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苡仁、當(dang)歸、扁(bian)豆、僵(jiang)蠶、黃(huang)芩、川貝母、陳皮(pi)、白芍(酒炒)、銀花、甘草、牛蒡子。
功能主治 : 痘后元氣虛弱(ruo),而有余毒,周身作腫(zhong),或兼腹(fu)脹而喘者。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錄 : 《幼科直言》卷一
脾虛的話除了飲食治療還是可以考慮德甫常渭寶茶治療,這是一款健脾茶,能溫養脾胃,因為畢竟是藥三分毒。
1、補脾食物馬鈴薯:味甘、性平。補氣、健脾。宜于脾虛體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發芽的馬鈴薯芽與皮有毒,忌食。
2、紅薯:味甘、性平,歸脾胃經。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宜于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3、香菇:味甘、性平。益胃氣,托痘疹。宜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屬于發物,麻疹和皮膚病、過敏性疾病忌食。、
4、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補氣健脾,養陰益肺,補腎固精。宜于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慢性泄瀉。濕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
5、栗子:味甘、性溫,歸脾、胃、腎經。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虛食少,反胃,瀉泄。氣滯腹脹者忌食。
6、紅棗(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補益脾胃,養血安神。宜于脾胃虛弱,食少便稀,疲乏無力。氣滯、濕熱和便秘者忌食。
7、雞肉:味甘、性溫,歸脾、胃經。補中益氣,補精添髓。宜于脾胃虛弱,疲乏,納食不香,慢性泄瀉。實證、熱證、瘡瘍和痘疹后忌食。
8、兔肉:味甘、性涼。補中益氣,涼血解毒。宜于脾虛食少,血熱便血,胃熱嘔吐反胃,腸燥便秘。虛寒、泄瀉者忌食。
9、豬肚:味甘、性溫。補益脾胃。宜于虛弱、泄瀉,近代用于胃下垂和消化性潰瘍。
10、牛肚:味甘、性溫。益脾胃,補五臟。宜于病后氣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11、羊肚:味甘、性溫。補虛弱、益脾胃。宜于形體瘦弱、脾胃虛寒。
牛肉:味甘、性平,歸脾、胃經。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宜于脾胃虛弱,食少便稀,中氣下陷,慢性泄瀉。
桂魚:味甘、性平,歸脾、胃經。補脾胃,益氣血。宜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虛寒證、寒濕證忌食。
泥鰍:味甘、性平,歸脾、肺經。補中益氣,利水祛濕。宜于中氣不足、泄瀉、脫肛。
粳米:味甘、性平,歸脾、胃經。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宜于中氣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嘔吐、泄瀉。
秈米:味甘、性溫,歸肺、脾、心經。補脾胃,養五臟。宜于脾虛濕盛腹瀉。熱證、濕熱證、陰虛證忌食。
糯米:味甘、性溫,歸脾、胃、肺經。補中益氣,補肺斂汗。宜于脾虛腹瀉,因粘滯難化,食積證、氣滯證、濕證、脾虛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健脾化濕,清暑和中。宜于脾虛濕盛,食少便稀,暑濕吐瀉。氣滯腹脹者忌食。
豇豆:味甘、性平,歸脾、腎經。健脾,補腎。宜于脾胃虛弱,腹瀉,嘔吐。氣滯證和便秘者忌食。
蜂蜜:味甘(gan)、性平,歸(gui)脾(pi)、肺(fei)(fei)、大腸經。補脾(pi)緩急,潤肺(fei)(fei)止咳,潤腸通便(bian)。宜(yi)于脾(pi)胃虛(xu)弱之(zhi)胃痛,津(jin)虧(kui)腸燥之(zhi)便(bian)秘,近代(dai)用于消化性潰(kui)瘍。濕(shi)證、濕(shi)熱(re)證、胃脹腹脹、嘔吐、便(bian)稀者忌(ji)食(shi);不宜(yi)與(yu)蔥、萵苣同食(shi)。
脾虛則水谷精微無以傳輸運化,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養,從而出現面色萎黃、精神疲憊、身倦乏力、食后困倦、食少乏味;或食后作脹,大便溏瀉;或谷食不化、四肢欠溫、氣短怯冷,婦女脾虛帶下;舌質淡胖,邊有齒印;脈細弱無力等一系列脾虛表現。
脾虛的人如何選擇食物?
宜食食物 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秈米、鍋巴(焦鍋)、薏米、熟藕、粟子、山藥、扁豆、豇豆、葡萄、紅棗、胡蘿卜、馬鈴薯、香菇等。
忌食食物 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莧萊、茭白、萵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綠豆、豆腐、莜麥等。 其中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如鴨肉、豬肉、甲魚肉、牡蠣肉、牛奶、芝麻等。 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如蕎麥;山楂、蘿卜、香菜等。
食療參考方
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干10克,以適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燉煮至稀爛即。
番薯
俗稱甘薯、山芋、紅薯。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綱目拾遺》認為番薯能“補中,暖胃,肥五臟”。脾虛之人,可用番薯當主糧,常食之。
大棗
性溫,味甘,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大棗安中養脾”的記載。明·李時珍稱“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對脾虛便溏、胃弱食少、氣血不足之人,最宜經常服用大棗。
健脾:可用山藥、白術、苡仁、土豆、白扁豆、紅薯等,只要是長在地里深處的都可以健脾。用它們熬粥、燉肉、單煮均可,如果放一點荷葉,醒脾效果會更好。
特別注意
脾虛一般不會單一出現,或夾寒,或兼熱,或有氣滯之象等,所以一般沒有固定的方劑。要調理好脾虛,你需要請中醫為你辯證清楚后,用藥才會收全功,否則雖脾虛有所好轉,而其它癥隨之而起,得不償失。
至(zhi)于飲食上的調理:一般宜清淡易(yi)消化飲食;藥粥一般用(yong)山藥,薏苡(yi)仁,等為(wei)基質,并可長期服用(yong)。
本文(wen)地址://n85e38t.cn/pianfang/15014.html.
聲明: 我(wo)們(men)(men)致力于保護作(zuo)者版(ban)權(quan),注重分享(xiang),被刊用文章因無法(fa)核實真實出處,未能(neng)及時與作(zuo)者取得聯(lian)系(xi)(xi),或(huo)有版(ban)權(quan)異議(yi)的,請聯(lian)系(xi)(xi)管理員(yuan),我(wo)們(men)(men)會(hui)立(li)即處理,本站(zhan)部(bu)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zhuan)載(zai)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huo)侵犯(fan)了您(nin)的合法(fa)權(quan)益,請立(li)即通知我(wo)們(men)(men)(管理員(yuan)郵(you)箱(xiang):),情況屬實,我(wo)們(men)(men)會(hui)第(di)一(yi)時間予以刪除,并(bing)同時向您(nin)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pian): 補脾(pi)藿(huo)香散(san)
下一篇: 補(bu)脾(pi)訶黎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