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滑縣)人。戰國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國丞相,姜子牙23世孫。
早年經商于陽翟,扶植秦國質子異人回國即位,成為秦莊襄王,拜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帶兵攻取周國、趙國、衛國土地,分別設立三川郡、太原郡、東郡,對秦王嬴政兼并六國的事業作出重大貢獻。莊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為相邦,尊稱“仲父”,權傾天下。受到嫪毐集團叛亂牽連,罷相歸國,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飲鴆自盡。
主持編纂《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包含八覽、六論、十二紀,匯合了先秦諸子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史稱“雜家”。
思想主張
先秦風氣,名士所養門客人數越眾越說明名士聲譽高。比如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魏有信陵君,都是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政治名人,在列國間享有極高聲望。呂不韋認為,自己身為強秦相國,比上述諸人自愧不如,因此也招賢納士,對前來跟隨的門客禮遇有加,給予厚待,欲與上述名士的門客相競。
當時各國名士又常以所養賓客能著書立說為榮,所以呂不韋也命門客編纂其所知見聞,一部輝煌的集體創作橫空出世,后以他的名義發表,這就是《呂氏春秋》。這是呂不韋執政期間所做的一件大事。
在先秦諸子著作中,《呂氏春秋》被列為雜家,其實,這個“雜”不是雜亂無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眾家之長,用自己的主導思想將其貫穿。這部書以黃老思想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權下實行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用這一思想治理國家對于緩和社會矛盾,使百姓獲得休養生息,恢復經濟發展非常有利。
呂不韋編著《呂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國綱領,又給即將親政的秦始皇提供了執政的借鑒。可惜,由于呂不韋個人的過失,使秦始皇對這部書棄而不用,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呂氏春秋》的價值逐漸為后人領悟,成為了解戰國諸子思想的重要資料。
人物評價
呂不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人,他的謀略和口才都是中國歷史人物中第一流的。他憑著一人之力、三寸不爛之舌,就促成了自己終生的榮華富貴。他是那種善于進行大的策劃、善于實施和完成這個策劃的人,這種人要口才出眾,自己就是自己謀劃的貫徹實施者。
人物墓冢
呂不韋墓,位于洛陽市東約20公里的偃師市南蔡莊大冢頭村東。
呂不韋死后,他的門客害怕秦王,當時叫呂母墓,所以當時秦王派人尋找呂不韋墳墓而一無所獲。
河南省偃師市首陽山鎮有一大冢頭村,因秦相國呂不韋的墓冢在村邊而得名。冢頂過去有房屋數十間,駐扎過鎮公所、區干隊,可知封土之高大。如今墓冢圈進偃師第一高中院內,雖已殘損,仍存其巋然氣勢。1994年12月,首陽山鎮為其立紀念碑一座,原西北大學校長、中國思想史研究所所長張豈之教授來偃講學,參觀了呂不韋墓冢并為呂不韋紀念碑奠基,并應偃師古都學會之請,撰寫了《秦相國呂不韋墓碑記》,成為一處名人故跡。
呂不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人,他的謀略和口才都是中國歷史人物中第一流的。他憑著一人之力、三寸不爛之舌,就促成了自己終生的榮華富貴。他是那種善于進行大的策劃、善于實施和完成這個策劃的人,這種人要口才出眾,自己就是自己謀劃的貫徹實施者。
就謀略而言,呂不韋不僅謀得深、算得遠,而且謀得全,算得廣,他共分了四個步驟來進行謀劃:其一,當他看到公子異人時就覺得奇貨可居,是一個能夠贏得整個未來的上佳投資項目,于是他說服異人聽他指揮。
其二,這個“奇貨”要想推銷出去、這份投資由風險轉化為巨大利潤,還是需要作出艱苦的努力和費力的工作。他不僅要安排好接人,而且要安排好放人。他算計到華陽夫人及其弟弟的潛在的、迫切的需要,使華陽夫人能夠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為異人奔走,使秦國開始向趙國要人。
其三,他又游說趙王,以長遠的利益說動趙王送歸異人。其四,人接回后,為更上一層樓,他在異人身上下了點工夫,使秦王最終立異人為太子。呂不韋在兩國間穿針引線、巧妙安排、運籌得當、步步迭進,他真是一個一流的策劃家、設計家。
完成他的這次交易,實際上是個大工程。要調動事主、接人的秦國、放人的趙國、認兒子的王后、立太子的秦王等等,龐大而復雜,非得要高屋建瓴和周全細致不可。
尤其讓人佩服的是他的游說口才,每次他都正中游說對象的下懷,都能夠使對方欣然接受。這是因為他能夠深刻地洞察到對方的需求,能夠預期到事情的未來變化,以替對方著想的角度來使對方輕易就范。
說服對方,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將自己置換成對方的過程。掌控對方的需求,才能投其所好、對癥下藥、以為我用。
司馬遷:“不韋及嫪毐貴,封號文信侯。人之告嫪毐,毐聞之。秦王驗左右,未發。上之雍郊,毐恐禍起,乃與黨謀,矯太后璽發卒以反蘄年宮。發吏攻毐,毐敗亡走,追斬之好畤,遂滅其宗。而呂不韋由此絀矣。孔子之所謂‘聞’者,其呂子乎?”“結子楚親,使諸侯之士斐然爭入事秦。”
司馬貞:“不韋釣奇,委質子楚。華陽立嗣,邯鄲獻女。及封河南,乃號仲父。徙蜀懲謗,懸金作語。籌策既成,富貴斯取。”
劉克莊:“豫建無長慮,旁窺有販心。絕嬴由呂相,繼馬乃牛金。”?
徐鈞:“謀立儲君誰孕姬,巨商販鬻巧觀時。十年富貴隨輕覆,奇貨元來禍更奇。”
張載:“秦市金懸魯史修,措辭當日兩難求。書傳果在西遷后,錐口諸儒未必休。”
王世貞:“自古至今以術取富貴秉權勢者,毋如呂不韋之穢且卑,然亦無有如不韋之巧者也。凡不韋之所籌筴,皆鑿空至難期,而其應若響,彼故自天幸,亦其術有以攝之。”
王士禛:“余素不喜李贄之學,其《藏書》、《續藏書》未嘗寓目。近偶觀之,其最害道者莫如《論狂狷》一篇。其言謂放勛狂而帝,文王狂而王,泰伯狂而伯,皆狂也。舜也、禹也、湯、武也、太公、周、召,皆狂也。漢高帝,狂之神;文帝,狂之圣也。
此等謬論,正如醉夢中囈語,而當時諸名士極推尊之,何哉?若以李斯、桑弘羊、呂不韋、李園、賈詡、董昭為名臣,溫嶠為逆賊,所謂好惡拂人之性者也。以揚雄、胡廣、譙周、馮道為吏隱外臣,亦大謬。”
擴展資料:
呂不韋的思想主張:
先秦風氣,名士所養門客人數越眾越說明名士聲譽高。比如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魏有信陵君,都是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政治名人,在列國間享有極高聲望。呂不韋認為,自己身為強秦相國,比上述諸人自愧不如,因此也招賢納士,對前來跟隨的門客禮遇有加,給予厚待,欲與上述名士的門客相競。
當時各國名士又常以所養賓客能著書立說為榮,所以呂不韋也命門客編纂其所知見聞,一部輝煌的集體創作橫空出世,后以他的名義發表,這就是《呂氏春秋》。這是呂不韋執政期間所做的一件大事。
在先秦諸子著作中,《呂氏春秋》被列為雜家,其實,這個“雜”不是雜亂無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眾家之長,用自己的主導思想將其貫穿。
這部書以黃老思想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權下實行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用這一思想治理國家對于緩和社會矛盾,使百姓獲得休養生息,恢復經濟發展非常有利。
呂不韋編著《呂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國綱領,又給即將親政的秦始皇提供了執政的借鑒。可惜,由于呂不韋個人的過失,使秦始皇對這部書棄而不用,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呂氏春秋》的價值逐漸為后人領悟,成為了解戰國諸子思想的重要資料。
戰國末年,群雄爭霸,諸候割據,戰亂紛紛。然而,亂世待有英雄出,大商人呂不韋憑借自己的才華和財資,經過一生的艱難競爭,做成了古今中外最大的一筆生意——買賣國王! 呂不韋棄商從政,執掌秦國大權十二年之外,為日后秦始皇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成為古代中國統一的奠基人。 呂不韋在位丞相時,還組織百家親自編纂了《呂氏春秋》,為中華民族留下一部流芳萬世的不朽典籍。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歷史上真正的亂世英雄! 呂不韋與趙姬凄婉絕倫的愛情以及為呂不韋付出生命的三個女人同樣令人蕩氣回腸。
1、呂不韋,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滑縣)人。戰國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國丞相,姜子牙23世孫。
2、早年經商于陽翟,扶植秦國質子異人回國即位,成為秦莊襄王,拜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帶兵攻取周國、趙國、衛國土地,分別設立三川郡、太原郡、東郡,對秦王嬴政兼并六國的事業作出重大貢獻。莊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為相邦,尊稱“仲父”,權傾天下。受到__集團叛亂牽連,罷相歸國,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飲鴆自盡。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771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國人口最多的民族前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