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以人傳”,書法家作品的風格,最終是書家個人情性、品格的自然流露。不斷研習古代碑帖,心儀古人風范,則會對個人的人格塑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歷代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在其書風上傳承王羲之而又自成風骨,便是一例。
王羲之是中國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有“書圣”之稱。而唐太宗成了將王羲之推上“書圣”位置的關鍵人物。
命人臨摹《蘭亭序》
唐太宗對于王羲之的偏愛,可從“蕭翼賺蘭亭”事件中表露無遺。彼時監察御使蕭翼奉旨,從王羲之第七代傳人智永禪師的傳承弟子辯才手中,巧取到王羲之《蘭亭序》,真跡得手后轉呈唐太宗。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唐蕭翼賺蘭亭圖》一幅橫卷,畫家閻立本將蕭翼的狡獪得意,及辯才和尚的錯愕失神,以鮮明對比手法,將兩人面部表情傳神描繪下來,在這樣的渲染之后,使得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又多了一段經典傳奇。
唐太宗得到《蘭亭序》之后,更為世人增添了許多書法故事。影響最大的,即是太宗令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按原墨跡“臨摹”復制,從此《蘭亭序》得以廣為傳播。
唐太宗生前將《蘭亭序》視為至寶,死后也沒有釋手之意,他臨終前囑咐兒子李治,一定要將《蘭亭序》入棺陪葬。
李治無違父命,用玉匣裝著《蘭亭序》與唐太宗一并葬于昭陵;但《蘭亭序》并未因此被埋沒……自唐太宗將王羲之書法推上“書圣”之后,王書即是各書法大家爭相學習的經典。
雙勾填墨法以假亂真
唐太宗時,王羲之的書法有3000多卷,到宋太宗時只剩160余件,今天全世界存世的王羲之摹本僅20件。
彼時,唐太宗在褚遂良等人的精鑒下,一路搜羅王羲之的名跡珍品,“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王字遂成為有唐一代最為風行的書體。唐太宗對王羲之書是真心熱愛,傾力保存進而推廣。其中影響最大的三件事:一是命虞世南等書法名家或臨或摹天下第一的《蘭亭序》;其次以“雙勾填墨法”保留王羲之墨跡;第三是將王羲之字集字翻刻刊行于世。
目前存世的王羲之墨跡中,有許多被鑒定為唐代的摹本。例如: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的《快雪時晴帖》,被鑒定為唐摹本;遼寧省博物館藏的《姨母帖》及《初月帖》,是《唐摹萬歲通天帖》之中的兩件帖;上海博物館藏《上虞帖》,為唐摹本;在美國的《行穰帖》,是硬黃雙勾填墨本;日本皇室藏有《喪亂》《二謝》《得示》等三帖;日本私人收藏《妹至帖》及近年才公開于世的《大報帖》等,均被鑒定為唐雙鉤填墨摹本。
“雙勾填墨”亦稱“雙鉤填墨”,始于唐朝太宗年間,主要目的是復制王羲之的墨跡,在書法復制的方法中,這門技術要求最高,最耗時耗工,但也最接近真跡。是以較透明的硬黃紙,覆于書跡上,先以細筆勾描輪廓,再用墨填補,精準者與真跡幾乎無差別。
集字復制廣為散布
唐太宗對于王羲之書法喜愛至極,除了找書法名家臨摹《蘭亭序》,又以“雙勾填墨法”復制王羲之墨跡;再者是將王羲之書法以集字方式,組合成一篇文章,并制成碑刻,無盡復制,廣為散布。
貞觀十九年玄奘三藏法師自印度取經返回長安,唐太宗請法師于弘福寺翻譯佛經,三年間總共完成657部,太宗也為此撰寫序文,并刻碑紀念,名為《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此碑有兩種:
其一是由當時的楷書名家褚遂良書寫,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完成,立于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又稱為《雁塔三藏圣教序碑》;其二是弘福寺的懷仁法師以集王羲之的書跡方式,所編輯而成的《集王羲之圣教序碑》,于咸亨三年竣工。
懷仁法師集王羲之書法成碑,是書法史上的首創。此碑的集字,均由內府所藏王羲之真跡中直接摹出,是集王羲之的書法大成。距今千余年前,在沒有照相與影印技術的當時,是一件極為艱困的事情。
懷仁法師潛心24年才完成此巨作,此石描摹精湛,點畫及使轉各顯其勢,重現王羲之書法妍美的風韻,后人以“天衣無縫,勝于自運”稱頌此碑。
除了《大唐三藏圣教序》,目前還可以看到僧大雅于唐玄宗開元九年完成的《集王羲之興福寺碑》(明代出土時已斷裂,又稱《興福寺斷碑》);及大和六年唐文宗李昂,敕令完成的《集王羲之書金剛經》,碑石已佚失,僅存拓本。
自成風骨的唐太宗
將名家書法的墨跡,匯集成帖刻成范本,并椎拓剪裱成冊,供人學習的字帖,稱為“法帖”。最早刊刻的法帖,是宋代仁宗時所制《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共十卷,有帝王、名臣及著名書法家百余人,計420篇作品。第一卷是帝王篇,自漢章帝至唐高宗共19位,而唐太宗的書法就占了一半,是其他18位帝王的總和,居歷代帝王之最。
唐太宗學習書法,彼時以虞世南為師,但有更多是得自王羲之書法意趣。在書法的歷史評價中,后人是如何看唐太宗的字呢?
書法史上著名的評論家張懷瓘,在《書斷》有言:“(太宗)翰墨之妙,資以神助,開草、隸之規模,變張、王之今古,盡善盡美,無得而稱。”這當然是夸飾之辭。
另一位評論者竇臮,在《述書賦》客觀寫道:“太宗則備集王字,圣鑒旁啟,雖躡閭井,未登階陛,質詎勝文,貌能全體,兼風骨,總法體。”
魏晉時期“風骨”二字用于文論和畫論,最初其用來品評人物,通常指人頑強的品格和剛正的氣質。竇臮用來形容太宗書法,有刻意強調之意,重點在于書法的骨力。
骨力,正是唐太宗對書法美學的觀點,其《論書》記述:“今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爾。”可見太宗雖受到王羲之和虞世南兩人的影響,其書法仍自成風骨,高于歷代帝王。
王羲之(303-361),字義說,字旦齋,瑯崖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后遷山陰(今浙江紹興)。他是東晉正規軍的將軍,也是一位偉大的書法家。他被后人尊為”書法圣賢“。他出生在一個書法家家庭。他的叔叔王毅、王道,表兄弟王田、王洽都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
七歲時,師從女書法家魏爍。王羲之十二歲前一直抄寫《魏書》。雖然他已經很好了,但他總是感到不滿意。他常聽歷代勤于書法家的故事,對東漢“草圣人”張志的書法佩服不已,決定以張志的“林池”故事勉勵自己。
為了練字,他無論走到哪里,都會翻山越嶺,打開古代的石刻,積累了大量的書法材料。在他的書房里,在院子里,在大門附近,甚至在廁所外面,他都會擺上凳子,擺上筆、墨、紙、硯。每當他想到一個結構良好的單詞,他就會立即把它寫在紙上。當他練書法的時候,他苦思冥想以至于忘記了吃飯和睡覺。
他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從鵝的某種姿態上了解書法書寫和處理的道理。一天早晨,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王先之乘小船去清除紹興的山水。當他們到達一個村莊時,他們看到一群白鵝站在岸邊。看到這些,王羲之愛上了這些鵝,想把它們買回家。王羲之讓附近的一個道士把鵝賣給他。道士說:“如果有合適的軍隊需要,請為我寫一本道教養生修身黃庭經!”王羲之很想滿足道士的要求。這就是王羲之用一本書換一只白鵝的故事。
據說,有一次,他在一塊木板上寫了字,并把它拿給雕刻師看。雕刻師用小刀切開木板,發現他的筆跡已經在木板上劃了三次。這就是“入木三分”這個成語的由來。
他最好的書法作品是《蘭亭集序》。這是他中年時的作品。東晉時期有一種習俗。每年農歷三月三日,人們都要到河邊玩一場戲,以消除不祥之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帶著一群四十一歲的作家,到蘭亭河邊定日。他們一邊喝酒,一邊寫詩。這首詩完成后,他們把它收集起來,編成了一本書,叫做《蘭亭》。有人建議王羲之作一個序曲。這時,王羲之已經醉了。借酒之機,他拿起松鼠胡子刷,開始在繭紙上寫字。
這篇序就是后來著名的《蘭亭集序》。這篇文章是草稿,28行,324字。描述了當時文人雅俗收藏的景象。那位作家情緒如此高漲,據說他再也寫不出書來了。其中,有二十多個“志”,用不同的方式書寫。宋代的米芾稱其為“世界第一本行書”。據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十分珍愛《蘭亭序》,死后將其葬在昭陵。剩下的是另一個的復制品。現在人們看到的,都是《蘭亭序》的復印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十分豐富。除《蘭亭序》外,還有著名的《管女帖》、《十七帖》、《二謝帖》、《鳳居帖》、《鐵阿姨》、《雪來青帖》、《月一輪》、《黃亭靜》等。其書法的主要特點是溫文爾雅,文風委婉,秋梅見顯,王羲之的書法非常優美。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87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