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是哪個有三次剪發令,縱觀這三次的剪發令,只有一次沒有發現有什么反抗,其余兩次反抗不小,這從側面反映出了根深蒂固封建思想對于人們行為的深刻影響。統治者頒布剪發令的目的都是為了宣告一個時代的開始,為了統治需要而使用的手段而已。對于社會的影響都挺大的,因為實施力度的不同,所以造成不同的結果,有的甚至還死了不少人。
(一)西夏的禿發令
史料文獻枚舉:
(1)昊天墀《西夏史稿》第一章: (元昊)又發布了禿發的命令,恢復鮮卑族的故俗,強迫國人在三日內一律禿發,如敢違抗命令,即行處死,于是民爭禿發,耳垂重環。(注:昊天墀.西夏史稿第1章.成都: 四川人民出社1980.30.)
(2)李蔚《簡明西夏史》第三章: 公元1032年(夏顯道元年)三月,元昊向其統治境內的黨項人發布禿發令,推行黨項傳統發式,禁止漢人風俗結發。 元昊首先帶頭禿發(即剃光頭頂),然后強令黨項人禿發,限期三日,有不執行命令者,許眾殺之。(注:李蔚.簡明西夏史第3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06~107.)
(3)《劍橋中國遼夏金元史》第二章: 在嵬名元昊土著化的革新措施中,最有名的是他在1034年左右發布的剃發的法令。據載,初制禿發令,元昊先自禿發,及令國人皆禿發,三日不從令,許殺之。剃去頭顱頂部的毛發,將前劉海蓄起來,從前額垂至面部兩側,在亞洲許多民族中(朝鮮、鮮卑、渤海)都可以見這種發式的不同變體。與此比較而言,據說古代羌人是將頭發松散地垂覆在面部。我們似乎可以認為,頒布禿發令的目的,主要是改革落后的羌俗,并將西夏的國民與遼、宋、吐蕃等鄰人區別開來。(注:(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編,史衛民等譯.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 史第2章.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209.)
(二)清初的剃發易服令
順治二年頒布了剃發令,稱“自今布告之后,京師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行剃發。若規避惜發,巧辭予辯,嚴懲不貸。”他們甚至宣稱:“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此令針對的是在其治下其他民族,要求他們必須要留滿族的發式,穿滿族的衣服。
漢人因為傳統的觀念,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之,紛紛起來反抗,不愿意剃頭,結果造成了巨大的流血之災。滿清統治者的大規模屠殺漢人,制造了嘉定三屠,四川大屠殺,江陰八十一日,揚州十日等慘案。
這很顯然和我上面所說的西夏禿發令頒布后人民爭相禿發的情形不同,當然這和這次針對的漢人眾多有關系,西夏境內的漢人確實少,漢人少反抗就少,一人反抗很容易帶動周圍群眾反抗。
(三)民初的剪辮易服令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統治和封建帝制后,建立了中華民國,民國政府推行剪辮易服政策,即減去滿清的辮子,脫掉滿清服飾換上西服。
各地政府均打出剪發告示甚至還免費義務剪發:
例如中華民國江西軍政府貼出剪辮告示:“自武昌起義推翻清帝,重振漢室,凡我同胞,一律剪去胡辮。”當時南昌城內七處城門口,以及督軍衙門(市政府)、府學前、百花洲等十處,皆設有“義務剪辮處”,凡來剪“文明”發式或剃光頭者,一律免費。
盡管如此,依然有不少腐朽之人,因為受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影響,不愿意減去辮子,這類人以農村人居多。他們甚至喊道:“頭可斷,辮不可剪。”他們認為剪了辮就沒臉見祖宗了,都不敢回去了。于是,孫中山就通令全國剪辮,措辭十分嚴厲:“凡未去辮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凈盡,有不遵者以違法論。”
此令還是執行不下去,鑒于如此情況,軍政府派出軍隊到街上拿著大剪刀巡查,見到有辮子者,二話不說,直接上去就剪。可是反對之聲絡繹不絕。軍政府接受此次教訓,再度發布文告:“嚴禁在路上強行剪辮,并召開全市義務剪辮大會,向市民詳述剪辮意義,勸說百姓自覺剪去胡尾,鏟除奴根,還我大好頭顱,增我民國光輝。”據統計,此次剪辮運動在一座城市就持續了半年。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872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荒淫皇帝完顏亮千古淫帝海陵王
下一篇: 完顏阿骨打的兒子、女兒及嬪妃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