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梳女是指女性把頭發像已婚婦女一樣自行盤起,以示終生不嫁、獨身終老,死后稱凈女,是中國古代女性文化的一種。
自梳女的存在是一種女性的悲歌,但更是一種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和反抗,是女性認識到自己獨立人格后,通過抗爭無法達到最終目的的時候一種無奈的選擇。
自文明社會以來,由于男權社會的影響,女性的地位始終很低,在家做女兒的時候還好,父母雖然不像寵男孩那樣愛自己,但是最起碼生活還是比較順心的。但當到談婚論嫁的時候,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是沒有發言權和表決權的,甚至在結婚前都不知道未來的丈夫長什么樣子,所以當時的很多婚姻都與愛情無關。正是因為此,造成了多少人間的悲劇。
而當時女性只能被動接受這樣的命運,他們沒有能力逃離這個家庭而獨立,而自梳女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而其產生是根據當時的社會時代有很大的關系。
1、與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和發展關系很多
明朝中后期以來,由于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發展,蠶絲業得到了興起和發展,而蠶絲行業的參與者大多數都是女性,市場對于蠶絲需求的不斷加大,這就要求生產出更多的蠶絲,而生產蠶絲又是這些女性從事的主要工作。
正是因為此,女性可以從事獨立從事蠶絲制造工作,這就讓女性能夠有一份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而當這些女性在看到其他姐妹婚后生活不幸福的時候,就產生了終身不嫁的觀念,因為她們此時已經有足夠的能力來養活自己,而不是全部依靠男性,所以,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發展,為自梳女的產生提供了溫床和基礎。
2、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
在古代,女性的地位低下,如遇良善還能安穩度一生,否則會受盡欺壓和折磨,但是這些女性沒有獨立的經濟基礎,即便她們想從這個家庭逃離也沒有辦法,很多人都想做那個離家出走的“娜拉”,但現實條件不允許,她們大多數都是男性的附屬品,只能任憑命運的使然。
而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和發展,女性在接受教育、外來觀念等等不斷的增強,女性的自主獨立意識逐漸增強,她們無力抗爭整個封建社會,但是她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強大,于是在有了一份穩定的經濟收入后,大膽的走出了第一步,那就是做“自梳女”,當然做“自梳女”是很苦的,但最起碼能夠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而不受男性的約束和虐待。
3、政治形勢以及經濟發展,決定了這些自梳女最終逐步退出歷史的舞臺
自梳女起于經濟的發展,而最終沒于經濟社會的發展。自明中期到晚晴,因為封建經濟形態,雖然絲織行業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衰敗,但仍然能夠維持這些女性的獨立生活。
但隨著清朝滅亡,辛亥革命,民國的建立,封建制度和習俗被徹底破除后,中國整個絲業面臨著崩潰的狀態,自梳女自此無以維持自己的生計,而由此,自梳女存在的形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一部分人便去了香港當“自梳住家女傭”,即媽祖,香港北角東部的七姊妹,也是沿于自梳女。
在20世紀30年代,一些女性聽說到南洋打工收入豐厚,遂結伴前行,許多女性在南洋打工多年,沒有談婚論嫁,五六十歲后,買來供品祭祀天地,也就成為了自梳女,而且她們成為中國最后一批自梳女。
雖然自梳女是當時女性反抗男權社會的表現形式,是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但是在當時社會畢竟仍然是男權社會,她們所付出的依舊要很多,依舊面臨著來自男權社會的壓力、唾棄和鄙視,尤其對于自己的后世方面。
按照俗例,自梳女是不能死在娘家或其他親戚家里,只能抬到村外,而為了避免自己最后的如此悲慘,她們不得不找一死人出嫁,做死者名義上的妻子,以便將來可以老死夫家,但自梳女要付給婆家一筆錢來“買門口”。
同時,對于自梳女來說,一旦決定之后進入這個行列,對她們的約束也是非常嚴格的,一旦辮子梳起來就不得反悔,日后如有不軌行為,就會為鄉黨所不容,會遭到酷刑毒打,被裝進豬籠投河溺死。死后,其父母不得收尸葬殮,由自梳女們用草席包裹,挖坑埋葬,倘若村中無自梳女,便被拋入河中隨水流去。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775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民國四大家族是哪四個
下一篇: 漠南之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