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王莽篡漢和西漢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外戚勢力的發展一發不可收拾

揭秘歷史故事 2023-06-13 15:13:01

王莽篡漢和西漢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外戚勢力的發展一發不可收拾

你真的了解王莽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王莽篡漢的前因后果,盛極一時的西漢王朝就此走向覆滅

西漢,作為第一個可以讓中國人以國名為族名的國家,其強盛自然毋庸置疑。西漢王朝,對外東拓朝鮮、南據越南、西逾蔥嶺、北達陰山,又鑿通西域、兵克匈奴,使得中國第一次成為了雄踞東方的亞洲雄獅。這也使得我們華人在那之后,以“漢人”自居,這是一個民族來自血液深處的驕傲。

但正是這樣一個聲威赫赫的國家,足以流傳千古的強大王朝,卻也沒有熬過兩百年之期,公元8年,由劉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漢王朝驟然滅亡。而其滅亡的直接原因竟是外戚王莽的篡權奪位。

公元前1年,正值風華年紀的漢哀帝劉欣突然駕崩,年僅九歲的漢平帝劉衎猛然上位。劉衎繼位之后,被劉欣撤銷的王莽重新回到了大司馬之位,一手獨攬天下大權。此后為了穩固自己的位置,更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漢平帝,使得自己的勢力更加強大,地位更加穩定。

到了公元六年,也許是不再滿足于一人之下的高位,也許是感到長大之后的漢平帝已經開始對自己不滿,王莽竟直接出人意料卻也是情理之中的毒殺了平帝劉衎,改立孺子嬰為皇帝。

可是孺子嬰成為皇帝時只有兩歲,試問一個兩歲的皇帝,有什么理由和能力主理朝政,哪怕他是皇帝,因此執掌天下的權利自然而然的繼續落在了王莽的手中,而且比之前要更為集中且巨大,孺子嬰實則不過是一個明面上的“假皇帝”,他王莽才是暗地里的“真皇帝”。

之后,王莽更是越來越不甘于做暗地里的皇帝,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為自己正名,坐上明面上的那張龍椅。于是他以雷厲風行的手段掃除了一大批反對勢力,再加上他早期以勤儉和善的面目所聚集起的一大批支持者的簇擁,沒多久王莽終于如愿的登上了他夢寐以求的皇位。

公元8年,太皇太后被迫交出玉璽,王莽接受年僅4歲的孺子嬰禪讓。于是,王莽登上了帝位,改長安為常安,建立了在中國歷史上一閃而逝的新朝,諾大的西漢王朝就此破滅。

王莽篡位和西漢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外戚勢力的發展一發不可收拾

1,王莽背后的外戚勢力,皇室根本無法控制

前文已經提到,王莽篡位其實只是西漢滅亡的直接原因,也就是導火索,西漢的滅亡,自然不會是這短短幾年時間的發展就能促成的。西漢滅亡的根本原因,也就是王莽能夠成功的根本原因,其實是因為西漢的外戚,勢力太過強大,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皇權,而皇室根本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

首先就是王莽背后的王家,也是王莽篡位的直接支撐力。王家最出名的除了王莽,還有一個女人,她就是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王政君當了六十余年國母,輔佐了四任皇帝。漢元帝,漢成帝,漢哀帝,劉衎,權利和實力愈漸加深,到最后不僅是王政君本人的位高權重到了凌駕于皇帝之時地步,連帶著她的娘家王家,勢力也已經不是皇室能夠控制的了。所以,有著王家作為靠山的王莽,根本就不會是王室能夠駕馭或者壓制的。

2,西漢從建國伊始就,就留下了榜樣禍根

其實縱觀整個西漢的歷史,王家的發展并不是獨一份,早在西漢建立之初,就早已經發生過這樣的例子。

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呂后,可以說西漢的建立,根本離不開劉邦這個背后的女人。而且呂后本身更是一個權力欲望極大的女人,如果不是因為當時封建禮儀太過嚴苛,我想她根本不建議廢劉氏而自立,取代后世的武則天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皇,畢竟在劉邦死后,她幾乎已經把持了整個朝政。當然,即便沒有皇帝的名義,呂后也可以理解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帝”,畢竟她的權柄不在歷史上任何帝皇之下。

作為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時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呂后甚至被司馬遷列入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后來班固作漢書時仍然沿用此記載。后世更是將她和唐朝的武則天并稱為,為“呂武”。而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也是由呂后一手開啟。

在劉邦去世后,劉盈即位為帝,呂雉便開始獨掌大權。劉邦時期所寵幸的妃子都被呂后所囚禁。尤其是在公元前188年八月戊寅,劉盈憂郁病逝之后,呂后的權利更是變得空前強大。他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首先就打擊了以劉氏諸侯王為首的政治上的反對派,殺掉趙王劉友和梁王劉恢。又大肆重用其寵臣審食其。然后布置黨羽,大封諸呂及所愛后宮美人之子為王侯。

在呂后當政期間,他的兩個已故的哥哥都被封了王,大哥呂侯為悼武王,呂釋之為趙昭王,呂家的勢力可見一斑,而這也是她封立諸呂為王的開端:

高后元年(前187年),封侄呂臺為呂王,呂產為梁王,呂祿為趙王,侄孫呂通為燕王,追尊父呂文為呂宣王,封女兒魯元公主的兒子張偃為魯王,將呂祿的女兒嫁給劉章,封劉章為朱虛侯,封呂釋之的兒子呂種為沛侯,封外甥呂平扶柳侯。

高后二年(前186年),呂臺去世,謚號肅王,封其子呂嘉代呂臺為呂王。

高后四年(前184年),又封其妹呂媭為臨光侯,侄子呂他為俞侯,呂更始為贅其侯,呂忿為呂城侯。呂后先后分封呂氏家族十幾人為王為侯。

整個劉氏皇朝的權柄,幾乎已經完全被呂氏架空,就連當時的皇帝劉恭,因為知道了自己并非呂后親子而對其不滿,都被其廢掉了帝位,并暗中殺了。

正因為建國時埋下的榜樣禍根開啟了后來者的貪念,所以此后的整個西漢,外戚專權的例簡直多不勝數。這也就成為了外戚篡位成功的根本原因。

3,皇帝大都沒有根基,離不開外戚的扶持

那么西漢的外戚勢力為什么會形成如此盤根錯節的裂變式發展,以至于最后一發不可收拾呢?這背后的一個原因無非就是因為西漢皇位的傳承有極大的問題,皇帝在上位前大都沒有什么勢力,必須要依靠母族或妻族的幫助扶持才能坐穩皇位,這其中甚至包括的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

劉邦打天下,我們都知道離不開兩樣東西,一是他那莫名其妙的運氣,二是豐沛子弟的極力幫襯。前者沒什么好說的,在這里我們來理理第二個,豐沛子弟幫襯。

劉邦打天下,在明面上大家都知道的便是周勃、樊噲、夏侯嬰、蕭何這幾個沛縣的老鄉,蕭何沒什么好說的,是一個真正有能力有氣度有學識的賢臣,而其他幾個原本都只是劉邦的狐朋狗友,誰都沒有想到他們幾個會成為一國的開國功臣。

但是事情真的這么簡單嗎?一個十里亭長,依靠幾個趕車的、殺狗的就能打下天下?哪怕他們確實有幾分實力義氣,顯然不可能。事實上劉邦得到了當時沛縣的極大家族的支持,其中最大的助力就是他老婆呂雉的家族——呂家。

呂家并不是沛縣本地人,而是來沛縣必亂的外地豪族,在一州之地都極有名望。當時呂公來到沛縣時,當地地方豪紳立刻就對其熱情招待,縣令更是傾心相交,其家族勢力,可見一斑。呂氏財力雄厚,也正是靠著呂家劉邦才成功的拉起來自己的隊伍,真正加入到了打天下的行列。

所以等到劉邦稱帝之后,呂家就是居功至偉的功臣,而且哪怕劉邦可以處理其他功高震主的人,也無法處理呂家,因為隨著漢軍的發展,呂家的勢力早就已經盤根錯節了。而劉邦死后,呂家的能量就爆發出來了,否認單憑呂一女子之力,恐怕還不能如此做大。

包括后來的繼位皇帝也都是如此,漢文帝劉恒之前的皇帝,全部都要依靠呂家才能坐上皇位,漢文帝之后到漢武帝,又是依靠竇氏才能高坐九五,漢昭帝到漢宣帝又是靠著霍家的支持才能登基掌權,之后的漢元帝一直到西漢滅亡之前的全部皇帝,又都是背靠王家。就連鼎鼎大名的漢武帝劉徹,也是藝考生母族竇氏才成功登基,也是在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竇太后去世,漢武帝才得以真正掌握大權。而漢武帝的功勛,也更離不開妻族衛家的幫助。

結語

正因為皇帝的登基和掌權都必須依靠外戚家族的支持,所以才給了外戚勢力發展的空間和養分。而西漢的皇帝之所以必須依靠外戚家族的支持,自然便源于立嗣的問題,西漢的每個皇帝,都高祖武帝,到元帝哀帝,上位之前在朝中大都沒有什么根基,細心的朋友都可以發現,西漢的皇帝不是幼年上位,就是外地的封王被扶正。

其實西漢的皇帝不是沒有想過打壓王莽,漢哀帝劉欣在位期間,曾經廢了王莽的大司馬之位,可惜他英年早逝,而漢哀帝死后,因為王家的勢力太過強大,王莽很快就回到了大司馬的位置上。從中也可以看出西漢外戚勢力的一角。

漢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漢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統治者無能,宦官專權。
外戚專權,威脅到皇帝,甚至毒害皇帝,使繼任皇帝過多的小齡化,無法控制大局,治理朝綱。2.到東漢后期,皇帝寵幸宦官,使宦官橫行專權,最后王全敗落他人之手,漢朝滅亡。

漢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有獨尊儒術方面的因素嗎?)

每個朝代都會滅亡,沒有什么根本原因。而中國古代大的朝代,都在300-400年左右,當然,這要算上朝代的延續。南宋叫宋朝,北元、南明就不叫元朝、明朝了?憑什么!
一個政權,在一段時間以后,政治上的缺點就會暴露出來。西漢最重要的政治漏洞就是外戚,實際上從漢武帝開始,已經在著手打擊外戚,可是由于在昭宣兩朝,由于霍光和宣帝是貧民皇帝等原因,外戚又開始起勢。到了元帝時期,由于各種社會矛盾激化,西漢滅亡就無法避免了。之后王莽漸漸的取得了政權,最后篡漢。
東漢由于沒有丞相,所以中樣政權一直是個權力真空,這就導致了宦官、外戚的輪流專權。好在東漢沿用西漢的地方制度,所以地方上還算踏實。可是到了漢末,大將軍何進被宦官所殺,何進余黨又殺掉了宦官。宦官、外戚勢力被打擊殆盡。中樣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可是在黃巾之亂中得到了募兵權的刺史和州牧們,卻在中樣的爭奪中,紛紛自治。當然,漢末的刺史,多半沒什么本事,一些有本事的人,就看到了這個機會,來奪取刺史和州牧的權力。
比如在冀州,刺史是韓馥,結果袁紹連蒙帶騙,奪得了冀州。這和三國演義記載的差不多,這里就不具體說了。在兗州,刺史劉岱被黃巾余黨殺掉,兗州迎接曹操作為刺史。徐州陶謙在臨死的時候把徐州交給劉備。荊州刺史王睿被孫堅殺死,董卓任命劉表為荊州刺史。劉表單騎上任,和當地的大家蒯家和蔡家結了親,慢慢的控制了荊州大部分地區。劉焉謀得了益州刺史的位置,死后經過一番爭斗,劉璋才順利繼位,但是張魯已經自立。
最后,東漢還是亡于外戚,只不過這個外戚同以前的頗有不同,是強加上去的外戚。
可以說,漢繼承了發揚了秦的政治體系,加以修改,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漢朝的400年統治,如果加上蜀漢43年,還要更長。就是這種比較靠譜的政治制度的體現。但是漢朝滅亡,說明了這套制度已經行不通了,以后魏晉依然延續這種制度,終于釀成了大禍,出現了“永嘉之亂”,也就是所謂的五胡亂華。
董仲舒上的“天人三策”,的確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句子,不過漢武帝并沒有完全采納。漢武帝一朝,基本是儒、道、陰陽、縱橫等等家并用,如果你想知道,我可以舉出很多史實。而武帝一朝,丞相也只有公孫弘一個人是儒生,董仲舒雖然頗受尊重,但是官職卻很小,也不在中樣。所以說,漢武帝獨尊儒術,是一種錯誤的說法。而到了昭宣之治的時候,由于漢武帝窮兵黷武,社會經濟受到了很大的破壞,兩個皇帝基本采取了休養生息的作法,也不能視為尊儒術。而在選官制度上,一直到魏晉,仍然以推舉制為主,朝廷任用的大部分都沒有儒學背景。比如到了唐朝,儒生就很多了。到了宋朝,即使不是通過科舉當官的,也想弄個假文憑。這叫做獨尊儒術。

漢朝滅亡的原因是什么?

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部分。劉邦是西漢開國皇帝。在漢朝統治期間,我國的國力逐漸增強。

特別是漢武帝統治的時候,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來實施。

那么,這是在大秦帝國之后建立起來的另一個強大的帝國,又是因為什么原因而走向衰弱的呢?


一、西漢被漢元帝的手毀損了。

漢朝在漢朝由劉邦自創,逐漸成熟,漢朝后期漢元帝的愚蠢無能,自取滅亡漢。

 漢元帝幾乎都有一個昏迷君應有的特征。他不論自己的思想,總是喜歡隔壁的宦官為了稱贊而說的話,甚至相信宦官的讒言而殺死了自己的師傅。

 從那以后,他就成了一個徒有虛名,沒有實權的皇帝,權力全掌握在身邊的宦官和親戚手里,不聽皇帝的意見,擅自下了命令。

之后王莽篡位,徹底結束了西漢的統治。

總的來說,西漢的衰敗主要是由于皇帝的無能和宦官的執政,使得朝廷的混亂迅速消亡。


二、東漢的衰弱是長期累積下來的。

 現在談論東漢。西漢和東漢之間有王莽推翻了西漢王朝。王莽的統治引起了全國各地的暴亂。最后王莽統治了一段時間后,被下位殺害了。

 王莽被誰推翻了?我是劉秀。和西漢皇室有血緣關系。而且,由于這僅有的血緣關系,漢朝再次建立起來。但是這個時候的漢被稱為東漢。

東漢真正的衰弱在漢恒帝在位時期。

 漢恒帝沒有吸取漢元帝的教訓,走在漢元帝的古道上,寵愛宦官,導致了和朝廷和西漢元帝在位期間一樣的混亂。

雖然外戚掌握著皇帝的權力,但是皇帝已經是沒有存在感的傀儡了。

 東漢時代的皇帝,到了后來基本上都是劣質的,即使有治理國家的想法,也沒有從外戚和宦官手中奪回權力的能力了。漢朝獻帝的時候,東漢幾乎滅亡了。

三、西漢和東漢滅亡的原因是一樣的。


無論西漢還是東漢,皇帝的治理不正確,所以漢朝滅亡了。

據說漢朝在強盛期突然衰弱到滅亡,這是毫無疑問的。漢朝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

 只是統治者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所以對很多國家做了有害的事情,但是自己還沒有意識到。漢朝時代看起來很強大,實際上已經是空袋子了,隨時都會被翻倒。

所以最后看起來很強大的漢朝是從分成三國開始的。

西漢滅亡的原因是

西漢滅亡的原因:

 西漢末年,政治日益腐敗,土地兼并成風,社會動蕩不安。面對這種形勢,有不少人向朝廷提出解決危機的辦法。

 漢哀帝時,大司馬師丹針對當時豪富吏民訾數巨萬,而貧弱愈困的現象,提出對貴族豪富占田及奴婢的數量加以限制。

 由于當時絕大多數豪強地主、貴族官僚都早已超過最高限額,因不愿放棄自身利益,所以這個建議剛一提出,即被束之高閣,成為一紙空文。

 內外交困的漢哀帝,在社會上、包括一部分官僚地主中,已經失去威望。 外戚世家出身的王莽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迅速崛起, 王莽不受新野田而上書頌其功德者竟達48700人。

 各地方官吏也不斷向王莽獻祥瑞,為其制造代漢的輿論。王莽就在地主官僚的擁護下,由"安漢公"到"假皇帝",終在公元八年十二月,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

擴展資料:

西漢的建立

 西漢的建立時間為公元前202年。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經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國號漢,定都長安(今陜西西安)。

 西漢在諸多制度上承襲了秦制,漢初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國策,社會經濟迅速恢復,農業、手工業及商業空前繁榮,史稱文景之治。

 劉邦建國稱帝時已過半百,步入晚年變得日益猜忌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特別是那些異姓王們。結果臧荼、張敖、韓王信、彭越、韓信、英布等先后被廢殺。

 英布還起兵反了,劉邦抱病親征才平了他。之后其封國則轉入劉氏子孫手中。只有吳氏的長沙國幸免。高祖十二年,劉邦曾殺白馬為盟,訂下誓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這就是歷史上的“白馬之盟”。不僅如此,他還對蕭何起了疑心。逼得他設法自污聲名以繹帝之疑,最后也差點不得善終。

 其逝前還打算殺了忠直的樊噲,因他同是呂氏之婿,擔心他助呂作亂。后因陳平的保護及劉邦駕崩才躲過一劫。

王莽篡漢:

 公元5年(元始五年),平帝病,王莽以自身祈禱上天代平帝病死;但是在公元5年(元始五年)十二月平帝卻死了。皇太子孺子嬰只有兩歲,太皇太后據群臣之意,叫王莽代天子臨朝聽政。

 稱假皇帝,臣民則稱為攝皇帝,自稱“予”。第二年,東郡太守翟義及槐里人趙明、霍鴻起兵反王莽,聲勢浩大,王莽派王邑平息,稱帝之心浮現。此時讖緯禪讓之說盛行。

 符命、圖書,層出不窮,如“求賢讓位”、“漢歷中衰,當更受命”、“天告帝符,獻者封侯”,王莽則大加利用,獻符命的人,皆得豐厚賞賜,有名哀章之人。

 更獻上金匱策書至漢高祖廟,大意言王莽為真命天子,表中有十一人都有官銜,次日王莽則入高祖廟拜受,御王冠即皇帝位,定國號為”新“,王莽年五十四歲。

 至此,西漢滅亡,王莽達到了他的托古改制、篡漢自立的政治野心, 從安漢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計八年,中國歷朝除了貴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開篡奪之例。

 王莽篡漢其實是順應歷史要求的,西漢后期社會危機深重,政治動蕩,人心思變,整個社會流行所謂漢室當“更受命”之說。這種思潮為王莽篡漢創造了一個輿論上的思想準備。

 但是,王莽篡漢以后的改革思想和謀求私利的野心常常結合在一起,使改革的內容十分混亂,其結果是更加激化了社會矛盾,終于導致了綠林、赤眉農民大起義,王莽的新王朝被推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王莽篡漢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90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