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恭和李元吉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尉遲恭,又叫尉遲敬德,他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猛降,比秦叔寶還有厲害,而且更加忠心,他的忠心不是對大唐,而是對李世民個人,唐朝江山雖然是李淵開創的,打大部分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但李世民卻并非太子,為了奪權于是引發了玄武門之變。
尉遲恭在玄武門之變中立下大功,他早年原本跟著劉武周,后來敗在李世民麾下,投降之后對李世民忠心耿耿,李世民征討王世充時,差點被單雄信俘虜,幸虧尉遲恭在千鈞一發中救了他一命,尉遲恭還有一次大功于李世民,就是玄武門之變時殺了李元吉。
尉遲恭跟秦叔寶不同,秦叔寶雖然也曾經是降將,但他更多的是審時度勢,明哲保身,而尉遲恭是身家性命都賣給了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差點也被李元吉殺死,李元吉也是統帥萬軍的驍將,最終卻被尉遲恭嚇退,最終被殺。
為什么尉遲恭一定要殺死李元吉呢,有人會說這是李世民授意的,雖然這個說法并沒有錯,但更深層次的原因,乃是尉遲恭跟李元吉兩人,早年曾經有一段舊仇,尉遲恭是個嫉惡如仇的人,所以他殺李元吉是為了給自己報仇。
根據《舊唐書》中的記載,尉遲恭善于使槊,槊是一種兵器,跟矛有點像,屬于長兵器,威力十分巨大,尉遲恭不僅善于使槊,他還有一項本領,就是能夠空手入白刃,可以單手把敵人的槊奪過來,并且把敵人殺死,這是很厲害的功夫了,稱之為"解避槊"。
李元吉是身經百戰的猛降,他也是個使槊的高手,他自認為沒有任何人能從他手上把槊奪走,可他聽說李世民麾下有個叫尉遲恭的人,最擅長奪槊,于是他就像領教領教,本來武功高手之間,難免會有爭雄之心,這也可以理解,李世民也同意尉遲恭跟弟弟動手。
兩人交戰之前,李元吉表示要把槊上的槊頭拿下來,因為萬一刺到人會受傷的,可尉遲恭卻表示不用拿,而且大言不慚的說對方根本刺不到自己,李元吉大怒兩人交戰,果然他刺不到尉遲恭,但尉遲恭畢竟是唐朝臣子,而李元吉是皇子,尉遲恭雖然能輕易擊敗李元吉,但還是給他留了面子,兩人戰斗百余招,似乎還不分勝負。
李世民在一旁看著,他直接命令尉遲恭奪下李元吉的槊,有了李世民的命令,尉遲恭只得出手,三下五除二就把李元吉的兵器奪過來,搞得李元吉十分沒面子,從他懷恨在心,后來李元吉還誣告尉遲恭有二心,李淵差點就殺了他,幸虧李世民苦苦求情,才保得他命,從此尉遲恭把李元吉當成眼中釘了。
玄武門之變時,尉遲恭終于等到報仇的機會,他終于殺了李元吉,算是報了之前的仇,但也有人說當初了兩人比試武藝時,本是隨意切磋,李世民卻故意讓李元吉沒面子,他這是讓尉遲恭跟李元吉有間隙,為日后奪權做準備,這樣說來李世民當真是個心機boy啊,故意挑撥尉遲恭與李元吉的關系,你覺得呢?
唐朝歷史玄武門之變的細節毒殺李世民,收買尉遲恭,你想知道的玄武門之變細節都在這里
唐高祖即位之后,封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三個人之中,數李世民的功勞最大,立的戰功也最多。李世民門下,文有房玄齡、杜如晦等人,號稱十八學士;武有秦叔寶、程咬金等勇猛戰將。李建成只是因為身為長子才取得了太子之位,他知道自己的威信和能力比不上弟弟李世民,心里既妒忌又恐慌,就和弟弟李元吉一起排擠李世民。
李建成和李元吉經常在父親的寵妃面前拍馬送禮,討她們的歡心。李世民在平定東都之后,有李淵的妃子私下向李世民索要隋宮里的珍寶,被李世民拒絕了。于是,這些寵妃們懷恨在心,在唐高祖李淵面前說太子李建成的好話,說秦王的不好。李淵聽信了寵妃的話,和次子李世民的關系漸漸疏遠起來。
李世民在唐王朝建立后又多次立功,李建成和李元吉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恨得牙根癢癢,千方百計想辦法要斬草除根,害死李世民。李建成邀請李世民到東宮去喝酒。盡管李世民知道身為太子的哥哥并不喜歡他,但是畢竟血脈相連,所以不想把關系鬧得那么僵,于是欣然赴約,兄弟二人一起把酒言歡。但是幾盅酒下肚之后,他忽然感到肚子一陣劇烈的疼痛。于是急忙叫手下把他扶回家里,他躺在床榻之上不斷翻滾,疼痛卻一陣比一陣厲害,強烈的惡心和劇烈的咳嗽后,竟然嘔出一口鮮血來。李世民恍然大悟,知道是李建成在酒里下了毒,想要毒害自己,還好手下人及時去請來了醫生,給李世民診脈服藥后,調理了多日,終于慢慢好了起來。
展開剩余75%
李建成和李元吉見沒有害死李世民,又開始想其他辦法,他們怕李世民手下的猛將多,如果真的動起手來,自己占不到一點便宜,就想先把這些猛將收買過來。李建成利用自己的太子身份,只要有調兵遣將的機會,就把李世民和部將調開,他把李世民的得力干將程咬金調任到康州當刺史,想讓他離開親王府,但是程咬金故意拖延時間,沒有前去赴任。后來,李建成又派人給秦王手下的尉遲敬德送信,信中說想跟尉遲敬德交個朋友,還送去了一整車的金銀珠寶。尉遲敬德對李建成的使者說:請你轉告太子,我是秦王的部下,如果我私下跟太子來往,對秦王三心二意,我就是個貪利忘義的小人,這樣的人對太子有什么用呢?他說完這番話便把一車的金銀珠寶原封不動地退了回去。李建成被拒絕后,氣急敗壞地想要除掉尉遲敬德。當天夜里,李元吉派了個刺客偷偷溜進尉遲敬德的家去行刺。尉遲敬德多年行軍,見多識廣,早就料到李建成他們不會放過自己。于是在心里多加警惕,一到晚上就故意把大門敞開。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刺客隔著窗戶偷看,發現尉遲敬德斜靠在床上,身邊放著長矛。刺客本來就知道他一身好武藝,而且勇敢善戰,心中畏懼,怕他早有防備,沒敢動手,偷偷溜了回去。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那時,突厥進犯中原,突厥南下的消息傳來,李元吉趁機向李淵進言,聲稱愿意領兵攻打突厥,但是希望調用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三員大將和秦王府的精兵,這些人都是李世民的心腹。此舉若是成功,無異于折斷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其實早在兩年前,李世民就率領李元吉等人阻擊突厥,當時李世民親臨突厥陣前,指責他們違背約定南侵,隨后趁著連日的陰雨天氣,算準突厥的兵馬疲頓,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于是夜襲突厥大營,打了一個漂亮仗,攆走了突厥大軍。然而從平定劉黑闥的第一次起義后,李世民除了五隴阪之戰外,無論是統一江南,還是二平劉黑闥,都沒有再立功。所以他也在這次攻打突厥中主動請戰,但是李淵不想派他去,李世民知道父親不想讓他功勞太高,威脅太子的地位,造成內亂,心中不禁大失所望。有人把太子他們打算把秦王府的將士調開以后,狠下毒手的秘密計劃報告給了李世民,他感到形勢十分緊急,連忙去找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商量,這兩個人都勸李世民要先發制人。李世民長嘆一口氣說:雖然我已經知道了他們想要加害于我的計劃,但是兄弟之間互相殘殺總不是件體面的事,我還是等他們先動了手,再來對付他們。尉遲敬德和長孫無忌聽了之后都著急起來,說:現在已經火燒眉毛,如果您再不下定決心動手,那我們也不愿留在秦王府白白等著送死。李世民看部下十分堅決,只好下了決心。
當天夜里,李世民進宮向父親李淵告發此事,說太子跟李元吉如何謀害于他。李淵聽后大怒,答應等到明天一早,叫兄弟三人一起進宮,親自查問此事。第二天早上,李世民叫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帶領一支精兵,埋伏在皇宮北面的玄武門,等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宮。沒過多久,李建成和李元吉騎著馬朝玄武門方向來了,他們到玄武門邊的時候,覺得周圍的氣氛有些反常,心中犯了疑,便調轉馬頭,想要回去。這時,李世民從玄武門里騎著馬沖了出來,高聲喊叫:等一等,先不要走。李元吉轉過身來,看到李世民追了過來,抽出身邊的弓箭,想要射死他,但是心中慌張,手哆嗦得連弓弦都拉不開。李世民眼明手快,射出一箭,李建成中箭后,摔下馬,吐血而亡。緊接著,尉遲敬德帶了七十名騎兵一起沖了出來,射出一箭,把李元吉也射死了。
東宮和齊王府的將士聽說玄武門出了事,全部出動,和秦王府的士兵打了起來。李世民一面指揮著將士拼命抵抗,一面派尉遲敬德即刻進宮。李淵此時正在皇宮里等著三個兒子來朝見,只見尉遲敬德急匆匆地沖進宮來,稟報說:陛下,太子和齊王發動了叛亂,秦王已經把他們殺了,秦王怕驚動陛下,所以特地派我來保駕。李淵這才知道外面出了事,嚇得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宰相蕭_等人說:陛下,李建成和李元吉本來就沒有什么功勞,他們妒忌秦王功績赫赫,所以施用奸計,想要加害于秦王,現在既然已經把他們消滅了,這是好事啊。見木已成舟,李淵想要反對也沒用了,只好宣布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罪狀,命令各府將士一律歸秦王指揮。三天后,他立李世民為太子,讓他掌握朝廷大權。過了兩個月,李淵讓位于李世民,自己做上了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后,就是后來的一代明君唐太宗。
你覺得如果不是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唐朝會成為第二個大隋嗎?李建成能比得上楊廣嗎?
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四日)高祖下令召兄弟三人進宮查問。建成、元吉進宮途經玄武門時遭到李世民及秦王府精兵伏擊,兩人被殺,這就是“玄武門之變”。 公元626年7月2日。這天李世民率領尉遲恭等人,帶了一支人馬埋伏在玄武門(長安太極宮的北面正門)。不多久,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也騎著馬來了,他們都是奉李淵之命來見駕的。可是到了玄武門,他們覺得有點不對勁,那個熟悉的領兵將軍常何不知到哪兒去了,守衛人員看起來也很陌生。正疑惑時,門官出來傳話,要他們把護衛留下,只身去見李淵。 李建成一聽,調轉馬頭就往回跑。這時李世民一邊高叫:“站住,別走!”一邊騎馬趕了過來。李建成哪里肯聽,只是沒命地跑,李世民眼疾手快,搭弓一箭,射死了李建成。李元吉見狀,也要拉弓射李世民,但心里慌張,他拉了幾次弓都沒拉開。這時尉遲恭帶了七十名騎兵趕到,一陣亂箭把李元吉射下馬來。李元吉嚇得拼命逃,又被尉遲恭一刀砍死。 李淵在宮中等著三個兒子,卻聽到外面亂成一片。正不知是怎么回事,尉遲恭已手持長矛帶著人馬涌了進來。他向李淵稟報說,李建成、李元吉陰謀作亂,已被秦王殺了,“秦王怕亂兵驚動皇上,特派我來護駕。”他又要李淵下令,讓太子宮和齊王府的護衛停止抵抗。 李淵聽了,大吃一驚。面對這樣的形勢,他只好順勢應變,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后,他又傳位給李世民,史稱唐太宗。李淵自己做“太上皇”去了。 這場流血事件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之變”。這是一場無法避免的事件。 按封建的宗法制(古代維護貴族世襲統治的制度),李淵稱帝后只能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在建立唐王朝中屢立戰功、有智有勇有才干的李世民只被封為秦王。李建成因此對李世民非常不放心。他與李元吉結成同黨,拉攏李淵寵愛的妃子們,讓她們在李淵面前說李世民的壞話,使李淵逐漸疏遠了李世民。他們還不罷休,想進一步謀害李世民。一天,李建成請李世民去太子宮喝酒。誰知他在酒里下了毒,李世民喝了幾口就腹痛嘔吐。多虧陪席的李淵弟弟、淮安王李神通救護及時,李世民才保住了性命。 李世民對此一再忍讓,可李建成卻步步緊逼。他和李元吉又想出了挖空秦王府的主意。公元626年,突厥侵犯中原,李建成向李淵建議,讓李元吉出征迎戰。李淵同意了,李元吉卻提出要調李世民手下的大將尉遲恭、秦瓊等一起出征,還要求把秦王府的兵馬都劃歸他管。并有消息說,他把這些人馬調去后將全部活埋,進而除掉李世民。 千鈞一發、性命攸關之際,尉遲恭等人不干了,他激憤地表示:“我不能留在大王這兒,陪著挨殺!”長孫無忌等人也認為,他們不仁,我們也可不義,應該先下手把他們除掉。 在將士們的強烈要求下,李世民終于聽從勸告,借李淵召見他們兄弟三人之際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登上皇帝寶座后,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問題。由于隋朝的暴政和多年的戰爭,人民生活困苦,社會生產遭到很大破壞。經歷過隋末農民大起義的李世民,深深知道百姓的力量,于是,他花大力著手恢復社會秩序和經濟生產。 李世民善于安撫人心,在“玄武門之變”中,他不得已殺了李建成兄弟。當他登上帝位,就追封李建成為息王、李元吉為海陵郡王,并下詔以王子之禮將他倆改葬。落葬之日,李世民不僅允許兩宮舊部去吊唁,他還親自參加了葬禮。 玄武門之變后,有人向李世民告發,李建成手下的一個官員魏徵曾經勸說李建成謀害李世民。 李世民把魏徵找來,問道:“你為什么要挑撥我們兄弟關系?” 魏徵沉著地回答:“因為我那時是太子的手下,就得盡心盡力地為他著想。可惜太子沒聽我的話,不然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的結果。” 李世民覺得魏徵為人剛正,很有膽識,說話直率,便提拔他當諫議大夫。唐太宗還公開對大臣們說:“治理國家就像治毛病一樣,即使治好了病,還得注意休養。現在天下太平,四方都來歸服,這是自古以來少有的盛世。但我還是要謹慎行事,把太平日子保持下去,這就要多聽聽你們的意見。”為了穩定人心,李世民還派魏徵去山東安撫李建成舊部,為他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臺。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755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