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清朝最幸運的三位狀元為何幸運,

歷史典故 2023-07-22 20:10:54

自從科舉制度在中國封建社會開始實施之后,逐步發展成為封建王朝取才選官最重要的途徑。在科舉考試中,考試第一名被稱為“元”,鄉試第一為“解元”,會試第一為“會元”,殿試第一則為“狀元”。

自唐高祖武德元年第一位狀元開始,一直到清結束,一共出了592名狀元。文狀元和武狀元加在一起,一共777人。

在天下那么多讀書人中,能成為狀元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寒窗十年,得是有多優秀的才華才能脫穎而出,成為狀元啊?

當然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幾百名狀元之中,也有那么幾位不是因為才干而被選為狀元的。清朝就有三位考生,完全是因為足夠幸運,才得了狀元魁首。

第一位lucky狀元,是乾隆五十四年狀元胡長齡。

乾隆是清朝最出色的君主之一,與自己的祖父共同創建了康乾盛世。而相比于祖父的兢兢業業,揮鞭子打江山,乾隆的生活就安逸的多了。他本人會享受,會養生,所以是中國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帝自信驕傲,總喜歡來個十全十美。雖然他在位之時的政績,沒有那么多標志性功勛,但是在他認為自己活的長就是最大的功績了。畢竟明君活的越長,就能多施仁政。所以一直以來,長壽是乾隆帝很值得驕傲的一件事。

胡長齡參加殿試的時候,乾隆帝正好79歲。殿試之后,胡長齡名次排在第十位,絕不是最出色的那個。但是當主考官將批好的卷子上呈乾隆帝的時候,乾隆帝卻越過第一二三名,直接欽點胡長齡為狀元。

原因很簡單,胡長齡名字取的好,意含長壽之意。乾隆帝見了很高興,也算是博個好彩頭,希望自己能活的更長久,于是就點了胡長齡為狀元。胡長齡后來官居一品,做到禮部尚書。

另一個因為名字取得好,而被點為狀元的就是清光緒三十年的狀元劉春霖。劉春霖不僅是幸運狀元之一,而且還是中國最后一位狀元,由慈禧太后欽點。在劉春霖考中狀元的第二年,科舉制度就被廢除。

劉春霖為考試第二名,第一名是朱汝珍。朱汝珍是廣東人,當時廣東鬧革命鬧的兇,慈禧本就不喜。加之他還姓“朱”,慈禧太后就想到了前朝,就將朱汝珍棄置一邊。

等翻到下一張試卷,慈禧太后一看這人名就覺得吉利。當時遇上大旱,急需一場春雨解急。“春霖”二字,可不就是春風化雨,普降甘霖嗎!加之他是肅寧人,天下動亂只地名也吉利,于是慈禧就點了他為狀元。

第三位成為狀元,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張謇”。他是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也是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他被點為狀元除了半身有才,名次考的好也很重要。

光緒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辰設恩科會試,張謇奉父命參加。此次考試,張謇考中第六十名貢士。慈禧見了他的名次,與自己壽辰相合十分吉利,便有了點他為狀元的想法。而張謇本身才華很高,后來又在殿試中被翁同龢看中,被翁同龢一力送入殿試第一名。慈禧太后沒有意見,主考官也喜歡,張謇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狀元。

科舉考試在古代是最重要的考試,形同今日高考。雖然這三位狀元來得巧,但也并不是說他們是無才之人。相反能通過層層選拔,最終進入殿試考進前十名,他們都不簡單。

清朝唯一的四川籍狀元,殿試時寫了什么讓他考上狀元?

科舉制度自隋唐時期創建到清朝晚期結束,經歷了長達1300年的歷史,在這過程中,科舉制度不斷完善和創新,為歷代統治者選拔人才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選舉人才的重要途徑和方法,科舉制度在百姓的心里有著神圣的地位,因為能夠通過考試并且取得優異成績的人都是國家棟梁。

 古代的家庭里如果出現了一位狀元,那個人便是整個家族的光榮和驕傲,不過狀元畢竟是鳳毛麟角,歷史上出現的所有狀元加起來也不到500人。

 正因為狀元等級的人才很稀缺,所以大家會將更多的目光放在狀元身上,因此歷史上流傳了很多有關各大狀元的奇聞軼事。基于這個原因駱成驤作為清朝時期四川地區的唯一一位狀元,他的經歷更讓人驚嘆。


 駱成驤是清朝光緒年間的狀元,光緒年間在清朝歷史上也是一個比較動蕩的時期,當時的光緒皇帝雖然是清朝的統治者,但也只是名義上,而真正的掌權人是?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光緒皇帝雖然看起來比較懦弱,但是他還是心懷抱負,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幫助清朝完成改革。

 可是憑借光緒皇帝一個人的力量根本不夠,為了能夠得到更多支持,光緒皇帝想了一些方法來拉攏人才。其中,科舉考試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畢竟在殿試時,皇帝會親自監考,能夠通過皇帝的考查獲得第一名的人也是人中龍鳳。駱成驤就是在光緒皇帝尋找人才的時期出現的,而他的經歷以及知識正好是光緒皇帝所需要的人才。

 駱成驤并不是他的原名,他原本出生在一個李姓家庭,他母親在他年幼時期病逝,他的父親因為沒有能力便將其送給了一位姓駱的商人,自此改名為駱成驤。那位駱姓商人因為經營不錯,賺了一些錢,駱成驤因此能夠上學讀書。


 而駱成驤天生喜愛讀書,非常有天分,所以他的養父便請了專人教他。駱成驤沒有浪費養父的一番心意,他勤奮好學,取得了好成績。

 1893年,駱成驤28歲,他在四川舉辦的鄉試中考取了第三名。在這之后的第二年,駱成驤又前往北京參加會試,可惜的是在北京參加會試時,駱成驤發揮的并不好,最終名落孫山。

 因為北京距離他的家鄉路途遙遠,而駱成驤也并不甘心最后這個成績,所以他就留在了北京繼續學習。孤身一人在北京闖蕩的他生活并不如意,還是依靠著朋友的接濟他才能勉強維持生計。兩年之后,清朝政府再次舉行會試,這一次駱成驤把握住了機會,中了進士。


 成為進士之后,駱成驤獲得了參加殿試的機會,這是他第一次見光緒皇帝。當時的光緒皇帝已經意識到只依靠?之乎者也?并不能夠挽救國家,所以他提出以?時局策論?為考核標準來選拔人才。這對駱成驤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他孤身在北京的這兩年間,不僅深入了學習儒家經典,而且還親身感受了北京的政治變動,同時感受到了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壓迫以及底層民眾的困苦生活。

 相比較其他只知道?之乎者也?的考生來說,駱成驤顯然更有優勢。他在書寫答案的時候奮筆疾書,一氣呵成,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答卷。不過,在他將要交卷之時,抬頭看到了坐在龍椅上略有憂愁的光緒皇帝,于是再次提筆,在試卷的末尾寫上了?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八個字。

 這次殿試和以往并沒有什么不同,但是對光緒皇帝來說,這是一次能夠改變自己命運、改變大清命運的機會。因為光緒皇帝在政治上的決策始終受制于慈禧太后,所以他想借助于這次考試建立自己的勢力,希望找到可以幫助自己完成改革的忠臣。


 基于這個目的,當光緒皇帝看到?主憂臣辱,主辱臣死?這八個字時,心中頓時感觸頗多,最終喜極而泣。光緒皇帝沒有想到他真的找到了如此忠心的學子,隨即便欽點他為?狀元?。

 駱成驤在做官之后,沒有辜負光緒皇帝的期望,一生為官清廉,忠心不二,可惜清朝滅亡已成定局,駱成驤也沒能改變歷史的發展軌跡。民國建立之后,駱成驤還被邀請擔任臨時議會的議長,威望極高,這得益于他?以廉政為先、以百姓為先?的為官理念。1926年,駱成驤病逝,百姓們自發為其悼念,可見其備受百姓愛戴。

古代狀元有多辛苦?牛到讓你咋舌


十年寒窗,無人問津,他一舉成名。

是狀元中國的特產,也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最顯眼的名詞之一。在古代,考狀元并不容易,要經過子女教育、書院考試、鄉試、會試、宮試五個階段。宮廷考試通常由皇帝任命的大臣主持。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第二名,第三名是探花。考上的都是秀才。在“學而優則仕”的時代,封建社會的讀書人把考狀元作為進入仕途的唯一途徑。

科舉制度始于隋,確立于唐,完成于宋。第一屆狀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孫,最后一屆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的。1282年,歷史上有一些著名的名字,選出了654名文學狀元和185名武狀元。它已經存在了1300年,在國內外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成為第一名,領導者。

是每個學者的終極夢想,

但是你知道當狀元有多難嗎?

首先你至少要出生在一個中產家庭;家里小康了,才有錢,才有余糧供孩子讀書。如果家里挨餓,沒有錢給老師就沒人教你。除非你有幸遇到一個好的私塾,一個好的啟蒙老師,而且你很努力,那么你就可以踏上漫長的科舉之旅。

去北京考試=超級自虐旅行

恭喜你,。終于可以準備去北京考試了。

考試一般在取得鄉試后的第二年舉行,所以你一得到消息,就必須收拾行李,奔向帝都,否則錯過時間就要等三年。你需要準備什么?

一,足夠的錢。

趕去北京很考驗財力。普通人怎么可能讓你橫跨大半個國家,歷時一年多,行程幾千公里去參加一個考試?除此之外,到北京后還有各種管理和溝通費用。所以你不是有錢就是有錢,或者你有一個有錢的公公。最壞的情況,你得找風投,協商好回報,拿到資金。

而且賄賂考官是唐代科舉最大的弊端。一些有強大背景和經濟實力的考生為了獲得名聲,向考官行賄。當時貴族官僚的子女基本壟斷了科舉,而沒有靠山的窮人家的子女,即使受過良好的教育,才華橫溢,也很難考上進士。

唐高宗隆碩年間有一個現象,就是考官不直接收錢,而是有專門的機構操縱考場。考生如果不走機關的后門,就很難指望考試成功。說白了,考試前,錢都交了,分配名單默認名單已經定了。

為了防止考生賄賂考官作弊,歷代都做了一定的“防火墻”,采取了很多措施。唐代武則天時期,為了減少考官認出作者的機會,設置了粘貼姓名的方法,以隱藏考生的姓名。這種做法在宋代以后成為一種規則。同時發明了抄寫的方式,由專人抄寫考生的試卷,發給年級。這樣一來,評分員連字跡都認不出來了。但考生仍可與考官約定用某個特定的句子或詞語作為暗號,稱為“買關節”。

為了減少這種可能性,自宋太宗以來,已經建立了一個鎖定醫院的系統。每次考試的主考分為副主考和副主考,都是臨時指定的,互相監督。主考官被任命后,必須在當天進入希蘭醫院,在考試結束前不得離開。你不允許接待客人。如果考官想從外地監考,他本人

清朝入關初年,丁酉案震驚世界。經過十四年的治理,順天、江南、河南、山東、山西發生了五起騙案。最后江南16個地主全部審查完畢,數十人被判死刑或貶為寧古塔、上陽堡。其間,數百名舉人在清兵的看護下赴京重考,是中國科舉史上最大的作弊案。

第二,做好工作。

是坐船、馬車、馬還是步行?你想帶你的隨從嗎?如何保證安全?反正不管怎么選,今天絕對是超級自虐之旅。沒有好的策略是不行的。

此外,祖先還有另一個奇怪的加分項:名字。

很多人說名字只是個代號,但在古代高考中,只要代號好,冠軍是跑不了的。

清光緒二十九年,恰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壽。主考人發現考生中有一個王壽彭,于是視他為珍寶,把他列為狀元。

在慈禧面前,他們說的理由是:你好,候選人王,文筆,李連杰。最棒的是,他叫王壽彭,比彭祖還長壽,祝你佛:

待命多時的慈禧一高興,任命王壽彭為狀元,考官賞她三斤。

不僅名字要起得好,還要寫得好。

明朝永樂年間,孫懷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一路進宮考試,成為高考狀元。

然而,當監考人員按照排名將試卷打包,準備在朱棣批準后打開并填寫名單時,一道閃電擊中了孫。

第一名:孫

主考官一落筆,朱棣就生氣了。

因為古人寫字是豎著的,合在一起寫就成了一個。

寶寶朱棣突然有點情緒了:暴力的文字不可能是諷刺我通過三鑫網貸奪權吧。如果我聘他為狀元,豈不是被天下人恥笑?

于是孫被無情地剝奪了終身狀元的權利。后來,據說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太陽狗”

還沒完呢。

考官正忙著改第二名的卷子,看:梁治。

朱棣:這個橫梁.光線.這條光束.

考官馬上反應過來:這個x光片有問題,論文也有問題。陛下慧眼識珠。你想看第三部嗎?

第三個名字叫邢寬,朱棣同志突然高興起來。

“好,從輕處罰。

我符合寬厚仁慈一代的形象。

只有他。"

第三,夾帶經文

有錢有勢的考生通過賄賂考官就能當上狀元,沒錢沒勢的只能做考場作弊最“自由”的生意,就是躲和夾帶。到了唐代,對“書冊”有了一個專門的稱呼:“取藏考,謂之書冊”。唐玄宗天寶十年,也就是公元751年9月,李隆基親御勤儉建試“抱才持器”,部分應試者竟在唐高宗眼皮底下“私擬文策”。在唐代的科舉考場上,有的考生偽造堂印傳遞標準答案,有的用文房四寶收集抄錄相關文章,真是五花八門,五花八門。

唐朝的科舉考試,為了防止作弊,設置了士兵。自宋代以來,考試一直在貢院舉行。希拉姆醫院里的考生被墻隔開,被稱為“號房”。考生不得制造噪音或離開房間,以防止傳遞紙張或信息。但夾帶經文的作弊方式一直是屢禁不止的。常見的方法是把經文藏在衣服鞋襪里,或者干脆寫在衣服和身上。其他各種個人物品,包括文具、食物、蠟燭等等,都被用作夾帶。明清科舉的安保非常嚴格,要求達到“一張紙都不能帶進考場”的程度。

除了吉貝在進入會場前的仔細搜查,清朝乾隆年間,朝廷發函規定考生帶入會場的各類物品的規格。比如:硯、炭、餅的大小和厚度;水壺和燭臺的材料;因此,刷子和籃子的樣式受到了限制。另外,舉報夾帶者有獎勵,被發現者不僅要取消資格,還要當眾鞭笞。然而,考場作弊從來沒有得到徹底有效的打擊。傳說有一次開會,某人把隨身攜帶的賬本掉在地上,下令考試的考官替他蓋上,說:“你為什么把賬本帶到門口?”

說到這里,邊肖不得不說,作弊的伎倆從古至今層出不窮。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第四,求一點運氣

走之前,請你祈禱,到了京城,沒有大病,沒有土匪,沒有狐貍,沒有鬼。剩下的就看運氣了,運氣也不容忽視。比如上夜班,中了狀元,還有畢元,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幸運的狀元了。進宮考試的前一天晚上,畢沅和他的同事朱、佟峰在軍部值夜班。三人都通過了考試,第二天將參加宮廷考試。朱重光和佟峰欺負畢元老實,故意留他值班。畢原覺得吃虧是福就答應了。

當晚,陜甘總督黃庭桂送來折子,邀請朝廷在新疆屯田。畢淵仔細看了折子后,下令呈給乾隆皇帝。誰知道,第二天進宮考試,考題竟然是如何屯田新疆。那真的是畢元的答卷。他胸有成竹,一氣呵成。結果,雖然他的書法有點差,但由于他深刻的見解和獨特的想法,他被甘龍欽點為狀元。朱重光和佟峰知道真相后,腸子都悔青了。

一年后,——哇,我真幸運,我真的在北京!

測試:龔氏之路

修好它,準備測試。每三年一次,在農歷三月舉行,所以也叫“春節”。考試的規則和程序與地方考試大體相似,只是錄取率更嚴格,錄取率在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之間。

如果你通過了考試,你將成為一名“宮師”。再參加復試,取得三等以上成績,才有資格參加宮考。考試第一名是“慧遠”。恭喜你,你超越了無數學者,你有很大的機會創造紀錄。

宮考:我以祖宗為榮就看這個。

宮考是“中考狀元”,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過程!不過此時你也不用擔心被淘汰,而是想靠近社頭,做狀元,殿試結束,閱卷大臣輪流閱卷,然后選出十份公認的卷子,用紅鉛筆交給皇帝排名。這十篇卷子是甲等和乙等的前七名,而乙等和甲等的前七名就不用交給皇帝審閱了。這就是所謂的“第一”。

如果你在宮廷考試中獲得了皇帝老子的賞識,成功晉升狀元,那么恭喜你可以載入史冊了。畢竟隋唐以來的一千多年里,出了那么多的才子,出了那么多的奇人異士,連第三的都屈指可數。

講真,經過這段旅程,你再也不能被形容為“普通人”了。你需要有過人的天賦,同時需要有寒窗苦讀的毅力,需要有強大的抗壓能力,需要對幾十年的科舉考試有信心。最后,你必須有一點運氣.總之你真的有比現代人還牛的那么多,讓你得意一陣子?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覺得古代的狀元簡直牛逼?事實上,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校長們從來沒有

狀元的狀元之最

1.歷代狀元中,最為后世崇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寶祐四年(1256年) 丙辰科狀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被譽為“狀元中的狀元”。 這也是文天祥的家鄉吉安市也被譽為“文章節義之幫”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吉安考出了3000名進士 ,是中國出進士最多的地方 )
2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狀元孫伏伽。
3.歷代狀元中,對中國政治局勢起過重大影響和作用的,是清咸豐六年(1856 年) 丙辰科狀元翁同龢。他一生兩次為帝師,在晚清帝、后兩黨之爭中為帝黨首領。甲午中日戰爭后,積極支持康有為變法主張,并密薦之于光緒皇帝,最終促成“戊戌變法”,使當時政局發生重大變化。
4.歷代狀元中,唯一由狀元而成為皇帝的,是西夏天慶十年(1203年) 癸亥科狀元李遵頊。他是夏宗室齊王李彥宗之子,于天慶十年(1203 年) 參加西夏科舉考試,廷試得中第一,成為狀元。襲封齊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發動宮廷政變,廢夏襄宗自立,成為皇帝,是為夏神宗。
5.歷代狀元中,有據可考最早在科舉考試中連中“三元”的狀元,是唐建中二年(781 年) 辛酉科狀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頭(解元)、進士狀頭(狀元) 、博學宏詞科敕頭、制科三等敕頭。
6.歷代狀元中,唯一由武狀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開元初年武舉高等(狀元) 郭子儀。他一生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曾兩度擔任宰相。同時,他也是歷代武狀元中軍功最為顯著者。
7.歷代科舉考試中, 考中“三元”人數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孫何、王曾、宋庠(xiáng,即宋郊)、楊寘(zhì,同‘置’)、馮京、王巖叟等6人。
8.歷代狀元中,官至宰相(含相當宰相的官職,如內閣首輔、大學士等) 人數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廣、陳盾、彭時、商輅等17 人。
9.歷代狀元中,詩、畫成就最高的,是唐開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狀元王維。他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詩歌藝術被認為“自李(白) 杜(甫) 而下,當為第一”。其繪畫被推為“南宗繪畫之祖”,古代文人畫亦自他而始。
10.歷代狀元中,詞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 年)甲戌科狀元張孝祥,與張元干并稱南宋初期詞壇雙璧。其詞追蹤蘇軾,氣概凌云,具有深厚的愛國主義色彩,是偉大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的先行者。
11.歷代狀元中,書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 年)戊子科狀元柳公權。他精于楷書,也擅長行草書,和唐代另一大書法家顏真卿并稱“顏柳”,歷史上還把他和唐代歐陽詢、顏真卿、元代趙孟頫合稱為我國“楷書四大家”。
12.歷代狀元中,史學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時后漢乾祐二年(949 年)己酉科狀元王溥。他在唐代蘇冕始創會要體的基礎上,據蘇冕所編唐九朝《會要》及楊紹復等續修之書,重加整理,撰成《唐會要》一百卷。后又據五代歷朝實錄撰成《五代會要》三十卷。不僅史料豐富翔實,而且正式建立了會要體分類編纂的體例方法,為后世所仿效。這一貢獻被《四庫提要》稱為“厥功甚偉”。
13.歷代狀元中,著述最豐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 年) 辛未科狀元楊慎。他不僅工詩,而且能文、詞和曲,并重視民間文學,是頗有成就的文學家和著名學者。其平生著述達四百余種,雖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種,現存詩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豐,明時推為第一 。
14.歷代狀元中,植物學成就最高的,是清代嘉慶二十年(1817 年)丁丑科狀元吳其濬(jùn,同‘浚’)。他一生歷任多省巡撫,所至注意各地豐瘠與民生的關系,依據耳聞目睹,繪圖列說,并輯錄古籍中有關植物文獻,成《植物名實圖考長編》二十二卷、《植物名實圖考》三十八卷,是我國19 世紀一部重要的植物學專著。
15.歷代狀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紹熙四年(1193 年) 癸丑科狀元陳亮。他提倡注重事業功利有補國計民生的“事功之學”。提出“盈宇宙者無非物,日用之間無非事”的命題, 和朱熹多次進行過義利、王霸關系的辯論。其學說獨具體系,為永康學派的創始人。同時又是著名的文學家。
16.歷代狀元中,最嗜飲茶并對我國茶道研究作出貢獻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 年)甲午科狀元張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記》一卷,評論各種泉水煎茶之優劣,是繼陸羽《茶經》之后,我國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17.歷代狀元中,唯一出使過東歐國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 年) 戊辰科狀元洪鈞。他于光緒十三年(1887 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奧諸國,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資料撰著的《元史譯文證補》,開創了利用西方著作、資料研究元史的新紀元。
18.歷代狀元中,有據可考唯一被皇帝招為駙馬的,是唐會昌二年(842 年)壬戌科狀元鄭顥。他狀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 年),被宰相白敏中作為駙馬人選推薦給唐宣宗,尚宣宗之女萬壽公主。
19.歷代狀元中,唯一在剛剛及第后即被皇帝下令處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 年)丁丑科南榜(或稱春榜) 狀元陳安阝。因該科殿試錄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滿。明太祖朱元璋懷疑錄取有私,大為震怒,竟下令將主考官及陳安等人一并處死。
20.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狀元,是太平天國癸丑三年(清咸豐三年癸丑,1853 年)女科狀元傅善祥。
21.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少數民族文字參加科舉考試得中狀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 年) 癸巳女真進士科(又稱策論進士)狀元徒單鎰,為女真族人。他參加科舉考試是用女真文字。
22.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 年)甲辰科狀元劉春霖。他狀元及第次年,即光緒三十一年(1905 年),慈禧太后即下詔停止科舉,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末科狀元。
23.歷代狀元人數最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 壬午科,至哀帝天四年(907 年)丁卯科,285 年間,科舉考試幾乎每年一次,約產生狀元270 人。在《登科記考》、《玉芝堂談薈》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 余人。
24.中國歷史上,一屆科舉考試中由同一地區包攬前三名發生在明朝建文二年,來自江西吉安府的胡廣、王艮和李貫包攬了一甲前三的狀元、榜眼、探花。永樂二年則誕生了一個更加令人瞠目結舌的科舉奇跡:同樣是來自江西吉安府的才子們包攬了此次科舉考試前七名!
25.中國歷史上,一朝之中產生狀元人數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蘇省。從順治四年(1647 年) 丁亥科武進籍狀元呂宮,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 甲午科南通籍狀元張謇,247 年間,共產生狀元49 人。
注:清朝一代正宗江蘇籍狀元應為43人。之所以有49人的說法的原因是戴有祺(康熙30年狀元)、王敬銘(康熙52年狀元)、秦大成(乾隆28年狀元)、徐郙(同治元年狀元)等4人嚴格說應屬上海人,而當時上海屬于江蘇;吳信中(嘉慶13年狀元)、黃思永(光緒6年狀元)等2人原籍都是安徽休寧、寄籍在江蘇。就算除去這4人,江蘇的43人仍大大領先于第二的浙江19人(如不算寄籍在外的應為18人)。
25.中國歷史上,一朝之中產生狀元人數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蘇州府,共有狀元24 人,大于明朝時期吉安府產出的12名文狀元。
26.中國歷史上,一朝之中在較短時間內產生狀元人數最多的縣,是南宋時期的永福縣(今福建永泰) 。自乾道二年(1166 年) 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 年)辰科,七年之間,連續產生蕭國梁、鄭僑、黃定3名狀元。
27.歷史上產生兄弟狀元人數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共有張式(兄)、張正甫(弟) 等兄弟狀元19 人。
28.歷史上產生父子狀元人數最多的朝代是北宋,共有張去華(父)、張師德(子) 等父子狀元6 人。
29.歷代兄弟狀元中,其及第時間相距最短的,是唐咸通十四年(873 年) 癸巳科狀元孔纟熏(兄) 和唐乾符三年(876 年)丙申科狀元(弟)孔緘。兄弟二人狀元及第的時間僅相隔三年。
30.歷代父子狀元中,其及第時間相距最短的,是北宋開寶二年(969 年) 已巳科狀元安德裕(父) 和北宋開寶五年(972 年)壬申科狀元安守亮(子)。父子二個狀元及第的時間僅相隔三年。
31.歷代狀元中,最早開始從事實業活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緒二十年(1894 年) 甲午科狀元張謇。他于及第后次年(1895 年)即從事實業活動,先后辦起數十個企業及大批社會事業,影響遍及全國,被譽為“中國之大教育家、大實業家”。
32.歷代武狀元中,唯一參加過兩科考試,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狀元的, 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庚辰武科狀元馬全。馬全初名為馬王泉,于乾隆十七年(1752 年) 曾參加一次武科進士考試,并在殿試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后因在任職期間與同僚發生矛盾, 被削奪官職。為洗刷恥辱,他更名為全,決意再次奪取功名,終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武科進士殿試中得。
33.歷代狀元中,最年輕的狀元是唐大中五年狀元封開人莫宣卿,高中時僅17歲。
34.歷代狀元中,有史可查的最年老的狀元是唐代的尹樞,一直考到70多歲,才因一偶然機會毛遂自薦,成了狀元。嘉慶年間,杭州人王嚴,以80高齡中試,但未及殿試就死了,不然的話他也許會打破尹樞的紀錄。
35.歷史上唯一一次同年文武兩狀元均為同一個地方舉子,發生在北宋熙寧九年(1076),福建路興化軍(今莆田市)的徐鐸和薛奕分別高中文武狀元,宋神宗得知大魁天下的文武狀元乃是同鄉時,不由龍顏大悅,特作詩以賜,詩曰:“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
36.歷代狀元中、在今天地位最高的,當屬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狀元陳文龍(福建莆田人),明永樂六年(1409年),朝廷封陳文龍為“水部尚書”;清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皇帝加封陳文龍為鎮海王,是福州城惶廟神。
37.在歷代狀元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因為詩賦被罷免的狀元,為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狀元莆田人徐寅,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幾何賦》中“一皇五帝不死何歸”句,要其改寫,徐寅答“臣寧無官,賦不可改”,梁太祖怒削其名籍。
38.歷代科舉唯一一次“四異”同科,為紹興八年(1138),莆田人黃公度(1109-1156)殿試進士第一名為榜魁(狀元);陳俊卿(1113-1186)第二名為亞魁(榜眼);林鄧七十三歲,為榜尊;龔茂良(1121-1178)十八歲,為榜幼。時稱“四異”同科。又,黃公度與陳俊卿,又被稱為“魁亞占雙標”。
39.1300年的科舉,共有連中三元的狀元13名,大約100年才有一個。
40.歷史上最幸運的狀元-彭時,歷史上他是位為官正派,秉公辦事,敢于直言的首輔高官,而他的經歷卻不得不說是狀元當中十分幸運的。彭時高中狀元已是天下讀書人當中屬最好運的了,然而更好的運氣一直在籠罩著他。明正統十四年,發生“土木堡”事變,明英宗當了俘虜,隨同出征的大多數將士不是戰死,就是自殺殉國。當時朝廷面臨著官員嚴重短缺的大難題,于是打破常規,召33歲官職僅為七品修撰的彭時入閣,擔任兵部尚書。 中狀元第二年就入閣參預大政,前此未有,然而更幸運的還在后面。彭時在朝中沒有經驗,兵部尚書很快就被免去,降為五品編修。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發生了“奪門之變”,明英宗復辟成功,重登帝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原先的大臣不是被殺,就是被流放邊疆,而彭時遭受過前朝的免職降級處分,這樣的人重進內閣,加以重用,必然心存感激。于是當即任命他為兵部尚書,第二天就入閣辦事,同時兼翰林院學士。彭時再次因禍得福,一步登天。
41.全國狀元分布最密集的縣-吉安府吉水縣,十里之內出過5個狀元,這也造就了廬陵(吉安府)“隔河兩宰相,十里五狀元”的美譽。

中國唯一一位三次稱帝的人是誰?為何他能如此“幸運”?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三次稱帝的人就是清朝末代帝王溥儀,他之所以人生可以三起三落,也是因為他生在了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而他從三歲起身上就被打上了帝王的烙印。因此在時局瞬息萬變的時代,他被各路勢力看中,成功多次復位。

幼年登基的溥儀溥儀原本只是一個親王的兒子,要不是光緒帝無子,估計這帝位要落不到溥儀身上。從光緒帝的一生來看,只要清朝還有慈禧太后,這個娃娃帝王的命運就好不到哪去。因此當溥儀家人知道溥儀被慈禧選為帝王之后,這感傷之情要大于喜悅。不過溥儀比光緒帝幸運的是,慈禧立下他后,就去世了,他可以逃過成為像光緒帝那樣的傀儡帝王命運。但很可惜的是清朝到了他手中后,已經千瘡百孔,滅亡就在頃刻間。果然他還沒有來得及長大,英明神武地統治帝國,大清朝就亡了,他也成為亡國之君。

張勛復辟雖說大清朝滅亡了,但當時北洋政府對清皇室的待遇還不錯,而且溥儀依舊可以生活在紫禁城內,對于當時還年幼的溥儀來說,可能沒有多少亡國之君的概念。直到一個叫張勛的男人出現,他用行動讓溥儀知道帝王之尊是何物,以及落水的鳳凰不如雞的事實。1917年張勛利用段祺瑞與黎元洪之間的矛盾,帶著4000辮子軍進北平調節,結果張勛直接讓溥儀復辟了,當時溥儀才12歲。再次登基的溥儀,大概也明白了帝王的權力與至高榮耀,可惜這場復辟僅僅十一天就結束了,年少的溥儀再次無奈宣布退位。

滿洲國帝王之后溥儀在紫禁城的好日子也沒幾年,馮玉祥就帶兵闖進紫禁城,用不太禮貌的方式就將溥儀趕出了紫禁城。溥儀沒了王朝也就算了,就連他從小長大,世人皆知他們家的紫禁城也不讓他待了,可想而知溥儀心中的憤怒。之后日本人開始拉攏溥儀,有心讓溥儀再次復位。也許溥儀是不甘心自己沒有執政過就被兩次攆下臺的遺憾,也許是因為清皇陵被孫殿英盜挖的事情刺激。最后在日本人的誆騙下,溥儀踏上了逃往東北的道路上,從此成為日本人的偽滿政府帝王。

事實上溥儀這次在東北的復位,真實憋屈極了,據說溥儀沒有生育能力,日本人就將有日本皇室血統的女子嫁給他的弟弟溥杰,日本人在溥杰媳婦懷孕后,特意修改了偽滿洲帝國的繼承法律,這讓溥儀危險感十足,以至于溥儀每次看到弟妹懷孕都緊張無比,擔心弟妹生下男孩,自己就會被日本人給暗害。而且溥儀說是偽滿洲國的帝王,實際上他就是日本人的傀儡,當溥儀深刻認識到的時候,也為時已晚。

最后侵略者日本人被國人趕出了中國的領土,而溥儀也因為自己過錯,付出了相應的代價。溥儀作為末代帝王,三次稱帝的經歷可以說是歷史上僅有的。但他的這種幸運也恰恰正是他的不幸,不管是哪次稱帝,他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執政過,他一生的帝王之路就是擺設與傀儡結合體。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988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