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jiao)育,一直都是個核心話題。下面小編就為大(da)家帶(dai)來(lai)詳(xiang)細介(jie)紹,接(jie)著(zhu)往下看(kan)吧~
“學校(xiao)(xiao)”一詞中的(de)“校(xiao)(xiao)”,最早應該可以追溯到(dao)夏朝。在夏朝,已經出(chu)現了以教為主的(de)學校(xiao)(xiao),稱之為“校(xiao)(xiao)”。
那么,古(gu)人(ren)和今(jin)人(ren)上學,是(shi)不(bu)是(shi)有很大的不(bu)同呢?
撇開所學(xue)內(nei)容(rong)不談,單從入學(xue)的年齡、是(shi)否有(you)體罰(fa)、如何考(kao)試記(ji)分(fen)等,各(ge)朝代都有(you)其特點。
先來看看入學年齡。
現(xian)在的制度是“一(yi)刀(dao)切”,當(dang)年8月31日以(yi)后出生的娃(wa),只能在第二(er)年報名入學。由此催生了一(yi)個現(xian)象,只不(bu)過(guo)比(bi)例相對不(bu)高,就是一(yi)些產婦會提前(qian)將孩(hai)子給“剖”出來。
而在古代呢?
入學(xue)年齡相(xiang)對寬泛(fan),基本在(zai)8到(dao)15歲之間。8歲入學(xue)堂(tang)是一種很(hen)普遍的現象,一直到(dao)明清,只(zhi)要(yao)不(bu)過14、15歲,基本都可以入學(xue)。也因此,在(zai)學(xue)校(xiao)中8歲的小娃和15歲的大娃,同背《三字經》那是相(xiang)當(dang)正常(chang)的事(shi)。
唐朝時期,入學(xue)年齡會稍(shao)早(zao)些(xie),和現在相仿,6、7歲(sui)進學(xue)堂。那(nei)時,家里條件(jian)稍(shao)好些(xie)的,早(zao)早(zao)就開始了教育(yu)子女,如:孫思邈,7歲(sui)入學(xue),已經(jing)可以“日誦(song)千余言(yan)”。
不過,也有(you)(you)(you)人建(jian)議入學的年齡要(yao)視人而定,可以放寬(kuan)至(zhi)20歲。如(ru):明朝魏(wei)校在《莊渠遺書》所言,家中若有(you)(you)(you)子(zi)弟在6、7到20歲,都要(yao)送去讀(du)書。但在歷史上,真有(you)(you)(you)一位大齡的小學生,北魏(wei)人劉(liu)蘭,進學堂時已經30多(duo)歲了(le)。
在古時(shi),不好(hao)好(hao)讀書,被先(xian)生體罰(fa)是很普遍的(de)事,有時(shi)甚至連家(jia)人一并受罰(fa)。明朝黃佐在《泰泉鄉(xiang)(xiang)禮·鄉(xiang)(xiang)校(xiao)》中就(jiu)明確規定,如果(guo)無故逃(tao)學達(da)到(dao)3次(ci),“撻(ta)罰(fa)如前,仍罰(fa)其父兄”,“撻(ta)罰(fa)”就(jiu)是體罰(fa)的(de)意(yi)思。
然(ran)而,有罰自然(ran)有獎勵,且可(ke)以“將功抵(di)過”。明朝的(de)(de)沈鯉認為,勤奮、有進步(bu)、遵守校規的(de)(de)學生,就該得到(dao)(dao)一次免于(yu)處罰的(de)(de)獎勵,如果遇(yu)到(dao)(dao)需要受罰時可(ke)以抵(di)免。此(ci)外,明朝的(de)(de)官(guan)吏葉春及(ji)在(zai)辦學時,還邀請家長參與學堂管(guan)理(li)。
其實,學生的行為考核,也是古時(shi)教育(yu)注重的一塊(kuai)。
在(zai)明(ming)朝(chao),有的(de)學校(xiao)會(hui)設(she)立(li)各種記錄薄,將(jiang)學生(sheng)的(de)平日好壞表現均一一記錄。有時(shi)候會(hui)讓(rang)學生(sheng)自(zi)己填寫,自(zi)我評價。
那(nei)時的(de)學習(xi),并不比現在寬松。讀《宋會要·崇(chong)儒》,國子監的(de)小(xiao)學生課業也不簡單,“八(ba)歲能(neng)誦(song)一(yi)大(da)經(jing),日書(shu)字(zi)二百”,“十歲加一(yi)大(da)經(jing)、字(zi)一(yi)百”,12歲以上繼續加一(yi)大(da)經(jing)、字(zi)200。更有甚者,12歲以上的(de)孩(hai)子,每(mei)天學經(jing)外,還得練500個毛筆字(zi)。
古時(shi)的(de)(de)考(kao)(kao)試(shi)和現在(zai)差(cha)不多,有(you)“日考(kao)(kao)”、“月(yue)考(kao)(kao)”和“季考(kao)(kao)”。不過,考(kao)(kao)試(shi)會根(gen)據學校而定。在(zai)元代的(de)(de)上元縣(今南京市內),就對小學的(de)(de)考(kao)(kao)試(shi)時(shi)間做了規定:每月(yue)的(de)(de)初三、十六兩(liang)天,出(chu)題者和監考(kao)(kao)者有(you)兩(liang)班人。
對于明朝的(de)(de)考試制(zhi)度(du)有了(le)(le)變化,各(ge)(ge)學者的(de)(de)看(kan)法各(ge)(ge)異。有人建議“朔望日考試”,也有人主張“三六(liu)九會課”。到(dao)了(le)(le)清朝基(ji)本定型(xing),是根據所學內容及教授方式(shi)不同,而采取(qu)不同的(de)(de)考試制(zhi)度(du)。
例如:
公(gong)課(ke)(ke)和月(yue)課(ke)(ke),就是一個月(yue)考一次。
朔望課(ke),則是半月一考。
季課,每個季度一(yi)次,一(yi)年考(kao)4次。
還有會課(ke),是多次考,義(yi)學是抽考。
另外(wai)是“補試”,考的不好的學生不用太擔心,還有機會(hui)。
考試的“分制”,一(yi)般(ban)(ban)為“十(shi)分制”、“打(da)勾(gou)制”和“評語制”等。而(er)“打(da)勾(gou)制”,不是真的打(da)個(ge)“√”,表(biao)示優秀。一(yi)般(ban)(ban)用(yong)“○”表(biao)示很(hen)好(hao),次一(yi)點是“△”,再次就是“×”了(le)。
在古時,并非人(ren)(ren)人(ren)(ren)都能入學,也不(bu)是人(ren)(ren)人(ren)(ren)都能上(shang)好學校(xiao)。如:國子監的小(xiao)學,面(mian)向(xiang)的就是官員的子弟。
那時,沒有中考的(de)說法,讀(du)完小(xiao)(xiao)學(xue),直(zhi)接大學(xue)。小(xiao)(xiao)學(xue)一般是“七年制”、“八(ba)年制”或“十年制”,最(zui)短也要三年。所(suo)以(yi),古代(dai)不是“小(xiao)(xiao)升(sheng)初”,而是“小(xiao)(xiao)升(sheng)大”,小(xiao)(xiao)學(xue)讀(du)完直(zhi)接升(sheng)入太學(xue)、國子監一類的(de)高等學(xue)府。但即使(shi)在(zai)國子監讀(du)書,也只(zhi)有50%名額可以(yi)讀(du)大學(xue)。
在宋朝(chao),宋徽宗期間頒(ban)布過一條“三(san)舍(she)(she)(she)升補法”,班級分(fen)“外舍(she)(she)(she)”、“內舍(she)(she)(she)”、“上舍(she)(she)(she)”三(san)等,新生當然都在“外舍(she)(she)(she)”,成績好的(de)會(hui)進入(ru)“內舍(she)(she)(she)”,考試再好的(de)就(jiu)是“上舍(she)(she)(she)”。但實際(ji)上,這(zhe)種快慢班更有“留級”和“升級”的(de)味(wei)道,使得(de)“三(san)舍(she)(she)(she)法”一度成了(le)當時全國小(xiao)學的(de)模(mo)式。不過,該制度很快遭人抵(di)制,這(zhe)不是變相將學生強(qiang)行排(pai)出了(le)“三(san)六九等”嗎(ma)?
可見,不(bu)止(zhi)是現代,古代的教育不(bu)公平現象(xiang)也很嚴(yan)重。
元朝(chao)時(shi)期(qi),學校教(jiao)育發展迅(xun)猛,至元28年(1293年),全國共設有學校21300余所。到(dao)(dao)了(le)明清時(shi)期(qi),義(yi)塾得到(dao)(dao)了(le)進一(yi)步(bu)發展。因為,義(yi)塾是免費的,所以解決了(le)窮人家(jia)小孩上學的問(wen)題。
今人讀書,看似升學壓力(li)大,但看古人,在科舉時(shi)代即(ji)使生于官宦家庭,沒有貨(huo)真價(jia)實的本領,畢業(ye)都是(shi)問(wen)題。
當然,他(ta)們(men)是可以花錢(qian)捐官的。
一、當前中國教育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教育體制上我國實行自上而下高度統一的行政管理體制,國家教育部制定全國的教育制度、教學大綱以及相關管理制度。國家頒布《教師法》、《義務教育法》來指導規范全國的教師任用、教師工資水平、教育收費和對教育的投入。但是我國幅員遼闊,實行統一的管理必然會帶來一系列問題。
(一)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
我國的基礎教育階段,實行從小學到初中九年義務教育。全國80%以上學校由政府舉辦,近九成的學生在公立學校就讀。但是幼兒園及非普高的職業學校以社會力量辦學較多。目前義務教育水平的均等化程度,基本上可以按照經濟發展水平程度劃分。從橫向上看,東西部地區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差距越來越大;從縱向上看,城鄉教育兩極化發展,各地區市、縣和鄉鎮的教育實力又存在巨大的差異。一方面中西部地區沒有足夠的師資力量,沒有標準的教育設施;另一方面東部地區教育資源過剩,通過奧數競賽、文體特長生等手段削尖腦袋往名校里面鉆。城鄉二元化的存在限制了教育的均衡發展。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存在著教育的非均衡發展問題,但是卻都沒有中國如此嚴重。
(二)教育經費來源單一且不足
我國實行"誰舉辦,誰出錢"的教育運行機制,教育部辦的學校由中央財政安排經費,各省和各地政府舉辦的學校由各自承擔辦學費用。義務教育的實施主要由縣級政府承擔。2011年,全國普通小學生均公共財政預算費用經費最高的北京市達到5836.99元,最低的貴州省僅僅為579.26元,前者大約是后者的十倍。與其他國家相比較,我國教育支出占財政收入的比例還不足4%,直到2012年我國政府才首次實現財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4%,這也是相當低的水平。
(三)教育理念陳舊腐化
教育觀念的落后是教育體制的悲哀。政府的手伸得過長,地方政府嚴格得將學校劃分成重點與非重點。從小學到高中,教育部門對學校考核的標準唯分數論,衡量的尺寸是初中考入了多少重點高中,高中考入了多少重點大學,通過這種"激勵機制"來提高學校的知名度,來給教師發獎金,到最后形成惡性循環。學生沒有掌握學習的技能,沒有學會獨立思考的方法,自然出現不了杰出的人才。更為重要的是,一旦進入大學,他們會發現書本上的知識與社會現實大相徑庭,造成他們對金錢、對社會現實畸形的認識。如今,大學里陳舊的教學大綱啟發學生的是功利主義,灌輸的是僵硬的意識形態,根本不能培育學生健康、獨立的人格。
二、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對策措施
(一)改變教育理念,培養多元化人才
我國的教育注重對知識的積累和灌輸,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尊重,注重對知識的掌握和繼承以及知識體系的構建。從小學開始一直強調語數外物化,甚至在高中大部分優秀的學生都是理科生,往往成績不夠理想的后進生都選擇文科,大大忽視了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以及人文素養的培育。
我們應該將強調的"不讓一個孩子輟學"轉變到美國教育提出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思路。①因此,首先應該從教育觀念上改變,思想上樹立新的教學目的。先成人后成才,以培養高素質,人格獨立的學生為目標,認識到并不是每個人都只有上大學這一條路,而應該讓學生了解生活的意義,讓每個人都可以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政府承擔更多的義務,完善教育管理體制
政府應該明確自己的職能定位。在義務教育階段投入大量的財政支持,保障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明晰省政府、市政府、縣政府之間的職權范圍,既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而在高等教育部分,政府則應該將更多的經歷投入到引導,監督方面,去行政化,讓內行領導內行,實行校長治校。對于出現不規范的地方加以懲罰或者補救,以類似于社區大學作為輔助功能,放開教育的管制。
(三)改變教育的非均衡發展
在教育的不均衡發展中,利用羅爾斯的觀點解釋更加有利:當各方不知道他在社會中的地位、階級出身、天生資質、自然能力、理智和力量等情形的時候,也沒人知道其關于善的觀念,其合理生活計劃和心理特征,各方也不知道這一社會的經濟或政治狀況。
自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出現"科舉"后,除了唐、五代和北宋前期,基本上每3年考一次,宋英宗趙曙在位時正式確立了三年開科一次。《宋會要輯稿 ·選舉一》記載,宋英宗在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十月六日,"詔禮部貢院,今后每三年一開科場。"
三年開科一次,古人稱"三年大比",這種考試制度一直沿襲至清末。"三年大比"制的確立,應該是受先秦時期相關做法的影響。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舜對自己任用的禹、后稷、皋陶等22名官員,首創"三歲一考功,三考絀陟"的考核辦法,每三年考核一次,根據三次考核成績決定升降,這是中國最早的"三年考"記載。
周代時,"三年考"已出現于學生考試中。據《周禮·地官》"鄉大夫"條:"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能者。"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每隔3年舉行一次大考,對在校學生的思想品德和知識水平進行考查,從中選拔出品德優秀、才華出眾的人。
舜的"三歲一考功"和周的"三年則大比"是否屬實?歷史上一直有不同說法,但"三年大比"在科舉考試中長期流行則是不爭的事實。那么,古代為什么不像現代高考一樣"一年一考"?根本原因是"三年考"已能滿足和適應各朝對人才的實際需求,"一年一考"反而效果不佳。如唐朝和之后的五代時期,每年的會試能及第的人數很少,有時只有三四人,后梁前期一兩年甚至無人應試。
當然(ran),"三年(nian)大比(bi)"也會(hui)影響人才選拔的(de)效(xiao)率(lv)。為了彌(mi)補(bu)周期過長的(de)缺憾,古(gu)代朝廷會(hui)通(tong)過"制舉"、"恩科"等特種(zhong)考試來作(zuo)調(diao)整,以(yi)突破(po)"三年(nian)一(yi)考"的(de)制約,給(gei)"等不及"的(de)優秀(xiu)學子提供機(ji)
原始社會,生產資料公有,群居,你血緣關系為紐帶組成氏族,社會公寓成為原始社會兒童教育的基本形式。
產生了名為“庠”的教育機構
原始社會兒童教育的特點:
1.社會公育是實施兒童教育的基本形式2.原始群落的老人是實施兒童教育的主要承擔者
3.原始社會兒童教育的內容與生產,生活實際密切相關
4.原始社會教育方法法簡單,主要是觀察模仿,口傳身授,在實際活動中進行教育
奴隸社會教育包括夏,商,西周這三個朝代
夏出現:序,校
《禮記?內則》中記載的學前教育計劃,作為中國教育史上最早的關于學前教育的記錄
宮廷學前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
為了加強對太子實施有效的教育,在奴隸社會時,建立了保傅教育制度與乳保教育制度
子師,慈母,保母合成“三母”
太保,太傅,太師合成“三公”
少師,少傅,少保合成“三少”
最早實施胎教的是西周文王的母親,太任
奴隸社會時期學前教育的特點是1.原始社會的兒童社會公育已經消失,家庭承擔教育學前期兒童的任務2.學前教育具有明顯的階級性和宗法性3.學前教育與學校教育你有了證明確的年齡劃分,初步制定相應的學前教育計劃4.奴隸社會的最高統治者對學前教育尤為重視,不僅建立了針對君主教育的保傅教育制度,與乳保教育制度,還提出了實施胎教的要求
一,封建社會學前教育教育的目的
1.為培養統治人才服務? ? 2.齊家治國? ? 3.光耀門楣
二,學前家庭教育的內容
1.兒童生活常規的教育培養
2.初步的道德教育
①孝悌
孝悌之道更是成為古代道德的根本,在封建社會中,培養幼兒的孝悌觀念,也就成為學前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
②重儉? ? ③誠信? ? ④為善
三,文化知識教育
史游《急就篇》,南朝周興嗣的《千字文》,宋代王應麟的《三字經》,無名氏的《百家姓》
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是《三字經》
古代家庭教育重視對幼兒進行詩賦知識的培養。最常用的教材有《唐詩三百首》《千家詩》和北宋汪洙的《神童詩》唐人李瀚《蒙求》
四,幼兒身體保健教育
《黃帝內經》是古中國古代最早的醫學著作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提出了“外象內感”的胎教理論
一,顏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顏之推《顏氏家訓》后世稱此書為“家教規范”一部系統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書
1.提倡盡早施教? ? 2.提倡威嚴有慈? ? 3.重視語言教育? ? 4.強調真才實學? ? 5.重視風化熏陶
一,朱熹的兒童教育思想
朱熹《小學》朱熹還親自制定了兒童學規,其中《童蒙須知》影響最大
1.重視蒙養教育
2.強調學“眼前事”養成行為習慣
3.在內容上,提倡“歌詩”“習禮”和“讀書”的全面教育
4.在教育方法上,提倡“誘”“導”“諷”的教學方法
他提倡把知識,禮儀等的傳授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征相結合,同時把兒童的身體鍛煉和道德涵養聯系在一起,傳授全面的教育,使兒童得到全面的發展。
? 1902年,管學大臣張百熙奉命草擬了《欽定學堂章程》,即“壬寅學制”,但此學制雖經頒布,并未實施。
? 1904年,張之洞,張百熙,榮慶《奏定學堂章程》即“癸卯學制”確定了更為詳備的近代學制系統
《學校系統改革》“壬戌學制”才有美國的“633”學制,確定了學前教育在學制體系中,作為國民教育第一階段的地位
《奏定蒙養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這是中國近代學前教育的第一個法規,設蒙養院為學前教育機構
1903年秋,湖北巡撫端方在武昌創辦了幼稚園,這是中國最早的公立幼兒教育機構
學前教育機構有兩種
1.日本式的? 2.宗教式的
康有為是“兒童公育”思想的首倡者
《大同書》論述了兒童公育的方法。育兒之法和育幼之法以“開兒知識”為目的,旨在“養兒體,樂而魂”。
《大同書》中揭露了封建社會制度對人的約束,以及傳統的封建家庭教育不合理的教養方法,對兒童的影響,強調環境對兒童的重要性。
蔡元培制定和頒布了“任子癸丑學制”將學堂更名為學校,蒙養院改稱蒙養園,收未滿六歲的兒童。
1928年10月,有陳鶴琴和胡叔異負責,著手進行幼稚園課程標準的擬定工作。
《幼稚園課程標準》分幼稚教育總目標,課程范圍,教育方法要點三方面內容。
一,私立民辦幼稚園
1.廈門集美幼稚園有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創辦
2.熊希齡在北京香山創辦北京香山慈幼院
3.南京鼓樓幼稚園是陳鶴琴先生在1923年創辦
4.南京燕子磯鄉村幼稚園是中國第一個鄉村幼稚園,創立于1927年11月,陶行知主辦,辦園宗旨是建設中國的,省錢的,平民的幼稚園。
5.上海大同幼稚園,在1929年,周恩來
6.上海勞工幼兒團,是1934年在陶行知的領導下建立
是沒幼稚師范學校于1927年9月1日創立,他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所獨立的幼稚師范學校
一,公立幼兒師范學校的誕生
1.1940年十10月,中國第一所獨立的公立幼兒師范學校_-----江西省立實驗幼兒師范學校,校長是陳鶴琴
一,創辦適合國情的幼兒學
陶行知,三種大病,外國病,花錢病,富貴病
具體做法如下
1.創辦適合中國國情的幼兒園? ? 2.建設省錢的幼兒園? ? 3.建設平民化的幼兒園
二,解放兒童的創造力
陶行知是創造教育首創者
1.解放兒童的頭腦? ? 2.解放兒童的雙手? ? 3.解放兒童的嘴巴? ? 4.解放兒童的空間? ? 5.解放兒童的時間? ? 6.解放兒童的眼睛
一,如何培養兒童的創造力?
1.需要充分的營養? ? 2.需要建立良好的習慣? ? 3.需要因材施教
采用“藝友制”的方法培養幼稚教育師資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提出和論述了“生活知教育”“社會級學校”“教學做合一”等基本觀點。
毛澤東贊譽他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張雪門提出行為課程概念
一,幼稚師范教育的實習和見習
張雪門認為,主要有四種實習基地,中心幼稚園,平民幼稚園,嬰兒教保園和小學。
陳鶴琴《家庭教育》
針對幼兒園發展提出了15條主張
1,幼稚園要適合國情2.幼稚園要和家庭合作3.凡是兒童能學的而又應該學的,我們都應教他們4.幼稚園的課程應該以自然和社會為中心5.課程設置應該做到計劃性與靈活性相統一6.課程首先應該考慮到小兒童的健康7.幼兒園應特別注意音樂8.幼稚園應有充分適應的設備10.幼稚園應采用游戲式的教學方法11.幼稚生的戶外活動要多12.幼稚園應多采用小團體式的教學法13.幼稚園的教師應當是兒童的朋友14.幼稚園的教師應當有充分的訓練15.幼稚園應當有種種標準,以隨時考察兒童的成績
陳鶴琴指出,課程結構以“五指活動”為基本成分。五指活動包括1.健康活動2.社會活動3.科學活動4.藝術活動5.語文活動
一,“活教育”理論
1.“活教育”的目的論
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
2.“活教育”的課程論
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
3.“活教育”的方法論
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張宗麟,我國幼兒教育史上第一位男性幼稚園教師
張宗麟提出幼稚園課程概念,他認為幼稚園課程可以有兩種劃分方法:1.以兒童活動分類2.以學科分類
幼稚園課程內容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1.學習者本身2.學習者與社會的關系
1951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頒布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個學制,即《關于改革學制的決定》改“幼稚園”為“幼兒園”。
1952年7月頒布的《師范學校暫行歸程》規定:師范學校得附屬幼兒師范科,師范速成班,短期師資訓練班等,同時還規定“應設附屬小學或幼兒園為實習場所”。
由于政府對幼兒園師資培養的重視和制定了切合實際需要的多種政策,是正規幼兒師范學校與各種培訓相結合的手段,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造就了一批中等和高級的幼兒教育的生力軍。
1996年3月國家教委頒布了《幼兒園工作規程》。該規程確定幼兒園是對三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制度的基礎階段
993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取得幼兒教師資格,應該具備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2001年9月,教育部頒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2)》是21世紀我國第一個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
一,古埃及的學前教育
1.宮廷學校2.僧侶學校3.職官學校4.文士學校
一,古代印度的幼兒教育
古代印度的幼兒教育,培養幼兒的宗教意識,并不是為了繼承傳統或是振興民族。
古印度人被分為四個種姓1.婆羅門2.剎帝利3.吠舍4,首陀羅
1婆羅門教的幼兒教育
2.佛教的幼兒教育
一,斯巴達的幼兒教育
培養軍人
斯巴達教育的總特征為單純的軍事體育訓練和性格訓練其教育,目的是培養性格堅強,英勇善戰的軍人。
一,雅典的幼兒教育
提倡德智體美和諧發展
培養有文化,有修養,并且多種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一,古希臘的幼兒教育思想
柏拉圖《理想國》公元前387年,他創辦了一個學園,取名阿卡德米學園
柏拉圖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優婚優育教育問題的教育家
亞里士多德作為一位最偉大的,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被馬克思譽為“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
亞里士多德是西方教育史上首次論述“教育適應自然”原則的教育家
昆體良《雄辯術原理》又譯為《演說家的教育》這是西方第一本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系統著作,在教育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
一,英國的學前教育
歐文是19世紀英國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于1816年創辦的新蘭納克幼兒學校,是英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學前教育機構
懷爾德斯平1820年懷爾德斯平在倫敦斯平脫地區開設了一所幼兒學校
懷爾德斯平提出了“開發教育方法”
這種方法包括五個方面1.激發好奇心2.通過感覺教學3.從已知到未知4.讓孩子們獨立思考5.把教學和娛樂結合起來
懷爾德斯平還設計了“游戲場”“階梯教室”“旋轉秋千”“教學柱”“置換價”等教具
福祿貝爾幼兒園運動對英國學前教育的發展產生了兩方面的影響1.引進福祿貝爾幼兒園后,學前教育機構開始存在著兩種并立的制度:一種是原來以收容工人階級和貧困階級子女為對象的幼兒學校,另一種是以中上層階級子女為對象的幼兒園。2.幼兒園學校自身的發展也受到福祿貝爾運動的影響,福祿貝爾精神滲透到幼兒學校中,如開始減少讀,寫,算訓練的時間,從而增加游戲的時間,突出學前教育的特點。
一,法國的學前教育
奧柏爾林的“編制學校”1770年創設的
法國的幼教機構開始向雙軌制方向發展
最早將福祿貝爾幼兒園引進法國的是別勞夫人,他是福祿貝爾的得力助手
1881年,法國通過《費里教育法》,這個法令中確立了國民教育的“免費”“義務”“世俗化”三條原則。同年8月,將托兒所等要叫機構統一改稱“母育學校”并將其并入公共教育系統。1881年的教育法令基本上確立了法國的近代幼兒教育制度。“母育學校”作為法國統一幼兒教育機構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一,德國的學前教育
巴烏利勒保育所
福祿貝爾把這所學校命名為“幼兒園”。創制出一套稱作“恩物”的教學用品
一,俄國的學前教育
別茨考伊無“莫斯科教養院”
1866年在彼得堡發行了俄國最早的學前教育雜志——《幼兒園》。
烏申斯基“俄國教育科學的創始人”被稱為“俄國教師的教師”
烏申斯基的教育代表作是《人事教育的對象》
主要教育思想
1論教育的民族性原則? ? 2教學論思想
一,美國的學前教育
1855年,德國移民瑪格麗特?舒爾茨在美國的威斯康星州瓦特鎮創辦了一所幼兒園,德語幼兒園
美國第一所英語幼兒園是美國婦女伊麗莎白?皮博迪創立的,他是美國的學前教育,得到了普及和發展,因此,它被美國人尊為美國幼兒園的真正奠基人。
1873年,美國第一所公立幼兒園在密蘇里州的圣路易斯是建立,這實際上是在一所公立小學里附設的幼兒園,創立者是當時的圣路易斯市教育局長威廉?哈里斯。
一,日本學前教育
日本學前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國立幼兒園是東京女子師范學校附屬幼兒園
1893年,民族人士赤澤鐘美夫婦在新瀉市創立了日本學前教育史上的第一個托兒所,專門為看管平民的子女而開設的
1899年頒布了《幼兒園保育及設備規程》。這是日本政府制定的第一個有關幼兒園的綜合而詳細的法規
除了中村正值外,日本的關信三,飯島半十狼等在傳播福祿貝爾教育思想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貢獻
夸美紐斯《母育學校》這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統論述學前教育的專著
夸美紐斯《大教學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體系完整的教育學著作
夸美紐斯《世界圖解》這是歷史上第一部依據直觀原則編寫的,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的,看圖識字課本
“教育適應自然”原則是夸美紐斯教育體系的一條指導性原則,是他提出的教育主導原則,這原則貫穿于夸美紐斯整個教學思想之中
在《大教學論》中構筑了一個適用于一切男女兒童四級單軌學制
論進入公共學校的準備,正確的準備應該是1.在兒童接近入學的時候,父母,家庭教師和監護人應當以快樂的心情盡力鼓舞兒童,消除兒童對學校的焦慮感和恐懼感,喚起兒童對學校生活的向往2.要激發兒童的求知欲望,換起兒童學習的興趣。3.激發兒童對于未來教師的信任感和愛戴。
洛克《教育漫話》洛克受培根思想的影響,反對“天賦觀念論”,提出“白板說”,他認為人出生后,心靈如同一塊白板
盧梭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論,自然主義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要“歸于自然”《愛彌爾》
盧(lu)梭指出,人要(yao)接受的(de)(de)教(jiao)育(yu)(yu)有三個,即“自然的(de)(de)教(jiao)育(yu)(yu)”“人的(de)(de)教(jiao)育(yu)(yu)”“事物(wu)的(de)(de)教(jiao)育(yu)(yu)”
本(ben)文(wen)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9138.html.
聲明: 我(wo)們致力于保護作者(zhe)版(ban)權,注重分(fen)享,被刊用(yong)文(wen)章因無法(fa)核實真實出處,未(wei)能及(ji)時(shi)(shi)與(yu)作者(zhe)取(qu)得聯系,或有版(ban)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li)(li)員(yuan),我(wo)們會立即(ji)處理(li)(li),本站部分(fen)文(wen)字與(yu)圖(tu)片資(zi)源來自于網絡(luo),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duo)信(xin)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wu)或侵犯了您的合(he)法(fa)權益(yi),請立即(ji)通(tong)知(zhi)我(wo)們(管理(li)(li)員(yuan)郵箱(xiang):),情況屬實,我(wo)們會第一(yi)時(shi)(shi)間予(yu)以刪除,并同時(shi)(shi)向(xiang)您表示(shi)歉意(yi),謝(xie)謝(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