等等的藥性辛辣的藥材和食物。
另外也不能同時服用消導類食物和藥材,原因就是消導類食物和藥物是為了消泄作用,其他作用與補益是相反的,如果同時服用,輕者浪費了人參的藥用價值,嚴重的可能會導致中毒現象。消導類食物有,蘿卜(青蘿卜,白蘿卜,胡蘿卜等等),菠菜,白菜,等等助消化或者是用泄瀉作用的食物。消導類藥材有山楂,神曲,麥芽,谷芽,萊菔子,等等。
再說鹿茸的入藥成分,鹿茸的功效是壯腎陽,益精血,強筋骨,調節沖脈和任脈,對瘡毒有托出作用(使瘡毒能表散出來)。
鹿茸適用于腎陽不足,精衰血少,以及小兒發育不良,骨軟行遲等等。
鹿茸在使用的時候,不要一次用藥量大,要慢慢的少量,尋序漸進的用藥。以免導致升舉過快導致頭暈目眩等等的不良現象。
另外,鹿茸在使用的時候,一般要配伍一些收澀藥,如山茱萸等等。
應邀作答: 自古以來人參、鹿茸均為傳統醫藥中的滋補名貴珍品,為“東北三寶”。人參屬補益類補氣大名藥。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參的根,主產東三省,以吉林長白山為地道產地。
人參以干燥塊根入藥。性味甘、微苦,微溫。歸脾、腎經。功能:大補元氣,補益脾肺,生津止渴,寧神益智等作用。常用于脫證及脾肺氣虛證,可用于津液不足,口渴思飲之消渴、心氣不足、心神失養之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腎虛陽痿、氣虛外感及陽明腑實而正氣足者。常用量6一克。注意!人參甘溫性升,凡肝陽上亢,肺熱痰多,火郁內熱及濕阻熱盛者均忌用。人參反藜蘆、畏五靈脂為配伍禁忌。
人參特點氣味俱輕,味甘純正,溫而不燥,苦而強陰,補后天,益五臟,生氣血,固真元,故能大補元氣,拯危救脫,多用于大病、久病、失血、誤汗、誤下而致元氣虛極欲脫者,多為峻補,用獨參湯救急,可力挽狂瀾。
鹿茸屬補益類補陽滋補藥。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主產東北、西北等地,以未骨化幼角入藥。性味甘、咸,溫。歸肝、腎經。功能:壯元陽、益精血,強筋骨。常用于元陽不足,精血虧虛之畏寒怕冷、腰膝酸冷、陽痿、遺尿、尿頻、骨軟、沖任虛寒之崩漏帶下,可用于瘡癰不斂口,陰疽、痘瘡內陷、眩暈、尿血等證。
常用量1一3克,銼細末沖服或入丸散用。注意!鹿茸性溫主升,可補陽助火,凡陰虛陽亢,內熱者忌用。
鹿茸特點:此乃角之馀,督脈所發,精氣所充,純陽氣雄,為生精補血強壯之品,尤補督脈、壯元陽、益肝腎、固精氣、填精髓、強筋骨、補氣血、通血脈見長,為生精補血,強壯之要藥。
人參,相信大家都早已有耳聞,為廣大百姓所喜聞樂道之補品,但對于人參的藥性及功效就沒有深入的去了解,畢竟大家都很忙,專業的事情還有由我們專業的人員來作解答。
人參,為五加科植物的根和根莖,性味甘微苦,微溫,歸脾肺二經。
主要功效: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它即善于大補元氣,又善于補脾肺之氣,對于消渴,心神不安,驚悸不安等屬于氣虛者效果明顯。一般用量在3-9g,需大補元氣時可加到20-30克,這個要看情況來定量。煎的時候要與其他藥分開,另煎,以免藥效被他藥吸收。服人參時不宜飲茶與吃白蘿卜。
而鹿茸由于近年來人工飼養的增多,也為百姓所接受,知道鹿茸主要有壯陽作用,但其它功效呢?知之者,甚少!
鹿茸為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尚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如已骨化的,則稱為鹿角,功效,價格區別就大了。
鹿茸性味甘,咸,溫,歸肝,腎經,為血肉有情之品。功效:壯腎陽,益精血,強筋骨,調沖任,托瘡毒。可研粉沖服也可泡酒服用,常用量1-2克。
二者合用,增氣補氣壯陽效果,相輔相成!
鹿茸能夠竣補元陽、益精血、強筋骨;人參具有補元氣、益氣生津的作用,兩者伍用,具有較強的補氣壯陽、 益精填髓的作用,特別適用于治療元氣不足、諸虛百損所致的畏寒肢冷、陽痿早泄、宮冷不孕、小便頻數、瘡瘍久潰不斂等證
人參為補氣之長提高免疫,鹿茸有補腎壯陽之功效。
這(zhe)都是些大補之藥,身體 健康 最好不用(yong)(yong),氣血衰弱之人(ren)用(yong)(yong)也要聽醫(yi)師指(zhi)導才好,否則(ze)適得其反。
結核病是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全身各個臟器都可得結核病,但以肺結核最為多見。肺結核的癥狀多種多樣,一般發病緩慢,常有不規則低熱、盜汗、疲倦、乏力、精神不振、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心煩、失眠、婦女月經失調等表現。此外,還有咳嗽、咳痰、部位不定的胸部隱痛、咯血等。大咯血后常伴有發熱、氣急。也有部分病例無明顯癥狀,在胸部X線健康檢查時才被發現。
因結核桿菌的毒素可產生中毒和全身性反應,可長期發生不規則低熱,使機體長期消耗增多,蛋白質分解代謝顯著增強,造成蛋白質過多分解而發生代謝改變。逐步影響到全身的各種代謝功能,最后可導致惡液質的發生。
對肺結核病及其他器官結核病的治療,必須在休息、營養、藥物治療這三個方面相互配合。
[飲食原則]1.熱量:每公斤體重供給熱量40~50千卡,全日2500~3000千卡,稍高于正常人。結核病肥胖患者及老年人伴有心血管疾病時,熱量不宜過高,一般宜在2000千卡左右。
2.高蛋白質飲食:每公斤體重每日供給蛋白質1.5~2.0克,結核病人體內蛋白質一般均見減低,可能由于蛋白質吸收和代謝障礙,使得血漿蛋白過低。肝臟中蛋白質儲備的消耗,可出現負氮平衡。結核病人大多消瘦,抵抗力差,結核病灶的修復也有賴于蛋白質作為原料,故宜給高蛋白質飲食。應以乳類、蛋類、動物內臟和豆制品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牛奶中含有豐富酪蛋白和鈣質,可充分供給。
3.適量脂肪:每日80克左右,腸結核病人應不超過60克。
4.碳水化合物要充足供給,主要來源是主食,也是熱量最經濟的來源。若伴有糖尿病時,碳水化物的供給量可限制在200~300克。
5.無機鹽:氯化鈉每日應少于8克,鉀1~2克,鈣2~3克,須結合病情而定。若為進行性肺結核極度衰弱、慢性腸炎及多汗等,常可出現氯化鈉、鈣、磷的含量減少,宜適當提高。如伴有滲出性胸膜炎、腹膜炎時,氯化鈉應低于2克。對有少量反復出血的肺、腎、腸結核等病人,應多補充鐵。另外,鈣噴又是肺結核病灶鈣化所不可缺少的物質。這就應該多吃含鐵、鈣質豐富的食物,如綠葉蔬菜、水果、各種粗細糧、豆類及豆制品、奶類、蛋類、瘦肉類及動物內臟等。
6.維生素要充足:維生素A在人體內的主要作用是協助、促進細胞新生和提高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每日可供給5000國際單位。每日供維生素B13~5毫克、維生素B21.5~2.0毫克、維生素D500國際單位、維生素C200~300毫克。因結核病病人人體內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含量往往降低,故應大量補充。宜進新鮮蔬菜和水果、豆類,如青菜、西紅柿、胡蘿卜、豆制品。
7.應注意飲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比例的平衡,若熱量和蛋白質過量,對身體都是有害的。因過量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反而影響消化吸收。
8.可選用清熱、利尿、去痰和有收斂作用的食物,如藕,蓮子、百合、綠豆、鴨梨、西瓜等。
9.久病貧血、體弱,可吃些黑木耳、白木耳、山藥、豬肝、豬腎、蛋、禽肉等滋補食品。
10.忌煙、酒、辣椒。
[食療驗方]1.鱉血、黃酒各適量。制法:取活鱉用竹筷刺激頭部,待鱉嘴含住竹筷后拉出,用刀將頭剁下,收集鱉血,按2:1比例與黃酒混合。用法:以上為1日量,隔日1次。燉熱服用。1個月為1療程。此方適用于肺結核病所致的低熱、盜汗、咯血等。
2.羊髓100克,白蜜、生地各30克,羊油20克。制法:將羊髓和生地加水適量,文火燉煮,熟后濾去藥渣,加入羊油及白蜜,放蔥、鹽少許,煮至湯沸。用法;以上為1日量,分2~3次飲用,連服半個月。此方適用于肺結核咳嗽、低熱、盜汗者,有養陰、潤肺、清熱之功效。
3.獺肝1具。制法:將獺肝研成粉末,裝入膠囊,每4粒重1克。用法:每次6粒,日服3次。獺肝,甘、咸而平,功專養陰、除熱、寧嗽,止血。適用于虛勞所致骨蒸勞熱、盜汗、氣喘、咳嗽,咯血等癥。
4.哈士蟆油、銀耳、粳米各30克。制法:取哈什蟆油及銀耳冷水浸泡半天,文火煎煮2小時,再入粳米,煮熬成粥,放冰糖調味食用。用法:以上為1日量,分頓隨量食用。哈士蟆油,民間作為滋補強壯劑,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激素,主要功能為補腎益精,潤肺養陰,為病后、產后虛弱,肺癆咳嗽,吐血的良好滋補藥,銀耳為珍貴的滋補佳品,功擅養陰益肺。和米為粥,以粥代食,能治療肺結核咳嗽、盜汗、咯血、低熱等癥。
5.羊膽10只,獺肝1具。制法:宰羊時割取膽囊,將膽管用線扎緊,懸掛于通風干燥處晾干,和獺肝共研細末。用法;每次3克,日3次,溫開水沖服。1個月為1療程。
《四川中藥志》謂:“能治食道結核,肺癆吐血”,國內和日本也屢有用羊膽治療肺結核的報道,療效可靠。本方適于肺結核,支氣管擴張。
6.蟲草全鴨。
7.瓦楞子蒸雞肝:煅瓦楞子(泥蚶的外殼)10克,雞肝1副,蔥、姜、鹽、黃酒、味精各適量。煅瓦楞子研成細粉。雞肝切成片。煅瓦楞子粉、雞肝、蔥、姜、鹽、黃酒,放入碗內拌勻。將盛雞肝的碗上籠蒸至雞肝熟,再加味精即成。
8.韭菜煮蛤蜊肉:韭菜250克,蛤蜊肉250克,鹽、姜、黃酒、味精各適量。韭菜洗凈,切成3厘米長的段,蛤蜊肉洗凈,切成片。韭菜段、蛤蜊肉一起放入鍋內,加姜、黃酒、鹽、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燉至蛤蜊肉熟透,加味精攪勻即成。
9.大蒜:治重癥肺結核。以蒜2~3頭搗爛,置瓶中插兩管按入鼻內,呼氣用口,吸氣用鼻,每日2次,每次30~60分鐘,連做三個月。
10.肺癆初起干咳無痰,或手足必潮熱,身體日漸瘦削,肢體無力:生大蒜將外皮剝去,每日嚼食6~7次,每次4~5枚。
11.羊苦膽:治肺結核,每日蒸服羊苦膽1枚,或每日吞服羊膽干燥粉1克,連服3個月為1療程。據31例分析,治療后大部分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轉,無1例在內服羊膽期間病灶發生播散或惡化。
12.雞蛋黃油:治開放性肺結核,服用蛋黃油,成人1日量20毫升,分3次食前服,連服21日,休息7日。曾試治15例開放性肺結核患者,服用本品50日。檢查化驗:痰內結核菌消失者14人;盜汗消失者11人;體重增加者11人;體溫轉正常者12人;咳嗽全止者7人;減少者5人;咳痰消失者10人;減少者4人;睡眠良好者14人;食欲增加者12人。
13.龜炭:治肺結核空洞。秦某某,前數年患肺結核空洞,經用抗菌素和其它新藥治療,產生抗藥性,因囑試用全龜炭內服(蘇州杜良濟堂制品),半年后復檢,空洞消失。
14.白果:治肺結核,用生菜油浸完整白果100天以上內服,曾試治肺結核患者400例,最少者30粒,最多者400粒,均收到滿意之療效。用量:每日早、中、晚各服1枚(去殼)。小兒酌減,飯前或臨睡前服。服藥后身上有紅點時,應暫停,等紅點退去(約7天)以后再續服用。
15.浮小麥:治肺結核盜汗。浮小麥、稆豆衣各9克,用水200毫升,濃煎至100毫升,每服50毫升,1日服2次。據報道,用本方治療57例因肺結核咯血、結核性胸膜炎、神經衰弱等疾病所致盜汗者,經服本方后,止汗有效率達90%。
16.蠶豆莢:治肺結核咯血,用新鮮蠶豆莢250克,煎服,每日1帖,治肺結核咯血有卓效。
17.藕:治骨蒸癆熱,咳嗽、氣喘、咳痰、吐血。鮮藕汁、白果汁、秋梨汁、甘蔗汁、淮山藥汁各120克。霜柿餅、生核桃仁各120克,共搗泥,蜂蜜120克,溶化稀釋后,先將上泥加入山藥汁攪勻,加溫溶化后離火,將其余各汁加入攪勻,收貯瓷罐,每服1~2匙,不拘時,開水和服。
18.治癆病喘咳、吐痰吐血等癥:生藕汁、大梨汁、白蘿卜汁、鮮姜汁、蜂蜜、香油、飛羅面各120克,川貝18克。將川貝研細面,和各藥共置瓷盆內,以竹箸攪勻,再置大瓷碗或砂鍋內,籠中蒸熟,為丸如紅棗大,每服3丸,日3次夜3次,不可間斷,小兒減半。服藥后如惡食油味、惡心者,急食成物可止。忌食蔥蒜。
19.治吐血癆癥:白蓮藕搗爛取汁約500克,人乳、白蜂蜜各120克,上味攪勻,放水鍋蒸一柱香時分,早晚各服1盅。忌茶水,渴時用藕煎湯代飲,其病自愈。
20.秫米:治肺結核低熱、盜汗、骨蒸,宜常食秫米粥。古稱秫米為肺之谷(詳見藥粥部分)。
21.燕麥粥:肺結核者,宜常食。燕麥60克,加水如常法煮粥食。或燉豬瘦肉食,對肺結核盜汗者療效明顯。
22.馬蘭頭根:治肺結核。用馬蘭頭根12克,燉豬心肺服。
23.菊花腦:經常作菜屹,有抗結核菌之作用。
24.鰻鱺魚:治肺結核、骨蒸癆熱,以鰻鱺魚燒存性,研細末,每服3~6克,日服2次。或:將鰻鱺魚放清水中煮2~3小時,鰻鱺油就浮在水面,取油冷凝后備用,每服半匙,日2次,食后服(《稽神錄》記錄:有人病瘵,相傳死者數人,取病者置棺中,棄子江以絕害,流至金山,漁人引起開視,乃一女子猶活,取置魚舍,每以鰻鱺食之,遂愈。后為漁人妻)。
又:治骨蒸勞瘦及腸風下蟲,鰻鱺魚1公斤,治如平常食法,切作段子,入鐺內,以酒2盞煮,入鹽、醋中食之。
25.大蒜:大蒜素有抗結核桿菌作用。將紫皮蒜大瓣15瓣或冬瓣20瓣(約重30克),去皮,將蒜放入沸水中煮1~1.5分鐘后撈出,然后取小粘米50克,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待粥已成,再將蒜重新放入稀粥內攪拌均勻即可食用。白及粉3克與大蒜粥同吃,或食粥后再服。以上為1次量,1日2次,各在早晚餐后服用。治115例,有效率為92.5%。
26.魚膘膠珠:黃魚的白脬,可炒煉成膠,再焙黃如珠,稱之。有大補真元,調理氣血的特效。臨床用治消化性潰瘍、肺結核、腎結核等均有效。
27.南瓜:煮熟后用紙敷貼干性胸膜炎疼痛處,有消炎止痛作用。胸膜炎大多屬于結核性的。
28.烏龜:治肺結核咯血。烏龜1個,用黃泥包放糠火內煨干,捶爛,15克1包,開水送服。
29.蛤蜊肉:治肺結核,可炒食蛤蜊肉,對陰虛甚者宜。
30.兔肉:治肺結核,以健康孕兔之胎兒(胎兔)攪碎,烘干,研粉,壓片。每片重0.3克,內含兔粉0.25克,淀粉0.025克,糖粉0.025克,苯甲酸鈉0.0003克。每日3次,每次服2~4片,3到6個月為1個療程。可與其它抗癆藥同用。據天津市第一結核病防治院治療100例肺結核情況分析,能改善體質,減輕癥狀。若與雷米封同用,可提高療效。
31.蜂蜜:治肺結核、肺燥干咳、虛勞久咳、高血壓性及動脈硬化性心臟病、慢性肝炎、肝痛者均可常常食用。
32.金針菜:治肺結核咯血。常以金針菜煎服。也可配合藥物一起治療。
33.蘿卜:治咳血,蘿卜和羊肉或鯽魚,煮熟頻食。
34.白蘿卜:治結核性、粘連性腸梗阻等,用白蘿卜500克。切片,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每日1劑,1次服完。
35.山藥(yao):治肺結核低熱,或嗽或喘(chuan),自汗,心中怔忡,及一切陰虛之癥狀。生山藥(yao)120克(ke)切片,煮汁頻服(fu)(fu)。或以生山藥(yao)60克(ke),生苡米60克(ke),柿霜餅30克(ke),煮爛(lan),隨意服(fu)(fu)用。
本文地(di)址://n85e38t.cn/pianfang/29555.html.
聲明: 我(wo)們(men)(men)致力于保護(hu)作者(zhe)版(ban)(ban)權(quan),注重分享,被刊(kan)用文章因(yin)無法(fa)核實真實出(chu)處,未(wei)能及(ji)時與(yu)作者(zhe)取得聯(lian)系(xi)(xi),或(huo)有版(ban)(ban)權(quan)異(yi)議(yi)的(de)(de),請(qing)聯(lian)系(xi)(xi)管理(li)(li)員,我(wo)們(men)(men)會立即(ji)(ji)處理(li)(li),本(ben)站部分文字與(yu)圖片資(zi)源來自于網絡(luo),轉載是出(chu)于傳(chuan)遞(di)更多信息之(zhi)目的(de)(de),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huo)侵犯了您的(de)(de)合法(fa)權(quan)益,請(qing)立即(ji)(ji)通知我(wo)們(men)(men)(管理(li)(li)員郵箱:),情況屬實,我(wo)們(men)(men)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xiang)您表示歉(qian)意,謝謝!
上(shang)一(yi)篇: 大補益母丸
下一篇(pian): 大(da)補真陰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