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是明朝最恐怖的特務權力機構,上面沒有任何機關,直接對皇帝負責。皇帝賦予錦衣衛逮捕權,可以不經過批文就直接逮捕官員,甚至皇親國戚,就連審判過程也可以私下進行。
雖然權力重大,但也意味著要干最累的活兒,承擔最重大的責任。
作為沒有權力制約的機構,難免辦了糊涂事引發眾怒,這時錦衣衛頭子就要被牽出來溜溜,殺頭算輕了,有時候還會被牽連九族。
比如錦衣衛特使毛驤,幫著朱元璋擺平了胡惟庸案,牽連甚廣,殺人無數,最后引發眾怒,朱元璋下不來臺,只好把毛驤殺了,來平息大臣們的怒火;再比如紀綱,仗著朱棣寵愛,想一手遮天,濫殺無辜,最后也被朱棣凌遲處死。
所以,錦衣衛頭子不是很好當的,歷史上的錦衣衛頭子幾乎都逃不掉死亡的命運。
今天要說的錦衣衛,就是馬順。他死的方式很特殊,別人都是因為刑罰處死,他是被大臣們在公堂之上活活揍死的,這也算是千古第一例了。
這事還得從他的上司王振說起。
1449年,蒙古侵犯明朝,王振出了個餿主意,慫恿皇帝御駕親征,結果被蒙軍打了個狗血淋頭,皇帝還被俘虜了。王振在軍中,被大將軍一榔頭錘上了西天。
消息傳回了國都,大臣們在公堂之上吵的不可開交。皇帝被抓了,王振首先得背鍋,雖然被錘死了,但死還不能抵消罪行,大臣們建議滿門抄斬。但這時,身為王振部下的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居然為王振說好話,頓時引發了眾怒。
大臣們一想到馬順這個兔崽子,還是王振一手提拔上來的得力干將,悶聲不說話還好,一說話居然還為主子說話,氣不打一處來。其中戶部管事一把就上前薅住馬順頭發,用朝牌幾棒子就給敲出個腦瓜蹦,大臣們接著上前群毆打死。
作為錦衣衛頭頭的馬順擁有一身的好武藝,卻被一群文人用老拳、王八拳,當著皇帝老兒的面活活揍死,簡直太窩囊了。
官員們為了自身的利益,也就只好抱起團來,共同對抗宦官,并試圖限制皇帝的權力。于是皇帝、群臣和宦官在這個三方博弈中都步步緊逼,不斷地內耗。在這樣的長期拉鋸戰中,群臣和宦官的矛盾日趨嚴重,同時大明王朝的國力日漸衰弱。
明朝第一代專權宦官——王振
王振是一名落第的秀才,略通經書,中舉人后自閹入宮。他善于察言觀色,在宮中受到明宣宗的喜愛,被委以重任,讓他服侍太子朱祁鎮(明英宗)。王振陪伴朱祁鎮長大,加之王振為人圓滑世故,朱祁鎮對他很是信任,甚至稱其為先生。自從英宗繼位掌權后,王振被委以司禮太監重任,仗著有皇帝撐腰,他勾結內外官僚,不斷鞏固自己的權利,可謂是明朝開國以來后宮宦官第一人。公卿大臣們見王振手眼通天,是皇帝身邊的紅人,都爭相攀附與他。
隨著王振權力的不斷膨脹,他的欲望也不斷膨脹,在京城東造豪華府第,大興土木。王振在朝堂中排除異己,搞得“文官”一派對他恨之入骨。
土木之變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師也先率兵侵犯明朝邊境。王振為了建極力鼓動明英宗御駕親征,朝臣們為朝廷的穩定自然極力反對,但皇帝肯定更能聽進兒時玩伴王振的建議。
明英宗隨即親率二十萬大軍出征,打算在明朝邊境與瓦剌決一死戰。在得知瓦剌已探知明軍的計劃并做好應對準備時,皇帝下令班師回朝,在途中遭遇瓦剌多次襲擊,損失慘重。
八月十五日,當部隊行至土木堡時,被瓦剌襲擊,明軍戰敗,傷亡過半,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大臣戰死。
朝堂群毆
明英宗御駕親征,留其同父異母的弟弟郕王朱祁鈺(即景泰帝)監國。土木之變后,群臣并不沒有全心全意地為皇帝著想,解救天子回京,而是想著借此機會除掉宦官之手,皇帝的心腹王振。
八月二十三日,群臣滿懷激憤,擁至午門,要求監國的朱祁鈺下令,立刻將王振滿門誅滅。康王卻猶豫不決,臣子們情緒更加激動,上奏聲,罵人聲、痛哭聲此起彼伏,朝堂亂作一團。
朱祁鈺不敢做出決斷,只好令讓百官暫且出宮待命。他的沉默徹底激怒了大臣們,正當大臣們的情緒即將達到頂點時,錦衣衛指揮馬順(王振的死黨,幫著王振干了不少壞事)仗著有皇帝的諭令,喝斥群臣,讓他們立刻出去。
戶部給事中王竑脾氣急躁,性格耿直,早就看王振一黨不順眼,眼見王振已死,馬順還敢如此囂張,他不由得怒上心頭,沖上去就是一段暴打。其他大臣們見狀也蜂擁而上,對著馬順拳打腳踢,最終馬順被當場活活打死。
結語
馬順死的很冤,他是“文官”與“閹黨”黨爭的犧牲品,但他也因為離譜的死法在史書中留下了一筆。
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皇帝的侍衛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時所設御用拱衛司。為了監視、偵查、鎮壓官吏的不法行為,太祖先后任用親信文武官員充當“檢校”,“專主察聽在京大小衙門官吏不公不法及風聞之事,無不奏聞。”明洪武二年(1369)改設大內親軍都督府,十五年(1382)設錦衣衛,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特令其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從事偵察、逮捕、審問活動。
明初的軍制比較簡單,其基層單位是“衛”和“所”,每衛轄正規軍士約5000人,其下設所,分為千戶所和百戶所,京城的禁衛軍所轄衛所為48處。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決定改革禁衛軍,建立了十二個親軍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錦衣衛”。
錦衣衛的首領稱為指揮使(或指揮同知、指揮僉事),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很少由太監擔任。其職能是:“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一個頓號,基本上把錦衣衛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部門。負責執掌侍衛、展列儀仗和隨同皇帝出巡的錦衣衛,基本上與傳統的禁衛軍沒什么兩樣,其中比較著名的為“大漢將軍”。這些人雖名為“將軍”,其實只負責在殿中侍立,傳遞皇帝的命令,兼做保衛工作,說白了,就是在皇宮大殿上的樁子。當然,這些“樁子”也非等閑之輩,一般都是牛高馬大,虎背熊腰,而且中氣十足,聲音宏亮,從外表上看頗有威嚴,對不了解明廷底細的人有一定震懾作用。大漢將軍在錦衣衛中自成一營,初期約有1500人,到明末,由于官僚機構的膨脹,大漢將軍也一度增加到5000余人。
至于“巡查緝捕”,則是錦衣衛區別于其他各朝禁衛軍的特殊之處,也是它為什么能為人們牢牢記住的原因。其實朱元璋建立錦衣衛的初衷也只是用來鹵簿儀仗,但后來由于他大肆屠戮功臣,感覺傳統的司法機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使用起來不太順手,于是將錦衣衛的功能提升起來,使其成為皇帝的私人警察。負責偵緝刑事的錦衣衛機構是南北兩個鎮撫司,其中北鎮撫司是洪武十五年添設,專理皇帝欽定的案件。成化元年,增鑄北司印信,一切刑獄不必關白本衛。北司擁有自己的監獄(詔獄),可以自行逮捕、刑訊、處決,不必經過一般司法機構。 南北鎮撫司下設五個衛所,其統領官稱為千戶、百戶、總旗、小旗,普通軍士稱為校尉、力士。校尉和力士在執行緝盜拿奸任務時,被稱為“緹騎”。緹騎的數量,最少時為1000,最多時多達60000之眾。錦衣衛官校一般從民間選拔孔武有力,無不良記錄的良民入充,之后憑能力和資歷逐級升遷。同時,錦衣衛的官職也允許世襲。
明朝前兩代皇帝朱元璋、朱棣,由于其出身的特殊性,對皇權的維護,以及對官吏的清廉要求有其他朝代所沒有的高度要求。這就使得錦衣衛“巡查緝捕”的職能無限度的擴大了。一般來講,錦衣衛的工作只限于偵察各種情報、處理皇帝交付的案件,但適逢野心大、心腸狠的指揮使掌權,就會利用職務之便不遺余力地制造事端,既可以打擊異己,也可以作為自己升遷的資本。如成祖時的紀綱、英宗時的逯杲、武宗時的錢寧等,在他們掌權時,緹騎四出,上至宰相藩王,下至平民百姓,都處于他們的監視之下,對他們的命令只要稍有拂逆,就會家破人亡,全國上下籠罩在一片恐怖氣氛中。北鎮撫司大牢中更是關滿了各種各樣無辜的人們,死于錦衣衛酷刑之下的正直人士更是不計其數。更為可怕的是,這種恐怖的氛圍,與唐武則天時期的短期出現不同,終明一朝幾乎是綿綿不絕,這種無節制的濫捕極大地影響了皇帝與官僚機構之間的關系,使百官、民眾、軍隊與皇帝離心離德,難怪有人說明朝不是亡于流寇,而是亡于廠衛。
錦衣衛另一項著名的職能就是“執掌廷杖”。廷杖是皇帝用來教訓不聽話的士大夫的一項酷刑,始自明朝。《明史·刑法志》稱之為:“明之自創,不衷古制”。一語道破了貫穿明皇朝的特別專制的酷政性質。一旦哪位倒霉官員觸怒了皇帝,被宣布加以廷杖,他就立刻被扒去官服,反綁雙手,押至行刑地點午門。在那里,司禮監掌印太監和錦衣衛指揮使一左一右早已嚴陣以待。受刑者裹在一個大布里,隨著一聲“打”字,棍棒就如雨點般落在他的大腿和屁股上。行刑者為錦衣衛校尉,他們都受過嚴格訓練,技藝純熟,能夠準確根據司禮太監和錦衣衛指揮使的暗示來掌握受刑人的生死。如果這兩人兩腳象八字形張開,表示可留杖下人一條活命;反之,如果腳尖向內靠攏,則杖下人就只有死路一條了。杖完之后,還要提起裹著受刑人布的四角,抬起后再重重摔下,此時布中人就算不死,也去了半條命。廷杖之刑對士大夫的肉體和心靈都是極大的損害,但明朝的皇帝卻樂此不疲,錦衣衛將校對它也是情有獨鐘。
縱觀有明一朝的錦衣衛,既出過袁彬、牟斌這樣比較正直的指揮使,也出過馬順,紀綱一類的走狗,酷吏。既有過對萬歷中日戰爭中出色的情報戰,及其對蒙古貴族策反等表現,也有過依附東廠,妄殺忠臣的卑劣行徑。但總的來說,其職能主要還是為明朝皇帝監視,正面作用是制裁士大夫階層的腐敗行為和預防可能的叛亂,同時負擔相當部分國防及情報工作。明朝的皇帝有了錦衣衛這樣高效率的工具,監督士大夫階層,文武官員的犯罪行徑顯得更加得心應手,也使得不法之人及文官集團更加忌憚。有明一代的錦衣衛,基本是文官,宦官兩大同治集團的政治斗爭工具,主要作用總是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而發生著變化。盡管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也有相當的負面影響。
明代的錦衣衛設立之初,乃是著名的酷政。《明史·刑法志》明確說,近于漢武帝時之詔獄。所謂詔獄,主要是指九卿、郡守一級的二千石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詔書始能系獄的案子。漢武帝與匈奴作戰多年,將國家拖入了戰時體制,多用法家酷吏,嚴刑峻法,《史記·酷吏列傳》等篇說,漢武帝晚年,詔獄多達二十六所,關押有郡守、九卿一級高官前后達百余人,牽連對象至十余萬人。不過,在漢代,這類酷政依然只是漢武帝晚年階段較短時期的現象。了解了詔獄的性質,明太祖朱元璋何以要設置錦衣衛也就容易明白了。《明史·職官五》說:“錦衣衛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恒以勛戚都督領之……盜賊奸宄,街涂溝洫,密緝而時省之。”明太祖擔心自己死后,下一代皇帝駕馭不了文武功臣,所以他幾興大獄,假借了若干由頭,連殺帶整,把輔佐他打天下的文武功臣差不多滅了個干干凈凈。這類案子,事出有因、查無實據,如果交給朝官們按法辦理,就有可能曠日持久,甚至定不了案。所以就把這些案子作為詔獄交給錦衣衛辦理。
這樣來看錦衣衛,性質就十分清楚明白了。“侍衛”,本就是皇帝的親兵;“刑獄”,自己可以斷獄;加之“密緝”,則又說明其特務機構性質。漢武帝時的詔獄,仍是由朝官辦案,只是嚴刑峻法的政策失誤;明太祖的錦衣衛,則以消滅功臣為目的,羅織罪狀,置無罪者于死地。“幽縶慘酷,害無甚于此者,太祖時,天下重罪逮至京者,收系獄中,數更大獄,多使斷治,所誅殺為多。”《明史·刑法志》說:“胡惟庸、藍玉兩(大臣)案,株連且四萬(人)。”足見其酷烈程度。作俑之始,就是皇帝維護皇權,鏟除腐敗之心過關切的產物,所以其后遺癥也特別嚴重。自然,明太祖自己也知道,此類酷政不可以為常,所以,在藍玉案以后、也即是功臣都已殺得差不多后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他就下“詔內外獄無得上錦衣衛,大小咸經法司”。不過,始作俑時心術已壞而造成的弊政,是難以斷根的,到他的兒子燕王朱棣,借著京城文武功臣已經殺光、大傷元氣的特殊機遇,起兵奪了明太祖嫡孫建文帝的帝位,是為明成祖,不免又要大殺忠于建文帝的正直官僚,這卻又需要特務機構了,所以,明成祖手上,錦衣衛重又燦爛輝煌。明初兩代重用錦衣衛,其后,有明一代,此弊終難去矣。
1、陸炳:大明最有權勢的錦衣衛指揮使
2、紀綱:大明被凌遲處死的錦衣衛指揮使
3、馬順:大明被群臣毆打致死的錦衣衛指揮使
4、牟斌:遭劉瑾記恨、下獄致死
5、錢寧:認正德為干爹、與皇帝睡一張床
6、江彬:與明武宗“出入豹房,同臥起” 、后被抄家處死
7、劉守有:支持張居正改革、最終被問罪
8、駱思恭:在萬歷朝鮮戰爭和“移宮案”中出力
9、馬鑾:其父馬士英擁立弘光帝朱由崧
10、馬吉祥:咒水之難死于外邦緬甸
眾所周知,錦衣衛是明朝建立的特勤機構,一直是皇帝的得力助手。后來為了限制錦衣衛的權力,設立了東廠,由太監負責。
這些宦官,依仗著皇帝的寵幸,相互勾結,相互密謀。其中,明英宗宮中的宦官和尚保和金英最為囂張。
兩人在皇權保護下下海經商,很快就開了十幾家連鎖店,雇了地痞流氓當打手和店主負責生意。
這些無賴在宦官的支持下,無惡不作。他們欺行霸市,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更有甚者,他們根本不納稅,國家嚴重虧損也沒人敢管。
在明英宗正統兩年后,終于有人勇敢地站出來舉報他們。那時候明英宗剛剛即位第二年,正是努力的時候。聽說宦官貪污受賄后,他勃然大怒,立即命令御史孫睿與錦衣衛中的數千家屬一起處理此事。
據東廠的錦衣衛和太監說,他們從來沒有處理過,但此時卻團結一致。經調查,李、認為舉報屬實。經過討論,他們寫了一封信來匯報他們的意見。有人建議宦官買賣他人財物歸主人,其余功勞由錦衣衛收回。
這個意見得到了皇帝的批準,明英宗親自給錦衣衛司令馬順去信,讓他派人處理。誰知馬順故意拖延,不僅如此,還挨了諷刺建議,鬧了一大堆亂子,當著孫睿的面打了幾千戶,打了幾十大板。
孫睿認為馬順蔑視皇帝的不服從,立即和他吵了起來。兩人正在激烈廝殺,錦衣衛司令徐公等人也加入了進來。雙方的力量立即發生了變化,孫芮很快輸掉了這場戰斗。
按道理,現在查東廠的保安應該是高興的。他們為什么要幫東廠說話?原來東廠雖然是太監領導,但里面的督察員多由保安充任。更何況現在發現的很多無賴都是錦衣衛的眼線。如果所有的禍害都下去了,他們必然會發現自己。
錦衣衛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撕掉與東廠不和的面紗,轉而支持他們,并與御史孫芮發生口角。
這件事再次被報告給明英宗朱祁鎮。皇帝聽說錦衣衛拒不執行命令,與御史大吵一架,馬上給猴子一棍子打了徐公二十天,同時把馬順和徐公關進監獄治療。
察院乘勢說馬順、徐公公然擾亂朝廷,要求當眾斬首。兩名保安負責人多次投訴,雙方在法庭上再次開始爭吵。
畢竟,朱祁鎮年輕,從未見過這樣的場景,也無法判斷誰對誰錯。一些對此事感興趣的小人物,不想得罪任何一方。他們借機提出雙方都有過錯,請求皇上斬殺馬順,流放徐公,同時扣留肇事的御史孫睿。
明英宗思前想后,決定講和。畢竟宦官是他自己宮里的奴隸,殺了就容易分崩離析。外還想靠御史大臣共同管理,決定不追究雙方的責任,當庭釋放馬順和徐公,自然也不追究孫睿的責任。
由于他們在宮廷里鬧得沸沸揚揚,宦官和尚保和的貪污案不了了之。但是,這件事的后果是相當嚴重的。從此錦衣衛和東廠基本失去了約束,公然貪污受賄。沒有一個監管部門敢監督管理他們。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771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一行禪師簡介
下一篇: 乾隆為什么愿意為什么自動禪位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