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天下之物,皆物也。而物有一節之可取,且不為世之所棄,可謂人而不如物乎!蓋頑如石而有攻玉之用,毒如蝮而有和藥之需。糞其污矣,施之發田,則五轂賴之以秀實;灰既冷矣,俾之洗瀚,則衣裳賴之以精潔。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不自棄文》原文
夫天下之物,皆物也。而物有一節之可取,且不為世之所棄,可謂人而不如物乎!蓋頑如石而有攻玉之用,毒如蝮而有和藥之需。糞其污矣,施之發田,則五轂賴之以秀實;灰既冷矣,俾之洗瀚,則衣裳賴之以精潔。食龜之肉,甲可遺也,而人用之以占年;食鵝之肉,毛可棄也,峒民縫之以御蠟。推而舉之,類而推之,則天下無棄物矣。今人而見棄焉,特其自棄爾。
五行以性其性,五事以形其形,五典以教其教,五經以學其學。有格致體物以律其文章,有課式程試以梯其富貴。達則以是道為卿為相,窮則以是道為師為友。今人棄菜而怨天尤人,豈理也哉!故怨天者不勤,尤人者無志。反求諸己而自尤自罪、自怨自悔,卓然立其志,銳然策其功,視天下之物有一節之可取且不為世之所棄,豈以人而不如物乎!
今名卿士大夫之子孫,華其身,甘其食,諛其言,傲其物,遨游燕樂,不知身之所以耀潤者,皆乃祖乃父勤勞刻苦也。欲芳泉而不知其源,飯香黍而不知其由,一旦時異事殊,失其故態,士焉而學之不及,農焉而勞之不堪,工焉而巧之不素,商焉而資之不給。當是時也,窘之以寒暑,艱之以衣食,妻垢其面,子(置)其形,雖殘杯冷炙,吃之而不慚;穿衣破履,服之而無恥,黯然而莫振者,皆昔日之所為有以致之而然也。
吾見房杜平生勤苦,僅能立門戶,遭不肖子弟蕩覆殆盡,斯可鑒矣。又見河南馬氏倚其富貴,驕奢淫佚,子孫為之燕樂而已,人間事業百不識一,當時號為酒囊飯袋。乃世變運衰,餓死于溝壑不可數計,此又其大戒也。
為人孫者,當思祖德之勤勞;為太子者,當念父功之刻苦,孜孜汲汲,以成其事;兢兢業業,以立其志。人皆趨彼,我獨守此;人皆遷之,我獨不移。士其業者,必至於登名;農其業者,必至於積粟:工其棠者,必至于作巧;商其業者,必至於盈資。若是,則于身不棄,于人無傀,祖父不失其貽謀,子孫不淪於困辱,永保其身,不亦宜乎!
中國的四大發明:一般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活字印刷術。
四大名著:是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
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
四大書法字體:歐陽洵:歐體。顏真卿:顏體。柳公權:柳體。元代書法家趙孟頫:趙體。
1.四大發明是關于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一般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活字印刷術。
2.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這四部巨著。四大名著是漢語文學史中不可多得的經典作品,是中國乃至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文化遺產。
3.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
4.在書法中,人們通常說的歐體、顏體、柳體、趙體分別是以唐代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元代書法家趙孟頫這四位的姓來命名的。
1、唐朝歐陽詢:其楷書法度嚴謹,筆力險峻,世稱“唐人楷書第一”,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
2、唐朝顏真卿(顏體) :其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世稱“顏體”,代表作《顏勤禮碑》《顏氏家廟碑》《多寶塔碑》《麻姑仙壇記》。
3、唐朝柳公權(柳體) :其楷書清健遒勁,結體嚴謹,筆法精妙,筆力挺拔,世稱“柳體”,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
4、元朝趙孟頫:其楷書圓潤清秀,端正嚴謹,又不失行書之飄逸娟秀,世稱“趙體”,代表作《玄妙觀重修三門記》。
擴展資料 1、歐陽詢,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曾任太子率更令,所以人們稱他為“歐陽率更”。
在隋代歐陽詢的書法享有較高的聲譽,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歐陽詢還在“宏文館”教授書法。歐陽詢早年學習王羲之的書體,傳說他曾以重金購得王羲之教子習字用的《指歸圖》,日夜揣摹、刻苦鉆研。
2、顏真卿(709-785),唐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唐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字清臣。是中唐時期的書法創新代表人物,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行書遭勁舒和,神彩飛動。他的書法,既有以往書風中了氣韻法度,又不為古法所束縛,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規,自成一幅,稱為“顏體”。
3、柳公權(778-865),京兆華原(今陜西銅川耀州區)人。官至太子少師,故世稱“柳少師”。他初學王羲之并精研歐陽詢、顏真卿筆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寫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較之顏體,柳字則稍清瘦,故有“顏筋柳骨”之稱。
4、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是元代最顯赫的畫家,也是在當時、并在后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的畫家。
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宋滅亡后,歸故鄉閑居,后來奉元世祖征召,歷仕五朝,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封魏國公,謚文敏。擅長篆、隸、楷、行、草各體、冠絕古今。
-楷書四大家
字子昂,號雪松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湖州(浙江吳興)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入元,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封魏國公,謚文敏。著有《松雪齋集》。
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元史》本傳講,“孟俯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贊譽很高。據明人宋濂講,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趙構)書,中年學“鐘繇及羲獻諸家 ”,晚年師法李北海。此外,他還臨撫過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諸家之大成。誠如文嘉所說:“魏公于古人書法之佳者,無不仿學”。所以,趙氏能在書法上獲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別人的長處分不開的。 趙孟頫作。行書。紙本。
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秋,趙孟頫由湖州乘船去北京,時至吳興南潯鎮, 獨孤和尚送給他一卷五字已損本的《定武蘭亭》拓本,喜之不盡,途次舟中 不斷展閱此卷,多有書學心得體會,皆跋記于卷尾,計十三段,并自臨《蘭 亭》一過。這就是所謂的《蘭亭十三跋》。后此件遭火毀,但有燒殘本傳世, 已流入日本。
趙孟頫此件是以自家筆法臨《蘭亭》,臨得形神畢肖,生動自然,如見《定 武》本的原跡,堪稱趙書中的精品。
元代趙孟頫的主要書法作品如下:
《膽巴碑》
楷書經典之作,又稱《帝師膽巴碑》,為中國趙孟頫的碑書墨跡。內容為記述帝師膽巴生平事跡,是趙孟頫奉元仁宗命書寫的碑文,卷書于延佑三年(1316),書法點畫顧盼有致,用筆遒美峻拔,為晚年(時年62歲)碑書之筆。此作歷來備受重視,被稱為“古勁絕倫,品屬第一。”此作現藏于故宮博物院。
《前后赤壁賦》
行書作品,創作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時趙孟頫48歲。該帖分行布白疏朗從容,用筆圓潤遒勁,宛轉流美,風骨內含,神彩飄逸,盡得魏晉風流遺韻。從此作中,不難看出,趙孟頫的確是王羲之書法集大成者。此作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汲黯傳》
小楷作品。是趙孟頫晚年代表作(第6頁為文征明補寫),創作于延估七年(1320年)九月十三日,時年67歲。這部作品歷來評價極高,被稱為“小楷神品”,觀此作,落筆迅捷,從容不迫,一氣呵成,而無一筆失度;其字體寬和雍容,風骨秀逸,平和簡靜,此外,他還十分講究筆畫間的粗細和累重變化,極富有節奏感;在結體上,法度嚴謹,挺秀潤健,有唐人風流。文征明稱《漢汲黯傳》“楷法精絕”。現流落于日本東京。
《洛神賦》
行書作品。趙孟頫一生多次書寫《洛神賦》,有楷書版,也有行書版。其中,以行書版更為著名。而行書版又有兩種,一種創作于1300年,一種創作于1308年左右。從結體來看,端莊勻稱、結體嚴謹、清俊秀美。在章法上,和諧中正、剛柔并濟、左右顧盼、上下呼應、濃墨重彩、一氣呵成。
《妙嚴寺記》
楷書作品。創作時間在1309年或1310年。其字結體方闊,筆畫開張舒展,點畫精妙,使轉靈活,于端莊工整中見瀟灑俊逸,是“趙體”楷書入門經典法帖之一。清代楊守敬稱“無一稚筆,所以獨妙千古。”遺憾的是,《妙嚴寺記》和《汲黯傳》一樣,如今都流落海外,現藏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
《仇鍔墓志銘》
楷書經典。創作于1319年,整部作品運筆遒勁、一絲不茍,相比其他楷書作品,《仇鍔墓志銘》可能名氣不大,但這部作品充分體現了趙孟頫“人書俱老”的精神面貌。可惜此作同樣流落海外,現存于日本京都。
《三門記》
楷書碑刻經典。《三門記》是趙孟頫早年書法代表作,其創作于1292年,此作與《妙嚴寺記》、《膽巴碑》風格相近。在筆法上,恪守中鋒行筆原則,融合行書筆法,使得整個作品既有含蓄之意,又有明快之感,既有唐人書法之嚴謹,又有晉人書法之灑脫。明代李日華稱其為“天下趙碑第一。”此作也流入日本。
《道德經》
小楷經典之作。被稱為“趙體千古楷書”。創作于1316年,趙孟頫一生多次多次書寫《道德經》,如今傳世《道德經》有兩種版本,整體來看,兩部作品都有魏晉風骨,相比《汲黯傳》,起筆圓潤很多,字形結構嚴謹,整體形成穩健之風但是又不缺少靈動的美感。幸運的是,小楷《道德經》兩個版本皆仍在中國。
《杭州福神觀記》
楷書碑刻作品。元代文學家鄧文原撰文,趙孟頫書寫,此碑創作于元延佑七年(1320年),時年67歲,屬其極晚年作品,已臻"人書俱老,爐火純青"的境界。作品以烏絲界欄。字體主要取法唐代李邕,參以己意,雄健開張,用筆圓勁渾厚。全文七百余字一氣呵成,功力非凡。在書法史上,此作與《三門記》并稱,都是趙體楷書入門首選法帖之一。
《俗塵帖》
行草作品。創作于1319年左右。此作字距與行距明朗開闊,字字獨立,少有連帶牽絲,沉重典雅間而略顯溫潤,同時,一幅作品中,字字有變化,或挺拔、或灑脫、或疏朗、或綿密,顯得靈動異常、饒有趣味。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876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元代圣旨金牌未解之謎
下一篇: 蒙元時期歷史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