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主小兒傷(shang)風,自汗(han)發熱。
用法用量 : 上藥加老生(sheng)姜3克、大紅棗5枚,凈水濃煎,熱服。
摘錄 : 《幼幼集成》卷三
功能主治 : 小兒傷(shang)風,自汗發熱。
用法用量 : 凈水濃煎,熱服。
摘錄 : 《幼幼集成》卷三
功能主治 : 表(biao)氣(qi)素(su)虛(xu),邪(xie)氣(qi)流連于(yu)腠理之間(jian),邪(xie)正爭攻(gong),致痘(dou)疹發熱之時,憎寒振振戰動,痘(dou)疹欲出不出。
用法用量 : 加淡竹(zhu)葉(xie)10片,水(shui)1盞,同煎服(fu)。
摘錄 : 《片玉痘疹》卷六
制法 : 上銼細。
功能主治 : 小兒痘疹初熱。
用法用量 : 加生姜3片,水(shui)1盞,煎(jian)7分,去滓溫(wen)服(fu),不拘(ju)時(shi)候(hou)。
摘錄 : 《準繩·幼科》卷四
葛根:最早記載于《神農本草經》
【性味歸經】性涼,味辛,甘。歸脾、胃經。 葛根(生用,長于解肌退熱,生津止渴,透疹); 煨葛根(煨用,長于升陽止瀉)。
【基本功效】 解肌退熱,透發麻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
【臨床應用】
1,用于外感表證而有項背強痛者
本品甘辛性涼,歸脾胃經,故有解肌退熱之功,既可用于表證發熱,又可用于項背強痛攣急。用治:
①風寒表證,邪郁化熱之發熱重、惡寒輕、頭痛無汗等,常配柴胡、黃芩等,如柴葛解肌湯(《傷寒六書》);
②外感風寒之無汗、項背強痛,常與麻黃、桂枝等配伍,如葛根湯(《傷寒論》);
③外感風邪之汗出、惡風、項背強痛,常與桂枝、白芍等配伍,如桂枝加葛根湯(《傷寒論》)。.14
2,用于麻疹不透
本品辛涼宣散,能夠發散表邪,透疹外出。用治麻疹初起或透發不暢,常與升麻、芍藥、甘草配伍,即升麻葛根湯(《閻氏小兒方論》)。
3. 用于熱病口渴,陰虛消渴
本品甘涼,能夠升清陽,生津液,止口渴。用治: ①熱病口渴,常配蘆根、天花粉等; @消渴,常配山藥、黃芪等,如玉液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4,用于濕熱瀉痢,脾虛腹瀉
本品煨用能升發脾胃清陽而止瀉痢。用治:①濕熱瀉痢,常與黃芩、黃連、甘草同用,即葛根黃芩黃連湯(《傷寒論》);脾虛腹瀉,配伍人參、白術等,如七味白術散(《小兒藥證直訣》
5.用于骨痹 《神農本草經》載葛根“主諸痹”。骨痹相當于現代醫學中的骨質增生癥。《朱良春用藥經驗》謂葛根: “以益腎壯督治其本”,其治療頸椎增生,必用葛根30~45g,認為葛根能“療骨痹,解痙通脈”。
6.用于實熱牙痛
葛根氣味皆薄,人脾、胃經,輕揚發散,葛根能疏散郁火,誠如《本草綱目》云葛根“散郁火”, 《藥品化義》更明確指出葛根治“胃中郁火,牙疼口臭”。故葛根除可用于發散表邪、宣發透疹外,還可用于風火、胃火牙痛
【現代運用】現代臨床應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療心、腦血管系統疾病;配伍他藥可治療糖尿病、頸椎病、心腦血管系統疾病、腹瀉等多種疾病。
本草摘要:
葛根 輕、宣,解肌、升陽、散火
辛、甘,性平,輕揚升發。入陽明經,能鼓胃氣上行,生津止渴。風藥多燥,葛根獨能止渴者,以能升胃氣、入肺而生津耳。兼入脾經,開膝發汗,解肌退熱。
脾主肌肉。為治脾胃虛弱泄瀉之圣藥。《經》曰:清氣在下,則生饗泄。葛根能升陽明清氣。療傷寒中風,陽明頭痛,張元素日頭痛如破,乃陽明中風,可用葛根蔥白湯。若太陽初病,未入陽明而頭痛者,不可便服升葛湯發之,反引邪氣入陽明也。
仲景治太陽、陽明合病,桂枝湯加葛根、麻黃。又有葛根黃芩黃連解肌湯,是用以斷太陽入陽明之路,非太陽藥也。
血痢溫瘧,丹溪曰:凡治瘧無汗要有汗,散邪為主,帶補;有汗要無汗,扶正為主,帶散。若陽瘧有汗,加參、耆、白術以斂之,無汗加芩、葛、蒼術以發之。
腸風痘疹。能發痘疹。丹溪曰:凡斑疹已見紅點,不可更服升葛湯,恐表虛反增斑爛也。又能起陰氣,散郁火,解酒毒, 葛花尤良。利二便,殺百藥毒。多用反傷胃氣升散太過。
生葛汁大寒,解溫病大熱,吐衄諸血。
現代大多數中老年人喜歡用葛根泡水或服用葛根粉來預防和調節心腦血管疾病和血糖。但是胃不好的人一定要注意,本品性涼,服用后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胃痛等。
附茶方一個:葛根花 6-10克,泡水
功效:解酒毒,主治飲酒過度頭痛頭昏、煩渴嘔吐、胸膈飽脹等癥。
此文僅供參考,大家如有己見,可在評論中分享交流經驗。
持續更新...
1、治療肩背疼痛
肩背疼痛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癥狀,多因落枕、長時間伏案寫作、打字、勞作等原因引起。另外頸椎病、肩周炎等疾病都會引起這種癥狀。
劉老認為,太陽經脈走循人體之頸項后背部位,所以,太陽經脈不舒時,多出現頸項以及背部的不舒感,甚至出現疼痛。張仲景在《傷寒論》中主要采用解肌祛風、生津疏絡的治療方法,依據有汗無汗而出兩方,有汗者用桂枝加葛根湯;無汗者用葛根湯。如頸項背部和兩肩部同時出現疼痛,則上述兩方的療效就不太理想。因為兩側不屬于太陽經脈循行的部位,而是少陽經脈所過之處,這時宜用小柴胡湯疏利少陽經脈,故用桂枝湯疏利太陽經脈,太少兩經之經脈之氣運行正常,則肩背疼痛自止。臨床應用時,又常加入葛根、姜黃、紅花、羌活、獨活、川芎加強活血、止痛之功,不論新久疼痛,多能應手而愈。
2、治療肝氣竄證
肝氣竄是自覺有一股氣流在周身竄動,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凡氣竄之處,則有疼痛或發脹之感,此時患者用手拍打痛處,則伴有噯氣、打飽嗝,隨之其癥狀得以緩解。此病多屬西醫所謂的神經功能之類,以老年婦女為多見,中年婦女以及男性偶見。此病單純采用疏肝理氣的方法治療往往效果不好,劉老經過多年實踐,總結出用柴胡桂枝湯調氣活血,而能效如桴鼓。本方用小柴胡湯和解少陽而能疏肝理氣,用桂枝湯調和營衛而能通陽活血,氣血調和,則諸證自愈。臨床中常加入佛手、香櫞,則療效尤佳。
3、治療肝硬化病
劉老治(zhi)(zhi)療(liao)(liao)肝(gan)(gan)(gan)病(bing),擅長(chang)調理氣機升降出(chu)(chu)入(ru)著手,臨(lin)床喜(xi)用(yong)(yong)柴(chai)胡類(lei)方,并(bing)加減(jian)出(chu)(chu)了一系列效方,如(ru)治(zhi)(zhi)療(liao)(liao)肝(gan)(gan)(gan)病(bing)氣分的柴(chai)胡解(jie)毒(du)湯(tang),治(zhi)(zhi)療(liao)(liao)肝(gan)(gan)(gan)病(bing)血分的柴(chai)胡活絡湯(tang)等(deng),臨(lin)床均有(you)神奇(qi)療(liao)(liao)效。而(er)肝(gan)(gan)(gan)病(bing)患者(zhe)日久不愈,由氣及血,由經及絡,出(chu)(chu)現腹脹、脅痛(tong)如(ru)刺、面色黧黑、脈來沉弦、舌質紫暗、邊有(you)瘀(yu)斑(ban)等(deng)證(zheng)。西醫檢查白球(qiu)倒(dao)置,TTT增(zeng)高,診斷為(wei)早(zao)期肝(gan)(gan)(gan)硬化者(zhe),常用(yong)(yong)柴(chai)胡桂枝湯(tang)減(jian)去(qu)人參、大棗之補(bu),另加鱉甲、牡蠣、紅花、茜草、土(tu)鱉蟲等(deng)專(zhuan)治(zhi)(zhi)肝(gan)(gan)(gan)脾血脈瘀(yu)滯,軟堅消痞之品,可阻止(zhi)肝(gan)(gan)(gan)病(bing)進一步發展,有(you)起死回生(sheng)之妙。
一、發熱無汗而喘者,麻黃湯。
大家千萬不要認為不能用麻黃湯,我可以明確的跟大家說,自從我將傷寒這個溫病系統的看完之后,再加上臨床的總結,我就發現,世界上根本沒有哪個方子是絕對禁用的,只是它對不對證而已,只要他發熱無汗而喘,那么他就屬于表實證,就可以用麻黃湯。
二、發熱有汗惡風,用桂枝湯。
大家可能都知道,表實無汗麻黃湯,表虛有汗桂枝湯。在這里,它適用于所有的外邪外感傷寒或者外邪侵入到人體,與風寒有關的出現這些癥狀的,麻黃湯和桂枝湯。只要見到這樣的關鍵詞都可以用,包括這次溫疫,但是呢,如果說不是這個外感的寒,外感的如果是風熱呢,或者風溫呢,那就不是麻黃湯和桂枝湯,但是它們的關鍵詞也不一樣,那么就可以用《溫病條辨》里面的銀翹散。
三、發熱頭痛,頸項強直,這幾個關鍵詞出現后,葛根湯。
發熱頭痛頸項強直的用葛根湯,而且葛根湯在這次疫情當中我們也用到很多,在網上流傳的說是一個西醫醫師自救她就吃了葛根湯。
四、發熱頭痛,脖子強硬,伴有口苦的 ,這個和葛根湯好像很類似,但葛根湯是沒有口苦的。這個是發熱頭痛,也是脖子不舒服,但是它伴有口苦,這個我們 用九味羌活湯。
你看,我們看前面三個方子,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都是傷寒的方子,這個九味羌活湯就不是,九味羌活湯呢,它是治療發熱頭痛,項強,但是伴有口苦的,但是有一個證型與這個類似的我們要區分,那就是第五個發熱頭痛主要是肢體痛,發熱肢體痛,口苦,還帶一點微嘔。
五、發熱肢體疼痛,酸痛,口苦,微微帶點嘔的這種情況,用柴胡桂枝湯。
說白了,就是太陽少陽合證,又有小柴胡湯又有桂枝湯,叫柴胡桂枝湯。那么九味羌活湯和柴胡桂枝湯一個是以頭痛為主一個是以肢體酸痛為主,都有口苦這個要區別開來。
六、發熱,但是伴有心悸,小便不利,或者有浮腫 ,這種情況我們也見到過,可以 用張仲景的方子,真武湯。
七、發熱但特別怕冷,但欲寐,就是我們說的想睡覺,脈象特別弱。這種情況呢,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這種情況不是特別的多但是也有啊。麻黃附子細辛湯,這種人本身原來體質就是陽虛的。
八、發熱咳嗽,咳的是白痰有泡沫 ,它的關鍵詞是白痰有泡沫,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這個 用的是小青龍湯。
白痰有泡沫的在這次疫情當中出現的很多,那么這種人呢,大部分平時就陽虛,又感受了這次疫情之后,就變成了外寒內飲,外面有寒證,肺部呢,又有飲證,所以有飲證就會有泡沫,所以就用小青龍湯。
九、發熱無汗煩燥而喘,這個用大青龍湯 ,因為它已經有煩躁了,相當于寒邪入里化熱了,用大青龍湯,而與大青龍湯有點類似的呢,是第十個。
十、發熱口渴,咳逆氣急,就是咳得氣往上直來的,這種很口渴的,這種用麻杏石甘湯。
十一、發熱,咽痛,舌尖紅,這個用銀翹散 ,那這個是溫病的方子。
那么這種人一般本來平時就怕熱或者平時本來就陰虛,所以他在感受了冠狀病毒后就出現了熱象。出現熱象的輕癥的用銀翹散。當然有一些陰虛的人,舌紅少苔,脈細數,陰虛的人,我這里沒有列出來,我順便提一下,用加減葳蕤湯,葳蕤就是玉竹,用加減玉竹湯,說白了,那是純陰虛的人感受之后所引起的,銀翹散呢是平時偏陰虛,或者平時怕熱,這種體質,他感受了之后,他早期會出現發熱,咽痛,舌尖紅這種用銀翹散,這種在武漢疫情當中也存在,你看我們既存在了桂枝湯,也存在了銀翹散。說白了,溫病的方子和傷寒的方子都出現了。
十二、 這個見到的不是特別多,但是見到了,出現了。有一個病人給我說,他發熱鼻子很干,他的眼睛周圍疼,出現了這種證型,后來我就立刻反應到,這個正是柴葛解肌湯的主證。這種情況在疫情當中也有,所以我把它列出來了。 發熱鼻干,眼眶痛,眼睛周圍痛,這種用柴葛解肌湯。 柴胡,葛根,柴胡葛根湯。
十三、憎寒壯熱,身痛無汗,這是關鍵詞,用人參敗毒散。 說白了吧,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這跟體質相關呢。人參敗毒散,人參就是補氣的嘛,所以說這個人是平時就有氣虛,感受了邪氣之后出現了這些癥狀,用人參敗毒散,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老年人。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我沒有列出來,和人參敗毒散在一起的,有個方子叫再造散,就是特別陽虛的人感受了后出現的用再造散。所以我們有句歌訣叫“陽虛外感再造散,氣虛外感敗毒散”。
十四、憎寒壯熱,舌紅苔垢膩如積粉狀的這種情況,這就是吳又可的成名代表方達原飲。
它的關鍵詞是憎寒壯熱,但是它非常特殊的是舌頭苔垢膩如積粉,這個用達原飲。后來各大溫病大家都在達原飲的基礎上做文章,加減變方變出了很多方,包括吳鞠通在內。
十五、寒熱往來,口苦口干,就這幾個關鍵詞啊,什么默默不得食啊,什么其他的,大家一聽都知道小柴胡湯。 我要重點講一下,小柴胡湯在這次疫情當中的應用相當的廣泛,開出的頻率是最高的之一。這次疫情開出的頻率最高的就是小柴胡湯和三仁湯,這兩個方子開出的最多。而小柴胡湯是《傷寒論》的方,而三仁湯是溫病的方子,這兩個方子開得最多,而且有時還合在一起使用,比如說口苦口干,午后發熱,我們用小柴胡湯合三仁湯。溫病和傷寒合在一起的方。好,這是小柴胡湯。
十六、寒熱往來,胸脅苦滿,有的會有便秘,這種情況呢,我們用大柴胡湯。 說白了,小柴胡湯是少陽證,因為寒熱往來嘛,半表半里之間。而大柴胡湯呢,是少陽陽明合證,所以它又出現了陽明證,少陽證也有,陽明證也有,它既有寒熱往來,又有胸脅苦滿,它不是口苦嘛,并伴有腸道問題,便秘啊,有的會下痢,有的不一定會完全便秘,用大柴胡湯。
十七、發熱惡寒,腹脹便秘 ,這個方子我為什么總結進來,我第一次總結的時候就沒有總結進來,因為就在我前天發現這么一個病人,他發熱惡寒,他上面感覺怕冷,結果呢他出現了便秘,肚子還脹。我一想,發熱惡寒這是有表證,肚子脹不是陽明證嗎?這不是太陽陽明合證了嗎?那么少陽陽明合證是大柴胡湯,太陽陽明合證是什么方呢?我們仍然是張仲景的方子,只不過在《金匱要略》里面,這個方子叫 厚樸七物湯 ,請大家記住厚樸七物湯。
十八、憎寒壯熱,口苦便秘。 我們已經出現了三個憎寒壯熱了啊,一個是氣虛外感的人參敗毒散,一個是舌苔垢膩如積粉的達原飲,一個是口苦便秘的,憎寒壯熱,這個 用表里雙解劑防風通圣散 。既解表,又通里,所以它叫表里雙解。防風通圣散呢有中成藥,憎寒壯熱,口苦便秘的這種人也存在。
十九、頭痛身重,午后發熱 ,好,大家只要記住午后發熱,大部分人就知道 三仁湯 了,但是有一些陰虛的人也會出現午后或晚上發熱的。
我們有另外一個輔助的,就是頭痛身重,要么頭痛,要么身上很困重,困重就證明有濕氣嘛,一般陰虛的不會有困重感嘛,所以身上困重,午后發熱,不用說了三仁湯,而且這個三仁湯在此次疫情當中運用特別廣泛,為什么呢?因為武漢這個地方,以及根據五運六氣本來就夾濕氣,三仁湯就是濕郁化熱,濕大于熱的代表方劑,它就是吳鞠通的代表方。
二十、發熱惡寒,肢體困倦,胸悶,口膩。口比較黏膩,一聽就知道有濕氣,而且還有表證,有表證又有濕氣的,這種代表方劑,藿樸夏苓湯 ,藿,藿香的藿,樸,厚樸的樸,夏,半夏的夏,苓,茯苓的苓,藿樸夏苓湯。在這一次這個疫情當中運用得也相當廣泛,為什么呢?因為它也是濕氣,濕氣困體,困倦,口膩,而此次疫情不管是寒濕疫,還是溫濕疫,都有濕氣,濕氣是大家都公認的。
二十一、發熱身痛,汗出熱解,繼而又發熱。 也就是說這種病人只需要掌握一點,他發熱身上痛,把汗一流,他不發熱了,待會兒呢又發熱,如此反復,這種呢要區別寒熱往來,也要區別瘧疾,因為他不是寒熱往來,他是流了汗之后就解,不流汗就不解,這個代表方劑是 黃芩滑石湯 ,好多人不知道這個方子的,大家可以下去查一下啊,黃芩滑石湯。
二十二、發熱困倦,或咽腫,或吐瀉 ,這個呢,在這次疫情當中也運用得比較廣泛,大家可能很快都能反應出來,這個就是 甘露消毒丹 的主證和關鍵詞。發熱困倦,或咽腫,或吐瀉。或者吐,或者瀉啊,甘露消毒丹。為什么叫甘露消毒丹呢,它上吐下瀉有點類似于中毒一樣,喉嚨還腫了,它叫甘露消毒丹,其實呢是體內有濕有熱。
二十三、發熱惡寒,胸滿腹脹,上吐下瀉 ,這個呢也見到的比較多,但是呢,它不一定上吐下瀉同時存在,有的同時存在,有的又有上吐又有下瀉,有的只有吐,或者想吐,有的只有瀉,但是它都會有惡寒發熱,胸悶,,腹脹,這種情況呢 用藿香正氣散 ,市面上有藿香正氣膠囊,和藿香正氣液,但是藿香正氣液里含有酒精,所以呢沒有藿香正氣膠囊好,我個人認為。
二十四、身熱胸悶,心煩失眠,這個又用了張仲景的方子梔子豉湯。 梔子,淡豆豉,就是有熱在胸部的這種情況。
二十五、身熱多汗,心胸煩悶,口渴喜飲,竹葉石膏湯。 那這個是《傷寒論》的方子,那還有和這個類似的呢,第二十六個。
二十六、胸膈煩熱,面赤唇焦,煩躁口渴,這個用涼膈散。 這個是胸部的熱所以我一起講了。
二十七、夜熱早涼,熱退無汗 ,好,大家只需要記住夜熱早涼,晚上發熱,早上起來就很涼快,這個用溫病的方子, 青蒿鱉甲湯 。我們當時上大學的時候背就背“夜熱早涼青蒿鱉甲”。幾乎沒有見到無效的,所以有些溫病的方子,對證以后只要扣住幾個字眼,特別有效。
二十八、面紅,四肢冷,下痢,脈弱,典型的上面好像有熱,下面好像有寒 ,其實際上呢,它已經形成了戴陽證,這種情況一般是陽虛比較厲害的老人出現的。而且出現這種情況呢,還很危重, 代表方劑是白通湯 。
二十九、出冷汗,或喘急,或脈微弱。 這種情況已經很嚴重了,已經快出現脫證了,我們得急救, 用參附湯 ,人參,附子。
三十、高熱驚厥,說胡話,這個用安宮牛黃丸 ,這都是急救的。說白了,這個參附湯和安宮牛黃丸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運用過,在武漢疫情當中,為什么呢?因為我所治的兩千多人當中,沒有一個到這個程度,就已經被治好了。而有一些陰陽兩虛的,陰陽兩絕的甚至可以用參附湯送服安宮牛黃丸,這里講的是如果大家以后碰到這種急癥的時候,可以知道怎么用中醫去治療去搶救,所以這兩個不是我在臨床當中得出來的,而是在理論上得出來的。
因為我和我的團隊沒有出現過一例死亡的癥候,根本就沒有發展到用參附湯和安宮牛黃丸的地步,大部分人就已經好轉或者康復了,所以第二十九個和三十個這兩個方子是我加上去的,并沒有在這次在疫情當中運用到臨床。那在上面這三十個方子當中,在此次疫情中運用得最廣泛的是第2、5、8、9、10、11、15、16、19、20、22、27這12種情況出現的頻率最高。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因脈色察陰陽,十從氣味章神見。”十問里包括了外感和內傷的辨別,解釋如下。
1.寒熱:有寒熱的多為表證、外感證,無寒熱的多為里證,內傷雜證;發熱惡寒的為病在陽,無熱惡寒的為病在陰。進一步還可結合其他癥狀加以分析,如發熱惡寒兼頭身疼痛的為太陽病;發熱不惡寒兼口渴的為陽明病;寒熱往來兼口苦、咽干、目眩的為少陽病。亦有不發熱而但惡寒、手足常冷的為虛寒證;潮熱或一陣烘熱、手足心灼熱的為虛熱證;此外,對發熱的時間也應加分辨,早減暮盛為時邪;早退暮起或早起暮退為虛勞;起伏定時,一日一發、二日一發、三日一發的為瘧疾。
2.汗:汗與寒熱有密切關系,如外感發熱無汗是傷寒,有汗是傷風,汗出熱減是病漸衰,汗后熱反增高是邪漸人里。虛證中的陰虛盜汗,汗后感覺疲乏;陽虛自汗,汗后感覺身冷。更有表證發汗,汗出不止,熱驟降而惡寒轉甚,稱為亡陽,有虛脫危險;也有發汗戰栗,汗出類似虛脫而安臥脈靜,稱為戰汗,是疾病轉機之征,不必驚惶。若汗出如珠如油,四肢厥冷,脈伏,為垂亡之象,稱做絕汗。
3 .頭:頭痛無休止、有寒熱的多為外感,頭項痛屬太陽,前額痛屬陽明,兩側痛屬少陽,巔頂痛屬厥陰。痛有間歇,兼有眩暈重脹的多為內傷雜癥,痛脹覺熱的屬肝火;眩暈畏光的屬肝陽;痛劇面青的屬肝寒;頭重昏沉響鳴的屬腦虛。痰濕內阻,清陽不升,亦能使人暈眩,但多兼舌膩惡心。
4.身:一身酸痛,有表癥的多為外感,汗出即減,不兼寒熱,痛在關節,或游走四肢,為風寒濕痹,常與氣候有關;手足麻木,或身體一處麻木的為氣虛;僅有手大指或食指覺麻木,延及肘臂的為中風先兆。多臥身痛不舒,活動后輕減的為氣血不和;身痛而重,舉動不便的為濕阻經絡。
5.大便:便閉能食者為陽結,不能食者為陰結;腹滿脹痛的為實證,不滿不脹的為虛證;久病或老人、產婦經常大便困難,為血枯津燥;先干后澹為中氣不足;大便常稀為脾虛;每逢五更天明泄瀉的為腎虛;泄瀉腹痛,瀉下臭穢的為傷食;痛一陣瀉一陣,瀉下粘穢赤白,里急后重的為痢疾;驟然嘔吐,水瀉不止,肢麻頭汗的為霍亂。
6 .小便:小便清白為寒,黃赤為熱,渾濁而不爽利為濕熱。頻數不禁為虛證;溲頻而口渴多飲為消渴;溲時淋瀝,莖中刺痛為淋證;小便不通,腹內脹急為癃閉。凡泄瀉病人小便必少,小便漸長則泄瀉將愈。
7.飲食:胃主受納,脾主消化。能食易饑為胃強,食入難消為脾弱,飲食喜冷為胃熱,喜溫為胃寒;食入即吐為熱證.朝食暮吐為寒證。小兒恣食,腹痛,形瘦,多為蟲積;孕婦見食惡心,為惡阻,此乃生理現象。口苦為肝膽有火,口甘為脾有濕熱,口酸為肝胃不和,口咸為腎虛水泛.口淡多清水為胃寒。
8 .胸:胸隔滿悶多為氣滯;懊憹嘈雜多為熱郁;胸滿痛為結胸;不痛而脹連心下為痞氣;胸痛徹背,背痛徹心,為胸痹證。詢問胸部癥狀必須聯系脘腹兩脅,如脘痛屬胃,得食脹痛為實,食后痛緩為虛。腹痛屬腸,痛而拒按為實,痛時喜按屬虛。脅痛屬肝,暴痛在氣,久痛入絡。
9 .耳聾:暴聾多實,為肝膽之火上逆;久聾屬虛,為肝腎陰分內虧。耳聾初起往往先有耳鳴,如潮聲風聲的為風熱;如蟬聲聯唱的為陰虛;也有流膿作脹,似鳴似聾的為肝經濕熱。
10 .口渴:口干能飲為真渴,胃中有火;不能飲,飲亦不多,為假渴,胃中有濕。渴喜涼飲者為胃熱,反喜熱飲者為內寒。
在問診中,睡眠好壞,也應注意。如失眠多為虛弱癥;眠短易醒為神不安;睡中多夢為相火旺;夢中驚呼為膽氣虛;胸膈氣悶,寐不得安為濕痰內阻。
此外,記憶力是否衰退、性欲是否正常、有無遺精等,只要與病癥有牽涉,都應問及,不厭求詳。
對于女病人,在問診時,當問其月經調與不調,如經期超前,色鮮紅者多屬熱;經期落后,色瘀紫者多屬實;經行量少色淡者多屬虛;經前腹痛,澀少挾瘀者多屬氣滯。倘經行感冒發熱,或發熱中經水來潮,神識不清,為熱入血室。在一般情況下月經停止,已婚者須考慮是否受孕。
小兒科古稱(cheng)啞科,這是因為(wei)一般不能直接聽到病孩主(zhu)訴的緣故(gu)。但也(ye)不能放松(song)問(wen)診,必須(xu)詳詢病孩的家長。除了詢問(wen)發病時間(jian)、病情經過(guo)等外,對于(yu)是否種過(guo)牛痘、患(huan)過(guo)麻(ma)疹,也(ye)應注意。
本文地址://n85e38t.cn/pianfang/18756.html.
聲明: 我(wo)(wo)們(men)(men)(men)致(zhi)力于保護(hu)作(zuo)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wu)法(fa)核實真實出處(chu),未能(neng)及時(shi)(shi)與(yu)作(zuo)者取得聯系(xi),或有版權異議(yi)的,請(qing)聯系(xi)管理(li)員,我(wo)(wo)們(men)(men)(men)會立(li)即(ji)處(chu)理(li),本站部分文字(zi)與(yu)圖片資源來(lai)自于網絡(luo),轉載是出于傳(chuan)遞更多信息(xi)之目的,若有來(lai)源標注錯(cuo)誤(wu)或侵犯了您(nin)的合法(fa)權益,請(qing)立(li)即(ji)通知我(wo)(wo)們(men)(men)(men)(管理(li)員郵(you)箱:),情況屬實,我(wo)(wo)們(men)(men)(men)會第一時(shi)(shi)間(jian)予(yu)以刪除(chu),并同時(shi)(shi)向您(nin)表(biao)示(shi)歉意,謝(xie)(xie)謝(xie)(xie)!
上一篇: 柴葛(ge)平胃散
下一篇: 柴(chai)葛(ge)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