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羊肉相傳始于元代忽必烈時期,興盛于清代,康乾時期皇家舉辦“千叟宴”,因在冬天室外,涮羊肉吃著熱乎。清末“東來順”老板買通太監偷來宮內涮羊肉秘方使涮羊肉興盛于民間,東來順也成了百年老店。涮羊肉和重慶火鍋有相似的地方,追溯起來,還真不是一種東西。
(火鍋涮羊肉)
忽必烈統率大軍南下遠征,經過多次戰斗,人困馬乏 ,饑腸轆轆。忽必烈頓時想起家鄉的清燉羊肉,于是吩咐部下生火殺羊 。不想水剛燒開,羊剛殺完,就有哨兵來報,說敵軍正向這邊開來,僅有10里之遙。此時忽必烈饑餓難挨,便一邊命令軍隊開拔,一邊叫嚷:“拿羊肉來!”
(忽必烈畫像)
要吃清燉羊肉是來不及了,伙夫知道,忽必烈脾氣暴躁 ,弄不好要丟腦袋。于是他手急眼快,趕緊切了 一些薄薄的肉片,放到滾開的鍋里。一看肉片變了色,就趕緊撈出來,然后撒上鹽末、蔥花、姜末等佐料,給忽必烈端了上去。忽必烈抓起肉片,吃在口里,連說:“好吃,好吃!”一連吃了幾碗。然后翻身上馬,帶領軍隊打仗去了。結果旗開得勝,生擒敵將。
在舉行慶功宴時,忽必烈特地點了戰前吃的那頓羊肉片。這回伙夫精心選擇了羊肉,切得更加仔細,又增加了麻醬、辣椒等調料。讓將士們圍著大鍋涮起了肉片。這一下吃得眾人眉開眼笑,忽必烈更是贊不絕口。一個伙夫說:“此菜尚無名字,請帥爺賜名。”忽必烈一邊涮著肉片,一邊笑著說:“我看就叫它’涮羊肉’吧。” 于是,倍受人們歡迎的佳肴 “涮羊肉”就誕生了。
俗話說:“冬令進補,春天打虎”,而冬季進補的最好選擇是火鍋。老北京稱火鍋叫“涮羊肉”,用黃銅大鍋、木炭為燃料,據說是蒙古人征戰天下時發明的美味,不僅可以強壯身體,還有一種大口吃肉的快感,是北京人冬天里的最愛。寒冬臘月里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節。在冬季,人體的陽氣潛藏于體內,所以身體容易出現手足冰冷,氣血循環不良的情況。按中醫的說法,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風寒,又可滋補身體,實在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延伸閱讀:
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幾位長壽皇帝
【中國歷史上有400多個帝皇】卻只有7個活過70,其中5個活過80歲。排第一的是乾隆老爺子,活了89歲,在位60年。第二是梁武帝蕭衍,86歲,在位48年。第三是中國唯一女皇帝武則天,享年82歲,在位15年。第四宋高宗趙構,享年81歲,在位36年,偏安江南,茍且一生。第五元世祖忽必烈,享年80歲,在位35年!
(從上至下:乾隆、梁武帝蕭衍、女皇武則天、宋高宗趙構、元世祖忽必烈)
火鍋的起源
關于火鍋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在三國時期或隋煬帝時代,那時的“銅鼎”,就是火鍋的前身;另一種說是火鍋始于東漢,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鍋。可見火鍋在我國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了。四川火鍋早在左思的《三都賦》中有記錄。可見其歷史至少在1700年以上。
《魏書》記載,三國時代,曹丕代漢稱帝時期,已有用銅所制的火鍋出現,但當時并不流行。到了南北朝時期,人們使用火鍋煮食就逐漸多起來了。最初流行于我國寒冷的北方地區,人們用來涮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后來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日益發達,烹調技術進一步的發展,各式的火鍋也相繼閃亮登場。到北宋時代,汴京開封的酒館,冬天已有火鍋應市。到了清朝統治的年代,火鍋涮肉已經成為宮廷的冬令佳肴。到了清朝末期民國初期,在全國已形成了幾十種不同的火鍋而且各具特色。日本室町時代,火鍋從中國傳入日本時在一三三八年。日本稱火鍋為“司蓋阿蓋”又稱“鋤燒”。如今火鍋還傳到美國、法國、英國等國家。
涮羊肉又稱“羊肉火鍋”,起源于元代,興于清代。
史書記載,涮羊肉最早始于我國東北和蒙古少數民族地區,原稱“涮鍋”。據說,涮羊肉的起源之一與元世祖忽必烈有關。
據傳元世祖忽必烈南下遠征,在人困馬乏的時候,吃水煮羊肉,感覺味道極其鮮美。戰后,忽必烈又要廚師再做,廚師將羊肉切成均勻薄片,配上多種佐料,涮后鮮嫩可口,忽必烈賜名“涮羊肉”。
另一說法是成吉思汗南下時突然思念家鄉的手把肉,因而叫軍廚去煮,但敵人忽至,剛殺好羊而趕不及下鍋的軍廚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到滾水中涮,成吉思汗吃完后便急忙迎戰。
戰勝回營后,成吉思汗叫軍廚再做一次,將領們吃后人人贊不絕口,于是成吉思汗賜名“涮羊肉”。
涮羊肉的起源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在元代,第二種是起源于清朝,第三種是起源于宋遼,具體如下:
1、元代
當年忽必烈統帥大軍南下遠征,在人困馬乏的時候,猛想起家鄉的菜肴,于是就讓軍廚去做,但是這個時候發現有敵情,于是廚師就將羊肉切成薄肉,在水中涮好,忽必烈吃完之后,翻身上馬迎敵,獲得勝利。
戰勝回營后,成吉思汗叫軍廚再做一次,而這次軍廚又配備了不少的小料和配菜,將領們吃后人人贊不絕口,于是眾人請求忽必烈賜名,于是忽必烈賜名“涮羊肉”。
2、清朝
涮羊肉又稱“羊肉火鍋”,始于清初。在18世紀,康熙、乾隆二帝舉辦幾次規模宏大的“千叟宴”,其中就有羊肉火鍋。后流傳至市肆,由清真館經營。《舊都百話》云:“羊肉鍋子,為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須于羊肉館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遺風加以研究進化,而成為特別風味。”
3、宋遼
從考古資料看,內蒙昭烏達盟敖漢旗出土的遼早期壁畫中描述了一千一百年前契丹人吃涮羊肉的情景:3個契丹人圍火鍋而坐。有的正用筷子在鍋中涮羊肉,火鍋前的方桌上有盛著羊肉的鐵桶和盛著配料的盤子。這是目前所知描繪涮羊肉的最早資料。
比遼壁畫時間稍晚一些的南宋人林洪在所著《山家清供》中也涉及到涮羊肉。他原本是對所吃涮兔肉極為贊美,不僅詳細記載兔肉的涮法、調料的種類,還寫詩加以形容,詩曰:“浪涌晴江雪,風翻照彩霞。”這是由于兔肉片在熱湯中的色澤如晚霞一般,故有此詩句。
冰激凌雖然現在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可能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國外西方的發明吧,而涮羊肉也是很多人在吃火鍋的時候非常喜歡的一道美食,尤其是冬季吃涮羊肉,夏季吃冰激凌,都是這個季節非常讓人喜愛的。不過這兩樣美食是如何發明的,恐怕很多人還是了解的不夠多,但是有人說這都是忽必烈發明出來的,這是真的嗎?
冰激凌是一種冷凍的奶制品,英文為ice cream,很多人認為冰激凌的發明權歸洋人所有。冰激凌最早是中國人發明的。相傳,數百年前,中國人就知道將冬天結成冰的河水,切割成塊,儲存于地窖,待夏天取出,同搗碎的水果攪拌后食用。元代開始生產冰激凌,為了保守制作工藝的秘密,元世祖忽必烈頒布了一條除王室外禁止制造冰激凌的敕令。直到13世紀馬可·波羅離開中國時,才把冰激凌的制作方法帶回意大利,后又傳到法國和英國。
馬可·波羅在《東方見聞》一書中說:“東方的黃金國里,居民們喜歡吃奶冰。”所謂奶冰就是在元朝人冰點的基礎上做出來的冰激凌,元人將平常食用的果醬和牛奶混入其中,這樣凝成的冰像沙泥一樣,比冰塊要柔軟很多,入口即化。當年,英王亨利五世舉行加冕典禮,用來宴請賓客的一種冷凍冰點心,被認為是最早的冰激凌。英王吃過這道冰涼清香的甜點后贊賞備至,后得知它源于古老的中國而敬佩不已。
古代“冷飲”種類多冷飲在古時被稱為“冰食”。冷食的傳統源遠流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早在《詩經·豳風·七月》中,就有這樣的詩句:“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這是當時的奴隸們唱的一首農事詩,二之日、三之日指的是舊時的十二月和正月。翻譯過來就是:十二月,把冰鑿得通通的響。正月里,把它藏進冰窖。“凌陰”就是藏冰室。藏進冰窖干什么用呢?當時的富貴人家已知冬日鑿冰貯藏于窖,以備來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更設有專掌“冰權”的“凌人”。
到了春秋末期,冰的用途就更廣泛。諸侯喜愛在宴席上飲冰鎮米酒。《楚辭·招魂》中有“挫橫凍飲,酹清涼些”的記述,贊賞冰鎮過的糯米酒,喝起來既醇香又清涼,可見當時冷飲制作的水平相當高。三國時期的藏冰之俗更盛。屈原《楚辭·招魂》有“華酌既陳,有瓊漿些”之句,后面又提到一種“柘漿和瑤漿”。
柘漿,是甘蔗榨成的液汁;瑤漿,泛指用各種鮮果榨汁加工后的糊狀冷食。這瓊漿柘汁,可以說是現代的奶酪、冰糕、杏仁露及枇杷露的原始產品。唐代更開始公開出售冰制品,據《唐摭言》載,盛夏蒯地人賣冰于市,過路人熱不可耐,人人都想一食為快。卻不料賣冰者自以為奇貨可居,故意把冰價抬高,結果路人一氣之下都忍熱走開了,不一會兒,冰都融化了,蒯地人終于弄巧成拙,賠了本。晚唐時,商人為了招徠生意,更在冰中加糖,吸引顧客。
孛兒只斤·忽必烈,蒙古族,元朝的創建者,他一生征戰,一統天下,建立了幅員遼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元朝。而鮮為人知的是,這位中華歷史上能征善戰的少數民族君主,還是一位美食家。
而且,他在美食上的造詣,還頗有點“冰火兩重天”呢。
說起蒙古族,大家的印象必定是蒙古包,悠遠的長調,碧青草原上剽悍的馴馬人。蒙古族的美食,多以奶食和肉食為主。作為蒙古人的首領,忽必烈也非常愛喝牛奶。忽必烈率部滅掉南宋稱帝之后,以大都(今北京)為都城,當時的大都風貌同草原上大相異趣,夏季天氣酷熱,生鮮食物保存十分不易。
這對喜愛喝奶的忽必烈和蒙古貴族來說實在是件惱人的事:新鮮的牛羊奶,放幾個時辰就變質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忽必烈靈機一動,想到在牛奶中加入冰塊,以延長牛奶的保存時間。
這個無心之舉卻讓忽必烈有了意外發現:牛奶和冰塊融合之后的“奶冰”味道比鮮牛奶更鮮美,后來忽必烈在“奶冰”中又加入了蜜餞、水果等佐料,使“奶冰”的顏色更鮮艷,口味更好。此后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到中國旅行,受到忽必烈的接見與賞賜,忽必烈興高采烈地把只有貴族才能享用的“奶冰”賜給馬可·波羅,馬可·波羅便將它的制作工藝帶回歐洲,經過改良,形成如今受人喜愛的冰淇淋。
說完了“冰”,再來說說“火”。大家都知道,蒙古草原盛產牛羊,馬背上長大的忽必烈,自然也是以牛羊肉為主食。傳說南宋末年,忽必烈率軍南下遠征,經過幾天的激戰,三軍將士都人困馬乏,思鄉情切。這時候,忽必烈突然想起了故鄉一望無際的草原和肥壯的牛羊,想起在家鄉同戰士們一起烤羊肉的情形。為了提振士氣,他命人從附近村落找來幾只肥羊,并吩咐廚師馬上燒火烤肉。
誰知,正當廚師準備烤羊的時候,探子飛馬來報,敵人正在逼近。聽說要烤羊,士兵們的饞蟲都被勾了起來,哪有心情打仗呢。看到這種情況,忽必烈暴躁極了,在帳內大呼小叫,讓廚子馬上上羊肉。廚師們聽說之后,個個都嚇出一身冷汗。忽必烈性格焦躁,在軍中令行禁止威風八面,誰如果得罪了他,一分鐘人頭落地。
況且現在戰事危急,如果因為一頓肉延誤了戰機,幾個廚子都會性命不保。可是,吃過烤肉的人都知道,古法烤肉動輒幾個時辰,片刻之間,怎么能上桌呢?在這個時候,一個年輕廚師急中生智,把羊肉切成薄片放進鍋里,等肉色稍一變白,就立刻撈到碗里,撒上細鹽,送給忽必烈。
忽必烈狼吞虎咽地吃了幾碗,連連說好,翻身上馬殺退了敵人,獲得一場大勝。在慶功宴上,忽必烈又想起了當時的羊肉,讓廚師再依法炮制來分給將士們。眾將領也對它贊不絕口。廚師趁機請忽必烈為此菜賜名,忽必烈想了想,說:“干脆就叫涮羊肉吧。”一道風靡祖國大江南北的名菜由此得名。冰淇淋和涮羊肉,一冷一熱,都與忽必烈有關。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877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忽必烈之母:生過四位皇帝的女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